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近代金融业
——世界篇班级:审计(2)班组员:林佳燕关晓君郭倩怡赵佳婷银行体系的演化国外银行的产生,最初萌芽于长凳、金匠活动,后来为了降低借贷利率而出现了城市银行,之后随着贸易的发展逐渐集中到商业银行,但受到风险等因素影响,在实际运作过程中为了降低风险,逐步诞生了中央银行。银行经营的业务方式,随风险的加大,促使银行业经营由混业走向分业现在随着业务界限的越来越难以区分,银行等业务经营又回到混业经营的方向上来。交易所的发展德国在十四世纪的布鲁日因一个叫范德布尔斯家族开设一间旅馆,大量接收参加交易会的各地商人而慢慢演变成现在的交易所。1531年,荷兰安特卫普建立了第一座真正的交易所大厦,为有形和无形的产品提供交易(期权、期货的发展;海外贸易引发股份公司的产生,股票的出现,如东印度公司;投机狂潮:1634-1637年的郁金香热;1720年英国的南海泡沫;同期法国的约翰·劳事件);交易所走向规范。保险业的发展情况随着长途贸易的发展,保险业也发展起来。刚开始在水险萌芽,然后发展火险等其他品种。人们公认的早期银行的萌芽,起源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银行”一词英文称之为“Bank”,是由意大利文“Banca”演变而来的。在意大利文中,Banca是“长凳”的意思。商人把钱存到了金匠(Goldsmith)那里。金匠就为存钱的人开立了凭证,以后拿着这张凭证,就可以取出黄金。近代金融业的演变——中国篇一、传统金融业的演化二、银行的兴起和发展三、货币制度的变化与通货膨胀四、近代中国金融市场的结构我们把近代金融的发展划分为如下几个阶段:①1897年之前:外资与传统金融机构演化阶段②1897年至一战:我国初步形成“三角鼎立”时期③一战至1937:“三角鼎立”的分化④1937年以后:为战时金融统制时期。
一、传统金融业的演化1]1897年之前的金融1)外资银行的侵入外资银行进入我国以前,金融功能是由当时设立在我国的洋行来执行的。随着我国国门的打开,贸易量迅速上升,洋行综合性服务功能开始无法满足国外贸易的需要,在此情况下,外资银行开始侵入我国。具体而言,侵入原因有如下两点:第一,传统的洋行无法满足商业扩大的需要;第二,政治扩张的需要,以解决军事上延伸的后勤供给。在此条件下,外资银行开始涉足我国领土,充当了侵华的急先锋。“当时住在上海的,还只是为数很少的原有住宅占有权未被破坏的中国居民,……现在的香港街,当时排满了中国的土船坞,南京路则根本没有梦想到。……洋泾浜两岸只是旧城外的一片荒野。……当时外国医生还只有三名,律师们的脚步还没有踏上这块土地。……同孚洋行的一个堆栈,当时还经常用来作戏园,总会的场址,还没有从中国人手里买过来。……丽如银行是当时唯一的银行。”侵入的过程:1845年英国的丽如银行开始进入我国,在香港、上海相继设立分行,揭开了西方金融业进入我国的序幕。随后至1864年,英国的麦加利、呵加刺、汇隆、有利等八家银行,以及法国的法兰西银行也在我国设立分行。这些银行的进入,受到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棉花投机”风潮的影响,先后有五家银行倒闭。1864年开始发生变化,改变了以前只在中国设立分行的现状,开始设立总行以扩大实力,其中典型者为汇丰银行。随后到1897年,除英国外,其他西方国家也开始在我国设立银行,到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逐步形成了六大银行,即汇丰银行、德华银行、华俄道胜银行、横滨正金银行、法兰西银行、美国花旗银行共同控制中国金融的局面。NorthChinaDailyNews。