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教材”观-构建丰富多彩的教材_第1页
我的“大教材”观-构建丰富多彩的教材_第2页
我的“大教材”观-构建丰富多彩的教材_第3页
我的“大教材”观-构建丰富多彩的教材_第4页
我的“大教材”观-构建丰富多彩的教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的“大教材”观——构建丰富多彩的教材丹阳市埤城中心小学朱丽君新课改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我们教师在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的同时,对教学媒体的首位要素——“教材”所持的态度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教材不再是教学之“上帝”。我们不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教师成了教材的“鉴赏者”和“开发者”,也就是教师能够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一方面教材是学生从事数学学习的基本素材,它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了基本线索、基本内容和主要的数学活动机会。它是学生从事数学学习活动的“出发点”,而不是“终结目标”。另一方面教材无论如何更新,总是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而教师教育智慧的发挥,知识的不断更新,对教材的不断拓展、补充与创新,才能使教材显示出它的生机与活力。因此,我们不应把教材当作“圣经”来照本宣科。我们应该在课改理念的指导下,在实践的基础上改进教材,以最好的方式达成教学目标。那么,如何构建丰富多彩的教材呢?我的大教材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构建活动化的教材,使“做数学”的过程更加凸显

改进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是《数学课程标准》所提倡的一个改革目标。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1.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创造”知识、完善认知荷兰数学家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是人的一种活动,如同游泳一样,要在游泳中学会游泳。我们也必须在做数学中学习数学,也就是在创造数学中学习数学,因为只有通过自己的再创造活动而获得的知识,才能真正被掌握和灵活运用。以《长方体的体积计算》为例,以往的教学是:学生在老师安排下6人一小组一起用规定的小方块摆拼成一个长方体之后,让学生数一数这个长方体方块总个数与它的长、宽、高各是多少厘米,接下来教师反复强调“长方体所含体积单位的个数与它的长、宽、高有什么关系”来推导公式,最后是一层层的巩固练习。它是以用公式计算体积为目的,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知识。对此,我进行了尝试,学生以6人为小组搭积木,并明确:用体积是1立方厘米的方块拼摆出来的长方体的体积就是几立方厘米。然后让学生自己取“积木”,自主搭长方体并填写下表:长(厘米)宽(厘米)高(厘米)体积(立方厘米)长方体132212长方体243224长方体354360……接下来要求让学生观察表中的数据,先让学生猜测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再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最后各小组选代表汇报。学生汇报说: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困为我们摆出的多个长方体的体积正好与它们的长、宽、高的乘积相等;不管长方体的长、宽、高是多少厘米,用“长×宽”都可以算出来它最下一层的面积,它的高是几厘米,就可以放几层,再乘以高,就可以算出它的体积……最后教师让学生再一次用摆拼“积木”去验证。整个过程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探究者。2.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探索、尝试体验新课程要求教学活动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强调让学生亲身经历、动手去做,使学生在各种活动中获得对于实际的真实感受,这种内心感受是学生形成认知、转化行为能力的原动力,也是他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健康发展的基础。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要求特别强烈。”教师就是要把学生强烈的表现欲、求知欲激发出来,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以《容积》这一教学内容为例,教材中内容是这样的:1升=1000毫升1升=1立方分米1毫升=1立方厘米,学生的情感体验不足,极易使教学变成机械式的模仿,逼迫式的灌输。一位教师是这样处理的:为学生准备了带有刻度的1升的烧杯、带有刻度的1000毫升的量筒、1立方分米和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容器,让学生动手去实验。在交流中:有的同学说:把烧杯中1升的水倒入量筒,正好是1000毫升,从而得出1升=1000毫升;有的同学说:把烧杯中1升的水倒入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容器,正好倒满,从而得出1升=1立方分米;有的同学说:把烧杯中1升的水倒入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容器,正好倒满,从而得出1升=1立方分米;又因为1升=1000毫升,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所以1毫升=1立方厘米;……这种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来学习,有助于激发学生对学习活动本身的兴趣,这种内在的兴趣是学生持续发展的源泉。学生在探索发现的过程中,为了获取问题的解答,必须选用合适的方法(有的同学动手实验,有的同学实验结合推理)进行独立的思考与操作,学生调动自己的情感和意志因素维持探索活动的进行,他们在探索的过程中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经历了茫然、失望、喜悦、满足等情感体验,他们的学习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锻炼,情感世界得到了拓展和提升。这是活动产生的结果,有时是教师有意或无意地在把握教材,我们要把无意识的变为有意识的,就会使创造性使用教材的比率更高。(二)构建生活化的教材,使课堂教学鲜活起来1.让学生在生活情景中建立“原型”、抽象知识数学知识尽管表现为形式化的符号,但它可视为具体生活经验和常识的系统化,它可以在学生的生活背景中找到实体模型。二年级“有余数的除法”这一教学内容中“余数要比除数小”,学生难以理解。一位老师为这一数学知识找到了一个合适的生活“原型”——让学生用自己手里的小棒摆自己喜欢的图形,最多能摆几个,还剩几根?8根小棒

