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辉2015第六章学习宪法法律建设法治体系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3/06/0E/wKhkGWVyjqmAZlIfAAJSEtWK0aI817.jpg)
![王辉2015第六章学习宪法法律建设法治体系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3/06/0E/wKhkGWVyjqmAZlIfAAJSEtWK0aI8172.jpg)
![王辉2015第六章学习宪法法律建设法治体系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3/06/0E/wKhkGWVyjqmAZlIfAAJSEtWK0aI8173.jpg)
![王辉2015第六章学习宪法法律建设法治体系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3/06/0E/wKhkGWVyjqmAZlIfAAJSEtWK0aI8174.jpg)
![王辉2015第六章学习宪法法律建设法治体系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3/06/0E/wKhkGWVyjqmAZlIfAAJSEtWK0aI817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章
学习宪法法律
建设法治体系法律的概念及开展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我国的宪法与法律部门建设中特社主法制体系
1、希望大家多点关注社会热点案例。几点建议:
2、鼓励大家利用自己所掌握的法律知识为自己或他人解决法律疑难。关于法律你知道多少?丢了,失主是否有权全车搜身?公交上丢70名乘客被搜身.mp4://v.youku/v_show/id_XNjAzNzg5OTQw.html私自搜查乘客的行为并不合法,侵犯了被搜查人的人身权利。根据《刑法》中「疑罪从无」的原那么,失主疑心乘客盗窃自身财物,被疑心者没有义务证明自己的清白。失主没有权利对乘客进行搜身,只有公安机关按照程序,才能对乘客进行搜查。但如果乘客自愿被查,就不存在侵犯人身权一说,因为乘客自身放弃了这项权利。通过学法我们知道哪些是必须做、哪些不能做、哪些可以做也可以选择不做?纳税、赡养父母、消防员救火警察制止犯罪等等必须做杀人放火抢劫等等不能做结婚改名字等等可以做或可以选择不做第六章
学习宪法法律建设法治体系教学内容第一节法律的概念及开展第二节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第三节我国的宪法与法律部门第四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法律的词源法律的一般含义一三二第一节法律的概念及开展法律的历史开展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以下几种情况:甲到汽车站去购置车票,没有排队而插队购票,而受到他人的谴责;乙驾车在十字路囗正好遇见红灯,其视而不见,闯红灯直行,结果被交通警察罚款;丙经常上班迟到了,结果被用人单位扣减了其薪酬等。请问:为什么这些行为受到的处理各不相同?
案例点评
这些行为之所以受到不同的处理,是因为它们适用不同的规则。这些规则的性质不同,第一种规则是道德规范,第三种规则是用人单位内部的规章制度,而第二种规则是国家的法律。
第一,法是一种判断是非曲直、惩治邪恶的行为规范,是公平、正义。关于法的语源—“灋”,它包含三层意思:(来源:百度网)第二,法是一种由“廌〞这种怪兽公平裁判争议的活动,当人们的行为不端,需要怪兽加以处分。第三,法律的产生与实施离不开“廌〞这一怪兽,它是权威和社会强制力的代名词。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规定权利和义务,以确认、保护和开展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为目的行为的标准体系。法律p1431、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表达〔阶级性〕马克思主义对法的本质的揭示和概括在阶级对立的社会中,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统治阶级整体意志非个别意志也非个别意志简单相加上升为国家意志的部分非统治阶级意志的全部二、法律的本质与特征〔一〕法律的本质p144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地理环境人口物质资料生产方式2、法律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物质制约性〕法律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产生于特定时代的物质生活条件根底之上。在一个社会中,有什么样的生产方式,就有什么性质和内容的法律。人类社会相应产生了四种类型的法律。〔二〕法律的特征1、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的行为标准法律是通过标准人们的行为来调整社会关系的。但法律只调整一局部重要的社会关系,并不会标准人们所有的行为,因而不会对所有的社会关系都进行调整。3与特征2、法律是由国家创制并保证实施的行为标准1法律是由国家创制的〔国家意志性〕法律与道德、风俗习惯等的主要区别2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强制性〕制定认可〔二〕法律的特征国家创制法律标准主要有两种形式:〔1〕制定。由国家制定并以一定的标准性文件表现出来的法律条文,称为制定法〔2〕认可。就是国家机关对以往已存在的某些社会标准和判例赋予法律效力〔二〕法律的特征
