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新高考历史金榜猜题卷 【江苏专版】_第1页
2023届新高考历史金榜猜题卷 【江苏专版】_第2页
2023届新高考历史金榜猜题卷 【江苏专版】_第3页
2023届新高考历史金榜猜题卷 【江苏专版】_第4页
2023届新高考历史金榜猜题卷 【江苏专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届新高考历史金榜猜题卷【江苏专版】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

1.近年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联合对陶寺遗址进行解剖

发掘,确认陶寺遗址存在近13万平方米宫城。此外陶寺遗址还先后发掘出城墙、大型

宗教礼制建筑、政府掌控的大型仓储区等。由此可见,陶寺遗址所展示的文明()

A.已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B.君主集权统治得到加强

C.重视农业与手工业的管理D.反映了仰韶文化的成就

2.秦汉时期,地方政府吸收了本地社会内部成员,授予他们一定的官方身份来承担日

常行政事务,不享有正式官吏应有的薪俸和升迁途径,这就是里吏。秦代里吏有典、

老二职,律文称“以其里公卒、土五(伍)年长而毋(无)害者为典、老”。据此可知

()

A.基层官员的产生具有早期民主色彩B.选官加强了各阶层的流动

C.国家注重民众在基层治理中的作用D.里吏提高了基层治理效率

3.下表为史书中南朝开国皇帝的记载,材料主要反映出南朝时期()

史料记载出处

宋武帝刘自幼家贫,投身北府军为将。凭借着巨大的军功,总携东晋军政《宋

裕大权,后代晋自立。书》

齐高帝萧《齐

兰陵萧氏,其父为刘宋时期著名武将(以军功起家)。

道成书》

梁武帝萧《梁

兰陵萧氏,曾参与抵御北魏入侵,后建立南梁。

衍书》

陈武帝陈出身低微,初为乡间里司,后任广州府中直兵参军,平定“侯景《陈

霸先之乱”,败北齐,后废梁帝自立。书》

A.士族政治日渐式微B.政权更迭频繁统治黑暗

C.南北对峙持续强化D.以军功为主要选官标准

4.宋代曾公亮在水利、术数方面都颇有研究,他负责编撰的《武经总要》颇具影响

力,被封为吏部侍郎。宋真宗时,因石归宋献上的木羽弩箭,射程远,杀伤力大,朝

廷增加了其俸禄。造船务匠人项维等研发海船,获得钱币奖励。这反映出,北宋时()

A.治国指导思想逐渐发生变动B.社会环境利于技术创新

C.与少数民族间战争比较频繁D.重文抑武政策有所松动

5.明代张萱在《西园闻见录》中记载,州县“官府每举一事,必称旧例。例之所有,虽

觉其不宜,不得辄改;例之所无,虽知其便,不得轻开。此法守之所循,而事机之所

滞也这反映出明代()

A.官吏因循守旧影响行政效率B.内阁职权下移妨碍行政事务

C.政治体制僵化导致权力失衡D.中央集权削弱制约社会治理

6.当太平天国将帅发现洋枪洋炮的威力后,多方求购并仿造西方武器,延揽洋人采购

军火、培养将士、参予军事。英国人哈利在太平天国供职四年,为太平天国招募外国

志愿军,采办军火,组织教练军。据此可知,太平天国运动()

A.得到了英国的大力支持B.推动了洋务运动的开展

C.具有进步的历史新趋向D.尚未认清外国侵略本质

7.辛亥革命前后,很多报刊大量辟有“社论”“社说”“论说”“时论”等栏目,且

报刊舆论篇幅所占比例有全报的三分之一左右。有一部分报纸在版面上辟有专门刊头

的副刊,如《中国日报》的“鼓吹录”、《国民日报》的“黑暗世界”、《申报》的

“自由谈”等。由此可见,这一时期的报刊宣传()

A.动摇了儒家思想的地位B.蕴含着丰富的时代精神

C.得到社会各界广泛认可D.提出了国家治理新方案

8.1924年8月,孙中山指出,赞成马克思主义的青年志士不了解中国现在的问题首先

是贫困,不能照共产党主张的那样马上来均贫富,而是应该在吸取欧美贫富悬殊的教

训的情况下节制私人资本,赶快用国家力量振兴实业,发达资本。据此,孙中山意在

说明()

