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机动车停车设施设置规范_第1页
非机动车停车设施设置规范_第2页
非机动车停车设施设置规范_第3页
非机动车停车设施设置规范_第4页
非机动车停车设施设置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DB11/TXXXX—XXXX非机动车停车设施设置规范本文件规定了城市道路空间内非机动车停车设施设置选址、布局、形式和设施的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城市道路空间内非机动车停车设施的设置。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5768.2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2部分:道路交通标志GB5768.3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3部分:道路交通标线GB/T51439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规划标准DB11/T500城市道路公共服务设施设置与管理规范DB11/1116城市道路空间规划设计规范DB11/T1236轨道交通接驳设施设计技术指南DB11/T1899互联网租赁自行车系统技术与服务规范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非机动车non-motorvehicle以人力或者畜力驱动,上道路行驶的交通工具,以及虽有动力装置驱动但设计最高时速、空车质量、外形尺寸符合有关国家标准的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电动自行车等交通工具。3.2互联网租赁自行车bicyclesharing以互联网技术为依托,由企业投放并运营,通过分时租赁方式向用户提供出行服务的自行车。[来源:DB11/T1899-2021,3.1]3.3非机动车停车设施parkingfacilityfornon-motorvehicle在道路红线以内划设的供非机动车停放的空间及附属设施。2DB11/TXXXX—XXXX3.4城市道路空间urbanroadspaces城市道路红线范围以内的空间,包括地上及地下空间。[来源:DB11/1116-2014,2.0.2]3.5禁止停放区域parkingrestrictedarea禁止非机动车停放的区域。3.6重点管理区域parkingcontrolarea对非机动车停放实行严格管理的区域。4基本规定4.1非机动车停放需求应按建筑物配建非机动车停车场、公共非机动车停车场和非机动车停车设施的优先次序解决。4.2非机动车停车设施的设置应符合道路安全相关规定,不应影响行人、车辆通行。4.3除快速路主路或其他封闭的机动车专用道空间,各等级城市道路可按规定设置非机动车停车设施。4.4非机动车停车设施应优先于机动车停车设施设置。4.5符合本市桥下空间管理要求的情况下,可灵活利用城市高架桥底、人行天桥梯道或坡道的下方空间等,设置非机动车停车设施。4.6非机动车停放需求较大且城市道路空间无法满足的情况下,可结合建筑基地内或建筑退线空间供行人通行部分,设置非机动车停车设施。4.7单个非机动车停车设施占地面积宜取1m2/车~1.6m2/车,长度宜为2.0m。空间不足时,应设置斜向排列或立体式的非机动车停车设施。4.8非机动车停车设施应配套设置标线或标志,宜结合所在道路管理要求配套设置存车架、感知传输设备、充(换)电设施等附属设施。4.9非机动车停车设施宜采集位置信息和属性信息,质量符合DB11/T1899的要求。4.10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外卖用车停放需求集中的区域,宜分类设置专属非机动车停车设施,并配套设置标线或标志明确停放车辆类型。5选址5.1设置地点5.1.1非机动车停车设施宜设置在平缓的地面,最大坡度不宜大于4.0%。5.1.2非机动车停车设施应靠近目的地,与人行系统连接,接近非机动车道。5.1.3非机动车停车设施的设置应根据道路条件,按绿化设施带、行道树设施带、外侧分隔带、人行道、非机动车道的优先次序灵活利用空间。5.1.4设置非机动车停车设施的行道树设施带、绿化设施带和外侧分隔带宽度应大于等于1.0m。