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考地理试卷B(江苏专用)(解析版)_第1页
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考地理试卷B(江苏专用)(解析版)_第2页
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考地理试卷B(江苏专用)(解析版)_第3页
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考地理试卷B(江苏专用)(解析版)_第4页
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考地理试卷B(江苏专用)(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地理期末考试试卷PAGE2023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卷B(江苏专用)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某学校组织学生到河南云台山进行地理研学旅行。红石峡是云台山最富特色的景点,同学们观察到两侧的岩石层理结构明显,且十分坚硬。地层中还包含波浪作用形成的波痕石,此外还发现了不属于该地层的石钟乳景观。下图中甲、乙、丙为不同岩层,丁处为河流堆积物。据此完成下面1-2题。1.关于该峡谷地貌、地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丙岩石较甲乙岩石形成时间迟,岩石坚硬B.石钟乳的出现说明该地存在可溶性石灰岩C.由波痕石推测该地可能经历过海蚀作用D.丁处的堆积物判断出该地经历过地层下降2.下列对红石峡形成的地质过程描述和排序正确的是(

)①间歇性地壳下沉 ②间歇性地壳上升③持续性地壳抬升 ④流水沉积⑤流水侵蚀 ⑥海洋沉积A.⑥①④ B.⑥①⑤ C.⑥②⑤ D.③④②〖答案〗1.B

2.C〖解析〗1.由材料“两侧的岩石层理结构明显”可知,甲、乙、丙及两侧岩石均为沉积岩。丙位于乙岩层下方,说明丙形成时间较早,A错误;石钟乳是喀斯特(岩溶)地貌,多发生在可溶性石灰岩地区。B正确;两侧岩石均为沉积岩,故波痕石是由海浪沉积作用形成的,C错误;丁处有河流堆积物,说明经历了河流流水堆积作用,不能说明该地经历了地层下降,D错误。故选B。2.由材料知,两侧岩层有海洋生物遗体沉积而成的石灰岩和海浪沉积形成的波痕石,说明接受了⑥海洋沉积,④错;该红石峡位于地球表面,且峡谷中有阶地,说明其经历了②间歇性地壳上升,则①③错;峡谷是流水侵蚀形成的,说明其抬升过程中经历了⑤流水侵蚀过程。故其形成先后顺序为⑥②⑤,C正确,ABD错。故选C。我国西北巴丹吉林沙漠深处分布着多个湖泊,车日格勒湖位于沙漠东南部湖泊区腹地,湖泊水域面积约1.13km2,湖的东北部有一小岛,在夏季直径约2m,冬季直径4-5m,湖东侧有湖相沉积物。图为车日格勒湖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3-4题。3.车日格勒湖湖水的直接补给方式是(

)A.雨水 B.地下水 C.河流水 D.冰川融水4.车日格勒湖(

)A.夏季水位低冬季水位高 B.湖水盐度低,是淡水湖C.湖泊西侧地势较平缓 D.地质时期面积比现在大〖答案〗3.B

4.D〖解析〗3.该湖泊的补给主要为地下水补给,其地下水主要来自祁连山冰雪融水沿断裂带下渗形成,直接的补给方式是地下水,冰川融水为间接补给,B正确,D错误;地处内陆,降水少,A错误;没有河流汇入,C错误。故选B。4.由于湖水是由冰川融水间接补给,夏季气温高,融水量大,地下水位高,夏季水位高,A错误;虽以地下水补给为主,但由于蒸发量大,湖水盐分积累,湖水盐度大,是淡咸水湖,B错误;东侧有湖相沉积物,说明东侧是较浅,地势平缓,C错误,湖东侧的沉积物是地质时期形成,说明地质时期面积远大于现在,D正确,故选D。由上海宝钢集团投资兴建的马迹山港位于浙江沿海,主要承担宝钢进口铁矿石中转业务。该港口始建于1998年,2005年增建二期码头,是目前亚洲第一矿石中转深水大港。下图示意巴西图巴朗港—中国马迹山港的铁矿石运输航线。据此完成下面5-7题。5.马迹山港增建二期码头,反映了(