2)票号、钱庄的演化(一)钱庄钱庄的前身是钱铺(也有名为钱店、钱肆、钱桌),产生于明朝中叶。1.钱庄的产生清乾隆时,钱庄有了长足的发展。上海的钱庄在乾隆四十一年已成立钱业公所,有钱庄18家,嘉庆初年(十八世纪末)有124家。天津在嘉庆年间(1796-1820年)设有钱号公所,专门办理钱业公共事宜。业务上,已突破单纯的银钱兑换,还从事存放款和发行银钱票等信贷活动3.鸦片战争后,钱庄的快速发展业务拓展(使用庄票、汇票向进出口商人提供信贷)资本规模的增长:买办资本的渗透,外商银行和票号对钱庄的融资。2.清前期的发展4.金融风潮对钱庄的打击19世纪后半期,上海曾先后出现过四次较大的金融风潮(1866-1867、1871-1873、1978-1879、1883-1884)。后三次暴露了外国金融势力企图通过利用金融风潮控制口岸金融市场的目的。20世纪初,较大的金融风潮有1910年上海橡皮股票风潮和1911年源丰润破产所引发的金融风潮。5.民初钱庄的再度繁荣以上海钱庄业为例,1914年上海有钱庄28家,到1926年发展到87家,资本额也由1912年的106万两,扩大到1926年1341万两;1912年盈利49万余元,1925年盈利高达323万余元。原因:(1)业务方向的调整。原来和产业界联系很少的钱庄,这时也开始面向民族企业。(2)在商品流通渠道中的作用优于银行。安徽亳州南京巷钱庄上海最早的钱业公所6.钱庄的衰落上海是钱庄业最为集中的城市,1927年时全市有钱庄85家,到1937年时只剩下46家。衰落原因:(1)自身的内在缺陷;(2)新式金融机构的竞争;(3)货币制度的改变;(4)南京国民政府政策的影响。(二)票号大约产生于19世纪20年代初,刚开始票号多为山西人经营。继山西票号之后,另有南帮票号。票号的兴起源于贩运商业资金调拨的需要。1.票号的兴起2.票号的经营管理制度:总分号制、顶身股3.票号的兴盛对外贸易规模的扩大,导致对资金流动的需求不断增加,尤其是沿海通商口岸与内地之间的资金流动更为突出。票号已经建立起来并在发展的汇兑网满足了这一需求,这也促进了票号自身的发展。太平天国战争以后,清政府要依靠票号汇兑京协饷,且常常向票号借贷。进入20世纪以后,由于清政府每年必须偿还大量的外债和庚子赔款,各省各关每年必须按期上缴一大笔的款项。这些巨额款项往往需要票号汇兑,使得20世纪初票号业有了更大的发展。票号在经营方针上带有较为浓厚的对封建政府的依赖性,辛亥革命推翻了作为票号业最大靠山和最大客户的清政府。业务经营上墨守成规。外国在华银行势力和中国新式银行业的兴起,逐渐成为票号业的有力竞争对手。4.票号的衰落2)1897-1912年间的金融业(二足称雄、三足鼎立局面初步形成)二足:外资在华银行与钱庄等传统金融机构。此时,外资银行占有外汇和与外国有关的业务;而钱庄等占有内汇,这样他们就控制了我们前面讲到的沿海与内地的贸易网,基本上把当时能有盈利的空间都控制了。中国本国银行自1897年产生之后,到1911年,大约有30家,而存活下来的才十几家。当时,他们一方面把国外先进的东西吸收进来,如通商银行采用了“汇丰模式”,设立了华账房、洋账房,以处理银行业务。即走上现代化之路;另一方面受到业务限制,除依靠政府的支持,他们还推行“钱庄化”的策略,即本土化:一是接受来自钱庄等传统金融机构的资金、人才、技术等支持;二是把自己的资金转放于钱庄、洋行,以收取同业存款的收益;并以此为前提,跟企业等拉上关系(因为企业等按照习惯不愿接受抵押贷款,只从事信用放款),还以此为条件借用钱业公所,进行票据处理。另外还跟钱庄联系上互相领用钞券的制度,以此扩大银行的信誉,达到了双赢的目的。银行如此做法,实质上是银行的“本土化”方针。3]1912-1937年金融业的发展A、外资银行的快速发展(英-日-美)B、传统金融机构的兴衰C、本国银行业的独占鳌头
