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员搜救信标性能和测试要求目 次前言 II范围 1规范性引用文件 1术语、定义与缩略语 2术语和定义 2缩略语 2通用要求和相关测试 3一般要求 3操作要求 3设备ID 4结构 4环境 5电池 5GNSS位置源 5标签 5电池安全 5说明书 6测试方法和测试结果要求 6AIS功能 115.1概述 11性能要求 11技术要求 13测试方法和测试结果要求 17DSC功能 236.1概述 24性能要求 24技术要求 24物理层的测试方法和测试结果要求 26通信的测试方法和测试结果要求 36北斗三号区域短报文功能 37性能要求 37技术要求 37测试方法和测试结果要求 39参考文献 40I人员搜救信标性能和测试要求范围本文件规定了人员搜救信标设备的通用技术要求、船舶自动识别系统功能、数字选择性呼叫功能、北斗三号区域短报文功能的技术要求、测试方法和要求的测试结果。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IEC60529 由外壳提供的保护等级(IP码)[DegreesofprotectionprovidedbyenclosuresIPCode)]注:GB/T4208-2017外壳防护等级(IEC60529:2013,IDT)IEC60945 海上导航和无线电通信设备及系统 一般要求 测试方法及要求的测试结果(Maritimenavigationandradiocommunicationequipmentandsystems—Generalrequirements—Methodsoftestingandrequiredtestresults)注:GB/T15868-1995全球海上遇险与安全系统(CMDSS)船用无线电设备和海上导航设备通用要求测试方法和要求的测试结果(IEC60945:1994,IDT)IEC61108-1 (GNSS)第一部分:全球定位系统(GPS)—接收机性能标准和测试要求(Maritimenavigationandradiocommunicationequipmentandsystems–Globalnavigationsatellitesystems(GNSS)–Part1:Globalpositioningsystem(GPS)–Receiverequipment–Performancestandards,methodsoftestingandrequiredtestresults)注18214.1—2000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1部分:全球定位系统(GPS)IEC61108-1:1996,IDT)IEC61108-2 (GNSS)第二部分:格洛纳斯(GLONASS)—接收设备性能标准和测试要求(Maritimenavigationandradiocommunicationequipmentandsystems–Globalnavigationsatellitesystems(GNSS)–Part2:Globalnavigationsatellitesystem(GLONASS)–Receiverequipment–Performancestandards,methodsoftestingandrequiredtestresults)IEC61108-3 海上导航无线电通信设备系统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第三部分:伽利略(Galileo)—接收机性能标准和测试要求(Maritimenavigationandradiocommunicationequipmentandsystems–Globalnavigationsatellitesystems(GNSS)–Part3:Galileoreceiverequipment–Performancerequirements,methodsoftestingandrequiredtestresults)IEC61108-5海上导航无线电通信设备系统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第五部分:北斗导航卫星系统(BDS)—接收机性能和测试要求(Maritimenavigationandradiocommunicationequipmentandsystems–Globalnavigationsatellitesystems(GNSS)–Part5:BeiDounavigationsatellitesystem(BDS)–Receiverequipment–Performanceequipment–Performancerequirements,methodsoftestingandrequiredtestresults)IMOMSC.81(70)1998关于救生设备试验的修订建议(Revisedrecommendationontestingoflife-savingappliances)ITU-RM.493-15:2019用于海上移动业务的数字选择性呼叫系统(Digitalselective-callingsystemforuseinthemaritimemobileservice)ITU-RM.1371-52014 在甚高频海上移动频段内使用时分多址的自动识别系统的技术特性(TechnicalcharacteristicsforanautomaticidentificationsystemusingtimedivisionmultipleaccessintheVHFmaritimemobileband)1注:GB/T20068—2017船载自动识别系统(AIS)技术要求(ITU-RM.1371-4:2010,NEQ)ITU-RM.585 水上移动业务标识的分配和使用(Assignmentanduseofidentitiesinthemaritimemobileservice)ITU-TO.153 比特率低于一次群速率差错性能测量的基本参数(Basicparametersforthemeasurementoferrorperformanceatbitratesbelowtheprimaryrate)UN 试验和标准手册(2019)[(ManualofandCriteria(2019)]术语、定义与缩略语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1激活模式activemodeMOB在紧急状态下发射时所处的工作模式。3.1.2测试模式testmode用于验证MOB能否正常发射的工作模式。3.1.3开环openloopMOB将信息发送至所有船舶(全呼)的发射方式。3.1.4自组织时分多址接入self-organizedtimedivisionmultipleaccess一种具有避免和解决通信冲突能力的时分多址接入算法。