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三水体运动规律高频考点·能力突破专项模块·素养培优目录索引
12课标要求考情统计1.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2022·全国乙卷,7~8;2020·全国Ⅰ卷,7~8;2019·全国Ⅲ卷,37(1)2.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2021·全国甲卷,11研学核心命题核心考点一水循环[典例剖析](2020·全国Ⅰ卷)利用大型挖泥船将海底岩石搅碎,并将碎石和泥沙一起吹填造地,成为在海中建设人工岛的主要方式。下图示意人工岛地下淡水分布。据此完成1~2题。1.(角度1:水循环对淡水的影响)参照上图,在造岛物质满足水渗透的前提下,人工岛形成并保持相对稳定的地下淡水区的条件是(
)①降水充沛且季节分配均匀
②降水充沛且季节集中③人工岛足够长
④人工岛足够宽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2.(角度2:淡水资源与人类社会)人工岛的地下淡水一般不作为日常生产生活水源,主要因为其(
)A.取水难度大 B.开采周期长C.水质较差 D.储量较少BD[思维流程]第1题:下渗
缩小
海水
均匀
下渗多
第2题:小
淡水储量
补充
[归纳提升]1.水循环原理的三个应用水循环是自然界中重要的物质循环之一,其循环过程受自然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同时也会对其他自然要素产生重要影响。常考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2.四角度分析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既有有利方面,又有不利方面,分析时可从以下四个角度进行:分析角度具体影响从时间角度分析主要是改变水资源的时间分配,如修建水库从空间角度分析主要是改变水资源的空间分布,如跨流域调水分析角度具体影响从生态环境角度分析大面积排干沼泽会导致生态环境恶化;过量抽取地下水会导致地面下沉、海水入侵;人类对植被的破坏,使降水以地表径流的形式迅速向河道汇集,导致河流径流变化幅度增大,易造成洪涝灾害;围湖造田减少了湖泊自然蓄水量,削弱了其防洪抗旱的能力,也减弱了湖泊水体对周围地区气候的调节作用从水资源角度分析人类开发利用水资源时,应遵循全球水的动态平衡规律,如果开发利用的速度超过了水资源循环的周期,则会导致水资源枯
水资源更新速度竭。人类生产或生活中直接排放的未经处理的污水也会加剧对水资源的破坏[对点训练](2023·山东济南一模)在大尺度流域易形成复杂的水汽自循环。若流域两端高程差比较大,在温差和气压差作用下,会驱动大气从低海拔向高海拔流动,实际效果与“烟囱效应”类似,一定程度上会对水汽产生影响。下图为干旱半干旱区大高程差流域水循环模型。据此完成1~3题。1.(角度1:水循环环节)“烟囱效应”直接加强了(
)A.地表蒸发 B.大气降水
C.水汽输送 D.地表径流2.(角度2: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随着流域地表植被的增加,中下游地区地表反而呈现干裂化现象。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A.中下游地区水分因蒸腾迁移而失衡B.上游地区地下水蒸散量大于补水量C.流域内植被恢复增大了蒸腾水汽量D.“烟囱效应”将上游水分输送至下游3.(角度3: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要缓解局部干裂缺水症状,中下游地区适宜(
)A.降低植被覆盖率
