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通史版一轮复习课件阶段六第11讲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与新思潮_第1页
高考历史通史版一轮复习课件阶段六第11讲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与新思潮_第2页
高考历史通史版一轮复习课件阶段六第11讲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与新思潮_第3页
高考历史通史版一轮复习课件阶段六第11讲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与新思潮_第4页
高考历史通史版一轮复习课件阶段六第11讲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与新思潮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1讲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与新思潮必备知识·拓展融合【思维引领】应当如何客观辩证地看待鸦片战争后我国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一、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1.原因:(1)鸦片战争后,_____首先涌入中国东南沿海的市场。(2)列强大量收购中国的农副土特产品。洋纱2.表现:(1)洋纱取代土纱,使中国家庭棉纺织业的“纺”与“织”分离。(2)洋布取代土布,使中国农家的“织”与“耕”分离。3.影响:破坏了中国的自然经济,客观上促进了中国_________的发展。商品经济【易错陷阱】自然经济是封建社会的基本经济形态,进入近代以后,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使自然经济受到冲击并开始解体。但在整个近代,自然经济作为一种经济形态依然存在并在广大农村中占据着统治地位。【素养点拨】1.要从家国情怀的角度认识地主阶级洋务派在面临内忧外患的背景下掀起的这场“自救”运动。2.要注意对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经济近代化做出科学的解释并结合史实进行论证。3.活动:创办军事工业以“自强”为旗号,创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福州船政局等创办民用工业以“求富”为旗号,创办___________和开平煤矿、汉阳铁厂等筹划近代海防初步建成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兴办近代教育创办___________等一批新式学堂,并选派留学生出国深造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轮船招商局京师同文馆4.结果:_____________的惨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失败。5.影响:(1)引进西方近代科学技术,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客观上刺激了中国________的发展。(2)对外国的_________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3)对本国_________的瓦解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4)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甲午中日战争资本主义经济侵略封建经济【关键词汇】近代民族工业“近代”主要从生产力角度理解,主要指使用“机器”进行生产。“民族工业”强调“民族性”,主要指由中国民间资本投资兴建的工厂制工业。因此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含义就是中国民间资本投资兴建的使用机器生产的工厂制工业。【知识补遗】洋务派企业的三种类型就其体制而言,洋务派企业有官办、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三种类型。【素养点拨】1.要从唯物史观的角度认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2.要从家国情怀的角度认识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对中国历史的进步意义。三、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1.背景:(1)封建自然经济逐步解体,提供了客观条件。(2)_____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3)洋务派引进西方先进_________,起了诱导作用。2.产生:(1)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2)地区:在沿海地区。外商生产技术3.代表:(1)上海的发昌机器厂。(2)广东南海的_____________。(3)天津的贻来牟机器磨坊。4.影响:中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发生变化,_________生产方式产生,新的阶级力量产生。继昌隆缫丝厂资本主义【以图解史】鸦片战争后,传统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洋务派创办洋务企业刺激了近代民族工业的诞生,近代中国经济呈现出强烈的半封建性。关键能力·素养提升探究点一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情境素材】1.中国被纳入世界市场材料鸦片战争后,大批丝、茶从上海、广州和福州等通商口岸运出,1842—1846年,茶的出口量增长了一倍,丝的出口量增长近5倍。①1846—1856年,茶的出口量再增长55%,丝的出口量又增长3倍多,除传统的丝茶贸易之外,为适应外资的需求,驼毛、羊皮、羊毛、牛皮、猪鬃、锡、豆类、原棉等新品种不断扩大输出②,特别是锡和猪鬃,由于英国的需求增加,成为对外贸易的抢手货③。思维交互:根据材料和所学回答,该时期中国出口商品的特点从本质上说明了什么问题?◆微点拨提示: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列强的原料产地。