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省高州市十二校联考2023-2024学年八年级12月月考历史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林公忧国难,华夏患民暗。亮剑倾鸦片,扬威见赤心”。这首诗里提到的历史事件是180多年前发生的()A.虎门销烟 B.黄海海战 C.廊坊之战 D.武昌起义【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林公忧国难,华夏患民暗。亮剑倾鸦片,扬威见赤心”和所学可知,1838年底,道光帝派力主禁烟的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查禁鸦片。1839年6月3日到25日,林则徐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缴获的全部鸦片。虎门销烟的壮举,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气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斗志,显示了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坚强意志,A项正确;黄海海战在1894年,廊坊之战在1900年,武昌起义在1911年,距今都不到180年,排除BCD项。故选A项。2.近代某不平等条约中提到“今大皇帝准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国君主暨嗣后世袭主位者常远据守主掌,任便立法治理”。这反映出()A.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 B.清政府沦为列强侵华的工具C.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中国丧失了完整独立的主权【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今大皇帝准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国君主暨嗣后世袭主位者常远据守主掌,任便立法治理。”和所学知识可知,题干反映的是鸦片战争战败后,清政府被迫签订《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的历史信息,香港岛的割占,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说明中国的领土主权遭到破坏,中国丧失了完整独立的主权,D项正确;甲午中日战争后签订《马关条约》,使外来的侵略势力深入到了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排除A项;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签订的《辛丑条约》使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排除B项;《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排除C项。故选D项。3.有史学家指出:“如果说鸦片战争的震撼主要冲击了沿海地区的话,那么持续四年之久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则把沉重的震撼带到了中国社会的中枢。”下列关于第二次鸦片战争表述正确的是()A.目的:获得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的特权B.影响: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C.借口:林则徐在广东查禁鸦片、虎门销烟D.原因: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华权益【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英、法两国在俄、美两国的支持下,分别以“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为借口,于1856年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D项正确;列强获得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的特权是通过甲午中日战争,排除A项;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以及《辛丑条约》的后果,排除B项;林则徐虎门销烟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借口,排除C项。故选D项。4.1853年太平天国颁布《天朝田亩制度》规定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1859年的《资政新篇》却主张学习西方,发展资本主义。这一变化()A.打击了清朝的统治 B.挽救了太平天国危机C.适应了农民阶级需要 D.体现了时代发展潮流【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1853年太平天国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规定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1859年的《资政新篇》却主张学习西方,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结合所学可知,太平天国文献从《天朝田亩制度》变成了《资政新篇》,《资政新篇》向西方学习,发展资本主义,体现了当时的时代发展的潮流,D项正确;《资政新篇》因为没有得到实施,所以并没有打击清王朝的统治,排除A项;《资政新篇》没有实施,也就没有挽救太平天国的危机,太平天国最后还是以失败而告终,排除B项;《天朝田亩制度》适应了农民阶级的需要,《资政新篇》并没有,排除C项。故选D项。5.“商船能往外洋,俾外洋损一分之利,即中国益一分之利。”李鸿章的观点体现了洋务运动在一定程度上()A.抵制了西方经济侵略 B.实现了民族独立目标C.导致了民族工业萎缩 D.根除了列强侵略势力【答案】A【解析】从“‘商船能往外洋,俾外洋损一分之利,即中国益一分之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以“求富”为口号开办了一些近代民用企业,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经济的侵略,A项正确;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战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洋务运动并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没有实现民族独立的目标,也没有根除列强的侵略势力,排除BD项;洋务运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促进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排除C项。