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6.1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课件)-(共50张)_第1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6.1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课件)-(共50张)_第2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6.1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课件)-(共50张)_第3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6.1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课件)-(共50张)_第4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6.1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课件)-(共50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6.1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一、人地关系的历史回顾人地关系思想发展的历史演变——四个阶段采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现代文明(后工业文明)崇拜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人定胜天人地协调人地思想发展阶段人类文明时期人地关系特点后果采猎文明环境对人类制约作用较强,人类对环境的影响微弱环境问题不严重农业文明人类对自然的依赖性减弱,对抗性增强环境趋于恶化工业文明人类改造自然能力增强,试图成为自然的主宰人地关系全面不协调,矛盾迅速激化现代文明寻求人地协调的道路环境和发展问题得到普遍关注崇拜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人地协调

原始平衡局部出现生态破坏迅速恶化:人定胜天谋求人地协调为人君而不能谨守其山林菹泽草莱,不可以立为天下王。

《管子;轻重甲》竭泽而渔,岂不得鱼,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吕氏春秋:义赏》先人朴素的哲学思想中国的人地关系思想发展经历地理环境决定论人定胜天天人相关论因地制宜下列说法反映了怎样的人地关系?1、广谷大川异制,民生其间者异俗。2、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3、人类应制天命而用之。4、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地理环境决定论天人相关论因地制宜人定胜天观点一----观点二----观点三----环境决定论人地中心论人地伙伴论三张图分别体现了怎样的人地关系理论?

东汉时期“狩猎生产图”,上半部是弋射图,两个猎手正在向疾飞的群鸟弯弓瞄射。下半部是收获图,描写农夫们收割、采实、挑运的劳动场面。1、“狩猎生产图”反映出的人类对自然环境施加的影响是()A、采集和渔猎B、耕作与灌溉C、采矿与冶炼D、建坝与筑路2、关于这一时期人地关系的正确叙述是()A、征服自然,试图成为自然的主宰B、崇拜自然,对自然既恐惧又依赖C、改造自然,开发利用土地、水等资源D、寻求人地协调BC3、“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体现了下列哪一种人地关系的思想()

A.地理环境决定论B.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C.可持续发展论D.人定胜天

4、下列选项中属于人类与环境对立的生产活动有()A.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

B.美国的“石油农业”

C.横断山脉的“立体农业”

D.我国南方稻田的“生态农业”

DB我们的家园已满目疮痍?环境环境二、直面环境问题人类社会物质能量CDA废弃物B•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要占据一定空间•

不断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

人类的新陈代谢和消费活动排放废弃物到环境中去•

环境把所受到的影响反过来作用于人类1、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对立统一2、环境问题的表现(1)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资源短缺(2)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本身的自净能力。环境污染生态破坏90010001200130023026′N300N400N500N800中国不同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340N1100秦岭---淮河开垦草场牧业缩小毁林开荒破坏植被毁林开荒破坏植被围垦湖泊填塘塞海生态破坏原因全球变暖臭氧层空洞水土流失荒漠化土壤盐碱化生物多样性减少森林的调节功能下降大量燃烧矿物燃料,毁林大量使用制冷剂等,使氟氯烃增多生物生存环境遭到破坏或过度捕猎等自然:暴雨、土质疏松

人为:滥伐、滥垦、植被破坏自然:气候变干、降水减少

人为:植被破坏生态破坏自然:气候偏干,降水少,蒸发强

人为:不合理的灌溉方式滥伐森林导致森林面积锐减生态破坏现象的关联性23514

植被破坏是森林匮乏、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和生物多样性减少的重要原因。生态破坏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

请在下面方框内填入下列内容: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破坏。酸雨使森林枯萎酸雨使森林枯萎酸雨对石像的腐蚀复活节岛复活节岛腐蚀乐山大佛1腐蚀乐山大佛腐蚀乐山大佛2腐蚀乐山大佛太湖的水巢湖的水巢湖的“绿水”钱塘江的水水污染使鱼成批死亡水俣病环境污染产生的人为原因典型事例酸雨伦敦烟雾光化学烟雾洛杉矶光化学烟雾日本的“水俣病”太湖“蓝藻”暴发工业和城市废水及固体废弃物、危险废弃物生产生活中的大量垃圾堆放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放射性物质泄漏原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公害病水体富营养化水体污染大气污染工业废水中重金属污染含N、P的废液大量排入湖泊、河流、海洋等水域燃煤、石油等排放大量的SO2、NO2等汽车尾气中的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物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居民生活环境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3、环境问题的分布特点(2)地域性(1)全球性乡村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

