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气象灾害》_第1页
《中国的气象灾害》_第2页
《中国的气象灾害》_第3页
《中国的气象灾害》_第4页
《中国的气象灾害》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节中国的气象灾害整理课件教学目标1.基于地图分析,说明中国气象灾害的地理分布。2.从自然原因〔孕灾环境〕和人文原因〔受灾体〕的相互关系上,理解气象灾害多发区的成因。3.结合中国季风气候的特点和农业灾情,阐述旱灾灾情特点。整理课件气象灾害是影响面最广的灾害。我国海陆兼备,大局部地区受季风控制,气候极不稳定,决定了我国季节降水和年际降水的时空分布不均衡。导致我国气象灾害种类多,其中干旱、台风、寒潮对我国农业的危害影响范围最广、灾情最重。整理课件一、旱灾

我国发生范围最广、频次高、持续时间最长的渐发性气象灾害。1、四个旱灾多发中心:

华北、华南、西南和江淮地区整理课件我国的旱灾以华北地区最为严重。整理课件探究活动:简要分析华北地区旱灾严重的原因。提示:自然原因:我国大局部地区受季风控制,由于夏季风不稳定,导致降水的季节、年际变化大,特别是春季和初夏降水少,所以极易发生持续性干旱。人为原因:人口稠密,人均径流量少;工农业兴旺,用水量大。整理课件整理课件1972年旱灾最严重的地区是华北东部和西部。整理课件整理课件通过对案例的学习,了解以下内容:①我国自古就是一个旱灾严重的国家。1949年以来,1959年~1961年、1965年、1972年和1978年等年份都发生了区域性的大旱灾。②旱灾的危害:河流断流、水库干涸;作物歉收,有的甚至绝收;人畜饮水困难等。③结合图2.2可知,华北地区是旱灾和涝灾灾害都很严重,而且交替频繁出现的地区,防旱、抗洪对当地政府和人民来说具有双重意义。整理课件2、不同区域的旱灾特点我国不同区域具有不同的旱灾类型和灾情特点。干旱区年年干旱,属荒漠景观,几乎很少出现旱灾;半干旱区常常“十年九旱〞;旱灾区主要分布在常年雨水较多、干旱程度较低的广阔东部季风区。整理课件整理课件〔1〕东北地区盛夏干旱,“三天一小干,五天一大旱〞。由于降水相对稳定,旱灾频次相对较少。〔2〕华北地区春旱严重,有“春雨贵如油〞的说法,旱灾频次居首位。〔3〕长江地区伏旱,有农谚“春旱不算旱,夏旱减一半〞。7月份雨带北移,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易发生旱灾,但是,台风雨经常可以缓解灾情。〔4〕华南地区夏秋旱。〔5〕西南地区四季均可发生旱灾。总的说来,我国旱灾以春旱发生地域最广、频率最高,夏旱和秋旱次之。整理课件探究活动:1、我国干旱、半干旱区为何不是严重旱灾区?2、分析我国四大旱灾多发区的自然、社会条件,理解其成因。提示:干旱对人类造成了损害,才称旱灾,如果干旱发生在无人区,不会给人类带来灾害,也就不会形成旱灾。并且旱灾的严重程度与人口、经济的兴旺程度有关,人口越密集,经济越兴旺,同样程度的干旱造成的旱灾越严重。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虽然雨水不多,年年干旱或“十年九旱〞,但由于人口稀疏,经济落后,因此旱灾并不是最严重的地区。整理课件3、旱涝关系〔1〕旱灾和涝灾在时间上交替:我国主要旱涝交替区有黄河流域、海河流域、长江中下游及珠江流域等地区。〔2〕旱灾和涝灾在空间上交错出现:即某一地带雨涝而另外大片地区干旱,即“这里不涝那里涝,这里不旱那里旱〞的现象。整理课件4、我国农业旱灾灾情严重〔1〕干旱发生的季节往往与当地作物的生长发育季节相吻合,加重了农牧业灾情。〔2〕我国水土资源组合不平衡,特别是北方耕地多、城市和人口密集,但水资源少,造成北方城市十分缺水。整理课件思考:为什么东部季风区是旱灾频发区?点拨:我国东部深受季风的影响,季风到来的早晚、势力的强弱、停留时间的长短等都直接影响着降水量的多少及其时间分配,加上夏季气温高、蒸发量大,使得季风区的降水量不仅年内变化大而且年际变化大,不稳定的降水就是干旱频发的主要原因。而东部是我国重要的工农业生产区,对降水的需求量和保证率要求很高,如果出现干旱,势必造成旱灾灾情。因此,我国东部季风区是旱灾频发区。

