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第一中学生物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第一中学生物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第一中学生物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第一中学生物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第一中学生物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第一中学生物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氰化物进入细胞后,会妨碍线粒体的功能,使组织细胞不能利用O2,引起细胞窒息。在培养植物根尖的培养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氰化物后,根尖细胞吸收K+的速率随之降低(如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正常组织细胞中利用O2的场所是线粒体基质B.植物根尖细胞吸收K+的方式属于主动运输C.4h后根尖细胞因缺少能量供应不能吸收K+D.氰化物会影响O2进入线粒体从而使组织细胞不能利用O22.下列有关细胞中的元素和无机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中常见的化学元素根据作用的大小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B.组成人体细胞的主要元素中O的含量最多,H次之C.哺乳动物的血钙太低,会出现肌无力症状D.同一种植物中萌发的种子的含水量比休眠种子多3.下列关于用加酶洗衣粉手洗衣物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用温水浸泡、延长浸泡时间可以提高洗涤效果B.用含碱性蛋白酶的洗衣粉洗涤衣物后应立即用清水冲洗双手C.使用添加纤维素酶的洗衣粉可使衣物蓬松柔软,棉织制品不可使用D.加酶洗衣粉的酶能耐酸、耐碱、忍受表面活性剂和较高温度4.基因工程载体必须具备的条件中,错误的是()A.能在受体细胞中复制并稳定保存B.具有多个限制酶切点,以便与外源基因连接C.能进入受体细胞中并控制其新陈代谢过程D.在限制酶切点外必须含有标记基因,便于筛选5.科研工作者为研究光照和CO2对植物细胞代谢的影响,将某绿藻细胞悬浮液放入密闭容器中,保持适宜的pH和温度,测定细胞悬浮液中溶解氧的浓度,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实验装置中溶解氧变化原因的解释不正确的是A.第4分钟前溶解氧的量下降是呼吸作用消耗所致B.第5至6分钟植物细胞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C.第6至7分钟水中CO2浓度限制了光合作用速率D.第9分钟后溶解氧的量不再增加的原因是温度较低6.下列关于高倍镜使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因为蕨类的叶片较大,在高倍镜下容易找到,所以可直接使用高倍镜来进行观察B.在低倍镜下找到叶片细胞,即可换用高倍镜进行观察C.为了使高倍镜下的视野亮一些,可使用最大的光圈或凹面反光镜D.换用高倍物镜后,必须先用粗准焦螺旋,再用细准焦螺旋调至物像最清晰为止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图1为碳循环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通过过程①,碳由无机环境中的______转变成绿色植物(如玉米)中的________。(2)若上图1中过程②越复杂,则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______。设过程②代表的生物之间有如上图2所示的关系,E种群干物质中的能量为5.8×109kJ;B种群干物质中的能量为1.3×108kJ;若D种群干物质中的能量为1.5×108kJ,若能量传递效率为10%,则A种群干物质中的能量是____________kJ。(3)过程④表示__________作用。参与过程④的生物与同区域中的动、植物等其他生物共同构成了_______________。(4)由上图1可见,碳循环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伴随着物质循环进行的能量流动具有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8.(10分)科研人员通过基因工程实现了β-甘露聚糖酶基因在猪肠道野生酵母菌中的表达,使原来不能被猪利用的粗纤维在猪肠道内被分解成了可直接吸收的单糖。下图为构建工程菌的部分过程,其中介导序列能引导载体整合到酵母菌的染色体DNA上。请回答。(1)①过程需要的酶是______,②、③过程除图中所示外,还需要的酶是______。(2)同尾酶是指切割DNA分子后能产生相同黏性末端的限制酶,图中4种限制酶中属于同尾酶的是______。(3)重组表达载体中的介导序列引导目的基因整合到酵母菌的染色体DNA上,其意义在于______。(4)①过程从野生酵母菌染色体DNA中PCR扩增介导序列时,科研人员设计了如下一对引物:GAATTCGACCTCAAATCAGGTAGG和TTGCATTGACTTACACCTAGG,其中下划线部分序列的设计依据是______,方框部分序列的设计目的是______。(5)对重组表达载体进行酶切鉴定,假设所用的酶均可将识别位点完全切开。若使用EcoRⅠ和SalⅠ酶切,可得到______种DNA片段。若使用EcoRⅠ和BamHⅠ酶切,可得到______种DNA片段。9.(10分)利用紫外线诱变选育高产β胡萝卜素的三孢布拉霉负菌,未突变菌不能在含有一定浓度的β紫罗酮的培养基上生长,菌体随β胡萝卜素含量增加从黄色加深至橙红色。图甲为选育及提取获得β胡萝卜素流程,请回答下列问题:(1)为选出高产突变菌种,还应在培养基中添加______________,从用途上分析,该培养基类型是________。在接入菌种前,应对培养基进行____________,以避免杂菌污染。(2)某同学进行②接种操作后,培养的平板菌落分布如图乙所示。该同学所用接种工具是_______,使用前把它浸在盛有_____的烧杯中;由于_______,所以培养基上只有少数菌能生长形成菌落。(3)进行③过程时,应选取________色的菌落接种至液体培养基,进行该过程的目的是________。经过程⑥浓缩后,可用________法对色素分离并鉴定提取的胡萝卜素粗品。10.(10分)下图是采摘后的几种果实在成熟过程中呼吸速率的变化曲线。回答下列问题:(1)若采摘后某段时间内,果实细胞在呼吸时CO2释放量大于02吸收量,原因是_______,此时果实细胞中产生C02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2)摘后果实呼吸高峰的出现标志着果实开始衰老,不耐贮藏,据此推测,图中最耐贮藏的果实是______。请根据细胞呼吸原理,提出两条延长摘后果实贮藏时间的措施___________。(3)研究发现,摘后果实的一系列生理变化与植物激素的调节有关,能促进果实成熟与衰老的两种激素是_________。植物激素在植物体内发挥作用的方式,不是直接参与细胞代谢,而是___________。11.(15分)下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植物根、芽和茎生长的影响,请根据此图回答相关问题:(1)该图说明植物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_____性。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2)对生长素浓度最敏感的部位是_______。当生长素浓度为D时,对根的生长有_______(促进、抑制)作用。(3)生长素在植物的幼叶和幼根中,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下端,这称为______运输。(4)下列化学物质中,不存在于自然界中,只属于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是(________)A.赤霉素B.乙烯C.细胞分裂素D.α-萘乙酸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B【解题分析】