[来源:GB/T20068—2017,3.1.1]3.1.5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navigationsatelitesystem中国研制建设和管理的为用户提供实时三维位置、速度和时间等信息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注[来源:GB/T39267—2020,2.1.11]缩略语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AIS: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utomaticIdentificationSystem)AMRD:海上自主无线电设备(AutonomousMaritimeRadioDevices)BDS: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NavigationSatelliteSystem)BER:误比特率(BitErrorRatio)CIRM:国际海上无线电委员会(CommitteeInternationalRadioMaritime)COG:对地航向(CourseOverGround)CRC:循环冗余校验(CyclicRedundancyCheck)DSC:数字选择性呼叫(DigitalSelectiveCalling)EIRP:等效全向辐射功率(EffectiveIsotropicRadiatedPower)EPFS:电子定位系统(ElectronicPositionFixingSystem)EUT:被测设备(EquipmentUnderTest)2FSK:频移键控(FrequencyShiftKeying)GMSK:高斯滤波最小移位键控(GaussianFilteredMinimumShiftKeying)GNSS: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lobalNavigationSatelliteSystem)ID:身份(Identity)IMO:国际海事组织(InternationalMaritimeOrganization)ITU-R-(InternationalTelecommunicationUnionRadiocommunicationsSector)-(InternationalTelecommunicationUnionTelecommunicationSector)MMSI:海上移动业务标识(MaritimeMobileServiceIdentity)MOB:人员搜救信标(ManOverboardDevices)NRZI:反向不归零(NonReturntoZeroInverted)RAIM:接收机自主完整性监测(ReceiverAutonomousIntegrityMonitoring)RF:射频(RadioFrequency)SINAD:信纳比[(Signal+Noise+Distortion)to(Noise+Distortion)]SOG:对地航速(SpeedOverGround)SOTDMA:自组织时分多址接入(Self-OrganizedTimeDivisionMultipleAccess)TDMA:时分多址接入(TimeDivisionMultipleAccess)UN:联合国(UnitedNations)UTC:世界协调时(CoordinatedUniversalTime)VDL:甚高频数据链路(VHFDataLink)VHF:甚高频(VeryHighFrequency)WGS84:世界大地坐标系(WorldGeodeticSystem1984)通用要求和相关测试一般要求MOBAISDSCAISDSCAMRDAMOB设备均应满足本部分的要求。操作要求激活MOB设备应满足以下条件:易于非专业人员操作激活;配备防止意外激活的装置;能手动激活和手动关闭。控制MOB启动后应易于关闭,应明确标明关闭的方法,并应采用多种措施来防止MOB被意外关闭。注:防止意外关闭的措施可以是长时间按下关闭按钮、同时按下两个按钮或者两步独立的操作。MOB所有控制装置都应保证佩戴厚度为5mm氯丁橡胶手套的工作人员能激活或关闭设备。MOB任何自检测试操作功能的开关释放后都应自动弹回。自检测试功能的激活装置应在测试完成后自动复位,测试中发射的报文应包含所有要求的报文类型。指示器MOB应提供一种单视觉、单听觉或视觉和听觉共存的指示信号来表明设备的运行状态。3MOB应在激活和信号发射后提供听觉或视觉指示,且视觉指示应足够明亮,以便用户在明亮的日光下仍然能看到。注:可以在晴空下不正对太阳的方向上观测MOB。可通过用手遮挡阳光方式避免阳光对指示灯的直射。MOB10cm85dBA。AIS、DSC和北斗三号区域短报文的发射,并指示以下状态:设备处于激活模式时:MOB已激活;MOBGNSS信息时发射;MOBGNSS信息时发射;MOBDSCDSC发射已关闭;MOB的激活状态被关闭。设备处于自检测试模式时:MOB正在进行自检测试,并以自检方式进行发射;MOBDSC确认;MOB已完成自检测试或已手动停用;MOBMMSIDSC测试;MOBGNSS位置,无法完成自检测试。水浸激活功能若MOB具备水浸激活功能,应提供防止盐水喷雾或雨水使其意外激活的防护措施。作为IEC60945中跌落试验的一部分,当未处于待机状态的MOB在落入水中时不应被激活。自检测试MOB应具有在整个工作温度范围内进行自检测试的功能。GNSS、AIS、DSC和北斗区域短报文的功能可组合测试,也可单独测试。MOB应具有标识设备自检测试成功或失败的指示器。该指示器应指示自检测试功能检测到的任何故障,还应明确指示电池容量不足以满足设备规定的使用时间的情况。用户不准许重置上述指示信息。MOB在自检测试期间,只准许发射本文件中规定的相关测试信息。设备的自检测试应具有防止连续启动的功能。自动关闭MOB应提供发射机自动关闭功能,以确保发射持续时间不超过2s,且此关闭功能应独立于操作软件。即使MOB启动自动关闭功能,设备也可在下一个发射时刻进行发射。IDMOBIDIDID写入设备后,不准许用户自行更改。IDITU-RM.585的相关规定。ID972xxyyyy,其释义如下:——xx为制造商ID,取值范围为01~99;——yyyy为制造商分配的序列号,取值范围为0000到9999。制造商序列号由CIRM发布,制造商应使用CIRM发布的制造商ID。xx取值为00应用于测试。结构MOB应满足以下要求:若不安装在救生装备上,则具备漂浮能力;配备的系绳能漂浮;所有表面均具有利于被发现的鲜明颜色;外部结构平滑,以避免损坏救生装备。4MOB0.7520次~3010-6s~10-1s之间。注:可选光源可以是持续光也可以是闪烁光。环境MOB应满足IEC60945中对“便携式”设备的环境条件要求。电池MOB应自带电池,在激活时不应依赖任何外部电源运行。MOB24h。计算电池使用寿命时,应包括温度在+20°C±5°C时的以下损耗:GNSS启用的情况下,每月进行一次自检测试;电池自放电;待机负载。制造商应提供上述电池寿命的计算依据,包括自检测试时间和假定典型的GNSS获取时间。MOB41MOBMOB从制造日期起已处于待机状态。示例:若电池的使用寿命为10年,其更换时间不超过制造日期后的5年。电池除满足设备运行功率要求外,还有足够的功率来用于10年的自检测试、自放电和待机负载。电池正负极反接时应无法连接,设备内部应提供反向极性保护。