A.社会主义不能迎合革命需求B.国共合作助推民生主义发展

C.新三民主义可解决民生问题D.均贫富是国民革命的终极目标

9.据金陵大学农学院调查,1941年成都附近7县米谷生产的净成本,平均每市石米为

152.31元。而在1940年时每市石仅46.07元,相差一年,成本增长了近4倍。从1937

年到1940年,四川省农民所付生活费指数上涨了约5.5倍,到1941年上涨了19.6

倍。上述现象()

A.根源于战乱、灾荒频繁出现B.将导致大量农民与土地分离

C.推动了中共开展大生产运动D.直接影响着抗战形势的发展

10.年画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承。1949年11月,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部长

沈雁冰在《人民日报》公开发表《关于开展新伟画工作的指示》,从而发起一场新年

画运动。其中图5是1950年邓谕创作的年画。该作品()

《保卫和平》(又名《和平签名为

A.表明作者拥护农村土地改革B.描绘农民参与社会主义建设的场景

C.发挥了传统文化的现实功能D.体现了民间的文化底蕴和伦理道德

11.1992——2000年中国进口商品关税税率变化表(单位:%)

年份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

简单平均关税税率42.139.135.535.623.717.518.317.117.0

加权平均关税税率32.230.327.925.019.815.815.514.514.7

据上表信息可知,这一时期的中国()

A.进口商品的关税税率在逐年降低B.调整税率主动融入全球贸易体系

C.利用税率提升民族企业的竞争力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形成

12.一座公元前2900年前后的古埃及墓葬里,记载了墓主梅腾曾被“陛下”任命为:食品

仓库的首席书吏和财产监督,克索伊斯州初级法官,王家亚麻的监督,田地首长,南

部柏尔克达州首长,德普州州尹,宫廷首长等职务。这反映出当时古埃及()

A.已初步实现了国家的统一B.形成原始状态的官僚系统

C.存在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D.法老集政权与神权于一身

13.有学者认为并非所有“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人文主义者都推崇古希腊罗马典籍。事

实上,早在14纪末就出现了一种“全然改变的态度”,即不是复兴而是拒斥古希腊罗马

文明遗产的态度。一种新的政治感觉促使某些人文主义者拒斥古希腊罗马典籍中的历

史认知和道德哲学。这反映了()

A.商品经济发展促进了文艺复兴的发展

B.文艺复兴是具有现实意义的文化运动

C.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还不够充分

D.古希腊罗马文化不适用于当时的欧洲

14.拿破仑.波拿巴上台后,对当时已失去反抗能力的雅各宾派残余分子采取高压政策。

而对真正构成主要危险的王党势力,他严令枪决一切手持武器的或煽动叛乱的人。同

时,他发布命令允许逃亡者回国,并从回国者中任命了一批官员。其做法()

A.旨在消除不同阶层的政见分歧B.迟滞了法国工业革命进程

C.符合巩固法国革命成果的需要D.实际废除了本国封建制度

15.1933年,美国极力强化联邦政府的职能,承担起保障经济稳定和发展的责任;而

1981年上台的里根总统则称“本人有意限制联邦政府的规模和影响……我们当前所遭

遇的苦难,和由于政府不必要的过度成长对我们生活的干预有关。”这一变化主要反映

了美国()

A.三权分立的民主体制遭到破坏B.经济衰退致使政府的权力下降

C.总统权力影响国家政策的稳定D.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局部调整

16.下表为1954〜1964年苏联粮食进出口情况统计表。据表可知,当时苏联()

年份出口(万吨)金额(万卢布)进口(万吨)金额(万卢布)

1954390265102201490

1956320204104902800

195774050940150830

1959700438502601430

1961750426406804170

19643502177073044430

A.农业改革一度取得成效B.国家经济战略发生根本变化

C.计划经济体制弊端显现D.对外贸易结构转型趋势明显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题,共52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材料一贞观十八年(644年),太宗提出“王者视四海如一家,封域之内,皆胶

