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骚版《公共政策学》课后答案_第1页
宁骚版《公共政策学》课后答案_第2页
宁骚版《公共政策学》课后答案_第3页
宁骚版《公共政策学》课后答案_第4页
宁骚版《公共政策学》课后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宁骚版公共政策学课后答案.精品文档.1.2课后习题详解1试述政策研究、政策分析和公共政策学这三个概念的联系与区别。答:政策研究、政策分析和公共政策学是公共政策研究领域里的三个重要概念。在学科发展的早期阶段,学者们倾向于认为这些名词使用不同话语表达的同一概念,而在现阶段,主流认识倾向于认为这三者是在外延和内涵上都有明显差异的三个概念。(1)这三个概念的联系主要为:从对象上来看,政策研究、政策分析和公共政策学的关注重点尽管有所不同,但总的来说,三者的研究对象都是公共政策;从研究目的上来看,政策研究、政策分析和公共政策学的研究都是为了获得更高效、优

2、质的政策,达成预期的政策目标。(2)这三个概念的区别主要为:主体不同a政策研究的主体是学术取向的职业学问家;b政策分析的研究主体者政策分析者是应用取向的政府机构和其他公共组织内部的专业人员,以及民间智库的政策研究人员;c公共政策学作为一个系统性的学科,它的研究主体既包括学术取向的政策研究学者,也包括应用取向的公共组织内部人员以及民间智库的政策研究者。关注的重点不同a政策研究关注的重点和研究范围是政策内容、政策过程和政策产出,发现和验证政策与其主体和客体之间、与有关社会和自然环境诸因素之间的因果联系;b政策分析关注的重点或研究范围是“为了政策而分析”,即分析是一个基于政策、政策目标之间的关系,研

3、拟备选方案并从中选择能最大限度地实现该目标的最优方案,以及对政策结果进行科学评估,以期改进政策系统、提高政策质量的过程;c公共政策学作为一门学科,它的研究重点或对象是公共组织、尤其是公共权力机关制定和执行的公共政策,也就是公共决策。目的或目标不同a政策研究的目的或目标是建构政策理论,创设研究方法,推动学科发展;b政策分析的目的或目标是为了公共组织特别是公共权力机关的决策者规划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政策蓝图;c公共政策学的目的或目标主要是探索公共决策的固有规律,明确地以改进政策系统、提高政策质量为研究目的。对研究成果的社会反响的期待不同a政策研究对研究成果的社会反响的期待是获得学术界同僚的肯定;b政

4、策分析对研究成果的社会反响的期待是被决策者采用并达到预期的效果;c就应用研究、政策实践、权力运作而言,公共政策学的研究活动具有鲜明的功利性,以有效地控制和解决社会问题为根本诉求,十分看重研究工作对公共权力机关的功能活动所产生的作用。2试从日常生活中举例说明哪些类型的决策者的决策行为是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公共政策学从哪些方面去研究公共决策行为?答:公共政策学是一门研究公共决策的学问,公共政策学即研究不同类型的决策者的决策行为,又研究公共决策行为的不同方面。(1)作为公共政策学研究对象,决策者的决策行为包含以下类型:公共政策学研究的是组织的而非纯个人的决策行为,只有在对象具备组织特征或者参与组织

5、决策过程或对组织决策行为产生显著影响的情况下,才可能成为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例如,非典期间,北京市政府发布了多项防治非典的措施,这时的北京市政府就成为了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并非所有组织的决策行为都属于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只有公共组织的决策行为才是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例如,当企业发布某项治理空气污染的措施时,企业的决策行为属于私人组织的决策行为,不是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而如果该措施由政府或其他公共组织发布,则该决策行为就成为了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在公共组织中,政府组织即公共权力组织的决策行为,是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的核心和重点。例如全国人大制定物权法,这种立法行为就是公共政策学的研究

6、对象的核心和重点。公共政策学研究政府组织以外的公共组织即非政府组织的公共政策行为。例如,在非典期间,北京各医院、高校、国企单位都制定了相应的防范措施,这些非政府组织的决策行为也是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2)公共政策学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研究公共决策行为:公共政策a具体的个别的政策:例如北京市政府为治理城市拥堵,限制城市居民汽车拥有量,制定了汽车限购政策。b政策群和政策链:例如自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实行的改革开放政策,涵盖了各个阶段、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的成千上万项政策,这些政策的共同的导向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因此可以把所有这些政策视作“改革开放政策群”。政策链例如国务院为

7、限制房地产行业过热,调控房价,保障民生,先后出台了国六条、国八条、新国八条、国十条等多项政策,这些政策共同构成了一个政策链。c政策一般: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台的多项政策均体现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思想精髓,均是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作出的正确决定。政策系统: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的第二个基本的方面就是政策系统。例如国务院在制定房地产调控政策时,国务院是公共政策的主体,房地产行业是公共政策的适用对象或政策的客体,在制定过程中,国务院向研究机构、社会公众征求制定意见,而各级地方政府又将政策的具体执行效果反馈给国务院政策部门等等,这一系列的政策制定过程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政策系统。政策过程:公共政策的直