核心素养时空观念、家国情怀关键能力获取与解读信息的能力以及说明历史问题的能力关键信息材料反映了列强经济侵略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影响。注意变化的时间“鸦片战争后”。①处画线部分说明传统的丝茶贸易不断增长;②处画线部分说明当时中国的出口以农副产品为主;品种不断增加;③处画线部分说明受外资需求影响较大2.农产品的商品化材料1840年后,长江三角洲的村镇无不受到开埠带来的影响。时人有诗:蚕事乍毕丝事起,乡农卖丝争赴市。……小贾收买交大贾,大贾载入申江(上海)界,申江鬼国正通商……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今年买经更陆续,农人纺经十之六,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思维交互:阅读材料中的诗,结合时代大背景分析长江三角洲的村镇经济发生的重大变动。◆微点拨提示:自然经济加速解体;农产品商品化,受到世界市场的影响;农业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关系发生变化。核心素养时空观念、家国情怀关键能力获取与解读信息的能力以及分析说明历史现象的能力关键信息“1840年后”“申江(上海)界”“申江鬼国正通商”说明上海开埠后,农产品和手工业品大量出口,对外贸易兴盛,冲击了中国原有的经济结构【史论阐释】一、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表现、特点1.表现:(1)“男耕女织”的变化:大量物美价廉的洋纱和洋布涌入中国,取代了土纱与土布,冲击了家庭手工业和城市手工业,使传统的“耕”与“织”、“纺”与“织”分离。(2)“自给自足”的变化:列强大量收购以丝、茶为代表的农副土特产品,促进了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中国农产品日益商品化,减少了自给自足的成分。(3)“闭关锁国”的变化: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利用各种特权疯狂地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中国逐步陷入世界资本主义体系,沦为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2.特点:(1)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动力主要来自近代企业的冲击和西方的经济侵略。(2)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速度和程度在各地区发展不平衡,东南沿海尤其是通商口岸远比内地迅速。(3)中国自然经济解体是一个缓慢的过程,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自然经济仍然占据主导地位。(4)中国自然经济解体不是商品经济成熟发展的结果,因此在自然经济解体的过程中一直没有建立起有序的商品经济体制。二、多角度认识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角度变动实质评价生产模式商品经济发展,自然经济逐步瓦解(1)从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演进,逐步走向工业化、市场化(2)伴随着中国半殖民地化的历程,是被迫和痛苦的,但客观上是进步的经济结构自然经济始终居于主体地位,外国资本、官僚资本(洋务企业)、民族资本是近代中国三种主要的工业资本形式对外交流中国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闭关锁国政策和状态被打破国家政策从“抑商”向“扶商”转变名家评史材料买办指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中,替外国资本家在本国市场上服务的中间人和经理人,具有洋行的雇员和独立商人的双重身份。买办通常外语能力强,可作为欧美商人与中国商人的翻译,也可处理欧美国家商界与中国政府之间的双向沟通。历史上对买办大多持批判否定的态度,认为买办帮助了西方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加剧了中国封建小农经济的解体,从而使中国经济出现衰退,人民生活水平下降,民不聊生。——《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探究点二洋务运动的特点与影响【情境素材】1.洋务运动的特点材料洋务运动是在政治法律制度意识形态不能根本变革的约束下进行的。洋务派官员坚持官办、官商合办、官督商办的制度①,以此为基础来模仿发达国家的技术和工业化模式②……这种制度化的国家机会主义使得政府利用其垄断地位与私人企业争夺资源,并且压制私人企业的发展③,造成利益冲突,贪污成风。——《剑桥中国晚清史》《百年中国经济史笔记》思维交互: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洋务企业的特点。◆微点拨提示:政府主导;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和管理模式;具有垄断地位。核心素养家国情怀、唯物史观关键能力获取与解读信息的能力以及概括历史特点的能力关键信息洋务运动旨在“自强”“求富”,维护清朝封建统治。材料阐释的是其特点及弊端画线①反映出政府的主导作用。画线②反映出洋务企业学习西方技术和管理模式,体现其对民族工业的诱导作用。画线③反映出洋务企业的垄断地位,体现其对民族工业的阻碍作用2.洋务运动的影响材料洋务新政的主要目的是“强兵”……但这里活动内容的实效和意义已远远超出了洋务派主观目的的范围①……其最大的意义并不是产生了“强兵”的效用,而是在古老的封建主义的“体”上撕开了一道口子,开动了现代化②(注:现代化即近代化)的这辆列车。——《历史教学》2005年第二期思维交互: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洋务运动的主观动机。概括其在客观上带来的影响。◆微点拨提示:主观动机:挽救统治危机,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客观影响:促进了中国经济的近代化;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侵略;对民族工业有诱导和阻碍双重作用。核心素养家国情怀、唯物史观关键能力获取与解读信息的能力以及分析历史影响的能力关键信息画线①强调了洋务运动的实效和意义超出了其主观目的,画线②客观评价了洋务运动的作用【史论阐释】客观认识洋务运动对中国社会进步的影响1.思想上:洋务派面对新的形势,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一最早的近代化思想,表明了统治阶级已经承认“中学”的不足,也使中国人的价值观由“传统人”开始向“现代人”转变,开启了中国思想的近代化。