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8.1平均数3-人教版_第1页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8.1平均数3-人教版_第2页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8.1平均数3-人教版_第3页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8.1平均数3-人教版_第4页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8.1平均数3-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8.1平均数3-人教版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平均数》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90—92页的内容。【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学习认识简单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教学最基础的数据整理分析,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求简单的平均数,更要引导学生从数据处理分析的角度把握求平均数的方法,体会平均数的意义,用平均数进行比较,描述分析一组数据的状况和特征,感受平均数的应用价值。学生在三年级已经学过简单的统计表,本节课是把已学的统计知识和认识平均数结合起来,学会求平均数的基本方法“移多补少”和“先求和再平均分”。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到平均数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以帮助学生灵活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通过多种练习让学生加深对平均数意义的多角度理解。从整个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来看,平均数是一个持续的学习内容,今后还要学习稍复杂的平均数以及其他常见的统计量。平均数的知识为今后进一步学习统计数据的分析和整理打下基础,新教材明显地加重了对平均数意义理解的份量,突出了平均数的统计学意义,既平均数反映了一组数据的总体水平。【学情分析】学生在三年级已经学过简单的统计表,本班90%的学生能看懂统计图表,能根据图表回答一些简单问题进行简单计算。80%的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独立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并具有初步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而平均数对于学生是一个全新的概念,需要学生动手操作,充分利用教具、学具、课件等直观的演示帮助学生体验知识形成过程,理解平均数的意义,理解并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本节课是把已学的统计知识和认识平均数结合起来,学会求平均数的基本方法“移多补少”和“先求和再平均分”。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到平均数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从整个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来看,平均数是一个持续的学习内容,教师应以引导法为主,充分放手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辅之以直观演示法、设疑激趣法、讨论法,通过活动让学生经历“做数学”、“学数学”、“用数学”的过程,给孩子提供大量的讨论合作、独立探索、实践操作、独立表达、互评互补、互评互纠等的时间和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们在“做中学”,“学中做”。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今后还要学习稍复杂的平均数以及其他常见的统计量。因此,我觉得这节课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求简单的平均数,更要引导学生从数据处理分析的角度把握求平均数的方法,体会平均数的意义,用平均数进行比较,描述分析一组数据的状况和特征,感受平均数的应用价值。【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境,动手操作、观察、讨论等活动中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问题解决与数学思考】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灵活运用平均数的相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情感与态度】在愉快轻松的活动中经历知识形成过程,体会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成功的愉悦,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理解并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教学难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灵活运用平均数的相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具、学具】课件、矿泉水瓶模型纸片。【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师:老师遇到个问题需要同学们帮忙。你们愿意吗?问题:12颗枣不等分放入两个盘子,想要使两个盘子里的枣一样多该怎么分?指明学生上台演示并说说自己的想法,从而引出“平均数”揭示课题,板书课题(平均数)齐读课题。二、探究交流,认识平均数。教学例1以数学精灵带来的数据(环保小分队的队员们统计的收集矿泉水瓶的数据)为情境,引入教学内容。出示教材第90页例1矿泉水瓶模型统计图。请学生仔细观察,发现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初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求平均数的方法并适时渗透养成教育。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图中的数据,说明横轴纵轴分别表示什么。1.利用矿泉水瓶模型统计图“摆一摆”“分一分”,让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唤起学生运用统计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问题的经历体验。自然结合分枣的方法得出平均数是“13”。2.请4人小组合作,一起交流计算方法并得出平均数是“13”。(1)合作交流。(2)

展示、汇报成果。方法一:14+12+11+15=52(个)

52÷4

=13(个)

方法二:(14+12+11+15)÷4

=52÷4

=13(个)

3.师利用板书“小组合作成果”的过程引导平均分的意义,并得出结论:(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并板书)

像这样先合并求和然后再平均分的方法简称“先求和再平均分”。(板书:先求和再平均分)然后回头比较“矿泉水瓶模型统计图”,回顾“摆一摆”“分一分”的方法(教师随机移动矿泉水瓶模型),引导学生:像这样把多的矿泉水瓶移出来补给少的,使得每个人的矿泉水瓶的数量同样多。这种方法称为“移多补少”(板书:移多补少)。并总结出求平均数的方法有“移多补少”和“先求和再平均分”两种。(请学生齐读。)

