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1页
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2页
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3页
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8.同学们好!教材第5课的课后活动是,仔细观察夏、商、周时期的青铜器,议一议:它们的用途可能是什么?下列图1—图4就是夏、商、周时期的青铜器。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这些青铜器中,从其主要用途看,既是炊具,也是礼器的是()A.图1中的盉B.图2中的斝C.图3中的簋D.图4中的鼎19.春秋时期,社会经济有很大的发展。尤其是春秋后期,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由此可知,铁制农具的使用表明,春秋时期()A.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B.冶铁业及技术高度发达C.冶铁经营权收归国有D.开发山林导致水土流失20.下列成语的典故出自春秋时期的是()A.完璧归赵B.纸上谈兵C.卧薪尝胆D.百发百中2l.春秋时期,“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由此导致整个国家处于的状态是()A.政令统一B.分裂割据C.百家争鸣D.尊王攘夷22.唐朝诗人胡曾在咏史诗《流沙》中写道:“七雄戈戟乱如麻,四海无人得坐家。”这描述了战国时期社会特征。胡曾所描述的社会特征可以概括为()A.天下共主B.兼并战争C.国家统一D.四海升平23.《华阳国志·蜀志》记载,都江堰建成后,“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这表明,都江堰()A.为农业丰收提供了有利条件B.可以掌控四川气候的变化C.促使整个四川变为天府之国D.彻底解决了蜀地水害灾难24.儒家认为:士人看见危险要肯献出生命,看见有所得就要想到是否合乎道义,祭祀时要严肃,居丧时要悲哀。即“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这说明儒家()A.摆脱神灵束缚B.强调道德自觉C.注重祖先崇拜D.追求实际功利25.相传端午节与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有关,赛龙舟、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这种习俗的积极意义在于()A.增强珍惜生命的意识B.培养艰苦奋斗的精神C.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D.增强爱国爱家的精神26.《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始皇到梁山宫,见丞相车骑甚众,显示出不高兴。后来身边人告诉了丞相,丞相为之收敛。秦始皇猜测有人泄露了他的话,便把当时在场的人都杀了。秦始皇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A.显示自己,打击丞相权威B.让所有人都害怕自己C.维护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D.为政治改革营造声势27.秦始皇“废分封,设郡县”;汉武帝则“设郡县的同时又实行分封”。秦始皇和汉武帝这样做的相同目的是为了()A.政治改革顺利进行B.确保皇权稳固长久C.防止官员贪污腐败D.彰显皇帝特权地位28.西晋统一全国的根本原因是()A.魏国的力量相当强大B.蜀国和吴国力量相对弱小C.分久必合,合久必分D.长期战乱,人民渴望统一29.学习历史必须分清历史史实和历史观点。下列属于历史观点的是()A.200年曹操在官渡击败袁绍B.公元前138年张骞出使西域C.东汉宦官专权造成社会动荡D.北魏孝文帝即位后迁都洛阳30.飞天是我国石窟艺术中最富舞蹈美感的形象之一,大同云冈石窟中北魏早期的飞天舞姿雄健,具有游牧民族的审美特色,北魏迁都洛阳后开凿的龙门石窟中,飞天的服饰、舞具都有中原汉风。飞天形象的变化反映出()A.书画艺术成熟B.江南经济开发C.北方民族交融D.南北政权对峙31.北魏孝文帝即位后,立志移风易俗。他力排众议,494年迁都洛阳,把百余万包括鲜卑族在内的北方各族人民迁到中原。他进一步推行汉化措施,规定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以汉服代替鲜卑服;改鲜卑姓为汉姓;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等。从中华民族发展的角度看,这些措施的主要作用是()A.促进了民族交融B.增强了北魏的实力C.加快了北方统一D.推广了汉族的文化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32分。32.【中国古代统治思想】(10分)材料一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主张以德治国,反对苛政。孟子主张实行“仁政”,要求统治者不要过分盘剥人民,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认为取得民心才能得天下,并反对一切非正义战争。荀子主张实行“礼治”,明确尊卑等级,以维护社会秩序。——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材料二秦始皇认为儒士以古非今,不利于君尊臣卑的现实政治秩序,采取了“焚书坑儒”的文化政策,结束了先秦诸子学术兼收并蓄的格局,激起了强烈的反抗。汉武帝采用董仲舒的建议,将儒家经书作为国家培养和选拔人才的基本内容,将其贯穿于学校教育和入仕途径之中,从而确定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促进了汉代经学的兴盛,推动了学术的发展。所谓“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只是提高儒学的地位,将其作为官方统治思想,并非禁绝其他思想学派。其他各学派的传习者仍然可以公开讲授治学,入朝为官。这样既确保了思想的统一,又为不同思想留了适度的发展空间。——摘编自杨宁一《历史学系新视野新知识》(1)根据材料一,归纳儒家思想的主要内容。(4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简要概述秦始皇和汉武帝在统一思想方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6分)33.【中国古代社会经济】(10分)材料一楚越之地,地广人希(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无积聚而多贫。——《史记•货殖列传》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荆城(荆州)跨南楚之富,扬郡(扬州)有全吴之沃,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宋书》材料二《晋书·食货志》记载东晋后期南方的情形是:“至于末年,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1)根据材料一,概括说明《史记》和《宋书》中所描述的江南地区社会经济情况。(4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简要分析当时南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6分)34.【中国古代社会特征】(12分)材料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之间的争斗日益激烈,周天子的统治权威衰落,整个社会处于动荡与巨变之中,兼并战争、制度变革和学术思想的繁荣,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摘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春秋战国时期的主要特征有三个,即兼并战争、制度变革和学术思想的繁荣,请围绕其中的一个特征,自拟论题,展开论述。(要求:(1)写出你所选取的春秋战国时期的主要特征中的一个(2分)。(2)写出自拟的论题(2分)。(3)主题及论述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8分)。)参考答案三、选择题。(共14小题,每题2分,共28分)18—31AAAACABACDCACA四、非选题题。(共3小题,共32分)32.(1)秦:实行郡县制;(2分)汉:颁布推恩令。(2分)(2)图2,说明:秦始皇下令废除六国的货币,以秦国的圆形方孔半两钱作为标准货币,在全国流通。这就改变了以往币制混乱的状况,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促进各地经济的交流。(6分)33.(1)社会现象:北方的少数民族纷纷南下(或北方的游牧民族不断内迁)。(2分)原因:从东汉起,气候开始变冷并逐步加剧。(2分)(2)表现:水利灌溉事业得到更广泛的发展;形成了多个著名的产粮区。(2分)原因:由于北方战乱,大批北方人民为躲避战祸南下,为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北方人口南迁为南方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当时江南地区较安定,统治者也重视发展经济;江南优越的自然条件,为其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答2点即可,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