故选A项。6.有学者认为:“晚清中国的自强运动既没有发展为一个政治和经济制度的近代化运动,也没有达到文化思想层次,而是仍停留在物质的、技术的层次。”该学者评论的是()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答案】A【解析】从“‘晚清中国的自强运动……仍停留在物质的、技术的层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学者评论的是洋务运动。从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中期,清朝统治集团内部一些比较开明的官员,掀起了一场旨在“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洋务运动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以维护清王朝的封建统治,并不触及封建制度,也没有达到文化思想的层次,没有使中国真正走上富强的道路,A项正确;戊戌变法是在以康有为、梁启超等为代表的维新人士的推动下,在光绪皇帝的支持下进行的一场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变法虽然最终失败,但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这与题干信息“没有达到文化思想层次,而是仍停留在物质的、技术的层次”不符,排除B项;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拉开了中国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这与题干信息“既没有发展为一个政治和经济制度的近代化运动,也没有达到文化思想层次”不符,排除C项;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这与题干“没有达到文化思想层次”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7.如下图是中国近代史上被迫开放的部分通商口岸方位示意图。它反映出西方列强的侵华特点是()A.由内地扩大到沿海地区 B.由沿海地区深入到内地C.沿海和内地同时被迫开放 D.仅限于东部沿海地区【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1842年《南京条约》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1860年《北京条约》增开天津为商埠,这些口岸都分布在沿海地区,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开放沙市、重庆等为商埠,沙市、重庆位于我国内地,可以得出,题干中的示意图反映出西方列强的侵华特点是由沿海地区深入到内地,B项正确;题干中的示意图反映出西方列强的侵华特点是由沿海地区深入到内地,排除A项;1842年《南京条约》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1860年《北京条约》增开天津为商埠,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开放沙市、重庆等为商埠,时间不一样,排除C项;沙市、重庆位于我国内地,排除D项。故选B项。8.从左宗棠的“抬棺出征复新疆”,到邓世昌的“誓与军舰共存亡”,再到张自忠的“吾一日不死,必尽吾一日杀敌之责;敌一日不去,吾必以忠贞至死而已”。这些铮铮誓言和壮举展现的时代主题是()A.国家统一,民族团结 B.国家分裂,民族交融C.百年屈辱,英勇抗争 D.中央集权,逐步加强【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左宗棠的“抬棺出征复新疆”,邓世昌的“誓与军舰共存亡”,再到张自忠的“吾一日不死,必尽吾一日杀敌之责”可知,左宗棠、邓世昌、张自忠都是反抗外来侵略的民族英雄,体现了百年屈辱,英勇抗争,C项正确;题干反映的是反抗外来侵略,排除A项;左宗棠、邓世昌、张自忠都是反抗外来侵略的,排除B项;题干内容都是反抗侵略的,没有提到中央集权,排除D项。故选C项。9.陈旭麓先生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曾写道:“戊戌政变之后,百日维新作为一场政治运动失败了。但作为一场思想文化运动,新学家们带来的解放作用远不是西太后发动的政变所能剿洗干净的。”这旨在说明百日维新()A.作为政治运动失败了 B.有利于资产阶级参政C.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D.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百日维新作为一场思想文化运动,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C项正确;“戊戌政变之后,百日维新作为一场政治运动失败了。但作为一场思想文化运动,新学家们带来的解放作用远不是西太后发动的政变所能剿洗干净的。”这旨在说明百日维新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没有强调百日维新作为政治运动失败了,排除A项;“戊戌政变之后,百日维新作为一场政治运动失败了。但作为一场思想文化运动,新学家们带来的解放作用远不是西太后发动的政变所能剿洗干净的。”这旨在说明百日维新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没有强调百日维新有利于资产阶级参政,排除B项;“戊戌政变之后,百日维新作为一场政治运动失败了。但作为一场思想文化运动,新学家们带来的解放作用远不是西太后发动的政变所能剿洗干净的。”这旨在说明百日维新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没有强调百日维新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排除D项。故选C项。10.“如果认为维新是要从顶端而不是从基础上开始的话,在这一张变法的清单上悬挑剔不出什么毛病的,条条都很健全,条条都打中一个显著的弊端,并且条条都是可以付诸实施的,但是这种以上论变法的整套结构就是一个倒置的金字塔。”材料旨在说明()A.自上而下的改革方式适合国情 B.维新派的措施健全可行C.戊戌变法没有广泛的社会基础 D.辛亥革命缺乏思想动员【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但是这种以上论变法的整套结构就是一个倒置的金字塔”和所学知识可知,也就是说变法缺乏足够的社会基础,也就是没能得到广泛的社会支持,C项正确;材料中“这种以上论变法的整套结构就是一个倒置的金字塔”,体现了缺乏群众基础,自上而下的改革方式不适合国情,排除A项;材料旨在说明缺乏群众基础,而不是强调措施问题,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维新变法,不是辛亥革命,排除D项。故选C项。11.对下面年代尺中提供的时间,解读最准确的是()A.中国近代遭受外来侵略的全过程B.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程C.