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课件_第1页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课件_第2页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课件_第3页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课件_第4页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非霍奇金淋巴瘤1例

CaseReport年龄:52岁性别:男

主诉:发现双侧颈部多枚肿物十年。病历介绍现病史十年前发现双侧颈部多枚肿物,最大者约鸽卵大小,质韧,活动度可。于当地医院取淋巴结活检,病理经北京大学医学部病理系会诊

(2004-06-18)结合免疫组化结果回报非特异性外周T细胞性淋巴瘤。未系统诊治。自行间断服用中药(具体不详),未见缩小、减少。两年半前颈部肿物有所增大、增多,于吉林省肿瘤医院再次行淋巴结活检,病理(2010-11-05)回报形态学考虑为霍奇金淋巴瘤,但免疫组化结果不完全支持,建议进一步会诊及做基因重排明确诊断,但未行进一步检查及治疗。现肿物逐渐增大、增多,而来就诊。既往史既往体健,无乙肝、丙肝、结核等病史;无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病史。个人史生于原籍,久居当地,无吸烟、饮酒史。家族史否认家族性遗传病史查体双侧颈部均可触及多枚肿大淋巴结,最大者4.0×3.0cm,质韧,活动度可,无压痛;左腋下肿大淋巴结,直径约3.0cm,性质同前。其余查体未见明显异常。

病理-1(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病理科2004-06-18病理号:15247)

(淋巴结)

免疫组化:CD45RO+,CD3+,CD20-,CD79a-,CD68+,CD21-,CD30-,Ki

67>20%阳性。

病理诊断:非特异性外周T细胞性淋巴瘤辅助检查辅助检查全身浅表淋巴结彩超:双侧耳下、双颈部至锁骨上窝可见数十个异常淋巴结,左侧较大者约4.2*2.1cm,右侧较大者约4.4*2.7cm。左腋下可见4-5个异常淋巴结,较大者约3.7*1.8cm;左侧腹股沟可见4-5个髓质消失淋巴结,较大者1.2*0.8cm;右侧腹股沟可见7-8个髓质消失淋巴结,较大者2.2*1.2cm。提示:双侧耳下、双颈部至锁骨上窝、左腋下及双侧腹股沟多发异常肿大淋巴结。辅助检查腹部彩超:脾厚4.8cm,长径约12.1cm,脾内可见多个低回声团,较大者4.0cm。腹主动脉周围可见5-6个低回声团,较大者约3.5*2.4cm;左侧髂血管周围可见5-6个低回声团,较大者约3.4*1.8cm,右侧髂血管处可见5-6个低回声团,较大者约1.4*1.2cm。提示:脾略大;脾内多发占位;腹主动脉周围、双侧髂血管周围多发异常肿大淋巴结。辅助检查头部CT:未见明显异常。胸部CT:右肺下叶近肺门团块状高密度影,大小约4.1*3.1cm;右肺门、纵膈内、双侧腋窝可见多个团块状软组织密度影,部分相互融合;胸10-12椎体旁可见软组织密度影,边界不清临近骨皮质密度不均匀。双侧胸腔少量积液。胸部CT(2013-4-3)骨扫描:胸骨,双侧肋骨,胸、腰椎多个椎体,骨盆骨及右侧股骨上端骨盐代谢异常活跃,不除外其为多发骨转移可能。骨髓穿刺:骨髓象未见明显异常。辅助检查

再次病理-3(我院2013-4-11病理号:381674)

(左锁骨上淋巴结)

免疫组化:CD20+,EMA+、MUM-1+、bcl-2-、CD21-、ALK-、CD30-、CD15-,CD3-、CD4-、CD81-、CD5-、CD7-、CD56-、Ki

6740%+

检验诊断:形态符合恶性淋巴瘤,倾向B细胞性。。辅助检查

病理-4(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2013-4-17病理号:会014431)

(左颈部淋巴结)