有氧呼吸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分子葡萄糖分解成2分子的丙酮酸,产生少量的[H],并且释放出少量的能量。这一阶段不需要氧的参与,是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的。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彻底分解成二氧化碳和[H],并释放出少量的能量。这一阶段不需要氧的参与,是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的。第三个阶段是,上述两个阶段产生的[H],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与氧结合形成水,同时释放出大量的能量。这一阶段需要氧的参与,是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的。【题目详解】A、在正常组织细胞中,O2在线粒体内膜上与[H]结合生成H2O,A错误;B、线粒体功能受阻后由于供能不足,导致K+吸收速率下降,说明细胞吸收K+的方式属于主动运输,B正确;C、4h后根尖细胞仍能吸收K+,速率相对恒定,所需能量可来自无氧呼吸产生的ATP,C错误;D、氰化物会妨碍线粒体的功能,但不会影响O2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线粒体,D错误。故选B。2、D【解题分析】

1、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根据其含量不同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大类:

(1)大量元素是指含量占生物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包括C、H、O、N、P、S、K、Ca、Mg,其中C、H、O、N为基本元素,C为最基本元素,O是含量最多的元素。

(2)微量元素是指含量占生物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下的元素,包括Fe、Mn、Zn、Cu、B、Mo等。2、细胞内的水以自由水和结合水的形式存在,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自由水是良好的溶剂,是许多化学反应的介质,自由水还参与细胞内的许多化学反应,自由水能自由移动,对于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具有重要作用;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越高,细胞代谢越旺盛,抗逆性越差,反之亦然。【题目详解】细胞中的化学元素按含量的多少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A错误;在组成人体细胞的主要的元素(鲜重百分比)中,含量最多的是O,含量次之的是C,B错误;哺乳动物的血钙太低,会出现抽搐现象,血钙过多,才会出现肌无力症状,C错误;生物体在不同的生长发育期,含水量也不同,含水量越高,代谢越旺盛,如同一种植物萌发种子的含水量比休眠种子高,D正确。故选D。3、C【解题分析】

