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管理能力与战略财务_第1页
集团管理能力与战略财务_第2页
集团管理能力与战略财务_第3页
集团管理能力与战略财务_第4页
集团管理能力与战略财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集团管理能力与战略财务一、集团企业的管理能力成为集团战略实现的关键分析集团企业所发挥的经济主体作用,可以发现国内集团企业其管理的主要变数表现为:1)战略布局节奏变化速度快,集团企业频繁跨越多个行业进行并购,目的是建立适应经济周期节奏的具有平均高收益的投资循环。2)集团企业战略结构不够稳定,短周期(1年左右)的调整和优化比较明显。主要是因为国家经济的持续增长,引起了产业的增长和成熟周期缩短。3)集团企业的管理能力与集团战略扩张不够匹配,往往引起失控:从高的战略规划,到基本的财务帐务控制和审计。4)与集团企业的管理模式相匹配的控制方式,缺乏有效的支持系统和落实执行系统,特别是信息技术所带来的管理技术及其作用,被集团企业的高层估计不足。5)产业层面上,趋同现象明显:供应商、生产技术与工艺、技术研发、资源的配置策略等趋同加速,对于同产业内的集团竞争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从依靠存量资产的优势,转变为拥有优秀管理能力的优势。6)产业层面上,跨国经营和投资融资,成为领先集团企业的主要战略业务方向之一。通过建立独立的投融资平台,能够实现产业的内部运作低成本和高收益。总结以上的趋势可以看出,集团企业的管理能力提升,成为能否实现战略结构优化的当务之急。集团企业的管理能力,就是战略执行、资源平衡和利益协调能力。集团管理,其最大的特点在于如何通过内在的管理能力,实现不同经济利益体之间的协同,在集团整体战略的指导下,通过优化战略结构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实现集团的可持续扩张发展。因此,战略结构、管理能力成为集团企业的持续发展动力。二、战略结构导向的集团企业“平台式”管理结构

集团企业经常性地进行战略结构的调整,而对于战略结构的内涵缺乏明确的解释,即战略结构究竟要解决何种问题。战略结构调整,虽然是企业的常用词,但是没有被放到企业管理的顶端位置,没有充分发挥其作用,应该是其承担管理指挥作用的时刻了。

战略结构(StrategyStructure/Architecture),是企业部署、配置和平衡可用资源的能力。

战略结构的调整是企业面向经营过程的最高级别的自我检查,他反映了企业的能力新构架。以战略结构为导向可以从根本上把握企业的经营趋势,构筑满足企业长期持续需求的管理体系。

通过战略结构的优化和部署,可以实现集团企业的全局价值,使得各个下属企业潜力的发挥,超出单独经营的状况。

战略结构调整的层次与类型及其调整的内容,如表(1)所示。

通过表(1)可以看出,集团战略结构的调整和部署实现,最根本地需要集团管理能力的支撑和控制方式的有效实现。

集团企业,以掌控多种复杂的资源为基础,与单一企业相比较,需要从企业的整体出发重新理解企业的战略结构与管理能力的相互依赖关系。

随着集团所属产业企业经营因素的趋同现象严重,并且国际上的对手伴着其合作伙伴陆续进入国内的市场,因此如何发挥集团的产业链竞争优势,实现从经营的集约化到品牌的强势化,将会逐渐成为集团企业的必然抉择。

随着信息与通讯技术在企业管理运营中影响范围的扩大和效果的加深,以及国际先进企业的引领作用的影响,未来的3-5年内,“平台式”的集团管理模式将会席卷全球。并且这个“平台”会不断被加厚。

“平台式”集团管理模式,是集团企业战略结构部署的核心体现。随着平台式管理模式的深入应用,集团的管理能力也会得到明显的改进。

集团企业通过“平台式”管理模式,除了能够支持战略经营单元(SBU)的运作外,还可以支持战略能力单元(SCU)的逐步培育,实现战略结构优化的价值:从集团的产业运营,到有策略地培育能力单元,实现能力的复制和扩充。

在日益普及的平台式管理模式中,集团中心的设置相当重要,集团中心的设置主要有三个目标:

