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徽省2022年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
化学
(本卷共17小题,满分40分,考试用时4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
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H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5.考试范围:中考全部内容。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lC-12N-140-16Na-23Ca-40Zn-65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
1.2021年我国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做好碳中和工作”。碳中和是指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措施。抵
消因人类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量,达到相对“零排放”。下列行为不利于实现碳中和的是
()
A.使用新技术提高传统能源的利用效率
B.家里的电视机长期处于待机状态
C.研发新工艺将二氧化碳转化为化工产品
D.回收有机垃圾用于生产沼气
2.材料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下列物品主要成分由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
3.我省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全面启动。下列有关饮食与健康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青少年正在长身体,应多吃富含蛋白质的肉类,不吃或少吃蔬菜
B.糖类、油脂、蛋白质都属于人体所需的基本营养素
C.为了身体健康,应长期饮用蒸储水
D.为使果汁和牛奶长期保鲜,在其中加过量防腐剂
4.如图是微信热传的“苯宝宝表情包”,苯(化学式C6H6)、六氯苯(化学式C6C16)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你是不是不喜欢苯宝宝了?苯宝宝多虑(氯)了
A.六氯苯由6个碳原子和6个氯原子构成
B.苯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小于10%
C.六氯苯中碳、氯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1
D.苯分子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5.关于原子序数为7的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金属元素
B.元素符号为C
C.在空气中含量最多
D.原子的最外层电子达到稳定结构
6.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部分操作如图所示,其中错误的是()
7.富氢水是指富含氢分子的水,在医学、体育等领域有重要用途。下列有关富氢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化合物B.含氢、氧两种元素
C.属于纯净物D.所含氢分子不运动
8.对下列事实的解释合理的是()
A.6OOOLO2在加压的情况下装入容积为40L钢瓶中一一氧分子变小
B.稀有气体可作电光源一一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
C.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存在明显差异一一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D.稀盐酸能除铁锈一一铁锈和稀盐酸能发生中和反应
9.某同学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1%的食盐溶液,下列操作会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是()
A.用托盘天平称食盐时,袪码放在左盘
B.转移食盐时,纸上有少量残留
C,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液面
D.配好溶液装入试剂瓶时,有少量洒出
10.科学家设计了“人造树叶”模拟光合作用,其装置和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该过程实现了太阳能向化学能的转化
C.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不变
D.该设计为缓解温室效应提供了新途径
11.依据下列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ABCD
现象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燃着的木条熄灭洗过的试管内壁附着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
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的水不聚成水滴,不微弱的淡蓝色火焰,在
大于燃烧前镁条的质成股流下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
量的蓝紫色火焰
结论镁条燃烧质量不守恒所盛气体为二氧试管已洗干净硫在空气中燃烧生成
化碳二氧化硫,在氧气中燃
烧生成三氧化硫
12.某兴趣小组利用如图装置进行氢气还原CuO的实验.有关该实验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b
a
CuO
稀H2SO4—二:7nL4—
A.还原CuO应先通入H2后加热
B.通入H2的导管末端应伸到a处
C.图中发生的两个反应都是置换反应
D.锥形瓶内有气泡冒出、试管中黑色固体变红
二、(本大题包括5题,共28分)
13.(6分)阅读下列短文,回答相关问题:
2021年11月,第26届联合国气候大会在英国格拉斯哥召开,讨论的核心物质仍是CO2。如何降低大气中
CO2浓度,是人类一直在研究的重要议题。全球碳循环如图所示。
除海洋封存、地质封存、矿石碳化之外,对二氧化碳的综合利用也是国际研究的热点,如工业上可以将CO2
转化成尿素、甲醇等资源。科学家还发现了一种银与有机物组成的混合催化剂,利用太阳光能,可将水中
溶解的CO2转化成CO和02。
近日,我国科学家在实验室首次实现了利用CO2直接人工合成淀粉【(C5H10O5)n],这是中国科学家在人
工合成淀粉方面取得的顺覆性、原创性突破。该技术不依赖植物光合作用,不需大面积种地、施肥和农作
物加工,原料只需CO2、H2和电,便能生成淀粉,这一技术为碳的捕集、利用和封存提供了全新的循环方
案,为全球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起到重大的支撑作用。
(1)煤、石油等化石燃料都属于(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2)在全球碳循环中,能消耗CO2的途径是“
(3)CO2可被压缩成液态,封存在地质结构中。从微观角度解释CO2能够压缩成液态的原因是。
(4)写出上述将CO2转化成CO和02的化学方程式。
(5)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人工合成淀粉过程需要大量吸收C02,利于改善全球气候变暖趋势
B.C02是温室气体,对人类生活有害无利
C.人工合成淀粉为碳的捕集、利用和封存提供了全新的循环方案
D.碳循环中的“碳”是指碳单质
大气中的co?库
14.(6分)某兴趣小组要做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时,发现教材中没有说明一氧化碳的来源。于是,
他们打算自己制备一氧化碳。
【提出问题】实验室如何制备一氧化碳?
