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中学高中语文论文《论-风、雪、火-场景在《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的作用》及高考复习《论语》讲读篇目儒家思想梳理_第1页
高级中学高中语文论文《论-风、雪、火-场景在《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的作用》及高考复习《论语》讲读篇目儒家思想梳理_第2页
高级中学高中语文论文《论-风、雪、火-场景在《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的作用》及高考复习《论语》讲读篇目儒家思想梳理_第3页
高级中学高中语文论文《论-风、雪、火-场景在《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的作用》及高考复习《论语》讲读篇目儒家思想梳理_第4页
高级中学高中语文论文《论-风、雪、火-场景在《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的作用》及高考复习《论语》讲读篇目儒家思想梳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孝感高级中学高中语文论文《论“风、雪、火”场景在《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的作用》摘要【关键词】风、雪火 环境描写环境的作用我们在阅读小说第十回即《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时,感受到作者花费大量笔墨在描摹林冲这个人物,其中作者运用了大量的动作、语言以及心理方面的描写来塑造人物。环境描写花费的笔墨甚少,可是这寥寥几笔的点睛之效确是无可替代。小说的人物塑造以及故事情节展开都必须在特定的背景之中,因此环境为人物的活动提供了“底色”,对人物性格的培养也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这第十回的回目全称为“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陆虞侯火烧草料场”,作者落笔中处处不忘记“风、雪、火”,以小处见精妙,以细节铸经典。第一,“风、雪”为人物的活动营造意境和渲染气氛。试看林冲刚到草料场,“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矛盾冲突的浪头也渐渐涌起;到林冲买酒时,“那雪正下得紧”了,情节的紧张气氛也在不断增浓;最后到林冲在山神庙前手刃仇人时,“那雪下得更猛”。这些描写不但很好的渲染了气氛,为塑造人物服务;而且对雪的本身描写也生动逼真。“从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到“那雪正下得紧”,接着“越下得紧”,到最后“那雪越下得更猛”,作者巧妙地抓住了下雪各个阶段的不同特征,用准确、简练的语言,恰当的表现出来,使人读了如临其境。鲁迅先生在他题名为《“大学纷飞”》的杂文中,曾经这样说道:“《水浒传》里的一句话‘那雪正下得紧’,就是接近现代的大众语的说法,比‘大雪纷飞’多两个字,但那‘神韵’却好得远了。”这种评价是中肯而又恰当的。第二,“风、雪”引人物出场,推动小说情节的发展。林冲到草料场时正是风雪交加,草屋“四下里崩坏”,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林冲“觉得身上寒冷”,想喝酒驱寒才会“投东”而去,到市井去沽酒,也因此得遇山神庙。林冲去打酒,一路上“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那雪正下得紧”。打酒回来“仍旧迎着朔风”,而雪“到晚越下得紧了”,致使林冲住的草屋塌了,这使林冲想起了离这半里有座古庙,可以安身。正由于风大雪紧,为了挡风雪,林冲才用大石头靠住门,致使陆虞侯三人没能直闯进山神庙来。正因为风大雪紧,陆虞侯一伙人放完火,就直奔山神庙来避风雪。草屋被风雪压塌,林冲才到山神庙夜宿,因此才和陆谦等人相遇,洞悉高俅对自己的迫害,最终奋起反抗。“风、雪”可以说是故事发展的重要因素,对风雪全过程的描写,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从而将故事推向了高潮。第三,“火”的存在,虽细微之处,可谓点睛之笔。火烧草料场的前前后后写了许多火,草料场是最怕火的地方,作者偏偏在此不厌其烦地写火。林冲第一次推开草料场的大门,一眼就瞧见一个老军在“向火”。这个老军向林冲进行移交时,特地将“火盆”借给林冲;林冲就坐下来生起“焰火”来了。作者故意布下一串疑影,使人担心烧掉草料场的火,可能是由火盆里引起的。但接着写林冲因为御寒要去买酒,就随手“将火炭盖了”。一路写火而来,到这里轻轻一盖,火在人们面前消失了。等到林冲买酒回来,见草厅被大雪压倒时,林冲首先想到的不是行李物品,而是担心“恐怕火盆内有火炭延烧起来,搬开破壁子,探半身去摸时,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这个细节突出地写出了林冲性格精细的一面。这一笔交代尤为重要,说明草料场里将要烧起的大火,绝不是“火盆”中的火蔓延而起的,肯定是别有用心的纵火。之后正当林冲惊疑而起要去救火时,听到了陆谦等三人在庙门外吐露了他们的全部阴谋,一股无名的怒火顿时从林冲心头熊熊燃起。此时此刻,自然界的天空中是北风怒号,大雪纷飞;草料场中大火漫天,烧着了的草料必必剥剥地响成一片;林冲的胸中,则怒火腾腾。