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高中语文必修下册1.3《庖丁解牛》课件117张_第1页
部编高中语文必修下册1.3《庖丁解牛》课件117张_第2页
部编高中语文必修下册1.3《庖丁解牛》课件117张_第3页
部编高中语文必修下册1.3《庖丁解牛》课件117张_第4页
部编高中语文必修下册1.3《庖丁解牛》课件117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庄子《庖丁解牛》导入:

你知道图上讲的是什么故事吗?他们与哪位古代名人有关?这些故事分别是:濠梁观鱼庄周梦蝶鲲鹏图南运斤成风

而这些故事的作者就是:庄子

今天我们继续走进庄子的浪漫境界,学习庄子的有一个故事《庖丁解牛》,看看这一次庄子又要交给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学习目标:

1、掌握文言字词:莫、盖、道、因、然等词的意义和用法;并理解成语:目无全牛、游刃有余的意思。2、通过文本的研读,使学生理解寓言的寓意:一切事物都有它的客观规律,只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积累,就能认识和掌握事物的规律,从而做到“踌躇满志”地为人处事。3、结合文本虚构出庖丁的成长历程,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4、发掘本文的内涵,结合现实生活领会文本的深刻的含义,从中领悟出为人处事的道理。同时体会寓言的多义性。你了解庄子吗?庄子其人:

庄子(约前369-前286),战国中期哲学家,庄氏,名周,字子休(一作子沐),蒙(今安徽蒙城,又说河南商丘、山东东明)人。是我国先秦(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

庄子原系楚国公族,楚庄王后裔,后因乱迁至宋国,是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然文采更胜老子。代表作《庄子》被尊崇者演绎出多种版本,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庄子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

庄子的想象力极为丰富,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多变,能把一些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他的作品被人称之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据传,又尝隐居南华山,故唐玄宗天宝初,诏封庄周为南华真人,称其著书《庄子》为《南华真经》。庄子其书:

《庄子》又名《南华经》,其书与《老子》《周易》合称“三玄”。《庄子》一书主要反映了庄子的批判哲学、艺术、美学、审美观等。其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涉及哲学、人生、政治、社会、艺术、宇宙生成论等诸多方面。

庄子的文章,想象奇幻,构思巧妙,多彩的思想世界和文学意境,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瑰丽诡谲,意出尘外,乃先秦诸子文章的典范之作。庄子之语看似夸言万里,想象漫无边际,然皆有根基,重于史料议理。鲁迅先生说:“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被誉为“钳揵九流,括囊百氏”。

《庄子》不仅是一本哲学名作,更是文学、审美学上的寓言杰作典范。更是对中国文学、审美的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深远影响。庄子寓言的出版和研究使得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得以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的精神得以发扬。《庄子》的主要思想:

2、人生观——主张养生,做到无过无不及,注重于善与恶之间,使自己的精力和身体不受损害。——为人处世,不把名利放在眼里,无所作为且做到不留痕迹,让人挑剔不出毛病来。与世无争,不用技巧,不用权谋。“山中直树被人砍,人出头地受攻击”,“驼背人,不服役,不征赋,得施舍”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庄子·养生主》译文:人们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却是无限的。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势必体乏神伤,既然如此还在不停地追求知识,那可真是十分危险的了!做了世人所谓的善事却不去贪图名声,做了世人所谓的恶事却不至于面对刑戮的屈辱。遵从自然的中正之路并把它作为顺应事物的常法,这就可以护卫自身,就可以保全天性,就可以不给父母留下忧患,就可以终享天年。

3、政治观——顺应自然,无为而治。提出“绝圣弃知”的主张,认为,“圣人不死,大盗不起”,“绝圣弃知,大盗乃止”。又说,“主上喜好施智巧,用机谋而不求至道,那么天下就要大乱了。”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社会的弊端,提出了“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的名言。

4、认识论——将人的知识分为有为的小知与无为的大知,提倡无为的大知,摈弃有为的小知。认为以有限的智慧去探究无穷大的领域,必然会迷乱而无所收获。齐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庖丁解牛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解题:

