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市2012年小型农田水利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综合说明1.1绪言**镇双**村扬水灌区位于市区南部,涉及原涂*湾村和原沟湾村,后移民搬迁,两村合并为双**村。**镇双**村扬水灌区自建成以来,经过30多年的开发建设,渠、林、路等配套设施逐步完善,农、林、牧综合发展格局已基本形成,灌区经济效益显著。但由于资金缺乏等原因,两处小扬水泵站自建成30多年以来,机电设备和水利工程设施一直没有经过大修和更新改造,致使工程老化失修,机电设备技术性能恶化,上水能力下降,耗能增加,导致灌区水利用率和单方水产出率低下,运行成本高,严重影响了灌区的经济发展。为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进一步提部*市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基础保障。根据《关于做好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施建设试点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的文件精神,农民自愿申请建设为前提,以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配套补充灌溉设施建设为主,选择**市区2012年小型农田水利项目为**镇双**村扬水泵站更新改造工程。**市水务局委托我院编制<<**市区2012年小型农田水利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2项目区基本情况1.2.1自然概况1.2.1.1地理位置**镇双**村扬水灌区地处**市南部,灌区地形主要为黄河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开阔,土质肥沃。项目区已开垦灌溉土地8800亩,是**重要的扬水灌区。1.2.1.2气象、水文项目区属中温带半干旱气候区,具有春暧迟、夏热短、秋凉早、冬寒长的特点。年平均降水量148.9哑,且分布不均匀,季节分配性强,全年降雨多集中在7.8.9三月。年平均气温10.6°C,相对湿度53%,年均日照达2936小时,具有明显的大陆性特征,四季分明,气候干燥,蒸发强烈,多年平均蒸发量达1536.3mm。昼夜温差大,风沙较多,无霜期242天。项目区年平均降水量148.9哑,且分布不均匀,季节分配性强,全年降雨多集中在7、8、9三个月(约占全年降水量的65%)。作物生育期降水量180mm。1.2.1.3工程地质灌区地形主要为黄河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开阔,土质肥沃,地下水埋深在1.5-3.0之间。项目区地层岩性比较简单,主要以全新统冲积相(Q4a1)、冲湖积相地层(Q4la1)组成,全新统冲积相(Q4a1)主要分布于灌区表层,厚度2-6m,岩性为砂壤土、砂壤土,下部为部积卵砾石层;全新统湖冲积相Q4la1)岩性为砂壤土、砂壤土,下层粉细砂组成,局部夹粉质粘土层,上层壤土、砂壤土层度为2-10m。本区地震基本烈度属伽度,地震动峰加速值0.20g主要建筑物地质条件良好,无不良工程地质问题。1.2.2社会经济项目区涉及双**村3个队,408户,2095人,总劳动力1257人,灌溉面积0.88万亩。2011年粮食总产为1257吨,人均占有粮食为600千克,2011年农业总产值733.3万元,人均收入3500元。1.2.3水资源及开发利用现状项目区地下水资源量少且埋深在70m以下,难以开采利用,现状灌区**市2012年小型农田水利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灌溉面积0.88万亩,主要依靠东干区扬水灌溉。1.2.4扬水工程现状**双**村扬水泵站共有2座泵站组成,工程于上世纪70年代建成,其中双**村汉渠扬水泵站总装机165kw/3台,总扬程8m,设计流量1.04ma/so双**村沟湾扬水泵站总装机110kw/2台,总扬程8m,设计流量0.56m3/s。双**村汉渠扬水泵站扬水渠道总长3.4km,配套建筑物44座,其中:斗农口34座、节制闸6座、生产桥4座。双**村沟湾扬水泵站扬水渠道总长1.85km,配套建筑物35座,其中:斗农口18座、渡槽3座、生产桥12座、节制闸2座。有10kv输电线路250m,250KVA变压器2台(其中一台租借)。扬水泵站由于运行三十多年以来,一直未得到维修及其更新改造,致使水泵破损严重、电力设施损坏、丢失,使水泵性能下降。管理不善,私自违规组装机泵,危及管理运行人员的生命安全。扬水渠道现状统计见下表。**双**村扬水渠道情况表渠道名称桩号上口宽(m)渠深(m)比降边坡各类建筑物汉渠扬水渠0+000-1+0502.71.31/15001:144座1+050-2+5503.21.31/37001:12+550-3+4002.61.01/6001:1沟湾扬水渠0+000-0+8501.80.71/15001:135座0+850-1+8501.80.51/18001:11.3灌区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3.1存在的主要问题设备老化,上水能力下降,不能满足灌区的需水要求**镇双**村扬水泵站自1975年运行至今31年来,机电设备一直没有大修改造,工程老化失修,机电设备技术性能恶化,提水能力下降,不能满足灌区的需水要求。泵站机泵和电气设备多数是上世纪70年代老产品,效率低,能耗高,若不进行更新改造难以继续使用。设备陈旧,能耗高,运行费用高,增加地方财政和农民负担**镇双**村扬水泵站现有5台水泵,仅更换过1台水泵及电机,目前其它水泵扬水效率低下,运行成本高。钢爬管锈蚀严重,出水闸阀由于运行时间长,磨损严重,密封圈脱落,漏水严重,维修成本逐年上升,增加地方和农民负担。渠道淤积严重,浪费水资源扬水泵站进水前池冲刷严重,影响提水性能,并存在安全隐患。扬水渠道十几年前经过砌护改造,但是设计不合理,造成淤积严重,淌水困难,影响灌溉正常运行,加上砼板破损脱落,渗漏增大,灌水成本增高,阻碍灌区的经济发展。1.3.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扬水工程更新改造是保证机电设备安全运行,提供上水能力,满足灌区需水的需要。**镇双**村扬水泵站自1975年运行至今31年来,一直未进行大的更新改造,各类设备老化,锈蚀、隐患比比皆是。因此,为保证机电设备安全运行,提高上水能力,满足灌区需水的需要,对泵站进行更新改造,增加泵站运行可靠性、安全性已迫在眉睫。扬水工程更新改造是更新陈旧设备,降低能耗,减少运行费用,**市2012年小型农田水利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减轻地方和农民负担的需要。随着扬水电价的不断上涨,供水成本逐年增加,而地方财政不予补贴,给扬水管理工作带来了诸多困难。泵站设备更新及渠道节水改造,可以节能降耗、节约水资源、减少工程的运行、管理费用,减轻地方财政和扬水灌区农民的负担。因此,对泵站进行更新改造,输水渠道进行节水改造对提高扬水利用率,切实发挥扬水工程效益至关重要。