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福建省厦门市二中生物高二第二学期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福建省厦门市二中生物高二第二学期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福建省厦门市二中生物高二第二学期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福建省厦门市二中生物高二第二学期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福建省厦门市二中生物高二第二学期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福建省厦门市二中生物高二第二学期期末统考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关于ATP的叙述,正确的是A.ATP分子由腺嘌呤、脱氧核糖和磷酸组成 B.细胞缺氧时细胞质基质中不能合成ATPC.细胞代谢加快时ATP与ADP间的转化加快 D.线粒体、叶绿体合成的ATP均可用于物质跨膜运输2.下列有关细胞的分化与凋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人体内分化后的细胞可能会再进行细胞分裂B.细胞分化导致基因选择性表达,使细胞种类增多C.体内被病原体感染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实现的D.细胞凋亡过程中某些基因的表达可能会增强3.下列关于人体细胞分化、衰老、凋亡与癌变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分裂能力随细胞分化程度的提高而减弱B.衰老细胞中各种酶的活性显著降低C.细胞凋亡有助于机体维持自身的稳定D.癌细胞无接触抑制特征4.下列有关细胞的能量“通货”——ATP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是生物界的共性B.人体在紧张或愤怒状态下,细胞内产生ATP的速率大大超过产生ADP的速率C.ATP中的能量可以来源于光能或化学能D.人体在剧烈运动中,通过机体神经和体液调节,细胞产生ATP的速率迅速增加5.下列有关体细胞核移植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体外将从卵巢采集到的卵母细胞培养到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B.供体细胞不一定要来自珍稀动物C.通过显微操作技术去除卵母细胞的细胞核和第一极体D.使用电脉冲等方法激活重组细胞使其完成细胞分裂和发育6.蛙类的坐骨神经既有传入神经纤维,又有传出神经纤维,是混合神经。实验人员做脊蛙(无头蛙)反射实验时,将麻醉药处理左腿的坐骨神经,在不同条件下分别刺激左趾尖和右趾间,观察刺激反应,实验结果如下表。(“+”表示发生缩腿反射,“-”表示不发生缩腿反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用药前用药后5分钟用药后10分钟用药后15分钟左腿右腿左腿右腿左腿右腿左腿右腿刺激左趾尖++++-+--刺激右趾尖++++-+-+A.脊蛙没有大脑皮层,缩腿反射的中枢受到破坏B.该麻醉药对传出神经的起效比对传入神经快C.用药后10分钟,左腿的传入神经已经被麻醉D.用药后15分钟,右腿的传出神经已经被麻醉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抗人T淋巴细胞CD3抗原单克隆抗体主要用于治疗和预防肾脏等器官移植病人的急性排斥反应。下图是该抗体的研发和生产过程,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甲是____细胞,乙是______细胞。(2)①过程需要加入____诱导细胞融合,之后需用特定的选择性培养基进行第一次筛选,目的是除去其他细胞,保留____细胞。(3)②表示将丁细胞注射到小鼠____内,之后从相应液体中提取该单克隆抗体。该单克隆抗体能够治疗和预防器官移植时的排斥反应。8.(10分)南方某地的常绿阔叶林等因过度砍伐而遭到破坏。停止砍伐一段时间后,该地常绿阔叶林逐步得以恢复。下表为恢复过程一次更替的群落类型及其植物组成。演替阶段