【猜想与假设】
甲同学:利用木炭不完全燃烧制备一氧化碳。
乙同学:利用碳与二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反应制备一氧化碳。
丙同学认为以上两位同学的猜想与假设不合理,理由是。
【查阅资料】
在60〜80℃和浓硫酸作用下,甲酸(HCOOH)分解生成一氧化碳和另一种氧化物。
【设计并实验】小组同学采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
(1)确保装置气密良好后,实验开始时,先点燃处酒精灯。
(2)实验现象:A处试管内有气泡产生,C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古洱
(3)B处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e2O3+3CO向皿2Fe+3c
(4)结束实验时因为操作不当发生澄清石灰水倒吸,应急的措施是
【反思与评价】他们在老师的帮助下,实验装置改成如图:
(1)指出D装置的两个作用:。
(2)不拆开装置,检验产物中含有铁的操作方法是。
(3)该装置存在的不足之处是(写一点)。
15.(5分)“碳捕捉技术”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将工业生产中产生的C02分离出来并加以利用。下图是
利用氢氧化钠溶液“捕捉”C02流程图(部分条件及物质未标出)。
co:含flu氐的气体
t
治--氢氧化钠溶液---------------
喷雾
燎-吸收塔操作,
t,沉淀空丹巴|存温反应炉-*co2
CO:含fit高的气体一f~CaO^I
请根据有关信息回答问题:
(1)氢氧化钠溶液喷成雾状的目的是。
(2)在实验室实现操作a的分离方法是。
(3)上述流程中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4)上述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主要物质有水、CaO、(填写化学式)。
(5)若将5.6lCaO投入沉淀池,理论上最多可制得沉淀的质量为吨。
16.(6分)某兴趣小组同学利用数字化实验探究了酸、碱、盐的部分性质。
烧杯内溶液的pH
图3图4
【实验一】探究酸碱中和反应。利用上图1,实验开始后将注射器内的液体逐滴注入烧瓶内。
(1)实验测得烧杯中溶液的pH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上图图2所示,c点所示溶液加热蒸干所得固体是—
(填化学式)。
(2)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对应图2中点温度最高。
(3)能说明盐酸和氢氧化钠发生化学反应的现象是:
①溶液的颜色从红色变为无色;②溶液的pHW7。
【实验二】探究NaOH和CO2的反应。
(1)从压强变化的角度探究。
①利用图3装置进行实验,先挤压胶头滴管,再打开止水夹,观察到烧瓶内形成红色“喷泉”,原因是烧瓶
内压强(填“大于”或“小于”)外界大气压;
②利用图4装置进行实验,分别将等体积的NaOH溶液和水同时注入盛有等体积CO2的玻璃容器中。证明
CO2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的实验现象是“
(2)利用“数字化实验”探究。利用图5装置进行实验,a点时推入NaOH溶液,b点时推入稀盐酸。
五
二
飞
吾三
采集信息,压强
遂
NaOHE一
三
溶液与酸-4K->
三形成图像:.