▎▎

8÷3=2……210根小棒

▎▎

10÷4=2……210根小棒△△△▎

10÷3=3……1……在学生明白了上面这些算式中每一部分的含义后,教师拿出一把小棒,提出问题:如果用这一把小棒摆Δ,猜一猜最后会剩几根?猜完结果后,全体同学用手里的小棒摆Δ,说出每人剩余的根数,对上述猜测进行验证。在此基础上,老师使问题进一步深化,又增加了一把小棒,提出:(1)这时会有新的可能性出现吗?(2)用这些小棒,摆其它图形猜一猜会剩几根?然后抽象出:□÷5□÷10

余数可能是几?□÷20“余数要比除数小”这个道理是借助了孩子们人人都知道的如果所剩的小棒根数能够摆一个图形还要继续再摆,直到不够摆一个为止这一生活常识,摆小棒这个活动是学生理解余数、余数与除数的关系的一个很好的生活“原型”,通过这一活动唤起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建立起数学知识与生活原型的内在联系,使孩子们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更有根基。2.让学生在生活情景中应用数学、产生需求数学内容的呈现应该是现实的、生活化的,尤其是贴近学生的生活现实,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数学来源于生活,它是具体的,但数学又经过了抽象。我们应该将数学抽象的内容附着在现实的背景中,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应用和发展数学。在学习了“平行线”的概念以后,教材紧接着是平行线的性质,教材的呈现抽象,学生难以接受。

一位教师是这样处理这段教材的:学习了“平行线”的概念以后,教师往黑板上贴了一幅画,并提出问题:怎样能够知道这张画贴的正不正呢?学生们的说法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1)用直尺检验图画的边与黑板边是否平行;(2)从画的一个端点画一条与黑板边平行的线,如果画的这条线与画的边重合,就说明贴正了;(3)从画的边上找一点向黑板边作垂线,如果这条线与画的边也垂直,就说明贴正了;

(4)从画的边上找两个点分别向黑板边作垂线,如果这两条垂线段长度相等,就说明贴正了;……在这一生活情景中,学生既复习了垂线的有关知识,又引出了平行线的画法和性质。学生在融入数学知识的生活情景中,体会到了数学的作用,从而对数学产生更大的需求。(三)教材增加有现实意义的内容,使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得到发展学习应成为学生的内在需求,不能为了教学而教学。如在一年级下册“统计”中,教材所安排情境中,学生普遍认为使用上学期的统计方法,更为清楚、简单和直观,教材的本意失去了“市场”,失去了“价值”,如果为教学而教学,学生缺乏深刻的情感体验,记忆是暂时的,很容易“丢失”。如果改进其呈现方式,会更有利于教学的实施。我将教学情境改为动物园里饲养员用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三种形状的饼干喂猴子。饼干一到猴子那里就“了无踪迹”,使学生不得不记录下来;尔后加快饼干的下落速度,减少饼干的呈示时间,,使学生产生寻找更为简单的记录方法;最后顺势让学生在共同“利益”的驱动下讨论“怎样记录既清楚又方便”。学生除了教材所示的方法外,还产生了用“点”、“五角星”的符号等多种记录方法。这一重组教材的做法,改变了原先沉闷的课堂气氛,学生学得生动活泼、趣味盎然,不时迸发出各种奇思妙想,教学效果显著。因此,教师必须更新教学观念,树立教为学服务的意识,从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高度,大胆处理教材,打破教材对学生思维的禁锢,摒弃传统的“讲例题,套公式”的教学思路,正确看待学生的多种算法,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尊重学生的选择,还给学生自由创新的空间,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和自主探索的品质,这远比单纯获取数学知识要好的多。总之,教学需要老师的创造性劳动。通过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一定会把小学数学教育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我们的教师会和新理念一同成长起来。