扬水工程更新改造是减少渠道渗漏,节约水资源的需要扬水工程更新改造可以促进节水,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实现节水、减负、增收等多方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扬水工程的更新改造是灌区农民的迫切要求目前**镇双**村扬水渠道稍段有1500亩左右的土地,由于扬水线路过长,渠道淤积严重,造成灌水困难,增加了扬水成本,当地群众强烈请求从双**沟湾扬水渠道稍段新建二级扬水泵站,解决灌水困难问题。1.4灌溉设计保证率及设计灌水率**镇双**村扬水泵站改造工程灌溉设计保证率为75%,设计灌水率q=0.7m3/s.万亩。1.5工程任务及主要工程量**镇双**村扬水泵站建设内容包括:更新配套机泵及电气设备8台(套),翻建改造扬水渠道4.2km,配套斗渠1.92km,改造各类渠系建筑物60座。工程工程共需土方1.79万m3(填方0.89万m3),砌石296.7m3,砼987m3,钢材13.2T。1.6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工程项目估算总投资为150.38万元,其中工程直接费145.15万元,其它费用投资5.23万元。其中:申请中央财政补助45万元,申请自治区财政补助资金45万元,**市财政及地方农民自筹60.38万元。1.7主要效益及经济评价1.7.1社会效益**市区**镇双**村扬水更新改造工程的实施,将为**扬水灌区农业的发展提供可靠水源,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扬水灌区宜农荒地、加快项目农业综合开发进程提供有利保证,从而有利促进**灌区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步伐。项目建成后,将改善灌区农业生产条件,有效降低扬水工程运行成本,减少农民负担,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有利于促进农村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深远的社会影响。1.7.2经济评价项目实施后将显著提高扬水工程效率,改善灌溉面积0.88万亩,提高灌水保证率。项目完成后,年增加灌溉效益24.24万元。项目完成后,经济内部收益率(EIRR)为12.82%,经济净现值(ENPV)为11.38万元,经济效益费用比(EBCP)为1.04。本工程在经济上是合理可行的。1.7.3生态效益项目实施不会对生态环境产生新破坏因素,而是有利于生态环境改善。通过工程改造必将显著提高灌区供水保证率,改善地下水水质和水环境,增大林木覆盖率,改善小气候,有效改善生态环境、居民生活生产条件和人居环境发挥显著作用。1.8建设管理及建后运行管理1.8.1工程管理工程实施严格执行项目法人制、项目监理制、招标投标制。工程建设前,由市水务局负责项目建设的前期准备、招投标、工程实施、质量检查、参与工程验收等工作。市财政局负责工程资金的筹措,监督工程资金的使用。为做好项目区工程的管理,在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将项目工程分类编号,建立档案,移交给工程所在用水者协会或管理委员会管理。1.8.2管理办法**市**镇双**村扬水更新改造工程实行分级负责制。即:渠道及附属建筑物、泵站由渠系用水者协会负责日常工作;支渠所属斗渠成立用水小组,由用水户选举1名组长,负责本斗渠及附属建筑物的日常灌溉管理和维护。协会和用水组组长必须做好工程日常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报修,并根据协会章程向用水户公布。协会人员和用水组组长必须巡堤护水,保证渠道安全通水。1.8.3运行管理协会对各用水户的灌溉面积进行核实,与用水户共同确认后,签署灌溉面积登记卡,并在每年灌溉前,与用水户核实灌溉面积变化情况,并在登记卡上记录。按照“计划用水、节约用水”原则,保证灌区上下游均衡受益,建立“水量公开、水价公开、水费公开、多方监督”的监督制约机制。水管单位及渠系用水者协会要及时向用水户公布灌溉面积、用水量、水价和水费,自觉接受镇、村组织和农民的监督,杜绝用水和收费中的不正之,对水票外任何以水费名言的收费,农民有权拒交,并可向上级部门或水管单位举报、查处。项目区内全面实行“量水到斗口、核算到亩、按方收费”。收费方式按照“一价制”水价标准实行“一费开票到户”工程竣工后,对新建工程全面推行水利产权制度改革,明确落实工程的所有权、经营权和管理权,建立健全责任制,将管理责任落实到人;积极推行农村水费改革,按照自治区农村水费改革指导委员会和辟市区水费改革领导小组的要求,开展量水到口,“一票到户”,一价到田,逐步探索推行“终端水价”。1.9结论项目建设十分必要和紧迫,方案实际,技术可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都比较显著。综上所述,**市区2012年小型农田水利项目**镇双**村扬水泵站更新改造工程的建设符合《关于做好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施建设试点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的要求和立项条件;项目是实施对改善当地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农业增收、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具有显著作用,对加快建设**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意义。2基本情况2.1自然概况2.1.1地理位置**镇双**村项目地处**市南部,灌区地形主要为黄河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开阔,土质肥沃。项目区已开垦灌溉土地8800亩,是**镇重要的扬水灌区。2.1.2气象、水文灌区属中温带半干旱气候区,具有春暧迟、夏热短、秋凉早、冬寒长的特点。年平均降水量148.9哑,且分布不均匀,季节分配性强,全年降雨多集中在7.8.9三月。年平均气温10.6°C,相对湿度53%,年均日照达**市2012年小型农田水利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936小时,具有明显的大陆性特征,四季分明,气候干燥,蒸发强烈,多年平均蒸发量达1536.3mm。昼夜温差大,风沙较多,无霜期242天。项目区年平均降水量148.9哑,且分布不均匀,季节分配性强,全年降雨多集中在7、8、9三个月(约占全年降水量的65%)。作物生育期降水量180mm。2.1.3工程地质灌区地形主要由黄河两岸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开阔,土质肥沃,地下水埋深在1.5-3.0之间。