①ab段对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注意:若答对第②③④小题奖励3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40分。
②be段压强不变的原因是;
③证明CO2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的实验事实是。
④氯碱工业生产的烧碱样品中常含有Na2c03等杂质。检验烧碱样品中是否含有Na2co3,可选择的试剂是
(填字母);
a.稀盐酸
b.澄清石灰水
c.酚醐
17.(5分)为测定某铜、锌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兴趣小组同学称取10g合金于烧杯中,将40g稀盐酸分
四次加入,充分反应,测得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10101010
烧杯中剩余物的质量(g)19.9629.9239.9049.90
(1)充分反应后产生气体的总质量go
(2)该铜、锌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答案】B
【分析】根据题意,碳中和是指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措施,抵消因人类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等温室
气体排放量,达到相对“零排放”,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使用新技术提高传统能源的利用效率,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利于实现“碳中和”,
故选项错误。
B、家里的电视机长期处于待机状态,会浪费大量的电能,增加了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利于实现“碳中和”,
故选项正确。
C、研发新工艺将二氧化碳转化为化工产品,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利于实现“碳中和”,故选项正确。
D、回收有机垃圾用于生产沼气,能充分利用资源、减少污染,有利于实现“碳中和”,故选项错误。
故选:Bo
2.【答案】B
【分析】有机合成材料简称合成材料,要判断是否属于合成材料,可抓住三个特征:有机物、合成、高分
子化合物,据此常见材料的分类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真丝围巾是用棉线制成的,真丝属于天然材料,故选项错误。
B、塑料手机壳是用塑料制成的,塑料属于三大合成材料之一,故选项正确。
C、不锈锅餐具是用不锈钢等制成的,属于金属材料,故选项错误。
D、玻璃水杯是用玻璃制成的,玻璃主要成分是硅酸盐,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选项错误。
故选:B„
3.【答案】B
【分析】A.根据维生素的重要作用来分析;
B.根据人体所需营养素来分析;
C.根据蒸储水不含矿物质来分析;
D.根据防腐剂的性质来分析。
【解答】解:A.蔬菜富含维生素,维生素对于维持人体健康作用很大,所以要多吃蔬菜,选项说法错误;
B.糖类、油脂、蛋白质都属于人体所需的基本营养素,选项说法正确;
C.蒸僧水中不含人体必需的矿物质,所以长期饮用蒸储水对健康无益,选项说法错误;
D.适量加入防腐剂可以延长食品的保质期,但若过量添加防腐剂也会危害人体健康,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4.【答案】B
【分析】A、根据分子结构来分析;
B、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来分析;
C、根据物质中元素质量比的计算方法来分析;
D、根据物质的造成来分析。
【解答】解:A、六氯苯是由六氯苯分子构成的,而不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错误;
B、苯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J、,;X100%々7.7%<%%,故正确;
1x6+12x6
C、由六氯苯的化学式C6c16可知,其中碳元素和氯元素的质量比为:(12X6):(35.5X6)=12:35.5,故
错误;
D、苯是由苯分子构成的,苯是由碳元素与氢元素组成的,故错误。
故选:B。
5.【答案】C
【分析】根据原子序数为7的元素是氮元素进行分析。
【解答】解:A、氮属于非金属元素,故A错;
B、氮元素的元素符号为N,故B错;
C、氮气在空气中含量78%,所以在空气中含量最多,故C正确;
D、氮元素最外层电子数是5,容易得到电子,没有达到稳定结构,故D错。
故选:Co
6.【答案】C
【分析】A.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来分析;
B.根据连接仪器的方法来分析;
C.根据固体药品的添加方法来分析;
D.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及其收集方法来分析。
【解答】解:A.图示装置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时,先由长颈漏斗注水,当水将长颈漏斗的末端浸没起来后,
再用双手紧捂锥形瓶的外壁,若观察到导管口处冒出气泡,证明该装置的气密性是良好的,图示操作正确;
B.连接橡胶管和玻璃管时,先将玻璃管一端用水润湿,然后一手持玻璃管,一手持橡胶管,稍稍用力,转动
插入,图示操作正确;
C.向锥形瓶中添加块状固体药品时,将锥形瓶倾斜,用镜子将大理石放到瓶口,然后将锥形瓶慢慢竖起,使
药品滑落到容器底部,图示操作错误。
D.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用图示装置来收集二氧化碳时,二氧化碳应从长管进入,图示操作正确。
故选:C。
7.【答案】B
【解答】解:A、富氢水指富含氢分子的水,富氢水中含有水、氨气,属于混合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B、富氢水指富含氢分子的水,富氢水中含有水、氢气,水、氢气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则富氢水中含氢、
