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科背景下高校环境设计专业混合式教学实践-以“环境设计概论”为例_第1页
新文科背景下高校环境设计专业混合式教学实践-以“环境设计概论”为例_第2页
新文科背景下高校环境设计专业混合式教学实践-以“环境设计概论”为例_第3页
新文科背景下高校环境设计专业混合式教学实践-以“环境设计概论”为例_第4页
新文科背景下高校环境设计专业混合式教学实践-以“环境设计概论”为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校数字化在不断发展与建设中,混合式教学模式不仅符合时代发展的需求,也是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趋势,因此混合式教学在国内受到教育界的广泛应用。在新文科发展背景下,要探索符合学科发展需求的混合教学模式。一、课程教学现状分析目前高校环境设计专业混合式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课程内容的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还应进一步深化;加强多学科思维融合、产业技术与学科理论融合、跨专业能力融合、多学科项目实践融合;深入挖掘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线上教学环节评价与反馈体系不够及时完善。本文针对省“金课”示范课程,省级一流本科课程“环境设计概论”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实施课程教学改革,旨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提升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健全课程管理制度,使课程更加具有科学性、前沿性和思想性。二、课程教学改革分析(一)教学改革目标强化目标引领,聚焦课程特色建设。基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要建设多维度知识体系,高难度深层次教学内容,教学资源要更具有科学性和时代性,培养学生设计创新能力。课程从“城市”的角度阐述环境设计,建筑特色鲜明。同时兼顾新文科跨学科融合发展,形成“城市视角,建筑特质”的课程特色。构建混合课程,探索创新教学模式。本课程充分结合环境设计专业文理交叉、技术艺术融合的专业特点,主动适应新时代要求,大力推进新工程、新文科跨学科融合发展,构建“环境设计概论”混合教学体系。(二)教学改革内容1.建设优质混合教学体系打破固有线下教学模式,依托超星学习通平台,在教学模式设计(理论依据、技术基础及实现条件、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教学活动设计(课前、课中、课后)、课程资源设计与开发(指导性、内容性、生成性)等方面进行全面改革。积极提升教学挑战度、增加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切实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打造优质混合教学课程。2.运用在线教学平台提高教学效率(1)构建丰富的数字化教学模块在线上教学平台上结合课程内容建立知识点模块、分析模块、数据统计模块、学生互评模块、作业分享模块等,通过不同的教学互动环节激发学生学习设计的强烈愿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认真学习的态度。(2)设置专业学习和信息共享版块在线上教学平台中建立资料共享板块,在板块中汇集线下课程的知识点、授课视频、空间案例、大师作品、前沿资讯、设计展和专业相关App等多元化设计资料,丰富课程的扩展知识点、深化课程的内容建设、创新课程的表现形式。(3)建设活跃的群组讨论和设计论坛在线上教学平台中建立课程讨论组群和课程论坛模块,通过“无障碍式”课程交流更好地促进了师生交流互动,激发学生的设计创新思维,提供给学生一个自由、开放、具有挑战性的交流平台。3.建设高难度、深层次的教学内容课程内容要涵盖更多的空间类型、创作形式、作品案例、设计信息等,扩大课程的可选择性。教学资源要更具有思想性、科学性和时代性。要求教师从课程的难度与深度上下功夫,并将知识转化为设计能力。建立多维度知识体系,深层次教学内容,挖掘学生潜能,培养设计分析能力。建立教材知识点,设计实践知识,设计方法相融合的多维度知识体系。4.建立以创新能力为核心的教学方法(1)“增负”教学法课程教学中提高对学生的考核要求,改变以往轻松学习“混学分”的状态。考核要有一定的挑战度,这个挑战度的设计是针对教学设计的三层目标(知识、能力、态度)分别设计相应的课题调研、拓展练习、快题设计、专业讨论等,引导学生在显性知识的基础上,获取更多的隐性知识。(2)自主学习法通过混合教学平台上的知识点板块,提前预习知识点及相关案例,线下授课时教师可以节省时间,利用线下课堂教学时间进行知识点的分析、讲解并组织学生讨论,引导学生进行设计探索,增强学生创新意识。(3)主导分析教学法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学生可以互评、分享作业,授课教师结合课程知识点和学生的兴趣点进行引导式教学,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态度。5.建立综合多元性的教学评价体系建立“环境设计概论”综合性的评价教学体系,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和高阶思维能力的发展。比如,学习过程评价、理解能力评价、反馈性评价、设计过程评价、学生互评、师生互评。具体的课程评价涉及三部分成绩构成:线上学习的评价,通过平台统计的相关数据如课件阅读次数、视频学习时长、在线测试成绩、作业提交等考核,占总成绩20%;线下学习过程评价,基于“超星平台”数据统计结果如课堂出勤率、答题正确率、讨论次数等考核,再结合课后线下作业批阅情况,占总成绩60%;课程效果考核,占总成绩20%,若学生课外参加大学生竞赛并获奖,可获得额外加分3~5分,加分比例可机动控制。