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和瓦解的历史D.中国近代化的进程【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可知,材料中的时间所涉及的是1842年的《南京条约》,1895年的《马关条约》,1901年的《辛丑条约》。这些条约的签订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项正确;材料所涉及的只是一个部分,不能反映全过程,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反映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瓦解的过程,排除C项;材料只反映遭受侵略的过程,没有体现中国近代化的历程,排除D项。故选B项。12.1925年一位著名人物病逝,一条哀悼挽联上写道: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愿吾侪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功。其中“未竟之功”是指()A.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 B.确立君主立宪政体C.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D.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答案】C【解析】分析材料可知,先生指的是孙中山,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未竟之功: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C项正确;1925年还没有爆发抗日战争,排除A项;辛亥革命建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排除B项;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排除D项。故选C项。13.辛亥革命以后,帝国主义不得不一再更换他们的在华代理人,但再也找不到能够控制全局的统治工具,再也无力在中国建立比较稳定的统治秩序。由此可见,辛亥革命()A.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B.避免了中国陷入半殖民地的深渊C.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D.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答案】C【解析】材料“辛亥革命以后,帝国主义不得不一再更换他们的在华代理人,但再也找不到能够控制全局的统治工具”体现的是辛亥革命沉重的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D项正确;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排除A项;辛亥革命爆发时中国已经陷入半殖民地的深渊,排除B项;辛亥革命打开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但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D项。故选C项。14.1912年元旦,孙中山创立中华民国;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按照中华民国纪年方法计算,孙中山逝世于()A.民国十二年 B.民国十三年 C.民国十四年 D.民国十五年【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12年元旦,孙中山创立中华民国;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按照中华民国纪年方法计算,孙中山逝世于民国十四年,C项正确;民国十二年计算错误,排除A项;民国十三年计算错误,排除B项;民国十五年计算错误,排除D项。故选C项。15.从清帝退位诏书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反映的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趋势是()A.从分裂走向统一 B.从屈辱走向独立C.从专制走向民主 D.从封闭走向开放【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由材料图片提供的信息,可知《清帝退位诏书》反映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反映了民国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法令,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促进了资本主义民主的发展,C项正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可以说明从专制走向民主,材料内容体现不出从分裂走向统一,排除A项;此时中国没有走向独立,排除B项;材料内容体现不出从封闭走向开放,排除D项。故选C项。16.“辛亥革命以后十三年,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人民困苦,日甚一日。”你认为造成辛亥革命后13年中国政治、社会黑暗腐败的主要原因是()A.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的割据混战B.日本提出“二十一条”C.袁世凯当选临时大总统D.孙中山继续革命【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后,虽然推翻了清政府的反动统治,但在袁世凯死后中国就陷入了北洋军阀割据混战的局面之中,这导致辛亥革命后13年中国政治、社会黑暗腐败,A项正确;日本侵略者提出了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袁世凯为复辟帝制也接受了大多数条款,但随着袁世凯的去世,日寇当时的侵略行径还没有北洋军阀混战的影响大,排除B项;袁世凯当选临时大总统窃取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但在其复辟帝制前,中华民国还算稳定,排除C项;孙中山继续革命是为了反对袁世凯而发动的,是辛亥革命的延续,但不久即被镇压,排除D项。故选A项。17.民主与科学使当时的青年如获至宝,中国文化界也为之气象一新。孙中山先生赞叹这是“思想界空前之大变动”。这反映了新文化运动()A.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B.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潮流C.有利于近代教育的发展 D.促使白话文逐渐普及开来【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中国文化界也为之气象一新。