3DB11/TXXXX—XXXX5.1.5利用人行道设置的,设置非机动车停车设施后的人行道剩余宽度应符合表1规定的最小值。表1城市道路人行道宽度5.1.6利用非机动车道设置的,设置非机动车停车设施后的非机动车道剩余宽度应符合表2规定。表2城市道路非机动车道宽度5.1.7取消路内机动车停车位设置的非机动车停车设施,应与机动车停车位保持大于等于0.5m的安全距离。5.2不应设置的地点5.2.1下列地点不应设置非机动车停车设施:a)盲道等无障碍设施及两侧各0.25m范围内;b)消防设施半径5m范围内,及其他影响消防安全的地点;c)水管、电缆、燃气等市政附属设施检查井半径1m以内;d)中小学、幼儿园校园出入口两侧50m范围内;e)医院、展览馆、公园、体育场馆等人流密集的公共场所出入口两侧10m范围内;f)公交中途站的站台两侧5m以内;g)轨道交通车站的站前广场范围内;h)铁路道口、隧道出入口及其两侧50m范围内;i)道路交叉口转弯半径范围内,及其他影响视距的地点;j)易发漫水、积水、排水不畅或存在危险边坡的路侧带;k)其他影响人员、车辆通行安全的空间。5.2.2下列地点应设置非机动车禁止停放区域,并明确禁止停放车辆类型:a)快速路主路或其他封闭的机动车专用道;b)未设置非机动车停车设施的非机动车道;c)对非机动车交通采取疏导、限制的重点管理区域。5.2.3针对互联网租赁自行车的禁止停放区域,应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引导承租人规范停放车辆。6布局4DB11/TXXXX—XXXX6.1公共交通车站6.1.1交通枢纽、轨道交通车站的非机动车停车设施设置应与其非机动车接驳设施设置相匹配,并符合DB11/T1236中的规定。非机动车接驳设施无法满足停放需求的情况下,可设置非机动车停车设施。6.1.2交通枢纽、轨道交通车站的非机动车停车设施宜结合出入口分别设置,宜利用出入口两侧的路侧带和外侧分隔带空间及出入口后侧空间,接驳距离宜小于等于100m。6.1.3交通枢纽、轨道交通车站出入口周边空间不足的,应首先取消两侧50m~100m范围内路内机动车停车位设置非机动车停车设施。仍无法满足的,应建设立体式非机动车停车设施。6.1.4宜沿公交中途站站台两侧的路侧带或外侧分隔带空间设置非机动车停车设施。占用人行道的,设置非机动车停车设施后的人行道剩余宽度应符合表1规定的最小值。6.2路侧带6.2.1道路沿线没有配建非机动车停车场的建筑物,可利用行道树设施带、绿化设施带和外侧分隔带空间就近、灵活设置非机动车停车设施。6.2.2利用绿化设施带、行道树设施带、外侧分隔带设置的非机动车停车设施,外廓不应超出其边界范围。6.2.3绿化设施带、行道树设施带和外侧分隔带宽度大于等于2.0m时,宜设置垂直排列的非机动车停车设施。宽度小于2.0m时,宜根据宽度灵活设置斜向排列的非机动车停车设施。6.2.4行人流量较小但非机动车停放需求较大的情况下,设置非机动车停车设施后的人行道剩余宽度应满足GB/T51439中根据高峰小时设计行人流量和通行能力综合确定的宽度。7形式7.1一般规定7.1.1非机动车停车设施设置形式应依据车辆停放规模、用地条件、景观要求确定,一般宜采用平面式,用地受限的情况下应采用立体式。7.2平面式7.2.1非机动车停车设施应根据空间条件采用垂直排列、斜向排列等设置方式。一般宜采用垂直式排列(见图1),用地受限的情况下可采用斜向30°、45°或60°排列(见图2)。图1垂直排列的非机动车停车设施a)斜向30°排列b)斜向45°排列c)斜向60°排列图2斜向排列的非机动车停车设施7.2.2非机动车停车设施宜小规模、高密度、分组间隔设置,每个非机动车停车设施长度不宜大于20m。7.2.3多个非机动车停车设施相连组合时,设施间宜留有大于等于2m的间隔。7.2.4连片设置的非机动车停车设施设计参数见表3。5DB11/TXXXX—XXXX表3连片设置的非机动车停车设施形式与宽度参数7.3立体式7.3.1立体式停车设施形式分为地上和地下两种形式,一般宜采用地上形式。7.3.2设置地下立体非机动车停车设施的,应保证水管、电缆、燃气等地下设施的正常使用。8附属设施8.1一般规定8.1.1非机动车停车设施附属设施的设置应符合DB11/T500中的规定,与所在道路和城市景观相协调,不应影响行人和车辆通行,且不应附着或显示广告。8.1.2禁止非机动车停放区域应附属设置禁停标志和辅助标志。8.1.3设置于重点管理区域的非机动车停车设施及因空间不足斜向排列的非机动车停车设施,宜附属设置存车架。