赤子,朕——推心置其腹中。”“岂独百姓不欲而必顺其情,但夷狄不欲,亦能从其

意耳。”唐玄宗在《命备吐蕃制》中说“朕以虚薄,君临寓县,……无隔于夷夏,柔

服四裔”,又说‘'怀远以德,……中外无隔,夷夏混齐,托声教于珠方,跻含灵于仁

寿。”在《安置降蕃诏》中说“开怀纳戎,张袖延狄”。唐代在边疆民族地区设置羁

縻州,根据不同地区具体情况,针对性推行政令、法令。边疆民族除可保留本部族风

俗习惯之外,有的甚至允许内部保留着政权组织形式及其原有官职等级序列。

——摘编自《资治通鉴》等

材料二19世纪末,梁启超较早地提出了“中国民族”“中华民族”的概念,指

出“中华民族自始本非一族,实由多民族混合而成”。康有为不赞成把满族说成夷

狄,且对清胡开拓疆土、巩固边疆的贡献做了肯定,认为“自满、汉及篆、回、藏既

同隶一国,并同当为中华人,不得殊异,其满人并赐汉姓,俾合同而化,永泯猜嫌,

则团合大群以强中国,英善于此。”五四运动后,孙中山对三民主义作了新的解释。

关于民族主义,他指出:“民族主义有两方面之意义,一则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二则

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中华民族”的自觉意识进一步

增强,“中华民族”的称谓得到全国各族人民的认同,对民族问题的探讨由此更加受

到重视。

——摘编自周励恒《近代以来民族观是怎样形成的》

材料三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民族工作,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

业,着力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大力营造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社会氛围,各民

族交往交流交融广泛开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不断巩固和发展,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铸牢。

——摘自陈立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加强五方面工作》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唐代民族观的突出特点及其影响。(6

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民族观不同于唐代之处并分析其

原因。(6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你对党中央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

识。(4分)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容阂毕业于耶鲁大学,是中国近代史上首位留学美国的学生,他希望通过

西方教育,使贫穷、愚昧的中国得以复兴。容阂的主张得到了洋务派官员曾国藩、李

鸿章的支持,两人奏请在美国设立“中国留学生事务所”,在上海设立幼童出洋肄业

局,负责留学事宜。留学生派出时并以汉文教习同往,庶幼年学生在美,仍可兼习汉

文。1872年,容闵任学生监督奉命率首批幼童30人赴美留学。到1880年,留学计划

突然终止,幼童们被斥为“腹少儒书,德性未坚”、“沾染外洋恶习”,被召回国,

原定15年的幼童留美计划就此夭折。这批留美幼童后来分散到政界、军界、实业界、

知识界等各个领域,产生了铁路工程师詹天佑、民初国务总理唐绍仪等众多的近代知

名人物。

——摘编自卫青华《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官派留学生》

材料二1949年初,侯祥麟与留学生中的一些进步学者,成立了留美科学工作者

协会,在一年的时间里,在美国各地发展分会32个,他们定期举行活动,争取广大旅

美学生回国。1949年12月,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成立“办理留学生回国事务委员

会”,同月18日周恩来总理代表党和国家郑重邀请海外留学生回国参加新中国建设。

1950年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归国途中在香港发表了《致中国全体留美学生的公开信》。

他在信中以激情的语言说:“梁园虽好,非久居之乡,归去来兮!为了抉择真理,我

们应当回去;为了国家民族,我们应当回去;为了为人民服务,我们应当回去!”据

统计,从1949年8月到50年代末,由海外回国的留学生多达2500人。

——摘编自熊华源《新中国第一波留学生回国潮》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幼童赴美国留学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6

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49年以后留学生回国的原因。(6分)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人口大迁徙,古已有之。然而,以哥伦布航行美洲为标志的地理大发现,

