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1号海上风电220kV送出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_第1页
嘉兴1号海上风电220kV送出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_第2页
嘉兴1号海上风电220kV送出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_第3页
嘉兴1号海上风电220kV送出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_第4页
嘉兴1号海上风电220kV送出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检索号:5961-H/HK2018104(1)K密级:无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报批稿)项目名称:嘉兴1号海上风电220kV送出工程建设单位(盖章):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嘉兴供电公司编制单位:国电环境保护研究院有限公司 1 21.2工程内容及规模 61.3变电站间隔扩建概况 61.4输电线路概况 71.5有关的区域规划文件、意向 91.6工程建设必要性 91.7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10 11 13 23 255.1工艺流程简述(图示) 255.2施工组织 255.3主要污染工序 26 27 287.1施工期环境影响评价 287.2运行期环境影响评价 30 33 359.1电磁环境现状评价 359.2电磁环境预测评价 359.3环境敏感目标影响分析 46 5210.1环境管理 5210.2环境监测 52 53 591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嘉兴1号海上风电220kV送出工程建设单位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嘉兴供电公司企业负责人联系人通讯地址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城北路99号联系电话传真-邮政编码314033建设地点输电线路全线位于嘉兴市境内,沿线经过平湖市、嘉兴市南湖区和嘉善县建设性质新建√改扩建□技改□行业类别及代码电力供应D4420塔基永久占地面积约2940m2总投资(万元)37267其中:环保投资(万元)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0.27%评价经费(万元)-预期投产日期2020年221.1.1.1国家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年修订),2015年1月1日;(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18年修订),2018年12月29日;(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17年修订),2018年1月1日;(4)《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18年修订),2018年10月26日;(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2018年修订),2018年12月29日;(6)《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16年修订),2016年11月7日;(7)《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年8月28日;(8)《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2018年12月29日。1.1.1.2部委规章、地方法规和规范性文件(1)《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2017年修订),国务院令第682号,2017年10(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生态环境部令第1号,2018年4月28日;(3)《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29号2020(4)《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环境保护部(环发[2012]77号),2012年7月3日起实施;(5)《关于切实加强风险防范严格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环境保护部(环发[2012]98),(6)《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16年版)由环境保护部、国家发改委、公安部联合发布,(7)《浙江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2018年修订),浙江省人民政府第364号(8)《浙江省水土保持条例》(2017年修订),2017年9月30日;(9)《浙江省水污染防治条例》(2017年修订),2017年11月30日;(10)《浙江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2016年修订),2016年7月1日;(11)《浙江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2017年修订),2017年9月30日;33(12)浙江省人民政府第289号令《浙江省辐射环境管理办法》;(13)《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浙江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通知》(浙政发[2013]43号(14)《浙江省环境功能区划》,浙政函[2016]111号。1.1.1.3采用的标准、技术规范及规定(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6);(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2.3-2018);(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11);(6)《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输变电工程》(HJ24-2014);(7)《输变电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技术要求》(HJ1113-2020);(8)《交流输变电工程电磁环境监测方法(试行)》(HJ681-2013);(9)《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169-2018);(10)《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11)《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2)《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13)《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14)《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1.1.1.4有关规范和设计规程本次环评的输变电工程所执行的规程见表1-1。表1-1有关设计规程一览表序号标准号标准名称等级1DL/T5218-2012《220kV~750kV变电站设计技术规程》行业2GB50545-2010《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3GB50217-2018《电力工程电缆设计标准》1.1.1.5工程设计资料本次环评所采用的工程资料见表1-2。