B.进行生态调水补水C.增加人工降雨量
D.降低流域两端高差CAB解析
第1题,“烟囱效应”会驱动大气从低海拔向高海拔流动,气流流动的方向是以水平方向为主,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对水汽产生影响,而大气的流动会挟带一定的水汽,所以“烟囱效应”会增强水汽输送作用;地表蒸发是水汽在垂直方向上的运动,不能体现流域两端气流的水平运动;大气降水是水向下运动;地表径流是由高处向低处流。第2题,“烟囱效应”会导致大气挟带水汽从低海拔向高海拔流动,而中下游地区海拔较低,植被蒸腾的水汽向高海拔地区流动会导致本地区水汽减少,从而导致地表水分减少,呈现干裂化现象;水汽向较高海拔的上游地区输送,上游水汽的补给量会增加,且上游地下水埋藏相对较深,地下水蒸散量相对较小,对中下游地表干裂化影响小;流域内植被恢复增大了蒸腾水汽量,会导致气候变湿润,降水增多,地表不应出现干裂;“烟囱效应”会导致大气挟带水汽从低海拔向高海拔流动,上游较下游地势高,水分不会向下游输送。第3题,降低植被覆盖率会导致气候失衡,生态恶化;为回补中下游地区的缺水问题应设法增加水源补给,可进行生态调水补水以缓解缺水问题;人工降雨只能解决短时缺水问题,中长期对缺水问题影响很小;降低流域两端高差工程量大,且会破坏地表生态环境。[考向拓展]林冠截留是指在降水过程中,水分被地表植被接收并直接蒸发而没有进入土壤的过程。研究表明,林冠截留能力与降水特征,以及林冠郁闭度(乔木遮蔽地面的程度)、树种组成及冠层密(厚)度等特征有关。下图示意我国长白山天然林(实线)和辽东人工林(虚线)的林冠截留情况比较。思考
林冠的截留量能直接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是什么?判断
地表径流。(
)衍生1林冠截留量与林冠郁闭度之间是什么关系?判断
林冠郁闭度越大,林冠截留量越大。(
)衍生2林冠对降水的截留率,会随降水量增加发生怎样的变化?判断
先增加后减小。(
)提示
根据两条曲线的斜率,可以看出斜率是变小的,降水量在增加,但截留量的增加速度不如降水量增加速度快,说明截留率在持续减小。衍生3在降水量较少的情况下,人工林与天然林相比,哪种森林截留能力强,原因是什么?判断
人工林更强。因为人工林树种相对单一,郁闭度大。(
)√√×√核心考点二陆地水体与河流特征[典例剖析](2022·全国乙卷)下图显示黄河桃花峪附近花园口水文站监测的1958年7月、1996年8月两次洪水过程的水位与流量的关系。读图,完成1~2题。1.(角度1:河流水流速度的变化)1958年7月洪水过程中,图中O、P两点水位变化趋势及两点流速相比(
)A.O点水位上涨,流速较快B.O点水位回落,流速较慢C.P点水位上涨,流速较慢D.P点水位回落,流速较快2.(角度2:影响水位高低的因素)图示资料表明,1996年8月比1958年7月(
)A.洪水含沙量大 B.洪峰水位低C.河床高 D.洪峰流量大AC[思维流程]第1题:快
大
第2题:[归纳提升]1.两方法判定河流补给类型(1)依据河流所在地区判断所在地区主要补给类型我国东部季风区以雨水补给为主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降水稀少,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我国的长江、黄河源头地区气候高寒,河流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我国东北地区春季积雪融化形成
河流有春汛和夏汛
夏季风带来的降水形成(2)依据径流量变化过程判断①径流量随降水变化而变化的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②径流量随气温变化而变化的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③径流量常年较为稳定、平缓,多以地下水补给为主。④湖泊对河流径流量具有调节作用,使湖泊以下河段径流量季节变化较小。