2.经济上:洋务派创办的近代企业,尤其是民用企业,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生产方式,培养了科技人才,开启了近代中国工业文明的先河;为中国近代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及管理经验。3.外交上:洋务运动使中国外交开始向近代化转变,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常设的外交机构总理衙门,加强了清朝同外国的联系。4.军事上:洋务运动创建近代海军,开始了中国军事近代化的历程。5.教育上:洋务运动设立新式学堂,培养翻译、科技、军事方面的人才,开启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名家评史材料从清政府自身的角度看,洋务运动是一场自救运动……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洋务运动则是一次较低层次的近代化运动。即使它自身有很多弊病,但作为中国近代化的最早尝试,它深刻动摇了传统农业社会的经济基础与结构……这也意味着长期适应于农业社会和自然经济的中国传统文化,必须努力适应刚刚起步不久的资本主义工业社会和商品经济的要求。——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解读】材料中两个省略号前后从三个角度,即从清政府自身的角度、社会发展的角度和中国文化发展的角度分别评价了洋务运动:从清政府自身的角度来看,洋务运动是一场自救运动;从社会发展角度来看,洋务运动是一次较低层次的近代化运动;从文化发展角度看,洋务运动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向近代化方向发展。探究点三“中体西用”——洋务派的思想主张【情境素材】对“中体西用”思想的认识材料1898年,张之洞发表了名著《劝学篇》,使国人深刻意识到“五知”的重要性:(1)知耻,知道落后于日本、土耳其、暹罗和古巴的耻辱;(2)知惧,知道越南、缅甸、朝鲜、埃及和波兰的可怕命运;(3)知变,不变其习,不能变法;(4)知要,知道中学和西学的要点——前者是实用的而不是思古的研究,而后者是政治体制而不是技术;①(5)知本,在海外不忘国,见异俗不忘亲,多智巧不忘圣。他的《劝学篇》中还有“西学之中,西艺非要,西政最要”“政尤急于艺”的提法。②张之洞说,不可改变的是基本的人际关系,而不是法律和制度;是圣人之道,③而不是机器和工具;是人的思想和意图,而不是那些奇技淫巧。向外国人学习并不可耻,因为孔子自己不是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吗?中国历史本身就充满了制度性变革的事例。④创设厘金、创建长江水师、设立新疆省、建造汽船和开通电报线路,所有这些都表明变革是不可抗拒的。⑤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思维交互:根据材料概括张之洞“五知”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张之洞发表《劝学篇》的目的,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张之洞的变革思想。◆微点拨核心素养史料实证、家国情怀关键能力迁移所学知识的能力以及评述历史问题的能力关键信息材料突出叙述了张之洞的“中体西用”的思想。①说明张之洞对“西学”有较为深刻的认识,即西学的要点为“政治体制”;②③说明他的变革思想超越了传统的体用观;④⑤说明他认为变革十分必要提示:内容:了解到本国的外患,知晓改革的方法,遵循道德传统。目的:肯定中国道德传统的优越性,并且利用西方的科技来完善而不是取代这种道德传统;希望通过制度性变革挽救民族危机。评述:民族危急关头,张之洞极力宣扬变革的必要性,顺应了时代的要求;他将文化价值系统作为“体”,而将政治、经济视为“用”,反映了他的文化保守主义主张和保卫民族文化的倾向,但在政治上他并不保守,主张进行制度性变革。【史论阐释】一、运用多种史学范式评价洋务派的“中体西用”主张1.从阶级斗争史(革命史)范式看:“中体西用”主张是出于地主阶级的本能,最终目的是维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和纲常名教。2.从现代化范式看:它冲击了“重农抑商”的陈腐观念,对中国的工业现代化、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教育和外交的现代化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3.从整体史范式看:它反映了新型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对相对落后国家和地区旧制度、旧思想的冲击,是西方工业文明在世界范围内扩展的具体表现。4.从文明史范式看:“中体西用”的思想反映了封建传统文化与西方文明的冲突,反映了当时中国人民对西方文明既欣赏又抗拒的矛盾心理,但它毕竟承认了中学之不足,西学之所长,客观上使中国人的价值观由“传统人”开始向“现代人”转变。二、“体用”之争的表现和评价1.表现:(1)洋务派倡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文化主张。(2)顽固派主张原封不动地维持既有的政治文化格局。2.评价:局限于要不要学习西方物质文化的层面;冲击了传统的保守观念;为西学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根本目的都是维护封建统治。【备选要点】“中体西用”思想的特点1.“中体西用”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立国之本,西方的近代文化是巩固根本的切实手段。2.“中体西用”是在不触动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达到强化封建制度、巩固封建统治的目的。名家评史材料我朝处数千年未有之奇局,自应建数千年未有之奇业。若事事必拘守成法,恐日即于危弱,而终无以自强。(标点符号为作者所加)——《李鸿章全集》第三册【解读】(1)在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的形势之下,洋务派的代表人物认识到列强船坚炮利、技术精良,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来维护清朝统治。(2)这是洋务派对“中体西用”思想的运用。“中体西用”成为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研透高考·命题前瞻【考情播报】【真题示例】