44表1-2本次环评的工程资料一览表序号工程资料名称编制单位编制时间1《嘉兴1#海上风电220kV送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浙江华云电力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1.1.1.6环评委托书和相关批准文件(1)环评委托书(附件一(2)嘉发改[2019]294号,关于嘉兴(1号)海上风电220kV送出工程项目核准的批复(附件二);(3)浙电经研规[2019]560号国网浙江经研院《关于嘉兴1号、2号海上风电220kV送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评审意见》(附件三);(4)浙环辐验[2014]75号,关于500kV汾湖变扩建第三台主变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意见的函(附件四);(5)本工程线路路径的盖章意见(附件五);(6)检测报告(附件六);(7)专家审查意见及修改清单(附件七)。本工程主要环境影响评价因子见表1-3。表1-3本工程主要环境影响评价因子一览表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6)、《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输变电工程》(HJ24-201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和《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11)确定本次评价工作的等级。•电磁环境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输变电工程》(HJ24-2014)中有关规定,110kV地下电缆线路的电磁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三级,220kV架空输电线路边导线地面投影外两侧各15m范围内有电磁环境敏感目标,电磁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二级,本期在汾湖500kV变电站内预55留场地扩建220kV间隔1个,不新征土地,进行电磁环境影响分析。•声环境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规定:建设项目所处的声环境功能区为GB3096规定的1类、2类地区,或建设项目建设前后评价范围内敏感目标噪声级增高量达3~5dB(A)(含5dB(A)),或受噪声影响人口数量增加较多时,按二级评价;建设项目所处的声环境功能区为GB3096规定的3类、4类地区,或建设项目建设前后评价范围内敏感目标噪声级增高量在3dB(A)以下(不含3dB(A)),且受影响人口数量变化不大时,按三级评价。本工程线路经过的声环境功能区为1类、2类和4a类区。在确定评价工作等级时,如建设项目符合两个以上级别的划分原则,按较高级别的评价等级评价,因此,本工程的声环境影响评价等级确定为二级。•生态环境输变电工程属点-(架空)线工程,本工程线路路径长度小于100km,占地面积小于2km2,不涉及特殊生态敏感区和重要生态敏感区,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11)中的相关规定,本工程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确定为三级。•地表水本工程输电线路运行期无废水产生,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2.3-2018),本工程的水环境影响评价以分析说明为主。本工程施工期间的施工扬尘影响较小,本次环评中施工扬尘对大气环境影响以分析说明为主。•工频电场、工频磁场: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输变电工程》(HJ24-2014),本工程确定以汾湖500kV变电站220kV间隔扩建侧围墙外40m、电缆管廊两侧边缘各外延5m(水平距离)、220kV架空输电线路边导线地面投影外两侧各40m区域为评价范围。•声环境: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输变电工程》(HJ24-2014),本次汾湖500kV变电站扩建220kV出线间隔,不会改变周围的声环境质量现状。因此,本工程确定以汾湖500kV变电站220kV间隔扩建侧围墙外50m、220kV架空输电线路边导线地面投影外两侧各40m区域为评价范围。66•生态环境: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输变电工程》(HJ24-2014),确定以变电站围墙外500m内区域、电缆线路管廊两侧边缘各外延300m内的带状区域、架空输电线路边导线地面投影外两侧各300m内的带状区域为评价范围。嘉兴1号海上风电220kV送出工程包括汾湖500kV变电站220kV间隔扩建工程和浙能计量站~汾湖220kV线路工程(含汾湖~共建线路)。工程的组成及建设规模详见表1-4。表1-4工程的构成及规模序号工程名称性质规模进展阶段1汾湖500kV变电站220kV间隔扩建工程扩建本期扩建500kV汾湖变220kV间隔1个。可研2浙能计量站~汾湖220kV线路工程新建新建220kV双回路架空线路2×53.2km(其中与华能计量站~共建同塔线路2×34.4km,利用汾湖~共建220kV线路路径新建线路2×18.8km);汾湖变出口段利用汾湖~共建线增容改造220kV双回架空线路2×1.6km;新建220kV单回路架空线路长1.5km;改造110kV单回架空线路为电缆0.6km。新建段导线采用2×JL/G1A-630/45钢芯铝绞线,增容段导线采用2×JNRLH60/LB1A-400/35铝包钢芯耐热铝合绞线,110kV电缆采用YJLW03-64/1101×630交联聚乙烯电力电缆。可研嘉兴1号海上风电220kV送出工程位于嘉兴市境内,沿线经过平湖市、嘉兴市南湖区和嘉善县。本工程地理位置示意图见图1-1。汾湖变220kV配电装置朝北布置,远景出线规模16回,自西向东分别为:备用Ⅰ、湖共4Q31、备用Ⅱ、备用Ⅲ、湖进4Q28、湖前4Q27、湖汾4Q26、湖南4Q25、汾阳4Q24、汾正4Q23、备用Ⅳ、备用Ⅴ、汾善4Q20、汾嘉4Q19、汾云4Q18、汾东4Q17。本期将原“湖共4Q31”间隔更名为“浙能平湖”,同时扩建“备用Ⅰ”间隔,更名为“湖共4Q31”。本次间隔扩建是站内预留场地进行,不新征土地。自西南向东北间隔布置如下:77本期扩建后湖共4Q31浙能平湖备用Ⅱ备用Ⅲ湖进4Q28湖前4Q27湖汾4Q26湖南4Q25汾阳4Q24汾正4Q23备用Ⅳ备用Ⅴ汾善4Q20汾嘉4Q汾云4Q汾东4Q汾湖500kV变电站220kV间隔扩建工程周围环境示意图见图1-2。线路从浙能计量站架空出线后,与华能计量站~共建线路合并为双回路架设,沿通港路和规划路绿化带走线至黄姑塘北侧,采用窄基钢管塔架设,路径长2.0km,期间跨越LNG管线、化工管廊、规划货运电气化铁路、35kV新玻/华玻华辰支线、平湖市天美不锈钢有限公司、平湖市沃龙制衣厂、退役35kV线路,线路北上沿浙江与上海省界附近走线,跨越35kV石塘线、110kV独山港热电厂送出线路(在建)、村临时用房、S101省道,沈海高速、规划货运电气化铁路、规划沪乍杭高铁,至跃进河北侧后转向东走线,跨越平廊公路、朱平公路、110kV平东~丰收线路(在建)、110kV平东~泖河线路(规划)、六里塘、35kV建埭线、35kV建溪/共埭线、110kV共溪/共洋线,至上海塘东侧交叉换位后,向东跨越乍兴公路(在建)、上海塘,至上海塘西侧后向南走线,跨越35kV建秀线、220kV湖共线,至北市河与上海塘交汇处南侧,线路一回向西,将汾湖~共建220kV单回线改建为双回路(一回给本工程),跨过北市河、杭州湾环线高速、沪昆高速、沪杭高铁、规划苏嘉高铁,利用110kV亭桥线通道钻越500kV汾王/湖店线、500kV汾云/汾翔线,避让大桥镇胥山村后,接回原220kV汾湖~共建双汾湖变出口段利用汾湖~共建线双回路杆塔增容改造,接入汾湖变。新建220kV双回路架空线路2×53.2km(其中与华能计量站~共建同塔线路2×34.4km,利用汾湖~共建220kV线路路径新建线路2×18.8km汾湖变出口段利用汾湖~共建线增容改造220kV双回架空线路2×1.6km;新建220kV单回路架空线路长1.5km;改造110kV单回架空线路为电缆0.6km。线路路径示意图见图1-3。根据现场调查,本工程线路路径的选择遵循了如下原则:(1)本工程选线已避开了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环境敏感区。