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地理期中考试试题PAGEPAGE1浙江省嵊州市黄泽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Ⅰ卷(选择题)一、单选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通勤指从家中往返工作地点的过程,同等规模的城市,如果常住人口的平均通勤距离越短,就认为这个城市的空间布局越合理、城市运转的效率就越高,通勤幸福指数越高。下表为我国四座超大城市2020年的平均通勤距离、5公里通勤比重数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城市平均通勤距离(千米)5公里通勤比重(%)①11.138②9.148③8.751④8.1571.有助于①市缩短通勤距离的可行措施是() A.增加城中心就业机会 B.优化该市产业布局 C.完善城市的公交设施 D.减少外来务工人员2.④市平均通勤距离最短的原因可能是() A.城市面积最小 B.经济水平最低 C.地形平坦开阔 D.公共交通发达【答案】1.B2.A【解析】【1题详解】据表中信息可知,①市的通勤距离在四个城市中最大,城市通勤距离主要跟工作地点以及居民点的分布有关,所以缩短通勤距离的可行措施主要考虑产业布局和住宅分布,故B正确,增加城中心就业机会、完善城市的公交设施,减少外来务工人员都不能缩短通勤距离故排除ACD。故选B。【2题详解】城市面积最小可使平均通勤距离最短,故A正确,据材料可知,四个城市规模同等,经济水平差异不大,故B错,地形平坦开阔对通勤距离影响不大,故C错,公共交通发达不会使通勤距离最短,故D错。故选A。积极老龄化是指全社会以积极的态度对待老龄化,科学地适时地设计良好地发展养老产业,老年人自养自律并有意愿有平台发挥余热。积极老龄化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实现健康中国战略有重要意义。读“中国劳动年龄人口和老年人口比例变化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3.近年来我国劳动力供给的变化是() A.老年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下降 B.青中年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上升 C.劳动年龄人口劳动参与率下降 D.老年劳动年龄人口工作经验更丰富,劳动生产效率会更高4.积极老龄化可以()①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②减轻政府和社会的财政负担;③有利于形成“第二次人口红利”;④使老年人既是劳动市场的消费方,又是劳动市场的供给方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答案】3.C4.D【解析】【3题详解】由图可以看出老年人口的比例在不断上升,但是不能判定老年劳动年龄人口的人口比重在上升还是下降。同样也无法判断青中年劳动年龄人口的比重,因此A、B错误;劳动年龄人口指的是16岁到65岁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由于我国人口老龄化近年来呈上升发展的趋势,因此老年人口比重在不断地上升,导致劳动年龄人口中老年人口占比升高,老年劳动年龄人口的劳动参与率较低,导致劳动年龄人口劳动参与率有所下降,C正确,老年劳动年龄人口工作经验更丰富,但是劳动生产效率不一定会更高,尤其是老年人。D错误。故本题选C。【4题详解】积极老龄化就是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提升老年人价值创造的能力,改变老年人的消极养老观念,通过建立老年人“弹性再就业”、“轻创业”和老年人公益志愿服务体系,减轻政府和社会的财政负担。使社会组织成为促使老年人参与社会活动的骨干力量。使老年人既是劳动市场的消费方,又是劳动市场的供给方,有利于形成“第二次人口红利”。①②③④正确,所以本题排除ABC三项,选D。【点睛】“积极老龄化”是一种观念。是指最大限度地提高老年人“健康、参与、保障”水平,确保所有人在老龄化过程中能够不断提升生活质量,促使所有人在老龄化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自己体力、社会、精神等方面的潜能,保证所有人在老龄化过程中能够按照自己的权利、需求、爱好、能力参与社会活动,并得到充分的保护、照料和保障。积极促进太阳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读图回答下题。5.图中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方是()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6.图中⑤地太阳能资源贫乏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较高,太阳辐射弱 B.