1)发挥战略的领导和指导作用,建立可行的管理系统来支持集团战略的施行和审查、监督。

2)全面改进经营业绩,提供管理机制保障持续发展。及时掌控各个下属企业的营销、财务、运营状况,能够针对提出整改的决策依据。

3)调动、盘活集团的共用资源,包括共享财务资源、人力资源与人才培养、社会影响力、品牌资源等。

集团中心作用的发挥,取决于以下四个“杠杆”的利用:组织机构的设置(规模、架构、指责)、管理机制的建立(各种委员会和灵活的员工参与机制方式)、运作支持系统的部署(制度、规章、内控体系、信息技术)、决策层领导风格的改变。

在“平台式”集团管理模式中,集团所能够集中管理控制的资源又很大的区别。在不同的产业聚合度和集团企业的整合程度差异中,这个可以共享的平台有着不同的“厚度”。而财务的集中管理是集团平台的基本关注点。其次是资产、品牌、人力资源和法律及行政管理。三、集团企业管理的控制模式日趋明显分化

根据国际著名咨询公司麦肯锡的资料表明,大量的国际领先企业在五个方面缺一不可:1)明确的使命

2)明确而雄心勃勃的业绩目标

3)扁平的组织结构

4)透明的业绩回馈和沟通系统

5)明确而合理的业绩奖惩鼓励方法。

为了实现这些管理绩效因素,通常采用的控制方式包括:人力资源规划与流程、财务的管控与计划和流程、运营管控与计划和流程。同时,与控制“杠杆”相配套的还有激励“杠杆”:薪酬奖励和职业机会以及价值观和信念。

考虑到不同类型的集团企业,由于其使命和战略目标又很大的差异,因此在提高集团管理能力的策略上会有很多的差异性。在产业集中度较高的集团中,容易形成从经营到战略的分层控制模式。而在实行相关多元化的集团企业中,财务控制和战略控制并举的方式更加有效。在投资为主体的集团中,侧重于集团财务的控制。

在集团企业的管理中,存在着管理信息泛滥的挑战,这些信息来自于各个业务管理领域、各个管理层次和多个管理角色,来自各个角度的信息形成了错综复杂的网络式的信息泛滥状态,因此迫使集团管理的关注点从基础运作层上升到战略运作层。

在“平台式”集团管理模式下,存在着层级式的部署:从低到高,部署的广度和深度有差异:

1)统一的集团帐务管理体系的建立,是集团企业的实现整体控制的基础,包括总帐、固定资产、报表的统一。

2)统一的财务管理体系的建立,是集团企业实现财务控制的必要条件,包括:预算管理、资金管理、筹投资管理等。

3)基于财务控制基础上的战略控制,是保证产业聚合度高的集团企业实现资源整合的必然选择,包括战略规划、绩效管理。

4)在战略规划和战略财务控制的基础上,人力资源、行政管理、法律管理和品牌的整合与推广就成为集团平台的更高整合需求。四、集团战略财务管理实现和支撑集团战略中的核心地位

企业集团的财务控制是集团控制的基本手段,企业集团的财务控制的核心是企业集团得以形成的连接纽带,即资本控制,这主要是通过权限控制、组织控制和人员控制来实现的。

企业集团财务控制从总体上要解决的问题是集权与分权的关系问题。集权与分权是对企业权利分配的两种对立的措施,集团既要是一个协调、互动、高效的组织,这样才能发挥规模效应和协同效应。同时,还要是一个遵循法律上的相对独立性的、直接面对竞争和市场、创造宽松氛围以利于创新的组织。在任何一种情况下企业集团都是在控制与自由的两难中寻求一种集权与分权的平衡,都需要考虑“有控制的分权”这一原则。

有效的集团财务控制框架包括:

