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抽测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1页
江苏省徐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抽测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2页
江苏省徐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抽测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3页
江苏省徐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抽测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4页
江苏省徐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抽测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6页/共16页徐州市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抽测高一年级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陶寺遗址的都城规模庞大,面积达280万平方米,筑有城墙,城内建有宫殿、宫城、观象台,还有分布密集的墓葬群。这表明当时()A.集权国家正式形成出外出 B.社会动员能力较强C.贫富分化开始分化 D.尊天敬祖意识形成【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陶寺遗址都城规模较大,而且有较大的建筑和墓葬群,都城、建筑和墓葬群的营建在当时需要大量的人力参与,由此可以表明当时社会动员能力较强,B项正确;陶寺遗址并没有正式形成国家,排除A项;题干中信息不能体现贫富分化开始出现,排除C项;题干中并未提及祭祀天地祖先的建筑,不能体现尊天敬祖的意识,排除D项。故选B项。2.有学者指出,西周时期的特殊历史机遇,使周王室的血缘亲属直接转化为诸侯的政治贵族,解决了政治与血缘、宗族与国家的融合问题,实现了政治关系与血缘关系的相互转化。这一转化主要缘于()A.分封制度的实施 B.君主制度的确立 C.井田制度的推行 D.礼乐制度的实行【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使周王室的血缘亲属直接转化为诸侯的政治贵族,解决了政治与血缘、宗族与国家的融合问题,实现了政治关系与血缘关系的相互转化”可知,西周时期,推行分封制度,分封制与宗法制相结合,实现了政治关系与血缘关系的相互转化,出现“家天下”的局面,A项正确;君主制度的确立,与西周时期的政治不符,排除B项;井田制度的推行,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礼乐制度是一种森严的等级制度,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3.公元前213年,秦始皇“适治狱吏不直者”修长城和戍南越,其后又应征服岭南的大将、南海郡龙川县令赵佗的请求,迁一万五千“女无夫家者”去岭南。秦始皇意在()A.拓展秦朝疆域 B.促进民族交融 C.发展地方经济 D.强化边疆管理【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戍南越”、“迁一万五千‘女无夫家者’去岭南”可知,秦始皇加强对边疆守卫,让更多的人口投入到边疆的开发和治理中,从而加强边疆的管理,D项正确;迁一万五千“女无夫家者”去岭南,是疆域扩展至岭南地区后的措施,不是拓展疆域,排除A项;促进民族交融是秦始皇戍边和移民相关措施的影响,不是统治者的目的,排除B项;戍边和移民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加强边疆的管理,维护统治,发展地方经济不是统治者的意图,排除C项。故选D项。4.秦始皇与汉武帝是古代中国两位卓越的政治家,他们都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相比秦始皇,汉武帝的突出贡献在于()A.征服南方越族 B.改革货币制度 C.设立河西四郡 D.推动思想统一【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干秦始皇和汉武帝都“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根据所学知识,与秦始皇相比汉武帝设立河西四郡将河西地区纳入到版图之内,进一步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C项正确;秦始皇政府南方越族,排除A项;秦始皇统一货币,排除B项;秦始皇时指导思想为法家思想,思想也处于统一状态,排除D项。故选C项。5.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佛像摆脱了印度原来的固定程式,取而代之的是多样的具有东方风韵的姿态:“秀骨清相”型以中国线条表现神采,反映了中国文人的审美观:“大丈夫”型传承了秦汉雕刻阳刚有力的审美追求,表达大佛的宽广胸怀和开阔气度。这表明当时佛教()A.适应本土需求 B.成为主流统治思想C.形成不同宗派 D.充分吸收儒道理论【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佛像摆脱了印度原来的固定程式,取而代之的是多样的具有东方风韵的姿态”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的佛教适应了本土的需求,A项正确;佛教没有成为主流思想,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佛教形成不同的宗派,排除C项;充分吸收儒道理论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6.秦汉时地方长官可以自由任命属吏,而到了隋文帝时,“(吏部)尚书举其大者,侍郎铨其小者,则六品以下官吏,咸吏部所掌”,结束了之前地方长官可以私聘佐吏的历史。这一改变有利于()A.杜绝官员贪渎 B.提高行政效率 C.加强中央集权 D.