距离太阳远,接收太阳辐射量少 C.水汽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强 D.正午太阳高度小,太阳辐射弱【答案】5.A6.C【解析】【5题详解】①地位于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空气稀薄,水汽少,晴天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少,加上纬度较低,因此①地是图中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方,A符合题意;②地地处西北内陆,气候干旱,晴天多,但海拔相对①地较低,空气密度较大,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稍强,加上纬度也比①地高,因此②地不是图中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方,排除B;③地和④地主要位于季风气候区,降水较多,晴天较少,空气密度大,因此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强,因此③地和④地不是图中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方,排除CD。故选A。【6题详解】⑤地位于四川盆地,由于位置和盆地地形的原故,当地夏半年多云雨,冬半年多云雾,空气中水汽丰富,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使得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较少,因此太阳能资源贫乏,C符合题意;四川盆地位于我国南方地区,纬度较低,正午太阳高度较高,因此排除AD;与其它地区相比,四川盆地与太阳距离的差异小,对太阳辐射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排除B。故选C。【点睛】影响地表太阳辐射量的因素:纬度和季节因素(正午太阳高度和昼长)、大气透明度、天气与气候、地势高低、污染程度、大气密度等。氦-3是一种清洁的核燃料,是氢元素受到宇宙射线的辐射发生物理变化形成的。月球表面土壤含有数百万吨的氦-3元素,而地球不到1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地球氦-3储量远少于月球的主要原因是() A.地球距离太阳较近 B.射向地球的宇宙射线较少 C.地球的质量体积较大 D.地球大气的削弱作用较强8.若在月球上大规模开采氦-3运回地球使用,可能会() A.缓解地球能源短缺 B.解决地球污染问题 C.造成月球生态恶化 D.影响月球氦-3形成【答案】7.D8.A【解析】【7题详解】材料指出氦-3“是氢元素受到宇宙射线的辐射发生物理变化形成的”,据此可知,氦-3的形成需要接受宇宙射线,而地球比月球大气密度大,大气对宇宙射线的削弱作用强,导致地球接收的宇宙射线比月球少,所以地球氦-3储量远少于月球的主要原因是地球大气的削弱作用较强,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根据材料可知,氦-3的形成与距日距离、地球的质量体积没有直接关系,故AC错误。射向地球的宇宙射线并不少,而是大气削弱了到达地球的宇宙射线,故B错误。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D。【8题详解】“氦-3是一种清洁的核燃料”,可知,氦-3可以提供大量的核能,所以开采氦-3可以缓解地球能源短缺,故A正确。开采氦-3运回地球使用,只是增加清洁能源的种类,并不代表不使用其他能源,不能解决地球污染问题,故B错误。开采氦-3运回地球使用,是否会造成月球生态恶化,根据已知材料无法进行判断,故C错误。氦-3“是氢元素受到宇宙射线的辐射发生物理变化形成的,开采情况不会影响月球氦-3的形成,故D错误。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A。9.2020年11月10日,我国研发制造的“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坐底深度10909米,创造了中国载人深潜的新纪录。“奋斗者”号下潜马里亚纳海沟并坐底的过程() A.主要在生物圈和水圈 B.到达了莫霍面 C.主要在岩石圈内 D.到达了软流层【答案】A【解析】“奋斗者”号下潜马里亚纳海沟并坐底的过程是在地球的外部圈层中,主要在生物圈和水圈,故A正确,莫霍面、岩石圈和软流层在地球的内部圈层,故BCD错。故选A。【点睛】地球不是一个均质体,而是由不同状态和不同物质成分的同心圈层所组成的球体。地面以上的圈层称为外部圈层,地面以下的圈层称为内部圈层。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3个圈层10.