1)强有力的母子公司财务控制体系,能够控制和协调各成员企业的活动,这是集权与分权问题的直接体现。

2)设置合理的集团组织结构,包括有效的相关财务职能的组织的结构和其他牵制财务职能的组织结构。

3)有效的集团财务监管体制。经验表明,集团总部对成员企业的一个最重要的监督手段是财务监督,使得子公司的财务人员成为集团的财务人员而不是子公司经理的财务人员,这主要体现在财务机构和财务人员的职能设置上。集团财务管理与控制的主要业务领域包括:1)集中核算。实现集团帐务的集中管理,既可以采用绝对集中模式,也可以采用分布式集中模式。其目的是通过集团帐务的集中,实现集团财务权力的统一,并为协调集团成员之间的利益打下可靠可信的决策基础。这也是当前国内集团企业实现财务控制的基本出发点。表面上看是财务管理问题,其实质是将集团管理的模式和管理权限的分配与设置进行了集约化处理,是集团管理能力的基本体现。2)预算管理。预算管理蕴含着“权力共享的分权”这一哲学思想,通过预算管理才能达到“分散权责、集中控制”的理想境界。据调查,美国、日本、荷兰和英国的企业中实行预算管理的企业所占的比例分别为91%、93%、100%和100%。为了实现集团公司的整合,现金预算和利润预算最重要,应按照构成项目、产品或服务类别、组织层级和单位等三条线索进行设计,从而形成一套“提起来成串,放下去成片”的预算编制表格体系。3)合并报表。产业松散整合型集团,通过合并报表的正确应用,虽然财务管理信息稍有滞后,但是通过合并报表的规则设置和正确的应用,也可以达到监控和反馈下属企业经营状况和目的。集团合并账可以按业务区域、管理分级、产业版块进行任意组合合并。也可以从集团合并账直接向下追踪到公司账与会计分录和业务单据。4)资金管理。集团公司只有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明确控制资金管理的集权程度,才能使集团公司的资金聚而不死、分而不散、高效有序、动态平衡。根据管理的集权与分权的程度不同、行业的资金运行规律不同,资金管理大致可划分为以下几种不同模式:1)集中监控模式;2)统收统支模式;3)现金集合库模式;4)预算驱动拨款模式。

实际工作中各种业务模式是混合使用的。预算的精度会逐步提高,根据业务需求的变化和管理水平、预算水平的提高,许多集团公司的资金预算管理与结算业务的结合日益紧密。5)绩效管理。绩效管理是使企业能够将战略转化为计划、监督计划执行并提供管理和改善经营和财务绩效的系统管理方法。它能够与预算管理、ERP、合并报表、资金管理构成完整的集团企业管理应用方案。预算,解决了内部的问题,而通过财务专家评估可以与集团外部的同行和进行对比。通过绩效管理,可以充分处理财务和非财务指标的信息,达到决策及时、依据详尽的目的。并可以追溯到细节,能够做出截然不同的决策。通过集团财务管理的应用,可以引起财务管理职能和资源的分配的改变,使更多的财务管理人员,将时间和工作资源投入到分析、辅助决策和提供建议的管理职能中,而不是沉湎于繁琐的事务性的处理工作。实现从“事务型”工作,到“管理型”工作的逐步转变。五、信息化技术加速集团企业管理能力的提升

集团企业管理能力,随着平台的建立,逐步支持了集团从企业整合到构架产业协作,再到形成商业生态群落的格局。但是如果缺少集团中心的支持系统建立和无法保证管理制度的落实,那么集团企业的管理能力,在业务的实行过程中,很大的可能是被打了折扣,甚至扭曲。而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则可以将能够实现和体现集团管理能力的关键指标“固化”,其目的就是将成功的成熟的管理实践经验标准化并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得到复制、传播和普及。

信息化管理的解决方案在集团企业的管理能力改进上,如表(2)所示。

在任何一个企业中,创造价值和规避风险是一个同步的过程。企业是调节供需的平衡器,目的是开源节流,并保持源流平衡。而对于一个企业实现组织结构的扁平化,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时间和利益协调,还需要一个从较长时间的磨合过程。而通过信息技术,可以实现扁平化的控制机制,将价值创造和风险控制的过程进行了不对称的管理,在逻辑上和实际控制上实现了组织扁平化。比如预算监控的层次,可以细化到一个项目和个人,比如资金的调配可以深入到一个末枝单位,比如集中帐务,可以掌握任何一张凭证的状况,比如绩效管理可以分析每一笔业务的盈利状况,并且这些不同管理领域的进展、风险、预警、异常可以根据事情的轻重缓急在不同的管理层级上授权。

在信息技术的应用中,可以实现智能化动态评估与协调机制,通过预算、资金、合并报表、绩效管理、集中采购、分销渠道管理、生产计划与调度等集团应用,可以改变将管理的方式从被动式反应改变为主动式规划,提高预防风险的手段和应对方式、增加资源利用率、降低内部摩擦成本、形成集团企业协同战略的部署和执行。

投资者如何分析现金流量表

总体分析现金流量结构,认定企业生命周期所在阶段

现金流量结构十分重要,总量相同的现金流量在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之间分布不同,则意味着不同的财务状况。一般情况下:

1、当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为负数,投资活动现金净流量为负数,筹资活动现金净流量为正数时,表明该企业处于产品初创期。在这个阶段企业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形成生产能力,开拓市场,其资金来源只有举债、融资等筹资活动。