(2)合理规划输电线路走向,科学利用已有走廊资源,避免大面积房屋拆迁,尽量避免对房屋影响,不占或少占耕地。88(3)充分考虑了平湖市规划等地方规划要求,本工程线路尽可能的沿平湖市和上海市省界附近走线,增容改造段线路绕开了原线路横穿的大桥镇胥山村规划村庄,减轻了线路对平湖市总体规划等地方规划的影响。综上所述,本工程选线充分考虑了地方规划和对沿线环境敏感目标的影响,尽可能的避绕了居民房集中区域,节约利用土地资源。目前,本工程线路路径方案已经取得当地规划部门、地方政府的书面意见。因此,线路路径的选择是合理的。本工程线路新建段导线采用2×JL/G1A-630/45钢芯铝绞线,增容段导线采用2×JNRLH60/LB1A-400/35铝包钢芯耐热铝合绞线,110kV电缆采用YJLW03-64/1101×630交联聚乙烯电力电缆。本工程塔型图见图1-4。本工程输电线路主要交叉跨越见表1-5。表1-5本工程交叉跨越一览表名称次数名称次数高铁2次电气化铁路2次220kV电力线2次高速公路本工程线路跨越河流约9次,采用一档跨越,不在水体中立塔,跨越的水体主要功能为工业用水、农业灌溉用水。根据《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GB50545-2010)的要求,220kV导线对地和交叉跨越距离见表1-6。表1-6导线对地和交叉跨越距离对地距离非居民区6.5m居民区7.5m交叉跨越房屋建筑物6.0m公路(地面)8.0m弱电线和电力线4.0m铁路至标准轨8.5m至电气轨顶12.5m至承力索或接触4.0m不通航河流至百年一遇洪水位4.0m至冬季冰面6.5m通航河流至五年一遇洪水位7.0m至最高航行水位的最高船桅顶3.0m99嘉兴1号海上风电220kV送出工程线路路径取得了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的书面同意意见。线路走廊的规划许可意见及上述意见的落实情况见表1-7(工程批复文件见附件三)。表1-7嘉兴1号海上风电220kV送出工程的批复文件一览表序号相关部门意见落实情况1浙江独山港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同意220千伏海上风电送出线路初步路由,待下一步初步设计阶段需进一步细化完善-2平湖市独山港区规划建设局盖章同意-3平湖市新埭镇人民政府原则性同意本路径,建议在施工图过程中作进一步优化-4平湖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原则同意该工程线路路径方案,建议你公司在工程设计上进一步优化方案-5平湖市广陈镇人民政府盖章同意-6平湖市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套用北市河最新红线,请设计核移;平兴公路东侧移至北市河南侧7平湖市新仓镇人民政府经涉及村协商考量,原则上同意该廊道线路方案,请对涉及农房敏感点再进一步优化8嘉善县大云镇人民政府盖章同意-9嘉善县人民政府罗星街道办事处盖章同意-嘉善县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盖章同意-嘉兴科技城规划分局盖章同意-风能资源是清洁的可再生能源,浙江电网隶属于华东电网,目前网内燃煤电厂占比高,燃煤电厂在消耗煤炭资源的同时,还产生了大量的SO2、CO2、CO、NOX、烟尘等污染环境和造成温室效应的有害气体,对环境和生态造成不利影响。积极开发风电是应对气候变暖、响应国家政策的需要,也是改善浙江地区能源结构,保持浙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战略。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浙江省风电发展规划,发展清洁能源,促进节能减排,浙能集团拟在杭州湾海域建设浙能嘉兴1号海上风电场,装机容量为300MW,浙能嘉兴1号计划于2020年投产全部机组。目前,已取得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发展改革委关于浙能嘉兴1号海上风电场工程项目核准的批复》(浙发改能源〔2017〕718号)、《省发展改革委关于浙能嘉兴1号海上风电场工程初步设计的批复》(浙发改设计〔2019〕49号)。为满足嘉兴1号海上风电场电力送出,建设其220kV送出工程是必要的。1.7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嘉兴1号海上风电220kV送出工程为新建项目,本期500kV汾湖变扩建220kV间隔1个,500kV汾湖变电站前期工程已进行了竣工环保验收。根据现状监测,汾湖500kV变电站220kV间隔扩建侧厂界和输电线路沿线环境敏感目标处的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度和噪声均满足相应的评价标准的要求。2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简况平湖市平湖市地处长江三角洲,位于杭嘉湖平原东北部,南濒杭州湾,东临上海市,地理坐标介于北纬30°35′~30°52′,东经120°57′~121°16′(不包括海域)。平湖属江南古陆外缘杭州湾凹陷,为一冲积平原。境内地势平坦,平均海拔2.8m,除东南沿海有呈带状分布的20座低丘和11座岛礁外,余为大片平原。平湖市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约16℃,年平均日照约2000h,年平均降水量约1170mm,全年无霜期约225天。嘉善县嘉善地处太湖流域杭嘉湖平原,位于浙江省东北部、江浙沪两省一市交汇处,东邻上海市青浦、金山两区,南连平湖市、嘉兴市南湖区,西接嘉兴市秀洲区,北靠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和上海市青浦区,处于长江三角洲的中心地带。嘉善境域轮廓呈田字形,地势南高北低,平均高3.67m。县境内东西流向的有太河泾港、大寨河、圩水港、贺汇港、斜塘,南北向的芦墟塘等河流流经镇域,是西水东泻的主要泄洪通道。县境北部多湖荡,水域面积750亩以上的有:汾湖、长白荡、夏墓荡、祥符荡、蒋家漾、马斜湖、北许漾、沉香荡、白鱼荡、西浒荡、六百亩荡。嘉善县位于北亚热带南缘的东亚季风区,四季分明、温和湿润、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宜于作物生长,地处沿海中纬度地带,气候变化明显,具有春湿、夏热、秋燥、冬冷的特点,主要的灾害性天气有暴雨、连阴雨、干旱、寒潮、大雪、大雾、高温和台风。历年平均气温15.8℃,极端最低气温-10.8℃,极端最高气温40.7℃,平均无霜期233.6天,年平均结冰天数39天。南湖区南湖区是浙江省嘉兴市辖区,为嘉兴市主城区,位于浙江省北部杭嘉湖平原,东邻上海,西靠杭州,北依苏州,南濒杭州湾,是嘉兴市经济、政治、文化、商贸中心。南湖区内地势低平,平均海拔3.7m。南湖,面积仅有800余亩,南湖由运河各渠汇流而成,上承长水塘和海盐塘,下泄于平湖塘和长纤塘,南湖四周地势低平,河港纵横。南湖区地处北亚热带南缘,属东亚季风区,冬夏季风交替显著,四季分明,气温适中,雨水丰沛,日照充足,具有春湿、夏热、秋燥、冬冷的特点。根据现状调查,本工程线路途经区域的地形地貌类型为平原区,地面标高一般在1.80~3.15m左右,沿线地形比例:平地40%、泥沼40%、河网20%。本工程不经过自然保护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保护地等特殊保护地,沿线主要植被为低矮草木、灌木、行道树、水稻等农田作物以及香樟等植被,沿线未发现需要特别保护的野生动植物。3环境质量现状3.1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辐射环境、生态环境)本项目为嘉兴1号海上风电220kV送出工程,为了解工程周围的电磁及声环境现状,我公司委托国电南京电力试验研究有限公司的监测人员于2020年1月对变电站间隔扩建处和输电线路沿线环境敏感目标处的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及噪声进行了现状监测,情况如下:(1)监测项目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度:地面1.5m高的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度。声环境现状值:地面1.2m的等效连续A声级(LeqdB(A))。(2)监测方法•《交流输变电工程电磁环境监测方法(试行)》(HJ681-2013)。