3、法律是规定权利和义务的行为标准法律规定的权利受到侵犯时,受害人有权寻求法律保护和救济。法律规定的义务必须依法履行。纳税;有接受教育的义务;以及赡养父母、教育子女和实行方案生育等义务三、法律的产生与开展
我们知道法律是随着私有制和阶级的出现而产生的,所以原始社会并无法律制度,迄今为止法律开展史出现了剥削阶级类型法律和非剥削阶级类型法律。
剥削阶级类型法律:奴隶制法律、封建制法律、资本主义法律非剥削阶级类型法律:社会主义法律
奴隶制法律:
在奴隶社会中奴隶主阶级不仅占有生产资料还占有奴隶本身,因此奴隶制法律是奴隶主阶级统治奴隶的工具。例如:古巴比伦国的《汉穆拉比法典》中就规定:打死奴隶只需赔偿奴隶主一些银钱即可。奴隶的地位和牲畜的地位是相同的。封建制法律:在封建制法律的根本特征:1、确立农民对封建地主的依附关系2、实行封建等级制度3、维护专制皇权4、刑罚严酷、野蛮封建社会中,地主阶级占有生产资料,同时不完全占有农民,所以封建制法律是地主阶级统治农民的工具,是为保护封建的土地所有制而效劳的资本主义法律: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产阶级占有生产资料,劳动力成为商品,所以资本主义法律的根本任务是为了维护有利于资产阶级的经济和政治秩序。
资本主义法律根本特征主要表达的四个原那么:1、与资本主义私有制相适应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原那么。2、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契约自由原那么。3、与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相适应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那么。4、与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相适应的人权保障原那么。社会主义法律:社会主义法律是生产资料公有制根底上消灭了阶级剥削类型的法律,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工具,它代表的是广阔人民群众的意志。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根底上全体劳动者或局部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社会主义法律的特征社会主义法律的作用一三二第二节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法律是什么
作用运用原那么林正疆《法律的极限》150613超级演说家_高清.mp4://v.youku/v_show/id_XMTI2MTgzNTU3Ng==.html一、社会主义法律的特征
〔一〕本质特征1、从法律所表达的意志来看——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表达表达了阶级性和人民性的统一——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制定法律的权力属于人民。2、从实质内容看
是社会历史开展规律和自然规律的反映,具有鲜明的科学性和先进性科学性和先进性主要表达在三个方面:1、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2、善于借鉴我国传统法律和外国法律的成功经验3、立法机制、立法程序和立法技术,适应时代开展而不断改革与创新,确保立法的质量和水平〔二〕法律体系的特征〔······〕表达了中特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表达了改革开饭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代要求表达了结构内在统一而又多层次的国情要求表达了继承传统有借鉴文明成果的文化要求表达了动态、开放、与时俱进的开展要求法律的作用指法律对人的行为和社会关系所产生的影响。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反映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点,其最重要的作用表现为确立和维护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社会秩序以及推动社会改革和进步。
指引作用预测作用评价作用强制作用教育作用二、社会主义法律的作用法律的指引作用是引导人们选择合法的行为、约束非法的行为,主要是通过三种标准实现。三种标准形式:授权性标准、禁止性标准、义务性标准授权性指引——可以做什么、有权做什么〔结婚改名〕禁止性指引——不得做什么〔杀人抢劫〕义务性指引——必须做什么〔受教育、赡养父母··〕2)法律的预测作用是指通过某种行为作出肯定或否认的判断,使人们能够预见自己行为的性质和后果,从而自觉地实施合法的行为,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行为。第一百一十四条【放火罪、决水罪、爆炸罪、投放危险物质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平安罪之一】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平安,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第一百一十五条【放火罪、决水罪、爆炸罪、投放危险物质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平安罪之二】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第一百三十三条【交通肇事罪】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3)法律的评价作用:法律具有评价人们行为的法律意义的作用。