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专题版2024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第一部分第一编中国古代史步骤二阶段四中华文明的辉煌与迟滞-明朝至清朝前期课件_第1页
新教材专题版2024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第一部分第一编中国古代史步骤二阶段四中华文明的辉煌与迟滞-明朝至清朝前期课件_第2页
新教材专题版2024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第一部分第一编中国古代史步骤二阶段四中华文明的辉煌与迟滞-明朝至清朝前期课件_第3页
新教材专题版2024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第一部分第一编中国古代史步骤二阶段四中华文明的辉煌与迟滞-明朝至清朝前期课件_第4页
新教材专题版2024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第一部分第一编中国古代史步骤二阶段四中华文明的辉煌与迟滞-明朝至清朝前期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阶段四中华文明的辉煌与迟滞——明朝至清朝前期时空定位线索化特征定论纲要化明至清前期(1368~1840年)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余晖。从中国自身的发展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中国封建社会渐趋衰落。从世界历史角度看,中国走向封闭,由领先转为落后,拉大了和世界的差距,逐渐落后于世界工业文明的潮流。具体表现在:政治上:专制集权从内阁制度到设军机处;帝国余晖从明清易代到康乾盛世。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设军机处和实行奏折制度,出现了“康乾盛世”,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更趋巩固,现代中国的版图逐渐定型,但封建制度逐渐走向衰落,造成近代中国的落后。经济上:经世济民从商业繁荣到商人群体;赋役变革从一条鞭法到摊丁入亩。农耕经济高度发展(封建经济发展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赋税制度进一步改革,人头税逐步废除;私营手工业崛起成为主导,市场化、专业化程度加深;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缓慢发展;重农抑商、闭关锁国政策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中国开始落后于时代发展潮流。民族对外关系上:疆域奠定从收复台湾到平定叛乱;对外交往从光耀异域到海禁闭关。把加强与少数民族关系与反对外来侵略相联系,使我国统一多民族的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奠定了近现代中国政治的版图。对外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由开放逐步走向闭关自守,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了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使中国脱离了世界工业化的潮流,影响了古代中国向近代社会的转型;遭受外来侵略并进行反侵略斗争;西学东渐开始,继而到逐渐衰落。思想文化上:承古萌新从陆王心学到思想活跃;继往开来从传统科技到西学东渐。宋明理学占统治地位,束缚了人性;八股取士使人们的思想不断僵化,文化专制空前加强;带有反封建专制色彩的早期启蒙思想产生;西学东渐开始;文学艺术繁荣,市民文化发展,文学、绘画、戏剧等领域出现了新的成就,文艺大众化、世俗化趋势明显;传统科技进入总结完备阶段,但未发展为近代科技,中西方差距逐步拉大。主干整合图文化中外历史纲要明朝至清朝前期选择性必修【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1)明太祖废中书省和宰相,亲理政务。后内阁出现,逐渐成为事实上的行政中枢;(2)明朝考核有考满和考察,考察分为朝觐考察和京察;(3)明朝后期,乡约为宣讲明太祖朱元璋的“六谕”,主劝谕;(4)明政府修筑长城,设置军镇,西南设土司,敕封西藏僧俗领袖,建立都司,进行管辖;(5)雍正皇帝设立军机处,清承明制,巡抚成为一省长官,又设总督掌管一省或数省军政大权;(6)清朝的考课制度,包括京察和大计;(7)乡约主要宣讲康熙的“圣谕十六条”和雍正《圣谕广训》,设立理藩院管理边疆民族事务。【经济与社会生活】(1)玉米通过多种途径传入中国;万历年间,番茄被引入中国;辣椒传入中国,被称为“番椒”;(2)明清集镇进一步发展并出现专业分工;(3)明朝时期,砖木结构的民居建筑开始普及,现存的民居类型主要有北方的窑洞、四合院,南方的徽派民居、福建土楼等;(4)郑和七次下西洋,船队航行至东南亚、印度、波斯湾、阿拉伯半岛、红海和东非沿岸,其规模是历史上罕见的。【文化交流与传播】(1)意大利人利玛窦带来天文、地理、数学等新知识,徐光启、李之藻、杨廷筠、方以智主张以开放的胸怀会通中西文化。《几何原本》《泰西水法》相继被译介到中国;(2)17世纪,清政府任命来自欧洲的汤若望、南怀仁等人主持钦天监工作,并招揽数学、医学、天文等方面的人才到中国;昆曲的发展演变。关键能力测评化1.[2023·吉林市高三二模]明英宗时期“土木堡之变”的发生,导致武将和功勋集团出现断层,文官集团迅速崛起。明朝没了相权与皇权之争,却出现了严重的文官与皇权之争。明朝文官集团与皇权矛盾的发展(