孙中山先生赞叹这是‘思想界空前之大变动’”和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新文化运动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潮流,它启发人们追求民主与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B项正确;新文化运动后期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但在题干中未有体现,排除A项;题干中没有体现“近代教育的发展”的内容,排除C项;“白话文逐渐普及开来”在题干中未有体现,排除D项。故选B项。18.“有很长一段时间,每天除了上课、阅报以外,看书,看《新青年》;谈话,谈《新青年》;思考,也思考《新青年》上所提出的问题。”这段材料描述的是()A.出版业落后,书籍甚少,只有《新青年》可读B.《新青年》启迪了人们的思想C.《新青年》宣传“民主”与“科学”D.《新青年》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答案】B【解析】依据题干“看《新青年》”“谈《新青年》”“也思考《新青年》上所提出的问题”和所学知识可知《新青年》不仅得到了人们的关注,也启迪人们思考相关的社会问题,由此可见《新青年》作为新文化运动的重要阵地,启迪了人们的思想,B项正确;人们关注《新青年》是因为《新青年》启迪了人们的思想,并不是出版业落后,排除A项;题干没有强调《新青年》宣传“民主”与“科学”,也没有体现《新青年》与新文化运动的关系,排除CD项。故选B项。19.《新青年》在1915-1918年总篇数共1274篇,其中“社会主义”一词一共有20篇文章使用;而从1919-1922年,总篇数1026篇,其中使用该词的篇数达145篇。这种变化主要是因为()A.新文化运动提倡白话文 B.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涨C.马克思主义思想传播 D.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出现“社会主义”一词的篇数增多,结合所学可知,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后,新文化运动主流思想发生转变,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C项正确;新文化运动提倡白话文与“社会主义”无关,排除A项;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涨时间从1922年初到1923年春,国民革命时间是在1924年1月到1927年4月,排除BD项。故选C项。20.据邓中夏《中国职工运动简史》记载:“总共人数无确实统计,大概有六七万中国工人开始以独立的姿态,以如此规模的行动,走上政治舞台。这又是中国历史上破天荒的大事。”这则材料记载评论的事件是()A.五四运动 B.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C.北伐战争 D.淮海战役【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由材料“总共人数无确实统计,大概有六七万中国工人开始以独立的姿态,以如此规模的行动,走上政治舞台。这又是中国历史上破天荒的大事。”说明五四运动催生了新生的革命力量,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并且表现了伟大的力量,A项正确;1923年2月7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京汉铁路工人为争取成立总工会的自由和工人阶级的政治权利,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举行了震惊中外的二七大罢工,这次大罢工,把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工人运动的第一次高潮,推向了顶峰,排除B项;北伐战争是国共两党共同进行的一场革命的、正义的战争,排除C项;淮海战役是解放战争战略决战三大战役中起承前启后作用的第二个大战役,也是三大战役中在战场兵力对比上敌占相对优势的情况下进行的一次战役,排除D项。故选A项。21.五四运动中形成了“一批倾向俄国、倾向社会主义的先进分子”,他们“渐知工人阶级势力比学生力量大了”,开始“实行和工人阶级接触而做工人运动了”。据此可知,五四运动()A.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B.促进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C.体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 D.是工人阶级领导的新型运动【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一批倾向俄国、倾向社会主义的先进分子”“实行和工人阶级接触而做工人运动了”可知,五四运动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B项正确;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不是结果,排除A项;材料体现五四运动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没有体现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排除C项;材料体现五四运动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体现不出五四运动是工人阶级领导的新型运动,排除D项。故选B项。22.下面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绘制的结构图,属于“组织反应”的是()A.兴办汉阳铁厂 B.提出三民主义C.宣传民主与科学 D.中国共产党成立【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和材料可知,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属于组织反应的表现,D项正确;“兴办汉阳铁厂”属于洋务运动时期的内容,是技术反应的表现,排除A项;孙中山提出了三民主义思想,属于制度反应的表现,排除B项;新文化运动宣传民主与科学,属于观念反应的表现,排除C项。故选D项。23.1923年,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遭到北洋军阀的残酷镇压,全国工人运动转入低潮。对此,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发表文告称:“劳动者能有武器,岂能任他们如此杀戮?”这表明,中国共产党开始认识到()A.建立统一战线的重要性 B.打击封建军阀的紧迫性C.实行战略转移的可能性 D.发起武装斗争的必要性【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1923年工人运动转入低潮,中共发文“劳动者能有武器,岂能任他们如此杀戮?”,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认为劳动者要是有武器,就不会任人屠杀,开始认识到要有自己的武装,故选D;A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B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战略转移是指红军长征,C错误。