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的行为,可以根据法律作出合法与不合法、正当与不当的评价。法律的评价作用能够像社会昭示法律崇尚什么、贬斥什么,鼓励什么、禁止什么,从而影响法律主体行为。4〕法律的教育的作用1、法制宣传教育2、制裁各种违法犯罪行为3、表彰法治建设先进人物5〕法律的强制的作用法的强制作用在于运用国家强制力,保障法律权利的充分享有和法律义务的有效履行,以实现法的目的。法律不是万能的。但,没有法律是万万不能的!立法----守法----执法----司法讨论1、如果没有《交通法》,道路上将出现何种情形?2、如果所有司机、行人均不遵守《交通法》,道路上又会出现什么情形?3、如果交警执法不公,如果法院对交通事故案件判决不公,老百姓会不会信仰法律?自觉遵守《交通法》?三、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法律的运行是一个从创制、实施到实现的过程,包括以下环节:
法律制定法律执行法律适用法律遵守法的运行立法执法司法守法三、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一〕法律制定〔起始性和关键性环节〕1、关于立法程序法律案的提出法律案的审议法律案的表决法律的公布2、关于立法权限全国和地方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和地方立法权中央一级全国人大及常委会法律(狭义)国务院行政法规国务院各部委部门规章地方一级省级、较大的市的人大及常委会地方性法规省级、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地方政府规章自治区域人民代表大会自治条例、单行条例特别行政区特别行政区的法律广义:是指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在国家和公共事务管理中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贯彻和实施法律的活动。〔二〕法律执行〔执法〕狭义:国家行政机关执行法律的活动。也被称为行政执法行政执法的主体①各级人民政府;②享有执法权的各级人民政府机构;③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比方公立学校等事业单位“破窗原理〞说明不执法的危害性破窗原理〞是指一幢房屋,有一扇窗户被打破,无人及时修理,过不了多久,整幢房屋的窗户被打破,最后,房屋破败不堪,房屋不像房屋。这原理告诉我们,有人违法,就应受到处分,如果不严格执法,法律就不会被人们遵守,结果如同无法。行政执法中的问题—程序不标准,执法不文明,钓鱼执法层出不穷的钓鱼执法.mp4://v.youku/v_show/id_XNzc4MjQwODAw.html按程序执法,开执法记录仪,出示证件等
1、何谓法律适用又叫司法,是指国家司法机关及其公职人员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使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房祖名吸毒判刑6个月罚款2000元
〔三〕法律适用〔司法〕
2、我国司法机关在我国,司法机关是指国家检察机关和审判机关。人民检察院代表国家行使法律监督权,人民法院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
公安机关不是司法机关,是政府的工作部门。司法机关,通常说的公检法,公安机关在刑事诉讼活动中行使的刑事案件的侦察权属于司法权的范畴,但就其组织的性质而言属于政府部门,是国家行政机关。司法的根本要求正确合法及时公正合理司法的原那么司法公正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法律不外乎人情?从李某某案看我国司法独立舆论、习惯李某某,著名歌唱家李双江与梦鸽之子,曾留学美国。2023年9月发生打人事件后被教养,2023年9月19日解除教养,改名李冠丰。但5个月后,竟又因涉嫌轮奸案被刑事拘留。一起原本普通的刑事案件,由于李某某案涉及星二代、劳动教养、教育制度等种种“关键词〞而成为焦点话题。社会舆论中有一股强大的情绪,那就是要重判李天一,本案成为公众对社会不公宣泄意见的靶子。李天一案让我们看到,影响或试图影响司法判决的因素在中国是如此之多。行政权力曾经影响过它,现在也有他的剩余势力。现在社会舆论从另一影响司法判决和公正的力量。无论面对行政权力,还是面对舆论法院都应严格做到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依法查明案情,公正裁判,真正做到司法机关独立行使职权的职能。犯罪嫌疑人的辩护律师林正疆辩护律师150502超级演说家.mp4
〔四〕法律遵守1、什么是守法
是指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依照法律规定行使权力和权利以及履行职责和义务的活动。两方面主体两层含义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公民个人行使权利承担义务“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宪法》学法律还可以维护自身
合法的权益。
林正疆《正义的温度》150613超级演说家_高清.mp4我国宪法确立的根本原那么与制度我国的实体法律部门一三二第三节我国的宪法和法律部门我国的程序法律部门第一部成文宪法1787美国联邦宪法一、我国宪法确立的根本原那么与制度1787年9月17日在费城召开的美国制宪会议