•《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3)监测仪器①工频电场、工频磁场采用NBM-550场强仪,检定有效期为2019年12月30日~2020年12月29日,检定证书编号为E2019-0119140,年检单位为江苏省计量科学研究院。主机出厂编号:H-0638主机频率范围:5Hz~60GHz。探头出厂编号:310WY80441探头频率范围:1Hz~400kHz量程范围:电场5mV/m~100kV/m,磁场0.3nT~10mT。②声环境采用AWA6228+型声级计,检定有效期为2019年12月4日~2020年12月3日,检定证书编号为E2019-0110067,年检单位为江苏省计量科学研究院。出厂编号:00310405频率范围:10Hz~20kHz量程范围:25dB(A)~130dB(A)(4)监测布点①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原则上选择变电站间隔扩建处和输电线路沿线环境保护目标处布设监测点。监测点位见图1-2、图3-1~图3-41。②声环境在变电站间隔扩建处和输电线路沿线环境保护目标处设置了噪声现状监测点,监测点位(5)监测时间及气象条件夜间22:00~0:30,阴,5~6℃,湿度64%~66%,风速1.2~1.3m/s;夜间22:00~0:20,多云,7~8℃,湿度63%~65%,风速0.9~1.0m/s;夜间22:00~24:00,多云,6~7℃,湿度63%~65%,风速1.0~1.2m/s。(6)监测结果表3-1汾湖500kV变电站220kV间隔扩建工程现状监测结果序号测点位置厂界环境噪声dB(A)工频电场强度(kV/m)工频磁感应强度(μT)昼间夜间1汾湖500kV变电站220kV间隔扩建处围墙外44.843.20.387标准限值60504.0根据现状监测结果,汾湖500kV变电站220kV间隔扩建处围墙外的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度满足4kV/m、100μT的标准限值要求,厂界环境噪声监测值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2类标准的要求。表3-2浙能计量站~汾湖220kV线路工程现状监测结果序号测点位置声环境dB(A)工频电场强度(kV/m)工频磁感应强度(μT)昼间夜间1线路西南侧约10m处平湖一体化产业基地门口--0.0212线路东北侧约25m处安佐化学有限公司--0.0213线路西北侧约30m处旗滨玻璃厂宿舍楼---20.0194线路西北侧约30m处新建厂房---20.0205线路东侧约10m处前进村东杨家宅基21-1#等41.136.50.0196线路西北侧约10m处双红村周家埭4-8#等41.035.9-30.0207线路西北侧约35m处芦湾村曹家堰20#40.535.80.0188线路西北侧约35m处芦湾村鸡行里33#40.235.7-30.0189线路西南侧约30m处庆丰村周家圩1#41.336.50.020线路东北侧约25m处芦湾村王家浜民房41.436.80.020线路西南侧约30m处芦湾村东马家桥18-2#等40.836.0-20.075线路东北侧约15m处芦湾村东马家桥17#41.036.1-30.020线路东北侧约25m处芦湾村陶家浜16#等41.937.60.024线路北侧约30m处芦湾村范家圩5#41.536.9-30.031线路南侧约30m处芦湾村囤里4#41.036.30.019线路西南侧约35m处杉青港村东陆家浜5#40.436.0-30.019线路西侧约15m处杉青港村东潘嘉浜4#39.935.2-30.018线路西北侧约15m处中华村胡家宅基35#等43.639.10.023线路东南侧约25m处中华村胡家宅基28#等44.239.30.02120线路东南侧约10m处中华村计家圩民房40.936.60.02321线路东南侧约10m处中华村杨盛路民房41.536.9-30.02022线路东南侧约5m处天饰丽服饰--0.04123线路西北侧约25m处中华村民房41.738.2-30.01824线路东南侧约15m处中华村先生埭30#等41.137.5-30.01725线路西北侧约30m处中华村先生埭1#等41.337.4-30.02226线路西北侧约30m处泗泾村北坟漾1#等40.136.30.02827线路东南侧约25m处泗泾村夏家浜19#等40.336.9-30.01928线路西南侧约25m处山塘村戚家埭19#等39.935.60.01929线路西南侧约15m处泗泾村戴雪明家39.735.00.01830线路西南侧约35m处泗泾村龙湾庙26#41.237.3-30.01931线路西北侧约30m处港中村陈家宅基8#41.037.3-30.02332线路东南侧约30m处港中村陈家宅基6#等41.337.50.02033线路东北侧约10m港中村陈家宅基31#41.437.80.02434线路北侧约10m处港中村马家桥3-13#41.236.90.02335线路北侧约20m处港中村马家村28#46.741.90.02236线路正下方港中村水产种苗公司---20.05237线路西北侧约35m处港中村北塘港35#42.537.70.02038线路东侧约30m处港中村北塘港30#42.137.4-30.02039线路西南侧约15m处嘉兴创达资源综合利用有限公司--0.02140线路南侧约30m处鱼圻塘村肖家浜1-3#41.737.80.01841线路北侧约30m处鱼圻塘村肖家浜民房41.337.20.02042线路东北侧约30m处前港村张家浜11#41.236.40.01743线路南侧约35m处民主村水家浜5#40.936.20.01844线路北侧约25m处塘口村崔泾桥2#42.838.2-30.01745线路北侧约30m处钟南村民房41.837.7-10.43246线路南侧约10m处浙江莎普爱思药业股份有限公司--0.02347线路南侧约10m处浙江日新华顿精密特殊钢有限公司---20.02748线路东北侧约10m处钟埭村南村7#41.537.4-10.85749线路东北侧约35m处钟埭村西张家浜9#42.137.70.05350线路北侧约20m处钟埭村盛家浜23-27#41.036.9-10.57351线路南侧约30m处钟埭村龙潭41.337.0-20.084浜25-28#52线路北侧约10m处丰南村乌子浜9#40.836.1-10.54553线路北侧约10m处倪家浜村屠家浜新建房42.737.954线路北侧约20m处倪家浜村张泾港民房41.336.60.23155线路西南侧约30m处倪家浜村北石桥21#等42.138.1-10.72256线路西南侧约30m处倪家浜村中巨里3#41.837.9-20.13157线路北侧约35m处花园村胡家埭民房41.737.30.16558线路东北侧约25m处胥山村光明桥2#40.836.20.29459线路东南侧约30m处胥山村三塘桥民房43.238.80.05060线路东北侧约20m处胥山村三塘桥5#44.139.30.03661线路正下方忠浩建材--0.06862线路西南侧约15m处胥山村民房42.137.70.02563线路东南侧约10m处胥山村三片区民房42.637.80.04864线路西南侧约25m处嘉兴市绿江葡萄专业合作社---10.39265线路东侧约5m处胥山村章店42.137.50.19566线路西侧约15m处胥山村章店23#等41.737.2-10.305标准限值70/60/5555/50/454.0浙能计量站~汾湖220kV线路工程沿线各环境保护目标的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度满足4kV/m、100μT的标准限值的要求,声环境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相应标准的要求。3.2主要环境敏感目标(列出名单和保护级别)根据现场踏勘及工程设计资料,以及嘉兴1号海上风电220kV送出工程所经地区情况的了解,本次环评的输电线路工程不占用自然保护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保护地和森林公园等特殊保护地,线路沿线无压覆矿产资源等情况。主要环境敏感目标为220kV架空输电线路边导线地面投影外两侧各40m、电缆管廊两侧边缘各外延5m(水平距离)内区域的住宅、学校、医院、办公楼、工厂等有公众居住、工作或学习的建筑物,主要保护对象为人群。根据现状调查,及嘉兴1号海上风电220kV送出工程环境敏感目标见表3-3。