“庖丁解牛”是《庄子·养生主》(养生主:指养生的主要关键。)里的一则寓言。题目是后来加的。

庖丁:庖:厨师。丁:厨师的名字。解牛:指剖开,分割牛的肢体。“庖丁解牛”是一则怎样的故事,庄子讲这个故事的主要用意是什么?这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给下列字词注音:庖(

)丁    膝之所踦(

砉(

)然向然    奏刀騞(

)然  技盖(

)至此乎    批大卻(

导大窾(

)   技经肯綮(

) 而况大軱(

)乎   新发于硎(

) 彼节者有间(

怵(

)然为戒   謋(

)然已解 检查诵读,读准并识记字音:庖(páo)丁    膝之所踦(yǐ)

砉(huā)然向然    奏刀騞(huō)然  技盖(hé)至此乎    批大卻(xì)

导大窾(kuǎn)   技经肯綮(qìng) 而况大軱(gū)乎   新发于硎(xíng) 彼节者有间(jiàn)

怵(chù)然为戒   謋(huō)然已解 文言知识点学习结合注释,解释下列字词:通假字:

砉然向然,奏刀騞然

技盖至此乎

技经肯綮之未尝

善刀而藏之

向:通“响”。盖:通“盍”。技:通“肢”。善:通“缮”。词类活用:足之所履

良庖岁更刀,族庖月更刀履,名词作动词,踩。岁、月,名词做状语。一词多义

善:善哉

善刀而藏之族:族庖月更刀

每至于族表示同意的应答词通“缮”,修治,擦拭众,一般的丛聚,集结之处虚词:

1、为①庖丁为文惠君解牛②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③视为止,行为迟④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介词,替,给都是动词。前一个,解的意思;后一个,作为的意思。两个“为”同义,因为的意思。两个“为”同义,因为。2、乎①技盖至此乎②进乎技矣③依乎天理④而况大軱乎⑤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疑问语气词,呢。相当于“于”,可不译。相当于“于”,可不译。表疑问语气,呢。形容词词尾。加强语气,表示强调。3、然①奏刀騞然②因其固然③虽然,每至于族……④怵然为戒象声词词尾。副词词尾,表“……的样子”。代词,这样。形容词词尾,表“……的样子”。4、于①合于《桑林》之舞②而刀刃若新发于硎③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④虽然,每至于族5、而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而况大軱乎提刀而立善刀而藏之介词,引出对象。介词,从。介词,对于。介词,引出对象。连词,表转折。连词,表递进。连词,表修饰。连词,表承接。古今异义:

天理古:

今:常指天然的道理固然古:

今:a.表示承认某一个事实,引起下文转折;

b.表示承认甲事实,也不否认乙事实。虽然古:

今:常用作表示转折关系的连词至于古:

今:a.达到某种程度;b.另提一事。天然结构。本来的样子。虽然如此,尽管那样。动词“至”和介词“于”连用,相当于“到了。特殊句式:

1、臣之所好者,道也2、技经肯綮之未尝3、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4、视为止,行为迟代词“是”作“以”的宾语,前置;介词结构后置省略句判断句“之”字结构形成宾语前置:未尝技经肯綮反复诵读,翻译全文!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

【译文】有一个名叫丁的厨师替梁惠王宰牛,手所接触的地方,肩所靠着的地方,脚所踩着的地方,膝所顶着的地方,都发出皮骨相离声,刀子刺进去时响声更大,这些声音没有不合乎音律的。它竟然同《桑林》、《经首》两首乐曲伴奏的舞蹈节奏合拍。

