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广东省重点名校生物高二第二学期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广东省重点名校生物高二第二学期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广东省重点名校生物高二第二学期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广东省重点名校生物高二第二学期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广东省重点名校生物高二第二学期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广东省重点名校生物高二第二学期期末监测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下列关于生物膜的叙述,错误的是A.双层磷脂的亲水端在两侧,疏水端在中间B.在细胞膜的外表面分布有糖蛋白和糖脂C.膜脂的种类决定了膜功能的复杂程度D.电子显微镜的发明对生物膜模型的构建起到了重要作用2.图分别为两种细胞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其中分析错误的是()A.图a表示线粒体,[H]与氧结合形成水发生在有折叠的膜上B.图b表示叶绿体,直接参与光合作用的膜上有色素的分布C.两图所示意的结构与ATP形成有关的酶都在内膜和基质中D.两图代表的细胞器都与能量转换有关并可共存于一个细胞3.人体血浆、组织液、淋巴和细胞内液之间进行物质交换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人体的内环境是由甲、乙、丙和淋巴组成的B.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由于乙中血红蛋白异常导致C.效应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只分布于淋巴中D.血浆中的氧进入组织细胞的途径是丙→乙→甲4.某家庭有甲、乙两种遗传病,其中一种是显性遗传病,另一种是伴性遗传病.如图是该家庭的系谱图,其中5号个体的性染色体只有一条,其他成员的染色体正常.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甲为伴ⅹ隐性遗传病B.乙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C.导致5号个体的性染色体异常的原因可能是2号个体产生了不正常的配子D.3号个体和4号个体结婚后生育一个患乙病孩子的概率是1/85.下列选项中,均不属于免疫系统组成的是A.淋巴结、吞噬细胞、溶酶体 B.肾脏、肾上腺、甲状腺C.骨髓、扁桃体、胸腺 D.扁桃体、B细胞、T细胞6.科学家做过这样的实验:用相同培养液培养番茄和水稻时,培养液中各离子浓度变化如右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两种作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存在差异B.水稻以主动运输的方式向培养液中分泌Ca2+和Mg2+使其浓度增加C.该实验说明植物细胞对水的吸收和对离子的吸收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D.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是水分子顺相对含量的梯度跨膜运输的过程7.下列关于酶催化特性的叙述,正确的是A.低温降低分子运动速度,抑制酶的活性B.高温激发酶的活性,提高酶促反应速率C.增大底物的浓度,酶促反应速率可以持续上升D.增加酶的物质量,酶促反应的产物量随之增加8.(10分)使用农药来防止红铃虫,长期使用效果越来越差,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该农田中红铃虫种群是进化的基本单位,而物种是繁殖的基本单位B.生物与周围的无机环境也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C.由于农药的使用,红铃虫开始出现抗药性突变D.由于获得性遗传,红铃虫的这种抗药性会遗传给下一代二、非选择题9.(10分)某高等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下图甲是其两个不同时期的细胞分裂图像,图乙表示细胞分裂时有关物质和结构数量变化的相关曲线片段,请据图回答:(1)图甲中①细胞中染色体组的数目为________。(2)在无突变和交叉互换情况下,图甲中②产生的生殖细胞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___。(3)若图乙曲线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染色体数目变化的部分过程,则n等于___________,若曲线表示有丝分裂中染色体组数目变化的部分过程,则n等于_________。(4)若图乙中E点以后发生着丝点分裂,则图乙进行的细胞增殖过程与图甲中的_______对应。10.(14分)病毒甲通过呼吸道感染动物乙后,可引起乙的B淋巴细胞破裂,T淋巴细胞功能丧失,导致其患肿瘤病,病患动物更易被其他病原体感染,给新生的乙个体接种甲疫苗可预防该肿瘤病。回答下列问题:(1)感染病毒甲后,患病的乙更易被其他病原体感染的原因是。(2)新生的乙个体接种甲疫苗后,甲疫苗作为可诱导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成和记忆细胞,记忆细胞在机体被病毒甲感染时能够,从而起到预防该肿瘤病的作用。(3)免疫细胞行使免疫功能时,会涉及胞吞和胞吐这两种物质跨膜运输方式,这两种方式的共同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11.(14分)2017年11月27日世界上首只体细胞克隆猴“中中”诞生,12月25日“华华”诞生。这意味着中国将率先建立起可有效模拟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利用克隆技术,未来可在一年时间内,培育大批遗传背景相同的模型猴。这既能满足脑疾病和脑高级认知功能研究的迫切需要,又可广泛应用于新药测试。下图为克隆称猴的培育流程。请回答:(1)为了获得较多的卵母细胞需要对供体注射__________,卵母细胞要培养至__________期再进行核移植。(2)胚胎成纤维细胞在培养过程中需要一定的气体环境,其中C02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3)克隆称猴的获得本质上是一种__________繁殖,该培育过程中用到的细胞工程技术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4)克隆称猴的成功为解决人类器宫移植来源不足和免疫徘斥迈出了重大一步。构建重组细胞后,经培养形成胚胎干细胞,胚胎干细胞在功能上的特性是具有__________,可以在体外进行__________,培育出人造组织器官,也可以培育在__________细胞上,使其维持不分化状态,作为研究体外细胞分化的材料。12.(1)胚胎移植时,受体对移入子宫的外来胚胎基本上不发生________反应,这为胚胎在受体内的存活提供了可能。通过试管动物技术培养发育成的早期胚胎,再经过_________和_________可产生多个基因型相同的后代。(2)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中,将经抗原免疫的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再用特定的___________培养基进行筛选,获得杂交瘤细胞后,还需进行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经过多次筛选,就能获得能分泌单一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最后获得的杂交瘤细胞只能产生一种单一抗体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3)科学家将生长激素基因与乳腺蛋白基因的启动子等调控组件重组在一起,通过________等方法,导入哺乳动物的受精卵中,获得转基因动物,再利用________技术获得大量的转基因克隆动物作为乳腺生物反应器,来生产生长激素,用于治疗矮小症。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C【解题分析】

