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下册入学考试讲评2_第1页
高二语文下册入学考试讲评2_第2页
高二语文下册入学考试讲评2_第3页
高二语文下册入学考试讲评2_第4页
高二语文下册入学考试讲评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B/哽咽(yè)2.D/再:两次。3.A/而,通“耐”。4.B/表示递进关系,译为“而且”。5.C/倒装句,即“大王来操何”。6.(1)匪我愆期(2)发尽上指冠(3)悠悠我心(4)大块假我以文章(5)分明怨恨曲中论(6)渚清沙白鸟飞回(7)纵一苇之所如(8)早生华发(9)落霞与孤鹜齐飞(10)渔梁渡头争渡喧7.(1)重阳节“九日”

“登高”(或“菊”)(2)两句诗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寄托了诗人对国事的忧虑和对早日平定安史之乱的渴望。8.B/服:服役纳税。9.10.D/三个典型事例不能表现了晏子的刚正不屈。11.(1)昔吾先君桓公出游/睹饥者与之食/睹疾者与之财(2)倾尽钱财不够交纳赋税,竭尽全力不能完成徭役,百姓饥寒交迫,腐尸随处可见。12.不矛盾。作者并不反对“向上”,他认为“向上原是好的”。(2分)作者厌恶一般花木的“向上”,只是憎恶其高而忘本,不知感恩。(2分)13.“春的神意”与“和平美丽的春光”是一致的,蕴含着生机勃发、和谐、亲切的精神。(2分)垂杨的姿态是“下垂”的,不像别的树木贪婪苛取,忘记“根本”。这与春的精神“十分调和”,因而“最能象征春的神意”。(2分)14.改用第二人称,将批判对象拟人化,形成一种面对面的质问之势,(2分)使作者的态度更为鲜明,便于直接抒发作者对那些名贵花木强烈的厌恶之情。(2分)15.本文通过赞美杨柳“贱”而有用、高而能下的品质,体现了作者在处世待物上超越世俗名利欲念的人生观念。(3分)行文婉转曲折,自然舒展。结合原文赏析。(3分)1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