江厦潮汐电站于20世纪80年代建成,利用潮汐的水位差,涨潮和落潮时均可发电,是我国最大规模的潮汐发电站。利用潮汐发电可造福人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潮汐能来源于太阳辐射能 B.潮汐能属于可再生能源 C.潮汐发电会带来严重的海域污染 D.潮汐能与波浪能来源相同【答案】B【解析】潮汐能属于引力能,是清洁可再生能源,B正确,C错。潮汐能与太阳辐射能无关,A错。波浪的形成包括风力(风浪)、引潮力(潮汐)和震波(如海啸导致海水运动),潮汐能与波浪能来源不一定相同,D错。故选B。下图为城市水循环示意图,甲、乙、丙、丁表示用水终端、污水处理厂、大气水、自来水厂。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1.图中表示大气水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12.该城市水循环过程中() A.硬化城市地面,会使①增加 B.人类活动不会对②产生影响 C.全球变暖会使各地区③增加 D.④的增多,可能导致地面沉降【答案】11.A12.D【解析】【11题详解】据图可知,甲为地表水经③(蒸发)作用产生的大气水,乙是地下水经④(抽取)进入的自来水厂,丙为用水终端,丁为污水处理厂。故选A。【12题详解】据图可知,①为下渗,硬化城市地面,会使下渗减少,A错误;②为降水,人类活动可以通人工降雨对其产生影响,B错误;③为蒸发,全球变暖是指全球平均气温上升,部分地区也有降温,C错误;④为抽取地下水,如果抽取增多,可能导致地面沉降,D正确。故选D。【点睛】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1.改变地表径流——最主要的影响方式:人类的引河湖水灌溉、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填河改路、围湖造田等一系列针对河流、湖泊的活动极大地改变了地表径流的自然分布状态。
2.影响地下径流:人类对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局部地区的地下工程建设都不可回避的对地下径流产生影响,如雨季对地下水的人工回灌,抽取地下水灌溉,城市地下铁路的修建破坏地质结构,改变地下水的渗流方向等。
3.影响局地大气降水,如人工降雨。
4.影响蒸发,如植树造林,修建水库可以增加局部地区的水汽供应量。窑洞式建筑是河南民居的一大特色。窑洞式建筑主要分布在黄土塬顶,从上往下挖成深坑做院落,四壁挖洞为居所,窑洞开有小窗,用竹篾做成,内外糊纸。下图示意河南地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3.据图中信息推测窑洞式建筑位于() A.甲 B.乙 C.丙 D.丁14.窑洞开有小窗的主要目的是() A.通风采光 B.防风保温 C.降低建设成本 D.避免雨水冲刷【答案】13.A14.A【解析】【13题详解】根据材料“窑洞式建筑主要分布在黄土塬顶”可知,窑洞式建筑位于甲处,甲处海拔较高,等高线稀疏,平坦面积较大,为黄土塬地貌,A正确;乙处等高线密集,坡度陡,为黄土陡坡地貌,丙处位于黄土缓坡处,丁处位于河谷附近,因此BCD错误。故选A。【14题详解】由材料“四壁挖洞为居所,窑洞开有小窗,用竹篾做成,内外糊纸”可知,窑洞开有小窗的主要目的是通风采光,A正确;开窗不利于防风,B错误;与建设成本无关,C错误;雨水冲刷墙壁,开窗不能避免雨水冲刷,D错误。故选A。【点睛】窑洞是中国北部黄土高原上居民的古老居住形式。在中国陕甘宁地区,黄土层非常厚,有的厚达几十米,中国人民创造性利用高原有利的地形,凿洞而居,创造了被称为绿色建筑的窑洞建筑。窑洞一般有靠崖式窑洞,下沉式窑洞、独立式等形式,其中靠山窑应用较多。窑洞在建筑学上属于生土建筑,其特点就是人与自然和睦相处、共生,简单易修、省材省料,坚固耐用,冬暖夏凉。位于北京中山公园的社杈坛由五色土组成,它们取自全国各地,并按照东、南、中、西、北五个方位摆放,富意中华褙线地大物博,而这青、红、黄、白、黑五种颜色土放置的方位恰好也对应了现今中国土壤分布的概况。下图为我国土壤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5.与黑色土相比,红色土() A.耕作更困难 B.降水影响小 C.成土速度慢 D.淋溶作川弱16.改良红色土壤以满足耕作需要的合理措施是() A.农田排灌 B.平整土地 C.引水灌溉 D.增施绿肥【答案】15.A16.D【解析】【15题详解】红色土与黑色土相比,主要是它们成土环境的不同,红色土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南方,南方地区降水多,淋溶作用强,成土母质中易溶于水的钙成分不断的流失,土壤中多以铁和铝元素为主,土壤多呈酸性,土壤黏粒比重高,耕作困难,故A正确。红色土土壤多呈酸性,母质中的钙成分容易流失,受降水影响大,故B错误。南方地区气候湿热,风化作用、生物作用比较旺盛,因此成土的速度比黑色土分布地区速度要快,故C错误。南方红色土分布地区降水充足,土壤淋溶作用强,故D错误。故选A。【16题详解】农田排灌的目的在于改善灌溉条件,而不是改良红色土壤,故A错误。