项目区地层岩性比较简单,主要以全新统冲积相(Q4a1)、冲湖积相地层(Q4la1)组成,全新统冲积相(Q4a1)主要分布于灌区表层,厚度2-6m,岩性为砂壤土、砂壤土,下部为部积卵砾石层;全新统湖冲积相Q4la1)岩性为砂壤土、砂壤土,下层粉细砂组成,局部夹粉质粘土层,上层壤土、砂壤土层度为2-10m。本区地震基本烈度属伽度,地震动峰加速值0.20g主要建筑物地质条件良好,无不良工程地质问题。2.2社会经济状况2.2.1土地及人口项目区涉及双**村3个队,408户,2095人,总劳动力1257人,灌溉面积0.88万亩。2011年粮食总产为1257吨,人均占有粮食为600千克,2011年农业总产值733.3万元,人均收入3500元。2.2.2灌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工程区接近**公路主干道,同时**公路可延伸到达,施工运料和器材运输非常方便。项目区内部村队硬化路及一些简易道路可作为施工道路与泵站和干渠相通,交通条件较为便利。项目区供电设施完备齐全,电**市2012年小型农田水利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力资源充沛,为工程建设提供了便利的施工条件和能源保障。项目区排灌系统基本完善。近年来,通过乡村队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已形成良好的条田格局及灌区排灌系统。2.2.3社会经济及农业生产状况灌区属于**市区主要农作物区,该渠控灌区域内人均占有耕地4.2亩,灌区内农民除农业生产外,还从事二三产业,农民人均纯收入3500元。灌区内主要粮食作物除水稻与旱作套种外,近年来,进一步实验和推广了经济果林种植,大面积种植苹果等经济果林,并向外地出口。2.3天然建筑材料本项目工程用砂可取自候家湾砂料场;石子取自黄河滩地的水洗河卵石;片石取自青铜峡臭泉沟石料场,开采条件较好;水泥均采用自治区级水泥厂(青铜峡水泥厂)生产的“青铜峡”牌普通硅酸盐水泥。其他材料均可采购于附近市场。2.4水利工程现状2.4.1存在的问题**镇双**村扬水泵站自1975年运行至今31年来,机电设备一直没有大修改造,工程老化失修,机电设备技术性能恶化,提水能力下降,泵站机泵和电气设备多数是上世纪70年代老产品,效率低,能耗高,不能满足灌区的需水要求。**镇双**村扬水泵站现有5台水泵,仅更换过1台水泵及电机,钢爬管锈蚀严重,出水闸阀由于运行时间长,磨损严重,密封圈脱落,漏水严重,维修成本逐年上升,增加地方和农民负担。扬水泵站进水前池冲刷严重,影响提水性能,并存在安全隐患。扬水渠道十几年前经过砌护改造,但是设计不合理,造成淤积严重,淌水困难,**市2012年小型农田水利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影响灌溉正常运行。加上砼板破损脱落,渗漏增大,灌水成本增高,阻碍灌区的经济发展。2.4.2工程现状**双**村扬水泵站共有2座泵站组成,工程于上世纪70年代建成,其中双**村汉渠扬水泵站总装机165kw/3台,总扬程8m,设计流量1.04ma/so双**村沟湾扬水泵站总装机110kw/2台,总扬程8m,设计流量0.56m3/s。双**村汉渠扬水泵站扬水渠道总长3.4km,配套建筑物44座,其中:斗农口34座、节制闸6座、生产桥4座。双**村沟湾扬水泵站扬水渠道总长1.85km,配套建筑物35座,其中:斗农口18座、渡槽3座、生产桥12座、节制闸2座。有10kv输电线路250m,250KVA变压器2台(其中一台租借)。扬水泵站由于运行三十多年以来,一直未得到维修及其更新改造,致使水泵破损严重,电机、电力设施损坏、丢失,使水泵性能下降。管理不善,私自违规组装机泵,危及管理运行人员的生命安全。扬水渠道现状统计见下表。**双**村扬水渠道情况表渠道名称桩号上口宽(m)渠深(m)比降边坡各类建筑物汉渠扬水渠0+000-1+0502.71.31/15001:144座1+050-2+5503.21.31/37001:12+550-3+4002.61.01/6001:1沟湾扬水渠0+000-0+8501.80.71/15001:135座0+850-1+8501.80.51/18001:1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扬水工程更新改造是保证机电设备安全运行,提供上水能力,满**市2012年小型农田水利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足灌区需水的需要。**双**村扬水泵站自1975年运行至今31年来,一直未进行大的更新改造,各类设备老化,锈蚀、隐患比比皆是。因此,为保证机电设备安全运行,提高上水能力,满足灌区需水的需要,对泵站进行更新改造,增加泵站运行可靠性、安全性已迫在眉睫。扬水工程更新改造是更新陈旧设备,降低能耗,减少运行费用,减轻地方和农民负担的需要。随着扬水电价的不断上涨,供水成本逐年增加,而地方财政无力补贴,给扬水管理工作带来了诸多困难。泵站设备更新及渠道节水改造,可以节能降耗、节约水资源、减少工程的运行、管理费用,减轻地方财政和扬水灌区农民的负担。因此,对泵站进行更新改造,输水渠道进行节水改造对提高扬水利用率,切实发挥扬水工程效益至关重要。扬水工程更新改造是减少渠道渗漏,节约水资源的需要扬水工程更新改造可以促进节水,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实现节水、减负、增收等多方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扬水工程的更新改造是灌区农民的迫切要求目前**镇双**村扬水灌区仍然有1500亩左右的土地灌水困难,由于扬水线路过长,增加扬水成本,强烈请求从双**沟湾扬水渠道稍段新建二级扬水泵站,解决灌水困难问题。4.灌溉设计保证率及灌溉制度4.1灌溉设计保证率灌溉设计保证率按作物生育期内设计需不量得到充分满足的年份占总年数的百分数确定。根据<〈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结合项目区地处干旱缺水地区,以旱作为主,兼种水稻、稻旱轮作等实际情况,灌溉设计保证率取75%,以此作为灌区灌溉设计标准。设计典型年按日历年的降水保证率,选取与设计灌溉保证率相同的最不利年份作为典型年,根据**市气象局1956-1994年观测的降水资料分析,经计算,对应于设计保证率P=75%的年降雨量为190mm,相应的年份为1975年和1970年,年降雨量为188.6mm和195.2mm,其中1975年的降雨的灌水分配过程最为不利,故选该年为设计典型年,其年内降水量分配情况见下表。灌区设计典型年降水量P=75%) 单位:mm项目月份全年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多年平均降水量0.80.23.611.912.210.6048.914.629.539.211.85.3188.6=5mm降水量0007.376.8036.410.720.828.35.30122.64.2灌溉制度设计灌区种植农作物主要以麦套玉米、水稻、经果林为主。其灌溉制度根据作物种植品种、比例及项目区自然条件、土壤类型、农业技术等,分析作物生育期田间需水量、有效降雨、土壤水利用量后确定。旱作物灌溉定额:(1)作物需水量分析作物需水量采用彭曼公式分析,并结合灌溉试验成果和丰产经验进行修正和调整。