GNSS应使用内部GNSS接收机作为设备位置报告来源,内部定位源应兼容北斗卫星导航系统。GNSS接收机应符合IEC61108-1、IEC61108-2、IEC61108-3及IEC61108-5中关于GNSS接收机GNSS接收机应每分钟WGS84。MOBGNSS(冷启动不依赖内存中的时间和位置GNSS信号的捕获)。标签MOB的外壳上应附有一个或多个永久性的标签。所有标签都应能抵抗阳光的长期直射,不受海水或油渍的腐蚀,且具有耐磨损性。MOB标签上应包含以下信息:制造商序列号;使用户激活或关闭设备的完备说明;自检测试操作说明;制造商名称和地址;设备型号;检验机构标识(如需要);GNSS天线的警告;罗经的安全距离;仅在紧急情况下启动设备的警告;更换电池日期(在更换电池后可以便捷地更改该日期);安全警告和废弃处置标识;ID(4.3)。电池安全电池应符合UN《试验和标准手册(2019)》第三部分第38.3节的要求。5说明书制造商提供的说明书应包括以下内容。设备的用途;设备的测试和操作说明;设备电池信息(如电池更换说明、电池类型、有关电池使用和处置的安全信息);关于更换电池日期的说明;设备最低可运行时间,运行和贮存温度范围;设备在意外激活时需采取的措施说明;仅在紧急情况下激活设备的警告;关于设备使用区域的相关说明,即该设备适用于海上,可不在河流、湖泊等淡水中自动激活;关于装配设备和在紧急情况下在水中正确操作的使用说明;警告声明:“警告-设备仅在紧急情况下使用,不适用于在通常状况下对人或物的追踪”;“警告-如果自检测试频率超过制造商的推荐值,电池寿命可能会缩短”;“警告-为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在紧急情况下激活后应更换新电池”;“关于设备可能带来的安全和危害的一般声明”。测试方法和测试结果要求测试条件通则在没有其他要求的情况下,制造商应在测试开始之前配置并确保被测设备(EUT)正常工作。在进行性能测试时,供电应由EUT自身的电池提供。在极端电源测试中,可使用外接电源代替电池,见4.11.1.4。EUT在激活后1min内,应满足本文件要求。EUTIEC60945中适用于“便携式”EUT可处于非供电状态。可用杂散发射测试代替辐射发射测试。若完成测试过程中需要额外的连接器,制造商应提供相应的支持。EUT应根据IEC60945的要求和本文件的相关规定,在测试模式下进行性能检验和性能测试。测试设置AISDSC的信号辐射时,EUT5m1。EUTEUT,并与其紧密贴合。UTUTUT10cm±3cmEUT的替代方法,并将其写入测试报告。3m1m~4mEUTEUT天线中部。6图1测试设置正常测试条件和极端测试条件在正常温度和极端温度下进行的测试应符合IEC60945中关于“便携式”设备的规定。极端电源电压值应由制造商提供,在以下条件下测得:——低温且电池接近4.6中规定的电池使用寿命,并已持续工作了接近24h;——高温且电池满电量。极端电源电压极端测试电压上限极端测试电压的下限2h24h,随后在带负载的情况下测量电池电压,该电压即为极端测试电压的下限。MOB50Ω根据公式(1),制造商应分别提供AIS和DSC的功率放大器输出功率差比:��=��−��.......................................................................(1)式中:Pd——功率放大器输出功率差比,单位为分贝(dB);7GB/TXXXXX-XXXXPs——标准设备功率,单位为分贝毫瓦(dBm);——(dm。MOB标准测试信号测试中使用的标准测试信号见5.4.1和6.4.1.5。模拟天线(假负载)除辐射功率外,所有发射机测试都可使用模拟天线进行,该天线应使用无电抗无辐射的50Ω负载并与天线连接器相连。对于整合了天线的一体化设备,若内部没有原生的50Ω连接器,为方便测试,可使用配备了50Ω天线电缆和连接器的样机进行测试。注:6和图8仅是一种与天线接口相连的50Ω的无电抗无辐射负载连接器测试用连接器应由制造商提供。发射机运行模式为达到测试目的,发射机运行模式应至少满足以下一项要求:使发射机处于非调制状态;提供一种获取非调制载波的方式;提供一种调制模式的特殊类型(由制造商和测试方协商确定)。采用的发射机运行模式应在测试报告中说明。测试时,可对设备进行适当的临时改造。测量不确定度绝对测量不确定度的最大值应符合表1的要求:表1绝对测量不确定度最大值参数最大值RF频率±1×10-7发射机辐射功率/dB±6RF传导功率/dB±0.75最大频率偏移调制频率在6kHz~25kHz范围内±5%调制频率在300Hz~6kHz范围内/dB±3偏移限制±5%邻道功率/dB±5发射机传导杂散发射/dB±4声强级/dB±0.5接收机限制器的振幅特性/dB±1.5灵敏度为20dB的SINAD/dB±3接收机传导发射/dB±3双信号测量/dB±4三信号测量/dB±3接收机瞬态时间±20%接收机瞬态频率/Hz±250按照本文件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若落在95%置信区间之内,则视为有效。在本文件表述的测试中,测试报告所记录的测量结果应满足如下要求:通过本文件规定的指标上限与测量值的比较,判断设备是否符合本文件的要求;在每次测量中,测试实验室得出的实际测量不确定度,应记录在测试报告中;81(绝对测量不确定度的最大值。性能测试激活测试方法和要求的测试结果如下:4.2.1a)通过检验确认;4.2.1b)通过检验确认;4.2.1c)通过检验确认。控制通过检验确认EUT4.2.25mm的氯丁橡胶手套时,EUT的所有控制。指示信号通过查看产品文档,并检验确认所有的听觉和视觉信号均符合4.2.3中规定的适用要求。4.11.2.1.4.1测试方法EUTEUT(如有放置在盐溶液中漂浮。用于测试的盐为干燥时含有不超过0.1%碘化钠和0.03%其他杂质的氯化钠(NaCl),溶解于蒸馏水或去离子水中形成浓度为(0.1±0.01)%的盐溶液。4.11.2.1.4.2测试结果EUT应在置入水中60s内激活。防雨/4.11.2.1.5.1测试方法EUT应处于活动状态并安装在模拟其正常工作的装置上。设备应按照IEC60529(IP03)的规定进行模拟水喷洒测试,持续时间10min,所使用的水为盐溶液。测试所使用的盐应由总杂质含量不超过0.1%的氯化钠(NaCl)配制而成,其与蒸馏水或去离子水配成浓度为(3.5±0.5)%的盐溶液。4.11.2.1.5.2测试结果在此测试期间,EUT不应被激活。自检测试4.11.2.1.6.1测试方法4.11.2.1.6.2测试结果EUT应具备用户可操作的自检测试功能,并提供自检测试结果指示。自动关闭通过查看制造商说明文件,确认设备提供了独立于操作软件的发射机关闭程序,该程序允许EUT在下一个发射时刻进行发射。9标识符(ID)测试方法通过查看制造商提供的说明文件,检验确认EUT符合4.3中规定的要求。测试结果确认设备ID可存储并从EUT中读取,但用户不能更改设备ID。确认EUT可发射设备ID。结构测试方法和要求的测试结果如下:a) 4.4a)4.11.2.4相关规定;4.4b)通过检验确认;4.4c)通过检验确认;4.4d)通过检验确认。EUT0.75cd,若光源为闪烁光,应4.4IMOMSC.81(70)10.4.9节的规定,测量应在与灯光光源垂直的方向上进行。