表3-3本工程环境敏感目标表工程名称地理位置环境敏感方位及距离规模(评价范围环境影响噪声执行标准dB(A)(昼/夜)汾湖500kV变电站220kV间隔扩建工程嘉善县罗星街道评价范围内无环境敏感目标60/50浙能计量站~汾湖220kV线路工程平湖市独山港镇平湖一体化产业基地双回架空线路西南侧约10m(新建段)4栋,1-2层平顶-安佐化学有限公司双回架空线路东北侧约25m(新建段)2栋,2-3层平顶-旗滨玻璃厂宿舍楼双回架空线路西北侧约30m(新建段)平顶-新建厂房双回架空线路西北侧约30m(新建段)平顶-前进村东杨家宅基21-1#等双回架空线路东侧约10m(新建段)2户,1-3层尖顶55/45平湖市新仓镇双红村周家埭4-8#等双回架空线路西北侧约10m(新建段)顶55/45芦湾村曹家堰20#双回架空线路西北约35m(新建段)1户,1~2层尖顶55/45芦湾村鸡行里33#双回架空线路西北侧约35m(新建段)尖顶55/45庆丰村周双回架空线路西南侧约30m(新建段)尖顶55/45芦湾村王家浜周小弟家双回架空线路东北侧约25m(新建段)尖顶55/45芦湾村东马家桥双回架空线路西南侧约30m尖顶55/4518-2#等(新建段)芦湾村东马家桥双回架空线路东北侧约15m(新建段)尖顶55/45芦湾村陶等双回架空线路东北侧约25m(新建段)2户,1-2层尖顶55/45芦湾村范家圩5#双回架空线路北侧约30m(新建段)尖顶55/45芦湾村囤里4#双回架空线路南侧约30m(新建段)尖顶55/45杉青港村东陆家浜5#双回架空线路西南侧约35m(新建段)尖顶55/45杉青港村东潘嘉浜4#双回架空线路西南侧约15m(新建段)尖顶55/45中华村胡家宅基35#等双回架空线路西北侧约15m(新建段)尖顶70/55中华村胡家宅基28#双回架空线路东南侧约25m(新建段)尖顶70/55中华村计家圩民房双回架空线路东南侧约10m(新建段)尖顶55/45中华村杨盛路民房双回架空线路东南侧约10m(新建段)尖顶55/45中华村店铺双回架空线路东南侧约30m(新建段)尖顶55/45天饰丽服饰双回架空线路东南侧约5m(新建段)3间,1-2层平顶-中华村吴祥根家双回架空线路西北侧约25m(新建段)尖顶55/45中华村先生埭30#等双回架空线路东南侧约15m(新建段)尖顶55/45中华村先生埭1#等双回架空线路西北侧约30m(新建段)尖顶55/45平湖市广陈镇泗泾村北坟漾1#等双回架空线路西北侧约30m(新建段)1-3层尖顶55/45泗泾村夏等双回架空线路东南侧约25m(新建段)尖顶55/45山塘村戚等双回架空线路西南侧约25m(新建段)尖顶55/45泗泾村戴雪明家双回架空线路西南侧约15m(新建段)尖顶55/45泗泾村龙湾庙26#双回架空线路西南侧约35m(新建段)尖顶55/45港中村陈家宅基8#双回架空线路西北侧约30m(新建段)尖顶55/45港中村陈家宅基6#等双回架空线路东南侧约30m(新建段)尖顶55/45港中村陈家宅基31#双回架空线路东北侧约10m(新建段)尖顶55/45港中村马家桥双回架空线路北侧约10m(新建段)1-3层尖顶55/45港中村马家村28#双回架空线路北侧约20m(新建段)尖顶60/50港中村水产种苗公司双回架空线路尖顶-港中村北塘港35#双回架空线路西北侧约35m(新建段)尖顶55/45港中村北塘港30#双回架空线路东侧约30m(新建段)尖顶55/45嘉兴创达资源综合双回架空线路西南侧约15m1处,1-3层尖顶-利用有限公司(新建段)鱼圻塘村 双回架空线路南侧约30m(新建段)尖顶55/45鱼圻塘村肖家浜民房双回架空线路北侧约30m(新建段)尖顶55/45前港村张双回架空线路东北侧约30m(新建段)尖顶55/45民主村水家浜5#双回架空线路南侧约35m(新建段)尖顶55/45平湖市钟埭街道塘口村崔泾桥2#双回架空线路北侧约25m(新建段)尖顶55/45钟南村民房双回架空线路北侧约30m(新建段)尖顶55/45浙江莎普爱思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双回架空线路南侧约10m(新建段)1处,1-5层平顶-浙江日新华顿精密特殊钢有限公司双回架空线路南侧约10m(新建段)平顶-钟埭村南村7#双回架空线路东北侧约10m(新建段)尖顶55/45钟埭村西张家浜9#双回架空线路东北侧约35m(新建段)尖顶55/45钟埭村盛家浜23-27#双回架空线路北侧约20m(新建段)5户,1-3层尖顶55/45钟埭村龙潭浜25-28#双回架空线路南侧约30m(新建段)4户,1-3层尖顶55/45嘉兴市南湖区大桥镇丰南村乌子浜9#双回架空线路北侧约10m(新建段)尖顶55/45倪家浜村屠家浜新双回架空线路北侧约10m尖顶55/45建房(新建段)倪家浜村张泾港段伟家等双回架空线路北侧约20m(新建段)2户,2-3层尖顶55/45倪家浜村北石桥21#等双回架空线路西南侧约30m(新建段)2户,1-2层尖顶55/45倪家浜村中巨里3#双回架空线路西南侧约30m(新建段)尖顶55/45嘉兴市南湖区大桥镇花园村胡家埭民房双回架空线路北侧约35m(新建段)尖顶55/45胥山村光双回架空线路东北侧约25m(新建段)尖顶55/45胥山村三塘桥民房双回架空线路东南侧约30m(新建段)尖顶55/45胥山村三塘桥5#双回架空线路东北侧约20m(新建段)1-3层尖顶70/55忠浩建材双回架空线路1处,1-2层尖顶-胥山村民房双回架空线路西南侧约15m(新建段)2户,2-3层尖顶55/45胥山村三片区民房、看护房双回架空线路东南侧约10m(新建段)3户,1-4层尖顶55/45嘉兴市绿江葡萄专业合作社双回架空线路西南侧约25m(增容改造段)尖顶-胥山村章双回架空线路容改造段)尖顶55/45胥山村章店23#等双回架空线路西侧约15m(增容改造段)4户,2-3层尖顶55/45注:E-工频电场、B-工频磁场、N-噪声4评价适用标准环境质量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嘉兴1号海上风电220kV送出工程所经地区的声环境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相应标准,具体情况见表4-1和表4-2。表4-1环境噪声限值单位:dB(A)类别昼间夜间504055452类605065554类4a类70554b类7060表4-2具体执行的声环境质量标准项目名称标准类别嘉兴1号海上风电220kV送出工程注:环境敏感目标位于朱平公路等道路两侧区)内区域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4a类标准;位于集镇区域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位于乡村区域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类标工频电场、工频磁场依据《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表1“公众曝露控制限值”规定,为控制本工程工频电场、磁场所致公众曝露,环境中电场强度控制限值为4kV/m,架空输电线路线下的耕地、园地等场所电场强度控制限值为10kV/m,且应给出警示和防护指示标志;磁感应强度控制限值为100μT。污染物排放标准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汾湖500kV变电站的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即昼间60dB(A),夜间50dB(A)。施工期场界噪声排放标准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具体见表4-3。表4-3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单位:dB(A)昼间夜间7055总量控制指标无5建设项目工程分析输电线路计量站5.1工艺流程简述(图示)输电线路计量站在输送电能时,采用220kV高压输送可减少线路损耗,提高能源利用率。由于高压电能不能直接提供给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使用,必须进行逐级降压。输电线路是从电厂或变电站向消费电能地区输送大量电能的主要渠道或不同电力网之间互送大量电力的联网渠道,是电力系统组成网络的必要部分。输电线路一般采用架空和电缆两种方式,架空线路一般由塔基、杆塔、架空线以及金具等组成。架空线是架空架设的用以输送电力的导线和用以防雷的架空地线的统称,架空线具有低电阻,高强度的特性,可以减少运行的电能损耗和承受线路上动态和静态的机械荷载。本次输电线路工程的工艺流程与对环境的影响过程如图5.1所示。运行期: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噪声变电站施工期:占用土地、植被破坏、施工噪声、施工扬尘、固体废弃物、施工废水及生活污水图5.1输变电工程工艺流程示意图架空输电线路主要施工活动包括修建少量简易道路、材料运输、铁塔基础施工、铁塔组立、导线和避雷线的架设等几个方面。电缆线路采用排管敷设方式,主要包括土方开挖、顶进、管内口找平、材料运输等方面。