2、当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为正数,投资活动现金净流量为负数,筹资活动现金净流量为正数时,可以判断企业处于高速发展期。这时产品迅速占领市场,销售呈现快速上升趋势,表现为经营活动中大量货币资金回笼,同时为了扩大市场份额,企业仍需要大量追加投资,而仅靠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可能无法满足所需投资,必须筹集必要的外部资金作为补充。

3、当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为正数,投资活动现金净流量为正数,筹资活动现金净流量为负数时,表明企业进入产品成熟期。在这个阶段产品销售市场稳定,已进入投资回收期,但很多外部资金需要偿还,以保持企业良好的资信程度。

4、当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为负数,投资活动现金净流量为正数,筹资活动现金净流量为负数时,可以认为企业处于衰退期。这个时期的特征是:市场萎缩,产品销售的市场占有率下降,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于流出,同时企业为了应付债务不得不大规模收回投资以弥补现金的不足。

分析现金流量变动,预测各种风险

从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的增减趋势,可以分析被投资单位未来短时间内潜藏的风险因素。

当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正数时有以下几种可能性:①经营活动现金流入绝对大于现金流出,并有较大额度积累,完全可以对外投资或归还到期债务,这时被投资单位财务状况良好,投资风险较小。②经营活动正常,对外投资得到高额回报,暂时不需要外部资金,为减少资金占用,归还银行借款,偿付债券本息,这也表明被投资单位有足够的经营能力和获利能力,是对其投资的最佳时机。③经营持续稳定,投资项目成效明显但未到投资回收高峰,企业信誉良好,外部资金亦不时流入,证明被投资单位风平浪静、成熟而平稳地持续经营,没什么大的投资风险。④经营每况愈下,不得不尽力收回对外投资,同时大额度筹集维持生产所需的资金,说明被投资单位将面临必然的财务风险。

当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负数时可能是:①经营正常、投资和筹资亦无大的起伏波动,企业仅靠期初现金余额维持财务活动,即出现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现金流量都为负数,这时需要详细分析被投资单位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的具体内容。②现金净流量总额出现负增长,现金流量内部结构呈现的升降规律与前述分析生命周期相同,可比照预测被投资单位的风险程度。

作为会计报表主表,现金流量表应结合其他两张报表分析,才具有有用性。一、分析企业投资回报率。

有关指标是:

(一)现金回收额(或剩余现金流量)。计算公式为: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该指标相当于净利润指标,可用绝对数考核。分析时,应注意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中是否有其他不正常的现金流入和流出。如果是企业集团或总公司对所属公司进行考核,可根据实际收到的现金进行考核。如:现金回收额=收到的现金股利或分得的利润+收到的管理费用+收到的折旧+收到的资产使用费和场地使用费。

(二)现金回收率。计算公式为:现金回收额/投入资金或全部资金。现金回收额除以投入资金,相当于投资报酬率,如除以全部资金,则相当于资金报酬率。

二、分析企业短期偿债能力。

分析企业短期偿债能力主要是看企业的实际现金与流动负债的比率。即:期末现金和现金等价物余额/流动负债。由于流动负债的还款到期日不一致,这一比率一般在0.5至1之间。

三、分析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存在的问题。

(一)分析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是否正常。在正常情况下,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财务费用+本期折旧+无形资产递延资产摊销+待摊费用摊销。计算结果如为负数,表明该企业为亏损企业,经营的现金收入不能抵补有关支出。

(二)分析现金购销比率是否正常。现金购销比率=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销售商品出售劳务收到的现金。在一般情况下,这一比率应接近于商品销售成本率。如果购销比率不正常,可能有两种情况:购进了呆滞积压商品;经营业务萎缩。两种情况都会对企业产生不利影响。

(三)分析营业现金回笼率是否正常。营业现金回笼率=本期销售商品出售劳务收回的现金/本期营业收入*100%。此项比率一般应在100%左右,如果低于95%,说明销售工作不正常;如果低于90%,说明可能存在比较严重的虚盈实亏。

(四)支付给职工的现金比率是否正常。支付给职工的现金比率=用于职工的各项现金支出/销售商品出售劳务收回的现金。这一比率可以与企业过去的情况比较,也可以与同行业的情况比较,如比率过大,可能是人力资源有浪费,劳动效率下降,或者由于分配政策失控,职工收益分配的比例过大;如比率过小,反映职工的收益偏低。