旱作物需水量。根据彭曼公式分析标准作物的田间需水量见下表。灌区主要作物需水量分析表作物生育阶段参考作物腾发量Kc作物需水量mm/亩ma/亩((mm/亩ma/亩经果林播种-成熟845.0565.60.56475.aai7小麦套玉米播种-成熟877.6585.a60.87763.51509.26(2)灌溉定额分析旱作物灌溉定额由播前用水与生育期灌溉用水组成。作物生育期灌水定额:灌区主要作物生育期的灌溉定额,根据作物需水量,按土壤计划湿润层深度内农田水量平衡原则分析确定。M=ET-P-(W0-W)-WK式中:M生:作物生育期灌水定额;(ma/亩)ET:作物田间需水量(ma/亩)P:作物生育期内的有效降水量(ma/亩)W-W:播种前、灌头水前计划湿润层深度内土壤储水量(ma/亩);0WK:作物生育期内地下水利用量(ma/亩)主要作物土壤计划湿润层深度内土壤物理性状和土壤含水率指标见下表:灌区土壤物理性状指标表项目单位扬水灌区备注容重t/ma1.4田间持水率干土重%18.5根据设计典型年降水量资料计算不同作物生育期内有效降水量见下表:灌区各种作物降水有效利用量表
作物生育期利用降水时段降水有效利用量设计采用值mm/亩m3/亩m3/亩小麦套玉米3-6月1208080经果林4-10月1087272灌区作物生育期内地下水补给量分析:灌区作物生育期内地下水利用量分析表作物按潜水蒸发公式计算其它灌区经验值设计采用值单位(m3/亩)(m3/亩)(m3/亩)麦套玉米20-4025-5730经果林40-6036-8040冬灌属播种前灌水,其作用是为来年土壤储备必要的水分,保证春季土壤墒情,以利适时下种,并满足作物生育前阶段的需水要求。冬灌水定额按1.0m深度土壤自然含水率达到田间持水量的需水量加20%确定,并保证不产生深层渗漏。冬灌定额按1.0米土壤含水量确定,同时考虑群众实践经验综合分析确定为粮食:100m3/亩;经济作物100m3/亩。作物田间需水量有效降水量土壤水利用地下水利用冬灌水量计算灌溉定(ET)(P)扬水灌区扬水灌区扬水灌区扬水灌区麦套玉米509.26806830100431.26经果林31772604060205根据灌区多年来群众实践灌水经验:小麦套玉米灌溉制度麦套玉米灌溉方式为:一水、二水,小麦单独灌水,三水、四水,小**市2012年小型农田水利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麦玉米相重灌水,五水、六水玉米单独灌水。根据区农技推广中心多年来对麦套玉米小畦灌溉节水示范试验研究观测的统计资料,确定麦套玉米灌溉制度为:一水从4月下旬至5月上旬,这时正值小麦分蘖期,及时灌好头水,形成一个良好的土壤环境,既使土壤溶液浓度加大,又使水溶性养分提早供给,达到以水促肥,满足小麦对水肥的需求,为穗多、穗大、粒大打下良好的基础。亩灌水量80m3;二水从5月中旬至5月下旬,这时小麦茎叶生长迅速,同时穗分化也继续进行。亩灌水量50m3,可以促进小穗部正常发育,达到穗大、粒多的目的;三水从5月下旬开始,这时小麦进入抽穗开花期,同时玉米进入苗期,灌好三水不仅能保证小麦花受精结实,满足小麦灌浆对水分的需求,达到穗大粒多、籽粒饱满的目的,在灌水的同时,可对玉米施足量氮肥,为玉米提供足够的水肥需求,促进玉米幼苗的壮大,亩灌水60m3。四水从7月初开始,亩灌水50m3。这时小麦已进入乳熟期,玉米也可进入拔节期。灌好四水,可促小麦“攻子”增加千粒重。同时对玉米施足量氮肥,促进拔节生长。五水从7月中旬开始,亩灌水50m3。这时小麦已收割完毕,玉米拔节后进入抽穗、吐丝阶段,这时是玉米生长耗水高峰期。灌好五水,为玉米抽穗、开花及孕穗提供足够的水份供应,促进玉米穗分化发育;六水9月中旬,亩灌水50m3,这时玉米进入乳熟期,耗水量逐渐减少,灌好六水可促进玉米籽饱满。全生育期灌水定额为370m3,冬灌亩灌水73m3。,麦套玉米全年亩灌溉443m3。经济作物灌溉制度根据种植瓜果蔬菜的丰产灌溉经验,经济作物全生育期灌水6次,在干旱年份的情况下,播种前灌水1次,灌水定额50m3,目的是提高土壤的含水量。生育期灌水5次,每次亩灌水40m3,全生育期灌水6次,亩灌溉定额250m3。冬灌亩灌水100m3,经济作物全年亩灌溉350m3。水稻灌溉制度水稻灌溉定额根据控制灌溉技术水稻各生育期控制指标确定,灌水上限控制在饱和含水量,下限控制在饱和含水量的60%-80%;旱作物及经济作物根据水量平衡原理以及生长期灌水计划湿润层深度确定,灌水上限控制在田间持水量,下限控制在田间持水量的60%-80%。结合水稻节水控灌技术表5.3.2-1,确定项目区水稻灌溉制度。根据三年来控制灌溉技术在区示范推广所观测的统计资料分析,确定项目区的水稻灌溉制度为:稻地泡田从5月9日开始,5月21日结束;移栽工作从5月22日开始到5月26日结束。泡田灌水1次,亩灌水量100m3。水稻从移栽结束到返青结束(5月27日-6月1日),灌水2次,亩灌水120m3。分蘖期(6月2日-7月7日),平均每6天灌1次水,灌水6次,亩灌水量210m3;拔节孕穗期(7月8日-8月5日),平均4天灌1次水,灌水7次,亩灌水量220m3;抽穗开花期(8月6日-8月18日)平均每4天灌水1次,灌水3次,亩灌水量90m3;乳熟黄熟期(8月19日-9月10日),灌水2次,亩灌水量80m3。水稻田全年亩灌溉定额820m3。根据灌区作物需水规律及分析和灌溉试验与群众实践经验综合分析后确定规划年项目区的灌溉定额见下表规划年净灌溉定额设计表分项水稻小麦套玉米经果林净灌溉定额值(m3/亩)8204332004.3设计灌水率灌水率根据规划作物种植比例和现有的轮灌制度等因素确定。作物种植结构以粮经比例75:25考虑。设计灌水率根据作物组成和灌溉制度按下式计算:q=aXm/8.64XT式中:q—灌水率(m3/s.万亩)m—作物某次灌水定额(m3/亩);T一延续时间(天);a—作物种植比例(由作物种植结构确定)。根据计算的各次灌水率和灌水延续时间,将各种作物的灌水率相加,绘制灌区初步灌水率图,并将灌水率图进行修正,以修正后30连续天的最大灌水率为设计灌水率,即得工程设计灌水率为q=0.7m3/s.万亩。4.4灌区供需水量平衡和总用水量4.4.1确定灌溉水利用系数n=nsnf式中:n-灌溉水利用系数:n「渠系水的利用系数:nf-田间水利用系数。根据<〈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9GB50288-99)规定,渠系水的利用系数取0.70,田间水利用系数取0.9。本次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63。4.4.2确定灌溉总用水量灌区净灌溉用水量、毛灌溉用水量、净流量、毛流量分别采用下式计算nW净二人£a.m.i=1W毛二甲净/n式中:W净一某时段灌区净用水量(m3)A一灌区灌溉面积(亩)n>am一灌区净综合灌水定额(m3/亩)iii=1n-灌区内该时段灌溉作物种类;a「第i种作物的种植比;m「第i种作物的该时段灌溉定额;W毛-某时段灌区毛灌溉用水量;W净-灌溉水利用系数°n=0.67全灌区全年净灌溉用水量为nWjAZaim,=8800*(443*0.4+820*0.35+350*0.25)=485.50万m3i=1全灌区全年毛灌溉用水量为W毛=W净/n=480.5*104/0.67=717.16*104m32003-2011年均灌溉用水量为939.84万立方米,亩均引水量由1068m3/亩减少到814.95m3/亩,节约222.68万立方米,节水率为23.7%。项目区作物灌溉制度及灌水率计算灌水时间(月日)灌水天数种植业灌水率(m#万亩)麦套玉米水稻经果林40%35%25%