课程以学生知识理解效果和设计思考过程的角度出发,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方式的多样化。(三)教学方案改革1.线下教学方案实践研究提高教师专业教学素养,改变以往教学中单一的知识传授方法,将知识、能力、素质相结合,强调设计能力和思维的训练。教学内容注重前沿化、国际化,教学形式体现先进性和互动性。合理提升教学挑战度、增加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切实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将课程打造成高质量的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成为行业引领示范课程。2.线上教学方案实践研究建立线上教学平台。构建丰富的数字化教学模块,通过不同的教学互动环节激发学生学习设计的强烈愿望;设置专业学习和信息共享板块,在板块中汇集多元化设计资料,丰富课程的知识点、深化课程的内容建设、创新课程的表现形式;建设活跃的群组讨论和设计论坛,通过“无障碍式”课程交流激发学生的设计创新思维。3.混合教学方案实践研究通过融合信息技术与创新教学理念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结合专业思政教学法大力推动教学改革。在线下、线上教学方案实践研究基础上打造“环境设计概论”混合教学方法,优化课程体系,丰富课堂教学实践,研发新型教学技术和教育模式。三、课程混合教学设计1.线上自主学习设计——课前学习注重基础学生根据导学任务(课前预习),利用教学资源(PPT及录频)进行相关知识点学习。参与课前讨论与练习,在相应的讨论区(或微信群)提交。2.线上反馈与线下设计——课中教学注重反馈通过在线讨论的回复统计以及课前练习的提交质量,可以反馈出学生学习状态及集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可以得到及时反馈,针对性地进行线下指导设计,同时做好线上答疑及考核,还要兼顾线下评价工作。3.线下互动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强化能力课前导入(反馈课前预习情况)→强化知识(针对问题,引入案例,强化知识重点)→课堂互动(互动教学,知识能力转换)→点评讲解(丰富资源,加强实践)→课程小结(总结方法,完成测试)。4.线上拓展阅读设计——课后学习完善提高课后学生要线上阅览相关专业书籍、设计师专栏、知识链接、专业App等,拓展专业视野和了解专业动态,指导学生参与相关比赛和创业实践项目。四、课程特色教学案例(一)专业知识与思政教学有机融合在教学中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建筑空间表达及其空间形态特征”的介绍,以“现代红色纪念建筑空间设计”视角来阐释红色文化基因的传承与创新。例如,“延安革命纪念馆”,设计师运用所有的建筑语言传承红色基因。“红色之城”是延安革命纪念馆所处的大背景,设计将纪念馆的整体设计融于大城市空间和山水格局中。纪念广场、纪念馆建筑、纪念馆园区三大区域,形成了丰富的景观轴空间序列。纪念馆建筑“n”形布局与广场有机结合,背山面河形成吸纳之势。纪念馆横向展开布局,构成广场上毛主席铜像的坚实背景。整体布局表达一种“江山是人民,人民是江山”的理念。(二)拓展深度与跨学科性有机融合课程教学中要注重内容的深度,案例要具有前沿性、跨学科性。例如,马岩松团队创作的公共空间装置作品“无际”,作品位于米兰大学的中央庭院。映着庭院中绿意盎然的草坪,这个长31米、宽16米、高14米的橙红色渐变系装置作品显得醒目、跳跃,阳光和风的流动成为改变装置运动节奏的元素,成为人们日常休憩交流的公共场所,装置底部波浪形的金属线条好似也是对风的回应。马岩松团队希望这个温暖、灵动、自由的新空间,能带来开放、交流、对话的氛围,提出新的思路。这个案例是在传统建筑严格定义的庭院空间和室内空间的边界做这样的尝试,创造了一个模糊传统和当代、内和外的新型公共空间。(三)内容高阶与专业跨界有机融合1.世纪之中的现代二战期间大量设计人才逃亡美国,形成了“国际主义风”。美国成为没有主流设计思想,一切为产业服务。设计将企业生产、商业结合起来。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有计划的废止制”出台后,也将汽车设计、产品设计推向高潮。但同时这也是一个特别的时代,人们对未来幻想、对现实留恋。所以称为“世纪之中的现代”,当时设计充满传统与现代,很多电影就在怀念这个时期。比如,《超人总动员》中的场景,既充斥着未来科技感,又有20世纪五六十年代家具的怀旧感。2.IDEO设计公司目前跨界综合,设计事务所向着解决综合设计问题的方向发展,已经成为全球设计发展趋势之一。“IDEO”是美国一家企业管理服务咨询公司,涉及领域有政府、企业、商业、医疗、建筑、教育、个人……设计成果种类繁多,服务公司有NASA、宝洁、百事可乐、惠普、雀巢、微软、BBC、三星等。它以多元化的设计服务,以及“设计重在体验,而不是产品”的理念,成为全球最有前瞻性的设计公司。五、课程持续改进方向(一)持续更新课程内容在新文科建设的背景下,梳理课程聚焦方向,拓展来自科技、环境、资源、健康等领域的信息咨询。引导学生关注空间的变革、设计理念的更新、环保材料的应用、工艺手段的进步、设计领域的衍生等,传播设计正能量。(二)提高教学高阶性进一步提高网络化教学开放程度,完善教学资源,建立适合学生的知识结构,实践教学效果好,充分体现设计学科前沿,具有高阶性的课程体系。(三)加强创新创业内容教学工科院校中的“新文科”设计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发展较慢,所以课程内容要与创新创业需求结合,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将创新创业竞赛引入课堂教学,与专业理论课程进行深度融合。(四)关注特色化课程思政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正确的设计观。在教学中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民族自信、中国制造等思政议题,以中国设计智慧助力课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