4]1937-1949年金融业的衰竭(1)商业银行由稳定经营向投机转化[库存、买卖外汇](2)官僚银行一统天下[四行二局一库](3)外资银行等由日垄断向美转化二、银行的兴起和发展(一)外资银行1845年,第一家外资银行——丽如银行(OrientalBank)1.晚清时期1950年代,汇隆银行(CommercialBankofIndia)、呵加剌银行(AgraandUnitedServiceBank)、有利银行(CharteredMercantileBankofIndianLondon&China)、麦加利银行(CharteredBankofIndian,Australia&China)麦加利银行上海分行1865年,汇丰银行(Hongkong&ShanghaiBankingCo.Ltd.)1900年香港上海汇丰银行伍圆纸币汇丰银行汉口分行1860年,法兰西银行(Comprotoird’EscomptedeParis)1872年,德意志银行(DeutscheBank)1890年,德华银行(DeutscheAsiatischeBank)1893年,横滨正金银行1895年,华俄道胜银行(PyeckoKNTauckNubaHK)1892年,东方汇理银行(BanquedeL’IndoChine)1902年,花旗银行(TheNationalCityBankofNewYork)2.北洋政府时期新设立有29家外商银行,其中以日、美资本居多,另一特点是多中外合办银行,如中法实业银行、中华汇业银行、中华懋业银行。这些银行及其分支机构,分布范围十分广泛,深入中国的内地和边疆,势力已达极盛。3.国民政府时期最初十年,除东北外,新设的外商银行有五家。原有外商银行的势力仍在继续发展。到1936年,外国在华银行共32家141处(不包括日本在东北开设的地方性小银行),其中英国7家27处、美国4家16处、日本11家54处。外国银行资产在中国金融市场上占极大的比重。1936年底全国169家华商银行和储蓄银行的全部资产是14.3亿元,而同年33家外国在华银行的资产是19亿元,比169家华商银行还多1/3。抗日战争期间,日本、德国、意大利三国的银行势力扩张,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英、美、法、荷、比等国的银行被日、伪接收或侵占。抗战结束后,日、德、意三国银行被国民政府四行二局接收,而英、美、法、荷、比等国的银行先后复业。这一时期,美国在华银行的发展特别迅速。至1949年1月,在华的外商银行共有15家:其中英商4家,美商5家,荷商2家。4.外商银行在中国的作用(1)控制进出口贸易,垄断外汇。(2)控制中国金融(发行纸币,开展存、放、汇等)(3)投资中国政府,控制中国财政。(二)华资银行1.清末第一家华资银行:中国通商银行(1897)国家银行:大清户部银行(1905.8),1908年改名为大清银行。交通银行(1908)。地方银行:天津官银号、福建官钱局、浙江官银号。后陆续改称银行。商业银行:上海信成银行、浙江兴业银行、四明商业储蓄银行(上海)等。天津官银号2.北洋时期国家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地方银行:这一时期设立的地方金融机构有30家左右。“北四行”、“南三行”“北四行”是金城银行、盐业银行、中南银行、大陆银行这四家商办银行的通称。“北四行”先后成立四行联营事务所和四行联合准备库等联营机构。“南三行”是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浙江兴业银行、浙江实业银行的统称,这三家银行没有建立联营机构,但他们以上海为基地,业务经营上相互支持,它们之间的董事、监事也相互兼任。发展原因:民族工商业的发展,对资金需求增加;从事政府放款和公债投机;银行家们的励精图治。金城银行大楼上海商业储蓄银行3.国民政府时期