(二)构建生活化的教材,使课堂教学鲜活起来1.让学生在生活情景中建立“原型”、抽象知识数学知识尽管表现为形式化的符号,但它可视为具体生活经验和常识的系统化,它可以在学生的生活背景中找到实体模型。二年级“有余数的除法”这一教学内容中“余数要比除数小”,学生难以理解。一位老师为这一数学知识找到了一个合适的生活“原型”——让学生用自己手里的小棒摆自己喜欢的图形,最多能摆几个,还剩几根?8根小棒

▎▎

8÷3=2……210根小棒

▎▎

10÷4=2……210根小棒△△△▎

10÷3=3……1……在学生明白了上面这些算式中每一部分的含义后,教师拿出一把小棒,提出问题:如果用这一把小棒摆Δ,猜一猜最后会剩几根?猜完结果后,全体同学用手里的小棒摆Δ,说出每人剩余的根数,对上述猜测进行验证。在此基础上,老师使问题进一步深化,又增加了一把小棒,提出:(1)这时会有新的可能性出现吗?(2)用这些小棒,摆其它图形猜一猜会剩几根?然后抽象出:□÷5□÷10

余数可能是几?□÷20“余数要比除数小”这个道理是借助了孩子们人人都知道的如果所剩的小棒根数能够摆一个图形还要继续再摆,直到不够摆一个为止这一生活常识,摆小棒这个活动是学生理解余数、余数与除数的关系的一个很好的生活“原型”,通过这一活动唤起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建立起数学知识与生活原型的内在联系,使孩子们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更有根基。2.让学生在生活情景中应用数学、产生需求数学内容的呈现应该是现实的、生活化的,尤其是贴近学生的生活现实,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数学来源于生活,它是具体的,但数学又经过了抽象。我们应该将数学抽象的内容附着在现实的背景中,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应用和发展数学。在学习了“平行线”的概念以后,教材紧接着是平行线的性质,教材的呈现抽象,学生难以接受。

一位教师是这样处理这段教材的:学习了“平行线”的概念以后,教师往黑板上贴了一幅画,并提出问题:怎样能够知道这张画贴的正不正呢?学生们的说法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1)用直尺检验图画的边与黑板边是否平行;(2)从画的一个端点画一条与黑板边平行的线,如果画的这条线与画的边重合,就说明贴正了;(3)从画的边上找一点向黑板边作垂线,如果这条线与画的边也垂直,就说明贴正了;

(4)从画的边上找两个点分别向黑板边作垂线,如果这两条垂线段长度相等,就说明贴正了;……在这一生活情景中,学生既复习了垂线的有关知识,又引出了平行线的画法和性质。学生在融入数学知识的生活情景中,体会到了数学的作用,从而对数学产生更大的需求。(三)教材增加有现实意义的内容,使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得到发展学习应成为学生的内在需求,不能为了教学而教学。如在一年级下册“统计”中,教材所安排情境中,学生普遍认为使用上学期的统计方法,更为清楚、简单和直观,教材的本意失去了“市场”,失去了“价值”,如果为教学而教学,学生缺乏深刻的情感体验,记忆是暂时的,很容易“丢失”。如果改进其呈现方式,会更有利于教学的实施。我将教学情境改为动物园里饲养员用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三种形状的饼干喂猴子。饼干一到猴子那里就“了无踪迹”,使学生不得不记录下来;尔后加快饼干的下落速度,减少饼干的呈示时间,,使学生产生寻找更为简单的记录方法;最后顺势让学生在共同“利益”的驱动下讨论“怎样记录既清楚又方便”。学生除了教材所示的方法外,还产生了用“点”、“五角星”的符号等多种记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