(2020·全国Ⅲ卷·T28)面对外商轮船航运势力进一步扩展,李鸿章认为:“各口岸轮船生意已被洋商占尽,华商领官船另树一帜,洋人势必挟重资以侵夺。”因此“须华商自立公司,自建行栈,自筹保险”。这表明 (

)A.商战成为对外交往中心

B.清政府鼓励民间投资设厂C.求富以自强方针的改变

D.洋务派准备创办民用企业【解题思维】(1)明立意本题以李鸿章准备创办民用企业为依托,一是考查灵活迁移所学 知识解答新问题的能力,二是考查家国情怀、历史解释等方面的 学科素养。

(2)抓关键据材料“面对外商轮船航运势力进一步扩展,李鸿章认 为……‘须华商自立公司,自建行栈,自筹保险’”,结合所学洋 务派维护清政府封建统治的目的可知,洋务派主张创办民用企业 以对抗外国经济入侵,故选D。(3)排干扰据材料“面对外商轮船航运势力进一步扩展”可知,面对外国入 侵采取的措施不是对外交往的中心,排除A。 材料“李鸿章认为”说明主体不是清政府,且清政府鼓励民间投 资设厂是在甲午中日战争以后,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B。 据材料“面对外商轮船航运势力进一步扩展……‘须华商自立公 司,自建行栈’”可知是坚持求富以自强的方针,排除C。【悟法有道】运用排除法,转换思维巧妙解答选择题1.时间排除法:这是排除法中最常用的方法,即题目有明确时间或隐含时间信息的,首先确定此时间是否对解题有帮助,如果有,则考虑利用时间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备选项所述内容是否符合题干的时间限制。2.绝对词语排除法:即备选项中有过于绝对的说法(如全部、都、完全、彻底和均等字眼),一般是运用排除法,进行排除。但我们也要注意并不是所有含“彻底”这样字眼的选项都是错误的,而是要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后再决定是否排除。3.说法错误排除法:即备选项本身的表述有明显错误,与史实或历史基本常识不符合或不完全相符的(做否定型选择题除外),这些备选项也可以排除。4.无关选项排除法:此类题目,需要排除的选项是指与题干意思不符合的选项,但选项本身表达的观点没有错误,而是指在题干设定的情境下不符合题干意思。【已考真题】角度一从时空观念的角度考查近代中国与世界市场的联系1.(2016·全国Ⅱ卷·T28)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这种情况表明 (

)A.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B.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C.日常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D.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解析】选C。具体解析如下:选项与正确答案的对应度判断理由A本身错误的选项近代中国的开放是在列强入侵下被动开放的B本身错误的选项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近代始终占据主导地位C正确选项由“火柴、洋布等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可知外来工业品深入中国的民众生活中,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益密切D干扰选项D是题干现象出现的原因之一,而不是材料表明的问题角度二从家国情怀的角度考查洋务运动的特点与影响2.(2017·全国Ⅰ卷·T28)开平煤矿正式投产时,土煤在国内从一个通商口岸装船到另一个通商口岸卸货,须缴纳出口税和复进口税,每吨税金达1两以上,比洋煤进口税多20余倍。李鸿章奏准开平所产之煤出口税每吨减为1钱。这一举措 (