情节渐渐推进,矛盾步步激化,与林冲性格渐渐发展,以至于升华突变,都自然而又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达到了和谐的神妙艺术境地。由以上的分析可见,小说中环境的描写对情节的发展和人物性格的塑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在关注人物和故事情节的时候,往往会忽略了环境的作用,而实际上一部小说的精彩程度如何,环境描写的功力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教材中《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是《水浒传》中第十回的节选篇目,从这个细微之处,我们尚可体会到如此撼人心魄的“风、雪、火”的精彩效果,更何况巨著中环境描写的整体效果呢!这真是因人设境、囚情入境的典范之作啊,不禁让人叹为观止、回味无穷!台州市黄岩美术高级中学高考复习《论语》讲读篇目儒家思想梳理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后面的题目。①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②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③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言,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④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⑤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根据上述材料,分点概括孔子的“百姓观”。(1)以德、礼导民(2)富而后教(3)节用爱人,使民以时(4)反对横征暴敛(5)“足民”,藏富于民。2、孔子说“均无贫”,这个“均”和历史上农民起义的口号“等贵贱,均贫富”的“均”意思是否相同?朱熹的《论语集注》把它解释为“各得其分”,你认为有没有道理?“均贫富”是站在穷人,即“贫”的立场上提出的重新分配社会财富的纲领,“均无贫”则是站在统治者,即“富”的立场上提出的调和阶级矛盾的主张。因此,朱熹的解释应该是符合孔子原意的。3、孔子认为政治上最重要的事情是养生、送死和祭祀,要求统治者“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他反对横征暴敛,认为“苛政猛于虎”。他劝鲁哀公减轻人民的赋税,藏富于民:“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这是否表明孔子是主张君民平等、贫富不分的呢?请简述之。不是。孔子主张的不是均贫富,而是上下各得其分。统治者节约用度、降税足民是为了维护统治;百姓富足是国家安定的基础,而以信、孝悌等礼教教化百姓可以加强国家政权。4、阅读《论语》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4分)①南宫适问于孔子曰:“羿善射,奡荡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夫子不答。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14·5)②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13·6)③逢蒙学射于羿,杀羿。孟子曰:“是亦羿有罪焉……郑人使子濯孺子侵卫,卫使庾公之斯追之。曰:‘吾生矣。’其仆曰:‘夫子曰吾生,何谓也?’曰:‘庾公之斯学射于尹公之他,尹公之他学射于我。夫尹公之他,端人也,其取友必端矣。’庾公之斯至,曰:‘夫子何为不执弓?’曰:‘小人学射于尹公之他,尹公之他学射于夫子。我不忍以夫子之道,反害夫子。虽然,今日之事,君事也,我不敢废。’抽矢,扣轮,去其金,发乘矢而后反。”(《孟子·离娄下》,有删改)(1)请根据羿和奡的事例简要说一说德和才能的关系。(1分)道德为根本,才能为道德所用才是善用,反之为误用。人们不重视道德而重才能,因为只看到才能的功效而勿视才能违背道德所用时的危害。(2)从上面三则材料里面可以看出后羿被学生逢蒙所杀“不得其死然”,其根本原因在哪里?请作简要分析。(3分)根本原因在后羿自己,不在学生。(1分)后羿没有注重对学生进行道德审查和道德教化,对学生缺少道德上的约束力。(1分)后羿自己本身也没有做好学生的道德模范,对学生没有形成道德上的感召力量。(1分5、阅读《论语》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5分)①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②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③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1)从“何以伐为?”和“焉用杀?”中可以看出孔子的政治主张。孔子提倡什么呢?为政以德(以德治国)(1分)(2)孔子强调“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的作用,但是他又叫他自己的学生对求“鸣鼓而攻之可也!”,这样做不是自相矛盾的吗?对此请谈谈你的看法呢?