(1)生态环境施工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为施工时的临时占地,应在施工结束后,及时对临时占地的地表植被进行恢复。牵张场的设置应尽量少占地,减少植被破坏,施工过程中同时进行植被恢复,尽量将生态影响降到最低。(2)噪声施工期主要的噪声源为材料运输的汽车以及小型施工器具等。(3)废(污)水工程施工期间的主要水污染物包括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和施工场地的生产废水。(4)扬尘、粉尘来自基础开挖、土方及材料运输时产生的扬尘和粉尘。(5)固体废物施工期的固体废物主要有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以及建筑垃圾。(1)电磁影响输电线路在运行过程中,电流在导线中的流动会使周围一定范围产生一定强度的工频电场、工频磁场。(2)噪声架空输电线路运行,对周围的声环境影响很小。电缆线路敷设于地下,对周围的声环境无影响。(3)废水输电线路运行,不产生污废水。(4)固体废物输电线路运行,不产生固体废物。(5)土地占用运行期的土地占用主要是项目建成后塔基处的永久占地。本工程线路新建杆塔约196基,占地面积约为36100m2。电缆线路施工结束后,上方恢复原有功能,不占用土地。‘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类型排放源(编号)污染物名称处理前产生浓度及产生量(单位)排放浓度及排放量(单位)大气污染物施工扬尘;运行期无大气污染物TSP少量少量水污染物施工废水和施工人员生活污水;运行期无水污染物COD、氨氮少量施工废水经过沉淀处理后用于洒水抑尘;施工人员生活污水利用租住地已有的污水处理设施进行处理电磁环境施工期无电磁环境影响;运行期的输电线路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工频电场强度:<4kV/m(居民区)、<10kV/m(架空输电线下的耕地、道路等场所)工频磁感应强度:<100μT固体废物施工场地垃圾少量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定期清理,送交至指定场所进行处理;拆除的导线和铁塔由建设单位回收利用噪声施工噪声施工器具等-符合《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GB12523-2011)要求运行噪声输电线路架空输电线路运行对周围的声环境影响较小,地下电缆对周围声环境无影响主要生态影响本工程线路沿线以农田、河网为主。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表现在土地占用、地表植被破坏和施工作业扰动引起的水土流失等方面。施工时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水土保持措施,可有效控制水土流失,保护区域生态环境,使本工程的建设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7环境影响评价输电线路施工涉及塔基处土石方开挖和电缆沟开挖,施工机械(挖掘机、运输车辆等)产生的噪声对周围声环境有一定的影响。由于施工点分散、施工量小、历时短,对环境的影响是小范围的、短暂的,并随着施工的结束,其对声环境的影响也将随之消失。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采用低噪声水平的施工机械设备;施工噪声需满足《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的要求,加强施工噪声的管理,做到预防为主,文明施工,最大程度减轻施工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同时,避免夜间施工,如因工艺特殊情况要求,需在夜间施工而可能对周边居民产生环境噪声污染时,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的规定,取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有关主管部门的书面同意,并公告附近居民,方可施工。综上所述,本工程施工噪声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较小,施工结束后噪声影响即可消失。输电线路施工期的施工人员统一集中居住在施工点附近村庄租住的民房内,生活污水依托租住地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施工期施工现场的用水量很小,少量施工废水经沉淀处理后用于洒水抑尘。本工程线路跨越河流约9处,均采用一档跨越,跨越的水体属于工业用水、农业灌溉用水。塔基的设立应远离水体,施工期加强管理,塔基开挖采取有效水土保持措施,禁止将临时占地设置于水体范围内,禁止在水体范围内取土和排放废水、固废。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减轻施工期对跨越水体的影响。施工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为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施工期间施工人员日常生活产生的生活垃圾应集中堆放,交由当地环卫部门定期运至城市垃圾处理中心处理。施工建筑垃圾主要为施工废料及边角余料,边角余料由厂家回收,施工废料集中堆放,并及时清运。本次拆除220kV湖共4Q31线21.3km,拆除110kV亭桥1213线0.6km,拆除的旧铁塔、导线由建设单位统一回收利用。施工扬尘主要来自于输电线路土建施工的土方挖掘、建筑材料的运输装卸、施工现场内车辆行驶时道路扬尘等。由于扬尘源多且分散,源高一般在15m以下,属无组织排放,受施工方式、设备、气候等因素制约,产生的随机性和波动性较大。施工开挖、车辆运输等产生的扬尘短期内将使局部区域内空气中的TSP明显增加。施工过程中应采取以下环保措施:①文明施工,加强环境管理和环境监控;②施工期间使用预拌混凝土或者进行密闭搅拌,混凝土须用罐装车运至施工点进行浇筑,避免因混凝土拌制产生扬尘和噪声;③车辆运输散体材料和废物时,必须密闭、包扎、覆盖,避免沿途漏撒;④加强材料转运与使用的管理,合理装卸,规范操作;⑤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在施工期间应当及时清运,并按照市容环境卫生主管部门的规定处置,防止污染环境;⑥施工结束后,及时进行场地硬化或绿化,减少地面裸露面积。施工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土地占用、地表植被破坏和施工扰动引起的水土流失等方面。本工程线路新建杆塔约196基,占地面积约为36100m2。●永久占地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塔基、电缆开挖建设改变了土地利用功能,破坏工程区域地表植被,造成表层土壤的扰动,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区域生态环境的生态效能;由于塔基开挖量较小,工程施工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范围和影响程度有限。因此,工程建设的永久占地对区域生态环境影响有●临时占地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除永久占地外,在施工过程中的临时施工道路、施工场地、堆料场占用部分土地,使施工活动区域地表土壤扰动、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影响加剧,对区域生态环境造成一定不利的影响。但由于临时施工占地具有占地面积小、干扰程度较轻、干扰时间短以及工程占地分散的特点,工程在设计阶段通过对基面处理、基面排水、采用植被防护等水土保持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施工活动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工程施工结束后根据当地具体条件及时进行植被恢复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施工占地对区域生态系统功能的损害。因此,临时施工占地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有限。