提升决策能力【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秦汉时地方长官可以自由任命属吏”“(吏部)尚书举其大者,侍郎铨其小者,则六品以下官吏,咸吏部所掌”可知,中央官员加强了对下属官员的管理和控制,尤其是对地方的管理,反映中央集权的加强,C项正确;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这一变化是指中央官员加强了对下属官员的管理和控制,并不能杜绝官员渎职,排除A项;材料主旨强调的是加强对官员的管理和控制,与政府行政效率无关,排除B项;决策能力由皇帝掌握,排除D项。故选C项。7.有学者指出,新制度(两税法)的用意在于造成中央与各州之间的协议……在定额税制下,中央放弃了控制地方经济细节的权利,以换取一项定额缴纳税金的承诺。这表明两税法实施的意图是()A.减轻民众的经济负担 B.调和中央与地方关系C.消除地方割据的基础 D.保证政府的财政收入【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在定额的税制下,中央放弃了控制地方经济细节的权力,以换取一定项定额纳税金额的承诺”可知,此学者认为,两税法的用意在于协调中央和地方之间的税制平衡,以保障中央的财政收入,D项正确;减轻民众的经济负担,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A项;调和中央和地方关系,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消除地方割据的基础,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8.宋朝科举有如下规定。这表明()糊名把考卷最上端考生信息予以密封,判卷官因此不能获知答卷者为谁。编排去掉试卷卷首的考生信息,以字号为顺序编排试卷。复考初考官用朱笔考校试卷、定出等第后,密封送复考所,由复考官和复考点检试卷官复审,用墨笔再定等第后,转送详定所。A.官员选拔方式多样 B.考试程序逐渐严密C.保障吏治清明高效 D.防弊措施流于形式【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糊名、编排、复考的信息”可知,体现了宋代科举考试的实施程序更趋严密,B项正确;宋代官员选拔的主要方式是科举制,材料体现不出官员选拔方式多样的信息,排除A项;材料无法得出科举制保障吏治清明高效的信息,表述有误,排除C项;防弊措施流于形式,表述有误,排除D项。故选B项。9.元代的行省制打破了历代地方政区划分多依赖于“山川行便”以及人为传统的思路,作为军事镇戍区,根据需要,大开大合,不使某一大省区完全掌握一形胜之地。该做法()A.扩大了元朝疆域 B.提高了行政效率C.维护了国家统一 D.加剧了民族隔阂【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及所学知识,元代的行省制不使某一大省区完全掌握一形胜之地,其目的在于维护中央集权国家统一,C项正确;元朝的对外扩张扩大了疆域,排除A项;行省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与行政效率无关,排除B项;行省制是对于地方的政区划分,与民族关系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10.明朝永乐时期内阁“仅以文字翰墨为勋绩”,阁臣品秩不过五品。仁宣时期,阁臣加官至三孤,秩从一品,官阶超过了六卿;以后凡入阁者均相继晋各部尚书,嘉靖年间张璁“居内阁,则排六卿而成相之尊”。这表明内阁()A.政治地位提升 B.成为法定机构 C.具有决策权力 D.有效制约皇权【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阁臣品秩不过五品”“阁臣加官至三孤,秩从一品,官阶超过了六卿”“居内阁,则排六卿而成相之尊”可知,内阁由明朝永乐时期“不过五品”到嘉靖年间“成相之尊”表明明朝内阁的政治地位不断提升,A项正确;内阁始终没有成为法定的一级行政机构,排除B项;内阁没有决策权力,排除C项;内阁的权力是皇帝赋予的,不能有效制约皇权,排除D项。故选A项。11.黄宗羲突破了宋儒以“王与天同大”来论证皇权的至上性和传统的“有治人而无治法”的特权人治观念,鲜明地提出了“有治法而后有治人”这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学说。这表明黄宗羲意在()A.批判君主专制 B.提倡工商皆本 C.倡导个性自由 D.注重社会责任【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及所学知识,黄宗羲鲜明地提出了“有治法而后有治人”这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学说,具有批判君主专制的理念,A项正确;题干中没有涉及工商业的内容,排除B项;材料是对于黄宗羲法治观念的讲解,批判专制皇权,没有涉及个性自由,排除C项;题干中的内容在于“有治法而后有治人”,不涉及社会责任,排除D项。故选A项。12.下表是根据施和金《中国古代战争的地理分布》一文整理的中国古代南北战争比例变迁表()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金元明清北87%76%61%68%50%29%26%南13%24%39%32%50%71%74%据此表可知A.历代战争分布和政治重心转移密切相关 B.辽宋金后北方战争次数较以往大幅减少C.元明以来南方战事密集和边疆形势有关 D.战争分布变化与经济格局变化基本一致【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表格信息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的战争发生频率由北方较高到南方较高,而中国古代的经济重心也是逐渐由北方向南方转移,所以说战争分布变化与经济格局变革基本一致,D项正确;中国古代的政治重心并没有向南方转移,因此战争分布和政治重心转移并不密切相关,排除A项;辽宋金后北方战争次数所占比重下降,但不代表次数少,排除B项;材料信息并不能表明元明以来南方战事密集和边疆形势有关,排除C项。故选D项。13.鸦片战争后满汉官僚对于《南京条约》和附约里各种苛刻的待遇都能接受,倒是条约中提及今后双方的文书要用平等语气来往,开“夷人随意置喙之门”,令他们很不满。这表明清政府()A.具备近代外交意识 B.践行抵御外辱精神C.固守传统外交理念 D.