群落类型

植物种类数/中

草本植物

灌木

乔木

1

草丛

34

0

0

2

针叶林

52

12

1

3

针、阔叶混交林

67

24

17

4

常绿阔叶林

106

31

16

回答下列问题:(1)该地常绿阔叶林恢复过程中群落演替的类型为____________演替。常绿阔叶林遭到破坏后又得以恢复的原因,除了植物的种子或者繁殖体课得到保留外,还可能是原有的________条件也得到基本保留。(2)在有上述群落构成的生态系统中,恢复力稳定性最强的是_______________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最强的是_______________生态系统。(3)与草丛相比,针叶林的动物分层现象较为___________(填“简单”或“复杂”),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10分)如图为生态系统“碳”元素的循环途径,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生态系统中A、B(B1、B、B3)、C共同构成了_______,图中食物链是_____(用图中字母和简头表示)。(2)碳元素通过①______途径进入生物群落,②为生物的______作用。(3)成分C所起的作用是_____(4)图中捕食者能依据被捕食者的气味捕猎,说明信息传递在生态系中的作用是_______。(5)若图中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为600KJ,则该生态系统中次级消费者最少可得到能量______KJ。10.(10分)根据资料回答问题安德鲁•法尔和克雷格•梅洛发现了RNA干扰现象(RNAi),他们认为:双链RNA—旦进入细胞内就会被一个称为Dicer的特定的酶切割成21—23个核苷酸长的小分子干涉RNA(SiRNA)。Dicer能特异识别双链RNA,以ATP依赖方式切割由外源导入或者由转基因、病毒感染等各种方式引入的双链RNA,切割产生的SiRNA片段与一系列酶结合组成诱导沉默复合体(RISC)。激活的RISC通过碱基配对结合到与SiRNA同源的mRNA上,并切割该mRNA,RNA的一条链通过碱基配对把复合mRNA切断毁掉,RISC复合体连接到mRNA链上,导致蛋白质不能合成,如下图所示(1)克里克提出中心法则指出的遗传信息传递路径包括(请用箭头和文字表示)___________,后来在一些病毒中又发现了RNA复制酶和___________酶,从而补充了遗传信息从RNA流向RNA以及从_________两条传递路径。根据RNAi机理,RNAi能使相关基因“沉默”,其实质是遗传信息传递中的___________过程受阻。(2)通过Dicer切割形成的SiRNA使基因“沉默”的条件是SiRNA上有___________的碱基序列。(3)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会导致基因的改变,但不一定会导致其编码的蛋白质结构的改变请根据所学知识从基因结构的层面作出合理的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11.(15分)果蝇的日活动周期由基因per控制,野生型基因per+和突变基因perS、perL分别控制果蝇的日活动周期为24小时、19小时和29小时,突变基因perO则导致果蝇活动完全没有节律性。(1)突变型果蝇具有不同的日活动周期,说明基因突变具有____________的特点。已知per+控制合成的蛋白质由1200个氨基酸组成,而perO控制合成的蛋白质仅由约400个氨基酸组成,试推测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per基因除了能影响果蝇的日活动周期外,还能影响雄果蝇的求偶鸣叫节律。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分析,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科学家发现,哺乳动物也存在调节日活动周期的per基因。请结合生活实际推测日活动规律__________(是/不是)完全受基因调控,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C【解题分析】ATP分子由腺嘌呤、核糖和磷酸组成,A错误;细胞缺氧时细胞质基质中进行无氧呼吸,能合成ATP,B错误;细胞代谢加快时,ATP与ADP间的转化也会加快,C正确;叶绿体合成的ATP只用于暗反应,D错误。【题目点拨】本题考查了ATP和ADP之间的相互转化,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ATP在体内的含量不高,可以与ADP迅速转化形成,还要注意D选项,叶绿体产生的ATP只能用于暗反应,不能用于其它生命活动。2、B【解题分析】

1、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2、细胞分化的实质就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3、细胞凋亡: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题目详解】人体内分化后的细胞可能会再进行细胞分裂,例如造血干细胞,A正确;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B错误;体内被病原体感染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实现的,C正确;细胞凋亡过程中,与凋亡调控有关的基因的表达会增强,D正确。故选B。【题目点拨】理解细胞分化和细胞凋亡的实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3、B【解题分析】

细胞分化程度越高,分裂能力越弱,A正确;衰老的细胞中大多数酶的活性普遍降低,B错误;细胞凋亡能够维持内部环境的稳定,以及抵御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C正确;癌细胞的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培养时无接触抑制特征,D正确。【题目点拨】本题主要考查细胞的生命历程,要求学生理解细胞分裂与细胞分化的关系,理解细胞衰老的特点,理解细胞凋亡的意义。4、B【解题分析】