漂浮特性(如适用)定义漂浮特性是指设备可受到的最大浮力与其重力的比值。测试方法EUTEUTEUT完全淹没在淡水中。注1:该测试使用淡水的目的是考虑到淡水相比海水具有更低的密度。注2:可使用自来水作为测试用的淡水。应使用以下测试方法之一进行测试:——EUTEUT——EUTEUT的体积来计算浮力,并记录测试结果。测试浮力采用的测试方法应在测试报告中进行说明。测试结果浮力值至少应为1.05倍的重力。环境EUT按照IEC60945中对“便携式”设备的要求,接受耐久性和外部环境抗性的测试。所有测试按照IEC60945规定的顺序在单个EUT上进行。EUT应符合IEC60945中规定的适应性要求。罗经安全距离EUT按照IEC60945中规定的罗经安全距离进行测试。电池容量测试测试方法EUT应使用新的电池组,按照制造商规定的时间段在室温下激活设备,该时间段消耗的电量相当1024h的电池容量和低温测试。EUT10hEUT30min24h24h在测试期间,应验证EUT的发射和运行情况。此外,在24h持续工作时间最后阶段,应进行性能测试。注:如果采用上述替代测试方法,所有关于24h周期的时间要求都应适当延长。测试结果EUT保持激活并至少发射24h。该测试完成后,应满足性能测试的要求。反接保护电池的反接保护应通过查看制造商提供的说明文件来确认。GNSS通过查看制造商提供的说明文件并进行检验,确认EUT符合4.7中的规定。标签4.11.2.10.1测试方法通过检验确认。4.11.2.10.2测试结果EUT按照4.8中的要求使用了相应的标签。电池安全4.11.2.11.1测试方法按照UN《试验和标准手册(2019)》第三部分第38.3节中所规定的测试流程进行测试。4.11.2.11.2测试结果EUT应满足第4.9节中所述的安全要求。说明书4.11.2.12.1测试方法通过检验确认。4.11.2.12.2测试结果说明书根据4.10的要求提供了相应内容。AIS概述本部分内容规定了MOB中AIS功能的最低运行和性能要求、测试方法和要求的测试结果。性能要求一般要求11MOB应能发射指示落水人员的位置、静态信息和安全信息的报文。发射应在AIS信道1或信道2上进行(见表4),发射的报文应与现有的AIS设备相兼容,并能被接收范围内的AIS设备识别和显示。MOB应具备以下性能:按照本文件定义的关于使用脉冲发射台站的要求进行发射;发射本文件规定的测试报文。辐射功率MOB的EIRP应为1W。发射激活模式81SOTDMA通信状态位用于预约其后续的发射时隙。MOBITU-RM.1371-5114114,14号报文中与安全相关的文本置为“MOBACTIVE”。144min141号报文。MOB首组发射时应根据随机选择的第一个时隙的发射时间(T0)确定其报文发射时间表。首组发射中的其他7个时隙应由第一个时隙的发射时间(T0)确定。在同一组发射中时隙之间的偏置应为75个时隙,并在AIS1和AIS2信道之间交替发射,如表2所示。表2激活模式发射时间表发射信道、时隙号和发射的报文类型通信状态AIS1AIS2AIS1AIS2AIS1AIS2AIS1AIS2T0T0+75T0+150T0+225T0+300T0+375T0+450T0+525超时子消息111111414117接收的台站数=02111111116本次发射的时隙号3111111115接收的台=04111111114本次发射的时隙号511111414113接收的台=06111111112本次发射的时隙号7111111111UTC时间8111111110偏置1号报文的航行状态为14,14号报文的文本为“MOBACTIVE”。82025~2475个时隙之间随机选择。AIS2上进行首次发射。即使GNSS的位置和时间同步信息丢失或出现故障,MOB也应继续发射。MOB应在30sEPFS(经度为181°,91°,COG3600,SOG1023)进行发射。若时间不确定,则设备应开始非同步状态下的发射。在正常运行状态下,MOB5min内以正确的位置信息开始同步状态下的发射。一旦获取GNSS位置,则MOB的位置信息应至少每分钟更新一次。MOB5min30min5min。12若位置和时间同步信息丢失,设备应继续发射最后获取的位置、COG和SOG,并指示定位系统无效(时间戳置为63),同步状态置为3。测试模式3ITU-RM.1371-5114号报文。115,14号报文中与安全相关的文本设置为“MOBTEST”。MOB应由一组发射的第一个时隙的发射时间(T0)7个时75AIS1和AIS2信道之间交替发射。当设备位置定位成功、SOG、COG和时间均可用,MOBUTC可UTC5minUTC仍不可用,则设备应停止发射且退出测试模式。表3测试模式发射时间表发射信道、时隙号和发射的报文类型通信状态AIS1AIS2AIS1AIS2AIS1AIS2AIS1AIS2T0T0+75T0+150T0+225T0+300T0+375T0+450T0+525超时子消息11411111114001号报文的航行状态为15,14号报文的文本为“MOBTEST”。发射完成后,测试设备的自检测试功能应自动重置。技术要求一般要求在激活状态时,MOB应发射1号报文和14号报文。AISTDMA同步应为UTC直接同步,MOB不必配备AIS接收机。发射机要求和技术特性通则MOB应在AIS1和AIS2两个信道上使用修改版的SOTDMA协议进行发射。GNSS接收机确定MOB的当前位置,并在UTC直接模式下进行TDMA同步。物理层要求信道MOB应工作在VHF海上移动业务频段的AIS1和AIS2两个信道上,带宽为25kHz。参数设置按照ITU-RM.1371-5规定,MOBAIS456的ITU-RM.1371-5的相关章节。表4MOBAIS发射机参数要求符号参数名称设置AMRDA类PH.AIS1AIS1(默认信道1)/MHz161.975PH.AIS2AIS2(默认信道2)/MHz162.025PH.BR比特率/bps9600PH.TS同步序列/bits2413表4MOBAIS发射机参数要求(续)符号参数名称设置PH.TST发射机稳定时间/ms(发射功率在最终值的20%以内,频率稳定在最终值的±1.0kHz以内)。在制造商声明的发射功率下测试。≤1.0—功率下降沿时间/μs≤832—发射时间/ms≤26.65物理层参数设定要求符号参数名称值PH.DE数据编码NRZIPH.FEC前向纠错未使用PH.IL交织未使用PH.BS扰码未使用PH.MOD调制GMSK6物理层调制参数要求符号名称值PH.TXBTBT积0.4PH.MI调制指数0.5AIS发射机技术特性应符合表7的要求。7AIS发射机参数测试条件结果要求载波功率误差/dB—±1.5载波频率误差/Hz正常条件±500极端条件±1000时隙调制掩码/dBc△fc<±10kHz0±10kHz<△fc<±25kHz<-20△fc=±10kHz-20△fc=±25kHz-40±25kHz<△fc<±62.5kHz-40发射机测试序列和调制精度/Hz第0bit和第1bit<3400第2bit和第3bit2400±240第4bit至第31bit正常条件2400±480极端条件2400±480147AIS(续)发射机参数测试条件结果要求第32bit至第199bit比特模式为0101时正常条件1740±175极端条件1740±350比特模式为时正常条件2400±240极端条件2400±480发射机功率对时间函数功率掩模按图2时序按表8杂散辐射/μW108MHz~137MHz最大值为25156MHz~161.5MHz最大值为25406.0MHz~406.1MHz最大值为251525MHz~1610MHz最大值为258所示,其中:发射机延迟时间(TA–T0)是从第一个时隙的发射时间(T0)到发射功率超过(Pss50dB)的时刻(TA)之间的时间;注:Pss为稳态功率。