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奖励机制对小学生品德形成与发展的利弊分析_第1页
关于奖励机制对小学生品德形成与发展的利弊分析_第2页
关于奖励机制对小学生品德形成与发展的利弊分析_第3页
关于奖励机制对小学生品德形成与发展的利弊分析_第4页
关于奖励机制对小学生品德形成与发展的利弊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育学院20**届本科毕业论文PAGEPAGE22学位论文原创性申明本人郑重申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之外,本论文不包括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主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经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注。本人完全意识到本申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日期:20**年月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障、使用学士学位论文的规定,统一由学校保留并向有关学位论文管理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优秀学士学位论文评选机构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本学位论文属于保密,在年解密后使用本授权书。不保密(请在以上相应的方框内打√)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日期:20**年月日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关于奖励机制对小学生品德形成与发展的利弊分析陈心如玉溪师范学院教育学院09级小学教育专业指导老师:龚映丽【摘要】:小学阶段是学生品德形成的关键期,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在实际教学中,奖励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一种有效方法。然而由于没有具体针对小学生奖励的相关理论和健全的机制,教师在对小学生奖励的运用时往往会走向误区,反而不利于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本文结合相关的心理学教育学原理,就奖励机制对小学生品德形成的影响谈几点认识。【关键词】:小学生;品德形成;奖励机制;对策一、问题的提出德育即思想道德教育,是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纪教育、道德教育的总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德育为先的推进思路。德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的成长成才的条件和保障。德育的实质是培养人的品德,是将社会规范、准则转变为人的内在品德。小学阶段是学生品德形成的重要时期,由于小学生知识经验少,是非判断能力弱,容易受外界各种思想的影响,此时对小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小学生的品德教育需要教育者进行正确的引导并对其品德表现及时作出评价。品德评价法是小学生品德教育过程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它是通过对学生的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而予以激励或抑制,从而控制其品德发展的方向,促进其良好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思想品德评价法的主要方式可以分为三类,即奖励法,对学生优良的品德作出肯定评价,使其不断巩固和发展的方法,其具体方法有赞许、表扬和奖赏三种;惩罚法,对学生不良品德作出否定评价,使之克服和改正的方法,其方式有批评和处分;评比法,对学生品德作出比较评价,以表彰先进,鼓励后进的方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奖励法是较常用的一种评价手段,属于奖励机制的范畴,然而在具体运用的过程中,由于没有相关的奖励教育理论和完善的奖励机制,教师在运用奖励时往往是凭感觉、经验,导致奖励运用的效果不佳。本文从品德心理结构角度出发,结合目前小学奖励机制的现状,就如何完善奖励机制以促进小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与发展谈几点认识。二、小学生良好品德形成的影响因素(一)内在因素品德心理结构是指个体在外界影响下产生道德行为的中介过程所涉及的心理成份相互关联和制约的模式或动力机制。其基本要素包括知、情、意、行。即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促进学生知、情、意、行统一发展的过程。1、智力发展影响小学生道德认识水平。道德认知是人对一定道德行为规范和社会准则的认识。心理学家皮亚杰通过观察发现儿童的道德认识受智力发展水平的制约。如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把“坏学生”理解为“不按时完成作业、上课迟到的学生”在以后的只要遇到不按时完成作业或上课迟到的学生就将他们视为坏学生。随着智力的发展,到了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则会从没有完成作业、上课迟到的原因出发去评价这个学生是否真的是坏学生。