梁惠王说:"嘻!好啊!你的技术怎么会高明到这种程度呢?"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译文】庖丁放下刀子回答说:"臣下所探究的是事物的规律,这已经超过了对于宰牛技术的追求。当初我刚开始宰牛的时候,(对于牛体的结构还不了解),无非看见的只是整头的牛。三年之后,(见到的是牛的内部肌理筋骨),再也看不见整头的牛了。宰牛的时候,臣下只是用精神去接触牛的身体就可以了,而不必用眼睛去看,就像视觉停止活动了而全凭精神意愿在活动。顺着牛体的肌理结构,劈开筋骨间大的空隙,沿着骨节间的空穴使刀,都是依顺着牛体本来的结构。宰牛的刀从来没有碰过经络相连的地方、紧附在骨头上的肌肉和肌肉聚结的地方,更何况股部的大骨呢?技术高明的厨工每年换一把刀,是因为他们用刀子去割肉。技术一般的厨工每月换一把刀,是因为他们用刀子去砍骨头。臣下的这把刀已用了十九年了,宰牛数千头,而刀口却像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的一样。牛身上的骨节是有空隙的,可是刀刃却并不厚,用这样薄的刀刃刺入有空隙的骨节,那么在运转刀刃时一定宽绰而有余地了,因此用了十九年而刀刃仍像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一样。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文本探究:本文共四个自然段,可分为哪两个层次?试简要概括大意。明确:第一部分(1段):描写庖丁解牛的场面。作者从绘形和摹声两个方面运用大胆的夸张(人触、倚、履、牛体、牛的骨头就分离)和生动的比喻,把庖丁解牛的技术写得超凡入圣。这一节句式整齐,把解牛场面作了诗意化处理,写成了一支劳动交响曲,一支劳动赞歌。  第二部分(2~4段):记叙了文惠君和庖丁的对话。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2段):从文惠君的称赞引出庖丁的话。此段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第二层(3段):记叙了庖丁的经验之谈。

第三层(4段):文惠君“得养生焉”,点出本文主题,即庄子的一切顺乎自然的思想。 

庄子散文长于以生动形象的叙述描写为前导来说理。研读第一自然段,说说他是怎样描写庖丁解牛的场面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明确:

庖丁解牛,文惠君观看。

作者以写动作为主,手、肩、足、膝四个部位的动作,组成一幅完整的解牛图。这里作者一连用了五个动词:解、触、倚、履、踦(解——触、倚、履、踦)来铺排描写,准确凝练;这简直是一系列艺术化、舞蹈化了的动作。突出庖丁手脚利索,活画出这位厨师的姿态。

作者还运用了摹声的修辞手法,用了两个贴切的拟声词:“砉”、“騞”,来描摹他解牛进刀的声音,用两个比喻“桑林之舞”、“经首之会”,生动描绘出庖丁解牛动作的节奏感,突出刀锋之犀利、灵动、飘逸,所到异乎寻常。动作不仅熟练,而且富于节奏,具有美感。说明庖丁的技艺确实出神入化。明确:作者写庖丁解牛时突出其刀声之悦耳,仿佛不闻牛之惨叫,暗示了牛似乎在毫无痛苦的情形下就被“解”了,强调说明了庖丁技艺之炉火纯青、出神入化。作者通过对庖丁优美和谐的动作的刻画及悦耳的刀声的引人入胜的描写,使读者产生了急切了解其绝技如何取得的念头,这是行文的悬念感。同时,从结构上看,写这个场面既形象再现了庖丁技艺高超,又为下文文惠君的赞叹、质疑和庖丁的畅谈解牛之道做了自然的铺垫。

结合生活实际,宰牛是异常残忍之事,但庄子写解牛场面,为什么避而不谈实况——牛的挣扎之状、血流之景、惨叫之声,而极写庖丁解牛动作的“合于《桑林》之舞”,奏刀发出的声音合于“《经首》之会”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第三段答话层次分明,其总领性的句子是哪一句?庖丁所谈的解牛之道包含了有哪三重境界?明确:

文章从文惠君赞叹、询问引出庖丁回答的一段话。这段答话层次分明,先总括一笔:“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然后分述原因和过程,最后又以文惠君的话作结。环环相扣,十分紧凑。由之反映出庖丁解牛的三个境界,使我们得到了深刻的哲理启示。“庖丁解牛”的三个境界:

第一境界:(三年内)“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全牛也”。(不懂规律)庖丁学解中的头三年,心无旁骛,精力高度集中,达到对外物(除牛之外)无所感知的境界。——这是第一境界。第二境界:(三年后)“未尝见全牛也”(目无全牛)。(懂得规律)第三境界:“以神遇而不以自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因其固然”。(运用规律)

