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杭州第二中学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居家学习时,同学常会觉得学习效率低,精神倦怠。下列措施和分析不正确的是()A.用冷水洗脸,可通过体温调节,使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提高代谢水平B.适当的开窗通风,可为组织细胞提供更多的氧气,有利于有氧呼吸C.学外语需要说和写交替进行,这分别依赖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V区和W区D.建议适当的饮茶,茶里富含咖啡碱,可短期内提高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2.枯草杆菌野生型与某一突变型的差异见下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枯草杆菌核糖体S12蛋白第55~58位的氨基酸序列链霉素与核糖体的结合在含链霉素培养基中的存活率(%)野生型—P—K—K—P—能0突变型—P—R—K—P—不能100注:P脯氨酸;K赖氨酸;R精氨酸A.S12蛋白结构改变使突变型具有链霉素抗性B.链霉素通过与核糖体结合抑制其转录功能C.突变型的产生是由于碱基对的缺失所致D.链霉素可以诱发枯草杆菌产生相应的抗性突变3.随着“蚂蚁森林”的推行和广大用户的积极参与,阿拉善、通辽、鄂尔多斯等地已经种上梭梭树等树木,以前的沙漠,现在已是绿油油的一片。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沙漠变绿洲过程中生物量逐渐增加B.沙漠变绿洲属于群落演替的次生演替C.“绿洲”的最终平衡状态取决于人类活动D.沙漠变绿洲说明人类活动可以改变演替的速度4.下列是有关著名科学家通过研究取得重要理论成果的叙述,正确的是A.虎克(R.Hooke)在显微镜下观察木栓组织发现蜂窝状“细胞”,建立了细胞学说B.坎农(W.B.Cannon)通过研究细胞内基因表达的过程,提出了内环境稳态概念C.摩尔根(T.H.Morgan)对雄果蝇白眼性状的遗传分析,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D.韦尔穆特(I.Wilmut)等在体外条件下将羊体细胞培养成了成熟个体,证明了哺乳动物体细胞具有全能性5.某植物花蕊的性别分化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显性基因B和E共同存在时,植株开两性花,为野生型;仅有显性基因E存在时,植株的雄蕊会转化成雌蕊,成为表现型为双雌蕊的可育植物;只要不存在显性基因E,植物表现为败育。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表现为可育个体的基因型有6种B.BbEe个体自花传粉,子代中败育个体的比例为1/4C.BBEE和bbEE杂交,F1自交得到的F2代全部可育D.BBee和bbEE杂交,子代全部为野生型6.下表是一位患者甲状腺功能检测报告单,请分析报告单数据,判断该患者的症状是()检验项目结果参考区间单位总甲状腺素(T8)8.52.7-5.7mmol/L总三碘甲腺原氨酸(T5)8.258.5-5.8mmol/L促甲状腺素(TSH)82.857.27-8.27mmol/LA.甲状腺功能正常 B.机体产能增加C.机体代谢偏低 D.神经系统兴奋性提高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下图是基因工程中获取目的基因和构建重组质粒的过程,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①分析上图可知,构建重组DNA分子最好选用_____限制酶,理由是____。②科学家已经测出某种酶的氨基酸序列,因此可以通过_____方法来获取目的基因,获得目的基因后,常利用____在体外将其大量扩增;(2)将目的基因导入感受态细胞的处理方法是___。真核细胞作为受体细胞的优势是____。(3)若将某种酶的氨基酸顺序进行重新排列,其催化能力能有效提高,生产上述高效酶的现代生物工程技术是____。(4)胚胎工程只是指对动物的____所进行的多种显微操作和处理技术。虽然转基因技术和细胞工程在动植物都有广泛应用。(5)生态工程是实现循环经济最重要的手段之一,请写出它遵循的基本原理______(至少答二项)。8.(10分)某患者因血尿入院检查,医生诊断为肾小球性血尿,患者遗传系谱如图1。(1)据图1分析,Ⅱ-2所患疾病的遗传方式是_________。若Ⅰ-1和Ⅰ-2生育第三个孩子,则患病概率为_________。(2)经检查,Ⅱ-2视力和听觉也出现广泛受损,经诊断为Alport综合征(简称AS)。AS的发病与Ⅳ型胶原蛋白基因突变有关,这种胶原蛋白广泛分布于机体各组织,构成组织基底膜。研究者进一步对Ⅰ-1和Ⅱ-2编码Ⅳ型胶原蛋白的基因进行测序,结果如图2所示。①Ⅳ型胶原蛋白的突变基因中,有三十余种基因突变都会导致该蛋白不同程度失效,这些基因突变的出现是由于基因突变具有_________性。与正常人的碱基序列相比较,Ⅱ-2的基因突变是由_________引起的。②Ⅱ-2的患病较重,而父亲(Ⅰ-1)仅有轻度血尿症状,视力和听觉正常。从测序结果分析,Ⅰ-1体内肾脏细胞和皮肤、毛囊细胞中编码Ⅳ型胶原的基因序列_________(填写“相同”或“不同”)。那么,Ⅰ-1仅有轻度血尿症状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3)随着现代医学发展,该病患者经对症治疗可较好地控制病情。若Ⅲ-2和一个健康男性婚配后,希望生育不携带致病基因的后代,医生可对用于人工受精的卵子(编号①~④号)形成过程释放的极体中致病基因位点进行遗传检测(不考虑交叉互换),结果如下表。