8、接主体的决策行为使政策系统的各个子系统成为一个整体,而决策行为是一个从政策问题的认定到政策目标的达成这样的一个动态过程,这个过程也就是政策系统的运行过程。例如在三峡工程政策的制定上,中央曾对三峡工程的可行性、效益等方面做过多次的、反复的、系统的论证,进行了长期的考察,并多次召集有关专家学者进行论证讨论,最后才在全国人大会议上表决通过。3公共政策学的科学追求能否使这门学科完全具备科学的品格?科学主义的认识论对公共政策学的发展有什么影响?为什么多数学者倾向于认为公共政策学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答:公共政策学的科学追求使得这门科学完全具备科学的品格。公共政策学具有准科学的特征:科学追求是政策研究

9、的根本诉求,政策分析则具有科学和艺术的双重品格。该学科的这一特征在公共政策学发展史上经常成为研究和争论的一个焦点。(1)公共政策学的科学特征科学是人类对于世界的一种认识与把握,是人类以特定的方法与工具对自然、社会、入文等固有的客观规律的认识与把握。事物自身及其相互间的因果联系是一种规律性关系。具有客观的普遍必然性的因果规律是科学探求的根本规律,对这种根本规律的认识与把握是科学赖以存在的前提和基础。科学的品格就是从科学的上述规定性中衍生出来的。科学拥有四个品格,即理论假设与实践经验相一致、它是人类理性思维的产物、其理论结构具有逻辑完备性和逻辑一致性、注重简单性原则。公共政策学属于社会科学。它自诞

10、生之日起就努力地使自身像自然科学那样具有科学的品格,并为此热衷于从数学、统计学、系统科学、信息技术、控制论以及其他门类的自然科学中引进概念、分析工具、研究手段和研究程序,公共政策学的这种科学追求使这门学科具有完备的科学品格。科学追求是公共政策学的根本追求,即借助于一定的方法、程序和手段以尽可能充分地使科学的品格在研究过程特别是研究结果中得到实现和体现,为实现这一追求,许许多多从事公共政策学研究的人们在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上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和大胆的尝试,从而形成了研究公共政策学的方法论体系。(2)科学主义认识论对公共政策学发展的影响公共政策学的研究方法所依据的认识论有五种:经验主义、理性主义、逻

11、辑经验主义、后现代主义、辩证唯物主义。这五种认识论是公共政策学方法论体系中具有首要意义的那一部分,它们对在不同的社会政治制度和不同的政治意识形态下形成和发展的公共政策学,分别具有统摄性、基础性和指导性作用。a公共政策学是首先在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所以它的研究方法依据的认识论是经验主义、理性主义尤其是这二者的调和形态即逻辑经验主义,并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后现代主义的影响。b当代中国的公共政策学,其研究方法所依据的认识论是辩证唯物主义;同时由于这门学科是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通过直接引进西方特别是美国的公共政策学研究成果而发展起来的,所以西方公共政策学的研究方

12、法所依据的认识论,对我国公共政策学的影响也是很大的。(3)公共政策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当代公共政策的研究者大都倾向于认为这门学科既具有科学的特征又具有艺术的特征。这里的“艺术”,指的是政策研究中人的主体性特征,即体现了人的本质属性的个体的和群体的精神世界与价值取向。公共政策学具有科学的特征,使它从社会的结构、体制、功能、作用的角度来界定人的本质;公共政策学具有的艺术特征,则使它从洋溢着灵性和诗性的人的角度来看待政策过程的性质、意义与合理性。公共政策学真正实现了科学与艺术的完美结合,这是因为“它是科学的追求,这表现在它也像一般规范科学那样需要评估、检验和证实。它又是一门艺术,因为它十分重视

13、人的经验、直觉和创造力。”4公共政策学的研究方法可以划分为哪些方面?公共政策学应按照什么样的程序作研究设计?什么是公共政策学的快速分析初步方法?答:研究方法是公共政策学的第二个学科要素。(1)公共政策学的研究方法所依据的认识论,有以下几个方面:经验主义a经验主义认为人的认识起源于感觉经验;b经验主义强调人的认识需从个别的、特殊的事物出发;c关于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关系;d经验主义强调归纳逻辑作为认识工具而具有的根本作用,忽视真理自身的逻辑一贯性;e知识主体的认识能力的有限性。理性主义a理性主义认为人的认识起源于理性直观而不是感觉经验;b理性主义总是把一般而不是把个别作为认识的首要对象;

14、c在是否有普遍的共同理性存在的问题上,理性主义持肯定的态度;d理性主义蔑视和贬低归纳法作为人类认识工具所起的作用,认为用归纳法得出的知识完全是偶然的,尚不具有真正的知识所具有的形式,顶多只能用作一般原理的例证。逻辑经验主义a经验证实原则,这是逻辑经验主义的根本原则,它规定知识必须依据经验;b经验证实原则必须将数理逻辑用作分析和论证的工具;c科学主义的科学观。后现代主义a对从伽利略开始,支配西方思想三百多年的机械主义的认识论、方法论与科学观进行了激烈的批评;b后现代主义主张自然主义的认识论与方法论;c后现代主义对人文精神的呼唤;d后现代主义重视非理性、反理性和超理性等反科学主义的创造性思维。辩证