才真正激起了一股史无前例的人口迁移大潮。卷入其间者,粗略分来,不外两类移

民:自愿性的移民和强迫性的移民。自愿性移民大致为不同程度地基于主观愿望而奔

赴海外者,或为改善自身的物质境况,谋求致富和发展的机遇;或欲实现政治扩张、

宗教传播之类的抱负。被迫性移民则是违背移民主观愿望在外力胁迫下的人口移动。

——摘编自沈坚《地理大发现与人口大迁徙》

材料二澳大利亚长期以来奉行歧视和限制有色人种向澳大利亚移民的“白澳”政

策。第二次世界大战对澳大利亚人的种族主义意识产生了巨大冲击。战后,澳大利亚

政府逐步调整其移民政策,1956年规定,已居住澳洲的非欧洲人有资格取得澳籍。

1957年规定,获临时入境许可的人在澳居住15年以上者可取得公民权。《1958年移

民法》废除了听写测试。1966年,允许持临时入境许可的非欧洲人5年后申请入籍,

并允许有专长的人申请临时入境许可。1972年“白澳”政策被废止。20世纪70年代

后,澳大利亚的移民政策对技能更加注重,建立了积分评估系统并进行多次修订。

1975年颁布了《联邦种族歧视法》,旨在确保所有人,不论其肤色、血统、民族或种

族出身,均受到平等对待。20世纪80年代后,澳大利亚更注重申请者的就业技能、

语言程度和年龄。

——摘编自张瑾《二战后三十年间澳大利亚技术移民结构与成因探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以实例说明两类移民是如何在同一历史时空中产生关联

的。(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澳大利亚移民政策的变化特点及意义。(6分)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19世纪中期以后,英国出现了一股强劲的“反工业文化”,工业巨子追求贵族典

雅的生活,羡慕乡绅们的田园生活。在18707913年间,英国工业产值增长1倍多,

而美国增长8倍多,德国增长4倍多。英国工业投资从1850年的7.5%下降到1914

年的4.5%。从1880年起,美法德俄对外贸易增长率都超过英国。英国在新兴的化

学、电力、汽车等行业中落伍。从1851年到1900年,德国取得了202项科技成果,

而英国只取得106项。

——摘编自郭继兰《企业家精神与英国经济兴衰》

从材料提取相关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述。(要求:写出观点,

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确认陶寺遗址存在近13万平方米宫城”“陶寺遗址还先后发掘出城

墙、大型宗教礼制建筑、政府掌控的大型仓储区等”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陶寺

遗址发现的宫城、宗教礼制建筑说明当时阶级分化明显、国家统治机器出现,已具备

了国家的初始形态,A项正确;秦朝正式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陶寺文明尚未

形成君主集权统治,排除B项;材料只反映了陶寺遗址发现宫城、宗教建筑、仓库等

设施,未涉及到农业和手工业情况,排除C项;陶寺遗址位于黄河中游,属于龙山文

化,排除D项。

2.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地方政府吸收了本地社会内部成员”“承担日常行政事务”可知,秦汉

时期利用基层民众力量管理地方,体现了国家注重民众在基层治理中的作用,C项正

确;民主应体现在少数服从多数上,材料中没体现,排除A项;根据材料中的“不享

有升迁途径”可知,里吏不能升迁职位,所以里吏的设置不会加强各阶层的流动,而且

“各阶层”的表述过于绝对,排除B项;材料只是说地方政府设置里吏管理日常行政事

务,没有说效果,不能证明里吏提高了基层治理效率,排除D项。

3.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南朝时期门阀政治走向衰弱。根据材料可知,南朝开国皇帝大都出身

低微,多以军功积累威望,掌握政权。南朝时期“寒人(庶族)掌权”局面,是对魏

晋以来标榜家世门第的门阀士族的冲击,A项正确;九品中正制为南朝主要选官制

度,家世门第仍是重要标准,排除D;其他选项与材料主旨无关,不选。

4.答案:B

解析:结合材料可知,宋朝对技术上有贡献的人员有相关的奖励,由此可以推断出,

这种做法会调动技术人员的创新,B项正确;A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宋朝依然是重

文轻武,排除A项;C项符合史实,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C项;D项不符史实,宋

朝一直实行重文轻武的治国策略,材料也不能体现重文抑武政策有所松动,排除D

项。

5.答案:A

解析:据材料“官府每举一事,必称旧例。例之所有,虽觉其不宜,不得辄改;例之所

无,虽知其便,不得轻开。此法守之所循,而事;材料未涉及“内阁职权下移”内容,

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权力失衡”,而是强调“官府因循守旧",排除C项;材料未涉

及中央对地方的管理被削弱,即“中央集权削弱''材料无从体现,排除D项。

6.答案:C

解析:由材料中“仿造西方武器”“延揽洋人采购军火、培养将士”可知,太平天国

认识到了西方武器的先进,从而引进、学习,这是鸦片战争后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先