编号①②③④遗传信息--GATTGGTTATT--CTAACCAATAA--GATTGGTTATT--CTAACAAATAA--GATTGTTTATT--CTAACCAATAA--GATTGTTTATT--CTAACAAATAA-来源第二极体第二极体第一极体第一极体正常基因模板链:--GATTGGTTATT-依据表中结果,医生应选择编号为_________的卵进行人工受精,得到的受精卵发育为早期胚胎后移植到Ⅲ-2子宫内,可实现生育不携带致病基因后代的目的。请依据减数分裂的知识,解释医生这样选择的依据:_________。(4)该项技术可以有效保证遗传病患者或者遗传病致病基因携带者家庭生育不含致病基因的后代,大幅降低家庭和社会的养育成本。有同学认为可以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将人群中某种遗传病的致病基因均改造为正常基因,杜绝该种遗传病的发生。你认为这位同学的观点是否合理?请陈述理由:_________。9.(10分)家蚕细胞具有高效表达外源基因的能力。科学家将人干扰素基因导入家蚕细胞并大规模培养,可提取干扰素用于制药。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进行转基因操作前,需将获得的幼蚕组织先剪碎,并用_____酶短时处理幼蚕组织,以便获得单个细胞作为受体细胞。(2)在培养获得单个细胞时,为避免杂菌污染,除进行一系列无菌处理外,还应在培养液中添加一定量的_______________。培养家蚕细胞时,细胞会产生贴壁生长和_______现象,通常将多孔的中空薄壁小玻璃珠放入反应器中,这样可以________________,增加培养的细胞数量,也有利于空气交换。(3)将干扰素基因导入培养的家蚕细胞时,需要载体协助,而载体一般不选择_______(填“噬菌体”或“昆虫病毒”),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若要检测干扰素基因在家蚕细胞中是否表达,采用的技术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10.(10分)近年来研究表明,通过重新编码人体胰岛中的胰岛A细胞或胰岛γ细胞,可以产生胰岛素。研究团队将两种关键转录基因(Pdx1和MafA)植入糖尿病小鼠的胰岛A细胞和γ细胞,然后将这些成功编码的细胞移植入糖尿病小鼠体内,结果发现小鼠胰岛素分泌量和血糖水平均在一段时间内处于正常化。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胰岛分化为A细胞、B细胞、γ细胞等多种细胞,它们的遗传物质___________(填“相同”、“不同”或“不完全相同”)。胰岛素能作用于靶细胞膜上的_______,激素调节的特点有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2)据图曲线分析,实验研究中还应设置一组对照组。应选择___________的小鼠进行实验,测定实验中血糖的数值。(3)血糖升高后会促进两种关键基因(Pdx1和MafA)的表达,促进胰岛素的合成,当血糖明显降低时,这两种基因的表达减弱或关闭。这种调节机制的意义是____________。(4)结合图实验结果,初步确定植入关键基因细胞的糖尿病小鼠,其病症在一定程度上能得到缓解,但并不能治愈。作出此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15分)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稻瘟病会导致水稻减产。育种工作者用不抗稻瘟病的二倍体水稻(甲品系)通过诱变育种培育出了乙、丙两个抗稻癌病的新品系,其育种过程如下图。研究发现乙品系的抗病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丙品系的抗病性状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回答下列问题。(1)该诱变育种过程利用__________因素来处理花粉,使其发生基因突变。(2)若乙品系的抗病突变来源于隐性突变,则最早可在子___________代中分离出抗稻瘟病的纯合子;若乙品系的抗病突变来源于显性突变,则最早可在子__________代中分离出抗稻瘟病的纯合子。(3)在选育丙品系时,用子一代中的抗病植株自交,子二代中抗稻瘟病:不抗稻瘟病=15:1;用子一代中的抗病植株与甲品系植株杂交,子二代中抗稻瘟病:不抗稻瘟病=3:1,说明内品系控制抗病性状的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______________(填“一对”或“两对”)同源染色体上,自交子二代的抗稻瘟病水稻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C【解题分析】
大脑皮层言语区中,W区为书写中枢,V区为视觉性语言中枢,S区为运动性语言中枢,H区为听觉性语言中枢,患者不会讲话,不能用词语表达思想,说明S区即运动性语言中枢受损。【题目详解】A、寒冷环境下,机体的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促进组织新陈代谢加快,产热增加,A正确;B、适当的开窗通风,增加空气对流,可为组织细胞提供更多的氧气,有利于有氧呼吸,B正确;C、学外语需要说和写交替进行,这分别依赖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S区和W区,C错误;D、咖啡碱可刺激人体中枢神经系统引起大脑的兴奋,D正确。故选C。2、A【解题分析】