加酶洗衣粉指含有酶制剂的洗衣粉,常用的酶制剂有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题目详解】A、用温水浸泡,该温度下酶活性较强,延长浸泡时间,可以让酶充分的发挥作用,可以提高洗涤效果,A正确;B、用含碱性蛋白酶的洗衣粉洗涤衣物后应立即用清水冲洗双手,避免伤害皮肤,B正确;C、棉织品可以用添加纤维素酶的洗衣粉洗涤,C错误;D、加酶洗衣粉的酶可以通过基因工程生产,能耐酸、耐碱、忍受表面活性剂和较高温度,D正确。故选C。4、C【解题分析】

作为运载体必须具备的条件:①要具有限制酶的切割位点;②要有标记基因(如抗性基因),以便于重组后重组子的筛选③能在宿主细胞中稳定存在并复制;④是安全的,对受体细胞无害,而且要易从供体细胞分离出来。【题目详解】A、运载体能在宿主细胞中复制并稳定保存,A正确;B、运载体具有多个限制酶切点,以便于外源基因连接,B正确;C、运载体能进入宿主细胞中,但并不能控制宿主细胞的新陈代谢过程,C错误;D、运载体在限制酶切点外必须含有标记基因,便于筛选,D正确。故选C。5、D【解题分析】

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外因有:光照强度、CO2浓度、温度;内因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色素的含量,以及酶的含量及活性。【题目详解】A、由题图可知,前4分钟处于黑暗环境中,细胞只进行呼吸作用,4分钟开始进行光照,4分钟之后,开始进行光合作用,第4分钟前溶解氧的量下降是呼吸作用消耗所致,A正确;B、第5至6分钟,细胞悬浮液中溶解氧的浓度升高,植物细胞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B正确;C、第6至7分钟细胞悬浮液中溶解氧的浓度不变,由曲线可知,第7分钟添加二氧化碳,细胞悬浮液中溶解氧的浓度又上升,第6至7分钟水中CO2浓度限制了光合作用速率,C正确;D、据题干“保持适宜的pH和温度”,可知第9分钟后溶解氧的量不再增加的原因与温度无关,D错误。故选D。6、C【解题分析】