孔子为政的根本思想是以德治国,这种思想是值得肯定的,譬如说用礼教教化百姓(1分,肯定孔子的思想);但道德的作用并不是无上的,在特殊的环境中对待特殊的人应有不同的方式(1分);孔子觉得冉有是屡教不改的人,所以认为不必用道德感化的方法,而应当去声讨他(1分)表述通顺、完整(1分)第二课:克己复礼——孔子的礼治主张(礼治观)1、“仁”和“礼”的关系——孔子的礼是建立在仁的基础上的礼,不仅讲制度、讲规范,还讲带着仁爱之心去执行这些规范;孔子的仁是礼指导下的仁,是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制度为前提和目的的仁爱,不是无差别的兼爱、博爱。2、孝梯之情——孝悌、节信等。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后面的题目。①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3·14②

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16·2③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12·11④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1·2根据上述材料,说说你对“周礼”的理解。周礼的核心是“各安其分”,强调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制和血缘关系的宗法制度。所以孔子强调“孝”,“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孝敬父母是小孝,大孝者为孝于天下,看天下的老百姓如同自己的父母一样,到了这一步叫忠,所以忠臣必出孝子之门。7、阅读《论语》中的几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4分)①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②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③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1)“克己复礼”是孔子在“礼乐崩坏”时代倡导的理论主张和行为准则。你对孔子的“礼”和“仁”是怎样理解的?(2分)“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礼是仁的外在表现形式和反映.当人的言行举止都合乎礼,合乎义,这就是“仁”了,“礼”是“仁”的前提,“仁”是“礼”的必然。(2)宋儒理学家说克己复礼就是“存天理,灭人欲”,这和孔子的原意有什么不同?(2分)宋儒把“克己复礼”看作是“存天理,灭人欲”,不强调君父的责任,只强调臣民的义务,将父权君权绝对化,未免狭隘。在孔子看来,“克己复礼”不但对臣民人子有要求,对君王和父辈也有制约。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后面的题目。①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12·1②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17·11③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3·3根据上述材料,说说“礼”与“仁”之间的关系。(1)礼并不只有钟鼓玉帛等外在形式,还有决定、支配这些形式的内核,就是仁。(2)仁爱之心去执行这些规范。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后面的题目。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选段中说弟子“服其劳”“先生馔”容易做到,而“色难”,请问难在哪里?偶尔为父母做点什么,有美食就让给父母吃,这样的事一般人都能够做到。难在能够做得心甘情愿,和颜悦色,并且能够始终如一,持之以恒。第四课知其不可而为之——孔子坚忍不拔的奋斗精神和责任感(处世观)1、“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2、义——儒者立身处世的根本价值取向。10、阅读下列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陈成子弑简公。孔子沐浴而朝,告于哀公曰:“陈恒弑其君,请讨之。”公曰:“告夫三子。”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君曰‘告夫三子’者。”之三子告,不可。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对陈成子弑君一事,孔子为什么要“沐浴而朝”?报告无效后为什么反复申说自己“不敢不告”?这反映了孔子怎样的心情?假设哀公同意了请求,让孔子负责此事,孔子会怎么做?“沐浴而朝”体现了孔子对这件事的重视。“不敢不告”说明孔子一方面仍用大夫的政治责任要求自己,表现他对周礼的虔诚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另一方面孔子对鲁国君臣实现自己的要求原本就没有抱多大希望,此举反映了他“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反复申说“不敢不告”反映了孔子无可奈何的心情。孔子可能会怎么做呢?孔子反对武力攻伐,但也并非绝对反对战争。孔子对“八佾舞于庭”尚且无法忍受,更何况陈成子“臣弑君”为人伦大变,人人得而诛之,况邻国乎?