小学生道德认识的形成主要看自己或周围人的行为是否受人喜欢、是否受到表扬与肯定,若行为受到肯定,则今后小学生将重复模仿这一动作。因此,在小学阶段,教师对学生行为的反馈就显得尤为重要。2、情感的发展影响小学生道德体验。道德情感是人根据一定的道德行为规范评价自己和别人的举止、行为、思想、意图时所产生的一种情感。当教师对学生好的行为给予表扬和奖励时,学生会产生高兴、愉悦的情感体验,并将重复这种行为,以求得更多的肯定。相反,当行为受到教师的批评与惩罚时,学生会产生羞愧、内疚等消极的情感体验,在以后的生活中将自觉的规避这种行为。积极行为的不断重复和消极行为的主动规避,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行为和品德习惯。3、意志的发展影响小学生的道德意志力。道德意志是学生在履行道德行为过程中克服内部阻碍和外部困难所表现出的顽强力量和坚持精神。道德意志是支持道德行为的强大力量,是将头脑中的道德认知转变为道德行为的客观条件。小学生的意志力较薄弱,容易受外界因素和自身因素的影响。如家长规定做完作业才可以看电视,但由于受电视这一外在因素的诱惑,学生在没有家长监督的情况下,没有做完作业就偷偷地看电视。再如学生知道打扫敬老院是一件好事,但是由于怕苦、怕脏而选择了放弃,这就是自身因素对意志的消极作用。由此可见,倘若学生仅有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缺乏一定的道德意志,仍然不能形成道德行为。4、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影响道德行为。道德行为是指人们在一定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的综合作用下表现出的行为。学生通过自主的道德行为来认识社会的道德准则与规范。然而,小学生的道德形成过程中却经常出现知行不统一的情况,即学生获得了道德认知却没有表现出相应的道德行为。解决这一问题,道德行为训练不失为一种有效途径。对小学生进行道德行为训练重点在于培养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和道德行为方式,对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由于道德认识水平有限,在进行训练时,交给学生符合道德规范的具体行为和方法是最为有效的方法,如将遵守课堂纪律的要求具体为做好课前准备、不迟到、不早退、不开小差等;对于中、高年级的学生,由于道德认识水平得到了发展,巳经形成的良好道德行为方式和习惯,就为他们思想品德的知行统一提供了自然过渡条件。(二)外在因素1、家庭因素的影响。家庭由血缘、婚姻为基础建立起来的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是学生生长、生活最重要的场所,对学生品德形成与发展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家庭对学生品德的影响概括起来可分为以下三类:家长及其他家庭成员、家庭教育方式、家庭环境。(1)家长及其他家庭成员的影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学生几乎天天都能见到家长。因此家长的言行举止对学生的品德将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家庭中的其他成员对小学生的品德影响亦是如此。(2)家庭教育方式的影响。家庭教育方式可分为三类,放任型教育方式、专制型教育方式和民主型教育方式。放任型教育方式是指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不加以指导和控制,任其自然发展,此种教育方式往往会走向两种极端,一是对孩子的过分溺爱,对孩子提出的要求不管是否合理都有求必应。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容易出现自私自利的性格倾向;二是对孩子漠视,不闻不问。孩子由于得不到父母的关注,而向社会寻找自己的归属,易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专制型教育方式的家长对孩子管的过严,教育方式专断而粗暴,学生对家长惟命是从,缺乏自主性和独立性,易产生暴力倾向。民主型教育方式,家长和学生能以朋友的方式相处,家庭氛围民主,此种教育方式培养出来的孩子待人友善、积极乐观,在品德各方面都有较好的发展。(3)家庭环境的影响。除了家长及家庭成员、家庭教育方式外,家庭环境对学生的品德形成也会产生影响。如家庭内部空间布局合理、注重美观整洁,有助于学生产生愉悦的的心情,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相反,若家庭环境脏乱,学生的良好的生活习惯就难以培养,并且会将一些不好的习惯带到公共生活中。除此之外,家庭经济情况、家长职业、邻里关系等都会对学生的品德形成产生影响。2、学校因素的影响。学校是学生品德教育的主要阵地,学生品德的形成和发展起主导作用。(1)学校通过的思想品德教育,帮助学生将日常生活中获得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论认识。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道德情景,从而获得丰富的道德感知。学校通过思想品德教育,通过学习社会主义的道德行为准则,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知识,帮助学生将这些感性认识转化为理论认识,从而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2)学校德育的实施,有着完整的计划安排、系统的组织结构和专业的教育人员。