8.1.4对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实行电子围栏管理的非机动车停车设施,宜安装感知传输设备。8.2标线8.2.1标线宜由表示设施边界的边线和划于其中的非机动车路面标记组成(见图3和图4)。8.2.2非机动车停车设施的边线应采用白色实线,专属非机动车停车设施标线应采用黄色实线。8.2.3非机动车停车设施的边线应包围存车架等附属设施,线宽应为lOcm。8.2.4非机动车停车设施的路面标记应垂直居中设置。颜色应与边线一致,宽度应为非机动车停车设施宽度的一半,并就近取10cm的整倍数。8.2.5非机动车停车设施的路面标记设置间距应在5~10m之间。图3非机动车停车设施标线图4非机动车路面标记8.2.6非机动车停车设施内宜附加箭头明确停放朝向,箭头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a)所指方向表示非机动车停放后车头的朝向,划线标准与边线一致;b)非机动车停车设施位于盲道与建筑立面之间的,箭头宜朝向建筑立面;c)非机动车停车设施位于盲道与路缘石之间的,箭头宜指向车道。8.2.7非机动车停车设施的边线可通过人行道砖铺设替代,人行道砖铺设应符合下列要求:6DB11/TXXXX—XXXXa)人行道砖的颜色或铺设方式应与人行道通行空间区别处理;b)人行道砖宜明确非机动车停车设施的边界并设置非机动车路面标记;c)替代非机动车停车设施边线的人行道砖宽度应大于等于10cm;d)利用行道树设施带空间连续设置的非机动车停车设施,宜采用白色人行道砖。8.2.8利用非机动车道设置的非机动车停车设施,应靠近人行道一侧,宜在上游路面上设置两组及以上注意前方路面状况标记,注意前方路面状况标记应符合GB5768.3要求。8.3标志8.3.1标志按照其作用分类,分为主标志和辅助标志两大类。其中,主标志包括停车标志、禁停标志;主标志有时间、车种、范围等限制时,应采用辅助标志说明。8.3.2标志宜采用附着式,并与既有道路公共服务设施共杆组合设置。单独设置的,宜采用单柱式支撑方式。8.3.3标志的下缘距离地面高度一般宜为150cm~250cm,设置在人行道、非机动车道路侧的高度应大8.3.4采用单柱式支撑方式的标志内边缘不应侵入道路建筑限界,距车行道或人行道的外侧边缘或土路肩宜大于等于25cm。8.3.5非机动车停车设施应设置停车标志主标志。停放标志主标志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a)宜设置在设施前端或道路起点处,宜配合标线使用;b)应朝向来车,宜设置在设施前端标线外20cm范围内靠近路缘石一侧;c)应为边长60cm的正方形版面,蓝色、白字(图形)、白色衬边(见图5d)多个连续的设施宜设置1个标志,并配合非机动车停放设施标线使用;e)宜组合设置辅助标志,载明停放车辆类型、可停放时间等;f)文字与非机动车图案应符合GB5768.2中的规定。图5非机动车停车标志及辅助标志图6非机动车禁停标志及辅助标志8.3.6禁止停放区域应设置禁停标志主标志。禁停标志主标志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a)宜结合管理需求设置在禁止停放区域的起点处;b)应朝向来车,宜设置在设施前端标线外20cm范围内靠近路缘石一侧;c)应为外径60cm的圆形版面,蓝底、红圈、红杠、白图形、图形压杠(见图6d)可重复设置,设置间隔宜大于等于100m;e)宜组合设置辅助标志,载明禁停车辆类型、禁停范围等;f)文字与非机动车图案应符合GB5768.2中的规定。7DB11/TXXXX—XXXX8.3.7辅助标志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a)应设置于在主标志下方并紧靠主标志的下缘;b)应为矩形版面,白色、黑字(图形)、黑边框、白色衬边,尺寸由字高、字数确定;c)可利用文字与非机动车图案表示车辆种类属性;d)可利用箭头与文字表示规定方向或路段范围;e)文字与非机动车图案应符合GB5768.2中的规定。8.3.8非机动车停车设施距离交通枢纽、轨道交通车站的出入口或公交中途站的站台大于等于50m时,应设置指示非机动车停车设施位置的停放标志和辅助标志。8.4存车架8.4.1存车架应具备稳固车辆的功能,保证一车一位且遇风不倒伏。8.4.2存车架的样式、颜色应与所在道路和城市环境相协调,造型美观、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