4.26-5.3880600.685.4-5.850.005.9-5.2113601000.535.22-5.265600.495.27-6.1560400.726.2-6.7660400.736.8-6.125400.326.13-6.175300.246.18-6.225300.246.24-6.263400.546.27-7.260.007.3-7.7550300.717.8-7.103300.417.11-7.133300.417.14-7.18550300.717.19-7.23530400.477.24-7.274400.417.28-8.15300.248.2-8.54300.308.6-8.94300.308.10-8.145300.248.15-8.184300.308.19-8.224300.308.23-8.3190.009.1-9.101160500.44生育期小计360820140冬灌7360合计433820200规划设计灌水率0.70m3/万亩5项目建设标准及工程设计5.1建设指导思想**市区2012年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项目规划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六**市2012年小型农田水利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进一步提高**市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基础保障。建设任务:为扬水灌区提供可靠水源,保证灌溉用水,发展灌溉农业。建设目标:**双**村扬水泵站改造工程,以确保灌溉工作的顺利进行,实现扬水灌区0.88万亩灌溉面积为目标,有效提高扬水泵站运行效率和灌溉水利用效率,减少机电设备维修费用,节省电费开支,降低扬水运行成本,减轻农民经济负担,促进当地社会和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体目标为:改善**双**村扬水灌区灌溉面积0.88万亩,灌溉保证率由原来的50%提高到75%。更新改造机泵设备,使泵站完好率由现状的40%提高到100%,满足灌区需水要求。对扬水渠道阻水、渗漏段及破损段进行翻建改造,使渠道水利用系数由现状的0.45高到0.70以上。进行灌区管理体制与运营机制改革,在灌区逐步推行“水管单位+农民用水协会+用水小组“的管理模式,支持和引导农民积极参与灌溉管理。5.3工程设计依据及标准5.3.1设计依据本工程的设计是依据水利部颁布的《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以及《宁夏引黄灌区支渠配套与改造设计大纲》的具体要求,本着安全输水,运行可靠,管理方便,节约投资发展节水农业的指导**市2012年小型农田水利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思想进行设计。5.3.2设计标准本工程属于小型灌区,渠道及其配套建筑物均按5级建筑物设计。对应于建筑物的级别,根据《防洪标准》(GB50201-94),相应的防洪标准确定为:5级建筑物10年一遇,均不再考虑校核洪水。工程项目区地震基本烈度按8度设计。5.4工程设计5.4.1扬水渠道工程设计双**汉渠扬水渠道总长3.4km,目前计划砌护改造1+050-2+550段,2+550-3+400段通过双**沟湾扬水渠道稍段1+850处设二级扬水灌溉;双**沟湾一级扬水渠总长1.85km,0+000-0+850段进行砼板加高砌护,加高0.2m,0+850-1+850段砌护改造,二级扬水渠道总长0.8km。5.4.1.1渠道设计流量计算渠道设计流量由灌溉面积、设计灌水率、渠道工作制度、土壤特性、渠道长度及防渗方式确定。工作制度采用支渠续灌、斗农渠按组轮灌。Q=q*A/n式中:Q「续灌渠道设计流量(m3/s)qs-设计灌水率(m3/s万亩)A-渠道灌溉面积(万亩);n-该续灌渠道的灌溉水利用系数。经计算,双**村汉渠扬水渠道设计流量为1.05m3/s,双**村沟湾一级扬水渠道设计流量为1.01m3/,,二级扬水渠道设计流量为0.34m3/s。5.4.1.2渠道横断面设计(1) 水力计算水力计算均按明渠均匀流公式计算:Q=eC(RXi)1/2式中:Q—渠道设计流量(m3/s);3一渠道过水断面面积(m2);i一渠道比降;R一水力半径(m),R=3/X;C一谢才系数;C=1/nXRi/6;n一渠床糙率取0.016。(2) 渠道超高渠道超高依据《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S50288-99)的规定,由下式确定:七二1/4虬+0.2式中七一渠道堤顶超高(m);hb一渠道通过加大流量时的水深(m)。渠深H=F+hbb为了便于施工、节省投资、利于砼型板预制,渠道堤顶超高采用砼板与土方超高之和的近似值。堤顶超高定为0.4m,其中砼板超高为0.2m,土方超高为0.2m。(3) 渠道不冲不淤流速根据《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渠道设计流速(V设计)应符合下列条件:V不淤VV设计VV不冲。渠道允许不冲流速,根据渠床土质,水力、泥沙等因素,通过采用经验公式选定。经验公式:V不冲=KQ0.1式中Q一渠道设计流量(m3/s);K一不冲流速系数取0.57(轻粘壤土)。根据《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溯定,砼衬砌渠道不冲流速V不冲V5〜8m/s,经计算设计流速V设计〈V不冲。不淤流速按经验公式计算:V=CR1/21式中:V一渠道不淤流速(m/s);R一渠道过水断面水力半径(m);C一系数,取0.65。1经验算,支渠最小流量时的流速满足不淤流速。根据宁夏引黄灌区的渠道砌护经验,结合防冻、防渗、稳定和最优过水断面分析,采用砼U型断面衬砌。砼强度标号为C20,抗冻强度标号为F100,防渗标号为W4,砌护渠道糙率取n=0.017。砼板厚6cm,砼板缝宽5cm,用C20细石砼填筑。伸缩缝用聚乙烯油膏填筑。汉渠扬水1+050-2+550段采用半UD150砼板,双**沟湾一级扬水渠0+000-0+850段进行砼板砌护加高0.2m,0+850-1+850段采用半UD120砼板砌护,二级扬水渠道1+850-2+650段采用半UD80砼板砌护。根据计算,具体渠道纵横断面设计及水力要素见表。渠道外边坡均为1:1.5。汉渠扬水渠道水力要素表桩号流量(m3/s)流速(m/s)水深(m)圆弧底半径(m)湿周(m)水力半径(m)过水断面积(m2)比降糙率**市2012年小型农田水利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050-2+5501.040.711.10.753.0850.4731.4581/25000.017沟湾扬水渠道水力要素表桩号流量(m3/s)流速(m/s)水深(m)圆弧底半径(m)湿周(m)水力半径(m)过水断面积(m2)比降糙率0+000-0+8501.010.840.892.880.4141.191/15000.0170+850-1+8500.620.760.80.62.290.3560.8171/15000.0171+850-2+6500.340.700.60.41.660.2520.4191/15000.017表中渠道流速均大于不淤流速0.4m/s〜0.6m/s的要求。