庄子散文说理,常常运用对比的手法。本段中庖丁将良庖、族庖和自己的用刀方法作了比较,说说这样写有什么作用?明确:“良庖岁更刀”——“割”;“族庖月更刀”——“折”;“臣之刀十九年”“刃若新发于硎”——“解”。

将良庖、族庖和自己不同的用刀方法进行比较,用前二者反衬庖丁。庖丁之刀用了十九年,却刀刃犹如刚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似的,其主要原因在于解牛时的“以无厚入有间”,避开“技经肯綮”和大的骨头,“每至于族”时不莽干。对比三者不同的用刀方法割、折、解,意在说明“有道”和“无道”的不同,强调解牛要悟“道”、循“道”而行的重要,切忌不懂规律地固执莽撞,都是先果后因。

本段中是如何描写庖丁的“游刃有余”的状态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文惠君听庖丁介绍后,说自己懂得了“养生之道”,解牛之道和这种“养生”之道有什么联系?“庖丁解牛”这个寓言故事告诉人们什么道理?明确:解牛之道与养生之道具有相似性和可比性。作者把牛比喻成复杂的社会,尽管矛盾复杂,斗争激烈,但总有间隙可寻,只要像庖丁那样,“以无厚入有间”,顺应环境,随俗沉浮,回避矛盾,就能保全性命,养护精神。那么,人就能在社会中游刃有余了,精神和身体不会受到伤害,同时解完牛踌躇满志之后,感到心滿意足的同时,应该好好地收敛自己的态度,不要得意忘形,否則还是容易受伤害的。

“庖丁解牛”的故事告诉我们:人类社会充满错综复杂的矛盾,人处世间,只有像庖丁解牛那样避开矛盾,做到顺应自然,才能保身、全生、养亲、尽年。庖丁解牛描写庖丁解牛的场面第一层(2段):从文惠君的称赞引出庖丁的话。记叙了文惠君和庖丁的对话第二层(3段):庖丁自叙解牛技术高超的原因。第三层(4段):文惠君“得养生焉”,点出本文主题,即庄子的一切顺乎自然的思想。相关成语:

①游刃有余:现在使用他来比喻技术熟练高超,做事轻而易举。②目无全牛:现在用一般指技艺达到极其纯熟的程度,达到得心应手的境界。③踌躇满志:文中是悠然自得,心满意足的意思。踌躇,现在用于形容犹豫不决的样子。踌躇满志,现在指对自己取得的成就洋洋得意的样子。④切中肯綮:肯,骨间肉。綮,结合处。肯綮,筋骨结合的地方。现在指正好切中事情的关键。【讨论】:今天我们学习此文,可以得到哪些的启示呢?   【参考角度】:1、一切事物都有它的客观规律,通过反复实践,不断积累,就能认识和掌握事物的规律。  2、面对困难,不应逃避,应找准问题的薄弱环节,勇于面对。3、处理问题时,应注意保存自己。 4、反复练习,就熟能生巧。  5、做事要循序渐进。  6、即使把握了事物的规律,但面对具体问题,仍要有谨慎的态度,才能把事情做好。1.下列对画线词语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A.族庖月更刀(一般、众)乃中《经首》之会(合乎)B.籍吏民,封府库(造册登记)道芷阳间行(秘密地)C.虽董之以严刑(督察)振之以威怒(威吓)D.与赢而不助五国(亲近)盖失强援,不能独完(终结)

1.【答案】D【解答】D项,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失掉了强有力的外援,不能独自保全。完:保全。2.下列选项中画线字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夫子哂(微笑)之

如(至于)其礼乐,以俟君子则牛羊何择(区别)焉

族(许多)庖月更刀B.刑(做榜样)于寡妻

今也制(规定)民之产焉用亡郑以陪(增加)邻

为之踌躇满志(悠然自得,心满意足)C.行李(外交使节)之往来

秦时与臣游(游玩)失其所与(结交,同盟)

闻大王有意督过(责备,责罚)之D.距(同“拒”,把守)关

若不阙(侵损、削弱)秦籍(造册登记)吏民

沛公则置(安排)车骑2.【答案】B【解答】A项,“族庖月更刀”的意思为:一般的厨师每月更换一把刀。族:众。C项,“秦时与臣游”的意思为:秦朝时,他和我交往。游:交往。D项,“沛公则置车骑”的意思为:刘邦就丢下车辆和随从人马。置:放弃,丢下。故选B。3.下列对画线词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A.以无厚入有间