)A.上海钢铁产品市场竞争激烈 B.上海钢铁企业生产规模扩大C.浙江沿海运输能力严重不足 D.浙江沿海地区产业升级加快6.每年7月从图巴朗港到马迹山港的货轮通常选择航线乙。该航线在印度洋航段的主要优势是(

)A.明显缩短航行路程 B.不易遭遇恶劣天气C.获得充足物资补给 D.充分利用西风海流7.满载矿石的货轮航行时速约25千米。从图巴朗港到马迹山港航行需要约(

)A.5天 B.20天 C.35天 D.50天〖答案〗5.B

6.D

7.C〖解析〗5.据材料可知,马迹山港主要承担宝钢进口铁矿石中转业务,增建二期码头,反映了上海钢铁企业生产规模扩大,对进口铁矿石需求增加,B正确;上海钢铁产品市场竞争激烈会导致对铁矿石需求量减少,没有必要增建二期码头,A错误。马迹山港服务于宝钢,与浙江沿海地区产业升级和浙江沿海运输能力关系不大,CD错误。故选B。6.航线乙位置偏南,7月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北,航线乙充分利用西风漂流,顺风顺水,节省能源和时间,D正确;航线乙与航线甲航行路程差异不大,A错误;航线乙与航线甲遭遇恶劣天气差异不大,B错误。航线乙远离非洲大陆和岛屿,物资补给不便,C错误;故选D。7.时速约25千米,日行驶路程为600千米。巴朗港到马迹山港经度差约为160º,如按照赤道经度差1º,距离为111千米计算,160º的距离大约17760千米;两地纬度差约为50°,南北方向的距离约为5550千米,所以总路程应小于17760千米(约29.6天)+5550千米(9.25天),所以略小于38天,故选C。厄尔尼诺一南方涛动的暖事件被称为厄尔尼诺现象,冷事件则称为拉尼娜现象,冷暖事件发生时,热带太平洋海洋表面温度出现显著异常,导致海洋环流异常。下图示意热带太平洋海平面以下100~200m表面温度异常的平均状况。图中实线表示温度异常偏高,虚线表示温度异常偏低,图中等值距为0.2℃。据此完成下面8-9题。8.当热带太平洋海域海洋表面出现图示温度分布特征时,(

)A.热带西太平洋海域海平面下降 B.热带西太平洋海域海水温度升高C.太平洋西岸地区河口咸潮严重 D.太平洋西岸地区海陆循环减弱9.若热带太平洋海域东西两侧的海洋表面温度发生互换,则(

)A.热带太平洋东岸离岸风势力增强 B.热带太平洋东岸西北风势力增强C.太平洋东岸秘鲁渔场产量增加 D.流经秘鲁沿岸的寒流势力增强〖答案〗8.B

9.B〖解析〗8.当热带太平洋海域海洋表面呈现图示温度分布特征时,出现拉尼娜现象,东南信风势力增强,将热的海水吹向太平洋西部,海水堆积致使热带西太平洋海平面升高,气压下降,潮湿空气积累形成台风和热带风暴,太平洋西岸地区海陆循环增强,咸潮减弱。因此B正确,ACD错误,故选B。9.热带太平洋海域东西两侧海洋表面温度发生互换时,产生厄尔尼诺现象,热带太平洋东岸地区离岸风减弱甚至消失,秘鲁寒流减弱,底层冷海水上泛减弱,海水温度异常升高,赤道太平洋东岸地区由干燥少雨变为多雨,引发洪涝灾害,导致秘鲁渔场减产。因此ACD错误,B正确。故选B。某月淮安的小华到国内某城市旅游。下图中,甲图为到达后手机软件显示的当地日出日落时间,乙图为3天后当地日出日落时间。据此完成下面10-12题。10.该城市可能是(

)A.北京 B.上海 C.拉萨 D.西安11.在3天的旅游期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 B.淮安正午太阳高度变小C.广州市昼渐长夜渐短 D.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12.在该城市旅游期间,日出时,小华发现自己的影子恰好与某一街道走向一致,该街道的走向为(