分析图表可知:突变型和野生型的区别在于核糖体S12蛋白第56位的氨基酸由赖氨酸变成了精氨酸,导致链霉素无法与核糖体结合,突变型的存活率达到了100%,故突变型枯草杆菌具有了抗链霉素的特性。【题目详解】A、由分析可知:S12蛋白结构改变使的链霉素不能与核糖体结合,故突变型具有链霉素抗性,A正确;B、链霉素通过与核糖体结合抑制其翻译功能,B错误;C、突变型的产生是单个氨基酸的改变,故可知该突变性状的产生碱基对的替换所致,C错误;D、链霉素对枯草杆菌产生的抗性突变进行了选择,D错误。故选A。3、C【解题分析】
群落演替: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包括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两种类型。(1)初生演替:是指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2)次生演替:原来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题目详解】A、沙漠变绿洲过程中物种丰富度增加,生物量逐渐增加,A正确;B、沙漠中可存在数量极少的植物,沙漠变绿洲属于群落演替的次生演替,B正确;C、“绿洲”的最终平衡状态取决于当地土壤和气候条件,C错误;D、人类的活动可以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沙漠变绿洲加快了群落的演替速度,D正确。故选C。4、C【解题分析】
本题比较简单考查了学生对生物学史的了解情况,在生物学发展的历史上有很多科学家做出了重要贡献,大家熟悉的牛顿、施莱登、摩尔根等,在学习过程中要了解、知道这些著名科学家的重要贡献,是解答类似问题的关键。【题目详解】A、虎克只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了木栓组织,发现“细胞”,细胞学说是施莱登和施旺提出的,A错误;
B、坎农提出了内环境稳态的概念,但不是通过研究细胞内基因的表达提出的,细胞内基因的表达是众多科学家研究的结果,B错误;
C、摩尔根对雄果蝇白眼性状的遗传分析,证明了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C正确;
D、韦尔穆特在体外条件下将羊体细胞培养成了成熟个体,只能说明哺乳动物体细胞的细胞核具有全能性,不能说明哺乳动物体细胞具有全能性,D错误。
故选C。5、D【解题分析】
1、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
2、由题意知,E、e和B、b独立遗传,因此遵循自由组合定律,且B_E_为两性花(野生型),bbE_为双雌蕊可育植物,B_ee、bbee为败育。【题目详解】A、表现为可育个体的基因型有6种,包括BBEE、BbEE、bbEE、BBEe、BbEe、bbEe,A正确;B、BbEe个体自花传粉,子代中只要含有ee就都败育,所以比例是1/4,B正确;C、BBEE和bbEE杂交,得到F1BbEE,F1自交得到的F2代都含有E,全部可育,C正确;D.BBee和bbEE杂交,BBee是不育的,无法完成杂交实验,D错误。故选D。6、C【解题分析】
检测出来的值在参考区间内说明正常,如表中的总甲状腺素(T8)和总三碘甲腺原氨酸(T5)均低于参考区间内,均异常。促甲状腺素(TSH)结果为82.85,远远超出参考区间,说明也异常。T5和T8合称为甲状腺激素。【题目详解】A、甲状腺激素含量下降,说明甲状腺功能不正常,A错误;B、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产热增多,而表中甲状腺激素含量偏低,机体产能减少,B错误;C、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表中甲状腺激素含量偏低,代谢减慢,C正确;D、甲状腺激素含量偏低,兴奋性减弱,D错误。故选C。【题目点拨】本题通过表格的信息考查学生对激素调节的掌握,学习时应清楚甲状腺激素以及促甲状腺激素等的功能及调节特点。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BamHI和PstI提高重组DNA分子的比例(防止自身的黏性末端连接和防止目的基因与载体反向连接)化学合成PCR技术Ca2+处理细胞,使之转化为感受态细胞含有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可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和修饰蛋白质工程(或在基因工程基础上,延伸出来的第二代基因工程)配子或早期胚胎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解题分析】
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步骤:
(1)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PCR技术扩增和人工合成。
(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
(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有效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的方法是感受态细胞法。