发射机启动时间(TB2–TA)是发射功率超过−50dBc的时刻(TA)到发射功率保持在(Pss+1.5dB)~(Pss-1dB)之间的起始时刻(TB2)的时间;(Pss-50dB)的起始时刻(TF)之间的时间;(TF–TA)是功率超过-50dBc到功率回到并保持在-50dBc以内的起始时刻(TF)的时间。图2功率与时间掩模15表8时间参数定义参考位时间ms定义T000开始发射时隙。在T0之前,功率不应超过Pss的-50dBT0—TA0~60~0.625功率可超过-50dB的PssaTBTB160.625功率应在Pssa的+1.5dB或-3dB范围内TB280.833功率应在Pssa的+1.5dB或-1dB范围内TE(包括1个填充位)23324.271在TB2到TEa期间,功率应保持在Pss+1.5dB或者−1dB范围内TF(包括1个填充位)24125.104功率应为-50dB的Pss,并保持在该值以下TG25626.667下一发射时段开始a在发射结束(TE)后,直到功率达到零并且下一个时隙开始(TG)之前,不应对RF进行调制。链路层要求通则链路层规定了数据在VDL上传输的格式和传输方式。链路层要求应符合ITU-RM.1371-5中的规定。MOB应按照ITU-RM.1371-5中关于使用脉冲发射台站的要求进行发射。激活模式(1ITU-RM.1371-5SOTDMAMOBAIS8次发射的偏1min±6s的时间段内随机选择。每组发射的所有1号报文的通信状态时隙超时值均应相同。按照ITU-RM.1371-5中的规定,所有1号报文的通信状态的子消息类型应与时隙超时值相对应。图3激活模式下的发射4min1141分钟开始(75分钟的时隙3),1456条报文(2)。14号报文应在AIS1和AIS2上交替发射。测试模式16在测试模式下,MOB应在仅有的一组发射中,将所有1号报文时隙超时的通信状态和子消息置为0。每组发送中所有1号报文通信状态的时隙超时值均应相同。1418条报文(3)。EPFSMOB不应在测试模式下发射。GNSSGNSS接收机应满足第4章的相关规定,并兼容北斗卫星导航系统。GNSSMOB默认值91°(默认值),COG3600(默认值),SOG1023(默认值63。GNSS1minMOBCOGSOG,时间戳字63(表示定位系统失效),SOTDMA3。同步同步方法TDMAAISMOBUTC直接。在此状态下,SOTDMA通信状态中的同步状态值应置为0。MOBUTCSOTDMA通信状态中的同步状态3。若UTC直接同步丢失,MOB应继续以最后获取的位置、COG、SOG进行发射,并指示定位系统失效(时间戳置为63,同步状态置为3)。同步精度在UTC直接同步期间,MOB的发射定时误差(包括抖动)应在±3bit(±312μs)之内。测试方法和测试结果要求测试信号1010101AISCRC。010101比CRCNZRIAIS数据帧两端分别有斜升和斜降。200001111AISCRC00001111CRCNZRIAIS数据帧两端分别有斜升和斜降。3ITU-TO.153AISCRCCRCNZRIAIS数据帧两端分别有斜升和斜降。物理层测试频率误差测试目的该测试的目的是验证未经调制的载波频率与要求的载波频率之间的偏差是否在允许范围内。测试方法测试应按照如下方法进行:17设备按照图4所示进行连接;在未经调制的情况下测量载波频率;在正常测试条件和极端测试条件下分别进行;在AIS1和AIS2信道上分别进行。图4频率误差的测试连接图测试结果正常测试条件下的频率误差不应超过±0.5kHz;极端测试条件的频率误差不应超过±1kHz。传导功率测试目的该测试的目的是验证在极端工作条件下,EUT的输出功率是否在允许范围内。测试方法将测试单元连接到功率计上,并记录正常测试条件下的传导功率(P20)。在极端低温和高温条件下重复测试,并记录-20℃和55℃条件下的传导功率(P−20和P55)。按公式(2)计算EUT的天线增益:式中:
G(2)G——天线增益,单位为分贝(dB);PR——辐射功率,单位为分贝毫瓦(dBm),从5.4.2.3.2中测得;P20——在正常测试条件下测量的传导功率,单位为分贝毫瓦(dBm);Pd——4.11.1.5中给出的功率放大器输出功率差比,单位为分贝(dB)。测试结果经过天线增益修正的传导功率最小值应符合表9的规定。表9传导功率的最小值功率最小值dBmP–20+G+Pd27P55+G+Pd27注:该功率相当于在极端温度下的辐射功率。辐射功率测试目的该测试的目的是验证EUT在正常工作条件下的EIRP标称值是否为1W。测试方法23h1h,可采用另23h的电池来替换。物理设置应符合4.11.1.2的规定。将UT以9°4PE,按公式(3)计算正常工作温度下的辐射功率:PR=PREC−GREC+LC+LP (3)式中:18PR ——辐射功率,单位为分贝毫瓦(dBm);PREC——接收机测量功率的记录值,单位为分贝毫瓦(dBm);GREC——测试接收机天线的天线增益,单位为分贝(dB);LC ——接收系统的衰减器和电缆损耗,单位为分贝(dB);LP——自由空间传播损耗,单位为分贝(dB)。测试结果辐射功率应至少为27dBm(500mW)。注:相当于EIRP为1W,允许天线增益特性和温度变化带来−3dB的容差。调制信号的频谱测试目的该测试的目的是验证发射机在正常工作条件下产生的调制和瞬态边带落在允许的掩模范围内。测试方法测试应采用以下方法:3;MOB1kHz的分辨率带宽、3kHz或更大的视频带宽以及(最大保持测试结果时隙发射频谱应在发射掩模范围内,如表7和图5所示。测量的参考电平应为5.4.2.2中记录的相应测试频率中的载波(传导)功率。图5发射掩模发射机测试序列和调制精度测试目的0240101测试方法测试按照如下方法进行:MOB宜按照图6所示的配置A或配置B连接,若测试设备能与发射的脉冲同步,则触发装置可不连接;19发射机发射载波调至AIS2的中心频点上;发射机采用标准测试信号1进行调制;将信号相对于载波频率的偏移作为时间的函数进行测试;发射机使用标准测试信号2进行调制;将信号相对于载波频率的偏移作为时间的函数进行测试;在AIS1上重复测试;在极端测试条件下重复测试。图6调制精度测试连接测试结果在所有测试中,同步序列应以“0”开头。数据帧内各点的峰值频率偏移应符合表10的规定。峰值频率偏移限值适用于正调制峰值和负调制峰值。0被定义为同步序列的第一个比特。表10峰值频率偏移与时间的关系单位为赫兹测量时间段(比特中心到比特中心)标准测试信号1标准测试信号2正常测试条件极端测试条件正常测试条件极端测试条件第0bit至第1bit<3400第2bit至第3bit2400±480第4bit至第31bit2400±2402400±4802400±2402400±480第32bit至第199bit1740±1751740±3502400±2402400±480发射机输出功率对时间的函数测试方法应使用标准测试信号1进行发射测试。