免疫组化:CD30大细胞阴性;CD20+、PAX-5大细胞强阳性;OCT-2大细胞阳性;CD10阴性;Mum-1、BCL-6部分大细胞阳性;LCA-/+,Ki

67大细胞阳性。病理诊断:(颈部淋巴结)非霍奇金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伴大量T细胞反应。辅助检查临床分期和分组Ⅰ期病变仅局限于一个淋巴结区(Ⅰ)或单个结外器官局限受累(ⅠE)。Ⅱ期病变累及横膈同侧两个或更多的淋巴结区(Ⅱ),或病变局限侵犯淋巴结以外器官及横膈同侧一个以上的淋巴结区(ⅡE)。1横膈上下均有淋巴结病变(Ⅲ),可伴脾累及(ⅢS),结外器官局限受累(ⅢE),或脾与局限性结外器官受累(ⅢSE)。Ⅳ期一个或多个结外器官受到广泛性或播散性侵犯,伴或不伴淋巴结肿大。如肝或骨髓受累,即使局限性也属Ⅳ期。非霍奇金淋巴瘤-弥漫大B细胞型Ⅳ期SOB组临床诊断国际预后指数(IPI)参数风险因子定义年龄>60岁疾病分期Ⅲ期

/

Ⅳ期

LDH水平>正常上限值体能状态评分>=2分结外受累位点>=2处风险等级:低危(0-1)、低中危(2)、高中危(3)、高危(4-5)IPI指数3分,高中危组CD10GCBBCL-6NON-GCBGCBMUM1NON-GCB治疗经过化疗方案如下:R-CHOP方案:利妥昔单抗600mg化疗前1天(CD20单抗)环磷酰胺1000mgd1,qd,iv表柔比星60mgd1-2,qd,iv长春新碱2mgd1,qd,iv泼尼松100mgpod1-5第一周期:2013-04-18至2013-04-22

第二周期:2013-05-10至2013-05-14第1疗程化疗后肝功示:AST:187IU/L;ALT:92IU/L(肝毒性2度)复查浅表淋巴结彩超:左耳下、颈部至锁骨上窝可见20个左右(数十个)异常淋巴结,较大者3.0*1.4cm(4.2*2.1cm);右耳下、颈部至锁骨上窝可见20个左右异常淋巴结,较大者约2.9*1.3cm(4.4*2.7cm)。左腋下可见3-4个(4-5个)异常淋巴结,较大者2.4*1.0cm(3.7*1.8cm)。右侧腹股沟可见4-5个(7-8个)髓质消失淋巴结,较大者1.5*0.7cm(2.2*1.2cm)。乳酸脱氢酶(LDH):209IU/LB2微球蛋白:2776ug/L疗效:接近PR第一疗程后(2013年5月9日)辅助检查

新情况:高热1天。

体温最高达39度,无明显规律性,偶有咳嗽、少量白痰。自带血常规:WBC2.0*10^9/L。余无特殊。第二疗程化疗间歇第8天(2013年5月23日):病情发展及诊治病情发展及诊治辅助检查:急检心电图:Ⅱ

ⅢavFST段抬高。急检离子、肾功能:Na131.2mmol/L,K3.7mmol/L,CO2CP15.8,BUN9.1mmol/,肌酐179.9umol/L。心肌酶:CK1185U/L,CK-MB55U/L,AST95IU/L,LDH544IU/L,肌钙蛋白0.168ng/ml,脑钠肽>35000pg/ml.痰培养:肺炎克雷伯杆菌,ESBL阳性。病情发展及诊治辅助检查:肺CT(2013-05-24):右肺中叶及双肺下叶片状高密度影,提示双肺炎症;与2013-04-23比较,胸椎旁软组织影消失;双侧胸腔积液增多;部分淋巴结略减小。胸部CT(2013-5-24)病情发展及诊治经过查体:体温:39℃

脉搏:113次/分呼吸23次/分血压:90-60/60-40mmHg意识不清。双肺可可闻及明显湿啰音。病情发展及诊治经过治疗:给予亚胺培南抗感染及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逐渐出现意识不清,血压下降。经纠正离子紊乱、酸碱平衡及升压等对症治疗,意识逐渐恢复,血压逐渐上升。后转入ICU继续抗感染、营养心肌、对症治疗,复查心电图提示下壁心肌梗死,心肌酶增高,而入心内科继续抗感染、营养心肌、扩冠、对症等治疗。复查痰涂片检查见真菌孢子,加用大扶康抗真菌治疗。病情逐渐稳定,出院。随访出院后,体温逐渐回落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