按孔子之志,必将正名其罪,上告天子,下告方伯,而率国以讨之。11、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接舆”要表达什么意思?孔子想跟“接舆”说什么?我们应如何看待“接舆”这类隐者?接舆要表达的意思:“凤兮凤兮!何德之衰?”——用凤来比孔子,表现了对孔子的敬仰,但同时讽刺孔子在天下无道之时都不隐去,德行衰败,表现惋惜之情。“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劝谏孔子不要再做徒劳之事,应避乱隐居。“已而!已而!”——乱世已甚,不可复治。“今之从政者殆而”——关心孔子,劝其不要于乱世从政,那样会给自己带来危险。孔子会说什么?从孔子说的“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如果天下有道,我又何必改变它呢),表明了孔子也知道天下无道是众所周知的。但是,我们应该积极地去面对它、改变现状。这是一种社会责任,一种道义。我们应如何看待“接舆”这类隐者?礼崩乐坏的时代,许多知识分子知道时代不可挽回,不愿做“中流砥柱”。他们很了解孔子,孔子也知道他们不是等闲之辈,所以很想同他们交流,“欲与之言”。据记载,接舆是楚国的隐士,因为对当时社会不满,剪去头发,表示坚决不与统治者合作。屈原《涉江》“接舆髡首兮,桑扈蠃行”中提到的接舆就是他。另类的的佯狂与其说是对统治者感到失望、厌恶和反抗,不如说是对救世的责任感进行挣扎与逃避。看到衰落,该怎么办呢?接舆是矛盾的,是铁肩担道义,担负起拯救文化的责任,还是放弃。政治混乱黑暗,旧文化衰落,推销礼制有着巨大危险,权衡之后,选择佯狂避世以安全自在。孔子与这些隐士都是那个时代出类拔萃的知识精英,都忧国忧民,只是做法两样。12、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1)荷蓧丈人留子路住在他家,杀鸡做饭给子路吃,又叫他的两个儿子出来相见,有何用意?荷蓧丈人留子路住在他家,杀鸡做饭给子路吃,又叫他的两个儿子出来相见,有何用意?荷蓧丈人一开始讽刺孔子不是生产,傲慢对待子路。见子路恭恭敬敬,又热情地接待他。表明荷蓧丈人不失长幼之节,也向子路展示田园生活的宁静、安闲、团聚,实际上也向子路表明自己的政治主张,即清静无为,隐居避世。(2)如何理解子路的“不仕无义”的一番言论?在儒家看来,君臣之间是恩义关系:君对臣有恩(赐其奉禄),臣对君就应有义(守其大义)。子路肯定荷蓧丈人重视长幼之节的同时,反对他废弃君臣之义,洁身自好,认为这样有才能、有学识的人就应该从政济世,帮助君主平定天下,这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所以说“不仕无义”。这是因为君子出仕,是为了践行君臣大义,即使学说不被当政者采纳,也应该出仕,继续做出不懈的努力。孔子认为,不逃避现实,积极行道,是人臣应尽的职责,这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态度,比起隐士来是积极的。第五课:仁者爱人(2012年已考)——孔子的人生价值观(价值观)1、仁爱的基本含义: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孔子的仁爱观以孝悌为根本,主张在“亲亲”的基础上推己及人,孔子还主张志士仁人应该杀身成仁,但仁的高标准是看一个人对社会的贡献,看他能否维护王权、安定百姓,孔子更看重大节大信。3、儒家仁爱观:①以“孝悌”为根本,层层扩展,爱亲人,爱周围的人,爱所有的人以至万物。以尊尊亲亲为基础,是有等差有选择的爱。②具有超功利性,可杀身成仁或舍生取义。墨家兼爱观:①取消等级差别人人平等,是不分亲疏、无条件平等的、普遍的爱。②爱利兼顾,义利双行,以义导利。人人平等,没有长幼尊卑,所以“是无父也”。13、阅读《论语》中的两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①“然则管仲知礼乎?”(子)曰:“邦君树塞门,管仲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仲亦有反坫。管仲而知礼,孰不知礼?”(《论语》3.22)②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1)从这两段文字看,孔子是如何评价管仲这个人物的?认为管仲不知礼,肯定管仲有仁德。(2)从孔子的评价中可以看出孔子“仁”的含义是怎样的?一方面,孔子认为,要治国平天下必须德才兼备;另一方面,孔子认为,像管仲这样能够“尊王攘夷”,反对使用暴力,使社会安定的人,就不必像匹夫匹妇那样,斤斤计较他的节操与信用。可见孔子“仁”的标准是能维护王权、爱护百姓,而不必拘于小信。当然,孔子肯定管仲仁德而否认管仲知礼,也表明了孔子的仁和礼之间存在着矛盾。14、阅读下列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5·26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从各自的回答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们怎样的性格?为什么说只有孔子的“志”最接近“仁”?子路轻财重义,单纯率真。颜子有善而不自称,不夸耀自己的功劳,不把劳苦之事加与他人。子路偏于小圈子的荣辱,而颜回则心存人间大爱,其境界之高,是子路无法相比的。孔子老安、友信、少怀,心怀天下,境界更高。第六课:君子之风(2010年已考)——道德修养的主要内容和要求(义利观)君子必须具备的道德素养(儒家的“义利观”)——1、走正道、守道德、有仁爱、有才艺;安贫乐道,重义重德,不患得患失。