进技术的一个表现,C项正确。哈利是个人行为,不代表英国整个国家的态度,A项

排除;材料体现不出太平天国与洋务运动的关系,B项排除;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

排除。

7.答案:B

解析:材料内容为辛亥革命前后报刊栏目的情形,据材料“报刊舆论篇幅所占比例有全

报的三分之一左右。有一部分报纸在版面上辟有专门刊头的副刊“可知这一时期报刊更

加关注社会时事问题,因此,这时的报刊宣传蕴含着丰富的时代精神,B项正确;儒

家思想地位动摇是在新文化运动时期,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A项;C项中“广泛认

可”说法过于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材料体现了报刊关注时事,但并没有提出

国家治理的新方案,排除D项。

8.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不能照共产党主张的那样马上来均贫富”“在吸取欧美贫富悬殊的教训

的情况下节制私人资本,赶快用国家力量振兴实业”结合所学新三民主义史实可知,孙

中山指出马克思主义在当时不能解决中国民生问题,而主张节制私人资本的方式解决

民生问题,“节制资本''是新三民主义在民生主义方面的内容,即孙中山意在说明新三

民主义可以解决民生问题,C项正确;材料谈及的是民生问题而非说明社会主义与革

命需求之间的关系,排除A项;材料虽涉及民生主义的发展,但未指出其产生原因,

无法得出民生主义发展的主要原因,排除B项;国民革命目标是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

军阀统治,因此“均贫富是国民革命的终极目标”的表述错误,排除D项。

9.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四川省7县米谷生产的净成本和农民所付生活费指数急剧上

涨,农民负担逐渐加重,仅凭农业无法满足生产生活的需要,因此会导致大量农民与

土地分离,B项正确;成都米价的上涨是由通货膨胀、粮食歉收、囤积居奇等多方面

因素所致,A项说法片面,排除A项;日军的“三光”政策以及国民党的消极抗日、积

极反共等推动了中共开展大生产运动,排除C项;“直接影响着抗战形势的发展”说法

夸大了材料影响,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项。

10.答案:C

解析:年画属于中国传统文化,借助于年画,起到宣传抗美援朝的作用,以取得人民

的支持,即发挥了传统文化的现实功能,C项正确;1950年《保卫和平》的主题应体

现政治方面人民支持抗美援朝战争,农村土地改革是经济措施,与画主题不符,排除

A项;社会主义建设开始于1956年底,时间不符,排除B项;年画主要反映的是抗美

援朝的内容,与伦理道德无关,排除D项。

11.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1992—2000年中国进口商品关税税率变化表”可知,依据表格中数

据,1992-2000年中国进口商品关税税率总体逐步降低,说明这一时期中国进一步转变

政府职能,减少政府对国际贸易活动的直接干预,目的是通过税率的调整主动融入全

球贸易体系,B项正确;材料中无法体现关税税率在逐年降低,排除A项;进口商品

税率变低,有利于外国产品进入中国市场,对民族企业不利,排除C项;材料无法得

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形成的结论,排除D项。

12.答案:B

解析:据材料信息可知古埃及有“食品仓库的首席书吏和财产监督,克索伊斯州初级法

官,王家亚麻的监督,田地首长,南部柏尔克达州首长,德普州州尹,宫廷首长等职

务”,体现了形成原始的官僚系统,B项正确;材料体现了古埃及的官僚设置,没有体

现国家统一,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各官僚之间存在等级差别,排除C项;材料

中没有体现法老的权力,不能反映政权与神权的统一,排除D项。

13.答案:B

解析:根据“即不是复兴而是拒斥古希腊罗马文明遗产的态度。一种新的政治感觉促使

某些人文主义者拒斥古希腊罗马典籍中的历史认知和道德哲学。”可得出材料强调文艺

复兴并不是承袭古希腊罗马文化,而是基于现实的需要而拒斥、批判古希腊罗马的文

化,从而达到宣扬资产阶级的文化的目的,体现了文艺复兴的现实意义,B项正确;

材料没有强调文艺复兴的经济根源,排除A项;材料中的信息并没有涉及到资本主义

发展的状况,排除C项;古希腊罗马文化中的一些内容,符合当时欧洲反封建神学的

需要,排除D项。

14.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拿破仑•波拿巴上台对实行恐怖政策的雅各宾派残余分子和王党