四、分析企业固定付现费用的支付能力。

固定付现费用支付能力比率=(经营活动现金注入-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支付各项税金的现金)/各项固定付现费用。这一比率如小于1,说明经营资金日益减少,企业将面临生存危机。可能存在的问题是:经营萎缩,收入减少;资产负债率高,利息过大;投资失控,造成固定支出膨胀;企业富余人员过多,有关支出过大。

五、分析企业资金来源比例和再投资能力。

(一)企业自有资金来源=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吸收权益性投资收到的现金+投资收回的现金-分配股利或利润支付的现金-支付利息付出的现金。

(二)借入资金来源=发行债券收到的现金+各种借款收到的现金。

(三)借入资金来源比率=借入资金来源/(自有资金来源+借入资金来源)*100%。

(四)自有投资资金来源比率=自有投资资金来源/投资活动现金流出*100%。自有资金来源比率,反映企业当年投资活动的现金流出中,有多少是自有的资金来源。在一般情况下,企业当年自有投资资金来源在50%以上,投资者和债权人会认为比较安全。

在日益崇尚“现金至尊”的现代理财环境中,现金流量表分析对信息使用者来说显得更为重要。这是因为现金流量表可清楚反映出企业创造净现金流量的能力,更为清晰地揭示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和财务状况。一、现金流量的结构分析现金流量结构分析包括流入结构、流出结构和流入流出比例分析,下面以深圳市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M公司)1998年年报(报表数据从略)为例加以说明。现金流量表分析的首要任务是分析各项活动谁占主导,如M公司现金总流入中经营性流入占40.76%,投资流入占19.9%,筹资流入占39.34%,说明经营活动占有重要地位,筹资活动也是该企业现金流入来源的重要方面。1.流入结构分析由于经营、投资和筹资活动均能带来现金流入,因此,就应着重分析流入结构。在公司经营活动流入中,主要业务销售收入带来的流入占86.6%,增值税占12.39%,由此反映出该公司经营属于正常;投资活动的流入中,股利流入为0,投资收回和处置固定资产带来的现金流入占到100%,说明公司投资带来的现金流入全部是回收投资而非获利;筹资活动中借款流入占筹资流入的52.18%,为主要来源;吸收权益资金流入占47.74%,为次要来源。2.流出结构分析该公司的总流出中经营活动流出占24.18%,投资活动占28.64%,筹资活动占47.18%。由于公司1998年未对股东进行现金分配,故公司现金流出中偿还债务占很大比重,使负债大量减少。经营活动流出中,购买商品和劳务占54.38%;支付给职工的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占10.81%,税费占3.6%,负担较轻,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为29.80%,比重较大。投资活动流出中权益性投资所支付的现金占60.74%,而购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支付的现金占39.26%。筹资流出中偿还本金占47.51%,其他为筹资费和利息支出。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该企业的投资活动的现金流出较大,在投资活动的现金流出中,权益性投资又占最大比例,说明该企业的股权扩张较快。3.流入流出比例分析从M公司的现金流量表可以看出:经营活动中:现金流入量4269.89万元现金流出量3234.90万元该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入流出比为1.32,表明1元的现金流出可换回1.32元现金流入。此值当然越大越好。投资活动中:现金流入量2085.00万元现金流出量3833.19万元该公司投资活动的现金流入流出比为0.74,公司投资活动引起的现金流出较大,表明公司正处于扩张时期。一般而言,处于发展时期的公司此值比较小,而衰退或缺少投资机会时此值较大。筹资活动中:现金流入量4120.50万元现金流出量6314.49万元筹资活动流入流出比为0.65,表明还款明显大于借款。如果筹资活动中现金流入系举债获得,同时也说明该公司较大程度上存在借新债还旧债的现象。作为信息使用者,在深入掌握企业的现金流情况下,还应将流入和流出结构进行历史比较或同业比较,这样可以得到更有意义的结论。一般而言,对于一个健康的正在成长的公司来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应为正数,投资活动的现金流量应为负数,筹资活动的现金流量应是正负相间的,上述公司的现金流量基本体现了这种成长性公司的状况,二、偿债能力分析虽然流动比率、速动比率也能反映资产的流动性或偿债能力,但这种反映有一定的局限性,这是因为真正能用于偿还债务的是现金,现金流量和债务比较可以更好地反映偿还债务的能力。1.现金到期债务比现金到期债务比=现金余额÷本期到期的债务这里,本期的到期债务是指本期即将到期的长期债务和应付票据。若对同业现金到期债务比进行考察,则可以根据该指标的大小判断公司的即期偿债能力。2.现金流动负债比现金流动负债比=现金余额÷流动负债总额这一指标偏低说明依靠现金偿还短期负债的压力较大。3.现金债务总额比现金债务总额比=现金余额÷债务总额这一指标比率越高,企业承担债务的能力越强。4.获取现金能力比获取现金的能力是指经营现金净流入和投入资源的比值,投入资源可以是销售收入、总资产,净营运资金、净资产或流通股股权等5.销售现金比率销售现金比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销售额比如,M公司的销售额为4000万元,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为1000万元,则:销售现金比率=1000÷4000=0.25。说明每销售一元,可得到现金0.25元。6.每股营业现金流量=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普通股股本假如M公司普通股股本为6000万股,经营现金净流入为1000万元,则,每股营业现金流量=1000÷6000=0.17元/股这个比率越大,说明企业进行资本支出和支付股利的能力越强。7.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是经营活动和投资活动现金的流入与全部资产的比值,说明企业资产产生现金的能力。现金流量表是我国会计制度与国际接轨改革过程中