)A.西北—东南 B.南—北 C.东北—西南 D.东—西〖答案〗10.C

11.B

12.C〖解析〗10.手机软件的时间应为北京时间,根据该地日出日落时间,可知当地的昼长为21-7=14小时,可以计算该地正午的时间约为北京时间14时,而当地正午的地方时应为12点,进而可知该地的经度约为东经90度,该城市可能是拉萨,C正确,ABD错误。故选C。11.由三天后的日出和日落时间可知,该地昼变短,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A错误;淮安正午太阳高度变小,B正确;广州昼渐短夜渐长,C错误;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D错误;故选B。12.由第一题分析可知,此时该城市昼长夜短,为北半球的夏季,太阳从东北升。影子在西南方,日出时影子与街道平行,说明街道的走向是东北-西南,C正确,ABD错误,故选C。影响我国的台风主要在西北太平洋洋面上产生,西太平洋副热带高气压带(副高)对我国水汽、热量、能量的输送与平衡起着重要作用,它的强弱、进退和移动同台风生成以及我国东部地区旱涝等关系极为密切。下图为一般年份副高的高压脊活动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13-14题。13.2020年7月我国长江中下地区出现了史上少有的7月“空台”(无台风登陆)现象,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A.西北太平洋洋面受副高控制,无台风生成B.副高一直控制我国东南沿海,无台风登陆C.副高一直控制我国东南沿海,高温天气多D.西北太平洋洋面受副高控制,台风势力弱14.气象观测发现我国台风和梅雨存在此消彼长的现象,即“梅雨强则台风弱,台风来则梅雨消”。形成2020年7月我国梅雨强、台风弱的主要原因是(

)A.北方冷空气东移缓慢,副高位置较正常年份偏北B.北方冷空气频频南下,副高位置较正常年份偏南C.南方暖空气北移迅速,副高位置较正常年份偏西D.南方暖空气北移缓慢,副高位置较正常年份偏东〖答案〗13.D

14.B〖解析〗13.7月“空台”(无台风登陆)现象是因为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副高持续偏强,使得台风生成源地——热带西太平洋地区对流活动受到极大抑制,使其缺少最关键的环境条件,挤压了台风生存空间,D正确。西北太平洋面积广大,有台风生成,只不过登陆地不在长江中下游,A错误;副高并不会一直控制我国东南沿海地区,BC错误。故选D。14.2020年7月我国梅雨强、台风弱,是因为北方冷空气势力依然比正常年份强劲,挤占了副高正常年份的位置,导致副高位置偏南,雨带较长时间停留于长江中下游地区,B正确。我国锋面雨带与北方冷空气南下和南方暖空气北上有关,冷空气东移与我国降水关系不大,A错误;南方暖空气移动缓慢才导致梅雨偏强,C错误;副高较正常年份偏南,南方暖空气北移才会缓慢,D错误。故选B。下图为部分陆地沿某方向自然植被依次分布状况和气候条件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15-16题。15.甲植被最可能是(

)A.热带雨林 B.常绿阔叶林 C.常绿硬叶林 D.温带草原16.形成图中自然植被差异的基础是(

)A.地形 B.水分 C.土壤 D.热量〖答案〗15.C

16.D〖解析〗15.由图形可知,甲地年均温约为15℃左右,而热带气候最冷月平均气温大于15℃,因此排除热带气候的可能性,所以不可能为热带雨林,A错;年降水量在600mm左右,而常绿阔叶林所属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大于800mm,温带草原多分布在半干旱地区(年降水量多介于200-400mm),排除BD;常绿硬叶林主要分布在地中海气候区,年降水量与题目中的年降水量吻合,且地中海气候区两侧气候分别为热带沙漠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自然带分别对应荒漠带和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与图示信息也吻合,C正确,故选C。16.图中自然带“荒漠带-常绿硬叶林带-落叶阔叶林带-混交林带-针叶林带-苔原带”的分布特点可知,符合大陆西岸由低纬度到高纬度的分布规律,属于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其主导因素为热量,D正确;地形、水分、土壤等均不是主要影响因素,排除ABC。故选D。西风分速是指各风向风速中西风的分量。图为南、北半球夏季和冬季西风分速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17-18题。17.在南、北半球纬度55°附近,西风分速差异显著,主要是因为该纬度带(