厚:厚度B.越国以鄙远

鄙:边境C.摄乎大国之间

摄:夹处D.失其所与,不知

与:结交、同盟

3.【答案】B【解答】B项,句意:越过别国而把远地当做边邑。鄙:意动用法,把……当作边邑。4.下列各句中画线词语的意义与现代相同的一项是(

)A.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 B.行李之往来C.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D.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4.【答案】D【解答】A项,“固然”,古义:本来的样子;今义:连词,表转折。B项,“行李”,古义:出行的人;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C项,“故事”,古义:曾经发生过的事情;今义:真实的或虚构的用做讲述对象的事情。D项,“骨肉”,古今义相同,比喻至亲,指父母兄弟子女等亲人。故选D。5.下列各句与例句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

)例:洎牧以谗诛A.秦人不暇自哀 B.技经肯綮之未尝C.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 D.异乎三子者之撰5.【答案】C【解答】例句为被动句。A项,宾语前置句。B项,宾语前置句。C项,被动句。D项,状语后置句。故选C。6.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二、提升训练(1)下列画线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庖丁释刀对曰

释:放下B.以无厚入有间

间:空隙C.善刀而藏之

善:好的D.謋然已解,如土委地

委:卸落【解答】(1)C项,句意:把刀擦抹干净,收藏起来。善:揩拭。(2)对下列各句画线虚词意义和用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视为止,行为迟②为之踌躇满志③合于《桑林》之舞④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B.①②相同,③④相同C.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D.①②不同,③④相同(2)①②“为”都是介词,“因为”之意。③第一个“于”是介词,“跟、同”。④第二个“于”是介词,“对于”。故选A。(3)翻译下列句子。①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3)技术高明的厨工每年换一把刀,是因为他们用刀子去割肉;技术一般的厨工每月换一把刀,是因为他们用刀子去砍骨头。(3)更:更换。割:割肉。族庖:一般的厨师。折:断,指用刀砍断骨头。7.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卻,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1)对下列句子中画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乃中《经首》之会

中:合乎B.批大卻,导大窾,因其固然

批:劈、击C.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

委:卸落、坠下D.嘻,善哉!技盖至此乎?

盖:大概1)D项,意思是:好啊!(你解牛的)技术怎么会高超到这种程度啊?盖:同“盍”,何、怎么。(2)下列各组句子中,画线的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B.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

以无厚入有间C.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提刀而立,为之四顾D.进乎技矣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2)A项,为:介词,替、给;介词,由于,因为。B项,以:介词,凭、用。C项,而:连词,表转折,但是;连词,表修饰。D项,介词,相当于“于”;介词,对。故选B。(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庖丁的解牛刀,“以无厚入有间”,游刃有余,因此刀刃十九年“若新发于硎”。B.庖丁解牛能做到“以神遇而不以目视”,主要原因是依乎天理,因其固然。C.文章先后用了三种反差鲜明的对比来进行说理:一为庖丁解牛之初与三年之后的对比,一为庖丁与普通厨工的对比,一是将庖丁解牛与文惠君治国对比。D.本文以庖丁解牛喻人的养生之道,阐释了庄子的处世哲学,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3)C项,文章只有两种对比,“将庖丁解牛与文惠君治国对比”无中生有。8.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说