洪水期削弱河流洪峰,枯水期补给河流2.“两量”“两水”“两期”——水文特征的描述及影响因素
3.人类活动对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
人类活动流量和水位变化含沙量变化破坏植被地表径流增加,汛期提前,水位陡涨陡落增加植树种草地表径流减少,汛期推迟,水位升降缓慢减少修建水库调节径流,下游水位变化平稳水库下游含沙量减少围湖造田对河流径流调节作用减弱,水位陡涨陡落—硬化路面地表径流量增加,下渗量减少,水位陡涨陡落—铺设渗水砖地表径流量减少,下渗量增加,水位变化平缓—析方法
比较同一河流不同河段水文特征变化或差异的一般思路4.四角度判读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
[对点训练](2023·湖南邵阳一模)基流又称底水,即枯水期河流所能维持的最小水流。研究表明,土壤中的磷在一定条件下随着基流进入河流,成为河流的重要污染源。下表反映浙江省上梧溪流域2021年三个月的降雨量、蒸发量、基流深度及基流TP负荷量。TP负荷量是指一定时段内由污染源进入水体的磷总量。据此完成1~3题。月份降雨量/mm蒸发量/mm基流深度/mm基流TP负荷量/kg3207.439.884.74231.46484.965.147.33133.22821596.251.5469.541.(角度1:河流的补给形式)基流的主要补给水源是(
)A.雨水
B.湖泊水C.地下水 D.积雪融水2.(角度2:人类活动对河流流量的影响)基流径流量3月份比4月份大的原因可能有(
)①植被需水量较多②农业生产灌溉用水量较多③植被需水量较少④农业生产灌溉用水量较少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角度3:影响水体营养物质含量的因素)8月份比3月份基流TP负荷量低的原因可能是(
)A.8月份地表径流量大
B.8月份植物快速生长需肥量大C.3月份地表径流量小
D.3月份植物返青需肥量大CDB解析
第1题,结合材料“基流又称底水,即枯水期河流所能维持的最小水流”可知,基流在枯水期仍然有水源补给,说明其主要补给水源是常年性的,可以常年大范围补给整个流域的只有地下水。第2题,基流径流量3月份比4月份大主要是由于3月份刚进入春季,气温低,植被需水量较少;加上大部分农作物才刚刚播种,农业生产灌溉用水量较少。③④正确,①②错误。第3题,结合材料“TP负荷量是指一定时段内由污染源进入水体的磷总量”可知,其主要来源是农业活动中施肥过量产生的污染,8月份比3月份基流TP负荷量低表明8月份植物生长旺盛,吸收肥料的数量大于3月份;径流量可以改变水体中磷含量的浓度,但不能改变TP负荷量。[考向拓展]下图为塔里木河流域渭干河、库车河水系及聚落分布图。思考
图中渭干河流量从上游到下游如何变化?判断
越往下游流量越小。(
)√衍生1渭干河的主要补给水源是什么?判断
高山冰雪融水。(
)衍生2推断渭干河的含沙量大小。判断
含沙量较小。(
)提示
渭干河流域气候干旱,植被覆盖率低,河流含沙量大。衍生3克孜尔水库对渭干河中下游水文特征的主要作用是什么?判断
克孜尔水库能够调节渭干河中下游地区的径流量,降低含沙量。(
)衍生4图中甲、乙、丙、丁四个聚落中,地下水位埋藏最深的是哪个?判断
乙聚落。(
)√×√√核心考点三洋流[典例剖析]
(2022·浙江6月选考)下图为世界局部区域洋流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1.(角度1:洋流的性质)洋流(
)A.①②均是暖流B.①②均是寒流C.①是寒流,②是暖流D.①是暖流,②是寒流2.(角度2: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受图示洋流影响(