合成ATP的能量来自呼吸作用或光合作用,场所在线粒体,叶绿体和细胞质基质。ATP在细胞内含量很少,但转化速度很快,这样能避免能量的浪费,又保证了及时供应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题目详解】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是生物界的共性,A正确;人体在紧张或愤怒状态下,细胞内产生ATP的速率与产生ADP的速率相当,但两者速率都增大,B错误;ATP中的能量可以来源于光能或化学能,C正确;人体在剧烈运动中,通过机体神经和体液调节,细胞呼吸强度增加,则ATP的合成速率增加,D正确。【题目点拨】1.ATP的再生和利用2.ATP是生命活动直接能源物质,是所有生物的共性;正常生物体内,ATP与ADP的含量相对稳定,人体在剧烈运动中,通过机体神经和体液调节,细胞消耗ATP的速率增大,产生ATP的速率也迅速增加。5、A【解题分析】

动物核移植:是将动物的一个细胞的细胞核,移入一个已经去掉细胞核的卵母细胞中,使其重组并发育成一个新的胚胎,这个新的胚胎最终发育成一个新的个体。用核移植方法得到的动物称为克隆动物。【题目详解】A、由于MⅡ期卵母细胞核的位置靠近第一极体,用微型吸管可一并吸出细胞核与第一极体,所以需要将卵母细胞培养到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故A错误;B、供体细胞不一定要来自珍稀动物,故B正确;C、在核移植之前,需要通过显微操作技术去除卵母细胞的细胞核和第一极体,故C正确。D、本实验中需要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如电脉冲、钙离子载体、乙醇、蛋白酶合成抑制剂等)激活受体细胞,使其完成细胞的分裂和发育进程,故D正确。故答案为A。6、B【解题分析】

结合题干信息和表格内容可知,用药10分钟后,刺激左趾尖,左腿无反应,右腿仍有反应,说明左腿的传出神经已被麻醉,但左腿传入神经未被麻醉;用药15分钟后,刺激右趾尖,左腿无反应,右腿有反应,说明右腿的传入神经已被麻醉,但传出神经未被麻醉。【题目详解】缩腿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所以脊蛙没有大脑皮层,但缩腿反射的中枢未受到破坏,A错误;根据题干,麻醉药处理左腿的坐骨神经,表格中左腿先失去反应,刺激右趾尖,右腿在用药后15分钟仍有反应,说明该麻醉药对传出神经的起效比对传入神经快,B正确;根据表格数据分析可知,用药后10min,刺激左趾尖,右腿仍有反应,说明左腿的传入神经纤维未被麻醉,C错误;用药后15分钟,刺激右趾尖,右腿仍有反应,说明右腿的传出神经未被麻醉,D错误;【题目点拨】本题解题关键是根据反射弧的组成,根据表格内容分析用药的不同时间,麻醉药所起作用部位。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人T淋巴B淋巴聚乙二醇(PEG或灭活的病毒)杂交瘤腹腔【解题分析】

题图为制备单克隆抗体的过程:甲是人T淋巴细胞,乙是B淋巴细胞,①过程为细胞融合,②体内培养。【题目详解】(1)注射的抗原是人T淋巴细胞,从小鼠体内提取的是B淋巴细胞。(2)动物细胞融合的诱导剂是聚乙二醇或灭活的病毒,之后需用特定的选择性培养基进行第一次筛选,目的是保留杂交瘤细胞。经上述筛选获得的细胞产生的抗体还不是单克隆抗体,这是因为从小鼠脾脏内提取的B淋巴细胞不止一种。需经克隆化培养后,利用该抗体能和CD3分子特异性结合的原理,再次筛选得到能分泌所需抗体的细胞。(3)②表示将丁细胞注射到小鼠腹腔内。【题目点拨】单克隆抗体的制备:(1)制备产生特异性抗体的B淋巴细胞:向免疫小鼠体内注射特定的抗原,然后从小鼠脾内获得相应的B淋巴细胞;(2)获得杂交瘤细胞:①将鼠的骨髓瘤细胞与脾细胞中形成的B淋巴细胞融合;②用特定的选择培养基筛选出杂交瘤细胞,该杂种细胞既能够增殖又能产生抗体。(3)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4)将杂交瘤细胞在体外培养或注射到小鼠腹腔内增殖;(5)提取单克隆抗体:从细胞培养液或小鼠的腹水中提取。8、)次生土壤)草丛常绿阔叶林复杂针叶林中植物群落的垂直结构更复杂【解题分析】