由低倍镜换用高倍镜进行观察的步骤是:移动玻片标本使要观察的某一物像到达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选择高倍镜对准通光孔→调节光圈,换用较大光圈使视野较为明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题目详解】A、在显微镜使用过程中,首先在低倍镜下找到物像,然后再换用高倍镜观察,A错误;B、在换用高倍镜之前,需要将物像移至视野中央再换高倍物镜,B错误;C、为了使高倍镜下的视野亮一些,可使用最大的光圈或凹面反光镜,C正确;D、在高倍镜使用的过程中,只能使用细准焦螺旋,不能用粗准焦螺旋,D错误。故选C。【题目点拨】本题属于简单题,属于考纲中应用层次的考查,着重考查实验中显微镜的使用注意点,要求考生能够掌握显微镜的相关操作技能。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CO2有机物高3×207微生物分解群落循环的,带有全球性单向流动,逐级递减【解题分析】试题分析:(2)过程①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转变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2)②是捕食关系,构成了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动植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高.根据图2中的食物关系可知:E是生产者,其余生物生物是消费者.已知E种群的能量为2.8X209kJ;B种群的能量为2.3X208kJ,D种群的能量是2.2×208kJ,能量传递效率为20%,则A种群的能量是(2.8×209k×20%-2.3×208-2.2×208)×20%=3×207kJ。(3)图中④表示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参与过程④的生物是微生物(分解者),与同区域中的动、植物共同构成了生物群落。(4)由上图2可见,碳循环在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群落之间循环,其特点是带有全球性的循环.而能量流动具有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考点:生态系统的功能8、热稳定DNA聚合酶(“Tag酶”或“耐高温的DNA聚合酶”)DNA连接酶BamHⅠ和BglⅡ使目的基因能随工程菌染色体稳定遗传和表达介导序列两端的部分核苷酸序列使扩增出的介导序列两端含有限制酶EcoRⅠ和BamHⅠ的识别序列32【解题分析】试题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构建工程菌的部分过程,其中①表示采用PCR技术扩增介导序列的过程;②是用DNA连接酶将质粒载体与介导序列连接形成重组质粒的过程;③表示用DNA连接酶将质粒载体、介导序列质粒载体和克隆载体重新组成形成重组表达载体。(1)图中①表示采用PCR技术扩增介导序列的过程,该过程在高温条件下进行,需要热稳定性DNA聚合酶;②③表示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过程,除了图中的限制酶外,该过程中还需要DNA连接酶。(2)表中限制酶BamHⅠ和BglⅡ的识别序列不同,但两者切割产生的黏性末端相同,属于同尾酶。(3)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NA上是否插入目的基因是目的基因能否在真核生物中稳定遗传的关键,重组表达载体中的介导序列引导目的基因整合到酵母菌的染色体DNA上,这可使目的基因能随工程菌染色体稳定遗传和表达。(4)①过程从野生酵母菌染色体DNA中PCR扩增介导序列时,科研人员设计了如下一对引物:GAATTCGACCTCAAATCAGGTAGG和TTGCATTGACTTACACCTAGG,引物是根据已知核苷酸序列设计的,因此其中下划线部分序列的设计依据是介导序列两端的部分DNA序列;GAATTC是限制酶EcoRⅠ的识别序列,而CCTAGG是限制酶BamHⅠ的识别序列,因此方框部分序列的设计目的是使扩增出的介导序列两端含有限制酶EcoRⅠ和BamHⅠ的识别序列。(5)由图可知,重组的基因表达载体含有2个EcoRⅠ酶割位点,含有1个SalⅠ酶切位点,因此使用EcoRⅠ和SalⅠ酶切重组质粒可以得到3种DNA片断;重组的基因表达载体含有2个EcoRⅠ酶割位点,但不再含有BamHⅠ酶割位点,因此用EcoRⅠ和BamHⅠ酶切重组质粒可以得到2种DNA片断。【题目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识记基因工程的工具和操作步骤,能根据图表中信息答题,需要注意的是第(5)题,考生可以将重组表达载体上的酶切位点标出,明确BamHⅠ和BglⅡ切割后的黏性末端能在DNA连接酶的作用下连接起来,但重组序列不能被BamHⅠ或BglⅡ酶割。9、一定浓度的β紫罗酮选择培养基高压蒸汽灭菌(玻璃)涂布器酒精基因突变频率低橙红扩大所需菌体数量纸层析【解题分析】

分析图甲:图中过程①表示利用紫外线诱导基因突变,过程②表示微生物接种,过程③④表示选择培养,过程⑥表示浓缩。图乙中菌落均匀分布,利用的是稀释涂布平板法。【题目详解】(1)未突变菌不能在含有一定浓度的β紫罗酮的培养基上生长,突变菌能在含有一定浓度的β紫罗酮的培养基上生长,所以为了选出高产突变菌种,可在培养基中添加一定浓度的β紫罗酮,从用途上分析,该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在接入菌种前,应对培养基进行高压蒸汽灭菌,以避免杂菌污染。(2)某同学进行正确的②接种操作后,培养的平板菌落分布均匀,则该同学的接种方法为稀释涂布平板法,所用接种工具是玻璃涂布器,使用前应把它浸在盛有酒精的烧杯中;由于基因突变频率低,所以培养基上只有少数菌能生长形成菌落。(3)菌体随β胡萝卜素含量增加从黄色加深至橙红色,因此进行③过程时,应选取橙红色的菌落接种至液体培养基,液体培养基可更好地满足菌体生命活动的需要,进行该过程的目的是扩大所需菌体数量。经过程⑥浓缩后,可用纸层析法分离提取的胡萝卜素粗品,并和标准样品进行对比。【题目点拨】本题主要考查微生物的培养,考查对培养基种类、功能、灭菌方法和接种方法的理解和识记。10、果实细胞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