平整土地目的在于改善地势坡度,而不是为了改良红色土壤,故B错误。引水灌溉目的在于改善灌溉条件,不属于改良红色土壤的措施,故C错误。由于红色土壤分布地区气候湿热、淋溶作用强,有机质分解速度快,土壤中有机质含量比较低,因此,应增施绿肥,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土壤肥力,故D正确;故选D。【点睛】黑土:我国东北平原湿润寒冷,微生物活动较弱,土壤中有机物分解慢,积累较多,所以土色较黑。黄土:我国黄土高原的土壤呈黄色,这是由于土壤中有机物含量较少的缘故。红土:高温多雨的我国南方土壤中矿物质的风化作用强烈,分解彻底。易溶于水的矿物质几乎全部流失,只剩氧化铁、铝等矿物质残留土壤上层,形成红土壤。青土:在排水不良或长期被淹的情况下,红土壤中的氧化铁常被还原成浅绿色的氧化亚铁,土壤便成了灰绿色的,如南方某些水稻田。白土含有较高的镁、钠等盐类的盐土和碱土常为白色。长期以来,我国钾肥主要依赖于进口。20世纪90年代,我国在新疆罗布泊发现储量巨大的地下卤水钾盐矿。经过多年工艺和技术攻关,截止2018年底,当地已建成年产160万吨的世界最大单体硫酸钾生产基地,我国成功摘掉“贫钾”的帽子,钾肥的自给率一举超过50%。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7.据了解,地下卤水需引入蒸发池浓缩后再用于生产钾肥。罗布泊钾肥生产基地冬季产量较低的主要原因是当地冬季()①气温低②云量多③风速小④光照弱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8.罗布泊钾肥生产基地的建成,可以() A.促进我国农业向“绿色生态”方向转型 B.为罗布泊当地居民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 C.不断增强我国主导国际钾肥市场的能力 D.为我国的粮食安全提供重要的支持保障【答案】17.B18.D【解析】【17题详解】地下卤水需引入蒸发池浓缩后再用于生产钾肥,而罗布泊地区冬季气温低,太阳高度小,昼长较短,光照弱,不利于卤水蒸发浓缩,所以冬季产量较低,①④正确,罗布泊地处我国西北内陆,晴天多,云量少,②错误,西北地区冬春季节多大风天气,③错误,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所以选B。【18题详解】罗布泊钾肥生产基地的建成,可以减少我国钾肥多国外的依赖程度,增加我国化肥的供给量,保障农作物的生长,进而为我国粮食安全提供保障,D正确,根据材料,我国成功摘掉“贫钾”的帽子,钾肥的自给率一举超过50%。无法主导国际钾肥市场的能力,C错误;钾肥属于化肥,无法实现我国农业向“绿色生态”方向转型,A错误;钾肥生产基地能够增加就业机会,但由于技术要求较高,农民的文化素质较低,不能满足其要求,B错误。所以选D。【点睛】施用钾肥能够促进作物的光合作用,促进作物结果和提高作物的抗寒、抗病能力,从而提高农业产量。钾元素在植物体内以游离钾离子形式存在,它能促进碳水化合物和氮的代谢;控制和调节各种矿物营养元素的活性;活化各种酶的活动;控制养分和水的输送;保持细胞的内压,从而防止植物枯萎。地膜覆盖是一种农业栽培技术,具有保温、保水、保肥、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肥力,抑制杂草生长,减轻病害的作用。下图为“北方某地农业景观图”和“大气受热过程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9.我国北方农民春播时进行地膜覆盖,可有效提高地温,其主要原理是() A.增强①过程 B.增强②过程 C.减弱③过程 D.增强④过程20.与阴天相比,晴天时() A.白天①较强,晚上④较强 B.白天②较弱,晚上③增强 C.白天③较弱,晚上④较强 D.白天①较弱,晚上④较弱【答案】19.D20.D【解析】【19题详解】图中①表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②是太阳辐射,③是地面辐射,④是大气逆辐射,⑤是大气辐射。太阳辐射属于短波辐射,可以穿过地膜从而使地面增温,地面增温后,以长波辐射的形式向外散失热量,75%-95%被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汽吸收,大气增温的同时也在向外释放能量,但是大气辐射却很少能够穿过薄膜,热量被阻隔在地膜内,起到保温作用;再加上地膜的保水作用,更增强了大气吸收热量的能力,从而增强了大气逆辐射。所以覆膜后提高地温的原理应该是增强了大气逆辐射④过程,D正确;地膜覆盖不会增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①,A错误;②是太阳辐射,地膜显然不可能增强太阳辐射,B错误;地面释放能量有多种方式,普通地膜几乎不能阻挡地面的长波辐射,因此覆膜不能减弱地面辐射过程③,C错误。故选D。【20题详解】图中①表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②是太阳辐射,③是地面辐射,④是大气逆辐射。