24.北伐前夕,北伐军总政治部主任邓演达主持召开了战时政治工作会议,周恩来、恽代英等许多共产党员参加并作了重要报告,会议制定了《北伐军最近宣传大纲》,筹建了北伐宣传队。由此可知()A.北伐得到群众广泛支持 B.共产党重视革命的宣传工作C.北伐战士革命意志坚定 D.国共开始达成共同出兵共识【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周恩来、恽代英等许多共产党员参加并作了重要报告,会议制定了《北伐军最近宣传大纲》”等信息体现了中共重视革命的宣传工作,B项正确;北伐得到群众广泛支持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北伐战士革命意志坚定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国共开始达成共同出兵共识不符合题干主旨,排除D项。故选B项。25.1924年5月,国民党创办黄埔军校,蒋介石任校长,后来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第一期学员645人中有十分之一是共产党和共青团员。这说明国民革命运动()A.由国共两党合作领导 B.国共两党合作破裂C.由国民党独立领导 D.军队由共产党组成【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和材料可知,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1924年,孙中山在广州黄埔创办黄埔军校,孙中山兼任军校总理,蒋介石任校长,周恩来不久后担任政治部主任,它培养出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北伐战争作了准备,因此国民革命运动是由国共两党合作领导,A项正确;当时是合作,排除BC两项;军队中有共产党党员,排除D项。故选A项。26.1928年起,毛泽东先后写下许多著作,其中指出“马克思主义书本上并没有讲到中国湖南、湖北,它讲的只是基本原理。”“共产党的任务……不是先占城市后取农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毛泽东旨在()A.强调探索革命之路需要从国情出发 B.探索优先发展农村经济之路C.说明马克思主义不能指导中国革命 D.推动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信息“马克思主义书本上并没有讲到中国湖南、湖北,它讲的只是基本原理。”“共产党的任务……不是先占城市后取农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7年,秋收起义失利后,毛泽东在井冈山地区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保存了革命力量,形成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这是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的革命道路。因此材料中毛泽东旨在强调探索革命之路需要从国情出发,A项正确;发展农村经济,在题干内容没有体现,题干内容强调探索革命之路,排除B项;马克思主义不能指导中国革命,说法错误,排除C项;推动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与题干内容不符,题干内容强调探索革命之路要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排除D项。故选A项。27.“长征共历时两年,总行程6.5万里,红军战士转战14个省,跨过了近百条江河,翻过了约40座高山,共进行了600多次重要战役。红军战士出发时有大约18.6万人,到结束时只剩约5.7万人。”材料主要说明了长征()A.在长征途中形成了长征精神 B.中国革命历经艰难和曲折C.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 D.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答案】B【解析】据“长征共历时两年,总行程6.5万里,红军战士转战14个省,跨过了近百条江河,翻过了约40座高山,共进行了600多次重要战役,红军战士出发时有大约186万人,到结束时只剩约57万人”可知:材料主要反映出长征途中不怕牺牲、不畏艰难险阻、艰苦奋斗、坚定的革命信念等精神,表明了中国革命历经艰难和曲折,故B项符合题意;在长征途中形成了长征精神,不是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故A不符合题意;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是长征的结果,故C不符合题意;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是长征的影响,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28.遵义会议后,在红一方面军中的主要领导人形成了牢固共识,从此之后,不管内外形势发生什么变化,毛泽东、周恩来、朱德这三个人作为中央领导集体、毛泽东作为这个集体的核心一直没有变动。材料表明遵义会议()A.扭转了长征初期的不利局面 B.形成了党稳定成熟的领导集体C.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 D.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和革命【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遵义会议后,在红一方面军中主要领导人形成了牢固共识,从此之后,不管内外形势发生什么变化,毛泽东、周恩来、朱德这三个人作为中央领导集体、毛泽东作为这个集体的核心一直没有变动”可知,遵义会议后,主要领导人形成了牢固共识,不论内外形势的变化,中央领导集体、领导核心一直没变,说明了遵义会议形成了党稳定成熟的领导集体,B项正确;题干没有涉及扭转了长征初期的不利局面、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和革命的信息,排除AD项;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的是红军长征的胜利,排除C项。故选B项。29.下图是1936年8月,优秀共产党员赵一曼在黑龙江被日本侵略者杀害前,写给未满8岁儿子的遗书——“亲爱的孩子呵!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赵一曼就义的背景是()A.日本侵占了我国东北地区 B.七七事变爆发C.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D.