势力实行严厉镇压,结合所学可知,这样做可以稳定社会秩序,巩固法国大革命成

果,C项正确;A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材料中拿破仑•波拿巴上台后采取的措施有利

于巩固法国革命成果,排除A项;材料中的信息跟法国的工业革命不相关,排除B

项;D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材料主要体现的并不是拿破仑・波拿巴政府的做法实际废

除了本国封建制度,而是体现出巩固法国革命成果,排除D项。

15.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1933年是经济大危机期间,此时美国政府通过国家干预应

对危机;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政府则通过减少国家干预以意图促进经济恢复。所以

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美国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局部调整,D项正确;美国的三权分立

体制并没有遭到破坏,排除A项;经济衰退没有导致政府权力发生变化,排除B项;

这种变化反映的是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局部调整,并不是总统权力影响国家政策稳

定,排除C项。

16.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苏联在1954年、1957年、1959年、1961年的粮食出口量都大

于进口量,一定程度上能体现苏联粮食产量的增加,结合所学可知,1954〜1964年是

赫鲁晓夫当政时期,赫鲁晓夫在农业方面的放权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促进了苏

联粮食产量的提升,A项正确;赫鲁晓夫改革并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而且仅凭粮食

进出口量也不能推断苏联经济战略发生根本性变化,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赫鲁晓

夫在农业改革方面取得的成效,并非是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而且赫鲁晓夫执政之

前,计划经济体制弊端已经开始显现,排除C项;材料仅仅涉及粮食一项内容,不能

体现整个外贸结构转型明显,排除D项。

17.答案:(1)特点:没有民族歧视;开明怀柔;因俗而治。影响:促进各民族交流

交往交融;推动边疆地区社会问稳定和经济的发展;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推动唐朝

的繁荣昌盛。

(2)不同:统一的中华民族观念;各民族平等;民族认同增强。原因:鸦片战争后民

族危机不断加剧;近代西方民族国家观念的影响;知识分子寻求救亡图存的道路;

(3)认识:各民族共同开拓了中国辽阔的疆域,形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坚持民族平

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利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

兴。

解析:(1)特点:根据材料一中“(唐)太宗提出‘王者视四海如一家,封域之内,

皆胶赤子,朕一一推心置其腹中'”可知,没有民族歧视;根据“'朕以虚薄,君临

寓县,……无隔于夷夏,柔服四裔‘,又说‘怀远以德,……中外无隔,夷夏混齐,托

声教于珠方,跻含灵于仁寿“《安置降蕃诏》中说‘开怀纳戎,张袖延狄'”可

知,开明怀柔;根据“唐代在边疆民族地区设置羁縻州,根据不同地区具体情况,针

对性推行政令、法令。边疆民族除可保留本部族风俗习惯之外,有的甚至允许内部保

留着政权组织形式及其原有官职等级序列”可知,因俗而治。影响:综合材料一和所

学知识,从民族关系、边疆开发、国家治理和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等角度分析可知,

唐代开明民族观促进了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推动了边疆地区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推动了唐朝的繁荣昌盛,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2)不同:根据材料二中“19世纪

末,梁启超较早地提出了‘中国族''中华民族’的概念,指出‘中华民族自始本非一族,

实由多民族混合而成’”可知,统一的中华民族观念;根据“康有为不赞成把满族说成夷

狄,且对清胡开拓疆土、巩固边疆的贡献做了肯定”“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等信息

可知,各民族平等;根据“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中华民族,的自觉意识进一步增强,

‘中华民族’的称谓得到全国各族人民的认同,对民族问题的探讨由此更加受到重视''可

知,民族认同增强。原因: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思想和时代背景等方面分析可

知,鸦片战争后民族危机不断加剧,近代西方民族国家观念的影响和知识分子寻求救

亡图存的道路。(3)认识:结合材料三中“(党)着力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

础,大力营造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社会氛围,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广泛开展,平等团结

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和所学知识,运用唯物史观,从历史、现实和未来等方

面分析可知,党中央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因为各民族共同开拓了中国辽

阔的疆域,形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发

展,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利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8.答案:(1)特点:是在有识之士的推动下促成的;政府设专门的机构进行管理;