学校的教师经过专门的训练,拥有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和教学实践经验,能根据学生的品德发展规律,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进行品德教育,同时少先队、班集体也是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除此之外,学校德育还可以渗透于各科教学、课外活动中,从多方面入手,提高德育的效果。(3)通过开设思想品德课,在较短的时间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小学生的知识经验少,辨别是非的能力弱,容易受到外界的各种思想的影响。通过开设品德课向学生灌输社会主义道德行为规范和社会道德准则,提高学生辨别是非对错的能力,树立正确的认识,自觉抵制来自家庭、社会的不良影响。3、社会因素的影响。人的品德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一定社会的世界观、道德规范、行为准则、价值取向等,都会通过社会生活渗透到学生的品德中,社会因素对于小学生品德形成发展的影响越来越重要。其主要通过以下途径影响小学生的品德发展:(1)大众传媒和社会舆论的影响。小学生具有高涨的学习热情和较强的学习能力,乐于接受新鲜事物,报纸、广播、网络、书刊等都是对小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有效手段。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种思潮泛滥,小学生的道德判别能力有限,极易受不良信息的的影响与蛊惑,一些低级趣味、不健康的作品严重影响学生的品德发展。因此要加强正确舆论的导向作用,同时发挥大众传媒对学生品德形成和发展的积极、健康的作用。(2)社会风气的影响。社会风气是一定时期社会上绝大部分人所表现出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倾向。社会风气作为一种巨大的无形的力量对小学生的品德形成发展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社会风气有好坏之风,在学习雷锋、诚实守信、爱岗敬业、文明礼貌等良好风气的感染下学生获得道德认识,并将其付诸于道德行动中。而以权谋私、拜金主义、拉关系开后门等不良风气对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极其有害。(3)社会活动的影响。学生参加多种形式的社会活动,如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社区活动、节日庆祝活动等,获得社会信息,感受社会道德文化,形成道德判断标准。同时在与社会中的不同类型、职业的人的接触中,感受对方身上的道德品质,并受其影响。三、奖励机制对小学生品德形成影响结合心理学、教育学相关知识,笔者将本文中的奖励机制定义为:教育者为了强化学生的某些好的行为,促进其良好品德的形成和发展而采取一系列方式方法所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一)目前小学奖励机制现状及存在问题笔者通过观察和参阅相关资料了解到,虽然奖励在小学中被广泛的使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目前小学奖励依然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具体包括以下几点:1、教师缺乏系统理论的指导。关于奖励的相关理论常见于管理学、经济学,而学校教育范围内系统的奖励理论并不多见。教师在运用奖励时往往是凭借自己的经验和感觉或是学习他人成功的案例,导致在某些时候奖励难以奏效,教育过程中的奖励缺乏的理论支撑。倘若,小学教师能掌握一些奖励理论知识,这将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奖励的作用。2、未形成完善的奖励机制。在小学,大多数班级有一套自己的奖励标准,班级与班级之间的奖励标准不能够互通,班级与学校之间的奖励评价标准存在差异。在期中期末学校进行统一表彰时会因标准不同而有失公平。同时班主任与任课教师之间未能达成一致的奖励认识,这往往会引发教师之间的矛盾,对于班级的管理,班集体的培养极其不利。学校的管理层缺乏系统的奖励意识,对学生的奖励流于形式,如学校经常的做法是对表现好的学生通报表扬,奖励奖状或奖品,但其他学生只知道这名学生得到了学校的表扬或奖赏,但究其原因却不得而知。3、滥用物质奖励。物质奖励是以金钱或者实物作为奖励品的奖励方式。小学中常用的物质奖励有颁发奖品或当学生完成要求的任务后学生能够摆脱令他讨厌的事物。现在小学中流行的代币制,实际上也是一种物质奖励方式。精神奖励是相对于物质奖励而言,对学生的精神奖励可以是肢体动作上的微笑、抚摸、点头等也可以是口头语言的表扬或赞许。在教育教学中,由于物质奖励的作用效果明显,比起精神奖励起效时间更短,教师更愿意采取物质奖励方式。然而物质奖励的过度使用,会弱化学生的内部动机,产生德西效应。德西效应是指当学生本身对学习感兴趣时,此时若给学生奖励,往往会削弱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会把得到奖励看成学习的目的,导致学习目的的转移。在使用物质奖励时,教师应该意识到奖励的目的是为了强化学生的内部动机,而不是为了奖励而奖励。4、奖励应顾及全体学生。大部分教师在运用奖励时会格外关注优秀生和差生忽略处于中段的孩子。教师往往会运用各种奖励方式来激发差生的潜能,因为这样做的效果最为明显,教师也能感到较强的成就感。但这样的做法会使学生感到不公平,尤其是中段的孩子。处于中段的孩子是学生群体中所占比例最大的一类,他们同样渴望教师的奖励和关注,中段学生的进步对于提升班级整体素质用极其重要的影响。(二)奖励机制对小学生品德形成影响的利弊分析1、奖励机制对小学生品德形成的有利影响。根据品德心理结构四因素说,奖励机制会对小学生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产生不同程度的积极影响。(1)小学生的知识经验少,道德判断能力弱,容易受到各种思想的影响。