4)渠顶宽度堤项宽度主要由运行安全和维护交通要求等因素确定,设计堤顶两侧为1.5m,用做行人便道和田间管理。5.4.2泵站(改造)设计**镇双**村扬水灌区目前已有2座扬水泵站,但仍有1500余亩农田无法灌溉,本次项目计划在双**村沟湾扬水渠道稍段1+850处新建1座二级扬水泵站。(1)流量确定根据扬水渠道设计流量,考虑灌区实际情况,确定双**汉渠扬水泵站设计流量为1.04m3/s;双**村沟湾一级扬水泵站设计流量为1.04m3/s,二级扬水泵站设计流量为0.40m3/s。(2)泵站等级由于设计流量均小于2m3/s,根据《泵站设计规范》(GB/750265-97)泵站(房)为V等小(2)型,建筑物为5级。泵站(房)布置汉渠扬水泵站泵房、沟湾一级扬水泵站泵房均布置在东干渠南侧,沟湾二级扬水泵站泵房布设在沟湾一级扬水渠道**市2012年小型农田水利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850处。泵房双**汉渠扬水泵站泵房、双**村沟湾一级扬水泵站泵房建筑面积均为16.8X6.4m2,均安装3台混流泵(1台备用);二级扬水泵站泵房建筑面积为11X4.8m2,安装2台混流泵(1台备用)。为不增加土建工程量,所以机组布置按单列布置。进、出水池及出水管道泵站直接从东干渠取水,进水处建矩形浆砌石进水池,浆砌石护坡与东干渠连接,进水管过路新建穿路交通桥2座;出口设5X3.2X1.6m的出水池,池底比扬水渠进口底低0.3m;**镇双**村汉渠扬水、沟湾一级、二级扬水泵站压力出水管道皆为钢管。出水管道布置原则:服从泵站总体布置力求直而短;管轴线控制在最小压力线以下,在可能的条件下,尽量沿地面布置,避免形成较深的管槽;在并联管汇流点以前均为压力钢管,在汇流点以后,采用预应力砼管;管道转弯处设镇墩,直管段每200m左右设一镇墩。水泵选型及动力选择水泵选型按规范和以下原则进行:满足泵站设计流量、扬程要求;在设计平均扬程时,水泵应在高效区运行,在最高、最低扬程下,水泵应能安全、稳定运行,不超载、不汽蚀。考虑黄河水泥沙含量、粒径对水泵性能的影响。优选使用定型和经过鉴定的水示系列产品。(8) 水泵选型双**汉渠扬水泵站更新2台400HW-10混流泵(配套8级55kw电动机)和1台350HWG-8混流泵(配套6级30kw电动机);双**村沟湾一级扬水泵站更新2台350HWG-8混流泵(配套6级30kw电动机)和1台250HWG-7C配套6级15kw电动机)混流泵;二级扬水泵站配套1台350HWG-8混流泵和1台250HWG-7混流泵。(9) 泵站辅助设备出水阀门水泵出水口设出水工作阀门。工作阀门选用出水手动两用蝶阀。真空泵泵站设水环式真空泵,双**汉渠扬水泵站型号为SZ-1型1台,双**村沟湾一级扬水及二级扬水泵站型号为SZGE-8型2台。起重设备为便于安装和拆卸水泵,根据水泵和电机重量,采用三脚架和倒链起吊设备。(10) 电气设备及泵站(房)供电系统用电均从附近高压线路引出接至泵站,双**汉渠扬水泵站更新1台200KVA变压器,配置75kw启动柜2面,40kw启动柜1面,电缆180米;双**村沟湾一级扬水泵站及二级扬水泵站更新1台125KVA变压器、1台80KVA变压器,配置40kw启动柜3面,25kw启动柜2面,动力柜2面,电缆230米。(11) 金属结构泵站金属结构主要为进出水管道。根据规范要求,明设管管壁最小厚度按下式计算:6=D/130(mm)式中:D—管径(mm)。在计算的壁厚基础上,考虑钢管锈蚀、磨损等因素,确定壁厚漩mm。钢管表面除锈后刷环氧树脂底漆一道,面漆为氯磺化聚乙烯三道,颜色为湖绿色。5.4.3配套建筑物设计建筑物的设计为达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施工管理方便。5.4.3.1生产桥设计生产桥按实际需要布置,按汽一10荷载设计,履带一50校核,挡土墙为,M7.5水泥砂浆砌石砌筑,M10砂浆勾缝,安装C25钢筋混凝土预制桥板,C25细石砼填缝。5.4.3.2节制闸设计为满足轮灌需要,支渠上需设节制闸,均用启闭机带钢制闸门。节制闸过水断面形式为矩形,采用M7.5水泥砂浆砌石砌筑,M10砂浆勾缝。5.4.3.3斗(农)口设计斗(农)口形式为矩形,与渠道连接部分形式同砌护断面,均采用M7.5水泥砂浆砌石砌筑,M10砂浆勾缝,采用铸铁闸门。5.4.3.4渡槽渡槽直径0.6米,采用浆砌石八子与衬砌渠道连接,进出口槽壳采用浆砌石基础,基础为C20砼。6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及工程量6.1主要建设内容**市2012年小型农田水利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本次更新改造的工程建设内容包括:改造更新泵站2座,新建泵站1座,改造扬水支渠道4.2km及配套建筑物60座、改造斗渠1.92km。(1) **镇双**村汉渠扬水泵站泵站:翻建16.8X6.4m2泵房1座、更新2台400HW-10混流泵(配套8级55kw电动机)和1台350HWG-8混流泵(配套6级30kw电动机)、更新1台200KVA变压器、配置75kw启动柜2面、40kw启动柜1面、电缆180米、新建进出水池、更新进出水管道4.83T,交通桥1座。。扬水渠道:翻建支渠1.5km(桩号1+050-2+550)、砌护改造0.8km斗渠、配套建筑物32座,其中:斗农口26座、节制闸3座、生产桥3座。(2) **镇双**村沟湾扬水泵站泵站:翻建16.8X6.4m2泵房1座、新建11X4.8m2泵房1座、更新3台350HWG-8混流泵(配套6级30kw电动机)和2台250HWG-7(配套6级15kw电动机)混流泵、更新1台125KVA变压器、1台80KVA变压器、配置40kw启动柜3面、25kw启动柜2面、动力柜2面、电缆230米、新建进出水池、更新进出水管道5.17T,交通桥1座。渠道:维修加高扬水支渠0.85km(桩号0+000-0+850)、翻建扬水支渠1km(0+850-1+850)、改造二级扬水渠道0.85km(桩号1+850-2+700)、砌护改造斗渠1.12km,配套建筑物28座,其中:斗农口12座、渡槽1座、生产桥13座、节制闸2座。6.2主要工程数量更新配套机泵及电气设备8台(套),翻建改造扬水渠道4.2km,配套斗渠1.92km,各类渠系建筑物60座。工程工程共需土方1.79万m3(填方0.89万m3),砌石296.7m3,砼987m3,钢材13.2T。7施工组织设计7.1工程概述**镇双**村扬水灌区自建成以来,经过30多年的开发建设,渠、林、路等配套设施逐步完善,农、林、牧综合发展格局已基本形成,灌区经济效益显著。但由于资金缺乏等原因,两处小扬水泵站自建成以来,机电设备和水利工程设施一直没有经过大修和更新改造,致使工程老化失修,机电设备技术性能恶化,上水能力下降,耗能增加,导致灌区水利用率和单方水产出率低下,运行成本高,严重影响了灌区的经济发展。**镇双**扬水泵站建设内容包括:修(新)建泵房3座,更新配套机泵及电气设备8台(套),翻建改造扬水渠道4.2km,配套斗渠1.92km,各类渠系建筑物60座。