注:该测试信号需要在其CRC部分产生一个额外的填充位。EUT应连接至频谱分析仪。测试中频谱分析仪的分辨率为1MHz、视频带宽为1MHz且需要使用采样检测模式。EUT提供。测试结果发射机功率应保持在图2所示的掩模和表8给出的相关时序范围内。20发射机杂散辐射测试目的该测试的目的是为了验证与正常调制相关的载波和边带以外的频率信号辐射是否超过限值。测试方法应使用50Ω阻抗的接收装置或频谱仪连接发射机的输出端进行测试,频谱仪的带宽设置为100kHz~120kHz之间或其最近的设置档位,并覆盖表7规定的频带。测试结果在测试频段内的信号功率不应超过表7中定义的值。链路层测试同步精度测试测试目的该测试的目的是为了验证MOB的同步误差是否满足要求。测试方法在EPFS可用的情况下激活EUT,并记录40min的发射数据。VDLITU-RM.1371-5ITU-RM.1371-5的规定,应将数据帧的开始标志作为发射时序的参考。测试结果在测试开始的15min~40min之间,同步误差及抖动不应超过±312μs。激活模式测试测试目的该测试是为了验证激活模式下EUT的发射情况。测试方法40minEPFS20min的发射数据。EUT的激活时间。记录所有发射报文的以下信息:发射时间(UTC时间);发射时隙;时隙内发射时序;发射信道;报文内容。测试结果-初始化阶段初始化阶段应满足如下要求:在EUT激活后的30s内发射第一条报文;在5min内发射包含有效位置的第一条报文。测试结果-1在测试开始的5min~40min之间发射的1号报文应满足以下要求:ID1;0;IDMOB中的配置一致;2114;转向率为-128(默认值);SOGGNSS接收机的输出;RAIM0;GNSS接收机的输出;1COGGNSS接收机的输出;511(默认值);UTC秒(0~59);根据制造商文件确认指示器是否正常。测试结果-1414号报文内容应满足以下要求:ID14;0;IDEUT中的配置一致;文本为“MOBACTIVE”。测试结果-1在测试开始的5min~40min之间发射的1号报文应满足以下要求:EUTUTC直接同步模式下运行;EUT每分钟发射一组报文;14s;8条报文组成;AIS1AIS2信道上交替进行;75个时隙,相邻的报文在不同信道上发射;同一系列的八组报文在8min内发射完毕;8min后,新的一个系列报文会再次随机选择时隙发射;隙的时间间隔在1min6s的范围内,即新时隙在前一系列最后一组发射的第一个时隙的2025~2475个时隙范围内随机选择时隙偏置;根据制造商提供的说明验证时隙偏置的随机性。测试结果-1在测试开始的5min~40min之间发射的位置报告,通信状态应满足以下要求:1SOTDMA通信状态的字段定义;0;7;1;07;3、5、7时子消息为接收到的设备数(0);2、4、6时子消息为本次发射的时隙号;1UTC小时和分钟;0时子消息为下一帧中发射时隙的偏置。测试结果-1414号报文的发射时间表应满足以下要求:144min发射一次;14AIS1AIS2上交替进行;14122测试结果-EPFS数据丢失的发射对于启动45min后发射的1号报文,在EPFS数据丢失的情况应满足以下要求:EUT继续发射;EPFS数据可用时一致的发射规则进行发射;3;SOGSOG;位置精度较低;位置为最后有效位置;COGCOG;63;RAIM0;根据制造商文件确认指示器是否正常。测试模式测试测试目的该测试是为了验证测试模式下EUT的发射情况。EPFS测试方法在EPFS数据可用的测试模式下激活设备,并记录发射数据。测试结果EPFS可用时的发射结果应满足以下要求:EUTGNSS数据可用后开始发射;5.2.3.28条报文的信息;IDEUT中的配置一致;15(未定义);SOGGNSS接收机的输出;RAIM0;g)GNSS接收机的实际位置;h)COGGNSS接收机的输出;UTC秒(0~59);00;k)8条报文的发射结束后,停止发射;l)14号报文中的文本内容为“MOBTEST”;m)根据制造商文件确认指示器是否正常。EPFS5.4.3.3.3.1测试方法在EPFS数据丢失的测试模式下激活设备,并记录发射数据。测试结果EPFS数据丢失的发射结果应满足以下要求:EUT不发射;5min后自检测试自动终止;根据制造商的文件确认指示器是否正常。DSC23概述本部分规定了MOB的DSC功能的基本操作、性能要求、测试方法和要求的测试结果。设备的通用要求见第4章的相关规定。性能要求一般要求MOB应按照ITU-RM.493-15中关于使用VHFDSC(M级)落水人员设备的要求进行制造和操作。注:ITU-RM.493-15包含了对MOB预期的闭环和开环操作的要求。MOB应能发射指示落水人员的位置、静态和安全相关的信息。发射的报文应与现有的DSCA类和D类设备兼容。MOBDSC呼叫的确认信息。MOBDSCITU-RM.493-15规定的格式要求。MOB应满足以下要求:ITU-RM.493-15要求的发射和接收功能;具备按照本文件定义的方式发射测试报文的功能。MMSI(DSCID)除设备ID(见4.3)外,MOB应能写入其所属船舶或船队的MMSI。MOB所属船舶的MMSI应能现场修改,例如当MOB从一艘船舶移至另一艘船舶时,用户应能在MOB上重新修改MMSI使其属于新的船舶,而无需经过MOB制造商。MOB的MMSI应保存在非易失性存储器中。若MMSI无效,应在写入过程中给出指示,且不应将其写入到非易失性存储器中。辐射功率MOB的EIRP应为1W。技术要求一般要求激活设备时,MOB应能发射包括设备位置的信息。发射机技术要求发射机工作模式激活模式当MOB处于激活模式时,应按照ITU-RM.493-15中MOBM级的要求发射DSC报文。测试模式当MOB处于测试模式时,应按照ITU-RM.493-15中的要求发射和接收DSC单台测试呼叫报文。发射机特性MOB发射的信号服务ITU-RM.493-15中的定义,调制方式为G2B(相位调制),工作频段为VHF信道70(156.525MHz)。表11规定了MOBDSC发射机的工作参数,表12中规定了DSC发射机的技术要求。11MOBDSC符号参数名称设置信道70信道70带宽/MHz156.525φM预加重时间常数/µS6dB/(相位调制制副载波移频的调制方式。7502411MOBDSC(续)符号参数名称设置FSK子载波公差/Hz1300Hz(Y状态2100状态子载波调制±10—调制指数2.0±10%—调制速率/bps120012DSC发射机参数测试条件要求频率误差/KHz—±1.5传导功率/dB正常条件和极端条件之差±3最大等效全向辐射功率/dBc—30dBm-3dB(辐射,正常)发射机调制频谱/dBc∆fc<±10kHz0±10kHz<∆fc<±25kHz<−20±25kHz<∆fc<±62.5kHz<–40发射机瞬态/kHzt1~t3时间段±25t2时间段±12.5从t2结束到t3开始±1.5频率误差(调制的DSC信号)/HzB状态2100±10Y状态1300±10DSC调制指数—2.0±10%DSC调制速率/Hz对应于1200波特的调制速率600±0.018杂散辐射/μW108MHz~137MHz最大为25156MHz~162.5MHz最大为25406.0MHz~406.1MHz最大为251525MHz~1610MHz最大为25—在DSC70信道进行自由信道发射测试若信道70被占用,则不进行发射接收机技术特性表13规定了DSC接收机的技术特性。