由于本工程所处区域人类活动频繁地区,本工程建设对周围区域野生动物基本无影响。此外,施工过程中对植被应加强保护、严格管理,禁止乱占、滥用和其他破坏植被的行为,除施工必须砍伐树木及铲除植被外,不允许乱砍乱伐;材料运输过程中,应充分利用现有公路。材料运至施工场地后,应合理布置,减少临时占地;塔基、电缆开挖时,进行表土剥离,将表土和熟化土分开堆放,以便施工结束后尽快恢复植被;施工后及时清理现场,尽可能恢复原状地貌,将余土和施工废弃物运出现场,并送至固定场所处理;施工结束后,对临时占地根据原有功能进行恢复。在采取上述措施后,可有效控制水土流失,保护区域生态环境,使本工程的建设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架空输电线路运行,电晕会产生一定的可听噪声,一般输电线路走廊下的噪声对声环境贡献值较小,不会改变线路周围的声环境质量现状。电缆线路运行对周围声环境无影响,本工程220kV架空输电线路采用单回路和双回路架设。为预测单回、双回架空线路运行期声环境影响,本次环评选择与本工程输电线路建设规模、导线架设布置类似的已运行的输电线路进行类比监测。(1)噪声类比监测类比监测点布设:选择与本工程220kV架空输电线路建设规模、导线架设布置类似的已运行的送电线路进行类比监测。线路噪声测量位置应在档距中央的线路中心线投影点到中心线外50m处。220kV单回架空线路的类比对象选择已运行的南通220kV常中2H30线(测点位于江苏省南通市,#34~#35塔间220kV双回架空线路的类比对象选择已运行的南通220kV洲丰4H47/4H48线(测点位于江苏省南通市,#10~#11塔间)。数据引自《南通220kV洲丰4H47/4H48线等4项线路工程周围声环境现状检测》(2016)苏核辐科(综)字第(0670)号,江苏省苏核辐射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监测时间、监测条件、监测工况:①南通220kV常中2H30线2016年6月15日,多云,25℃~32℃,相对湿度为60%~68%,风速2.0m/s~2.5m/s。220kV常中2H30线:U=221.2kV~222.3kV;I=167.9A~189.2A;②南通220kV洲丰4H47/4H48线2016年6月15日,多云,25℃~32℃,相对湿度为60%~68%,风速2.0m/s~2.5m/s。220kV洲丰4H47线:U=221.5kV~222.3kV;I=110.5A~118.9A;220kV洲丰4H48线:U=222.6kV~224.5kV;I=114.1A~121.4A。(2)监测方法按《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监测方法。(3)监测结果①220kV单回架空线路的噪声类比监测结果见表7-1所示。表7-1220kV单回架空线路运行时产生的噪声类比监测值(dB(A))距线路中心位置南通220kV常中2H30线昼间夜间045.742.3545.542.345.542.245.642.22045.342.32545.342.33045.542.53545.642.44045.542.34545.742.15045.342.3由表7-1可以看出,南通220kV常中2H30线中心弛垂断面50m范围内的噪声水平昼中1类标准(昼间55dB(A)、夜间45dB(A))的要求。②220kV双回架空线路的噪声类比监测结果见表7-2所示。表7-2220kV双回架空线路运行时产生的噪声类比监测值(dB(A))距线路中心位置南通220kV洲丰4H47/4H48线昼间夜间045.542.7545.242.645.142.344.942.22044.942.22545.142.53044.842.03545.142.44045.242.44545.142.25045.142.3由表7-6可以看出,南通220kV洲丰4H47/4H48线中心弛垂断面50m范围内的噪声水平昼间为(44.8~45.5)dB(A)、夜间为(42.0~42.7dB)(A),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1类标准(昼间55dB(A)、夜间45dB(A))的要求。(4)架空输电线路噪声类比结果预测评价由类比情况可知,架空输电线路运行期,电晕会产生一定的可听噪声,但基本不会改变线路周围的声环境质量现状。因此,可以预计在好天条件下,本次拟建的220kV架空输电线路运行产生的噪声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相应区域的标准要求,电磁噪声对线路走廊两侧居民的声环境质量影响较小。输电线路运行无废水产生。输电线路运行,无固体废物的产生。7.2.4输电线路的电磁环境影响评价通过类比调查及理论计算分析,本工程线路在经过居民区时,单回、双回架设导线均不低于10.5m,线路下方地面1.5m高度处的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度满足4kV/m、100μT标准限值的要求。根据《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的要求,220kV架空输电线路在经过非居民区时,线路保证对地6.5m的净空高度,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度满足10kV/m、100μT标准限值的要求。详见电磁环境影响专题评价。8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类型排放源(编号)污染物名称防治措施预期治理效果大气污染物施工期施工无大气污染物产生扬尘施工现场洒水抑尘;运输散体材料密闭、覆盖;弃土弃渣等合理堆放TSP排放浓度小于0.3mg/m3水污染物施工期生活污水及生产无水污染物产生BOD5、NH3-N化粪池、简易沉砂池施工废水经沉淀处理后用于洒水抑尘;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利用租住地已有的污水处理设施进行处理电磁环境施工期无电磁环境影响;运行期的输工频电场工频磁场220kV单、双回架空输电线路在经过居民区时,对地高度不低于10.5m,且在经过房屋等建筑物附近抬高导线对地高度,跨越房屋建筑物保证导线与建筑物之间至少6.0m的最小垂直距离民区)、<10kV/m(架空输电线下的耕地、道路等场所)工频磁感应强度:<100μT固体废物施工固废及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及时清运,送至指定场所进行处理不污染环境噪声施工噪声型施工器具等采用低噪声设备符合《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GB12523-2011)要求运行噪声输电线路架空输电线路运行对周围的声环境影响较小,地下电缆对周围声环境无影响生态保护措施及预期效果优化施工方案,加强科学管理,严格限制施工范围,禁止在河道两岸范围内进行采石、取土等活动,尽可能减少开挖面积,缩短作业时间,以减小施工作业对周边生态的影响。施工结束后,采取必要措施,对施工基面遗留的废弃碎石等进行清理,对硬化地面进行翻松,以便原有植被以及原种植经济作物的恢复,因而对生态环境影响不大。环保投资估算本工程的总投资为37267万元,环保投资为100万元,占总投资额的0.27%。工程名称环保措施环保投资(万元)措施要求嘉兴1号海上风电220kV送出工程水土保持(塔基绿化、植被恢复等)40减少水土流失量,保护生态环境牵张场等临时占地恢复40减少水土流失量,保护生态环境扬尘、固废处理20减少土地占用,保护生态环境9电磁场环境影响专项评价为了解和掌握嘉兴1号海上风电送出工程周围的电磁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单位委托国电南京电力试验研究有限公司对输电线路周围环境敏感目标处的电磁环境进行了现状测量,具体结果见第3.1节。本工程输电线路采用架空方式架设,受线路廊道所限,利用0.6km的110kV亭桥线路通道,该段110kV架空线路改造为电缆敷设。本次环评采用类比监测和理论预测相结合的方法来预测分析本工程线路运行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本工程架空输电线路采用单回路和同塔双回路架设,为预测输电线路运行的电磁环境影响,220kV单回架空线路类比监测对象选择已运行的220kV常海2H19线;220kV双回架空线路类比监测对象选择已运行的220kV观义26A9/26A0线;110kV电缆线路类比监测对象选择已运行的110kV泽文7K4/泽红7K5线。类比线路的电压等级、架设/敷设方式、导线/电缆型号与本工程线路相同,具有一定的可比性。类比线路参数见表9-1。