剑《庄子》昔赵文王喜剑,剑士夹门而客三千余人,日夜相击于前,死伤者岁百余人,好之不厌。太子悝患之,募左右曰:“孰能说王之意止剑士者,赐之千金。”左右曰:“庄子当能。”太子乃使人以千金奉庄子。庄子弗受,见太子曰:“使臣上说大王而逆王意,下不当太子,则身刑而死,周尚安所事金乎?使臣上说大王,下当太子,赵国何求而不得也!”太子曰:“然。吾王所见,唯剑士也。”庄子曰:“诺。周善为剑。”庄子入殿门不趋,见王不拜。王曰:“子欲何以教寡人?”曰:“臣闻大王喜剑,故以剑见王。”王曰:“子之剑何能禁制?”曰:“臣之剑,十步一人,千里不留行。”王大悦之,曰:“天下无敌矣!”庄子曰:“愿得试之。”王曰:“夫子休,就舍待命。”王乃校剑士七日,得五六人,使奉剑于殿下,乃召庄子。王曰:“今日试使士敦剑。”庄子曰:“望之久矣,然臣有三剑,唯王所用,请先言而后试。”王曰:“愿闻三剑。”曰:“有天子剑,有诸侯剑,有庶人剑。天子之剑,以燕谿石城为锋,齐岱为锷;制以五行,论以刑德;上决浮云,下绝地纪。此剑一用,匡诸侯,天下服矣。”文王芒然自失,曰:“诸侯之剑何如?”曰:“诸侯之剑,上法圆天以顺三光,下法方地以顺四时,中和民意以安四乡。此剑一用,四封之内,无不宾服而听从君命者矣。”王曰:“庶人之剑何如?”曰:“庶人之剑,蓬头突鬓垂冠,相击于前,无异于斗鸡,无所用于国事。今大王有天子之位而好庶人之剑,臣窃为大王薄之。”王乃牵而上殿。宰人上食,王三环之。庄子曰:“大王安坐定气,剑事已毕奏矣。”于是文王不出宫三月,剑士皆服毙自处也。(有删节)(1)对下列句子中画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日夜相击于前

于:介词,在B.使臣上说大王而逆王意

而:连词,表假设C.王乃校剑士七日

乃:副词,于是、就D.中和民意以安四乡

以:连词,表目的(1)B项,句意:假如我对上游说赵王却违拗了赵王的心意。而,连词,表转折。(2)下列对文中相关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太子,中国古代帝王的儿子中已经确定未来继承帝位或者王位的人。B.拜,即“稽首”,两膝着地,挺直身子,臀不沾脚跟,以示庄重。C.五行,中国古代道教的一种系统观,有五种基本动态:水、火、金、木、土。D.天子,古代帝王认为他们的政权是受命于天而建立的,所以称皇帝为天子。(2)B项,拜,即“稽首”,行礼时行礼者屈膝跪地,左手按右手,拱手于地,头也缓缓至地,停留一段时间,手在膝前,头在手后。(3)“患”有“忧虑、担忧”“憎恶”的意思,文中“太子悝患之”的“患”是_____________的意思;《后汉书》评袁术说“不修法度,以钞掠为资,奢恣无厌,百姓患之”,句中的“患”应是_____________的意思。当然,“患”还有其他意思,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中说“妾未知姐姐所染何患,当以药理之,恐至不起”中的“患”是_____________的意思;《清史稿·姚文田传》说“近日南方患赋重,北方患徭多,民困官贫,急宜省事”,句中的“患”是“苦、苦于”的意思。(3)“太子悝患之”的意思是:太子悝对此十分担忧。患:忧虑、担忧。“不修法度,以钞掠为资,奢恣无厌,百姓患之”的意思是:不修正法律制度,以抄收和掠夺来的钱财作为资本,任意挥霍浪费,百姓憎恶他。患:憎恶。“妾未知姐姐所染何患,当以药理之,恐至不起”的意思是:我不知道姐姐所染上的是什么疾病,应当用药物治疗它,(否则)恐怕不能够起床了。患:病、疾病。(4)下列句子中,直接记述庄子机智言行的一项是(