“四行二局”金融垄断体系的建立: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国农民银行、邮政储金汇业局、中央信托局。(1)最初的十年中国银行总经理张嘉璈对商业银行的控制:成立完全由政府控制的中国国货银行,颁布旨在限制民族资本金融实力的《银行法》等法律,对中国通商银行、中国实业银行、四明银行进行接管改组。四联总处:1937年8月,由中、中、交、农四大银行在上海组成“四行联合办事处”
。1938年迁重庆,1939年9月由一个联合机构改组成为统一的中央集权机构,并扩大组织,提高职权,使其担负起筹划与推行政府战时金融经济政策的任务。(2)抗日战争时期抗战胜利后,政府接收了大量敌伪资产,国家垄断金融体系迅速膨胀,并在国民经济要害部门占据了垄断地位。据1946年6月的一项统计,在国统区的3489家银行分支机构中,国家垄断性质的银行及其分支机构达2446家,占总数的70%以上。1946年11月,政府又宣布成立“中央合作金库”,其分支机构遍布各县市,使国家垄断金融体系发展到了顶点。
(3)解放战争时期三、货币制度的变化与通货膨胀(一)货币制度的演变白银作为主要货币源自明中叶,计量单位极其复杂,有官平、市平之分。明代中叶,已有外国银元流入中国,当时主要是西班牙银元和荷兰银元。清代银元流入更多,流通范围进一步扩大。外国银元在中国有种种俗称。“双柱”、“双烛”、“大髻”、“小髻”。1.两元并用西班牙双柱银元(本洋)墨西哥鹰洋英国“站人洋”日本龙洋中国官铸银元则始自光绪年间。北洋时期,铸造的银元是袁世凯头像银元,俗称“袁大头”或“大头”。其他各种银元的流通逐渐减少,为后来的废两改元打下了基础。“袁大头”孙中山银元2.制钱制度的危机和铜元、银角的滥铸明清两朝,以本朝官铸铜钱为制钱。同治光绪年间,由于铜产量下降,铜价上涨,导致钱贵银贱,铸钱成本过高,铸钱数量减少。另有私销问题,制钱被偷运出洋,以致形成了钱慌。于是,铜元代替之前而兴起。铜元铸造始于1900年,最先在广东开始铸造,此后各省仿制,在利益驱动下,很快形成滥铸之风。民国年间更甚。铜元3.纸币的发行清代后期,既有地方政府和官银钱局发行的纸币,民间的钱庄、票号、银炉、金店、当铺、商店、商会也发行纸币。外商银行也在中国发行纸币,本国银行中国通商银行、大清银行成立后也发行纸币。北洋政府时期,国家银行、省地方银行、私营银行和外国银行都可以发行货币,纸币发行和流通也很混乱。国民政府时期,纸币发行逐渐走向统一。(二)币制改革与通货膨胀1.晚清时期咸丰朝的通货膨胀:1853年,户部先后发行官票和宝钞,1862年11月,官票、宝钞在外省停用,1865年直隶省也停止使用。户部还自1853年起铸铁、铅制钱和各种大钱,1854年停铸大钱、1859年停铸铁钱。币制讨论和《币制则例》的颁布:美国人精琦提出金汇兑本位制,而国内多数主张银本位制,但有两元之争。1910年清政府颁布《币制则例》,这是中国正式颁布的第一个银本位制的条例。次年清朝即被推翻,自然未曾实行。2.北洋政府时期:币制改革的尝试《国币条例》:国务院币制会议决定实行银本位制,以宣统二年《币制条例》为基础作了一些修改,形成为《国币条例》,于1914年2月8日颁布。1915年月,币制委员会拟定了《修正国币条例草案》,主要增加铸金币的内容。试图统一纸币的发行:1915年10月,北京政府公布《取缔币条例》共9条,规定:除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外,其他银行不得发行纸币,已发行的纸票限期回收。3.国民政府时期:货币的统一废两改元:1933年3月1日,财政部发布《废两改元令》,宣布从3月10日起,先在上海实施废两。4月6日又通令全国废两改元。废两改元,使中国币制开始走向统一,走向近代化,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改革意义。