小结:无论是通过“移多补少”还是“先求和再平均分”,其目的就是使原来几个不一样多的数据变得同样多。(随机板书:不一样多同样多)这样得到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平均数。“13”是4个同学收集矿泉水瓶数量的总体水平。强调:平均数能较好的反应出一组数据的总体水平。三、初步应用,内化拓展。教学例2。1.多媒体出示例2情境图。适时渗透安全教育。2.请学生仔细观察,收集数学信息,发现数学问题。3.解决问题。男生队平均每人踢毽个数

女生队平均每人踢毽个数

(19+15+16+20+15)÷5

(18+20+19+19)÷4

=85÷5

=76÷4

=17(个)

=19(个)

17个<19个答:女生队的成绩好些。质疑:怎么不用求总数的方法比较输赢呢?小结:在人数相同的情况下,可以用求总数的方法也可以用求平均数的方法比较输赢。而在人数不一样的情况下只有用平均数比较才公平、合理。四、联系新知,拓展思维。1.评判正误。(课件出示)

2.选择。(课件出示)

3.联系生活实际,求出平均数。(课件出示)

4.挑战自我。完成课本第92页做一做的第一题。五、全课小结。1.随机指名学生畅谈本节课的收获?2.师小结全课内容。3.师:请你把今天我们学到的知识分享给身边的亲人和朋友,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要学会合理、公平、公正的裁决问题。六、布置作业。完成课本第92页末尾小精灵提出的问题:课后请同学们齐心协力,测量本班同学的身高和体重,并计算出全班同学的身高和体重。七、板书设计。平均数方法一:

移多补少14+12+11+15=52(个)

男女52÷4

=13(个)

一方法二:

不一样多先求和再平均分样17个<19个(14+12+11+15)÷4多=52÷4=13(个)

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教学反思】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平均分及除法运算含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平均数的概念与过去学过的平均分的意义是不完全一样的。教学中我着眼于经历、体验、感受平均数的产生,理解平均数的本质意义,关注的是经历知识形成的学习过程,让孩子学会思考,学会迁移,学会解题的策略,更加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活动让学生经历“做数学”、“学数学”、“用数学”的过程,给孩子提供大量的讨论合作、独立探索、实践操作、独立表达、互评互补、互评互纠等的时间和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们在“做中学”,“学中做”。从而理解平均数的意义,理解并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老师不仅仅能传递知识,更能调动学生的每一根神经,使之高速运转,这样课堂才会有生命。教学中我把握教学的重点,紧密联系实际,层层递进,从易到难,利用“分一分”两个盘子里的枣,让学生感知平均分的过程,体验平均就是一样多,自然引出“平均数”。并使学生体会到学习平均数的重要性。教学例1时,运用平均分枣迁移思想来“摆一摆”“分一分”矿泉水瓶,让学生经历得出平均数的过程,找到得出平均数的方法“移多补少”,并让学生充分发挥思维,四人小组合作探究出另一种求平均数的方法“先求和再平均分”。小组合作时,我特意选了一个讨论比较激烈的小组,给他们拍了照片并及时放到大屏幕上展示,目的是为了让全班同学学习他们的精神风采也是为了给学生一点点惊奇的感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接着教学例2,使学生切实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与应用价值,为树立应用意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使学生初步形成了解决日常生活工作中的数学问题的能力,并通过这一应用过程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将数学课中的统计与生活有机的结合,体会到数学中的生活,生活中的数学,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让学生体验平均数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我们老师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给孩子提供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在平均数的教学中,学生对平均数的认识,经历了从探索中发现,从发现中体验,从体验中发展的全过程。整节课教师起到了一个组织者的作用。我深知作为组织者的我在交流反馈方面作用体现不足,如能更好的与学生达到互动,能给孩子以富有个性的评价,相信效果会更好。在这节课中,学生一次又一次的认识了平均数,感受到平均数就在身边,并获得了一次次成功的体验,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和学好数学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从而愿意并且想学数学。于是,教学例2时我故意诱导学生出错,激起矛盾,引发学生的思考,并进一步深入探究学习,证实平均数才能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水平,使学生知道人数不同比较总数不公平,应该比较平均数更合理。这就是这节课的成功之处。