百团大战胜利【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信息“1936年8月,优秀共产党员赵一曼在黑龙江被日本侵略者杀害前,写给未满8岁儿子的遗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赵一曼就义的背景是日本侵占了我国东北地区。A项正确;1937年“七七事变”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排除B项;武汉会战,抗日战争进相持阶段,排除C项;1940年,百团大战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排除D项。故选A项。30.张学良晚年接受公开采访谈及“九一八”事变时曾说:“我当时没想到日本军队会那么做,我认为日本是利用军事行动向我们挑衅,所以我下了不抵抗命令,我对‘九一八’事变判断错误了。”对张学良的这一口述内容认识正确的是()A.年代久远真伪无从查实 B.当事人口述可信度极高C.公开采访影响发言内容 D.需要多方史料互相佐证【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中张学良接受采访时所说的话,事实是否如他所说我们不能口说无凭,主观臆想做出判断,而是要查阅史料互相佐证,D项正确;我们可以从图片史料、文献史料等查找证据,排除A项;当事人口述有可能掺杂个人感情与态度可信度不高,排除B项;公开采访影响发言内容从材料中无法得出,排除C项。故选D项。二、综合题(本大题3小题,31题12分,32题15分,33题13分.共40分)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中国近代史大事年表(部分)时间事件1840-1842年鸦片战争,《南京条约》签订1851-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1856-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天津条约》《北京条约》19世纪60-90年代洋务运动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签订1898年戊戌变法1900义和团运动1900-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1)根据材料分别说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事件和中国近代化的开端事件。(2)阅读以上材料,从中提取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历史事件,确定一个观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字数100字左右)【答案】(1)鸦片战争、洋务运动(2)示例一选择鸦片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观点:侵略战争及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给中国带来了严重危害。论述:1842年鸦片战争结束,清政府被迫签订《南京条约》,赔款使清政府财政负担加重,他们将战争后果转嫁到农民身上,使农民背上了沉重的赋税,手工业者也因外国商品的涌入而大量破产,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结束后,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庞大的赔款数目、拆炮台、允许外国驻军、划使馆界等内容使中国主权严重丧失,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结论:由此可见,列强的战争侵略及战后迫使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示例二选择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和义和团运动观点:列强的入侵引起了近代中国人民的抗争和近代化的探索。论述: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严重,此时,三元里人民进行了抗英斗争,打击了英国的侵略势力;以洪秀全为代表的农民阶级掀起了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清政府的统治和列强的势力;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加深,以康、梁为首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维新变法,实行君主立宪制,推动了中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期农民阶级掀起了义和团运动,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迷梦,延缓了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进程。结论:由此可见,列强的侵略,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反抗,推动了中国各阶层近代化的探索。【解析】【小问1】根据所学知识,中国近代史的时间为,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这是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也是中国人民追求国家独立和民族复兴的历史,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事件;其中发生在19世纪60-90年代的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小问2】根据所学知识,本题为开放性题目,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使清政府中的有识之士,开展了洋务运动;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签订了《马关条约》,民族危机加深促使康有为、梁启超发动了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的爆发,是八国联军侵华的直接原因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使清政府中的有识之士,开展了洋务运动;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签订了《马关条约》,民族危机加深促使康有为、梁启超发动了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的爆发,是八国联军侵华的直接原因,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即可,如:示例一选择鸦片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观点:侵略战争及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给中国带来了严重危害。