)A.助推了宦官集团势力的膨胀B.使东林党人的势力得以发展壮大C.为后来清军入关提供了契机D.适应了统治集团权力分配的要求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明代文官集团的崛起威胁到皇权统治,因此皇权借助宦官的力量维护统治,由此出现了明代中后期宦官擅政的局面,A项正确;东林党人本身属于文官集团,排除B项;清军入关之时,明朝已经灭亡,排除C项;文官集团与皇权的矛盾不属于权力的分配,D项表述错误。2.[2023·福建漳州一模]

清代财政收入状况统计表读表,据此可知清代(

)A.财政危机日益严重B.财政的货币化特征明显C.人地矛盾非常突出D.赋税制度出现重大变革年代收入银数(万两)收入粮数(万石)粮价(两/石)顺治九年(1652)24385621.15康熙二十一年(1682)31106340.59乾隆三十一年(1766)49378311.48鸦片战争前夕48508002.16答案:B解析:根据表格信息,顺治九年(1652)到鸦片战争前夕国库财政收入银两数远超粮食数,这说明货币化的财政收入明显占据主导,故选B项;材料中国家的财政收入是不断增加的,说明当时的财政危机尚未明显显现,排除A项;材料并未具体说明人均耕地数量的变化,无法体现人地矛盾的突出,排除C项;从表格信息中不能得出赋税制度的变化,排除D项。3.[2023·辽宁葫芦岛高三上期末]清收复台湾后,“内地无业之民,视台地为乐土,冒险而趋,络绎不绝,请照以往者有之,私行偷渡者有之。”这种现象(

)A.改变了台湾人口性别结构B.加剧了当地的土地兼并C.促进了两岸文化同源发展D.巩固了清政府在台地位答案:C解析:由材料可知,清收复台湾后,内地人以各种方式迁徙台湾,传播了内地文化,促进了两岸文化同源发展,故选C项;内地人大量迁入改变的是台湾的族群结构,不是性别结构,排除A项;“内地无业之民”即贫困之民的到来只是增加台湾的劳动力,并无资本兼并土地,排除B项;民间移民活动促进了台湾的开发,起不到巩固政府在台地位的作用,排除D项。4.[2023·河南省新乡市三模]有学者对明清小说中徽商“贪财吝啬”和“乐施助人”的典型形象进行研究,发现凡是塑造“贪财吝啬”的形象时,小说往往将徽商作为故事主角,但塑造“乐施助人”形象时,大部分徽商不是顺笔带过的小人物就是无名无姓的铺垫人物。这反映了(

)A.明清商人的经济地位下降B.明清徽商集团走向鼎盛C.徽商形象取决于文学塑造D.传统观念影响小说创作答案:D解析:由材料可知明清时期对徽商形成了刻板的“贪财吝啬”的印象,因此在进行文学创作的时候侧重于描述徽商的吝啬,对他们的优点却轻描淡写,说明固有的传统观念影响到了小说的创作,故选D项;徽商不能代表明清时期的所有商人,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