13DSC参数BER为10−2时的要求测试信号电平/dBm参考正常测试条件极端测试条件最大可用灵敏度/dBm正常条件)极端条件)-103-100见6.4.3.1同信道抑制/dB50(正常条件)期望信号:-100非期望信号:-110不适用见6.4.3.2邻道选择性/dB))期望信号:-100非期望信号:-50期望信号:-97非期望信号:-50见6.4.3.3互调响应/dB55(正常条件)期望信号:-100B:-45不适用见6.4.3.4动态范围/dB87(正常条件)期望信号:-100~-13不适用见6.4.3.5杂散响应抑制/dB50(正常条件)期望信号:-100非期望信号:-50不适用见6.4.3.6接收机阻塞/dB70(正常条件)期望信号:-100非期望信号:-30不适用见6.4.3.7由于MOB能直接安装在人员浮力装置上,因此需要小型低功率接收机。位置指示25MOB6.3.5GNSS接收机。MOBGNSSDSC遇险报文中提供位置信息。MOBDSC位置请求。GNSSGNSS接收机应满足4.7规定的要求,并兼容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若GNSS接收机无法提供有效的定位,则报告的位置应为最后一个有效的定位位置。此时位置时间戳应置为8888。注:MOB激活后,对GNSS接收机执行冷启动。在冷启动期间,在获得有效的位置之前,DSC报文中遇险坐标应置为99999999999。物理层的测试方法和测试结果要求一般要求频率测试MOB70156.525MHz±1%的范围内,并应记录使用的频率。标识符(ID)EUT应配置在第4章规定的设备ID。MMSI通过查看和检查制造商提供的说明文件确认EUT满足以下要求:MMSI;MMSI而不必返回给制造商;MMSI;MMSI进行提示;MMSI。正常测试调制对于正常测试调制,调制频率为1kHz,调制频偏为±3kHz。为进行DSC测试,MOB应具生成带有点阵的连续信号B或信号Y的功能。VHF设备应具产生的未调制载波的功能。DSCVHFDSCVHF702。调制信号1700Hz,频率偏移为±400Hz1200波特。ITU-RM.493-15MOB遇险转发单呼序列组成。标准测试信号应足够长或不间断的重复以满足测试要求。DSCITU-RM.493-15A1-4.2A1-4.1s。10个测试确认相当于250个符号或2500比特的数据。BER为10-2相当于10个测试确认中至少有8个测试确认正确接收。当确认信息被正确接收后,EUT指示器应给予指示。见4.1.3。用于发射测试的分辨率带宽测试所用的分辨率带宽应符合表14和表15的要求。26表14用于测量杂散发射的分辨率带宽频段分辨率带宽9kHz~150kHz300Hz150kHz~30MHz10kHz30MHz~2GHz100kHz或者120kHz151GHzMOB载波频率偏移/kHz分辨带宽/kHz2.5倍的信道间隔到1001100~50010DSC频率误差测试目的该测试的目的是验证载波频率与其标称值的差值是否在允许的范围内。测试方法应在未调制的情况下,将发射机连接到模拟天线(见第4章),并调制到信道70测试载波频率。(4章测试结果频率误差应满足表12中的要求。传导功率测试目的该测试的目的是验证EUT在极端工作温度下的输出功率是否在规定的范围内。定义传导功率是在未调制情况下传送给模拟天线(见第4章)的平均功率或中值功率。测试方法发射机应连接模拟天线(见第4章),在正常条件和极端温度下测量模拟天线的平均功率(见第4章)。测试正常条件下PNorm。测试极端条件下P-20和P+55的平均功率。正常和极端测试条件之间的差值按公式(4)、公式(5)计算:Pdiff1=PNorm–P−20 (4)Pdiff2=PNorm–P+55 (5)式中:Pdiff1——正常条件下的和-20℃条件下的功率差,单位为分贝(dB);Pdiff2——正常条件下的和55℃条件下的功率差,单位为分贝(dB);PNorm——正常条件下的辐射功率,单位为分贝毫瓦(dBm);P-20——温度在-20℃条件下测量的传导功率,单位为分贝毫瓦(dBm);P+55——温度在55℃条件下测量的传导功率,单位为分贝毫瓦(dBm)。测试结果极端条件下的传导率与正常条件下的传导率之差应小于±3dB。27等效全向辐射功率定义和目的EIRP是在指定的测试条件下在最大场强方向的辐射功率。该测试的目的是验证EUT在正常工作条件下的标称辐射功率是否为1W。测试方法测试仅要求在正常测试条件下进行,测试设备的电池应已至少使用23h。若测试时间超过1h,可使用其它已经使用至少23h的电池进行替换。物理设置应符合4.11.1.2中所述要求。将UT以9°4PE,按公式(6)计算正常工作温度下的辐射功率:PR=PREC−GREC+LC+LP (6)式中:PR ——辐射功率,单位为分贝毫瓦(dBm);PREC——接收机测量功率的记录值,单位为分贝毫瓦(dBm);GREC——测试接收机天线的天线增益,单位为分贝(dB);LC ——接收系统的衰减器和电缆损耗,单位为分贝(dB);LP——自由空间传播损耗,单位为分贝(dB)。测试结果辐射功率应至少为27dBm(500mW)。注:这相当于标称辐射输出功率为1W,允许天线增益特性和温度变化带来−3dB的容差。发射机调制频谱测试目的该测试的目的是验证发射机在正常工作条件下产生的调制和瞬态边带落在允许的掩模范围内。测试方法测试应采用以下方法:6.4.1.5中规定的测试信号。EUT1kHz3kHz或以上的视频带宽和正峰值检测(最大保持)。使用足够的扫描次数,并测试足够的发射数据包,以确保形成发射特性。测试结果时隙发射频谱应在发射掩模范围内,见图7,并应符合以下要求:a)在距离载波频率±10kHz的范围内,调制和瞬态边带低于0dBc;b)在距离载波频率±10kHz的频点,调制和瞬态边带低于–20dBc;在距离载波频率±25kHz~±62.5kHz的范围内,调制和瞬态边带低于–40dBc;在距离载波频率±10kHz~±25kHz的范围内,调制和瞬态边带低于±10kHz和±25kHz频点掩模对应点的连线。测试的参考电平应为6.4.1.1中记录的相应测试频率的载波功率。28图7辐射掩模发射机瞬态响应定义6.4.2.5.2的判断条件为天线端的输出功率高于标称0.1%;t1:开始于ton的一段时间,时间长度符合表16的定义;t2:开始于t1结束时刻的一段时间,时间长度符合表16的定义;toff:发射机关机瞬态,判断条件为天线端输出功率低于标称功率的0.1%;t3toff16的定义。16时间段单位为毫秒t15.0t220.0t35.0测试方法测试宜采用以下方式,见图8。当使用其他测试方法时,测试报告中应包括测试方法的描述。图8测试设备两个信号应通过连接网络连接到调频解调器上,并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50Ω的功率衰减器;测试信号发生器连接至连接网络的第二个输入端;测试信号调整至发射机的标称频率;291kHz的信号的调制获得,频偏为±25kHz;0.1%,并在整个测试过程中保持不变;调频解调器输出的振幅差和频率差信号连接至存储示波器;存储示波器设置显示频率差输入端相应的频道,最高为±25kHz;10ms/格的扫描速率,并设置触发点在显示屏的左边缘距离一个格的位置;1kHz的测试信号;存储示波器设置为在低电平开始上升时触发振幅差信号的输入信道;在无调制的状态下开启发射机以产生触发脉冲,并在显示屏上产生图像;注:由于调频解调器的捕获比,测试信号和发射机输出的功率的比值的变化结果使图像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显示1kHz测试信号,另一个显示发射机频率差与时间的关系。