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纤维加固施工总结_第1页
碳纤维加固施工总结_第2页
碳纤维加固施工总结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碳纤维加固施工总结1、表面处理(1)应清除被加固构件表面的剥落、疏松、蜂窝、腐蚀等劣化混凝土,露出混凝土结构层,并用修复材料将表面修复平整。(2)应按设计要求对裂缝进行灌缝或封闭处理。(3)被粘贴混凝土表面应打磨平整,除去表层浮浆、油污等杂质,直至完全露出混凝土结构新面。转角粘贴处要进行倒角处理并打磨成圆弧状,圆弧半径应不小于20mm。(4)混凝土表面应清理干净并保持干燥。2、涂刷底层树脂(1)应按产品供应商提供的工艺规定配制底层树脂。(2)应用滚筒将底层树脂均匀涂抹于混凝土表面。应在底层树脂表面指触干燥后立即进行下一步工序施工。3、找平处理(1)应按产品供应商提供的工艺规定配制找平材料。(2)应对混凝土表面凹陷部位用找平材料填补平整,且不应有棱角。(3)转角处应用找平材料修复为光滑的圆弧,半径应不小于20mm。(4)应在找平材料表面指触干燥后立即进行下一步工序施工。4、粘贴碳纤维片材(1)碳纤维布的粘贴(2)按设计要求的尺寸裁剪碳纤维布。(3)按产品供应商提供的工艺规定配制浸渍树脂并均匀涂抹于所要粘贴的部位。(4)用专用的滚筒顺纤维方向多次滚压,挤除气泡,使浸渍树脂充分浸透纤维布。滚压时不得损伤碳纤维布。(5)多层粘贴重复上述步骤,应在纤维表面浸渍树脂指触干燥后立即进行下一道的粘贴。(6)在最后一层碳纤维布的表面均匀涂抹浸渍树脂。5、表面防护(1)表面防护时,应按有关规范的规定处理,并保证防护材料与碳纤维片材之间有可靠的粘结。(2)施工工艺流程施工准备--粘结剂贮存、检验、供应系统--配调底胶--配调修补胶--配调粘浸胶--粘贴部位的混凝土表面处理--涂刷底胶--修补并找平或抹曲面--刷胶、粘贴碳纤维材料--表面防护(3)施工安全及注意事项(4)碳纤维片材为导电材料,施工碳纤维片材时应远离电气设备及电源,或采取可靠的防护措施。(5)施工过程中应避免碳纤维片材的弯折。(6)碳纤维片材配套树脂的原料应密封储存,远离火源,避免阳光直接照射。(7)树脂的配制和使用场所应保持通风良好。(8)现场施工人员应采取相应的劳动保护措施。(9)各种粘结剂材料不得沾染生活水源。废弃物不得倒入下水道,应按环保要求集中处理。(4)检验和验收(1)在开始施工之前,应确认碳纤维片材及配套树脂类粘结材料的产品合格证、产品质量出厂检验报告,各项性能指标应符合《碳纤维片材加固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规定的要求。(2)采用碳纤维片材及配套树脂类粘结材料对混凝土结构进行加固修复时,应严格按《碳纤维片材加固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有关条款进行工程检验与验收。如施工质量不能满足《碳纤维片材加固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有关条款要求时,应立即采取补救措施或返工。(3)碳纤维片材实际粘贴面积应不小于设计量,位置偏差应不大于10mm。(4)碳纤维片材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质量可用小锤轻轻敲击或手压碳纤维片材表面的方法来检查,总有效粘结面积不应低于95%。当碳纤维布的空鼓面积小于10000mm2时,宜将空鼓处的碳纤维片材切除,重新搭接贴上等量的碳纤维片材,搭接长度应不小于100mm。(5)必要时可对碳纤维片材和配套树脂类粘结材料进行现场取样检验。C、结构胶施工安全注意事项:1、配置结构胶的甲、乙两组份应密封贮存,远离火源,避免阳光直接照射;2、配置和使用结构胶的场所,必须保持通风良好;3、操作人员应穿工作服,戴好防护口罩;4、场所应配备各种必要的灭火器,以备救护;5、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