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排泄 水、离子及渗透压的调节_第1页
动物排泄 水、离子及渗透压的调节_第2页
动物排泄 水、离子及渗透压的调节_第3页
动物排泄 水、离子及渗透压的调节_第4页
动物排泄 水、离子及渗透压的调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排泄,水、离子及渗透压调节姓名:XXX专业:动物学

一、主要的排泄器官二、含氮废物的排泄三、海水内动物的离子及调节四、半咸水和淡水动物离子及渗透调节五、陆地生活动物的保水问题

一、主要的排泄器官1、伸缩泡淡水原生动物、海绵动物和海产纤毛虫所有,是调节水盐平衡的细胞器,但是胞内废物的排泄主要是通过体表排除。

2、原肾型排泄器官为扁形动物、假体腔动物的排泄系统,由外胚层内陷形成的排泄管分布在身体两侧,分支到器官、组织内部,末端为管状细胞和帽状细胞。开口只在体表,体内没有开口。可回收从组织中渗透进入排泄管中的钾和钠等离子,重要是排出从体表渗透入体内多余的水分。3、后肾型排泄器官主要见于真体腔无脊椎动物(软体动物、环节动物、节肢动物等),其内端通过漏斗开口于体腔或围心腔,外端开口于体表或外套腔内。结构较复杂,可以分为好多段,周围有丰富的血管,血液中的代谢产物渗透进入肾,肾口可收集体腔中的代谢产物,经膀胱从排泄孔排出。软体动物的后肾管

4、马氏管存在于节肢动物,是发生在中肠和后肠交界处的盲管,分布于混合体腔的血淋巴液中。马氏管主动把钾离子分泌到管腔中,由于渗透作用,水也被动进入管腔,结果在小管内形成富含钾离子的液体,从小管流入后肠,在后肠水和溶质大部分被重吸收,而尿酸沉淀下来,这又促进水的进一步重吸收,减少了水分的丧失,适应了陆地干燥环境。

5、触角腺甲壳动物所有,由末囊、迷路、(肾管)、膀胱组成,开口于大触角基部,形成尿的过程是滤过重吸收再加排泄管的分泌作用。甲壳类的含氮废物通过鳃排出,而不是排泄器官。6、肾脏

功能肾单位肾小囊肾小球肾小管近端小管髓袢细段远端小管袢升细段袢升粗段远曲小管袢降粗段近曲小管袢降细段肾小体尿的形成

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作用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作用

肾功能的调节神经调节:交感神经兴奋→入球小动脉收缩→血量↓→过滤率↓→尿量↓

体液调节:血液渗透浓度↑→ADH→集合管通透性↑→尿浓缩血量↓→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

↓↓缩血管肾小管对钠离子的重吸收二、含氮废物的排泄1、含氮食物的代谢蛋白质→氨基→氨→(尿素或尿酸)核酸→嘌呤→(次黄嘌呤)→黄嘌呤→尿酸→尿囊素→尿囊酸→尿素→氨核酸→嘧啶→氨各种动物排出的含氮终产物不同,主要排氨、排尿酸、排尿素,主要与动物的生活环境有关(能得到水的情况)。主要含氮废物特点主要排此含氮废物的动物氨分子小,毒性大,溶于水大多数水生无脊椎动物和真骨鱼、一些两栖类尿素易溶于水,毒性较低少数硬骨鱼、软骨鱼、两栖类、哺乳类尿酸不溶于水现代爬行类、鸟类、陆生昆虫有些动物,氨基氮和嘌呤氮都以同一种形式排出,如鸟类都以尿酸的形式排出,但另外一些则不同,分别以不同形式排出,如哺乳动物以尿素排出氨基氮以尿酸或尿囊素排出嘌呤氮。在哺乳动物中只有人、猿猴、一种狗的嘌呤氮不以尿囊素排出,因缺乏尿酸酶。当尿酸的产生量和排出量失去平衡时,尿酸沉积在人体内,引起关节肿大、疼痛,称为痛风病。

无脊椎动物的含氮废物排泄大部分水生无脊椎动物排氨,氨溶于水很容易从与水接触的表面扩散出去。多数陆生无脊椎动物是排尿酸,但排氨和尿素的并不是没有,某些陆生的等足类甲壳动物通过体表来排泄氨,营养好的蚯蚓也是排氨的。陆生涡虫和蚯蚓排尿素。有些昆虫不排出尿酸甚至把尿酸堆积到身体各部分,来减少水的丧失,因此这些昆虫就不需要水来排泄含氮废物。在蜘蛛,鸟嘌呤是主要的排泄物,由氨基氮合成的。鱼鳞上银灰色的光泽是由鸟嘌呤的结晶造成的。