抛弃夷夏之防观念【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倒是条约中提及今后双方的文书要用平等语气来往,开‘夷人随意置啄之门’”可知,清政府不愿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来与外国人平等往来,这明显是受到“天朝上国”思想的影响,固守传统外交理念,C项正确;当时清政府依然受到“天朝上国”思想的影响,近代国家平等的世界意识和对等的外交观念尚未形成,排除A项;根据材料“对于《南京条约》和附约里各种苛刻的待遇都能接受”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中国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受到了严重侵犯,排除B项;当时清政府依然受到“天朝上国”思想的影响,鄙薄其他民族,尚未抛弃夷夏之防观念,排除D项。故选C项。14.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革》一书中认为:中国“传统模式的惰性和固执以及物质和精神的自给自足,相对来说使中国对西方的挑战产生了抵抗力并使它无视这种挑战。”中国政府的这种态度发生变化始于()A.鸦片战争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C.甲午中日战争后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相对来说使中国对西方的挑战产生了抵抗力并使它无视这种挑战”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中国开始正视西方的挑战并做出回应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发起的洋务运动,B项正确;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没有发生变化,没有正视西方的挑战,排除A项;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都是在中国正视外部挑战以后,排除CD项。故选B项。15.德国《前进报》发表的题为《铁拳》的社论评价中国近代某次运动:“运动发生的时期应从德国强占胶州湾算起,德国发出侵占的信号,俄、英步其后尘,而这一切的自然的结果,便是出现了一个民族自卫的团体。”该运动()A.粉碎列强瓜分中国企图 B.具有反封建反侵略色彩C.深受西方宗教思想影响 D.启迪资产阶级改革变法【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德国《前进报》发表的题为《铁拳》的社论评价中国近代某次运动”、“运动发生的时期应从德国强占胶州湾算起,德国发出侵占的信号,俄、英步其后尘,而这一切的自然的结果,便是出现了一个民族自卫的团体”及所学知识可得,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狂潮,出现义和团运动,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A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出反对封建,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西方宗教对中国的影响,排除C项;材料未强调资产阶级变法相关信息,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A项。16.20世纪初,英国记者丁格尔撰文说“这场就像野火一样的革命在中国大地上蔓延……它借用了民主西方的政治呼声,在革命取得胜利的中心地区,用共和政府装点了自己,但它却源于一个民族在满族统治以来近三百年的不受羁束的传统情结”。这场革命()A.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宣告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C.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 D.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序幕【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它借用了民主西方的政治呼声,在革命取得胜利的中心地区,用共和政府装点了自己,但它却源于一个民族在满族统治以来近三百年的不受羁束的传统情结”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场革命是辛亥革命,其推翻了中国二千多年的封建帝制,A项正确;中国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的标志是戊戌变法,排除B项;辛亥革命没有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排除C项;五四运动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排除D项。故选A项。17.如图,多省宣告独立反映的重大事件是()A.辛亥革命 B.二次革命 C.护国运动 D.护法运动【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图片宣告独立的省份有江西、江苏、上海、安徽、广东、福建、湖南、四川,根据所学知识与二次革命时期独立的省份相符,B项正确;辛亥革命中独立的省份有山东省,排除A项;护国运动中独立的省份有云南省,排除C项;护法运动中独立的省份有山东省,排除D项。故选B项。18.下图为1922年5月5日《北京大学日刊》登载的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组织马克思诞辰104周年纪念大会并请李大钊等教授到场讲演的通告。这一活动()A.为五四运动做了充分思想动员 B.为中共成立作了思想舆论准备C.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传播 D.促进了国民革命的兴起【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干1922年的马克思诞辰纪念及李大钊的演讲及所学知识可知,这些行为有助于传播马克思主义,C项正确;五四运动发生的时间是1919年,排除A项;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时间为1921年,排除B项;国共第一次合作的时间是1924年,和题干事件没有关系,排除D项。故选C项。19.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传唱过一首革命歌曲:“革命高潮高涨矣!