整理课件二、台风灾害1、我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遭受台风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我国位于太平洋西岸,由于西太平洋台风具有向西北方向移动的特征,因此我国极易遭受台风的袭击。2、台风发生的时间:主要为盛夏至秋初3、台风灾害的空间分布特点:沿海重、南方重。整理课件说明:我国台风来自西北太平洋的热带气旋,我国南起两广,北至辽宁的漫长海岸地带,时常受到台风的袭击,大多数内陆省份也可能直接或间接受到影响。其中,杭州湾以南的台风频次远高于以北地区,广东和海南东部沿海的台风频次约占50%左右,浙江、台湾东部、海南东北部等沿海遭受台风灾害的次数,占总数的1/3以上。通过阅读图2.32,掌握以下内容:影响我国的台风,主要发生源地在西北太平洋,是全球发生次数最多、势力最强的一个海区。平均每年有28个台风生成,约占世界台风总数的1/3。整理课件台风主要在我国东南沿海登陆,受其影响程度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小。台风灾害灾情严重的地区是地均GDP高且台风次数多的地区。整理课件4、台风造成的损失台风造成的损失约占全国自然灾害损失的15%~20%,其中沿海省区的台风灾情最重。随着沿海地区经济的开展,台风灾害损失也有逐年增加的趋势。通过阅读表2、6,需要了解以下内容:①记录有关台风灾害灾情信息主要从死亡人数、受伤人数、毁损船舶、倒塌房屋数、直接经济损失等方面纪录。②自20世纪90年代以后,台风造成的经济损失有成倍增长的趋势。整理课件探究活动:①我国最大的城市上海虽然受灾,但却没有成灾,原因是什么?②区别台风和旱灾、洪水的灾情报告有什么不同?③台风登陆对区域旱情有什么影响?〔提示:上海虽然受灾,但却没有成灾与该城市的防御能力强有密切关系。台风登陆会带来大量降水,可以缓解当地的旱情。〕整理课件思考:台风对沿海地区农业和城市有什么影响?提示:我国沿海地区是重要的工业区、农业区、渔业区,人口密集,城市港口众多的地带。台风带来的狂风、暴雨以及风暴潮灾害常会形成海水倒灌,造成海堤决口,形成洪涝灾害,并且可诱发泥石流和滑坡等灾害,会造成城市、港口以及生命线工程的破坏、船舶的毁坏等,以及人员伤亡、房屋倒塌、建筑物破坏,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从而直接威胁着我国沿海地区工农业经济的开展。整理课件三、寒潮灾害1、发生时间:9月至次年5月每年春秋两季有两个寒潮顶峰期,即3~4月和10~11月,前者更强。春秋季节爆发的寒潮对农作物的危害最大。2、源地:北方大陆与冰雪洋面3、路径:偏西路径——经新疆和蒙古高原向日本海及东海北部移动;偏北路径——经蒙古高原向我国南方移动;东北路径——经日本海或我国东北向我国东部沿海侵入。整理课件整理课件侵入我国的寒潮都是北冰洋的极地冷气团向南爆发的结果。有时,在西伯利亚西部和蒙古等地区也会有堆积的冷气团向南爆发,形成寒潮。整理课件4、我国山脉走向对寒潮的影响东西向山地,如天山、阴山、秦岭和南岭等,山体北侧冷空气堆积,灾害加剧;山体南侧相对温暖,灾害减弱。南北走向的山脉,形成冷空气的通道,使冷空气可以分流南下,影响到长江中下游地区和两广地区甚至海南岛。我国青藏高原的海拔高于寒潮天气系统的上界,因此很少受到寒潮影响。