论述:1842年鸦片战争结束,清政府被迫签订《南京条约》,赔款使清政府财政负担加重,他们将战争后果转嫁到农民身上,使农民背上了沉重的赋税,手工业者也因外国商品的涌入而大量破产,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结束后,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庞大的赔款数目、拆炮台、允许外国驻军、划使馆界等内容使中国主权严重丧失,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结论:由此可见,列强的战争侵略及战后迫使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示例二选择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和义和团运动观点:列强的入侵引起了近代中国人民的抗争和近代化的探索。论述: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严重,此时,三元里人民进行了抗英斗争,打击了英国的侵略势力;以洪秀全为代表的农民阶级掀起了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清政府的统治和列强的势力;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加深,以康、梁为首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维新变法,实行君主立宪制,推动了中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期农民阶级掀起了义和团运动,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迷梦,延缓了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进程。结论:由此可见,列强的侵略,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反抗,推动了中国各阶层近代化的探索。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资产阶级上层改良运动主要由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倡导,(却)以下观的方式祈求改良,最终由于触碰了封建统治阶级核心利益和统治体制而夭折。以孙中山为首的下层资产阶级的暴力革命派,夺取了国家政权,却以袁世凯称帝断送了建立共和国的伟大主张。——摘编自《浅谈近代中国道路选择的面折性》材料二:该事件推倒了皇帝宝座,用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制度代替封建地主阶级的专制制度,是历史的巨大进步,动摇了中国人对两千年来似乎亘古不变的至权统治的崇拜。从此,“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成为人民大众新的根深蒂固的信念。在此之后。出现了历时近十年的现代工业发展浪潮,现代化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例有明显的提升。——摘编自张海鹏《从历史意义和失败教训上读懂这座里程碑》材料三:近代中国变革的道路上,如果说19世纪最后几年的时代象征是康有为,那么到了20世纪初则进入了以孙中山为代表的时代。虽然康有为生于1858年,孙中山生于1866年,他们近于同一辈人,但在社会政治思潮及其实践的急述(jü,急)变谊(shàn,变迁)中,他们的脚步却是前浪推后浪,显示为两代人。——摘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中“改良运动”、“暴力革命派夺取国家政权”各指什么事件?两者的共同点是什么?(2)根据材料二,概括该事件的历史意义。(3)综合以上探究,谈谈你对历史人物与历史发展之间关系的认识。【答案】(1)戊戌变法(百日维新)。辛亥革命(武昌起义);都推动了政治近代化进程,都由资产阶级领导,都是在西方列强的侵略下进行探索,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都对政治制度进行了探索。(2)政治上。推起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思想上,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经济上,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3)历史人物是实现一定历史任务的组织者、领导者;历史人物是历史进程的影响者;特定条件下,杰出人物可以推动历史的发展。【解析】(1)根据“资产阶级上层改良运动主要由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倡导”可知“改良运动”指的是百日维新。根据“以孙中山为首的下层资产阶级的暴力革命派,夺取了国家政权,却以袁世凯称帝断送了建立共和国的伟大主张”可知“暴力革命派夺取国家政权”指的是辛亥革命;两者的共同点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是它们都推动了政治近代化进程,都由资产阶级领导,都是在西方列强的侵略下进行探索,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都对政治制度进行了探索。(2)根据“用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制度代替封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铜棒工业应用技术培训合同模板3篇
- 二零二五版汽车维修后旧件买卖合同3篇
- 2025年度海上船舶船员劳务派遣服务劳动合同3篇
- 邛崃专业保洁合同范本
- 2025年度高端建筑材料采购合同质量保障与验收3篇
- 2024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
- 2025年度智能草花种苗购销合同模板3篇
- 2025年度咖啡馆餐厅承包管理合同3篇
- 2024物业清洁与绿化服务合同详细
- 2024版行政岗位劳动合同样本
- 2025年度版权授权协议:游戏角色形象设计与授权使用3篇
- 2024年08月云南省农村信用社秋季校园招考750名工作人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防诈骗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心肺复苏课件2024
- 2024年股东股权继承转让协议3篇
- 2024-2025学年江苏省南京市高二上册期末数学检测试卷(含解析)
- 四川省名校2025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英语试卷含解析
- 《城镇燃气领域重大隐患判定指导手册》专题培训
-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专升本管理学真题
- 考研有机化学重点
- 全国身份证前六位、区号、邮编-编码大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