2、见利思义,并不反对正当的求利。理想的价值观是义利的统一。15、阅读《论语》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①子曰:“君子义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②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③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④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食者,未足与议也。”⑤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请根据以上章节,概括“君子”的基本品格。安贫乐道、舍生取义、重义轻利。16、阅读《论语》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子曰:“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1)请写出这一章所包含的两个成语(1分)患得患失、无所不至。(2)有人认为“患得之”一句有脱文,应该是“患不得之”。你是否认同这种说法?为什么?(3分)认同。前文是“未得”,这里当是“患不得”,也照应后文“既得之,患失之”。不认同。“患得之”是“所忧在于得”,是为如何得到而发愁,即唯恐不得。17、阅读《论语》中的两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①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②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孔子怎样形象地表述自己的“苦乐观”?“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用形象的比喻表述安贫乐道的思想;“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用夸张的手法写出自己乐以忘忧的心境。18、阅读《论语》中的两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①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②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③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④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1)孔子说自己“乐在其中”,谈谈你对此处孔子提及的“乐”的内涵的理解。(2分)①为坚定心中的信念(道德修养、仁的追求)而乐,为能够坚守“乐”而乐。②儒家的核心价值观——重义崇德。(2)后世的儒者遵从孔子的信念,如孟子提出“舍生取义”,董仲舒提出“正其义不谋其利”,都力图追求道德精神的完善,从上述几章看,儒家价值观的核心是什么?说说这些观点对你现实生活的启示。(4分)启示:在艰难困苦中也能感受生活的意义和价值坚定自己的人生信念,在饱经忧患中保持自己的人格尊严,牢记自己的人生使命。19、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①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②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③子曰:“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1)孔子认为君子的“义利观”是怎样的?重义轻利,见利思义,追求财富符合道义,不符合道义的财富不去追求。(2)现代社会是商品经济社会,我们不能回避利益问题。你认为君子的“义利观”对我们现代人有什么指导意义?在商品经济社会,会出现金钱至上的拜金主义的思想及片面追求经济利益的现象,但面对金钱、财富,我们要“义”字当头。合于“义”的“利”可取,不义之财,虽贫不取;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行义以达其利,通过做“义”之事,获得利益。20、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①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食者,未足与议也。”②曾子曰:“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③桀溺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士”是古代很重要的一类人,上面三个章节中,四次提到“士”。从精神品格上看,哪两种“士”最接近?为什么?“士不可以不弘毅”和“辟人之士”中的“士”在精神品格上最接近。前者当指“有志之士”,后者指避开无道之士以求天下大治的人,即怀有整顿天下志向的士人。“士志于道”中的士指读书人,“辟世之士”则指隐士。