与阴天相比,晴天时,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①会减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②会增多,因此白天地面辐射③会增强;晚上由于晴天云少,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少,因而大气逆辐射④也会减弱,最终使昼夜温差变大,因此ABC错误,D正确。故选D。【点睛】大气的热力作用包括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以及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21.如果此图为热力环流侧视图,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引起热力环流的原因是水平气压梯度力 B.温度:A>B>C>D C.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复杂的形式 D.气压:A>B>C>D【答案】D【解析】题意表明,此图为热力环流侧视图,引起热力环流中,近地面受热处气流上升,形成低压,遇冷处气流下沉,形成高压,同一水平上出现了气压差,从而产生水平气压梯度力,因此水平气压梯度力不是引起热力环流的原因,冷热不均才是引起热力环流的原因,选项A错误;热力环流中,近地面气温高处气流受热膨胀上升,气温低处气流收缩下沉,因此气温B>A,气温向上递减(即AB气温高于CD),如果气温垂直递减率相同,由于C、D的高度相同,则气温C>D,综合起来,温度:B>A>C>D,选项B错误;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选项C错误;热力环流中,气流下沉处近地面气压高、高空气压低,气流上升处近地面气压低、高空气压高,因此气压A>B,C>D,海拔越高气压越低,因此气压B>C,A>D,综合起来,气压:A>B>C>D,选项D正确。故选D。堪察加半岛(大约在50°N~62°N之间)位于俄罗斯远东地区,岛上活火山群广布,但气候和土壤非常适宜植物生长,有约800多种植物,不同植物从山间谷地一直分布到海边。白桦、云杉、落叶松等针叶林主要生长在山谷中,而白杨、柳树林等落叶林多分布在河边的冲积土壤上,灌木丛、苔原分布广泛以至到达宽50千米的辽阔的沿海湿地。就南北而言,堪察加半岛的中南部地区是森林植被,广布着各种林木,北部地区则以苔原为主。据此完成下列小题。22.堪察加半岛上的针叶林多分布于山谷中的主要原因是() A.地势低,水热较好 B.坡度小,立地稳固 C.风速较小,不易倒伏 D.日照较长,光照充足23.与中南部地区相比,堪察加半岛北部地区() A.动物物种更加多样 B.土壤有机质更丰富 C.植物根系更加发达 D.生态系统更加脆弱【答案】22.A23.D【解析】【22题详解】通常,山谷地区多为河谷,地势较低,热量充足,靠近河流,水分充足,山谷土质疏松,肥力较高,适宜于乔木的生长,故选项A正确。【23题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堪察加半岛北部地区植被以苔原为主,中南部地区以森林为主。在苔原生态系统中,动植物种类稀少,营养结构简单,其中生产者主要是地衣,其他生物大都直接或间接地依靠地衣来维持生活。假如地衣受到大面积损伤,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崩溃,所以,苔原的恢复力稳定性和抵抗力稳定性都特别弱,因此,其生态系统更加脆弱,故选项D正确。樟树为高大乔木,树高10-55米,胸径30-80厘米。主要分布于中国长江以南红壤分布区,以江西、浙江、台湾、广东、湖南、福建等省区最多。海拔500-600m以下的向阳山坡、丘陵、谷地常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4.樟树属于() A.落叶阔叶林 B.常绿阔叶林 C.常绿硬叶林 D.常绿针叶林25.关于樟树的推测,说法正确的是() A.喜酸性土壤 B.树叶呈针状 C.树根浅而细 D.耐干旱环境【答案】24.B25.A【解析】【24题详解】江西、浙江、台湾、广东、湖南、福建等省区位于我国南方,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因此樟树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B正确。落叶阔叶林属于温带的树种,常绿硬叶林属于地中海气候,常绿针叶林属于寒带树种,B正确,ACD错误,故选B。【25题详解】樟树主要分布于中国长江以南红壤分布区,红壤属于酸性土壤,A正确。树叶是阔叶林,B错误。南方地形多山,樟树为高大乔木,树高10-55米,胸径30-80厘米,说明根系深而粗,C错误。南方降水丰富,说明樟树需水量大,D错误。故选A。【点睛】樟树是樟科常绿乔木。广布于中国长江以南各地,以台湾为最多。植物全体均有樟脑香气,可提制樟脑和提取樟油。木材坚硬美观,宜制家具、箱子,又名绿化树、行道树,香味可驱害虫。