脊椎动物含氮废物的排泄脊椎动物含氮排泄方式多样

板鳃类把尿素留到体内来保持高的渗透压。

真骨鱼多数排氨氮,90%主要从鳃排泄,10%从肾脏排出。非洲肺鱼水中生活时主要排氨,但当其在干泥内的茧中夏眠时,转为排尿素,并积蓄在血液中。

两栖类排氨或尿素。蛙和蟾蜍的蝌蚪主要排氨,而成体则排尿素。

爬行类排出含氮代谢产物的形式是与其生活环境有关。如生活在水中的龟,尿中含氨和尿素较多,尿酸量很微少,而陆生龟,尿中尿酸含量则占含氮量的一半以上。蜥蜴和蛇主要排尿酸,鳄主要排氨。

鸟类主要排尿酸。

哺乳类主要排尿素

水、离子及渗透压调节

1、有些动物的体液渗透压和水环境基本接近,并可随着水环境渗透压的变化而变化,称为渗压随变动物。如贻贝、小长臂虾,这类动物没有调节渗透压的能力,但具有调节离子的能力。

2、有些动物的体液渗透压比较稳定,具有渗透压调节的能力,称为渗压调节动物。

三、

海水动物的水、离子及渗透调节

海水无脊椎动物的离子及渗透调节多数海产无脊椎动物为渗压随变动物,但有的具离子调节。如十足类甲壳动物尿中所含的镁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浓度比血液的高。水母只调节硫酸根,使其比海水内的低,排出较重的硫酸盐,利于漂浮。有些海产无脊椎动物为渗压调节动物。如长臂虾体液的渗透压比海水的低;有些昆虫的幼体既可在海水也可在淡水生活,其可饮海水,过多的盐通过马氏管和直肠腺排出;有些动物环境渗透压低时可把体液的渗透压调高,而在环境渗透压高时就成为渗压随变动物了,如岸蟹。有些环境渗透压高时又能使体液渗透压比环境低,此类动物生活在河口和半咸水内。

海水脊椎动物的离子及渗透调节现存的脊椎动物除盲鳗外血液的电解质浓度都比海水低。七鳃鳗:与真骨鱼一样,血液的渗透浓度比海水低,面临着保水排离子的问题。软骨鱼:大多数生活在海水中,血液无机离子与真骨鱼差不多,但由于血液中保留着大量的尿素和氧化三甲基氨,使血液的渗透压与海水相等或稍高,避免了水的丧失。虽不饮水,但一些水和离子可通过食物进入体内,离子也可通过鳃进入体内,多余的离子通过肾脏和直肠腺排出。硬骨鱼:体液渗透压比海水低,有脱水危险,海水离子浓度高于体液,有通过体表扩散到体内的趋势,又喝海水,因此必须保水排离子。海水硬骨鱼全身覆盖鳞片,减少了从体表渗出的水分,另外它们不断吞咽海水补充水分,多余的盐分从鳃壁的泌绿腺排出体外,鳃排一价离子,肾排二价离子。而且肾小球数目少或没有,排尿量少。呼吸空气的海洋动物:虽没有像鱼那样鳃渗透失水和离子扩散到体内的问题,但食物中含高浓度的无机离子,必须保水排离子。四、半咸水和淡水动物的离子及渗透压调节半咸水和淡水中的无脊椎动物渗压随变动物不能耐受太大的浓度变化,不能进入浓度很低的半咸水和淡水内。在半咸水和淡水内生活的无脊椎动物主要是渗压调节动物,如中华绒螯蟹可在海水和淡水之间洄游,在淡水中不断丧失盐类,通过鳃来吸收离子。淡水生活的动物渗透压都比淡水高,必须主动吸收离子排出多余水分。如淡水螯虾的触角腺有长的肾管,可重吸收尿中的盐类,而海产的龙虾的触角腺没有肾管。淡水动物每天排出大量的尿以排出水,如河蚌每天排出的水占体重的45%。爬行类:肾脏的浓缩能力很弱,不能排出过多的盐但有盐腺(在眼眶附近)能够分泌高浓度的氯化钠并排出,盐腺只在有盐负荷时才开始活动。海鸟也有盐腺,开口于在鼻腔。哺乳类:肾脏浓缩能力强,因此喝下海水后没有排盐的困难,而且还可以得到一些水。如鲸尿中氯离子浓度高达820mmol/L,而海水中浓度为535mmol/L,喝海水后,没排盐困难,而且可以得到一些水。半咸水和淡水中的脊椎动物的调节板鳃鱼:这类鱼的血液渗透压比生活在海水中的板鳃鱼类的低,体液的离子浓度与淡水真骨鱼接近,血液中尿素含量很低。真骨鱼:血液渗透压都比海水低比淡水高。淡水中必须保盐排水,排大量的尿及鳃主动吸收离子(海产鱼鳃用于排出离子)。