)A.甲海域存在大型渔场B.乙群岛出现荒漠景观C.丙沿岸冬季降温明显D.丁海域地热资源丰富DB[思维流程]第1题:暖流寒流第2题:增温增湿降温减湿[归纳提升]1.三依据判断洋流性质2.五角度分析洋流应用
应用技巧应用突破依据中低纬度海区洋流的环流方向确定南北半球呈顺时针流动的大洋环流位于北半球,呈逆时针流动的大洋环流位于南半球依据西风漂流的性质确定南北半球北半球的西风漂流为暖流,南半球的西风漂流为寒流受南亚季风影响依据北印度洋海区的洋流流向确定季节洋流呈顺时针流动时为北半球夏季,呈逆时针流动时为北半球冬季洋流与等温线疏密洋流交汇处等温线密集;洋流背向流动处,等温线稀疏洋流与渔场渔场可能位于寒暖流交汇处,也可能位于上升补偿流附近析方法
图示法理解海洋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
3.洋流与海雾
洋流提供水汽、降温条件海雾的形成与洋流存在密切关系,可以分成以下三种情况。[对点训练](2023·山东淄博二模)北半球中高纬度形成了逆时针方向的大洋环流,而南半球中高纬度却形成了东西向绕地球一周的环流(右图)。德雷克海峡就像一个“开关”,在地质时期其宽度和深度会有变化,其开启与关闭不仅会影响通过海峡的洋流流量,还会引发南太平洋洋流系统和气候的变化。据此完成1~3题。1.(角度1:洋流的成因)南北半球中高纬度大洋环流流向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大气环流 B.地转偏向力C.海水密度 D.海陆轮廓2.(角度2: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与北半球40°~60°海域相比,南半球相同纬度的海域(
)A.海水温度较低 B.浮冰范围较小C.洋流流速较慢 D.海面风浪较小3.(角度3: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德雷克海峡“开关”关闭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A.秘鲁寒流势力会减弱
B.强拉尼娜现象易形成C.全球气候变暖将加剧
D.澳大利亚东部降水少DAB解析
第1题,根据材料可知,南北半球中高纬度大洋环流流向差异的主导因素是海陆轮廓,南半球中高纬度陆地面积狭小,以海洋为主,因此形成了东西向绕地球一周的环流,而北半球中高纬度陆地面积较广,受陆地阻挡,北半球大洋环流流向发生改变;南北半球大气环流影响大洋环流方向,但对南北半球中高纬度大洋环流是否绕地球一周影响较小;地转偏向力使大洋环流方向发生偏转,并没有导致两个半球大洋环流流向出现明显差异;海水密度对其影响较小。第2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南半球40°~60°的海域分布的是西风漂流,为寒流,海水温度较低,北半球40°~60°的海域分布的是北大西洋暖流和北太平洋暖流,海水温度较高;南半球受寒流影响,浮冰范围较大;南半球中高纬度由于陆地面积小,对海水运动影响较小,洋流流速较快,海面风浪较大。第3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德雷克海峡“开关”关闭使得通过德雷克海峡的海水减少,大量海水受陆地阻挡向北流去,秘鲁寒流势力会增强;太平洋东部地区异常降温,强拉尼娜现象出现;对全球气候变暖影响较小;澳大利亚东部降水会增多。[考向拓展]2017年6月,青岛“独臂帆侠”徐某驾驶“青岛梦想号”双体帆船从土耳其起航,穿过地中海、大西洋、加勒比海,经巴拿马运河,跨越太平洋,2018年12月6日,回到祖国怀抱。2019年1月23日,从海南再度起航,经南海进入印度洋,绕过非洲好望角后,回到加那利群岛。2020年6月5日,抵达位于北大西洋中部的亚速尔群岛附近海域。下图为“青岛梦想号”帆船部分航线图。思考