15、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方法论和科学观与经验主义、理性主义、逻辑经验主义、后现代主义以及其他各种各样的哲学流派的认识论、方法论和科学观相比较,有两个突出的特点:a全面性,或者说由于它综合了各种片面的知识中的正确的方面,因此,它本身就有最少的片面性;b实践性,或者说它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了感性与理性、经验与理论、个别与一般、整体与部分、真理的相对性与绝对性、归纳与演绎的统一。(2)公共政策学应按照以下程序做研究设计:提出拟研究的政策问题;确定假设;收集系统资料;资料分析;做操作性研究;写作研究报告。(3)公共政策学快速决策分析的初步方法具体指:公共政策学快速决策分析法分为六个步骤:认定及细

16、化问题、建立评估标准、确认备选政策、评估备选政策、展示和区分备选政策以及监督政策实施。每个主要步骤都可分成更加细微和具体的做法。由于政策分析者所受的训练不同、分析能够得到的时间不同、问题的复杂性不同、获得的资源不同以及组织间的联系不同,因此他们可以通过各种不同的路径来完成政策分析的这一过程。快速决策分析的整个分析过程和各个主要步骤都配置了适当的研究方法,这些方法不管是属于定性方法还是属于定量方法,都具有比较强的可操作性,而且大都简单易行。5什么是公共政策学的核心概念、次级概念和边际概念?答:公共政策学的概念体系在内部构成上区分为三个层次:核心概念、次级概念和边际概念。(1)核心概念是政策分析中

17、不可或缺的概念。无论是决策者还是政策研究者,做政策分析都需借助概念进行思维,对问题的认识和理解都是用概念的形式来表达的。公共政策、政策系统、决策行为都不是静态的和孤立存在的,而是一个统一的动态过程。而公共政策学的核心概念就是反映这一过程的本质和运动规律的概念集。如果其中的一个概念搞错了,那么分析、推理、判断等一系列思维就跟着发生根本性错误,并最终导致决策失误或得出错误的研究结果。(2)次级概念是指核心概念的子概念或从属性概念。次级概念的形成和使用是公共政策学的研究不断深化的表现。大量的次级概念直接来源于某一位学者的某一项公共政策个案研究,往往在概括公共政策的共同本质和揭示普遍规律上具有不成熟性

18、,因此它们在这个学科的概念体系中的地位是不稳定的。(3)公共政策学概念体系的边际概念指的是从其他学科引进或移植过来的概念。在公共政策学形成的过程中,一系列学科特别是政治科学、管理科学、行为科学、系统科学等,为这个新兴学科提供了理论和方法论基础。公共政策学的许多概念都是直接地从这些学科的概念体系中借鉴过来的。之所以称这一类概念为边际概念,是因为仅凭这一类概念还不能判断公共政策学已经形成自己的概念体系。但是,这一类概念运用的效果却未必是边际性的,实际上往往对学科发展有重大推动作用。6古代中国政策研究为什么发达?答:古代中国的政策研究是十分发达的,究其原因,史官制度、策士制度、谏议制度和科举制度起了

19、很大的作用。(1)史官制度与古代中国的政策研究史官制度对于中国政治的作用,就是统治者热衷于“以史为鉴”、“古为今用”;治史者则热心地思考和辨析以往的统治者的为政得失,以期自身的价值通过自己的著述影响当今和以后统治者的行为而得以实现。结果,中国古代的史学著作从这个角度来看都成为政策研究著作。这一传统对现代和当代中国的政策行为和史学研究,仍有重要影响。(2)策士制度与古代中国的政策研究士作为中国古代社会中一个特殊的知识人和思想者阶层,一般被视为为古代社会的知识分子。这些士靠自己的政策规划、政策分析和政策预测能力以及雄辩的口才和文笔为古代统治者提供政策信息和政策参考,在中国古代的政策体系中扮演着一种

20、特殊的角色。(3)谏议制度与古代中国的政策研究中国古代历来实行的是君主专制集权的政治体制,决策权掌握在君主手中,但是君主在作决策时,常常会听取臣子的建议,臣子负有向君主反映情况、分析问题、提出对策的职责。(4)科举制度与古代中国的政策研究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体制中一个重要的政治录用机制,它也是对中国乃至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的一项制度。这种机制在制度安排上在上是选举,在下是求仕,不管是选举者还是求仕者,都重视政策能力。科举制度为中国古代的文人志士参与政策讨论提供了一个可资利用的平台,政策和施政能力也在这一制度中得到巩固和提升。7亚当斯密、克劳塞维茨、马克思和恩格斯、马克斯韦伯在哪些方面为公共政策

21、学奠定了理论和方法论基础?答:随着现代公共政策的产生和发展,人们对政府政策的观察、研究和认识也有了长足的进步。从产业革命起到20世纪初叶,直接为公共政策的研究做出重大贡献的学者是亚当斯密、克劳塞维茨、马克思和恩格斯、马克斯韦伯,他们分别在各自的研究领域为公共政策学奠定了理论和万法论基础。(1)亚当斯密对政策研究的贡献主要有三个方面:他谴责一切封建关系,力图证明刚刚诞生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合理性;证明只有分工进一步发展才能增进整个社会的福利;反对一切阻碍经济自由的政策和学说,并提出了一整套理论和经济政策。他的主张和建议对当时英国的经济政策产生了很大影响。他有关政府与市场关系的理论对整个自由资本主