1kHzton;16t1t29;图92和3时间段30图92和3时间段续)结果记录为频率差随时间变化的函数曲线;发射机始终保持开启状态;1个格子处;关闭发射机;1kHztoff时刻;16t3来定位掩模;将结果记录为频率差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图像。测试结果在t1和t3期间,频率差不应超过±25kHz。t2结束后频率差应在6.4.2.1中规定的频率误差的限制范围内。在t2期间,频率差不应超过±12.5kHz。在t3开始前,频率差应在6.4.2.1中给规定的频率误差的限制范围内。频率误差(DSC)定义B-和Y-状态的频率误差是从解调器测量的频率与发射机标称频率之间的差值。测试方法发射机连接至模拟天线(4章)70信道。BY状态。测试连续发射的B状态和Y状态的解调输出。测试应在正常和极端的条件下进行(见4.11.1.3)。测试结果在任何时刻,解调器在B状态测得的频率应在2100Hz±10Hz范围内,在Y状态测得的频率应在1300Hz±10Hz范围内。31DSC6.4.2.7.1测试目的该测试是为测量B状态和Y状态下的调制指数。测试方法发射机设置为连续发射B信号和Y信号,并测试频率偏差。测试结果调制指数应为2.0±10%。DSC定义调制速率是以bit/s为单位的比特流速度。测试方法发射机设置为连续发射的点阵信号。发射机经过适当衰减后射频输出端通过线性调频解调器连接到已校准的FSK解调器上。测量输出信号的频率。测试结果对应于1200波特的调制速率,频率应为600Hz±0.018Hz。杂散辐射杂散辐射是指设备在除在正常调制相关的载波和边带频率以外的其他频率上产生的电磁辐射。测试方法杂散辐射在6.4.2.3.2中规定的条件下,使用接收机或频谱分析仪在阻抗为50Ω的发射机输出端进141512中定义的频段上进行。EUT被激活但未发射时,也应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规定频段内的信号功率不应超过表12中规定的数值。DSC70测试目的该测试的目的是为验证发射机在自检测试的状态下,若信道70被占用,则阻止DSC发射。测试方法发射机的输出端连接至校准设备,用于解码和输出设备生成的呼叫序列的内容。70(156.525DSC6.4.1.5。测试时天线连接器的射频电平为+6dBµV(电动势)。打开信号发生器,发射有效的DSC序列。随后关闭信号发生器。测试结果在信号发生器关闭之前,不应发射自检测试信息。DSC32最大可用灵敏度定义接收机的最大可用灵敏度是指在标称频率下,将测试信号输入接收机输入端,输出BER为10-2的解码数据的最低输入信号电平。测试方法DSC(134.11.1.3)进行。将载波频率设为标称载波频率的±1.5kHz,在正常条件下重复测试。BER6.4.1.6中的规定。测试结果BER应不大于10-2。同频道抑制定义测试方法DSC(见6.4.1.5)dB400Hz±3kHz。非期望信号的输入电平按照表13的要求进行设置。解码器输出中的BER按6.4.1.6中所述的方法测定。测试结果BER应符合表13中的要求。邻道选择性定义测试方法两个输入信号通过连接网络连接至接收机的输入端。期望信号为DSC(见6.4.1.5)dB(见4.11.1.3)。非期望信号采用400Hz的频率进行调制,频偏为±3kHz。非期望信号调至邻道的中心频率,其输入电平根据表13中所示的正常和极端测试条件(见4.11.1.3)分别进行定义。解码器输出的BER按6.4.1.6中所述方法测定。将非期望信号调至下邻道的中心频率进行重复测试。测试应在正常和极端测试条件(见4.11.1.3)下分别进行。测试结果BER应满足表13的要求。互调响应33定义测试方法三个输入信号通过连接网络连接至接收机输入端。ADSC(6.4.1.5)133dB。B产生非期望信号为未调制信号,并将信号调整到比接收机标称频率高(或低)50kHzC400Hz±3(或低kHz的频点上。13的要求进行设置。BER6.4.1.6中所述方法进行测定。测试结果BER应满足表13的要求。动态范围定义动态范围是指从射频接口输入信号的最小电平到最大电平的范围,在动态范围内解码器输出的比特BER不超过指定值。测试方法DSC标准测试信号(6.4.1.5)13的要求的范围内。解码器输出的BER按6.4.1.6中所述方法进行确定。测试结果BER应满足表13的要求。杂散响应抑制定义制造商声明在计算测试初始部分的“要求的频率范围”时,制造商应声明以下内容:——中频频率列表(IF1,IF2, IFN)单位Hz;——接收机的切换范围;注1:切换范围指接收机可以调谐的频率范围。。——本地振荡器的频率为156.525MHz(fLO)。注2:对于不同的MOB,本地振荡器可以是一个压控振荡器、晶体振荡器、采样时钟、拍频振荡器或数控振荡器。测试方法对设备的初始评估应在“要求的频率范围”内进行,然后应在本测试指定的频率点(信道70)以及特别关注频率下进行。EUTEUT的设计提供一种产生同等测试结果的替代测试程序。为确定可能发生杂散响应的频率,应进行以下计算。按公式(7)、公式(8)计算要求的频率范围:LHI=fLO+(IF1+IF2+...+IFN) (7)34LLO=fLO−(IF1+IF2+...+IFN) (8)按公式(9)计算要求的频率范围之外的特别关注频率:SN=(K×fLO)±IF1±IF2±...±IFN (9)式中:K是2~4的整数。在要求的频率范围内进行的测试的方法INADR1。测试可以使用其中任何一种方法,但在每种情况下都应遵循确定频率下的测量方法。图10使用SINAD或者BER测试示意图SINADAB10A提供的期望信号频156.525MHz(70),并通过频偏为±2.4kHz1kH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手设备采购合同范文
- 交通工具意外保险合同范本
- 业务外包合同范本
- 中外合资企业股权转让合同模板
- 个人信用贷款合同范例
- 人事档案信息安全保密合同
- 个人二手房买卖合同安全担保协议书
- 五方建筑工程施工合作协议合同
- 不过户二手车买卖合同协议
- 二手红木家具转让合同模板
- 整体租赁底商运营方案(技术方案)
- 常用药物作用及副作用课件
- 小学生作文方格纸A4纸直接打印版
- 老人心理特征和沟通技巧
- 幼儿阿拉伯数字描红(0-100)打印版
- 标杆地产集团 研发设计 工程管理 品质地库标准研发成果V1.0
- TMS开发业务需求文档
- 2023年1月浙江高考英语听力试题及答案(含MP3+录音原文)
- HI-IPDV10芯片产品开发流程V10宣课件
- 房产抵押注销申请表
- 【课件】第三课 蒙娜丽莎 课件高中美术湘美版美术鉴赏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