下图示意雅鲁藏布江某段(自西南流向东北),该段河流所在河谷年降雨量仅140mm,且降水夏多冬少,冬季盛行偏北风。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6.QR河段沙洲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流水的侵蚀作用 B.风力的搬运作用 C.流水的沉积作用 D.风力的沉积作用27.图中甲地的大面积沙丘,其泥沙的主要来源地是() A.冬季裸露的河滩 B.河流以南的山地 C.河流以北的山地 D.PQ河段的上游【答案】26.C27.A【解析】【26题详解】读图分析,PQ段位于上游,河流流速快,侵蚀、搬运能力强,携带泥沙量大;QR段地势平坦,水流缓慢,泥沙大量沉积,形成沙洲。故选C。【27题详解】沙丘是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据甲地沙丘形状,可知形成甲地沙丘的风向为偏北风,读图可知,甲地东北方河谷宽阔,有大量沙洲,该段河流所在河谷冬季盛行偏北风,雅鲁藏布江冬季为枯水期,大片河滩裸露,偏北风将沙搬运至甲处,甲处南部为山地,因山地阻挡,风速减小,风力沉积形成沙丘。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河流地貌的发育及沙丘的发育过程,答题时要注意综合利用材料的信息并结合沙洲和沙丘的形成条件进行分析。2016年9月,中国一苏丹农业合作开发园正式成立,以“一园多区”模式发展。前期,开发园在长绒棉生产基地—一杰济拉灌区推广优质棉花种植、加工;现今,向下游的纺纱、织布、印染到成衣制作延伸,同时将产业横向扩展到粮食、油料作物、畜牧业养殖及农产品出口加工、物流、贸易等领域,实现全产业链覆盖。下图示意中国一苏丹农业合作开发园地理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8.杰济拉灌区发展长绒棉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A.光照充足 B.自然灾害发生频率低 C.土壤有机质含量高 D.降水稳定29.棉花加工园区在选址时主要考虑的条件有()①原料②交通③市场④劳动力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30.“一园多区”模式对中国一苏丹农业合作开发园发展的益处是() A.控制农业产业规模,减轻土地承载压力 B.减少基础设施建设,节省园区资金投入 C.减少园区人口流动,缓解交通运输压力 D.发挥不同区域优势,促进农业整体发展【答案】28.A29.A30.D【解析】【28题详解】杰济拉灌区位于青、白尼罗河之间,灌溉水源便利,纬度低,光热充足,A正确;由该地纬度位置可知,该地属于热带草原气候,降水季节变化显著,水旱灾害频繁,BD错;热带地区土壤有机质含量不高,C错。故本题选A。【29题详解】图中棉花加工园区所在的杰济拉灌区为长绒棉生产基地,可就近获得原料;沿公路干线布局,交通便利,便于产品运往市场,①②正确;棉花加工园区所在的杰济拉灌区距该地中心城市较远,故市场、劳动力不是棉花加工园区在选址时主要考虑的主要条件,③④错。A正确,BCD错,故本题选A。【30题详解】“一园多区”模式有利于扩大开发园面积,形成规模效益,提高土地承载压力,A错;“一园多区”模式,物流、贸易等领域的发展,可促进开发园基础设施建设,B错;“一园多区”模式促进产业地域分工协作,全产业链覆盖,使园区人口流动加强,交通运输压力增大,C错;“一园多区”模式,可以发挥不同区域的优势条件,获取最佳效益,推动农业整体发展。D正确。故本题选D。二、多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选两个且选对得3分,每小题选一个且选对得2分,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31.紫外线指数能用来度量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紫外线对人类皮肤的可能损伤程度。世界气象组织将其划分为5个等级:0—2为低,3—5为中等,6—7为较高,8—10为高,11及其以上为极高。下图为我国某月部分城市紫外线指数的预报简图。由图可知() A.该月份昆明降水较少 B.紫外线增强会导致农业减产 C.该月份海口居民出行需常带雨伞 D.紫外线增强可抑制全球气候变暖【答案】AC【解析】结合材料可知,紫外线指数越高说明晴天越多,反之说明晴天少,雨天多,由图可知,该月份昆明的紫外线指数很高,说明晴天多,降水少,A正确;紫外线增强会使人皮肤损伤,对农业减产影响不大,B错误;该月份海口的紫外线指数为0,可推知此时海口地区降雨天气多,居民出行需要带雨伞,C正确;紫外线增强不能抑制全球气候变暖,D错误。故选AC。32.波罗的海及其周围区域(如下图)曾经经历了地质时期最后一次寒冷时期,此时期结束后转暖,留下的最低洼的谷地就形成了波罗的海。波罗的海是世界上盐度最低的海域。对该海区盐度低的原因,解释不合理的是() A.纬度偏高,气温较低,蒸发较弱 B.受季风影响,气候湿润,雨水较多 C.