氧两种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
C、富氢水指富含氢分子的水,富氢水中含有水、氢气,属于混合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D、氢分子总是在不断地运动,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8.【答案】C
【解答】解:A、6000L02在加压的情况下能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原因是氧分子间的间隔变小,故错误;
B、稀有气体用作保护气和制造电光源,是因为稀有气体通电时它们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故错误;
C、金刚石、石墨性质存在明显差异,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的缘故,故正确;
D、铁锈和稀盐酸能发生复分解反应,不是中和反应,故错误;
故选:Co
9.【答案】C
【分析】溶质质量分数偏高,则可能是溶质质量偏大或溶剂质量偏小,可以分析出可能造成这两个方面错
误的原因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用托盘天平称食盐时,祛码放在左盘,祛码和食盐放反了,会造成实际所取的溶质的质量
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选项错误。
B、转移食盐时,纸上有少量残留,会造成实际所取的溶质的质量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选项错
哄'CJ。
C、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大,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小,则使溶质质量
分数偏高,故选项正确。
D、配好溶液装入试剂瓶时,有少量洒出,溶液具有均一性,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选项错误。
故选:Co
10.【答案】A
【分析】根据微观反应示意图和质量守恒定律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然后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由二氧化碳和水在光照和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一氧化
光照
碳、氧气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CO2+H2O■O2+CO+H2。
A、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1,故A错误;
B、该过程中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故B正确;
C、由催化剂的概念可知,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不变,故C正确;
D、该反应可以消耗二氧化碳,所以该设计为缓解温室效应提供了新途径,故D正确。
故选:Ao
11.【答案】C
【分析】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燃着的木条熄灭,说明气体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准,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氧气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由质量守恒定律,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大于燃烧前镁条的质量,是因
为参加反应的镁和氧气的质量之和等于生成氧化镁的质量,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故选项说法错误。
B、燃着的木条熄灭,不能说明所盛气体为二氧化碳,也可能是氮气等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C、洗过的试管内壁附着的水不聚成水滴,不成股流下,说明试管已洗干净,故选项说法正确。
D、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是因为氧气的浓度不同,
硫在氧气、空气中燃烧均生成二氧化硫,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o
12.【答案】B
【分析】A、根据氢气不纯遇火会爆炸分析.
B、根据通入团的导管末端应伸到试管底部为了使氢气和氧化铜充分接触分析.
C、根据置换反应的定义分析.
D、根据锥形瓶中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试管中氢气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水分析.
【解答】解:A、氢气不纯遇火会爆炸,所以先通氢气排净试管中的空气再加热防止发生爆炸,故A说法
正确。
B、通入H2的导管末端应伸到试管底部为了使氢气和氧化铜充分接触,故B说法不正确。
C、两个反应是: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氢气和氧化铜加热生成铜和水,两个反应都是一种单
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都属置换反应,C说法正确。
D、锥形瓶中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试管中氢气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水,锥形瓶中出现气泡,