第一部社会主义国家宪法1918苏俄宪法冬宫外人民欢呼宪法的制定我国第一部带“宪法〞字样的法律文件1908钦定宪法大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公布的四部宪法1954197519781982年现行宪法序言第一章总纲第二章公民的根本权利和义务第三章国家机构第四章国旗、国歌、国徽、首都宪法的特征基本特征在制订和修改的程序上,宪法比其他法律更为严格在效力上〔一〕我国宪法的根本原那么在内容上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方面宪法的法律效力最高从制定、修改的程序看,宪法比普通法律要更加严格、更为复杂。我国宪法修改全国人大常委会或1/5以上全国人大代表提议全国人大全体代表的2/3以上的多数通过普通法律的修改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以全体代表或委员的过半数通过即可。
一、我国宪法确立的根本原那么与制度〔一〕我国宪法的根本原那么〔二〕我国的宪法确立的国体和根本政治制度〔三〕我国宪法确立的根本政治制度〔四〕我国宪法确立的根本经济制度民主集中制原则法治原则人权保障原则人民主权原则党的领导原则宪法的基本原则〔一〕宪法的根本原那么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根底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国家性质我国的国体我国国家的阶级性质爱国统一战线重要保障〔二〕我国的宪法确立的国体和根本政治制度人民民主专政制度〔国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鲜明的特点,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制度载体,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体〔三〕我国的宪法确立的根本政治制度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3、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四〕我国的宪法确立的根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公有制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根底。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是公有制的两种根本形式。个体、私营等各种形式的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局部。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开展的根本经济制度。法律体系是指一个国家全部现行法律标准分类组合为不同的法律部门而形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
我国的法律体系是以宪法为统帅,以法律为主干,以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为重要组成部分,由多个法律部门组成的有机统一整体。(来源:百度网)二、我国的实体法律部门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部门
宪法相关法
行政法
民法商法
经济法
刑法
程序法
我国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体系,它由宪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程序法7个法律部门为主干,有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3个层次法律标准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社会法
〔一〕宪法相关法与宪法相配套、直接保障宪法实施和国家政权运作等方面的法律标准,如《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民族区域自治法》、《香港特别行政区根本法》、《澳门特别行政区根本法》、《立法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国旗法》、《国徽法》等。〔二〕、民法商法民法商法是调整民事和商事活动的法律标准的总称。我国目前尚无一部较完整的民法典,而是以《民法通那么》为根本法律,辅之以其他单行民事法律。1986年4月12日六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民法通那么》民法财产关系与人身关系物权法、知识产权法、合同法、婚姻法、继承法·······商法遵循民法的根本原那么,平等公平诚信合伙企业法、个人独资企业法、企业破产法、保险法、票据法、证券法等。〔三〕行政法行政法是调整行政活动的法律标准的总称,关于行政权的授予、行使以及监督。行政处分法、行政复议法、行政许可法···〔依法、合理行政,行政公开,完善行政执法〕〔四〕经济法国家从社会整体利益出发,对经济活动实行干预、管理或者调控的法律标准,是国家对市场经济进行适度干预和宏观调控的法律手段和制度框架。主要包括两局部:创造平等竞争环境、维护市场秩序方面的法律国家宏观调控和经济管理方面的法律
《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预算法》、《审计法》、《价格法》等