深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气温较高 D.众多河流注入,年均径流量较大【答案】BC【解析】波罗的海是世界上盐度最低的海域,主要从该地的蒸发量与降水量的关系、降水量、海域的封闭状况、地表径流等方面进行分析。波罗的海,纬度偏高,气温较低,蒸发较弱,A正确;受西风影响,气候湿润,雨水较多,B错误;深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蒸发旺盛,盐度会升高,C错误;众多河流注入,年均径流量较大,因此海水的盐度较低,D正确,故选BC。北方冬季大棚顶上常常结满露珠,影响棚内蔬菜光合作用,同时,较冷的水滴滴到蔬菜上,还容易导致蔬菜腐烂,造成减产。所以,大棚设计要尽量减小棚内湿度,并且有利于露水的收集。读图完成下列各题。33.大棚内水汽由地面到棚顶,水滴由棚顶到集水容器的过程分别相当于水循环环节中的() A.蒸发 B.水汽输送 C.降水 D.地表径流34.除棚内空气湿度外,影响集水量的因素还有() A.大棚内外温差 B.棚内空气温度 C.棚外风力大小 D.棚顶倾斜角度【答案】33.AC34.AB【解析】【33题详解】地表上空的水汽被蒸发到高空冷却形成水滴,水滴通过自身的重力形成降水,这是水循环环节中的蒸发与降水。大棚内的温度由于薄膜的隔绝,里面的温度比外面高。里面的水蒸气上升过程中遇到更冷的薄膜,就会液化,形成水珠附在薄膜上,水滴通过自身的重力流到集水容器。大棚内水汽由地面到棚顶,水滴由棚顶到集水容器的过程分别相当于水循环环节中的蒸发与降水,故AC正确;大棚内没有大气运动,也就没有水汽输送,故B错误;水滴由棚顶到集水容器的过程只能相当于水循环环节的降水,图中信息不能反应地表径流。故D错误。故选AC。【34题详解】大棚内的温度由于薄膜的隔绝,里面的温度比外面高。里面的水蒸气上升过程中遇到更冷的薄膜,就会液化,形成水珠附在薄膜上,大棚内外温差越大,棚内空气温度越高,集水量越大。故AB正确;集水量与室外的气温有关,与风力无关,故C错误;水棚顶倾斜角度可以影响集水的速度,但对集水量影响不大,故D错误。故选AB。马铃薯耐寒、耐旱、耐瘠薄,适应性广,农民种植马铃薯省水、省肥、省药、省力。我国是马铃薯生产大国,自2015年起,农业部启动马铃薯主粮化战略,马铃薯粉易保存,可加工成适合中国人消费习惯的馒头、面条等主食产品。下表为2013年世界和我国马铃薯生产概况统计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区域种植面积(万km2)总产量(万t)单产(t/km2)世界19463681018.9中国577889915.435.推进马铃薯主粮化,最需要重视的区位因素是() A.劳动力 B.科学技术 C.交通运输 D.国家政策36.适合大力推广马铃薯种植的区域是() A.内蒙古东北部 B.黄河下游 C.长江三角洲 D.黄土高原【答案】35.BD36.AD【解析】【35题详解】从材料和表格的数据可以看出,我国的马铃薯种植面积广,但单产低,推广推进马铃薯主粮化,一方面要提高科学技术的应用,提高单产质量,另一方面国家要采取更多的优惠政策,调动农民的种植积极性,BD正确。劳动力和交通运输对推广马铃薯主粮化影响不大,AC错误,故选BD。【36题详解】马铃薯耐寒、耐早、耐瘠薄,因此,纬度高,降水少,干旱或半干旱地区适宜推广,内蒙古东北部和黄土高原比较适合种植,AD正确,BC错误。故选AD。土地利用率是指已利用土地面积与土地总面积之比的百分率,下图是我国某城市近年来土地利用率变化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37.这段时期() A.郊区湿地增多 B.郊区生态环境恶化 C.城区耕地面积变化率最大 D.城区植被覆盖率增加38.该城市土地利用的变化可能() A.减少城区地下水的补给 B.减缓城区内涝 C.增大城区空气湿度 D.加剧热岛效应【答案】37.AC38.AD【解析】因为图中数值表示土地利用率的变化,所以正值表示该土地利用类型增加,负值表示减少。【37题详解】由图中数值分析,郊区湿地土地利用率的变化为正值,郊区湿地增多;各种类型相比,城区耕地面积变化率幅度最大,所以城区耕地面积变化率最大;故AC项正确。郊区林地、草地、湿地增加,生态环境优化;城区林地、草地减少,植被覆盖率下降。故BD项错误。【38题详解】综合各土地利用类型利用率的变化分析,城区植被覆盖减少、湿地减少,建设用地增加,地表硬化面积增加,地表水下渗减少,城区地下水的补给减少;加剧城区内涝;植物蒸腾减少,城区空气湿度减小;地表比热容下降,加剧热岛效应。故AD项正确,BC项错误。北京是全国的玉雕加工中心和消费中心,产品以精雕细琢著称。缅甸也以生产和加工玉器蜚声远播。近年来,北京玉雕加工逐渐向玉器生产地转移,缅甸成为新的玉器产业转移区。据此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39.北京发展玉雕产业的优势有() A.市场广阔 B.能源充足 C.接近原料产地 D.加工技术先进40.缅甸吸引北京玉雕产业转移的主要优势条件是() A.消费市场广 B.交通便利 C.产业基础好 D.