)①庄子当能②太子乃使人以千金奉庄子。庄子弗受③庄子入殿门不趋,见王不拜④臣闻大王喜剑,故以剑见王⑤然臣有三剑,唯王所用,请先言而后试⑥大王安坐定气,剑事已毕奏矣A.①②③ B.①⑤⑥ C.②④⑥ D.③④⑤(4)注意题干中的“直接记述”。①是通过别人的话间接反映了庄子机智;②是说庄子拒绝了太子赠送的千金,和“机智言行”没有关系;⑥是对赵文王的描述,和庄子无关。③④⑤都直接记述庄子机智言行。故选D。(5)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庄子剑术高超,能做到不出十步击杀一人,奔走千里锐不可当,因此赵文王赞之为“天下无敌”。B.庄子采用比喻、夸张、对比等方法迂回巧妙地劝谏赵文王,使赵文王放弃了“无所用于国事”的比剑活动。C.庄子说,剑有“天子剑”“诸侯剑”“庶人剑”三种,委婉地指出赵文王所好实际是“天子之剑”,而不是“庶人之剑”。D.文章意在提醒赵文王要有“称霸天下”的雄心,反映了庄子思想中积极进取的一面。((5)A项,“庄子剑术高超,能做到不出十步击杀一人,奔走千里锐不可当”错,文中并未记述这个事实,这是庄子为了劝谏赵文王而说的话。C项,庄子指出赵文王喜欢的是“庶人之剑”。D项,本文中庄子的思想一以贯之,意在说明为政当无事,无为而治国家就会得到治理,从文中“大王安坐定气”和“于是文王不出宫三月,剑士皆服毙自处也”便可看出“无为”的作用。故选B。9.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庖丁解牛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1)对下列句子中画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技盖至此乎盖:原来B.批大郤,导大窾批:击C.而刀刃若新发于硎硎:磨刀石D.謋然已解,如土委地委:堆积(1)A项,盖:同“盍”,何,怎么。(2)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B.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C.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D.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2)结合句中的语气词“也”“矣”以及对句意的理解即可正确断句。故选D。(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庖丁解牛循序渐进。从最初的解牛到多年后不再把牛看成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这时他对牛的身体结构已完全了解。B.庖丁善于总结规律。他经过多年的反复实践,总结并掌握牛的构造这一客观规律,才做到了目中有牛又无牛,解牛也就化繁为简。C.庖丁技术精湛。庖丁解牛时,手触、肩倚、脚踩、膝顶之处都发出响声,一刀下去,刀刀到位,解牛轻松简单,这表现出其技术的精湛。D.庖丁追求“道”。一般人需要每月换一次刀具,而庖丁的刀具已十九年未换,这是因为他不在乎技艺高低,而注重对“道”的追求。(3)D项,“因为他不在乎技艺高低”错,原文说的是“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并未否定其对“技艺”的追求。(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②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4)①我只用精神去和牛接触,而不用眼睛去看(牛),视觉停止了,而精神在活动。②用很薄的(刀刃)插入有空隙的(骨节),宽宽绰绰的,刀刃的移动一定有余地啊!1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庄子者,蒙人也,名周。周尝为蒙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故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作《渔父》《盗跖》《胠箧》,以诋訾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术。《畏累虚》《亢桑子》之属,皆空语无事实。然善属书离辞,指事类情,用剽剥儒、墨,虽当世宿学不能自解免也。其言洸洋自恣以适己,故自王公大人不能器之。

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庄周笑谓楚使者曰:“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子独不见郊祭之牺牛乎?养食之数岁,衣以文绣,以入太庙。当是之时,虽欲为孤豚,岂可得乎?子亟去,无污我。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

(选自《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监河侯曰:“诺。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

庄周忿然作色曰:“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也?’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诺。我且南游吴越之地,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与,我无所处,吾得斗升之水然活’”

(《庄子•外物》)

