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讲力与直线运动eq\x(牛顿运动定律)eq\x(\a\al(牛顿第二定律,F合=ma))eq\x(瞬时性问题)eq\x(超重、失重)eq\x(典型问题)eq\x(\a\al(动力学,两类问题))eq\x(\a\al(纽带:,加速度))eq\x(\a\al(运动学角度:,vt图像斜率、,运动学规律))eq\x(\a\al(动力学角度:,牛顿第二定律))eq\x(多过程问题、连接体问题、临界极值问题)eq\x(动力学图像应用,滑块—滑板、传送带问题)eq\a\vs4\al()eq\x(方法思路:整体法与隔离法、受力分析、运动过程分析)1.解决动力学两类基本问题的思路.2.动力学基本问题的解题步骤.(1)明确研究对象:根据问题的需要和解题的方便,选择某个物体或某系统作为研究对象.(2)受力分析:画好受力示意图,选择适当的处理方法求出合力或合力的表达式.①合成法:合成法适用于受力个数较少(2个)的情况.②正交分解法:正交分解法适用于各种情况,尤其是物体的受力个数较多(3个或3个以上)时.(3)运动情况分析:画出运动示意图,明确物体的运动性质和运动过程,求出或设出物体的加速度.(4)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式求解.
命题点一动力学的两类基本问题动力学两类基本问题的解题步骤.(2023·广东茂名一模)电动平衡车是一种新的短途代步工具.已知人和平衡车的总质量是60kg,启动平衡车后,车由静止开始向前做直线运动,某时刻关闭动力,最后停下来,其vt图像如图所示.假设平衡车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g=10m/s2,则()A.平衡车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6B.平衡车整个运动过程中的位移大小为195mC.平衡车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为3m/sD.平衡车在加速段的动力大小72N解析:关闭动力后,车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结合图像可得a=eq\f(μmg,m)=μg,a=eq\f(6,40-30)m/s2=0.6m/s2,解得μ=0.06,A项错误;图线与横轴围成的面积为位移,为x=(25+40)×6×eq\f(1,2)m=195m,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为eq\o(v,\s\up6(-))=eq\f(x,t)=eq\f(195,40)m/s=4.875m/s,B项正确,C项错误;平衡车在加速段时有F-μmg=ma′,a′=eq\f(6,5)m/s2,代入数值解得F=108N,D项错误.故选B项.答案:B“奋斗者”号海潜器成功坐底深度10909m(如图),给世界巨大的震撼.已知潜水器下潜时的总质量为50t,体积为40m3,潜水器加速下潜到一定深度后,通过抛弃10t的物体后减速至约万米深度.在潜水器下潜与上浮过程中,重力加速度可视为常量,大小均为g=10m/s2,海水密度取1.0×103kg/m3.(1)假设潜水器下潜过程中受到海水的阻力不变,当潜水器由静止加速下潜1.8km时,速度达最大为60m/s,求潜水器在下潜过程中受到海水的阻力大小.(2)完成作业后,当潜水器以10m/s匀速运动到达离海面5000m处时,在极短的时间内以20m/s的速度竖直向下抛出一质量为4t的载重[抛载后潜水器体积、发动机牵引力、海水阻力均不变,海水阻力同(1)],然后加速至最大速度20m/s后匀速运行,在与水面距离较近时关闭发动机,减速至水面时速度恰好为零.求从抛载到水面所需的时间.解析:(1)设潜水器加速下潜的过程,加速度为a,则由运动学公式可得a=eq\f(veq\o\al(2,m),2s),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Mg-ρgV-f=Ma,代入数据,解得f=5×104N.(2)潜水器抛载前m1=50t-10t=40t,抛载后m2=m1-m0=(40-4)t=36t,抛载时满足动量守恒,有m1v0=m2v1-m0v2,解得抛载后潜水器的速度为v1=eq\f(40,3)m/s.抛载前潜水器受力满足F+F浮=m1g+f,解得F=f=5×104N.抛载后潜水器的加速度为a1=eq\f(F浮+F-f-m2g,m2)=eq\f(10,9)m/s2.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至最大速度所需时间和位移为t1=eq\f(vm-v1,a1)=6s,h1=eq\f(veq\o\al(2,m)-veq\o\al(2,1),2a1)=100m,关闭发动机后潜水器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为a3=eq\f(f+m2g-F浮,m2)=eq\f(5,18)m/s2.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至海面的时间和位移为t3=eq\f(vm,a3)=72s,h3=eq\f(veq\o\al(2,m),2a3)=720m.潜水器以最大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和时间为h2=H-h1-h3=4180m,t2=eq\f(h2,vm)=209s.