接近原料产地【答案】39.AD40.CD【解析】【39题详解】工厂应选择在具有明显优势条件的地方,以最低的生产成本,获得最高的经济效益。玉雕产业要求技术水平比较高,北京现代化的加工技术水平高;加上北京市经济发达,市场广阔;AD正确。玉雕产业对能源要求不高,B错误。北京并不接近原料产地,C错误。故选AD。【40题详解】缅甸是玉器的产地,玉雕产业基础好,有利于玉雕产业的发展,且缅甸翡翠原石资源丰富,接近原料地,CD正确。缅甸经济相对落后,消费市场并不是其主要的优势条件,A错误。缅甸地形崎岖,经济相对落后,交通并不是其主要的优势条件,B错误。故选CD。【点睛】工业区位因素:自然条件:原料、燃料、土地、水源等。社会经济条件:交通、市场、劳动力、科技、政策、工业基础等。第Ⅱ卷(非选择题)三、综合题(共40分)41.读下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就经济发展水平而言,A国表示____国家;从图中可看出该国的主要问题是____。(2)我国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实施____政策,导致我国人口出生率大大下降,人口增长情况与____(填A或B)类国家相近。(3)B类国家目前在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主要问题有环境污染、____和____。(4)若右图表示两类国家之间的人口迁移,则表示发达国家的是____(填甲或乙)。人口迁移对甲的不利影响主要包括____、____。【答案】(1)发达人口老龄化(2)计划生育A(3)住房紧张就业困难(交通拥堵)等(4)乙劳动力减少人才流失(阻碍经济进一步发展)等【解析】本题以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国家人口年龄构成图为材料,设置4道小题,涉及人口问题、人口增长模式、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人口迁移的原因等相关知识点,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小问1详解】读图可知,A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比重较大,应为发达国家,从图中可看出该国的主要问题是人口老龄化。【小问2详解】我国尽管属于发展中国家,但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实施计划生育政策,导致我国人口出生率大大下降,人口自然增长模式已经进入现代型。因此我国人口增长情况与A类国家相近。【小问3详解】读图可知,B类国家0~14岁少年儿童人口比重大,应为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目前在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主要问题有:环境污染、住房紧张、就业困难、交通拥挤、医疗教育压力大、社会治安混乱等。【小问4详解】当前世界人口主要迁移的方向是由发展中国家迁往发达国家,因此表示发达国家的是乙,甲为发展中国家,人口迁出为主。人口迁出会使发展中国家劳动力减少,造成人才流失,阻碍经济进一步发展。42.下图是我国某特大城市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城市在早期选址时最主要的有利条件是:____。(2)M、P、Q中____处是高级住宅区,主要原因是____。(3)拟在甲、乙两处规划建设高新技术工业城和石油化工城两座卫星城市。石油化工城应建在____处,理由是____。(4)请你比较城市中心区与郊区气温的差异_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儿童教育合同范本
- 修乡村路桥合同范本
- 伪造备案租房合同范本
- 创业五人合作合同范本
- 加盟 商铺转让合同范本
- 全国租赁服装合同范本
- 买卖店铺装修合同范本
- 划经营合同范本
- 2025内蒙古新工创业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epc项目建设合同范本
- 财务岗位招聘笔试题及解答(某大型国企)2025年
- 《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案(完整版)
- 追觅在线测评题
- 调岗未到岗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
- 洋车夫课件教学课件
- 车间锯木材承包合同协议书
- 公司与个人的技术服务合同书范本
- 数字出版概论 课件 第八章 数字出版产品开发与分析
- 高职建筑设计专业《建筑构造与识图》说课课件
- 西师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
- 《管理学基础(第2版)》高职全套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