生物膜主要由磷脂和蛋白质组成,还含有少量的糖类等物质。【题目详解】A、双层磷脂的亲水端在两侧,疏水端在中间,构成磷脂双分子层,A正确;B、在细胞膜的外表面分布有糖蛋白和糖脂,与细胞的识别等作用有关,B正确;C、细胞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决定了膜功能的复杂程度,C错误;D、电子显微镜下发现细胞膜为暗-亮-暗结构,对生物膜模型的构建起到了重要作用,D正确。故选C。【题目点拨】组成不同生物膜的磷脂相同,蛋白质种类有区别。2、C【解题分析】试题分析:分析题图可知,图a为线粒体,图b为叶绿体,NADH与氧结合形成水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故A正确;与光合作用有关的色素分布在类囊体薄膜上,故B正确;有氧呼吸第一阶段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中,也能生成ATP,故C错误;有氧呼吸和光合作用都与能量转换有关,叶肉细胞中可以同时存在这两种细胞器,故D正确。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器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3、D【解题分析】

1.图分析:甲表示细胞内液,能与细胞外液直接进行物质交换,乙表示组织液,丙表示血浆;2.内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内环境是人体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题目详解】据图分析,甲表示细胞内液,乙表示组织液,丙表示血浆,人体的内环境由淋巴、组织液(乙)和血浆(丙)组成,A错误;镰刀形细胞贫血症是基因突变造成血红蛋白异常引起的,乙表示组织液,其中没有血红蛋白,B错误;效应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分布于乙、丙和淋巴中,C错误;血浆中的氧进入组织细胞的途径是血浆(丙)→组织液(乙)→组织细胞(甲),D正确;答案选D。【题目点拨】本题结合体液各成分之间的关系图,考查内环境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人体体液的组成和内环境的组成,能根据各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图准确判断甲、乙和丙的名称。4、D【解题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中乙病的遗传中,正常的双亲1和2生出了有病的女儿5,而5的性染色体只有一条,说明乙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或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甲是显性遗传病,由1有病,而女儿没病,说明基因不在X上,即甲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同时也说明乙病属于伴X隐性遗传病。假设控制甲病的基因是A、a,控制乙病的致病基因是B、b,则不患甲病的基因型是aa,患甲病的基因型是AA、Aa;不患乙病的基因型是XB-,患乙病的基因型是XbXb、XbY。【题目详解】A、由以上分析可知,甲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A错误;B、由以上分析可知,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B错误;C、5号个体的乙病致病基因来自2号,又因为5号个体只含有1条性染色体,所以导致5号个体的性染色体异常的原因可能是1号个体产生了不正常的配子,C错误;D、3号的基因型为XBY,4号的基因型为1/2XBXB或1/2XBXb,3号个体和4号个体结婚后生育一个患乙病孩子的概率是1/2×1/4=1/8,D正确。故选D。5、B【解题分析】