)A.太阳辐射强弱明显 B.地势起伏差异巨大C.下垫面性质差异大 D.洋流性质恰好相反18.与夏季相比,北半球中纬度冬季的西风分速更大,主要是受(

)A.盛行西风、西北季风影响 B.东北信风、东南季风影响C.西南季风、东北季风影响 D.极地东风、西北季风影响〖答案〗17.C

18.A〖解析〗17.西风分速是各风向风速中西风的分量,结合全球风带分布状况,纬度55°附近主要是盛行西风带,从图中可知南半球的西风分速比北半球大,说明南半球盛行西风更强,该纬度附近,南半球基本是海洋,地表均一,摩擦力小,风力更强,C正确,ABD错误。故选C。18.北半球中纬度的冬季,大陆东部存在西北季风的作用,与该纬度本身存在的盛行西风存在西风分速上的叠加,而夏季,大陆东部受东南季风影响,会抵消一部分西风分速,使其数值没有冬季大,A正确,BCD错误。故选A。在地理学习中,区域地图包含的各种信息可以成为判断地理问题的依据。据此完成下列19-20题。19.下列关于区域主要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A.区域都具有明确的界线B.区域内部表现出明显的相似性和连续性,区域之间则具有显著的差异性C.区域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D.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区域的发展变化会影响到周边相关的地区20.下列区域具有明确边界的是(

)①行政区②自然带③热量带④干湿地区⑤陕西省周至县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⑤ D.①②③④⑤〖答案〗19.A

20.C〖解析〗19.区域之间的界线有的是明确的,有的是模糊的,A叙述错误。区域内部表现出明显的相似性和连续性,区域之间则具有显著的差异性,例如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区域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区域的发展变化会影响到周边相关的地区,BCD叙述正确。根据题意要求选择叙述错误的选项,故选:A。20.①行政区具有明确的分界线,故正确。②自然带是植被,分界线具有过渡性,故错误。③热量带分界线具有过渡性,故错误;④干湿地区分界线具有过渡性,故错误。⑤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是行政区,行政区具有明确的分界线,故正确。①⑤正确,故选C。玉门隶属酒泉市,是中国石油工业的摇篮,2009年被确定为全国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玉门风能资源丰富,有“陆上三峡”之称,1997年玉门建成了甘肃省首个示范型风电场,经过20年不懈努力,现已建成投产风电场20个。据此完成下面21-22题。21.风电产业成为玉门城市转型发展的新希望,然而,已建成的风电机组运行率不足70%。玉门风电场“弃风”现象严重的最主要原因是(

)A.风速变化大,风力发电不稳定 B.风力发电成本高,经济效益低C.本地电力需求少,外送能力弱 D.技术水平低,设备维修率高22.近年来,玉门市尝试在风电场配套建设光伏发电,其作用是(