另外,现阶段国内外形式发生着复杂而深刻的变化,各种思想不断涌入我国,会对学生的品德形成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因此需要教师加以引导,使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通过品德教育,学生获得了正确道德认识,但是仅有理论认知是不够的,通过教师对学生出现的良好品德行为的奖励与表扬,促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相结合,加深道德认识,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2)一定的道德行为总会伴随与之相应的道德情感。教师奖励学生良好的行为,会使学生感到自已受到班级、同学的认可,从而产生自尊、愉悦的情感体验。在此基础上学生将会重复这类能够得到奖励的动作,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3)小学生的意志力较为薄弱,容易受外界的诱惑和自身因素的影响。同时小学生有强烈的向师性,亲近、信赖甚至崇拜教师。教师对学生良好行为的奖励和表扬能帮助学生克服内部和外部的诱因,增强道德意志。(4)奖励通过影响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从而影响道德行为。在正确的道德认识的引导下,在愉悦的道德情感感染下,在坚定的道德意志的支持下,学生的道德行为得到强化,并且通过经常性的奖励与表扬,良好的道德行为将内化为学生的道德习惯。2、奖励机制对小学生品德形成的不利影响。结合目前小学奖励存在的问题,笔者将奖励机制对学生品德形成的不利影响归纳如下:(1)奖励泛滥,易使学生对奖励产生依赖。过多或过于容易得到的奖励会使学生对奖励产生依赖,出现不良的行为。物质奖励的泛滥给表里不一、弄虚作假、唯利是图等恶习提供滋长的土壤。如在开展奖卡奖励制度的学校,一些学生为获得更多的奖卡而将双手伸向身边的同学,学生丢失奖卡的情况时有发生。此外,由于一定数量的奖卡能换取物质奖励,一些学生就耍起了心眼,“合作”赚取物质奖励,甚至一些学生家长认为孩子的奖卡太少,直接拿去复印店里制作。这对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及其不利。此外,物质奖励泛滥还易导致奖励疲软的现象,但普通的铅笔、橡皮不能满足学生的欲望时,学生将会提出更高的奖励要求,学生的欲望如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一旦不能满足,物质奖励也将失去效果。精神奖励的过度使用也会带来不利影响,如学生只愿意听表扬,听好话,不接受别人的批评与建议,一听到负面评价就不高兴、闹情绪;又或是对于教师的要求、命令不假思索的遵从照做,希望以此得到教师的肯定,在教师面前是一套背后又是一套。(2)奖励不当将破坏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小学生有强烈的上进心,他们生活在一定的集体中,而奖励常常带有一定的竞争性。当奖励只涉及少数人时,倘若教师不适时加以干涉,学生之间的竞争就会演变成恶性竞争,嫉妒、冲突的情况则不可避免。特别是小学低年级的学生,他们会为了得到教师的奖励而专门去打同学的小报告。同学犯了一个小错误,就会马上成为小学生向教师要求奖励的筹码。其实这些小错误学生通过自己的力量就可以解决,完全不需要教师的干涉。而这样的做法也使得原来正常的学生关系变得紧张。长期处于紧张的人际关系中容易使学生产生猜疑、自我封闭、冲动、冷漠、甚至是敌对的性格倾向,有碍于学生正确的道德认知的形成和积极的道德情感的体验,不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行为。(3)不必要的奖励将削弱学生行为的内部动机。教师对学生良好品德进行奖励的目的是为了在没有奖励这一外部强化物的作用下,学生依然能表现出较好的品德行为。当学生内心已经认可某些社会道德规范,这时再给学生奖励或表扬,其结果往往会适得其反,将产生德西效应。学生的认识会发生混淆,到底是因为自己认可社会行为准则而这样做,还是因为自己想获得教师的奖励而表现出符合社会行为规范的行为。甚至于一些学生会错误的认为自己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得奖励,如果没有奖励,或奖励物不能满足他们的期待,那么学生的良好品德行为就消失,这与教师设置奖励的初衷相违背。四、完善奖励机制促进学生品德形成的对策基于目前小学奖励存在的问题以及奖励机制对小学生品德形成的不利影响,笔者提出以下解决对策。(一)加强奖励理论基础知识的学习,提高学生道德认识小学生由于知识、经验、能力的有限,其道德认识的获得需要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加以引导。教师对学生进行社会道德行为规范的教育并对具体的道德行为加以奖惩,使学生获得道德认知。在实际的奖励运用过程中,由于缺乏相关的奖励理论,大部分教师都是摸着石头过河,通过长期的实践及借鉴他人成果的经验不断摸索出来。各个教师有一套自己的奖励策略,但却说不出其中的理论基础,并且这些奖励策略都具有很强的特殊性,并不是对所有的学生、所有的班级都能奏效。倘若教师能掌握系统的、完整的奖励理论知识,这将大大节省教师的时间与精力,有助于教师更好的利用奖励手段达到教育教学目标,提高学生道德认识,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加强教师奖励理论的学习的方法多种多样。可以建立以小学分管教学的校长为核心,以班主任为主体,团结各任课教师的奖励机制学习研究小组。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充分发挥校长、班主任及各任课教师的教学智慧,不断学习、研究先进的小学奖励理论完善班级乃至学校的奖励机制。同时有能力的学校可以聘请一些心理学、教育学专家,对教师在实际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困惑和难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二)研究学生,根据学生的需求,合理选择奖励方式,强化学生的道德体验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告诉我们人有不同的需求,同样学生也有不同的需求。