22、义时期国家的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提供了一种基本的政策理念,界定了政策的范围和方向。在研究方法上,亚当斯密以经济人的“利己心”这一假设作为立论的基础,认为人的本性就是个人利己主义;在经济活动中经济人受利己主义的支配。经济人假设即以尽可能少的投入获取尽可能大的收益,是亚当斯密构建其政治经济学体系的基本分析方法。这一分析方法对后世的政策分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克劳塞维茨对政策研究的贡献主要是:他提出系统的战略决策思想,正确地设定了战略、策略与战术之间的关系,为政策研究中“政策链”、“政策群”概念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他将战备要素区分为精神要素、物质要素、地理要素和统计要素。克劳塞维茨所作的战略要素分析

23、为政策研究中的因素分析提供了一个典范。他强调战略决策须依据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从而为公共决策如何根据内部情势和外部环境的变化而予以修正和完善提供了很好的思路。(3)马克思与恩格斯对政策研究作出的贡献主要是:马克思主义的全部理论为世界各国无产阶级政党的战略与策略提供了理论指导,规定了根本的政策目标和实现目标的重要途径;为社会主义国家各个发展阶段的元政策(总政策、总方针、总路线、总纲领)和各项基本政策,甚至为各个领域的部门政策,提供了基本的政策理念,界定了政策的范围与方向。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为政策研究从注重政策结果到注重政策过程的转变指明了方向,而且政策研究遵循这样的认识路线能够正确地

24、勾画出政策过程及其各个主要阶段的一般特点。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论为深入地研究各种社会现象、探索社会发展的固有规律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运用这一方法论进行政策研究,能够更准确地把握政策的本质,更有可能认识政策系统和政策环境之间、政策过程的诸环节之间、政策过程的各个阶段与其影响因素之间存在的因果关系或某种相关性,以及表层的因果关系或相关性背后的更深层次的影响因素的作用。(4)马克斯韦伯对政策研究的贡献主要有:他强烈地主张对社会、政治现象进行文化解释,甚至将社会科学称作文化科学。韦伯理论中的文化解释、价值关联和价值分析对公共政策学的后行为主义时期研究中倡导的价值分析或伦理考量,具有显著的影响。韦伯认为

25、,人的行动或社会行动包含两个基本因素:动机和目标。目标合乎理性的行动是一种理想类型,而在现实生活中,人的行动是不尽合乎理性的,常有相当多的非理性的因素。目标合乎理性的行动这一理想类型的作用,就在于通过它与人的实际行动的比照中使后者的非理性因素得以凸显。由于各种情感、欲望等非理性因素掺杂程度不同,实际行动合乎理想类型的程度也就各有差别。韦伯这一理论对于公共政策学中的政策评估具有指导意义。他提出了官僚制理想模型。按照这个决策模型,理想的决策系统就是由极少数人组成的最高层次的决策控制,由下级行政人员负责执行,政策制定与政策执行是一个自上而下单项的命令传递关系;政策执行者的方案选择要体现对政策制定者的

26、服从和遵行,而政策行为的宗旨或目标都由政策制定者在法规或指令中事先确定。韦伯在社会科学方法论上的建树,主要就是提出理想类型和主张价值无涉。韦伯的“理想类型”和“价值无涉”为公共政策学提供了一种方法论上的指导。820世纪前半期哪些历史条件对公共政策学的诞生起到了直接的催化作用?答:公共政策学是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孕育成形而于20世纪50年代初诞生的。这门学科得以形成的历史条件,一些是其他学科的形成和发展造成的,另一些是政治、经济、科学技术的发展所导致的。其主要条件有以下四个方面:(1)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产生这是三门相互联系的交叉学科。“三论”的后续研究所取得的一项重大进

27、展,就是到20世纪70年代开始形成“大系统论”,大系统论试图把“三论”组合成为统一的理论方法的体系。(2)决策科学的形成决策科学是以现代科学手段与分析工具研究决策原理、决策程序和决策方法并认识和把握正确决策的规律的综合性新兴学科。决策科学与公共政策学之间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前者取得的所有重要研究成果都直接地成为公共政策学的内容。当然,公共政策学取得的重要研究成果,对决策科学的进展也有助益。(3)行为科学的形成和行为主义政治学的进展行为科学发端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孕育于管理学领域,“行为主义”是从现代心理学中借用过来的一个概念另外,从方法论上讲,行为主义政治学对公共政策学的产生也有着重大影

28、响。(4)凯恩斯主义的出台与政府政策领域的扩大在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的爆发暴露出市场经济体制的缺陷,“市场失败”推动着经济学家寻找救治方案。凯恩斯主义被西方国家的政府认为是最佳的方案。凯恩斯主义的出台及其被奉为政府制定政策的依据,对公共政策学的产生有如下影响:公共政策对于经济、社会生活的正面作用。古典自由主义力主国家尽可能不干预经济、社会体系的运行,对干预约的负面作用给予了充分的强调,因此政府就没有必要制定调节和控制国家、经济生活的政策。而凯恩斯主义反其道而行之,同时许多国家的政府的实践也证明,公共政策是能够对经济、社会体系的健康运行产生益处的。于是,公共政策领域乘势大大扩展,通过政

29、策履行的国家职能由政治统治的领域大张旗鼓地进入宏观管理的领域,各种各样的经济、社会、科技和文化政策一个接一个地被政府制定出来,因而为改进政策的制定和执行系统、提高政策的质量,公共政策学就成为一门呼之欲出的学科了。尽管许多国家的政府官僚系统乘势不断扩充,但是政策的制定与执行过程中涉及的专门知识仍然大大超出他们的知识领域,解决的办法一是吸收学者参政,二是实行政策咨询。结果,政策分析、政策咨询、政策评估开始作为一种社会职业在有些国家应运而生。这也对公共政策学的诞生起到了直接的催化作用。920世纪50年代以来公共政策学的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各阶段有哪些重要进展?答:20世纪50年代以来,公共政策学的发