(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分子水平上的检测:①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NA是否插入目的基因—DNA分子杂交技术;②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分子杂交技术;③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个体水平上的鉴定:抗虫鉴定、抗病鉴定、活性鉴定等。【题目详解】(1)①由图示可知,质粒和外源DNA中共同含有且不会破坏目的基因的限制酶是BamHI和PstI,因此构建重组DNA分子最好选用BamHI和PstI限制酶,这样可以防止自身的黏性末端连接,防止目的基因与载体反向连接。②由于已经测出该酶的氨基酸序列,故可推测出相应的RNA和DNA的序列,因此可以通过化学合成方法来获取目的基因。获得目的基因后,常利用PCR技术在体外将其大量扩增。(2)受体细胞是微生物,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常用Ca2+处理细胞,使之转化为感受态细胞,真核细胞作为受体细胞的优势是细胞中含有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可对蛋白进行加工和修饰。(3)若将某种酶的氨基酸顺序进行重新排列,实质是对其基因进行改造,使其催化能力能有效提高,该技术属于蛋白质工程。(4)胚胎工程只是指对动物的配子或早期胚胎所进行的多种显微操作和处理技术。(5)生态工程遵循的基本原理有: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整体性原理。【题目点拨】本题考查基因工程、胚胎工程和生态工程原理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基因工程的操作工具及具体的操作步骤,掌握各步骤中的相关细节,能结合题干信息准确答题,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8、常染色体隐性遗传25%不定向单个碱基对替换不同Ⅰ-1兼有正常基因的细胞和致病基因的细胞;Ⅰ-1胚胎发育早期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出现基因突变,含有突变基因的细胞发育为肾脏①、④第二极体中遗传物质与卵细胞相同(减数第二次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而第一极体中遗传物质一定与卵细胞中遗传物质不同(女性为杂合子,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分离),因此选取取自第二极体包含正常基因或第一极体不包含正常基因的卵子进行人工受精可达到目的不合理,该同学的操作会导致人类的某种遗传基因消失,影响人类的遗传多样性,造成未知风险;目前基因编辑技术存在技术风险(如:脱靶效应等),可能造成新的基因突变【解题分析】
1.人类遗传病的判定方法口诀:无中生有为隐性,有中生无为显性;隐性看女病,女病男正非伴性;显性看男病,男病女正非伴性。第一步:确定致病基因的显隐性:可根据(1)双亲正常子代有病为隐性遗传(即无中生有为隐性);(2)双亲有病子代出现正常为显性遗传来判断(即有中生无为显性)。第二步:确定致病基因在常染色体还是性染色体上。①在隐性遗传中,父亲正常女儿患病或母亲患病儿子正常,为常染色体上隐性遗传;②在显性遗传,父亲患病女儿正常或母亲正常儿子患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2.减数分裂过程。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末期,细胞质分裂。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核膜,核仁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病均匀的移向两级;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题目详解】(1)图1中显示,正常的Ⅰ-1与Ⅰ-2结婚生出了患病的Ⅱ-2,由于Ⅱ-2是女儿,故推知该病的遗传方式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由此可知Ⅰ-1和Ⅰ-2均为携带者,则这对夫妇生育第三个孩子,则患病概率为1/4。(2)①由题意知,IV型胶原蛋白的突变基因中,导致该蛋白不同程度失效的突变基因有三十余种,说明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与正常人碱基序列相比较,I-2从左向右数第六位的碱基G含量下降,说明发生了碱基对的替换。。②由题图可知,Ⅰ-1体内肾脏细胞和皮肤、毛囊细胞中编码IV型胶原的基因序列不同;由于Ⅰ-1兼有正常基因的细胞和致病基因的细胞,Ⅰ-1胚胎发育早期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出现基因突变,含有突变基因的细胞发育为肾脏,导致其仅有轻度血尿症状,视力和听觉正常。(3)Ⅲ-2的基因型是Aa,产生的卵细胞有2种可能,含有A或含有a,第二极体中遗传物质与卵细胞相同(减数第二次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而第一极体中遗传物质一定与卵细胞中遗传物质不同(女性为杂合子,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分离),因此选取第二极体包含正常基因或第一极体不包含正常基因的卵子进行人工受精可达到目的,即选用的卵细胞应该是编号①或④的卵进行人工受精,得到的受精卵发育为早期胚胎后移植到Ⅲ-2子宫内,可实现生育不携带致病基因后代的目的。(4)如果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将人群中某种遗传病的致病基因均改造为正常基因,杜绝该种遗传病的发生,则会导致人类的某种遗传基因消失,影响人类的遗传多样性,造成未知风险,另外,目前基因编辑技术存在技术风险(如:脱靶效应等),可能造成新的基因突变,因此该观点不合理。【题目点拨】熟知遗传病的致病方式的判断和减数分裂过程的基本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能够精准提取题干中有用的信息的解答本题的另一关键!良好的分析、推理和综合能力是解答该类题目的必备能力。9、胰蛋白酶抗生素接触抑制增大细胞贴壁生长的附着面积噬菌体噬菌体的宿主细胞是细菌而不是家蚕分子杂交技术抗原—抗体杂交技术【解题分析】