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

庄子持竿不顾,曰:“君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涂中。”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庄子•内篇》)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然善属书离辞,指事类情属:连缀,撰写。B.其言洸洋自恣以适己适:满足。C.故往贷粟于监河侯贷:借。D.吾将曳尾于涂中涂:道路。D.涂,烂泥。译文为:我要在烂泥里摇我的尾巴啊。(2)下列对文段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庄周撰写的书籍,大都是寓言之类;庄周在著书时,善于运用曲笔和叙事寓情的手法;用语一点也不拘束,肆意汪洋,然而都是空话,没有事实。B.楚威王听说庄周很有才干,便派使者送给他丰厚的礼物,并请他做宰相。庄周以牲牛为喻,表明了自己不愿意为官的立场。C.“涸辙之鲋”比喻处于困境、急待援助的人或物。这个寓言故事表达了庄周对监河侯之流不能急人所急的言行的不满。D.在楚王派遣两位大臣想请庄周出仕时,庄周说愿意拖着尾巴生活在烂泥里,而不愿做死去后珍藏在宗庙里以显示尊贵的神龟。A.“然而都是空话,没有事实”表述绝对化,不对。(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②吾失我常与,我无所处,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①宁,宁愿;自快,自寻快乐;羁,束缚。译文为:我宁愿在污浊的小沟渠中游玩而自寻快乐,也不愿被拥有国家的人束缚,我愿终身不做官,以便畅快我的志向啊!②失我常与,离开了我惯住的地方;乃,却;肆,店。译文为:我离开了我惯住的地方,没有地方生存,现在,我只要一点水就能活下去。您却说这种空话,还不如干脆及早地到干鱼店里去找我!参考译文:庄子是蒙地人,叫周。他曾经担任过蒙地漆园的小吏,和梁惠王、齐宣王是同一时代的人。他学识渊博,涉猎、研究的范围无所不包。他的中心思想却本源于老子的学说,他撰写了十余万字的著作,大多是托词寄意的寓言。他写的《渔父》《盗跖》《胠箧》是用来诋毁孔子学派的人,而表明老子的学说的。《畏累虚》《亢桑子》一类的,都空设言语没有实事。可是庄子善于行文措辞,描摹事物的情状,用来攻击和驳斥儒家和墨家,即使是当世博学之士也难免受到他的攻击。他的语言汪洋浩漫,纵横恣肆,以适合自己的性情,所以从王公大人起,都无法重视他。楚威王听说庄周贤能,派遣使臣带着丰厚的礼物去聘请他,答应他让他出任宰相。庄周笑着对楚国使臣说:“千金,确是厚礼;卿相,确是尊贵的高位。您难道没见过祭祀天地用的牛吗?喂养它好几年,给它披上带有花纹的绸缎,把它牵进太庙去当祭品。在这个时候,它即使想做一头孤独的小猪,难道能办得到吗?您赶快离去,不要玷污了我。我宁愿在污浊的小沟渠中游玩而自寻快乐,也不愿被拥有国家的人束缚,我愿终身不做官,以便畅快我的志向啊!”庄周家境贫寒,于是向监河侯借粮。监河侯说:“行,我即将收取封邑之地的税金,打算借给你三百金,好吗?”庄周听了脸色骤变,忿忿地说:“我昨天来的时候,有谁在半道上呼唤我。我回头看看路上车轮辗过的小坑洼处,有条鲫鱼在那里挣扎。我问它:‘鲫鱼,你干什么呢?’鲫鱼回答:‘我是东海水族中的一员。你也许能用斗升之水使我活下来吧。’我对它说:‘行啊,我将到南方去游说吴王越王,引发西江之水来迎候你,可以吗?’鲫鱼变了脸色,生气地说:‘我离开了我惯住的地方,没有地方生存,现在,我只要一点水就能活下去。您却说这种空话,还不如干脆及早地到干鱼店里去找我!’”子在濮水钓鱼,楚王派两个大夫先去传达他的旨意:“想以楚国的事劳累先生啊!”庄子拿着鱼竿,头也不回,说:“我听说楚国有神龟,已经死了三千年了,楚王用洁净的丝巾把它包起来装进竹箱里,然后放在庙堂上边供奉。这个神龟,愿意死了以后留下骨头被人们供奉呢,还是宁愿活着在烂泥里摇它的尾巴呢?”两个大夫回答说:“它更愿意活着在烂泥里摇它的尾巴啊。”庄子说:“请回吧,我要在烂泥里摇我的尾巴啊。”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盛茂,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也。问其故,曰:“无所可用。”庄子曰:“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

夫子出于山,舍于故人之家。故人喜,命竖子杀雁而烹之。竖子请曰:“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请奚杀?”主人曰:“杀不能鸣者。”明日,弟子问于庄子曰:“昨日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今主人之雁,以不材死。先生将何处?”庄子笑曰:“周将处乎材与不材之间。材与不材之间似之而非也故未免乎累若夫乘道德而浮游则不然无誉无訾一龙一蛇与时俱化而无肯专为;一上一下,以和为量,浮游乎万物之祖,物物而不物于物,则胡可得而累邪!此神农、黄帝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