图中①②③④航段中顺风顺水的是哪段?判断
①段。(
)衍生16月5日“青岛梦想号”回到加那利群岛时正值当地夏季,船员却感觉不到夏季的炎热,其原因是什么?判断
沿岸有加那利寒流降温作用。(
)衍生2②处海域表层水温分布特征与洋流的关系可如何表示?判断
(
)√√√衍生3若在图中③处有石油泄漏事件发生,日本会不会受其影响?判断
不会。(
)×提示
③处存在由南向北的日本暖流,泄漏的石油会随洋流北上,继而影响日本东部沿海地区。专项模块·素养培优突破一命题篇专项命题一从热考情境角度命题命题方向一
水量平衡及其应用1.水量平衡及其与水循环、水源补给的关系(1)水量平衡含义水量平衡是指任意一个区域(如一个流域)在任意一时段(如一年)内,其收入水量等于支出水量和区域内储水变化量之和。(2)水量平衡解读
(3)水量平衡与水循环、水源补给的关系水量平衡的根本就是看一个区域水的收入和支出关系,水的收入就是看水源补给——包括降水、(季节性和永久)冰雪融水和地下水等,水的支出主要看水循环环节(包括径流流出、下渗和蒸发)和人类活动(生产、生活利用)。2.水量平衡原理的应用水量平衡原理可用于分析湖泊、水库的调节作用,也是沙量平衡、盐量平衡的基础。现象原因北方沼泽③④⑤少城市内涝①多④⑤少洪涝①②多④少西北干旱①少③多华北缺水①②少③④多盐碱化①少③多时令河断流③④⑤多命题1水量平衡及其与水循环、水源补给的关系(2023·河南郑州一模)巴尔喀什湖是中亚地区的内陆湖,有多条河流注入,伊犁河是其最重要的水源。20世纪70年代,位于伊犁河干流的卡普恰盖水库建成。下图示意1960~2010年巴尔喀什湖水量平衡变化。据此完成1~3题。1.(角度1:水平衡与湖水蒸发)巴尔喀什湖水量耗散的主要途径是(
)A.水面蒸发 B.湖水下渗C.湖水外流 D.人类引用2.(角度2:水平衡与湖水补给)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地下水补给湖泊水量较大,原因可能是(
)A.伊犁河入湖水量减少
B.湖区降水量减少C.湖区地下水位下降
D.湖区蒸发量增多3.(角度3:水平衡原理的应用)1960年至2010年,巴尔喀什湖水量整体呈现(
)A.不断减少
B.不断增加C.先减少后增加 D.先增加后减少AAC解析
第1题,结合图可知,巴尔喀什湖水量变化中蒸发量占比最高,因此水面蒸发应是水量耗散的主要途径;地下水变化量较小,因此湖水下渗较少;该湖泊为内陆湖,因此湖水一般不会外流;该湖泊为咸水湖,人类引用较少,且材料未体现人类引用情况。第2题,结合图中信息可知,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入湖径流显著减少,导致湖泊水位下降,地下水补给湖泊水量增加;湖区的降水量和蒸发量都没有明显变化;湖区地下水位下降应是湖泊水补给地下水。第3题,结合图中信息可知,巴尔喀什湖蒸发量、降水量和地下水变化量变化不大,但是入湖径流量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减少,导致湖泊水量减少;20世纪80年代之后,入湖径流量开始增加,因此湖泊水量增加。因此整体呈现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命题2水量平衡原理的应用4.(2018·全国Ⅰ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题。乌裕尔河原为嫩江的支流。受嫩江西移、泥沙沉积等影响,乌裕尔河下游排水受阻,成为内流河。河水泛滥,最终形成面积相对稳定的扎龙湿地(下图)。扎龙湿地面积广大,积水较浅。(角度:水量平衡原理的应用)分析从乌裕尔河成为内流河至扎龙湿地面积稳定,乌裕尔河流域降水量、蒸发量数量关系的变化。答案