)①可实现“风”“光”互补 ②可集约利用土地,降低成本③可增强风电储能 ④可解决“弃风”现象A.①③ B.①② C.①④ D.②③〖答案〗21.C

22.B〖解析〗21.风速变化大,风力发电不稳定,可以利用其他发电形式进行调节,不是“弃风”现象严重的最主要原因,A错;该地经济欠发达,人口较少,电力需求少,外送能力弱,电力市场小,是“弃风”现象严重的最主要原因,C对;技术水平低,设备维修率高,风力发电成本高,经济效益低,这些都不是最主要原因,BD错。故选C。22.近年来,玉门市尝试在风电场配套建设光伏发电,可实现“风”“光”互补,①对;光伏发电不能增强风电储能,③错,同时建设两种发电设备,可集约利用土地,降低成本,②对;由上题可知,“弃风”现象主要是市场问题,建设光伏发电不能解决“弃风”现象,④错。综上所述,B符合题意,排除ACD。故选B。第Ⅱ卷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6分。23.(20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太湖地区沼泽满布,且中部低洼四周高起,形成一个以太湖为中心的碟形洼地。古代先民在太湖沿岸开挖塘浦圩田(网格式的大田),用挖出的土构筑堤岸,既防御外水又可以灌溉农田。堤内的滩涂淤地自然发展成农田,圩内通过坑塘湖漾层层调蓄防洪防涝,横塘纵浦和各斗门控制引水灌溉。除此之外,沿湖还有一定数量的骨干河道可以用于宣泄主流洪峰,各楼港渎浦(大小河流)之间由规模不一的横塘相连,便于水量调度、水系互通,这些纵横交错的灌排渠系和堤岸有利于圩内分级控制。(1)分析太湖流域修建圩田的人文优势。(6分)(2)说明太湖流域水灾多发但先民仍在湖边地势低洼处筑土圩田的原因。(6分)(3)太湖南岸楼港的入湖口统一朝向东北而非西北,当地人认为这样可以充分利用自然因素减少泥沙淤积,试说明其中道理。(8分)〖答案〗(1)人口稠密,劳动力数量多且人民勤劳善思;人多地少,田地需求矛盾突出。(6分)(2)太湖流域为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和年际变化大,水旱灾害频繁;太湖中地势低洼处旱季水源较充足,易满足水稻生长的用水需求;涝季先民可以通过筑高的堤坝减少洪水对农田的危害。(6分)(3)冬季,太湖处于枯水期,湖滩出露面积大;冬季南岸盛行西北风,吹蚀湖滩泥沙,溇港人湖口朝向西北,会导致风沙积累,淤塞水道;溇港朝向东北,风沙沉积在入湖口右岸附近,雨季来临时可以被溇港中流水冲走。(8分)〖解析〗(1)分析修建圩田的人文优势可以从劳动力的数量和素质、土地需求角度分析阐述。从材料可知,古代先民在太湖沿岸开挖塘浦,用挖出的土构筑堤岸,而开挖塘浦构筑堤岸工程量较大,所需劳动力数量较多;我国太湖流域地处长江中下游,人口相对较为稠密,劳动力数量丰富,具备挖塘筑堤的条件;由于太湖地区沼泽密布,而太湖周边地区人口数量多,对粮食需求大,人多地少,粮食供求矛盾十分突出,不得不将太湖沿岸挖塘筑堤,这也体现出我国古代人民勤劳善思,因地制宜解决人地矛盾问题的策略。(2)长江中下游地区建设圩田主要用于种植水稻,水稻对水源需求较大。太湖流域地处长江中下游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降水的季节和年际变化相对较大;季风气候极不稳定,受夏季风强弱变化的影响,水旱灾害多发,为更好满足水稻生长,需要稳定水源条件;太湖所在地区地势低洼,在旱季时,由于地势低,汇水条件相对较好,且具备储水条件,可为水稻生长提供水源;在雨季时,由于采用了挖塘筑堤,在水稻区周围筑起的高堤坝,可以有效的减少洪水对农田造成的危害,保证水稻良好生长。(3)泥沙的淤积与冲蚀需考虑泥沙的来源、结合区域地理环境的时空变化特征去分析。