工农兵学大联合。我辈军人,须当共同来革命,这是我辈新使命。……卖国军阀,帝国主义,一齐都灭尽!”这首歌曲的传唱有助于推动()A.北伐的胜利进军 B.土地革命的兴起C.抗日战争的胜利 D.解放战争的发展【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题干中“卖国军阀,帝国主义,一齐都灭尽”可知革命的目的是推翻军阀和帝国主义,符合国民大革命时期的革命目标,这一歌曲的传唱有助于推动北伐,A项正确;土地革命时期的革命目标是国民党反动派,排除B项;抗日战争时期的革命目标是日本侵略者,排除C项;解放战争时期的革命对象是南京国民政府,排除D项。故选A项。20.美国学者本杰明·杨指出,“从中共领导层总的发展方向来看,30年代中期是从革命理想主义转向政治现实主义的时期。”能够充分表明这一转向的事件是()A.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B.召开遵义会议解决路线问题C.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D.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答案】B【解析】【详解】“30年代中期是从革命理想主义转向政治现实主义的时期”中可知,1935年中国共产党召开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错误对党的统治,开始独立思索中国革命的路线、方针问题,B项正确;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在20年代时间不符,排除A项;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有利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与题意无关,排除C项;在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的情况下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不能体现从革命理想主义转向政治现实主义。排除D项。故选B项。21.抗战初期刘伯承指出:“日本军队因恐兵力耗散,只把占领的广大区域内军事之要点派兵据守,空出广大地域,则想发展汉奸伪政权,组织以华制华。”这一分析意在()A.推行国共合作抗日的迫切性 B.提出全面抗战路线的必要性C.阐明开展游击战争的合理性 D.强调敌后长期抗战的艰巨性【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内容可知刘伯承分析出日军只占领军事要点,其他区域则实行汉奸伪政权以华制华,这一分析说明当时日军军力比较分散,而且还有广大地区利于中共深入敌后展开游击战争,C项正确;抗战初期国共已经实现合作,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日军占领的特点有利于我们开展游击战争,无法得出要全面抗战,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日军占领的特点有利于我们开展游击战争,没有体现长期抗战,排除D项。故选C项。22.中共中央革命军委对敌方的战略方针进行了分析:“控制南京……芜湖、镇江、无锡诸要点,并图于我东西两军相距尚远之际,集结兵力与我突进至京沪线上之东线兵团实行决战:而以芜湖以西各部退至浙赣线上,以保障其退路。”为此,中央军委决定发动()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控制南京……芜湖、镇江、无锡诸要点,并图于我东西两军相距尚远之际,集结兵力与我突进至京沪线上之东线兵团实行决战:而以芜湖以西各部退至浙赣线上,以保障其退路”及所学知识可得,这是辽沈战役、淮海战役以及平津战役三大战役后中共的战略决定,对南京进行最后的攻击,1949年4月的渡江战役,D项正确;辽沈战役主要是在东北,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淮海战役,主要是在南方安徽,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平津战役,主要是在北平、天津,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故选D项。23.《人民日报》曾刊发社论指出“中国军队在战场上给予侵略者沉重打击……经此一战,虽然冷战对抗仍在延续,但美国的侵略行动不能不有所顾忌,对战争不得不进行一定控制”,“亚洲乃至世界的战略格局得到深刻塑造”。这一战()A.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 B.为中国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C.鼓舞全国人民团结奋斗保卫建设祖国 D.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人民日报》”“冷战”“中国军队在战场上给予侵略者沉重打击”“美国的侵略行动”等信息可知,这里评论的是朝鲜战争,这一胜利鼓舞全国人民团结奋斗保卫建设祖国,C项正确;这一时期中国尚未成为世界上的大国,排除A项;三大战役的胜利为中国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排除B项;朝鲜战争并未改变中国的发展方向,排除D项。故选C项。24.下图为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参与的某一会议,图中绿色部分为这会议参与的国家。据此判断该会议中国()A.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密切同亚非各国的联系C.开展全方位的外交活动 D.首次以五大国身份参会【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参与的某一会议,图中深色部分为这会议参与的国家。”及所学可知,反映的是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与的一次国际会议,结合所学可知,描述的是1955年万隆会议的历史信息,在这次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方针,推动了会议的圆满结束,促进了新中国与亚非国家的密切联系,B项正确;1953年周恩来在会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积极开展全方位的外交活动,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1954年日内瓦会议召开,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的身份参与了会议,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B项。