)A.增强了洋务派兴办矿业的信心B.加强了对开平煤矿的管理C.摆脱了列强对煤矿业的控制D.保证了煤矿业稳健发展【解析】选A。清政府为开平煤矿所产之煤减少出口税,这有利于减少企业税负,“增强了洋务派兴办矿业的信心”,故A正确;题干材料未体现开平煤矿内部管理措施,不能说明“加强”或者“削弱”,故B不正确;近代列强自始至终控制中国的煤矿业,政府扶持一个开平煤矿,不可能“摆脱了列强对煤矿业的控制”,故C错误;半殖民地半封建形态下的中国,煤矿业不可能“稳健发展”,故D错误。3.(2017·全国Ⅱ卷·T28)1879年以前,福州船政局所造之船均“派拨各省,并不索取原价分文”;此后造船所用材料费由用船一方拨付,采取“协造”方式生产。这种变化反映了 (

)A.军用工业由官办转为商办B.“协造”意在缓解经费压力C.军工产品市场化趋势明显D.近代轮船制造业走出困境【解析】选B。本题设问语为“这种变化反映了”,要求回答的是本质问题,本题的主语为“协造”,本质上反映出洋务运动中,企业经费不足的问题,需要用船一方出部分资金才能生产,故选B。在洋务运动中,军用工业一直是官办,商办的是民用工业,A表述错误;清政府为了保证军队的所有权,军事工业没有市场化趋势,C不正确;近代中国轮船制造业从设计到建造、使用,基本上操控在外国资本主义手中,D不正确。4.(2016·全国Ⅰ卷·T29)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夕,有些西方人士认为中国拥有一定的军备优势,“毫无疑问的是日本必然最后被彻底粉碎”。他们做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应是,中国 (

)A.已完成对军队的西式改革B.集权制度有利于作战指挥C.近代化努力收到较大成效D.能获得更广泛的外部援助【解析】选C。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在此期间兴建了海军,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中国的国防实力,故C正确;洋务运动并没有完成对军队的西式改革,故A不符合史实;B的说法本身存在错误,列强对中国虎视眈眈,对日本的侵华采取了纵容或默许的政策,故D错误。角度三从历史解释的角度考查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与影响5.(2019·全国Ⅲ卷·T28)19世纪六七十年代,外国人将自己的名字租借给中国人经办新式企业的做法,在通商口岸较为盛行。这一做法 (

)A.导致民间设厂高潮局面的出现B.有利于中国新的社会阶层发展C.加剧了外国资本对中国的输入D.扭转了中国对外贸易入超局面【解析】选B。材料中“外国人将自己的名字租借给中国人经办新式企业的做法”,使中国人可以利用外国人的特权在通商口岸经营企业,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故B正确;19世纪六七十年代属于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时期,尚未出现民间设厂的高潮,故A错误;19世纪末20世纪初外国资本大规模输入中国,故C错误;材料未涉及中国对外贸易的状况问题,故D错误。【地方高考题组】1.(2020·江苏高考·T6)自19世纪中叶洋纱大量进口后,农家不再自己纺纱,逐渐购入洋纱织布。手工织布不但没有在机织棉布面前立即败退,反而得到一度的兴盛和繁荣,日益从农家分离出来而成为一个独立的生产行业。到1894年,手工织布工场已相当普遍。这主要反映了 (

)A.传统的小农经济根深蒂固B.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初步发展C.进口机织棉布在中国滞销D.传统手工业专业化程度提高【解析】选D。根据题意可知,在外来洋纱的冲击下,我国传统手工织布购入洋纱织布,反而“得到一度的兴盛和繁荣”并“分离出来而成为一个独立的生产行业”,由我国的传统手工业成为一个独立的生产行业可知传统手工业专业化程度提高,故选D;材料没有涉及小农经济根深蒂固的内容,A与题意无关,排除;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初步发展是在19世纪末,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B;材料信息不能说明进口机织棉布在中国滞销,C属于对题意的误解,排除。2.(2019·海南高考·T8)1897年,1897年,清政府根据两年来很多官员的建议,发布上谕,决定逐步将江南制造总局从上海迁往湖南,同时在内地大力兴建与扩充军事工厂。这一决定旨在 (