太湖流域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盛行东南风,冬季盛行西北风;受冬季风影响,降水较少,湖泊补给量降低,湖泊水位下降,此时处于枯水期,湖泊周边大量湖滩出露;受冬季西北风影响,吹蚀作用显著,西北风将湖滩裸露出的泥沙由西北带向东南,若溇港入湖口朝向西北,易造成风沙累积,堵塞原有的河流通道。从图示可以看到,溇港入湖口朝向东北方向,受冬季西北风的影响,风沙沉积物主要在入湖口的右岸附近沉积,在河流丰水期来临时,由于水位升高,流量增大,可将原本堵塞在入湖口右岸的泥沙冲走,从而可减少泥沙淤积量。24.(18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风搬运颗粒的运动方式(图左)有蠕移、跃移和悬移。颗粒保持蠕移和跃移最多,一般集中在距离地面0.5~1.5m高度内。砾石地面颗粒的跃起高度大于沙质地面。风携带沙粒撞击岩石表面,雕琢成形态各异的岩石,塑造了蘑菇石(图右)等典型的风蚀地貌。(1)描述蘑菇石地貌的形成过程。(6分)(2)指出与蘑菇石地貌景观的形成关系最密切的一种风力搬运方式,并说明理由。(6分)(3)解释风的特性、被搬运的沉积物特性及被磨蚀的岩石的岩性三个因素对磨蚀效果的影响。(6分)〖答案〗(1)在风沙强劲的地方,近地面沙尘密度大,颗粒较粗,磨蚀作用强;裸露地表的岩石下部岩性较软,易被侵蚀,形成顶部大下部小的蘑菇状地貌。(6分)(2)跃移;跃移搬运方式含沙量最高,磨蚀作用强;跃移搬运物质粒径较大,跃起高度较高,对岩石下部磨蚀强。(6分)(3)①风的特性:风力强,大风日数多、持续时间长,磨蚀效果明显。②被搬运的沉积物特性:被搬运沙粒岩性坚硬,颗粒较大,棱角分明,磨蚀效果明显。③被磨蚀的岩石的岩性:垂直节理发育,下部岩性较软,磨蚀效果明显。(6分)〖解析〗(1)从图表中我们可以看到在风沙运动较为显著的地区,蠕移、跃移其含沙量明显较大;蠕移、跃移的位置比较靠近近地面,同时其沙粒的粒径相对较大;风携带较大粒径撞击岩石表面,其磨蚀作用更强,对岩石的破坏程度更大。裸露在地表的岩石,其岩石下部岩性较软,在强烈的沙粒撞击下,其表面易被侵蚀,岩石下部表面受损严重,在重力作用下逐渐崩落,形成顶部大下部小的蘑菇状地貌。(2)从图表中可以看到蠕移虽岩石粒径较大,但其移动速度较慢,且含沙量较小,对岩石造成的破坏相对较小;跃移其沙粒的含沙量最大,占比70%-80%,从图中可以看到跃移其沙粒跃起的相对高度较大,对岩石的磨蚀作用更强。悬移其岩石的粒径较小,且沙粒在空气中含沙量较少,其磨蚀作用较弱。而蘑菇石上大下小的风蚀地貌,其下部受磨蚀作用较为显著,应与风力搬运中的跃移关系更大。(3)①风的特性:风是沙粒移动的动力因素。其风力越强,移动速度越快,所产生的打击力越明显。其次大风日数越多,风力侵蚀效果越显著。大风持续时间长所能造成的持续磨蚀作用会更为明显。②被搬运的沉积物特性:从图表中可以看到被搬运沙粒岩性较软的、颗粒较小的,磨蚀作用较弱;岩性坚硬的,其磨蚀效果会更为显著。相较于表面圆滑的岩石,棱角分明的岩石,其磨蚀效果更明显。③被磨蚀的岩石的岩性:此类岩石垂直节理发育明显,易被外力侵蚀,且此类岩石下部岩性相对较软,易被沙粒磨蚀,使得更易形成上大下小的结构。25.(18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澳大利亚L河一年四季均清澈见底,掩映在绿树红花中,似项链般点缀着M城。N城和M城都位于澳大利亚东南沿海,但年均温相差较大。材料二:2020年初持续数月的澳大利亚山火,在熄灭过后不久,当别的植被还没从大火的影响中恢复的时候,桉树就开始复苏(下图),展示出了顽强的生命力。桉树抗火性强,枝叶繁茂,富含油脂和毒素,根系发达,吸水肥能力强。桉树种子具有坚硬的外壳,山火之后,外壳爆裂,利于其种子萌发。(1)分析L河一年四季清澈见底的自然原因。(6分)(2)对比N城和M城的年均温,选出年均温较高的城市并分析其原因。(6分)(3)分析桉树提前复苏对当地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