免疫系统的组成(1)免疫器官:骨髓、胸腺、脾、淋巴结、扁桃体等;(2)免疫细胞:①淋巴细胞:位于淋巴液、血液和淋巴结中。T细胞(迁移到胸腺中成熟)、B细胞(在骨髓中成熟)。②吞噬细胞等;(3)免疫分子:各种抗体和淋巴因子等。特异性免疫中发挥免疫作用的主要是淋巴细胞,由骨髓中造血干细胞分化、发育而来。【题目详解】淋巴结、吞噬细胞、溶酶体均是免疫系统的组成,A不符合题意;肾脏、肾上腺、甲状腺均不是免疫系统的组成,B符合题意;骨髓、扁桃体、胸腺均是免疫系统的组成,C不符合题意;扁桃体、B细胞、T细胞均是免疫系统的组成,D不符合题意。故选B。6、B【解题分析】

由图可知,培养液中离子的起始浓度相同,但一段时间后,培养水稻的培养液中,SiO44-浓度降低,而Ca2+和Mg2+浓度增加,说明水稻吸收的SiO44-多;而培养番茄的培养液中,SiO44-浓度增加,而Ca2+和Mg2+浓度降低,说明番茄吸收的Ca2+和Mg2+较多;据此可知,不同植物对同种离子的吸收量及同一植物对不同离子的吸收量不同,这体现了植物对无机盐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其原因在于不同植物根尖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是不同。【题目详解】A.据图可知,水稻和番茄对矿质元素的吸收存在差异,A正确;B.由题图知,与初始浓度相比,培养水稻的溶液中SiO44-浓度降低,说明水稻大量吸收SiO44-,而Ca2+、Mg2+浓度升高,不是水稻细胞分泌Ca2+、Mg2+,而是吸水的相对速率大于吸收Ca2+、Mg2+的相对速率,B错误;C.由图可知,不同植物对同种离子的需要量及同一植物对不同离子的需要量不同,因此植物对矿质元素是一种选择性吸收,而对水是无选择性吸收,所以植物体对水分和矿质元素的吸收是两种不同的运输方式,这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C正确;D.细胞的吸水和失水过程中,水分子都是顺相对含量梯度进行跨膜运输,D正确。7、A【解题分析】

A、低温降低分子运动速度,使酶与底物的接触变慢,抑制酶的活性,A正确;B、高温破坏酶的空间结构,会降低酶促反应速率,B错误;C、增大底物的浓度,会使酶促反应速率上升,但也受酶的数量的限制,上升到一定的程度不再上升,C错误;D、酶的作用只能提高反应速率,减少反应所需的时间,并不能改变化学平衡,增加产量,D错误。故选A。8、B【解题分析】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观点:1、自然选择决定基因频率的改变方向: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因此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因此自然选择使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而基因频率的改变代表生物的进化。2、隔离导致新物种的形成: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3、共同进化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形成。【题目详解】A、根据生物进化理论的观点该农田中红铃虫种群是进化的基本单位,种群也是繁殖的基本单位,A错误;B、共同进化是指生物与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选择、相互影响,共同进化,B正确;C、农药的使用只是起到选择的作用,将红铃虫中的抗药性突变个体选择出来,C错误;D、由于有性生殖的过程中存在遗传和变异,红铃虫的这种抗药性基因可以通过有性生殖遗传给下一代,D错误。故选B。二、非选择题9、2aB22②【解题分析】