,要求企业编制和提供的一张报表。它以现金

(包括现金等价物

,除非特别说明

,以下所说现金均包括现金等价物

)为编制基础

,反映企业一定期间内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所引起的现金流入和流出

,表明企业的获利能力。与以营运资金为基础编制的财务状况变动表相比

,现金流量表更能反映企业的偿付能力。同时

,现金流量表对于报表使用者正确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也更加容易和直观。具体来说

,现金流量表的分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

一、流入、流出原因的分析现金流量表将现金流量划分为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量

,并按现金的流入、流出项目分别反映

,有利于报表使用者对其流动原因进行分析。例如某企业当期销售商品收回现金

1

0

0

0万元

,从银行借款

2

0

0万元

,当期支付原材料

50

0万元

,支付购建的固定资产

3

0

0万元

,支付股利

1

0

0万元

,上述各项经济业务在现金流量表中分别反映为

:经营活动

,销售商品

1

0

0

0万元

,支付原材料

50

0万元

;投资活动

,购建固定资产

3

0

0万元

;筹资活动

,分配股利1

0

0万元。通过该表

,报表使用者可以清楚地了解某企业当期现金流入、流出的原因

,即现金从哪里来

,又流到哪里去。

二、偿债能力的分析

企业在正常经营活动中所获得的现金收入

,首先要满足生产经营的一些基本支出

,如购买原材料、支付职工工资、交纳税金等

,然后才能用于偿付债务。所以在分析企业偿债能力时

,首先要看企业当期取得的现金收入在满足生产经营所需现金支出后

,是否有足够的现金用于偿还到期债务。在拥有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的基础上

,可以用以下两个比率来分析

:

短期偿债能力

=经营现金流量/流动负债

长期偿债能力

=经营现金流量/总负债

以上两个比率值越大

,表明企业偿还债务的能力越强。但是并非这两个比率值越大越好

,这是因为现金的收益性较差

,若现金净增加额过大

,即现金流量表中“现金增加额”项目数额过大

,则可能是企业现在的生产能力不能充分吸收现有资产

,使资产过多的停留在盈利能力较低的现金上

,从而降低了企业的获得能力。这需要说明一点

,就是在这里分析偿债能力时

,没有考虑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因为企业是以经营活动为主

,投资活动与筹资活动作为不经常发生的辅助理财活动

,其产生的现金流量占总现金流量的比例较低

,而且如果企业经营活动所取得的现金在满足了维持经营活动正常运转所必须发生的支出后

,其节余不能偿还债务

,还必须向外筹措资金来偿债的话

,这说明企业已经陷入了财务困境

,很难筹措到新的资金。即使企业向外筹措到新的资金

,但债务本金的偿还最终还取决于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

三、利润质量的分析

由于利润表中的净利润指标

,是企业根据权责发生制原则和配比原则编制的

,利润质量往往受到一定影响

,它并不能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产生了多少现金

,但通过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与会计利润进行对比

,就可以对利润质量进行评价。有些项目

,如固定资产折旧、临时设施等资产摊销、大量应收账款及坏账估计等不影响现金流量但会影响损益

,使当期的会计利润与现金流量不一致

,但是二者应大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