7.2施工条件7.2.1自然条件灌区改造工程的工程区域处于中温带半干旱气候区,具有春暧迟、夏热短、秋凉早、冬寒长的特点。年平均降水量148.9哑,且分布不均匀,季节分配性强,全年降雨多集中在7.8.9三月。年平均气温10.6°C,相对湿度53%,年均日照达2936小时,具有明显的大陆性特征,四季分明,气候干燥,蒸发强烈,多年平均蒸发量达1536.3mm,是年平均降雨量的10倍以上。昼夜温差大,风沙较多,无霜期242天。因此,降雨对施工的影响不大,但冬季气温较低,施工困难,建筑物改造工程的有效工期较短。7.2.2供水供电条件工程所在地交通方便,村级公路与各种生产路纵横交错。工程所在区**市2012年小型农田水利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域内电力设施齐备,高低压线路可就近使用。施工及生活用水方便。根据该工程特点,砼板采用集中预制的方法进行预制。就近采用砂石料,并符合规范要求的石料。水泥取用区青铜峡水泥。7.2.3工程条件灌区内劳动力供应充足,交通运输、供电供水的条件较好,钢材、木材、水泥由市场供应,比较充足;片石、砂子在附近有料场,石子采用黄河的河石,原料都较充足。灌区地下水埋深一般大于2米,所以工程施工一般不需要进行排水。7.3施工要求该项工程主要为电机泵站等工程设施的新建、机电设备更新、渠道翻建改造、配套建筑物砌筑、渠顶修整。7.3.1泵站施工泵站为干室分基型泵房,挖深较浅,开坑土石方开挖量不大且集中,砼工程和机电安装工程的施工质量要求较高,技术性较强,严格按《泵站施工规范》(SL234-1999)进行。预应力砼管道每节长5m,由于泵站出水管线一般较缓,可用汽车将管子运至管槽排放,用吊车配合简易架进行安装。管道之间的拼接,采用自制绞磨挤压装接。管道安装就位后,管床铺设300mm厚浆砌石,以防雨水冲刷。机电安装施工严格按照机电安装施工规范进行。7.3.2土方工程施工该土方主要为填方,要求填筑土料不得含植物根茎、砖瓦垃圾等杂质,要求填筑土料要分层夯实,每层厚度W250mm,填筑土料含水绿率与最优含**市2012年小型农田水利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水率的允许偏差为±3%,且压实系数N0.95。7.3.3渠道防渗衬砌渠道防渗衬砌施工严格执行水利部《渠道防渗工程技术规范 》(SL18-91)的有关规定。7.3.4砌石工程施工砌石工程施工及建筑物配套、维修,参考水利部《水闸施工规范》(SL27-91)有关规定执行。7.4渠道施工方法(一) 施工测量放样做完放样的准备工作后,沿渠道中间走向建立施工导线。全线开挖完成后,于验收前应再次校测定位,便于检查验收。(二) 砼板预制采用集中预制砼板,尺寸符合设计要求,并在允许偏差的范围内,对检查出的不合格板要就地消毁。堆垛的预制板要覆盖草帘进行长期养护。预制板的强度达到70%以上方可运往施工场地砌护。(三) 渠道工程施工工序划分及施工方法渠道挖方工程本渠道为在原渠道上进行砌护,故需填土、开挖、削坡处理至砌护基面即可进行砌护。按照图纸设计要求。尽量避免超挖,否则,严格按填方质量进行处理。渠道砼板砌护工程渠道衬砌设计为梯弧型砼板砌护,勾缝为以C20细石砼填筑。渠道砼板勾缝工程按设计要求,纵横缝宽必须保持在5cm,砌缝用C20细石砼灌注,按照水工施工规范的规定进行。预制板的侧面在安砌前即用钢丝刷刷净,临浇筑接缝砼时,再次用毛刷等将缝内砂、土等杂物清理干净,并洒水湿润砼板,接缝捣密实,表面与预制板齐平收光。接缝填筑后,应按凝固时间及时采用洒水养护。(四)配套建筑物基本情况工程新建配套渠系建筑物。新建生产桥为简支结构,采用重力式浆砌石桥台,桥面由预制桥板和桥面铺装层组成。测量放线施工前,先根据建筑物的位置,放出中心线控制桩及基础挖线。渠道建成后方可进行建筑物的施工放样,根据设计定出其具体位置并采用十字交方法来控制轴线和方向。高程控制可根据所在渠道控制。基础施工:基础放线完毕后进行人工修整,然后进行基础浆砌石砌筑,砌筑尺寸按照设计要求,采用M7.5砂浆填筑,砂浆饱满密实。桥面施工:浆砌石桥台砌筑完成后,上部摸一层C20砼面层,桥面空心板采用预制安装的施工方法。空心板安装完毕后,板缝用C25细石砼填实,填实前应清扫冲洗干净。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设计图纸要求施工。7.5施工管理为了顺利完成施工任务,从接受施工任务开始到交工验收为止,全过程中围绕施工对象和施工现场而进行的各项生产活动,进行统一组织和管理工作。工程建设计划从2007年3月15日开始实施,2007年4月25日竣工,总工期40天。8建设项目招标8.1招标范围及内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水利部<<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招标管理规定>>、<宁夏回族自治区招标管理办法>>和<<宁夏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管理细则>>的规定,结合国家发改委“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增加招标内容及核准招标事项暂行规定”的要求,确定本项目招标内容、范围及招标组织形式。工程勘察设计工作,以项目建设主管单位委托的方式请资质等级的勘察设计单位完成;对工程建设监理,以项目建设主管单位委托的方式请具备资质等级的监理单位完成;工程施工采用邀请方式确定具备资质等级的施工单位完成。整个工程可依据建设项目分土建和渠道施工招标。8.2招标组织形式和招标方式招标组织方式采用委托代理招标方式,由项目的建设主管单委托具有水利工程招标代理资质的机构代理招标,办理有关招标事宜。招标方式拟采用区内邀请招标。9工程管理9.1管理机构工程建设前,由**市成立项目领导小组,市水务局具体负责项目建设的前期准备、招投标、工程实施、质量检查、参与工程验收等工作。市财政局监督工程资金的使用。工程运行期间,用水者协会具体负责渠道的运行管理及水量、水费的计量与征收,项目区所在乡镇积极配合项目实施,**市2012年小型农田水利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搞好土方回填与开挖,组织协调自筹资金收缴工作。工程建设中要严格按照工程的设计规模、投资数额、工程质量要求及工期要求进行施工,工程建设所需物资、材料由项目法组织招标采购。工程建设实行财务审计制,对该项目资金管理设专用帐户,工程建设资金由审计、财政部门定期审计,切实做到专款专用。国补资金由自治区按工程进度拨付,确保工程顺利进行。工程竣工后,先由项目法人组织自验和初步验收,最后由区发改委、水利厅财政厅及各有关总站部门联合进行竣工验收。9.2主要管理设施9.2.1管理范E管理范围包括渠道、机电泵站及所属的各级渠道及其配套建筑物9.2.2管理办法1、 工程管理实行分级负责制,渠道、机电泵站等工程及附属建筑和由当地用水者协会负责管护;支渠所属斗渠成立用水小组,由用水户选举1名组长,负责本斗渠及附属建筑物的日常灌溉管理和维护。2、 每年灌溉开始前和每灌水结束后,由协会人员会同各用水组长对工程设施全面检查一次,发现问题及时,并根据协会章程向用水户公示。