在今后的教学中,希望自己能更好的借鉴和运用优课中的闪光点,克服并改进自己的不足,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不断完善,促使自己能上出更多有生命的优质课。以下资料为赠送资料:《滴水之中见精神》主题班会教案活动目的:教育学生懂得“水”这一宝贵资源对于我们来说是极为珍贵的,每个人都要保护它,做到节约每一滴水,造福子孙万代。

活动过程:

1.主持人上场,神秘地说:“我让大家猜个谜语,你们愿意吗?”大家回答:“愿意!”

主持人口述谜语:

“双手抓不起,一刀劈不开,

煮饭和洗衣,都要请它来。”

主持人问:“谁知道这是什么?”生答:“水!”

一生戴上水的头饰上场说:“我就是同学们猜到的水。听大家说,我的用处可大了,是真的吗?”

主持人:我宣布:“水”是万物之源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水说:“同学们,你们知道我有多重要吗?”齐答:“知道。”

甲:如果没有水,我们人类就无法生存。

小熊说:我们动物可喜欢你了,没有水我们会死掉的。

花说:我们花草树木更喜欢和你做朋友,没有水,我们早就枯死了,就不能为美化环境做贡献了。

主持人:下面请听快板《水的用处真叫大》

竹板一敲来说话,水的用处真叫大;

洗衣服,洗碗筷,洗脸洗手又洗脚,

煮饭洗菜又沏茶,生活处处离不开它。

栽小树,种庄稼,农民伯伯把它夸;

鱼儿河马大对虾,日日夜夜不离它;

采煤发电要靠它,京城美化更要它。

主持人:同学们,听完了这个快板,你们说水的用处大不大?

甲说:看了他们的快板表演,我知道日常生活种离不了水。

乙说:看了表演后,我知道水对庄稼、植物是非常重要的。

丙说:我还知道水对美化城市起很大作用。

2.主持人:水有这么多用处,你们该怎样做呢?

(1)(生):我要节约用水,保护水源。

(2)(生):我以前把水壶剩的水随便就到掉很不对,以后我一定把喝剩下的水倒在盆里洗手用。

(3)(生):前几天,我看到了学校电视里转播的“水日谈水”的节目,很受教育,同学们看得可认真了,知道了我们北京是个缺水城市,我们再不能浪费水了。

(4)(生):我要用洗脚水冲厕所。

3.主持人:大家谈得都很好,下面谁想出题考考大家,答对了请给点掌声。

(1)(生):小明让爸爸刷车时把水龙头开小点,请回答对不对。

(2)(生):小兰告诉奶奶把洗菜水别到掉,留冲厕所用。

(3)一生跑上说:主持人请把手机借我用用好吗?我想现在就给姥姥打个电话,告诉她做饭时别把淘米水到掉了,用它冲厕所或浇花用。(电话内容略写)

(4)一生说:主持人我们想给大家表演一个小品行吗?

主持人:可以,大家欢迎!请看小品《这又不是我家的》

大概意思是:学校男厕所便池堵了,水龙头又大开,水流满地。学生甲乙丙三人分别上厕所,看见后又皱眉又骂,但都没有关水管,嘴里还念念有词,又说:“反正不是我家的。”

旁白:“那又是谁家的呢?”

主持人:看完这个小品,你们有什么想法吗?谁愿意给大家说说?

甲:刚才三个同学太自私了,公家的水也是大家的,流掉了多可惜,应该把水龙头关上。

乙:上次我去厕所看见水龙头没关就主动关上了。

主持人:我们给他鼓鼓掌,今后你们发现水龙头没关会怎样做呢?

齐:主动关好。

小记者:同学们,你们好!我想打扰一下,听说你们正在开班会,我想采访一下,行吗?

主持人:可以。

小记者:这位同学,你好!通过参加今天的班会你有什么想法,请谈谈好吗?

答:我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