降水量基本不变化,蒸发量逐渐增大,二者数量关系由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最终变为降水量等于蒸发量。解析
乌裕尔河为外流河时,降水量等于蒸发量加上径流量,降水量大于蒸发量;乌裕尔河为内流河时,短期内,降水量仍然大于蒸发量,扎龙湿地面积的扩大,使得蒸发量增大,经过较长的一段时间,降水量等于蒸发量,达到一种平衡,也使得扎龙湿地面积稳定。命题方向二
湖泊与人类活动1.湖泊类型、成因湖泊是陆地上洼地积水形成的、水域比较宽广、换流缓慢的水体,是湖盆和湖水的总称。2.湖泊的特征及影响因素(1)湖盆特征:内力和外力作用影响湖盆的成因、大小、坡度。(2)湖水特征:①水位高低及季节变化大小→补给类型、流域面积、河流数量、蒸发、下渗、人类活动等。②冰情→气温、水量、盐度、流动性、人类活动等。③盐度→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有无河流将盐分带出、结冰与融冰、更新速度等。④含沙量→植被覆盖率、流域内土质、降水强度、流量、人类活动等。⑤水质优劣、风浪大小→盛行风、温差大小等。3.湖泊的效益或价值
4.湖泊面积缩小的原因(自然原因+人为原因)及措施(1)咸水湖自然原因:①降水少,蒸发旺盛;②全球变暖,加剧蒸发。人为原因:①过度引水灌溉,入湖水量减少;②破坏植被,植被涵养水源能力下降。措施:①统筹上、中、下游用水,协调生活、生产、生态用水关系;②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和资源开发规模,节约和合理利用水资源。(2)淡水湖原因及危害治理对策自然原因泥沙淤积,湖面减小植树造林,保持水土,减少泥沙淤积人为原因围湖造田,湖面减小退田还湖,移民建镇危害调蓄洪水的能力下降,洪涝灾害频发;影响航运;破坏生物多样性5.湖泊水污染的原因及其治理
命题1湖泊的补给及特征(2023·山东济宁二模)乌鲁米耶湖(下图)位于伊朗西北部,四周被高山环绕,入湖河流众多,河流水是其主要补给水源。流域内降水主要受南下冷空气的影响。该湖是世界较大的咸水湖且湖水盐度季节变化显著。据此完成1~2题。1.(角度1:湖泊水的补给类型)入湖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是(
)A.降水
B.季节性积雪融水C.冰川融水 D.地下水2.(角度2:湖泊的特征)该湖盐度最高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C.秋季
D.冬季BC解析
第1题,图中湖泊在北纬37度附近,流域内降水主要受南下冷空气的影响,说明降水集中在冬季,该地纬度较高,冬季气温低,积雪较多,春季气温回升,积雪融化补给入湖河流;该湖泊是咸水湖,说明深居内陆,降水较少;通过该地纬度和海拔可知,该地冰川面积小;地下水不是入湖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第2题,由该地经纬度位置可知,该地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降水少,气温高,降水量一直小于蒸发量。因此从夏季到秋季盐度一直升高直至秋季副热带高气压带南移,降水增加,因此盐度最大值出现在秋季。命题2湖泊的效益及人类活动的影响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坦噶尼喀湖位于东非大裂谷区的西部裂谷部分,属于断层湖,是非洲第二大淡水湖。坦噶尼喀湖湖面海拔约为774米,最深处位于其北部,深约1
470米,低于海平面600米以下。流入坦噶尼喀湖的河流主要有马拉加拉西河、鲁济济河、卡兰博河等,湖水唯一的出口是卢库加河,并且最终汇入刚果河。流域内年降水量为820~1