受中体西用的思想影响(学习内容中西结合);留学作用成效显著;留学计划没有完

成(最终夭折)。

影响:培养了新式人才;促进中国教育的近代化;推动了近代中国的社会转型;适应

了救亡图存的时代需要。

(2)留学生组织的推动;新中国成立,留学生对新中国的政权认同;党和国家政府对

留学生的重视和支持;留学生的爱国热情;国际形势冷战的影响。

解析:(1)特点:根据材料“容闵的主张得到了洋务派官员曾国藩、李鸿章的支持,

两人奏请……负责留学事宜”可概括出是在有识之士的推动下促成的;根据材料“在美国

设立,中国留学生事务所,,在上海设立幼童出洋肄业局,负责留学事宜”可概括出政府

设专门的机构进行管理;根据材料“留学生派出时并以汉文教习同往,庶幼年学生在

美,仍可兼习汉文”“分散到政界、军界、实业界、知识界等各个领域”可概括出受中体

西用的思想影响(学习内容中西结合);根据材料“产生了铁路工程师詹天佑、民初国

务总理唐绍仪等众多的近代知名人物”可概括出留学作用成效显著;根据材料“原定15

年的幼童留美计划就此夭折”可概括出留学计划没有完成(最终夭折)。影响:根据材

料“通过西方教育,使贫穷、愚昧的中国得以复兴”“这批留美幼童后来分散到政界、军

界、实业界、知识界等各个领域,产生了铁路工程师詹天佑、民初国务总理唐绍仪等

众多的近代知名人物”并结合所学可概括出培养了新式人才;促进中国教育的近代化;

推动了近代中国的社会转型;适应了救亡图存的时代需要。(2)原因:根据材料“留

美科学工作者协会,在一年的时间里,在美国各地发展分会32个,他们定期举行活

动,争取广大旅美学生回国''可概括出留学生组织的推动;根据材料“1949年12月““华

罗庚归国途中在香港发表了《致中国全体留美学生的公开信》''可概括出新中国成立,

留学生对新中国的政权认同;根据材料“1949年12月,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成立,办

理留学生回国事务委员会',同月18日周恩来总理代表党和国家郑重邀请海外留学生

回国参加新中国建设”可概括出党和国家政府对留学生的重视和支持;根据材料“华罗

庚归国途中在香港发表了《致中国全体留美学生的公开信》”“由海外回国的留学生多

达2500人”可概括出留学生的爱国热情;根据材料时间并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从国际

形势冷战影响的角度补充。

19.答案:(1)近代西欧殖民侵略者从欧洲航行到西非海岸,交换大批奴隶,驶往美

洲I,在美洲用奴隶同当地的殖民侵略者换取原料和金银,运回欧洲。“三角贸易’使两

类移民产生了时空关联。

(2)从歧视有色人种到逐渐放开限制;青睐技术移民;“白澳”政策逐渐取缔。

意义:利于本国经济文化的发展;适应经济全球化环境下的经济发展需求;便于吸纳

技术人才;助于不同民族间和谐共处与文化认同;助于形成多元一体的移民文化。

解析:(1)根据材料“自愿性移民大致为不同程度地基于主观愿望而奔赴海外者,或

为改善自身的物质境况,谋求致富和发展的机遇;或欲实现政治扩张、宗教传播之类

的抱负。被迫性移民则是违背移民主观愿望在外力胁迫下的人口移动”并结合所学,以

三角贸易为例说明两类移民是如何在同一历史时空中产生关联的,如近代西欧殖民侵

略者从欧洲航行到西非海岸,交换大批奴隶,驶往美洲,在美洲用奴隶同当地的殖民

侵略者换取原料和金银,运回欧洲。因此,“三角贸易”使两类移民产生了时空关联。

(2)特点:根据材料“澳大利亚长期以来奉行歧视和限制有色人种向澳大利亚移民的

‘白澳’政策。第二次世界大战对澳大利亚人的种族主义意识产生了巨大冲击。战后,

澳大利亚政府逐步调整其移民政策,1956年规定,已居住澳洲的非欧洲人有资格取得

澳籍。1957年规定,获临时入境许可的人在澳居住15年以上者可取得公民权。

《1958年移民法》废除了听写测试。1966年,允许持临时入境许可的非欧洲人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