3、 在灌溉期间,协会人员和用水组组长必须巡堤护水,用水组必须组织用水户对所辖渠段加强检查维护,保证渠道安全通水。4、 协会要建设工程档案,保存工程图纸以及检查和维修记录。5、 协会必须制订“工程检查和维修执行细则”确保工程正常运行。9.2.3运行管理1、灌溉面积的丈量和核实协会要对各用水户的灌溉面积进行核实,与用水户共同确认后,签署**市2012年小型农田水利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灌溉面积登记卡,协会和用水户各持一份。每年灌溉前,用水户与协会就核实灌溉面积变化情况,并在登记卡上记录。2、 灌溉管理按照“计划用水、节约用水”的原则,合理组织灌区灌溉,提高农业灌溉效益和供水可靠性。灌溉管理实行执委调度管理责任制,实行用水申报,按计划供水,合理调配,均衡受益的原则。每轮灌溉前,收各用水组根据农作物需水情况向协会报告,并办理本轮灌溉用水计划。科学调度,合理配水。坚持“先上游后下游,局部服从全局”的原则,保证灌区上下游均衡受益。建立“水量公开、水价公开、水费公开、多方监督”的监督制约水价和水费,自觉接受当地政府及农民的监督,杜绝用水和收费中的不正之风。健全水政监察执法网络,加大水政监察执法力度,保障节水工作顺利实施。对纵水入沟、水资源浪费严重的现象加大处罚力度。3、 水费收取项目区实行“量水到斗口、核算到亩、按方收费”收费方式按照“一价制”水价标准实行,“一费开票到户、一票收费到户”运行管理费按物价部门核定的标准从综合水价中返还给用水者协会,用于支渠的维修及管理人员工资开支。9.2.4运行维护在工程运行中,本着“谁受益、谁负责“的原则对项目区的各配套工程明确使用权和所有权,加大毁坏事件的查处力度。水管部门配合用水者**市2012年小型农田水利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协会做好工程的维护、养护,防止人为破坏,及时解决处理灌溉中的矛盾纠纷,以确保灌区管理工作正常有序开展,以达到节水增效的目的。10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10.1投资估算编制说明10.1.1编制原则按现行有关的水利工程投资估算编制方法、费用构成及计算标准进行编制,材料价格执行2011年第一期的市场综合价10.1.2编制依据⑴水利部水规[1991]43号文,“关于试行《水利工程设计概(估)算费用构成及计算标准》的通知”。⑵水利部水建(1994)284号文,“关于印发《水利工程设计概(估)算标准和水利水电工程机械台班费定额的补充规定》的通知”。⑶《水利水电建筑工程预算定额》(水利电力部1987年颁发)编制预算。⑷《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机械台班费定额》(能源部、水利部1991颁发)。定额不足部分参考相关专业定额。10.1.3基础单价分析(1)人工预算价格根据水利部水规[1994]284号文,测算人工单价为18.23元/工日。⑵施工用风、水、电价施工用电主要以电网供电为主,其中电网供电90%,自发电按10%计算;施工用风电动空压机按30%,油动空压机按70%计算;施工用水考虑购水拉运和就地打井加权平均计算。计算结果如下:风:0.11元/m3;水:5元/m3;电:0.53元/kw.h.(3)材料预算价格主要材料包括汽油、柴油、木材、钢筋、水泥、砂子、石子、块石。钢筋、木材、水泥原价按宁夏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站公布的2012年第一期建筑市场综合价取定;汽油、柴油按宁夏现行大宗批发价为原价。地方三材按当地料场供应价为原价。材料的运输距离按提货地至工程施工段加权平均确定运距。汽车运杂费执行宁夏公路运输现行标准,运输费用标准执行宁夏交通厅物价局(1993)宁交发宁第113号文规定。装卸费执行物价局宁价(经)发[1997]第42号。采购及保管费率为4%。主要材料预算价格按水规43号文和水建284号规定执行,多余部分按规定计取税金后列入预算第六部分计为材差。次要材料以市场价取定。10.1.4费用标准建筑工程费其他直接费、间接费、计划利润、税金均按水规[1994]284号文的规定执行。其他直接费:建筑工程费率为5%;取费基数为定额直接费;间接费:土方工程费率为14%;石方工程费率为14%;砼工程费率为其人工费80%;浆砌石工程费率为人工费50%;计划利润:费率为7%;按直接工程费+间接费之和为基数;税金:按直接费、间接费及计划利润之和的3.22%计取;其它费用项目管理费按工程直接费的3.6%计。10.2总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该项目工程总投资估算为150.38万元,其中工程直接费145.15万元,其它费用投资5.23万元。其中:申请中央财政补助45万元,申请自治区
财政补助资金45万元,**市财政及地方农民自筹60.38万元。11项目效益及经济评价分析11.1生产条件改善项目区总灌溉面积0.88万亩,属典型的没有灌溉就没有农业生产的地区,受水资源条件限制,农业生产条件基础薄弱,农业经济发展缓慢,现有的扬水工程年久老化失修,供水能力低下,成为制约整个灌区经济持续发展的瓶颈。2003-2011三年平均引黄河水亩均水量1068.02m3/亩。项目区通过渠道防渗改造以及改造田间地面灌溉技术和采取管理体制,综合亩均毛灌溉定额降为814.95m3/亩,项目区亩均节水253.07m3/亩,年节水量222.7万m3,节省水费支出4.34万元。改善灌溉面积8800亩。11.2新增农产品生产能力和产值11.2新增农产品生产能力和产值i=i项目完成后,由于灌溉条件改善,农产品生产能力和产值增加,预计新增粮食生产能力18万公斤。按1.08元/公斤计算可合新增产值5.32万元。11.3社会效益及生态环境效益11.3.1社会效益项目区位于**市区南部,当地自然条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湖南潇湘科技技工学校工作人员招聘考试及答案
- 2024湖南建筑高级技工学校工作人员招聘考试及答案
- 星级家政服务人员雇佣合同
- 建筑设备租赁合同范本指南
- 股权转让合同保证金协议
- 企业合同管理效率提升与创新路径
- 网络打假安全课件
- 植物模拟习题(含答案)
- 核心条款集装箱货物运输合作协议
- 工程行业企业文化
- 跨境电商网站的设计挑战试题及答案
- 2024中国山东省集中供热行业发展趋势预测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 肯德基店面试试题及答案
- 深信服下一代防火墙技术白皮书20231120
- 广州市白云区2025年招考社区居委会专职人员高频重点模拟试卷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辽宁省大连市高考语文一模试卷
-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第18课《井冈翠竹》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1)》课件
- 《潮汕方言》课件
- 2025年督查督办制度范文(二篇)
-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