故潜水器从抛载到浮至水面的时间为t=t1+t2+t3=287s.答案:(1)5×104N(2)287s1.(多选)如图所示,小明从羽毛球筒中取出最后一个羽毛球时,一手拿着球筒,另一只手迅速拍打筒的上端边缘,使筒获得向下的初速度并与手发生相对运动,筒内的羽毛球就可以从上端出来.已知球筒质量为M=90g(不含球的质量),球筒与手之间的滑动摩擦力为f1=2.6N,羽毛球质量为m=5g,球头离筒的上端距离为d=9.0cm,球与筒之间的滑动摩擦力为f2=0.1N,重力加速度g=10m/s2,空气阻力忽略不计,当球筒获得一个初速度后()A.羽毛球的加速度大小为10m/s2B.羽毛球的加速度大小为30m/s2C.若羽毛球头部能从上端筒口出来,则筒获得的初速度至少为eq\f(3\r(5),5)m/sD.若羽毛球头部能从上端筒口出来,则筒获得的初速度至少为3m/s解析:依题意,对羽毛球受力分析,由于羽毛球相对于筒向上运动,受到筒对它竖直向下的摩擦力作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mg+f2=ma1,求得羽毛球的加速度为a1=30m/s2,羽毛球向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A项错误,B项正确;对筒受力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g-f1-f2=Ma2,求得a2=-20m/s2,负号表示筒的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上,说明筒向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若敲打一次后,羽毛球头部能从上端筒口出来,则当羽毛球到达筒口时,二者速度相等,此时筒获得的初速度为最小vmin,有a1t=vmin-a2t(vmint-eq\f(1,2)a2t2)-eq\f(1,2)a1t2=d.联立,代入相关数据求得vmin=3m/s,故C项错误,D项正确.故选BD.答案:BD2.水面救生无人船已经成为水面救援的重要科技装备.在某次测试中,一质量为20kg的无人船在平静水面上沿直线直奔目标地点.无人船先从静止出发,做匀加速运动10s后达到最大速度4m/s,接着立即做匀减速运动,匀减速运动了16m的距离后速度变为零.已知无人船运行过程中受到水的阻力恒定且大小为4N,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求:(1)在匀加速过程中,无人船发动机提供的动力的大小F1;(2)在匀减速过程中,无人船发动机提供的阻力的大小F2;(3)无人船在上述测试中,运动的总时间t及总位移大小x.解析:(1)匀加速阶段加速度为a1=eq\f(vm-0,t1),解得a1=0.4m/s2,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1-f=ma1,解得F1=12N.(2)匀减速阶段有0-veq\o\al(2,m)=-2a2x2,解得a2=0.5m/s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11呼吸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冀人版(2017)科学四年级下册
- 多媒体应用设计的十大常见问题试题及答案
- 2024年调酒师试题中常见误解解析-试题及答案
- 任务三 发布动画作品 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桂科版初中信息技术八年级上册
- 第一章第三节地球运动之地球自转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 2024年CPBA考试核心试题及答案
- 小自考汉语言文学2024年常考模拟试题及答案
- 2024秋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2 落花生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 2024年汉语言文学自考跨学科知识试题及答案
- 扶贫助残面试题及答案
- 铲车司机雇佣合同范本
- 2024年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中考道法试卷(真题+答案解析)
- 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期末检测语文试卷
- 2024年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中考一模数学试题(含答案解析) (二)
- (高清版)JTG 3363-2019 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
- 旅游行业:2024中国出境游客白皮书
- 重症患者体位管理
-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考试题库含完整答案【历年真题】
- 毕业论文基于STM32F103单片机的智能电表交流电压电流设计
- 飞轮储能简介演示
- 中国感染性休克指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