〔五〕社会法社会法是调整有关劳动关系,社会保障、社会福利和特殊群利益保障等方面的法律标准社会法的目的在于从社会整体利益出发,对上述各种人的权益实行必需的,切实的保障。它包括劳动用工,工资福利,职业平安卫生,社会保障,社会救济,特殊保障等方面的法律。我国现行的社会法《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工会法》、《未成年保护法》、《老年人权益保护法》、《妇女权益保障法》、《残疾人保障法》、《矿山平安法》、《红十字会法》、《公益事业捐赠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六〕刑法刑法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标准,规定了刑罪法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罪刑相适应等原那么。主要内容什么是刑法什么是犯罪犯罪主要包括哪些类型什么是刑罚三原那么〔1〕罪刑法定原那么〔2〕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那么〔3〕刑罚相适应原那么
我国刑法第十三条规定:“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平安,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分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1、犯罪的概念刑罚的种类主刑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附加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十类犯罪行为危害国家平安罪,危害公共平安罪,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侵犯财产罪········爆炸盗窃杀人·····2、犯罪构成何一种犯罪的成立都必须具备四个方面的构成要件,即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犯罪客体和犯罪客观方面
完全刑事责任能力具有刑事责任能力——有识别和控制自己的行为的能力到达刑事责任年龄已满16周岁A完全刑事责任能力〔1〕犯罪的主体刑事法律制度思想品德与法律根底-第八章-刑法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
经法定程序鉴定,不能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不满14周岁的人B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1〕犯罪的主体刑事法律制度思想品德与法律根底-第八章-刑法只对犯——成心杀人、成心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承担刑事责任。C相对无刑事责任能力相对无刑事责任能力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1〕犯罪的主体刑事法律制度思想品德与法律根底-第八章-刑法刑事责任年龄湖南3名学生入室抢劫打死女教师
湖南邵阳邵东县3名在校生,入室抢劫当地小学宿舍,持木棒殴打一名女教师,并拖至卫生间用布条堵住其嘴巴,最终致这名教师死亡。
不负刑责,将被送往工读学校;死者家属可向监护人索赔
指犯罪主体对自己的行为危害社会的结果所持有的心理态度。〔2〕犯罪的主观方面刑事法律制度思想品德与法律根底-第八章-刑法故意过失直接故意间接故意疏忽大意的过失过于自信的过失主观上的过错〔2〕犯罪的主观方面刑事法律制度思想品德与法律根底-第八章-刑法犯罪的成心——明知故犯直接故意间接故意必然,希望、积极追求可能,放任、任其自然、既不积极追求也不设法避免犯罪的故意刑事法律制度思想品德与法律根底-第八章-刑法直接成心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特点:“明知〞并且“希望〞间接成心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特点:“明知〞并且“放任〞〔3〕犯罪的客体
犯罪客体,即我国刑法所保护的,为犯罪行为所危害的社会关系。
刑事法律制度思想品德与法律根底-第八章-刑法思想品德与法律根底-第八章-刑法〔4〕犯罪的客观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TAS2940-生命科学试剂-MCE-8412
- Ocifisertib-hydrochloride-CFI-400945-hydrochloride-生命科学试剂-MCE-6463
- Dehydrocannabifuran-6-Methyl-9-isopropenyl-3-pentyldibenzofuran-1-ol-生命科学试剂-MCE-8289
- 7-Methoxy-9-methylfuro-2-3-b-quinoline-4-5-8-9H-trione-生命科学试剂-MCE-1580
- 3-Methyl-L-tyrosine-生命科学试剂-MCE-8000
- 二零二五年度虚拟股员工持股计划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煤矿开采权转让合同
- 2025年度顺丰速运高端物流服务合同模板
- 施工单位施工合同管理要点
- 疫情下教育变革的启示-学校与医院合作的必要性与优势分析
- 产品报价单(5篇)
- 康复护理练习题库(附答案)
- 不锈钢栏杆施工工艺
- 陕西演艺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3
- 小型餐饮店退股协议书
- 第九讲 全面依法治国PPT习概论2023优化版教学课件
- 两淮矿区地面定向多分支水平井钻进作业技术规程
- vc约起来史上最全180个知名投资人联系方式
-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风险评估参考
- GB/T 14343-2008化学纤维长丝线密度试验方法
- 制冷操作证培训教材-制冷与空调设备运行操作作业培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