;城市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

。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比发达国家

。生态破坏环境污染严重主要问题产生原因主要表现城市农村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交通、工业、人类聚居地过分密集利用资源方式不当或强度过大大气污染噪声污染水污染等水土流失荒漠化土壤盐碱化森林减少水源枯竭物种减少两类地区发展中国家比发达国家环境问题更为严重(1)环境承受经济发展和人口快速增长的双重压力(3)经济、技术水平落后,没有足够的能力进行环境保护。(2)发达国家污染将严重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两类国家4、环境问题的实质发展问题实质人类的觉醒1968年,正当工业国家陶醉于战后经济的快速增长的“黄金时代”时,来自西方不同国家的约30位企业家和学者聚集在罗马,共同探讨了关系全人类发展前途的人口、资源、粮食、环境等一系列带根本性的问题,并对原有经济发展模式提出了质疑。这批人士的聚会后来被称为罗马俱乐部。

该书从人口、农业生产、自然资源、工业生产和环境污染几个方面阐述了人类发展过程中,尤其是产业革命以来,经济增长模式给地球和人类自身带来的毁灭性的灾难。并以各种数据和图表有力地证明了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不但使人类与自然处于尖锐的矛盾之中,并将会继续不断受到自然的报复。该书还指出“改变这种增长趋势和建立稳定的生态和经济的条件,以支撑遥远未来是可能的”。《只有一个地球》

1972年,斯德哥尔摩召开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上发表了《只有一个地球》一书,该书集中了各国环境科学家的主要学术观点以及对当时出现的环境问题的认识。《我们共同的未来》

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了名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提出当前认可的可持续发展理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而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20世纪70以来可持续发展的思想逐步形成并得到公认,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相互协调。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崇拜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谋求人地协调环境问题现代文明时期工业文明时期采猎文明时期本质发展问题农业文明时期可持续发展

“决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

——江泽民1、一个概念2、三个内涵3、三条原则三、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2、概念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1、环境问题的本质?发展问题可持续发展三、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3、内涵社会系统(含人口、科技)经济系统人的管理调控生态系统(含资源)物质产品、资金等劳力、科技等生活废弃物环境资源生产废弃物环境资源生态持续发展是基础经济持续发展是条件社会持续发展是目的①鼓励经济增长;②要保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③谋求社会的全面进步。基本思想可持续发展的内涵(1)

持续发展--基础,它强调发展要与

相协调;(2)

持续发展--条件,它强调发展不仅要重视增长数量,更要追求

、提高效益、节约

、减少

,改变传统的

模式,实施

和文明消费;(3)

持续发展--目的,它强调发展要以改善和提高

为目的,与社会进步相适应。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生态经济改善质量能源废物清洁生产生产和消费社会生活质量4、基本原则三个基本原则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公平性原则同代人之间代际之间物种之间国家地区之间持续性原则处理好关系合理开发和利用保持适度规模——自然资源——人口规模——经济与环境共同性原则

国际合作保护环境,制定各国都可以接受的全球性目标和政策经济活动社会发展保持在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之内4、基本原则全球合作,公众参与下列选项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什么原则?1、开展综合利用,变废为宝2、国际合作解决大气污染问题3、子孙后代共享资源与环境4、建立野生动物保护区5、保持适度的人口规模6、制定各国都可接受的大气、海洋、生物资源等全球目标和政策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可持续发展生态持续发展经济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的发展概念原则内涵社会持续发展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探究点二:直面环境问题原因:(1)人口的压力。(2)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3)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环境问题的表现:(1)环境污染。如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弃物、废气、噪音等污染,放射性污染,海洋污染等。(2)生态破坏。如砍伐森林、土地荒漠化、沙尘暴、土壤次生盐碱化、全球气候变暖和臭氧层破坏、物种的灭绝等。(3)资源短缺。3、发展中国家更加严重;原因:①环境承受经济发展和人口快速增长的双重压力;②经济、技术水平落后,没有足够的能力进行环境保护;

③发达国家将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4、有全球化倾向:①酸雨随着大气的运动,能影响到很远的地区;②国际性河流上游被污染,将使全流域受到影响;③热带雨林被破坏,会对全球的气候产生影响;④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升高和臭氧层的破坏,威胁着全人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