试管中黑色固体变红色,故D说法正确。
故选:Bo
二、(本大题包括5题,共28分)
13.(6分)【答案】(1)不可再生;
(2)光合作用;
(3)分子之间有间隔,压强增大时,分子间隔减小;
催化剂
(4)2cCh—灾而一2co+02;
TGjffl
(5)BD=
【分析】(1)根据化石燃料均为不可再生资源进行分析;
(2)根据自然界中消耗二氧化碳的途径为光合作用进行分析;
(3)根据分子间有间隙进行分析;
(4)根据题目信息书写方程式;
(5)A.根据光合作用的原理进行分析;
B.根据二氧化碳的作用进行分析;
C.根据题目信息进行分析;
D.根据碳循环中的“碳”指碳元素进行分析。
【解答】解:(1)化石燃料均为不可再生能源,故答案为:不可再生;
(2)在全球碳循环中,能消耗二氧化碳的途径是光合作用,故答案为:光合作用;
(3)由于二氧化碳分子间有间隙,并且压强增大时,分子间间隔变小,故二氧化碳能压缩成液态,故答案
为:分子之间有间隔,压强增大时,分子间隔减小;
(4)根据题目信息,科学家还发现了一种银与有机物组成的混合催化剂,利用太阳光能,可将水中溶解的
催化剂催化剂
C02转化成CO和方程式为:2cCh2CO+O2;故答案为:2c02-2CO+O2;
光照光照
(5)A、人工合成淀粉过程需要大量吸收二氧化碳,有利于减轻温室效应,改善全球气候变暖趋势,该选
项正确:
B、二氧化碳虽然是温室气体,但是却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也是一些化工原料,该选项错误;
C、人工合成淀粉为碳的捕集、利用和封存提供了全新的循环方案,该选项正确:
D、碳循环中的“碳”是指碳元素,该选项错误;
故选:BD,
14.(6分)【答案】【猜想与假设】不易收集到纯净的一氧化碳且条件难以达到
【设计并实验】
(1)D;
(4)立即用止水夹夹住B、C装置之间的胶皮管;
【反思与评价】
(1)检验二氧化碳和收集一氧化碳尾气;
(2)用磁铁吸引,另外此反应中有硫酸溶液(合理即可)
(3)这套实验装置比较复杂,难以组装;当一氧化碳的量比较多时,万能瓶无法全部收集,选一点作答即
可。
【分析】【猜想与假设】根据题意以及实验思路常识来分析解答:
【查阅资料】根据题目给出的反应物以及部分产物,结合质量守恒定律来分析解答;
[设计并实验】根据工业炼铁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注意事项来分析解答;
【反思与评价】根据实际情况、生活常识、万能瓶的变形用法来分析解答。
【解答】【猜想与假设】根据题意,甲同学的方法难以控制不完全燃烧的条件,会使制备的气体混有氧气和
二氧化碳,乙同学的方法高温条件难以达到不易收集到纯净的一氧化碳且条件难以达到,故理由是:不易
收集到纯净的一氧化碳且条件难以达到
【设计并实验】
(1)实验开始后要先点燃D处的酒精灯,目的是尾气处理、防止未反应的一氧化碳污染空气;
(4)操作不当会导致澄清石灰水倒吸,应急处理方法根据实验装置可以看出应该立即用止水夹夹住B、C
装置之间的胶皮管;
【反思与评价】
(1)此装置D处给出的万能瓶为“长进长出”,结合万能瓶的用法可知该装置可以收集一部分气体,同时
澄清石灰水可以检验二氧化碳,故D装置有两个作用,检验二氧化碳和收集一氧化碳尾气;
(2)结合生活实际,检验铁存在的最简单方法为用磁铁吸引,另外此反应中有硫酸溶液,也可以用硫酸与
铁反应产生氢气的现象来进一步确认;
(3)分析该装置可以,这套实验装置比较复杂,难以组装,另外,当一氧化碳的量比较多时,万能瓶无法
全部收集,选一点作答即可。
15.(5分)【答案】(1)增大接触面积,提高C02的吸收率;
(2)过滤;
(3)置换反应;
(4)NaOH;
(5)10。
【分析】(1)根据反应物接触面积越大反应越剧烈;
(2)根据固体的分离方法考虑:
(3)根据过程中的反应类型;
(4)循环物质的特点考虑;
(5)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不变分析。
【解答】解:(1)反应物接触面积越大反应越剧烈,氢氧化钠溶液喷成雾状的目的是增大接触面积,提高
CO2的吸收率;
(2)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和液体分开属于过滤;用到的仪器有:烧杯、玻璃棒、漏斗,过滤时,玻璃棒的
作用是引流;
(3)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碳酸钙高温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属于分解反应,氧化钙
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属于化合反应,所以没有涉及到置换反应;
(4)在前边的反应中属于反应物,到了后面的反应中成了生成物,这样的物质可循环使用,所以循环使用
的物质有水、CaO、NaOH;
(5)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不变,若将5.6tCaO投入沉淀池,理论上最多可制得沉淀的
质量为5.6tX(^-XIOQ%)4-(喘yX100%)=10t
16.(6分)【答案】【实验一】⑴NaCL
(2)b«
【实验二】(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产品质量持续改进培训课件
- 电子产品回收处理标准
- 单病种临床路径管理制度
- 智能小区物联网应用系统
- 《Excel数据获取与处理实战》 课件 陈青 第3、4章 数据的输入、工作表的格式化
- 溶剂泄露应急处置
- GMP基础知识培训
- 病从口入教案反思
- 胸腔闭式引流器的护理
- 城市娱乐设施建筑平房施工合同
- GB/T 15249.2-2009合质金化学分析方法第2部分:银量的测定火试金重量法和EDTA滴定法
- GA 1800.4-2021电力系统治安反恐防范要求第4部分:风力发电企业
- 识别危险源-远离危险-公开课课件
- 木字的写法写字课教学课件教学设计
- 优秀-敦煌壁画课件
- 普法讲座-治安管理处罚法课件
- 全科医师培训大纲解读课件
- 云南省学校食堂“六T”管理检查评分标准
- 肿瘤细胞代谢与肿瘤微环境课件
- 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领域整治强调发言
- 腹部闭合性损伤护理查房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