600毫米。坦噶尼喀湖周边和湖中的生物种类都相当丰富,光鱼类就有300多种。下图为坦噶尼喀湖流域示意图。(1)(角度1:湖泊的生态效益)坦噶尼喀湖上鸟类众多,被人们称为“鸟的王国”。试说明主要原因。湖泊面积大,为鸟类提供广阔的栖息地;鱼类等生物资源丰富,食物来源广且充足;人烟稀少,人为干扰少;位于低纬度地区,水热条件好。(2)(角度2:湖泊的变化与人类活动)有科学家预测,坦噶尼喀湖将来会干涸。试说明其依据。全球气候变暖,气温升高,蒸发量增大,导致湖泊面积萎缩;流域周边工农业发展,用水量增大,导致湖水补给量减少;毁林开垦导致水土流失加剧,河流挟带大量泥沙入湖,导致湖泊淤积,逐渐干涸。解析
第(1)题,坦噶尼喀湖上鸟类众多的原因可以从鸟类栖息地、食物来源、人为干扰等角度回答。广阔的湖泊为鸟类提供广阔的栖息地;据图中经纬度可知,该地位于低纬度地区,水热条件好;材料“坦噶尼喀湖周边和湖中的生物种类都相当丰富”,说明生物资源丰富,食物来源广,为鸟类提供了充足食物;根据区域地理知识可知,此处人烟稀少,人为干扰少,为鸟类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第(2)题,湖泊干涸的原因主要从水量减少角度分析。从自然角度分析,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气温逐渐升高,蒸发量增大,导致湖泊水量减少,面积萎缩;从人为角度分析,流域内随着经济发展,工农业用水量增大,导致注入湖泊水量减少;流域内毁林开垦导致水土流失加剧,河流含沙量大增,大量泥沙入湖淤积,抬高湖床,湖泊蓄水减少,逐渐干涸。专项命题二从新情境新材料角度命题新情境新材料一、生物结皮生物结皮是由微细菌、真菌、藻类、地衣、苔藓等及其菌丝、分泌物等与土壤砂砾粘结形成的复合物。科研人员在腾格里沙漠东南缘的沙丘上栽植植物进行固沙,随固沙时间的增加,土壤生物结皮及表土层厚度增加,影响到植被的生长。研究人员对降雨后流沙和生物结皮土壤的蒸发量随时间的变化进行了测量,测量结果见下图。角度1第一阶段,与流沙蒸发量相比,生物结皮土壤蒸发量大,其主要原因是什么?答案
由于生物结皮的存在,土壤孔隙度更小,雨水下渗慢,土壤表面水分保持时间长,再加上沙漠地区蒸发旺盛,所以,第一阶段,与流沙蒸发量相比,生物结皮土壤蒸发量大。角度2生物结皮存在时间越长,当地植被生长越好,其主要原因是什么?答案
该地位于腾格里沙漠东南缘,气候干旱,多风沙活动,生物结皮的存在,加大了土壤对风蚀的抵抗能力,有效抑制了土壤水分蒸发,保持了土壤水分,有利于植被的生长,植被的枯枝落叶又进一步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形成良性循环。角度3试推断第二阶段生物结皮土壤蒸发量迅速下降的原因。
答案
随着时间延长,雨水在生物结皮下渗,生物结皮土壤持水量上升,而生物结皮表面水分在第一阶段已被大量蒸发,生物结皮表面的水分少,所以第二阶段生物结皮土壤蒸发量迅速下降。二、海洋锋在同种物质之间由于密度差异形成的交界面被称为锋。比如,大气学中冷空气和暖空气相遇会形成锋面。在海水中也是一样的道理。任何两种性质不同的流动性的物质,气体也好,水体也好,在它们相互接触时,总是密度越相近越容易相互扩散,如果密度相差较大,就会在接触面形成一个狭窄的过渡带,在海水中就叫作海洋锋。海洋锋是指在温度、盐度等性质方面明显不同的两种或几种水体之间的狭窄过渡带。北欧海是北冰洋和大西洋之间最主要的海洋通道,大西洋水和极地水在北欧海中部相遇,形成北欧海海洋锋(下图),其强弱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角度1海洋锋附近往往渔业资源丰富,其原因是什么?
答案
海洋锋附近因温度、盐度差异,会形成限制鱼类活动的水障,也会扰动海水使底层营养盐类上泛,故渔业资源丰富。角度29月份北欧海海洋锋较为显著,其原因是什么?