1、动物细胞培养的条件:(1)无菌、无毒的环境:①消毒、灭菌;②添加一定量的抗生素;③定期更换培养液,以清除代谢废物。(2)营养物质:糖、氨基酸、促生长因子、无机盐、微量元素等,还需加入血清、血浆等天然物质。(3)温度和PH:36.5℃±0.5℃;适宜的pH:7.2~7.4。(4)气体环境:95%空气(细胞代谢必需的)和5%的CO2(维持培养液的PH)。2、细胞的接触抑制:细胞表面相互接触时,细胞就会停止分裂增殖。【题目详解】(1)要将动物组织细胞分散开需要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酶短时处理动物组织。(2)在培养动物细胞时,为避免杂菌污染,除进行一系列无菌处理外,还应在培养液中添加一定量的抗生素,以防培养过程中的污染。利用生物反应器培养家蚕细胞时,贴满瓶壁的细胞会产生接触抑制现象。通常将多孔的中空薄壁小玻璃珠放入反应器中,这样可以增大细胞贴壁生长的附着面积,从而增加培养的细胞数量,也有利于气体交换。(3)若将干扰素基因导入培养的家蚕细胞时,需要载体协助,而载体一般不选择噬菌体,原因是噬菌体的宿主细胞是细菌而不是家蚕。(4)基因的表达过程包括转录和翻译,因此若要检测某基因是否表达,可检测表达过程中的产物mRNA和蛋白质。因此,若要检测干扰素基因在家蚕细胞中是否表达,采用的技术有分子杂交技术和抗原—抗体杂交技术。【题目点拨】本题考查基因工程和动物细胞培养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PCR技术的条件;识记动物细胞培养的条件,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10、相同特异性受体微量和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未植入关键基因细胞的正常小鼠有利于维持血糖含量的稳定(或对维持机体稳态具有重要意义)5个月内血糖恢复成正常水平,6个月后血糖逐渐升高到糖尿病小鼠的状态【解题分析】
血糖平衡的调节:(1)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的作用:①促进各组织、细胞对血糖的吸收;②促进葡萄糖的氧化分解;③促进肝脏、肌肉组织合成糖原;④促进葡萄糖转化为非糖物质;⑤抑制肝糖原的分解;⑥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2)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的作用:①促进肝糖原分解;②促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题目详解】(1)细胞分化之后形成的多种细胞,其遗传物质相同。胰岛素能作用于靶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激素调节具有以下特点:微量和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2)根据图像分析,实验研究中有两组对象:未植入关键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03月四川自贡市沿滩区就业创业促进中心公开招聘高校毕业生公共服务岗5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 运载火箭振动试验塔项目安全评估报告
- 信阳学院《渗流力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审计学原理1》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广东省普宁市华侨中学2024-2025学年高考最后冲刺模拟(一)历史试题含解析
- 南华大学船山学院《基础泰语(四)》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云南大学《汉语语法研究》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术规范和论文写作》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万能杆件项目风险评估报告
- 甘肃省兰州名校2024-2025学年高三暑期作业反馈(开学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
- 关于纳粹德国元首希特勒的历史资料课件
- 兰州铁路局招聘笔试真题2023
- 上门输液免责协议书
- 广州市南沙区房屋租赁合同
- 2021年东营市专业技术人员公需科目试题及答案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全册教案(完整版)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 体重管理健康科普教育
- 4B Chapter 4 A visit to Shanghai 课件(新思维小学英语)
-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英语作业设计案例
- Starter Unit2 单词英汉互译 2024-2025学年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上册
- 投资资金合同协议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