溯河洄游:有些动物在海水中成长,洄游到淡水河内产卵。如七鳃鳗

降河洄游:有些动物在河中成长,洄游到海中产卵。如鳗鲡

洄游鱼类的渗透压调节

1、由淡水进入海水的渗透压调节

排水保盐状态转入排盐保水状态。淡水中的渗透压调节机制被抑制,而在海水中的渗透压调节机制被启动。

①大量饮水。

②鳃主动向海水排出离子。

③肾小球的滤过率减少,肾小管吸水能力增大,尿量减少。

④血浆的皮质醇浓度升高,提高了鳃上盐细胞ATP酶活性,导致鳃排出的Na+增加。

2、由海水进入淡水的渗透压调节由排盐保水转入排水保盐状态,海水中的渗透压调压机制被抑制,而淡水中渗透压调节机制被激活,从而维持体内较高的渗透压。

1)停止吞饮海水,Ca2+、Mg2+、SO42-吸收和排出减少。

2)神经垂体激素使肾小球滤过率增大,肾小管对水的吸收降低,吸盐加强,排出大量稀薄的尿。

3)肾上腺素、催乳素分泌增加明显减少鳃对Na+

、Cl-的排出量。

4)启动了离子主动转运系统(Na+/NH4+,Na+/H+和Cl-/HCO3-的转运交换)从低渗水环境中吸收Na+-Cl-。淡水两栖类:基本属于淡水动物,离子平衡基本与真骨鱼类相同,要保盐排水,用皮肤吸收离子,肾脏排出大量低渗尿,膀胱可重吸收离子。但在沙漠中两栖类膀胱可重吸收水。淡水爬行类:血压渗透浓度与真骨鱼、两栖类接近,但皮肤对水的通透性低,减少了水的渗透,少数研究表明爬行类肾小球的过滤率低,尿与血液等渗。淡水生活的鸟类和哺乳类:情况一般与陆生哺乳动物相同。五、陆生生活动物的保水问题陆地水蒸气的含量和比例可随地区、季节和气候条件而不同。温度越高,蒸发越快,空气中水蒸气也增加。液体浓度越低,蒸发越快。水蒸气含量可用湿度表示。1、皮肤潮湿的陆生无脊椎动物保水蚯蚓:皮肤能从土壤中收水,通过脑的神经分泌物控制。不能生活在干燥的土壤内,会因脱水而死亡。蜗牛:其外面有不透水的壳,本身含水量为80%以上(不包括壳),不活动时缩入壳内,厣膜盖住,水的丧失速率极低。蛞蝓:皮肤是裸露的,容易蒸发,因此蛞蝓通常在雨后和夜间相对湿度大的时候活动。2、节肢动物的保水

昆虫和蜘蛛:最成功的陆生动物,身体表面都有角质层,角质层外有蜡质,有防止水分蒸发的作用。表皮细胞的顶模也是水的运动屏障。有些还能从空气中吸收水,但要求空气相对湿度达到一定水平。3、陆生脊椎动物的保水

两栖类:皮肤潮湿的动物,皮肤受蒸发失水较多,大多只能在潮湿的环境生活。有些蛙雨季结束后进入洞内,膀胱内储存大量的尿,供伏蛰时期消耗。有的血液中的尿素浓度相当高,提高了体液的渗透浓度,从而通过皮肤的渗透作用从土壤中吸收水。

爬行类:皮肤干燥有鳞,但皮肤的蒸发量比呼吸道的蒸发量大。蜕皮期皮肤蒸发速率增加。在干燥环境中,蒸发较慢。表皮细胞合成的α型蛋白质是防止水丧失的主要屏障。有些爬行类排泄尿酸,从尿中丧失水很少。羊膜卵,卵壳有效防止了水分的蒸发。

鸟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