)A.降低生产成本 B.调整轻重工业的比例C.加强国防安全 D.缓解区域发展不平衡【解析】选C。据材料“江南制造总局从上海迁往湖南,同时在内地大力兴建与扩充军事工厂”,结合所学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加深可知将当时最大的军事工厂从上海迁往内地是为了避开列强,是加强国防安全的行为,故选C;迁往内地会加大生产成本,排除A;材料中军事工业都是重工业不是轻工业,排除B;主要兴建的是军事工业不能缓解区域发展不平衡,排除D。3.(2019·北京高考·T16)为下表选取表名,最恰当的是 (

)名称相关信息开滦唐山煤矿1878年建,中国近代煤炭工业北洋水师大沽船坞1880年建,北方最早的船舶修造厂北洋银元局1902年建,位于天津,造币中心京师自来水公司1908年建,北京第一座官营自来水厂A.京津冀地区晚清民族企业简表B.北京近代民族企业简表C.洋务运动时期北方企业简表D.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简表【解析】选A。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晚清我国京津冀地区民族企业的相关内容,旨在考查学生研读表格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对不同类型企业进行归类的能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等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结合题中表格信息可知这些企业主要分布在北方京津冀地区、具有近代企业的特点、时间处于洋务运动时期到辛亥革命之前,与这些信息都相符的只有A,A正确。表格中的一些企业位于唐山或者天津,B不准确,排除;甲午战争的失败客观上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因此1902年和1908年创办的企业属于清末新政时期奖励实业的成果,C错误,排除;表格中的一些企业属于官办企业,而不是民族资本主义企业,D错误,排除。4.(2018·江苏高考·T6)江南制造总局是个十足的封建衙门。管理者是以督办为首的一群大大小小的官吏。他们对军器制造一窍不通,一切生产技术大权都操纵于洋人手中。有些洋匠不懂技术,招摇撞骗,因造不出火药,竟称“中国天气异于外国,与造此药不宜”。这表明,洋务企业 (

)A.管理体系逐步完善B.过度依赖西方技术C.逐渐成为外资企业D.所雇洋匠皆为外行【解析】选B。由“他们对军器制造一窍不通,一切生产技术大权都操纵于洋人手中。有些洋匠不懂技术,招摇撞骗”可知,江南制造总局对西方技术过于依赖,B正确。由“管理者是以督办为首的一群大大小小的官吏”可知,A错误。由“江南制造总局是个十足的封建衙门”可知,C错误。D错误在于“皆为”,可以排除。5.(2018·浙江11月选考·T11)1882年,中国电报局建立。郑观应称:“商贾贸易,藉电报以通达市价,则无者常绌,而有者常赢。”史料并载电报公司所产生的利润被投入到更广阔的洋务企业网络中。上述材料表明洋务运动意在 (

)A.“设厂自救” B.“西体中用”C.突破“器物”限制 D.“求富”以“自强”【解析】选D。材料中郑观应的话旨在强调经济意义,发展电报业可以为国家带来丰厚的财政税收。根据材料“电报公司所产生的利润被投入到更广阔的洋务企业网络中”可以看出洋务企业是想追求更高的利润,即求富,通过求富来达到自强目的,因此选D。材料中没有提到自救,因此不选A。“西体中用”不是洋务运动的目的,因此B不选。材料中没有体现对器物的限制,因此不选C。6.(2017·天津高考·T5)19世纪后,许多国家尤其沿海国家都无可选择地与海洋联系在一起。但近代中国发展海军并未真正认识这一世界大潮,而始终局限于对西方列强炮舰政策的本能反应,呈现出“海患紧则海军兴,海患缓则海军弛”的状态。这体现出近代中国 (

)A.自觉意识到发展海军的重要性B.主动与世界联系在一起C.发展海军呈现被动和短视现象D.发展海军顺应历史大潮【解析】选C。由题干可知,近代中国发展海军主要是局限于对西方列强侵略的本能抵制,中国海军的发展受制于西方侵略的程度和频度,是被动的、阶段性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