30、展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即公共政策学的诞生、公共政策学的初步发展、公共政策学的近期发展。在这三个阶段中主要有以下重要进展:(1)公共政策学的诞生1951年,由美国著名的政治学家勒纳和拉斯韦尔共同主编的政策科学:视野与方法的近期发展一书面世。书中所收论文对公共政策的概念、政策科学的学科特点和基本范畴、科学的决策方法等,都做了比较深刻的探讨,奠定了公共政策学的学科基础。这本书被誉为“政策科学的开山之作”、“公共政策学的经典著作”,被人们认作共政策学诞生的标志。(2)公共政策学的初步发展20世纪60年代后期,从事政策研究的学者,以德洛尔为代表,对拉斯韦尔等学者倡导的行为主义方法论作了全面的批评。从

31、此,公共政策学的发展进入第二阶段,其标志是德洛尔的重新审查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政策科学探索:概念与使用和政策科学构想三部著作的出版。公共政策学在这一阶段主要取得了以下四个方面的显著成就:方法论的多样化。对拉斯韦尔等人的批评,改变了公共政策学领域行为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出现了方法论的多样化;对政策过程研究的重点的转变。公共政策学在其发展的第二个阶段里,研究重点由政策过程的前期阶段即政策的制定转移到政策过程的后期阶段即政策的执行、评估和终结上;对政策过程中的价值因素和伦理因素的作用给予了重视;公共政策比较研究开始起步。(3)公共政策学的近期发展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公共政策学在各主要国家里都取得

32、了重大进展。在这门学科的发源地美国突出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的进展:课题选择的新取向20世纪90年代以来,公共政策学研究课题的选择偏重于伦理取向、管理取向和政府改革取向:a伦理取向。政策过程是一个不断选择的过程:政策问题需要选择,政策目标需要选择,政策方案需要选择,政策执行的方式和手段需要选择,等等。而任何选择都必须有一定的标准,其中价值和伦理的标准是不可或缺的。基于这一认识,一些学者对公共政策研究课题的选择以伦理和价值为取向。b管理取向。政策是管理的一环,而公共政策则是另一种形式的战略管理。组织、计划、指挥、管制等管理工具的运用,对于公共政策产生预期效果是至关重要的。在20世纪80年代,一些公共

33、政策学者在这方面已经作了基础性的研究。90年代以来,管理取向的政策研究呈现出更强的发展势头。政府改革取向。没有一个现代化的决策系统,就没有顺应并引导潮流的高质量的公共政策,而决策系统现代化的目标,就是建立一个高效能的新型政府。20世纪90年代,政府改革在发达国家成为一种潮流,政府改革对公共政策研究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方法论的非科学趋向自20世纪80年代起,不断有人批评在逻辑经验主义和实用主义这两条思想路线下所作的公共政策研究。他们倡导的是“混沌原则”、“不确定性”和诠释学观点,并据此来说明当代的政策环境已非理性的思考所能把握。以主观的研究方法代替客观的研究方法,势必影响到以什么标准来评估和

34、选择政策以及如何判断一项政策是好政策这样的基本问题。采取主观研究方法的学者认为,没有一项政策能够被社会全体成员普遍接受为好政策。因此,确认一项好政策的比较可行的办法是主观认定的办法,即具有法律正当性的政策就是好政策。主观的研究方法对公共政策研究的影响是相当深深入。公共政策学的建制化公共政策学经过数十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为一门比较成熟的独立学科,建制化则是学科成熟的外在标志。建制化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a学会的成立和专业研究刊物的问世;b专门研究机构的建立;c大学教育中专业与课程的设置。10试述公共政策学引进中国台湾和大陆的过程?公共政策学中国化有哪些重要的本土资源可以利用?公共政策学中国化、构建有

35、中国特色的学科体系现已取得哪些进展?今后需要朝着公共政策学中国化这一方向在哪些方面作更多努力?答:(1)公共政策学首先是在美国发轫、发展起来并随后被引入其他西方国家以及一系列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台湾在引入公共政策学方面要早于中国大陆。a台湾最早引入这门学科的高等院校是台北中兴大学(今台北大学)、台湾大学和政治大学。1975年台大政治学系率先开设“公共政策”这一课程,并于同年出版了第一本用中文编写的公共政策学教科书公共政策学概论。b70年代,台湾中兴大学等高校邀请美国公共行政学界的专家学者到台湾讲学、教授,并联合其他台湾高校开办了多场公共政策学研究讲座、论坛,扩大了公共政策学研究的影响力。从这些

36、校际公共政策研讨会开始,公共政策学作为一个新的教学和科研重要领域,迅速地在台湾各高等院校推广开来。c台湾地区的主管机构也采取适当措施推动公共政策学的引进和推广。应一些学者的要求,从1979年起,在台湾当局的公费留学科目中列入了“公共政策”一项,促使众多台湾年轻学子到美国深造公共政策学博士学位。而从20世纪80年代起,公共政策学还被规定为考录公务员的专业考试科目。d经过数十年持续引进和推广,公共政策学在台湾已成为显学,公共政策学者和研究机构主要是通过对美国同行的教学和研究成果进行及时、系统和全面的引进、吸收与综合来进行公共政策学的推广与研究,但缺乏学术上的独立思考,这也成为制约台湾地区公共政策学