答案
7~9月份是北极地区的暖季,积温导致的冰雪融化总量在9月份较大(海冰面积较小),大量冷而淡的水从北冰洋向南流,东格陵兰寒流势力较强,减弱了北上的北大西洋暖流,使海洋锋较为稳定。此时可观察到较强大且连续的海洋锋面。角度3海洋锋附近海洋污染物不易消散,其主要原因是什么?答案
海洋锋是不同水体接触形成的狭窄过渡带,水体水平方向相对静止,流动性差,不利于海洋污染物的扩散。素养立意命题一、区域认知同一海域的不同季节,海水的温度存在差异,从而影响海洋鱼类的分布及洄游。真题感悟1(2022·湖北卷)智利竹筴鱼是世界上主要的海洋经济鱼种之一,广泛分布于南太平洋水域。下图示意智利竹筴鱼洄游路线。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角度1:区域差异)影响智利竹筴鱼洄游路线的最主要因素是(
)A.盛行风向 B.海水温度C.距陆远近 D.种群规模(2)(角度2:区域特征)推测智利竹筴鱼的生活习性是(
)A.冬季产卵B.顺流洄游C.成鱼更能适应低水温海域D.幼鱼更倾向深水环境生活(3)(角度3:区域发展)与正常年份相比,该海域幼鱼的活动范围(
)①厄尔尼诺年,向南偏移②厄尔尼诺年,向北偏移③拉尼娜年,向南偏移④拉尼娜年,向北偏移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BCB解析
第(1)题,由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区域受盛行西风带影响,南半球西风带盛行风向为西北风,竹筴鱼的洄游方向主要由东南向西北,与盛行风向恰好相反;冬春季节西风漂流带来的南极冷水势力加强,导致海水表面温度降低,冷暖水混合区向北移动,鱼群向北洄游,夏秋季节冷水势力减弱,混合区向南移动,鱼群向南洄游,主要受海水温度影响;读图中洄游路线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路线与距陆远近无明显关联;从材料中无法推测种群规模对洄游路线的影响。第(2)题,由图可知,成鱼洄游路线偏较高纬、偏西,幼鱼洄游路线偏东、偏较低纬,较高纬处受西风漂流带来的冷水影响较大,较低纬处受寒流影响较弱,较高纬海区温度比较低纬海区温度低,因此推测成鱼更能适应低水温海域。第(3)题,厄尔尼诺年,该海域水温会较往常年份偏高,幼鱼活动范围应向南偏移,①正确,②错误;拉尼娜年,该海域水温会较往常年份偏低,幼鱼活动范围应向北偏移,③错误,④正确。二、综合思维内流湖水位的变化受入湖地表径流、地下径流、降水量、蒸发量及下渗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分析湖泊水位的变化应综合考虑多种因素。真题感悟2(2022·湖南卷)位于中亚的某内陆咸水湖,拥有较丰富的湿地和动植物资源,该湖泊近60年水量变化显著。湖滨地下水与湖泊互为补给,但补给量较少。下图示意该湖泊1961~2020年各时期入湖地表径流量、降水量、蒸发量的变化。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角度1:要素综合)引起该湖泊近60年水量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A.气温
B.降水量C.蒸发量
D.地表径流量(2)(角度2:时空综合)推测湖滨地下水补给该湖泊较多的时期是(
)A.1961~1979年
B.1970~1989年C.1980~1999年
D.2000~2020年(3)(角度3:地方综合)与20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护理
- 呼伦贝尔学院《田径(三)》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呼伦贝尔学院《科技文献检索》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红河学院《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如何做阅读批注》课件
- 2024快捷酒店装修合同样本
- 2024标准版单位间借款合同书
- 第08讲 正余弦定理解三角形(学生版)-2025版高中数学一轮复习考点帮
- 孕期心理健康教育
- 2024不再续签劳动合同终止通知书
- 电大财务大数据分析编程作业2
- 叉车工安全技术交底书
- 市场营销职业规划生涯发展报告
- translated-(2024.V1)NCCN临床实践指南:心理痛苦的处理(中文版)
- 外国新闻传播史 课件 第十章 俄罗斯地区的新闻传播事业
- 《民用建筑项目节能评估技术导则》
- (2024年)《口腔医学美学》课件
- 七年级英语下册读写综合专项训练
- 门诊护患沟通技巧(简)
- 放射性物质的标志与标识
- 2024年传染病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