白银风潮与法币政策:1934-35年,白银风潮。1935年11月国民政府实行法币政策。法币政策的实行,基本上收到了统一币制之效,实现了自清末以来历届政府为克服币制紊乱屡经拟议而未能实现的币制改革,有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同时废除银本位制是中国进一步融入资本主义经济体系所不可避免的。通货膨胀:法币政策的推行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其他制度的合理配套,才会有实质内涵。但国民政府的金融政策的主要目的是服从垄断的需要。尤其是抗战及解放战争时期,战争所导致的财政危机,只有靠发行通货维持财政支出,由于政府的银行掌握了货币发行权,这些银行不仅制造通货膨胀,而且竭力扩大放款,造成了信用扩张远远超过货币发行总额。四、近代中国金融市场的结构(一)金融市场的组成货币兑换市场:最发达的金融市场。货币市场:同业拆借市场的发展、贴现市场的相对不足。汇兑市场:发达的内汇市场、外商控制的外汇市场。证券市场:债券市场相对发展、股票市场则不充分。黄金市场:以上海最为发达。(二)以上海为中心的多层次金融网络到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中国已经形成较为完整的金融市场体系,它是一个由三个不同层级组成的金融网络。第一层级为全国金融中心——上海;第二层级为区域金融中心,如北京、天津、汉口、重庆等区域经济中心;第三层级包括规模不等的城市,它们分别与全国和区域金融中心保持着程度不同、疏密有致的金融联系,成为这些金融中心城市的外围和支撑。1.全国金融中心——上海(1)历史必然性:外贸和工业的绝对优势:1910年前,上海的外贸要占全国的50%以上,1933年工业总产值达到11亿元,超过了当时全国工业总产值的一半。上海的租界为投资者兴办银行提供了便利和保障。(2)表现金融机构的集中:20世纪30年代,上海的43家银行公会会员银行中,有35家总行在上海,占81%,加上设在上海的分支行,共有银行机构182家。还有11家信托公司、48家汇划钱庄、2个储蓄会、1家邮政储金汇业局。其他金融机构品种,上海也一应俱全,如证券交易所、面粉纱布粮油交易所、保险公司等。上海金融机构资力雄厚,1936年,在沪银行、钱庄和信托公司的资力估算为32.72亿元,占当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国特殊益生菌菌株行业市场竞争格局、投融资动态分析报告
- 《妇产科护理学》课程简介(护理)
- 《濮阳非凡周报最终》课件
- 购房合同中关于平面图的条款
- 4s店物业服务合同
- 《国际商事合同通则》价格条款
- 《涉外治安案件查处》课件
- 《润滑基础知识》课件
- 《文明礼仪规范》课件
- 《压疮预防新进展》课件
- 出租房屋安全检查制度模版(2篇)
- 《Maya 2022三维动画制作标准教程(全彩版)》第09章 动画技术
- 二零二四年仓储物流信息化升级改造合同
- 数学-安徽省2025届高三第一次五校(颍上一中、蒙城一中、淮南一中、怀远一中、涡阳一中)联考试题和答案
- 学习二十届三中全会应知应会知识测试题三套汇编【附:全部答案】
- 文书模板-《公司与村集体合作种植协议书》
- 新建(扩建)肉牛肉羊(奶水牛)生态养殖示范场申请表
- 话题26 科技发展与信息技术创新科学精神信息安全 2025年高考英语专项复习
- 三级安全教育培训计划及制度
- JJF(京) 105-2023 网络时间同步服务器校准规范
- 工程系列自然资源行业级评审专家库成员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