25.石油会战期间,大庆石油职工创造了“六个传家宝”;“人拉肩扛、干打垒、五把铁锹闹革命、缝补厂、回收队、修旧利废”,最终取得了会战的胜利,打破了中国“贫油国”的论调,改变了中国石油工业的落后面貌。这展现了大庆石油工人()A.艰苦奋斗的劳动精神 B.开放包容的改革胸襟C.救亡图存的爱国情怀 D.百折不挠的革命信念【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人拉肩扛、干打垒、五把铁锹闹革命、缝补厂、回收队、修旧利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石油工人艰苦奋斗,勇于探索,取得了会战的胜利,A项正确;材料体现了石油工人的奋斗精神,与开放包容无关,排除B项;救亡图存是清末时期,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革命时期,排除D项。故选A项。26.1986年邓小平指出:“许多经营形式,都属于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手段、方法,既可为资本主义所用,也可为社会主义所用,谁用得好,就为谁服务。”这体现了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A.解放思想 B.群众路线 C.协调发展 D.独立自主【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许多经营形式,都属于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手段、方法,既可为资本主义所用,也可为社会主义所用,谁用得好,就为谁服务”可知,邓小平突破了姓“社”和姓“资”的束缚,主张以推动生产力发展作为选择经营形式的标准,这体现了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解放思想,A项正确;BCD三项均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BCD项。故选A项。27.下图主要展示了我国1978-2007年贸易进出口总额所占GDP比重变化,这表明图中数据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改革开放的持续推进 B.国企改革的全面开始C.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确立 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1978-2007年贸易进出口总额所占GDP呈现大幅上升的趋势,这主要是由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国持续推行改革开放,促进了进出口贸易的发展,A项正确;国企改革全面展开是在1984年,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确立是在1992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在2001年,均与图中时间不完全吻合,排除BCD项。故选A项。28.建国初成立的供销社是唯一的商业流通系统,几十年的“统购统销”运行,极大地方便了农民的生产、生活,广受欢迎。但80年代起供销社经营出现了困难,1992年至1999年,全国供销社累计亏损近450亿元,大量供销社破产、转让,580万名员工中将近一半下岗、内退。这一变化缘于()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逐步推广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C.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逐步形成 D.实施“引进来”“走出去”战略【答案】B【解析】【详解】供销社是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物,由广受欢迎到困难再到亏损破产的变化是因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B项正确;这一变化是因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无关,排除A项;这一变化是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没有关系,排除C项;“引进来”“走出去”也是对外开放方面,与经济体制改革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29.中国共产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积累了治党治国新的宝贵经验,形成了()A.邓小平理论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C.科学发展观 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回到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的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B项正确,排除ACD项。故选B项。30.下列图片呈现的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的部分成就,这体现了我国()A.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B.文化事业迅速发展 C.科技创新不断进步 D.