(1)次生演替是指原有的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的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故该地常绿阔叶林恢复过程中群落演替的类型为次生演替。(2)生态系统结构越复杂的生态系统(常绿阔叶林),不容易遭到破坏,一旦被破坏,不容易恢复,其抵抗力稳定性越高,恢复力稳定性越低;反之,生态系统结构越简单的生态系统(草丛),其恢复力稳定性越高,抵抗力稳定性越低。(3)影响动物分层现象的主要原因是食物和栖息场所;与草丛相比,针叶林的植物分层现象更复杂,给动物提供的食物种类和栖息场所更多,动物分层现象较为复杂。9、生物群落A→B1→B2→B3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呼吸将动植物尸体中的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回归到无机环境中去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6【解题分析】

据图分析:A为生产者,B为消费者,C为分解者;①为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硝化细菌的化能合成作用,②为生物的呼吸作用,③为化石燃料的燃烧。【题目详解】(1)据图分析可知,A为生产者,B为消费者,C为分解者,ABC三中生物成分共同构成生物群落;食物链必须以生产者为起点,为A→B1→B2→B3。

(2)碳元素主要通过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及和硝化细菌等化能合成作用进入生物群落;②为生物的呼吸作用。

(3)成分C为分解者,能将动植物尸体中的有机物转化成无机物回归到无机环境中去。

(4)气味属于化学信息,图中捕食者能依据被捕食者的气味捕猎,说明信息传递可以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

(5)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为600kJ,若该生态系统中次级消费者最少,则应按最低的传递效率10%进行计算,根据能量流动单向传递、逐级递减的特点,该生态系统中次级消费者最少可得到能量为600×10%×10%=6kg。【题目点拨】易错点:若下一营养级得到的能量最少,按最低的传递效率计算,若最多,则按最高的传递效率进行计算。10、逆转录RNA流向DNA翻译与mRNA互补配对基因上某个碱基对发生改变,它不一定位于基因的外显子部位【解题分析】

对RNAi机理分析可知,Dicer能异识别双链RNA,切割产生的SiRNA片段,SiRNA片段与一系列酶结合组成诱导沉默复合体(RISC)。激活的RISC通过碱基配对结合到与SiRNA同源的mRNA上,并切割该mRNA,导致蛋白质不能合成。【题目详解】(1)克里克提出中心法则:遗传信息可以从DNA流向DNA,即DNA的自我复制;也可以从DNA流向RNA,进而流向蛋白质,即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中心法则的图解如下:。后来在一些病毒中又发现了RNA复制酶和逆转录酶,从而补充了遗传信息从RNA流向RNA以及RNA流向DNA两条传递路径。由“RISC复合体连接到mRNA链上,导致蛋白质不能合成”可知,RNA干扰的实质是阻断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2)SiRNA片段与一系列酶结合组成诱导沉默复合体(RISC)。激活的RISC只有通过碱基配对结合到mRNA上,才能切割该mRNA,使蛋白质不能合成。因此,SiRNA上要有与mRNA同源的碱基序列。(3)基因突变不一定会导致其编码的蛋白质结构的改变,有以下2种情况。从基因结构的层面上来分析:基因上某个碱基对发生改变,它不一定位于基因的外显子部位;从密码子的特点来分析:密码子具有简并性,翻译出相同的氨基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