21、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①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6·11②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7·16③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7·19④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6·23根据上述材料,说说你对“乐”字的理解。(1)“乐”是什么?他所讲的“乐”并不是肉体的快乐,而是一种精神的平静和满足。所以虽然在恶劣的生活条件中,他还是“乐”。孔丘认为,在他所想的完全的人格之中,个人和自然、社会的关系,都有适当的安排。这就为一个人布置了一个“安身立命之地”,在其中他可以幸福地生活下去。这就是孔丘的“道”。(2)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论语·雍也》)“仁”是完全的人格,也是一种精神境界。达到完全人格的人,就有这种精神境界。经常在这种精神境界之中的人称为“仁”,孔丘把“乐以忘忧”作为他自己的一项成就。他一生到处碰钉子,应该说是处于忧患之中,但他还是“乐以忘忧”。他是“忘忧”,并不是强制他自己勉强地不变。“不知老之将至”,也是忘忧的一种表现。其所以能如此,就是因为,他有一个“安身立命之地”。那就是他的“道”。他说:“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这里说:“安身立命之地”,对于人生的重要。第八课:周而不比——孔子的人际交往观(交往观)儒家的交友观——选择朋友首先看重正直和诚信,与人为善,好恶分明,实事求是,诚实交往,适中交往(周而不比、光明磊落;矜而不争、庄重自持;群而不党、合群协作),以直报怨,以德报德。22、孔子说:“仁者爱人”;孔子又说:“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请你从交友的角度,联系现实,谈你的理解。(《周而不比》)在现实中确实有些人不值得我们去“爱”,对死不悔改且危害甚大的人要深恶痛绝,真正的仁者是“爱憎分明”的,爱人,才能使人们敬佩你、归顺你;憎人,才能使小人敬畏你、远离你。孔子的“爱人”并不是不讲原则的爱。23、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①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②子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③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④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结合以上文段,请说说孔子的交友原则。(1)在与人交往中要保持适当的距离,不可过分密切,否则就可能自取其辱,关系也不能持久。这也就是“君子之交淡如水”的意思。(2)不能以言举人,也不能以人废言。“不以言举人”,是不凭你讲了几句正确的话,就全面肯定你,极力推举你;“不以人废言”,是不凭你说了几句错误的话,就全盘否定你,从此不用你。(3)个人的不足,同样也能看到一个人的长处,不把人一棍子打死。所以,孔子对一个人的评价往往很恰当。第十一课:诲人不倦(2009年已考)——孔子的教育观(教育观)孔子的教育理念——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举一反三、启发诱导、教学相长、重视身教、述而不作(学思并重、学行并重)。24、阅读下面文字,然后回答问题。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1)面对子路、冉有的同一问题,孔子的回答是完全不同的,这使得站在一旁的公西华很困惑。孔子的解释体现了他怎样的教育思想?对孔子的这种教育思想,你有什么体会?因材施教。孔子之所以能做到因材施教,是因为他能深入分析每个学生的特点,对学生的才能特点、性格特征都了如指掌。再是孔子能根据学生特点,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品德和学业方面的教育培养。(2)如果子贡问同样的问题,孔子会如何回答?为什么?闻斯行之。因为孔子认为子贡是一个通情达理之人,能够把握好做事的度。25、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①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17·2②子曰:“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17·3(1)孔子一方面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一方面又说“唯上知与下愚不移”,这两种说法之间有什么矛盾?“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强调后天因素的重要作用,是反映论,实践论的观点;“唯上知与下愚不移”强调先天因素的作用,是先验论、天才论的观点。(2)从孔子的言行看,他实际更倾向于哪种观点?孔子重视教育,主张因材施教,以与人为善的态度鼓励“难与言”的互相人进步,这些都说明孔子在实践中是基本坚持反映论的。26、阅读《论语》中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1)面对子夏带有刁难性的问题,孔子是如何启发教育他的?孔子说再好的画也是要画在洁白的底子上,告诫子夏再好的文学也应建立在德行之上,切勿舍本逐末。(2)本来是孔子在启发子夏,可为什么孔子却说“启予者商也”?