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道德需要,有针对性的选择奖励方式,提高奖励的效果。所谓道德需要,就是人基于对道德所具有的满足自我与社会的价值、意义的认识而产生的自觉遵守一定道德原则和规范,践履一定的道德要求的心理倾向。【注释】《道德需要与道德教育》,载《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学生的道德需要得到满足会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态度,进而形成积极的【注释】《道德需要与道德教育》,载《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同时教师要科学控制奖励的频率和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之间的比重。过于频繁的奖励就会造成如上述所说的奖励疲软现象。因此要防止当奖励消失时,学生的不良品行重新滋长的情况的发生就必须科学的控制奖励的使用频率。于此同时,要处理好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之间的比例关系,在学生品德形成的过程中因逐渐减少物质奖励的比重,以精神奖励取而代之,使学生的道德行为逐步演变为道德习惯。(三)明确奖励标准,因材施教,建立互通相融的品德培养环境,培养学生道德意志与自信心建立明确标准的奖励机制能使学生知道自己怎样做才能受到教师的奖励,学生将按照教师的奖励标准积极调整自己的行为,使自己的道德行为不断合乎社会道德规范和要求。同时在制定奖励标准时应考虑到小学生的意志力较薄弱容易受外界因素和自身因素的影响这一特点,因此奖励标准的设定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在学生现有水平的基础上,提出带有一定难度的要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潜能,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克服内部困惑和外部困难,增强学生的道德意志力与自信心。建立明确的奖励标准并不是要求对全体学生都机械地采用一套标准,而是应当对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适当的调整奖励标准,做到因材施教。对于能力水平较低的学生教师可以降低奖励标准,使得奖励对于这一层次的学生来说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只要他们肯努力,同样可以像其他同学一样得到教师的奖励,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而对于能力水平较高的学生,教师需调高奖励标准,这样有助于激发这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求知欲,磨砺学生的道德意志力,不断的提高学生能力水平。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不仅取决于学校教育,同时还受到来自家庭、社区、社会的影响。学校、家庭、社会应形成一致的奖励标准,杜绝小学生品德表现在学校一个样,在校外又是一个样。如学校鼓励小学生拾金不昧的品德行为,而家长却灌输捡到的就是自己的等思想,这将混淆学生的品德判断标准,同时也将使学生产生表里不一的恶习。班主任应该积极与家长沟通,使家长了解学校的奖励标准,建立一种互通相容的品德培养环境。(四)有效运用奖励机制,激发学生道德动机,推动学生做出道德行为道德动机,是推动人做出道德行为的内部动力。外部的奖励只能暂时激活学生的良好品德行为,而要使学生真正形成某些品德,就要求教师能综合、有效的运用奖励机制,使社会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转变为学生内心的认同与需要,激发学生的道德动机,从而推动学生作出道德行为。于此同时,德西效应告诉我们当学生本来就对某项活动感兴趣时,若此时给予学生奖励,将有可能削弱该活动对学生的吸引力。因此当学生良好品德行为出现时,教师应作出如下判断:这是学生固有的行为还是偶然出现的行为。若是学生固有的行为,这时教师的奖励会显得多此一举,因为这种行为已经内化为学生的行为习惯,是学生已有的道德动机。若是学生偶然出现的行为,此时对学生进行奖励是有必要的,因为这能增加学生该行为出现的机率,从而达到行为训练,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的目的,将学生外部的行为内化为学生的内部道德动机和内心认同,推动学生的品德行为。【参考文献】[1]胡守棻德育原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9[2]胡福厚.德育学原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3]黄桃花小学生奖励机制的个案研究2011.5[4]邢小林激励教育在初中生良好品德形成教育中的研究与实践2009.10[5]胡朝兵、胡道文对儿童实施奖励的心理学原理与策略宁波大学学报2003年8月第25卷第4期致谢本研究及学位论文是在我的导师龚老师的亲切关怀和悉心指导下完成的。她严肃的科学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深深地感染和激励着我。龚老师不仅在学业上给我以精心指导,同时还在思想、生活上给我以无微不至的关怀,在此谨向龚老师致以诚挚的谢意和崇高的敬意。我还要感谢在一起愉快的度过毕业论文小组的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