综合国力不断提升【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四幅图片分别从国内生产总值、基础设施(科技)、军事方面呈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的成就,体现了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D项正确;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图片未呈现,排除A项;文化事业迅速发展,图片未呈现,排除B项;图片涉及科技创新,也涉及国内生产总值、军事方面,用科技创新不断进步来概括,不能很好体现图片主题,排除C项,故选D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4小题,31题15分,32题13分,33题12分,共40分。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在商鞅的改革措施中,虽然大多数都和政治、军事和经济相关,但都达到了移风易俗的效果。通过改革,秦国社会上形成了“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的风气,秦军士兵的战斗力得到极大提高,成为名副其实的“虎狼之师”。而且民众以勤于农事为荣,民风趋于淳朴,农业生产得到了极大发展。同时在社会习俗方面商鞅强制从大家庭中析分出大量的小家庭,使政府掌握的户数大大增加,其征收的户赋也随之提高。商鞅颁布法令禁止民众私斗,违反者视情节轻重依律处刑,使秦人“怯于私斗而勇于公战”。商鞅确立的法令,成为了秦国崛起至关重要的因素。——摘编自张涛《移风易俗:商鞅变法的重要侧面》材料二孝文帝推行改革鲜卑族生活方式政策的直接目标是要用儒家的札治与孝治思想来完成鲜卑族的文化变迁,继而确立北魏政权的正统地位。这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使鲜卑民族在婚姻丧葬习俗、发式服饰、生活习惯等方面同汉族一样,具有同一种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逐渐接受汉文化,与汉族相融合。——摘编自岳雪莲《从北魏孝文帝改革看拓跋鲜卑的文化变迁》(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为改变社会风气而采取的措施及效果。(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魏孝文帝推动鲜卑族“文化变迁”的方向和目的。【答案】(1)措施: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奖励军功;强制大家庭拆散为个体小家庭;“废井田,开阡陌”;实行什伍连坐;推行县制。效果:民风淳朴;推动农业生产;提高军队战斗力;增加政府财入;稳定社会秩序;为秦统一奠定基础。(任答五点)(2)方向:汉化(封建化)。目的:推动鲜卑族发展(促使鲜卑族接受汉文化);确立北魏政权的正统地位;巩固统治(促进民族融合,缓和社会矛盾)。【解析】【详解】(1)措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变法中,在经济政策方面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在军事方面实行奖励军功;根据材料“同时在社会习俗方面商鞅强制从大家庭中析分出大量的小家庭,使政府掌握的户数大大增加,其征收的户赋也随之提高”可知,强制大家庭拆散为个体小家庭;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废井田,开阡陌”;基层管理方面实行什伍连坐;行政制度上推行县制。效果:根据材料“民众以勤于农事为荣,民风趋于淳朴,农业生产得到了极大发展”可知,民风淳朴、推动农业生产;根据材料“秦军士兵的战斗力得到极大提高”可知,提高军队战斗力;根据材料“使政府掌握的户数大大增加,其征收的户赋也随之提高”可知,增加政府财入;根据材料“怯于私斗而勇于公战”可知,稳定社会秩序;根据材料“商鞅确立的法令,成为了秦国崛起至关重要的因素。”可知,为秦统一奠定基础。(2)方向:根据材料“逐渐接受汉文化,与汉族相融合”可知,汉化(封建化)。目的:从文化方面看,推动鲜卑族发展(促使鲜卑族接受汉文化);从政治统治方面看,确立北魏政权的正统地位;汉化改革意在巩固统治(促进民族融合,缓和社会矛盾)。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近代中国最早的股票是由在通商口岸的外资洋行发行的。中国企业最早在社会上公开发行股票的是1872年创办的轮船招商局。一开始广大商人对投资入股轮船招商局缺乏信心,公司成立初期募集的股金与预期数额相差甚远。但实行改组后,由熟谙新式航运业的专家为公司业务负责人,加之清政府许诺向公司提供许多优惠待遇,其股票也因此而大受欢迎。1882年,面值100两一股的招商局股票,在上海的市价已经涨到200两以上。招商局的成功带动了中国更多股份制企业的产生和股票市场的发展。但总体看来,这一阶段股票发行量非常小,认购者主要还只是部分买办和商人,持股者则主要集中于上海地区。更重要的是当时还缺乏对华资企业股票和股市的正规管理,清政府也没有成立证券交易所,缺乏固定的股票交易市场,这些都制约了股市的健康发展。——摘编自朱英《中国近代史十五讲》(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轮船招商局发行中国第一股的原因及根本目的。(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股市的初步发展的意义与不足。【答案】(1)原因:西方列强入侵;外资企业影响;洋务运动的发展;抵制西方经济侵略的需要;公司投资初期资金少。根本目的:维护清政府的统治。(2)意义:促进了近代民族工业发展;推动了洋务运动进行;推动了金融近代。不足:股市规模小;股民人数少;分布地区狭窄;体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色彩;管理没有实现制度化法制化。【解析】【小问1详解】原因:结合所学可分析出西方列强入侵;根据材料“近代中国最早的股票是由在通商口岸的外资洋行发行的”可分析出外资企业影响;结合所学可分析出洋务运动的发展;结合所学可分析出抵制西方经济侵略的需要;根据材料“股金与预期数额相差甚远”可分析出公司投资初期资金少。根本目的:结合洋务运动可分析出维护清政府的统治。【小问2详解】意义:根据材料“招商局的成功带动了中国更多股份制企业的产生”可分析出促进了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结合所学可分析出推动了洋务运动进行;根据材料“招商局的成功带动了中国更多股份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