37、发展的一个重要瓶颈。中国大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而开始引进公共政策学的,而引进和发展这一学科的根本动机是推动党和国家领导部门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进程。a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面对改革开放的新形势,过去重大决策的严重失误必须予以重新认识和科学总结,决策体制的弊端、决策过程的无程序性以及决策手段的落后性必须尽快克服和解决,决策科学化与民主化成为全社会现代化建设的迫切要求。于是,公共政策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学在中国应运而生。b在1986年7月召开的全国软科学学术会议上,国务院副总理万里明确提出了实现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的任务,并提出了要作“政策研究”这一重大课题。随后,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党政领导

38、部门以及中共中央、国务院所属各部、委、局都建立了从事政策研究的专门机构。一批国外的决策科学和公共政策学的专著相继翻译出版。c随着国内公共政策学研究的逐步推广,以及学界与国外交流的逐步深入,大陆学者对西方发达国家公共政策学的教学和科研成果的了解越来越系统、全面和透彻。他们从中国现代化的需要出发,参照台湾学者编著的决策科学和公共政策学教科书体系,吸纳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的公共政策学研究文献和教科书的内容,撰写了一批以中国大学相关专业本科教学为对象的决策科学与公共政策学教科书。d虽然中国大陆学者对公共政策学的研究以及编著这门学科的教科书基本上与决策科学、管理决策学同时起步,但是较为完整地吸纳和介绍西方

39、国家特别是美国的公共政策学知识体系的教科书的编著、出版,却要晚得多和少得多。迟至20世纪90年代,这样的著作才相继问世。(2)公共政策学中国化可资利用的重要本土资源主要由以下:当代中国的公共决策实践中国的决策实践不仅是极其丰富的,而且是独具特色的:a关于决策体制。中国的公共决策体制实行的是单一制国家结构中执政党领导的民主集中制,这既可保障决策的有效性,也能够在政策之间留下弹性、可操作的空间,从而使公共决策过程中得以插进“试点”这一极为重要的环节。b关于利益表达机制。中国的利益表达机制则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实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民主集中制。它与西方国家的利益表达

40、机制存在着根本的差异。c关于政策过程。在中国的政策过程中,调查、协商和试点这三个环节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从而保障了决策的科学性。d关于政策环境。与西方国家相比较,中国不仅在地理、气候、资源、人口、历史、文化等方面具有特别的复杂性,而且中国仍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更是中国特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方法在当代中国的公共决策实践中,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方法在决策者的决策思维中居于指导地位。因此,公共政策学的中国化必须十分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方法。中华传统政策思想中国古代的政策研究中“以民为本”的理念深深根植于中华传统政策思想的沃壤之中的。而以民为本、执政为民又是当代中国公共政策的基本内容。这种民

41、本论作为一种历史的智慧闪耀着理性的光辉,对当代中国的公共决策以及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公共政策学学科体系,则有着极其宝贵的启示意义。(3)公共政策学中国化、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学科体系现已取得以下几项重要进展:强调在引进、消化和吸收当代国外的公共政策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立足于中国的国情,紧密结合当代中国的公共决策实践,取其所需,为我所用;吸收国外公共政策学的概念、理论、模型、分析路径和研究方法,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对当代中国的公共政策问题进行实证研究,研究成果通常是研究报告,但也有进行学理探讨的学术论文、学术专著和教科书; 通过考察和总结当代中国公共决策实践,试图在马克思主义决

42、策和政策理论的指导下,对公共政策学的概念、理论、模型和分析路径进行重构和创新。(4)坚持公共政策学中国化的发展方向应在以下几个方面着重努力:强化研究者的主体意识。强化公共政策学研究者的主体意识,就是要求从事公共政策学研究的学者,以中国人的视角、价值观和分析方法,观察和思考当代中国的公共决策实践,寻求解决社会转型和现代化过程中重大问题的可行的、有效的政策和措施,并立足于中国国情构建对中国政策实践有较强的解释能力的公共政策学概念、理论、模型和分析路径。重视对政策哲学的研究。公共政策学的理论与实践只有上升到哲学的层次上才能获得更深刻、更本质的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论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

43、当代中国公共政策研究中应坚持的政策哲学。重视本土资源。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公共政策学学科体系,必须重视对本土资源的发掘。重视当代中国公共决策实践,大力开展实证研究,从中抽象和构建公共政策学新的概念、范畴、理论与模型。1.3考研真题详解一、概念题1政策链天津商业大学2013年研答:政策链是指国家、政府和一定类型的政治体制中的执政党为解决同一政策问题而先后制定的在内容上具有一致性、在形态和功能上具有差别性的一系列政策。同一系列的决策相互衔接、相互补充,但其中一、二项政策在形态上更具有完整性,在内容和功能上更具有全面性和系统性,起着统摄全系列的政策的作用,从而使得同一系列的政策环环相扣,如同一个链条。二

