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1页
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2页
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3页
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4页
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学习目标1、宋初中央集权加强的背景、措施、影响。(唯物史观,历史解释)(重点)2、宋辽、宋夏的关系;北宋出现财政危机的原因。(历史解释)3、王安石变法的背景、目的、措施、影响。(唯物史观,历史解释)(重点、难点)4、南宋偏安局面形成及维持的原因。(时空观念,唯物史观)1.北宋的建立(1)建立:960年,后周禁军统帅______发动陈桥兵变夺取帝位,建立____,定都_____,史称_______。赵匡胤就是宋太祖。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宋太祖赵匡胤一、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赵匡胤宋朝东京北宋宋太祖赵匡胤(927-976)“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争不息,生民涂地,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之计,其道何故?”宰相赵普“……此无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背景是什么?他是如何解决的?五代:军阀割据,地方势力膨胀,中央权力衰弱,外重内轻;君弱臣强,武将专权措施:夺其权(行政)、制钱谷(财政)、收精兵(军政)先学一:

阅读课文第一子目内容并结合材料,了解宋初中央集权加强的背景、措施、影响,在教材上找出相关问题的答案要点。(时间3分钟)行政军政财政权收权分权派文官担任地方知州节度使转化为虚职将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军地方部队定期更驻设诸路转运司统管地方财政将地方大部分赋税上交中央军队财赋刑狱仓库中央文官牵制知州中央控制地方之军、政及财权,基本根除唐末以来藩镇割据之弊2.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皇帝六部削弱相权增强皇权皇权加强,有效的监察和牵制官员,以防权臣篡权。唐宋的中央官制有何不同之处?削弱相权的方式:唐:决策流程分权宋:行政、经济、军事三大专业领域分权二府三司制抑武

文崇文抑武的方针罢免宿将兵权用文官担任枢密院长官大力提倡文治扩大科举规模,抬高文官和士人的地位故事发生在建隆二年,赵匡胤宴请石守信和高怀德等禁军的高级将领,并在酒席上威逼利诱地说了一番话,唬得石守信等人第二天都纷纷称自己年老体弱,请求解除兵权、告老还乡。这个在酒宴上不动一兵一卒,轻易而和平地解除将领兵权的事情被称为杯酒释兵权。3.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影响A.积极:有效预防了内部动乱,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定,强化了中央集权。B.消极:制度过于僵化,权力分割过细,也影响了行政效率,助长了因循保守的政治风气。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先学二:阅读课文第二、三子目内容,完成下列问题:1、了解宋辽、宋夏的关系。北宋出现财政危机的原因?2、概括王安石变法的背景、目的、措施、影响。(时间三分钟)1、北方——辽(契丹族)(1)北伐失败;(2)澶渊之盟:(1005年)辽南下,逼迫宋签订协议,约为兄弟之国,但是宋每年送给辽绢20万匹、银10万两,称为

“岁币”。2、西北——西夏(党项族)3、财政危机——边患(民族关系紧张),财政压力大。冗兵+冗官=冗费1044年,元昊向北宋称臣,北宋每年给西夏绢15万匹、7万两银和3万斤茶叶,称为“岁赐”。后教二:二、边防压力与财政危机宋代对外之积弱不振;宋室内部之积贫难疗。——钱穆:《国史大纲》小组讨论:北宋这种“以钱财换和平”的做法是否可取?为什么?虽每岁赠遗,较于用兵之费,不及百分之一。

——《续资治通鉴长编》不可取:北宋作为中原王朝,与边疆少数民族政权签订和议,每年付出一大笔钱财,是一种屈辱的行为。可取:北宋军事积弱,“以钱财换和平”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北宋面临的困境。和约签订后,北宋在政治上并不屈辱,而经济损失有限。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1、背景:王安石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三.王安石变法王安石不凡的抱负(变法目的):富国强兵——巩固统治2、内容(措施):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主持变法。变法涉及农业、商业、军事、科举、教育等诸多领域,基本原则是加强国家对这些领域的管理和控制,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1)富国方面,官府通过向农民提供农业贷款、拨巨资从事商业经营等手段,力图在调控经济的同时开辟财源;(2)强兵方面,对农民进行编制管理和军事训练,希望借以逐渐恢复“兵农合一”的征兵制,取代募兵制。①王安石变法达到了富国目的,增加大笔收入,消除了财政赤字,但强兵的效果并不明显。②一些措施在执行过程中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也引起激烈争议。

③围绕变法问题,统治集团内部的分裂日益严重,引发党争,北宋逐渐走向衰亡。3、变法的影响先学三:阅读课文第四子目内容,了解南宋偏安局面形成及维持的原因。(时间两分钟)四、南宋的偏安1.南宋建立(1127年)定都临安(今杭州)2.宋金和战南宋初年,岳飞抗金。宋高宗和宰相秦桧主动求和,催令班师。1141年,“绍兴和议”。1142年,宋廷以莫须有的罪名赐死岳飞。撼山易,撼岳家军难!3.偏安南方此后宋金之间又发生几次战争,南宋地位稍有上升,继续南北对峙局面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后教三:课堂小结两宋的政治和军事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王安石变法南宋的偏安北宋的建立与统一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加强地方控制:削实权、制钱谷、收精兵分散机构权力抑制武将权力——实行崇文抑武的方针中央:二府三司、三衙、台谏地方:四监司、通判特点及影响边防压力与财政危机边防压力财政危机——三冗二积北宋与辽——澶渊之盟北宋与西夏——庆历和议背景主要内容(富国强兵)评价、败因南宋的建立宋金之战岳飞抗金偏安局面的形成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课堂练习

1.“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该诗反映的时代背景应该是()

A.宋辽对抗B.南宋与金对峙C.宋夏和议D.北宋与金对峙2.历史发展一般都具有阶段性特征。辽、宋、西夏、金时期最显著的阶段特征是()

A.统一国家建立B.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C.民族政权并立D.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

3.以盟约的方式达成和解是解决纷争的方式之一。结束宋辽之间战争状态的盟约是()

A.绍兴和议B.澶渊之盟C.宋辽协议D.雁门关协议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答案:B答案:C答案:B4.北宋初年,“患中书权太重,且事众,宰相不能悉领理。向敏中时为谏官,上言请分中书吏房置审官院,刑房置审刑院”。这反映出北宋强化君权的显著特点是A.频繁换相B.培植亲信C.分化事权D.重视法治

5.宋代从乾德元年(963年)开始,朝廷陆续“命大理正奚屿知馆陶县、监察御史王佑知魏县、杨应梦知永济县、屯田员外郎于继徽知临济县(知,即兼理、兼管之意)”。这表明

A.中央集权得到了加强B.地方行政区划的变迁

C.君主权力的行使比较随意D.县取代州成为基层单位6.司马光在《涑水记闻》中记载,宋太祖曾对大臣说:“今之武臣欲尽令读经书。”宋太祖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