表9-1本次环评及类比调查的输电线路工程参数一览表工程参数220kV单回线路220kV双回线路导线型号类比对象2×JL/G1A-630/452×JL/G1A-630/45YJLW03-64/110-1×630本次环评2×JL/G1A-630/452×JNRLH60/LB1A-400/352×JL/G1A-630/452×JNRLH60/LB1A-400/35YJLW03-64/110-1×630线路对地高度类比对象-本次环评---(1)监测项目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度。(2)监测方法采用《交流输变电工程电磁环境监测方法》(试行HJ681-2013)中所规定的工频电场、工频磁感应强度的测试方法进行测量。实际监测时,选择好天气测量,并考虑地形的影响,测点避开较高的建筑物、树木、高压线及金属结构,选择空旷地进行测试。(3)监测仪器①220kV常海2H19线NBM550工频场强仪,频率范围:1Hz~400kHz,量程范围:电场:5mV/m-100kV/m,磁场:0.3nT-10mT,在检定有效期内。②220kV观义26A9/26A0线NBM550工频场强仪,频率范围:1Hz~400kHz,量程范围:电场:5mV/m-100kV/m,磁场:0.3nT-10mT,在检定有效期内。③110kV泽文7K4/泽红7K5线NBM550工频场强仪,频率范围:1Hz~400kHz,量程范围:电场:5mV/m-100kV/m,磁场:0.3nT-10mT,在检定有效期内。(4)监测布点架空输电线路:以档距中央导线垂弧最大处线路中心的地面投影点为测试原点,沿垂直于线路方向进行,测点间距为1~5m,顺序测至线路中心外55m处止。电缆线路:以电缆线路中心正上方的地面为起点,沿垂直于线路方向进行,监测点间距为1m,顺序测至电缆管廊边缘外延6m处。(5)监测时间及气象条件①220kV常海2H19线2016年3月2日,晴,温度3~18℃,相对湿度45%~55%。②220kV观义26A9/26A0线2016年3月3日,阴,温度1℃~10℃,相对湿度:60%~65%。③110kV泽文7K4/泽红7K5线2017年3月9日,阴,温度7℃~18℃,相对湿度59%~63%。(6)监测工况表9-2监测工况序号线路名称U(kV)I(A)1220kV常海2H19线223.4~235.430.3~37.62220kV观义26A9线224.2~232.6220kV观义26A0线225.3~232.43110kV泽文7K4线115.7~116.2168.3~168.9110kV泽红7K5线118.2~118.7(7)类比监测结果①220kV单回架空线路运行产生的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度的类比监测结果见表9-3。表9-3220kV常海2H19线电磁监测结果距线路中心距离(m)工频电场强度(V/m)工频磁感应强度(μT)0514.40.3913543.30.3264554.20.3005567.40.2766502.10.2097452.30.185367.30.1780.1552098.20.1402567.30.1333054.30.0983535.40.0874020.30.078450.067506.70.0455.20.040由上表可知,220kV常海2H19线在地面高1.5m处产生的工频电场强度在(5.2~567.4)V/m,工频磁感应强度强度在(0.040~0.391)μT,各监测值均小于4kV/m、100μT的评价标准要求。因此在保证线路对地高度要求的情况下,可以预测本工程220kV单回架空线路运行产生的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度满足《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中“公众曝露控制限值”规定的工频电场强度4kV/m、工频磁感应强度100μT的控制限值。②220kV双回架空线路运行产生的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度的类比监测结果见表9-4。表9-4220kV观义26A9/26A0线电磁监测结果距线路中心距离(m)工频电场强度(V/m)工频磁感应强度(uT)00.05330.0544230.80.0525280.60.0566210.40.05170.05199.80.04282.30.0422043.80.0412531.00.039300.038359.40.036409.90.036450.034503.70.033552.30.029由上表可知,220kV观义26A9/26A0线在地面高1.5m处产生的工频电场强度在(2.3~280.6)V/m,工频磁感应强度强度在(0.29~0.56)μT,各监测值均小于4kV/m、100μT的评价标准要求。因此在保证线路对地高度要求的情况下,可以预测本工程220kV双回架空线路运行产生的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度满足《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中“公众曝露控制限值”规定的工频电场强度4kV/m、工频磁感应强度100μT的控制限值。③110kV电缆线路运行产生的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度的类比监测结果见表9-5。表9-5110kV泽文7K4/泽红7K5线电磁监测结果距电缆管廊中心投影距离工频电场强度(V/m)工频磁感应强度(μT)02.30.53612.00.50920.47630.43140.36850.33560.289由上表可知,110kV电缆线路运行产生的工频电场强度为(1.2~2.3)V/m,工频磁感应为(0.289~0.536)μT,各监测值均小于4kV/m、100μT的评价标准要求。可以预测本工程110kV电缆线路运行产生的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度满足《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中“公众曝露控制限值”规定的工频电场强度4kV/m、工频磁感应强度100μT的控制限值。(1)计算模式输电线路的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度的预测参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输变电工程》(HJ24-2014)附录中的推荐模式。①高压交流架空输电线路下空间工频电场强度的计算●单位长度导线下等效电荷的计算:高压输电线上的等效电荷是线电荷,由于高压输电线半径r远远小于架设高度h,所以等效电荷的位置可以认为是在输电导线的几何中心。设输电线路为无限长并且平行于地面,地面可视为良导体,利用镜像法计算输电线上的等效电荷。为了计算多导线线路中导线上的等效电荷,可写出下列矩阵方程:式中:[U]——各导线对地电压的单列矩阵;[Q]——各导线上等效电荷的单列矩阵;[λ]——式中:[U]——各导线对地电压的单列矩阵;[Q]——各导线上等效电荷的单列矩阵;[λ]——各导线的电位系数组成的n阶方阵(n为导线数目)。[U]矩阵可由输电线的电压和相位确定,从环境保护考虑以额定电压的1.05倍作为计算电压。图9.1对地电压计算图对于220kV三相导线,各相导线对地电压为:220kV各相导线对地电压分量为:UA=(133.4+j0)kVUB=(-66.7+j115.5)kVUC=(-66.7-j115.5)kV[λ]矩阵由镜像原理求得。地面为电位等于零的平面,地面的感应电荷可由对应地面导线的镜像电荷代替,用i,j,…表示相互平行的实际导线,用i',j',…表示他们的镜像,电位系数可写为:λij=λji式中:ε0——空气的介电常数;ε0=x10一9F/m;Ri——输电导线半径,对于分裂导线可用等效单根导线半径带入Ri计算式为: nRiR式中:R——分裂导线半径;n——次导线根数;r——次导线半径。图9.2电位系数计算图图9.3等效半径计算图由[U]矩阵和[λ],利用等效电荷矩阵方程即可求出[Q]矩阵。●计算由等效电荷产生的电场:为计算地面电场强度的最大值,通常取设计最大弧垂时导线的最小对地高度。当各导线单位长度的等效电荷量求出后,空间任意一点的电场强度可根据叠加原理计算得出,在(x,y)点的电场强度分量Ex和Ey可表示为:ExEy=Qi(yyi一)式中:xi、yi——导线i的坐标(i=1、2、…m);m——导线数目;LL,i和i——LL,对于三相交流线路,可根据公示求得的电荷计算空间任一点电场强度的水平和垂直分量 EE=EixR+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