孔子教育学生要为人朴实,以内在德行为务。孔子一启发,子夏就明白并能举一反三、启发老师,而老师肯定并谦虚地接受他的理解,这是一种让人羡慕的和谐的师生关系。(3)孔子采取“述而不作”的态度,跟他的政治倾向有什么关系?你如何评价这种主张?“作”指的是发挥和创新。述,就是对古代礼乐以及反映这些礼乐的典籍进行整理、阐释和传授,而这正是祖述尧舜、宪章文武、恢复周礼的需要。孔子的政治倾向比较保守,主张克己复礼,恢复西周礼乐制度,述而不作的主张与这种政治态度恰恰相应。1、反对。这是文化保守主义,不符合社会要求。在述与作的关系上,作(发挥和创新)是第一位的,只有各领域沿着正确方向不断创新,才能推动社会不断进步。2、赞同。述是作的基础。学习和吸收前人成果是创新的前提,离开了这一点,就会成为不切实际的想入非非,不可能成功。3、述也是一种形式的作。述不是对前人成果奉若神明,原封不动,而是要求根据时代要求和后来的认识对原有文化进行新的整理,在资料的选择处理中渗透着整理者的观点和倾向。27、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结合文段,请你评价孔子的启发诱导教育方法。启发诱导包括两层意思:实行启发式必须抓住教育时机(愤则启,悱则发);实行启发式必须有明确要求,达到触类旁通的目的。“愤”和“悱”,都是形容学生急切地想要追求知识的心理状态。教师的作用在于因势利导,在恰当的时候启发、引导,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28、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①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②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简析文中所体现的孔子的教育思想。(1)举一反三,善于从已知中推及未知事物。(2)要致力于学问,努力达到更高境界,成为品学兼优的人。29、阅读《论语》中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①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7·34)②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7·8)细析这两章内容,对于教育学生之事,孔子的态度有何矛盾之处?如何理解?(1)在第一章中孔子强调自己教育坚持“诲人不倦”的态度;在第二章中孔子却有“则不复也。”(即不再教他)的态度。(2)这两章里体现孔子的育人态度看似矛盾,其实并不矛盾。从“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可见孔子非常注重学生自身的学习主动性。只有在学生进行主动学习的基础上,老师启发诱导才能真正有效。在学生没有良好学习态度的时候,他才“不复”。只要学生自身有求学之心,他就会诲人不倦。第十二课:高山仰止——感人的师生关系(师生观)1、老师眼中的学生:志向高远、斐然成章(众学生);和颜悦色(闵子);刚强、自信、好胜、有勇无谋、学而未精、得意忘形、懂礼知礼(子路)、理直气壮(冉有、子贡)等。2、老师对学生的态度:喜悦之情(众学生)、担心忧虑、委婉善诱、惋惜尊重(子路)、悲痛欲绝(颜渊)、痛苦无奈(伯牛)、由衷赞美(子游)等。3、学生眼中的老师:仰之弥高,钻之弥坚(高大坚实)、循循善诱,博我以文(博学亲切)、高墙数仞,不得其门(学识渊博)、譬如日月,无得而逾(品行高深)——子贡。30、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①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②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③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④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未由也已。”(1)当孔子去探望生病的伯牛时,孔子的话语中充满了痛苦和无奈。试问,得以充分表达这种情绪的修辞手法是什么?(1分)反复。(2)孔子通过平时的言行赢得了学生们的喜爱和崇敬。请结合上面三段谈谈其理由,并作简要分析。(3分)第一、孔子对学生生活上的关心、性格上的理解和引导。第二、孔子不仅希望自己的学生“博学于文”,还希望学生“约之以礼”,更难得的是对学生采取了“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第十三课:沂水春风——理想中的礼治社会(礼乐观)1、礼乐文化(礼乐治国)。2、平等民主。31、阅读文字,然后回答问题。“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1)曾点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理想生活图?描绘了一幅师生暮春郊游的太平盛世的和乐景象。(2)你赞同曾点的理想吗?赞同:因为曾点勾勒的是一幅太平盛世和乐景象图,他的理想反映了儒家所向往的“礼治”的社会境界,表现了曾点安详自得的人生态度。不赞同:曾点缺乏济世大志,反映了他消极避世的思想,而儒家讲究入世,讲究积极进取。32、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4分)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