由图可知,甲中①表示有丝分裂的中期,②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题目详解】(1)图甲中①细胞含有4条染色体,8个DNA分子,2个染色体组。(2)结合图①根据染色体的颜色及基因可知,在无突变和交叉互换情况下,图甲中②产生的生殖细胞即卵细胞中基因组成是aB。(3)根据模式图可知,该生物体细胞中含有4条染色体,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中期和后期含有4条染色体,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含有2条染色体,故若图乙曲线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染色体数目变化的部分过程,则n等于2;若曲线表示有丝分裂中染色体组数目变化的部分过程,则2n表示有丝分裂的后期,应该有4个染色体组,则n等于2。(4)若图乙中E点以后发生着丝点分裂,则该图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相关物质的含量变化,对应图甲中的②。【题目点拨】该生物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数目变化为:4→8→4;减数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的数目变化为:4→2→4→2。10、免疫功能下降抗原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大量分泌抗体能运输生物大分子等;运输过程形成囊泡;需要消耗能量【解题分析】

(1)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在体液免疫中,B淋巴细胞主要靠产生抗体“作战”,在细胞免疫中,T淋巴细胞主要靠直接接触靶细胞“作战”。据此并结合题意“病毒甲通过呼吸道感染动物乙后,可引起乙的B淋巴细胞破裂,T淋巴细胞功能丧失”可知,动物乙感染病毒甲后,免疫功能下降,更易被其他病原体感染。(2接种的甲疫苗可作为抗原,诱导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记忆细胞在机体被病毒甲感染时能够能迅速增殖分化,产生大量的浆细胞,进而大量分泌抗体,从而引起预防该肿瘤病的作用。(3)胞吞和胞吐这两种物质运输方式的共同点:能运输生物大分子;在运输过程中形成囊泡;需要消耗能量等。【题目点拨】本题以病毒甲通过呼吸道感染动物乙后引发的一系列症状为题材,综合考查考生对免疫调节等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抓住题意中的关键信息——“引起乙的B淋巴细胞破裂,T淋巴细胞功能丧失,导致其患肿瘤病”,将这一信息与所学特异性免疫的知识有效地联系起来,并与细胞的物质输入与输出建立联系,实现对知识的整合和迁移。11、促性腺激素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或MⅡ中)维持培养液的pH无性核移植早期胚胎培养胚胎移植发育的全能性诱导分化饲养层【解题分析】

据图分析,克隆猴的培育过程为:取猴的胚胎成纤维细胞培养后,与去核的卵母细胞融合形成重组细胞,经过早期胚胎培养获得克隆胚胎,再移植到代孕母猴的子宫中,妊娠、分娩,获得体细胞克隆猴。【题目详解】(1)对供体母猴注射促性腺激素可以促进其超数排卵,获得更多的卵母细胞;受体卵母细胞需要培养到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才能进行核移植。(2)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需要一定的气体环境,其中C02的主要作用是维持培养液的pH。(3)克隆猴的产生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本质上属于无性繁殖,图示克隆猴的培育过程涉及到的生物技术有核移植技术、早期胚胎培养技术、胚胎移植技术等。(4)胚胎干细胞在功能上具有发育的全能性,可以在体外进行诱导分化培育出人造组织器官;也可以培育在饲养层细胞上,使其维持不分化状态,作为研究体外细胞分化的材料。【题目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题图弄清楚体细胞克隆猴的培育过程,明确受体卵母细胞需要培养到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才能进行核移植。12、免疫排斥胚胎分割胚胎移植选择性克隆化培养抗体检测每一个B淋巴细胞只分泌一种特异性抗体显微注射技术动物体细胞核移植【解题分析】

1、单克隆抗体制备流程:先给小鼠注射特定抗原使之发生免疫反应,之后从小鼠脾脏中获取已经免疫的B淋巴细胞;诱导B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利用选择培养基筛选出杂交瘤细胞;进行抗体检测,筛选出能产生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进行克隆化培养,即用培养基培养和注入小鼠腹腔中培养;最后从培养液或小鼠腹水中获取单克隆抗体。2、胚胎移植的基本程序主要包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