44、、简答题1拉斯韦尔和德洛尔分别对公共政策学科的发展作出了什么样的贡献?中国传媒大学2007年研答:(1)1951年,由美国著名的政治学家勒纳和拉斯韦尔共同主编的政策科学:视野与方法的近期发展一书面世。书中所收论文对公共政策的概念、政策科学的学科特点和基本范畴、科学的决策方法等,都做了比较深刻的探讨,奠定了公共政策学的学科基础。这本书被誉为“政策科学的开山之作”、“公共政策学的经典著作”,被认为是公共政策学诞生的标志。公共政策的学的创立者是拉斯韦尔,他也是政治行为主义学派的先驱者和重要代表人物之一。(2)公共政策学的初步发展20世纪60年代后期,从事政策研究的学者,以德洛尔为代表,对拉斯韦尔等学

45、者倡导的行为主义方法论作了全面的批评。从此,公共政策学的发展进入第二阶段,其标志是德洛尔的重新审查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政策科学探索:概念与使用和政策科学构想的出版。公共政策学在第二个阶段在以下四个方面取得显著成就。方法论的多样化。对政策过程研究的重点的转变对政策过程中的价值因素和伦理因素的作用给予了重视。公共政策比较研究开始起步。三、论述题1试从公共政策学科的早期发展论述学科诞生的历史条件。中国传媒大学2011年研答:公共政策学(政策科学或政策分析)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首先在西方兴起的一个全新的跨学科、应用性研究领域,它的出现甚至被说成是当代西方政治学和行政学乃至整个西方社会科学的一次“革命”。

46、公共政策是一个综合地运用各种知识和方法来研究政策系统和政策过程,探求公共政策的实质、原因和结果的学科,以提供政策相关知识,改善公共决策系统,提高公共政策质量。公共政策学科形成的历史条件:(1)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产生。系统论是研究系统的原则、规律或模式,并对其功能进行数学描述的一门科学。系统论或称系统科学由三部分组成:其一为系统原理;其二为系统方法;其三为系统工程。信息论是一门以信息为基本的研究对象,以信息的运动规律和应用方法为主要研究内容,以计算机技术为主要研究目的的一门新兴的、横断的综合性学科。控制论是研究不同系统之间的共同控制规律以实现优化目标的学科;是利用系统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和

47、信息传递,将整个系统组织成为能自动地合乎要求的运动机制的一门横断科学。(2)决策科学的形成。决策科学是以现代科学手段与分析工具研究决策原理、决策程序和决策方法并认识和把握正确决策的活动,这种活动可区分为个人的、群体的和组织的三个层次,遍及社会生活的所有领域的每时每刻。最早把决策作为行政的主要功能进行研究的,是美国行政学家古立克。1938年美国管理学家巴纳德在经理的职能一书中也提出了决策和与决策密切关联的“动机”、“沟通”、“目标”及“组织关系”等概念,并对它们的关系进行了较充分的论述。西蒙在巴纳德的研究基础上,发展了他的决策概念。在1944年发表的决策与行政组织一文,特别是1947年出版的行政

48、行为行政组织中决策过程的研究一书中,他系统论证了管理决策的概念体系,从而创立了现代管理科学的决策理论学派。(3)行为科学的形成和行为主义政治学的进展。它是运用自然科学的实验和观察的方法,研究在自然和社会环境中人的行为规律以及人与人的相互关系的学科。行为科学产生于管理工作实践。行为科学包括个体行为研究、动机与激励的理论、群体行为研究、组织行为等。它广泛应用于企业管理,研究如何激发人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率,改善并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缓和劳资矛盾。很多心理学家、社会心理学家、社会学家围绕这些问题进行研究,这些人被统称为行为科学家。例如,马斯洛等。行为科学不同于心理学中的行为主义派别,行为主义

49、拒绝意识或把意识等同于行为,行为科学虽然标榜研究人的行为规律,但它结合人的主观世界来研究行为规律,广泛接受传统心理学上用来描述人们主观世界的观念,如需要动机、性格、爱好、心理机制等。行为科学之所以成为根深叶茂的学科大树,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梅奥及其霍桑实验对人性的探索。(4)凯恩斯主义的出台与政府政策领域的扩大。凯恩斯主义的出台及其被奉为政府制定政策的理论依据对公共政策学的产生的影响:第一,公共政策学对经济、社会生活的正面作用。第二,尽管许多国家的政府官僚系统乘势不断扩充,但政策的制定与执行过程中涉及到的专门知识仍然大地超出他们的知识领域、解决的办法一是吸收学者参政,二是实行政策咨询。总之,政策

50、科学并不是突然降生的,它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孕育时期。古代和中世纪的政策研究思想和经验是政策科学的早期思想源泉,近现代经验研究的成长、应用社会科学的成长及其职业化是政策科学发展中的重要事件,而近现代社会科学对政策研究理论和方法的讨论则构成当代政策科学的先导。2试述公共政策学科研究的近期发展。中国传媒大学2009年研答:(1)政策科学的发展历史公共政策学科研究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古代的政策研究认为,政策分析作为一种特殊的人类活动,它是随着社会组织的变化而变化的,而社会组织又是伴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与相对稳定的居住形式的发展而变化的。随着城市文明的逐步发展,各种专门政策分析人才应运而生;直到l8世纪欧