5、影响地区:除青藏高原、滇南谷地外,全国大局部地区受到寒潮影响。发生频次高,东北地区最多,华北次之,再次为西北和长江流域,华南最少。整理课件6、各地灾害表现:北方:大风、降温、霜冻、暴风雪等;南方:降温、冻害、雨雪等。探究活动:东北地区寒潮危害严重的原因有哪些?提示:第一,我国东北地区紧邻冬季风的源地,冬季风越过大兴安岭,使东北地区气温骤降。第二,初霜时东北农作物正值生长季节,严重危害农牧业生产。整理课件四、沙尘暴——华北地区春季影响很大的气象灾害1、概念:沙尘暴是沙暴和尘暴两者兼有的总称;是指强风把地面大量沙尘卷入空中、,使空气特别混浊,水平能见度低于1千米的天气现象。2、发生与防治:2000年沙尘爆发生次数最多的不在西北沙漠区,而是在内蒙古中部。沙尘暴的沙源地分布。2000年4月6日中国北方沙尘暴的走向和覆盖范围。整理课件探究活动:结合图、文资料,说明沙尘爆发生的时间、条件和防治措施。提示:〔1〕沙尘爆发生时间:冬春季节〔2〕沙尘暴产生需要三个根本条件,一是大风——形成沙尘暴的动力条件;二是地面的沙尘物质——形成沙尘暴的物质条件;三是不稳定的空气状态和局部地区的热力条件。〔3〕防治沙尘暴最有效的人类行为是植树造林、种草,增加地表植被覆盖,以减小风速、增加湿度、减轻沙化,降低沙尘暴的根本条件条件。整理课件思考:

1.搜集资料,分析华北地区沙尘暴多发的原因。提示:华北沙尘暴多发的原因有:①由于气候干旱,土壤疏松枯燥,风力对土壤的侵蚀越来越严重。②在日益增长的人口压力下,人们毁林开荒、滥砍滥伐森林,使得森林覆盖率降低。③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过度放牧、滥挖药材,使得森林草原急剧退化,沙化土地面积不断扩大,导致沙尘暴多发。整理课件2、华北冬季降水比春季少,为什么我们不说它“冬旱〞更为严重?提示:春季正值冬小麦生长季节,降水少可能严重影响小麦的生长。冬季,春小麦越冬,处在休眠状态,降水少不影响小麦的生长与收成,因此不造成灾害。所以没有“冬旱〞之说。整理课件五、气象灾害多发区——华北地区1、最常发生的气象灾害:干旱、寒潮、沙尘暴、冰雹、干热风、霜冻等,其中干旱—沙尘暴和干旱—虫灾是主要的气象灾害。2、气象灾害多发的原因各种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整理课件读图2.36,了解以下内容:〔1〕干旱是华北地区最主要的气象灾害〔2〕导致华北地区气象灾害多发的原因既有自然原因,又有人为原因。自然原因:①水热条件不稳定,导致降水的季节分布不均,春旱严重;②冬季风的通道;③接近沙源地;④蒸发强烈,植被覆盖率低。人为原因:①是主要农业商品生产基地,灌溉用水增加;②人口、城市密集,人均水资源匮乏;③过量抽取地下水,导致地面沉降、海水倒灌,水资源缺乏。整理课件

3、损失华北干旱缺水、土地沙化和沙尘暴不仅给当地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也对生态环境构成严重威胁,特别是对首都北京的影响。整理课件显示了干旱给人类带来的恐慌和无奈。整理课件4、华北地区缺水的表现及原因补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