51、洲工业革命期间,政策研究才有了相对独立的地位;到l9世纪,不仅制定政策的知识结构发生变化,而且研究方法也随之变化。(2)近代政策科学的提出公共政策分析的发展,自然要与政策科学的大发展有关。20世纪60年代后期,美国公众对战争、贫困、犯罪等社会问题所给予的特别关注,进一步推动了政策科学的发展。与科学技术发展的重大成就相比,人们普遍感到政府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过于软弱,需要建立政策科学,改变传统的决策方式。公共政策学科研究发展到近期,有两个明显特征:与政策研究相关的学科,如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以及其他社会科学的专业化;推动公共政策研究是那些擅长教学和科学研究的著名学者与教授。他们越来越多地被政府召

52、去,参与政府的决策与管理最突出的特点是。近期发展表现在“政策科学”概念的提出。“政策科学”的概念,主要是由美国政治科学家HD拉斯韦尔提出的。拉斯韦尔的政策科学一书,首次对政策科学的基本范畴与方法等内容做出了规定,奠定了政策科学的基础。这样,政策研究从此就建立在科学之上,并逐步形成一门独立学科。拉斯韦尔曾对政策科学概述了六大特征:政策科学是关于民主主义的学问;政策科学的哲学基础建立在理性实证主义之上;政策科学是一门对于时间和空间都非常敏感的科学;政策科学具有跨学科的特点;政策科学是一门必须和政府官员共同研究的学问;政策科学必须以社会发展为研究对象,具有“发展概念”。(3)政策科学范式的形成政策科

53、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研究,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与叶海卡德罗尔的工作分不开。德罗尔批评了拉斯韦尔的过分推崇行为科学方法论的作用,分析了管理科学与行为科学方法的局限性。以德罗尔为首的一派政策科学家,他们所提出的理论与观点,已在这一学科中处于领先地位,成为政策科学的基本范式。其理论的基本内容如下:政策科学的目的在于认识和端正社会发展方向;政策科学所关注的政策制定系统,是宏观的公共政策制定系统;政策科学打破了许多学科之间的传统界限,吸收了多学科的有益知识;政策科学的建立,首先是以抽象的政策制定理论框架为基础;政策科学第一次把个人的经验、社会常识也纳入学科知识系统中;政策科学试图将探讨价值、价值协调、价值代价

54、和价值行为的确定为基本内容;政策科学的研究主题是鼓励、激发有组织的创造性,包括价值观的创造;政策科学赖以发展的源泉是社会改革和改革环境中政策过程的变化;政策科学强调未来,但又认为今天是过去与未来的纽带,坚持历史研究方法;政策科学既对科学中的理性知识进行研究,又承认超理性过程的重要作用;政策科学以实证哲学为基础,其研究主题是自身的规范、假说、潜在理论、学术基础及其应用;政策科学认为规范的创新是必需的、严格的,应符合科学的基本标准。综上可知,公共政策经历了一个较长的发展阶段和较快的发展过程,并且在近期又有了新的变化。公共政策学之所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兴起和发展,既与现代社会的管理特征相联系,也与公

55、共政策自身的学科特征相联系。现代政府所面临的已不再是个别的、单一的、简单的和基本稳定或一再重复出现的社会问题,而是大量的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越来越具复杂性、尖锐性、普遍性、专业性、变化性和发展性的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与此同时,公众所关心的问题和兴趣的焦点,也不再是抽象的理念或原则问题,而是那些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特殊的公共政策问题,比如犯罪与社会安全、公平与经济发展、种族与社会和谐、战争与外交方针、污染与环境保护,以及住房、卫生、社会保障、公共交通等一系列实际问题。2.2课后习题详解1如何理解公共政策研究的多学科性?答:公共政策研究并不是孤立于其他学科的,它从多学科的视角出发对公共政策进行分析

56、,并引入了多学科的分析路径,力求对公共政策分析的全面性和综合性。公共政策研究的多学科视角主要包括:(1)哲学视角哲学对公共政策分析的贡献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在世界观和方法论方面的影响;规范性哲学尤其是伦理学对公共政策的影响。(2)政治学视角政治学是研究社会政治现象及其规律的学科。公共政策作为一种普遍和重要的政治现象一直是政治学关注和研究的对象。一般说来,西方的政治学研究可以分为三个大的阶段:传统政治学、行为主义政治学、后行为主义政治学。(3)管理学视角管理科学对公共政策研究的最大贡献是决策科学。以西蒙为代表的决策理论学派认为 “管理就是决策”,还提出用“令人满意”准则代替“最优化”准则作为决策

57、的准则。这些都为后来的公共政策分析作出了重要贡献。公共政策学与管理科学尤其是公共管理学在研究对象上有很多共同之处,它们都是管理社会公共事务、解决社会公共问题,都要经过从确认问题、制定方案、实施计划到评估结果的程序。管理学对公共政策学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起到了非常广泛的影响。(4)经济学视角公共政策学的经济学视角就是采用经济学的理论假定、概念框架、分析方法及技术来看待公共政策问题。政策研究的经济学视角的基本内容是(阿马切尔经济学与公共政策):经济力量是实证的或非规范的,它由事实命题而不是价值判断所组成;经济学理论解释某些事件的结果,它允许“如果A,则B”一类的问题,一般并不预言A的出现;经济学家倾向于用私人市场过程来解决社会问题;经济学家倾向于花大量的心血去澄清各种选择,并使特定选择的机会成本尽可能清楚;经济学家更有可能认识在现存选择中的替代机会;与第五点密切相关的一点是,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