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的规律性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1/35/15/wKhkGWWNHCSABxHCAAEd5NphOqs850.jpg)
![运动的规律性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1/35/15/wKhkGWWNHCSABxHCAAEd5NphOqs8502.jpg)
![运动的规律性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1/35/15/wKhkGWWNHCSABxHCAAEd5NphOqs8503.jpg)
![运动的规律性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1/35/15/wKhkGWWNHCSABxHCAAEd5NphOqs8504.jpg)
![运动的规律性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1/35/15/wKhkGWWNHCSABxHCAAEd5NphOqs850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1、什么是物质?2、世界是物质的(原因)①自然界是物质的②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是物质的是物质的③人的意识本身就根源于物质原理: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与客观相符合.3、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及方法论温故知新2.2运动的规律性第二课探究世界的本质第一单元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核心:唯物论,围绕物质与意识展开一、规律是客观的1、运动的概念2、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3、规律的含义及其特点(原理+方法论)二、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1、意识的能动作用三、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含义及要求学习目标第一目规律是客观的1.斗转星移,海陆变迁2.铁生锈,事物腐烂3.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4.少小离家老大还,乡音无改鬓毛衰5.小时四条腿,长大两条腿,老了三条腿6.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7.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合作探究自然界是运动变化的人和人类社会是不运动变化的人的思维是运动变化的。以上几句话各表明了什么观点?有什么共性特征?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和变化中一、规律是客观的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1、运动的含义注意:①“一切”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②“变化”和“过程”表现为位置的移动、数量的增减和事物性质的变化。机械运动:地面物体和宇宙天体在内的一切客观物体的位置移动。物理运动:所有热、光、电磁以及原子内部基本粒子的运动和变化。运动的具体形态化学运动:物质的化合、分解。生命运动:生命有机体的新陈代谢、自我更新。社会运动:人类社会由低级到高级发展。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思维运动:人的认识也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哲学上讲的运动是对世界上一切运动形式共同特征的抽象概括和总结,与日常生活中具体的运动形态之间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哲学上的运动≠运动的具体形态(共性与个性)机械运动物理运动生物运动社会运动思维运动化学运动抽象
概括哲学上的“运动”运动的具体形态思考: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生命在于运动,告诉我们的共同哲学道理是什么?(1)物质是运动的物质(1)物质是运动的物质①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和变化之中
②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固有:本身就有的而不是外部强加于它的,是事物与生俱来的。→强调运动③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脱离运动谈物质形而上学会导致2、物质和运动的关系物质因运动而存在反对的错误倾向:楚国有个渡江的人,他的剑从船里掉到水中,他立即在船边上刻了个记号,说:“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船停了,他从他刻记号的地方下水寻找剑。船已经前进了,但是剑不会随船前进,像这样找剑,不是很糊涂吗?刻舟求剑思考:
刻舟求剑者在物质和运动关系上犯了什么样的错误?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形而上学的错误这些载体的共同特点:客观的物质的社会运动意识运动生物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宏观物体原子、分子等生命有机体生产方式人脑思考:是什么在生生不息的运动?运动的载体是什么?有什么共同的特点?(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强调物质①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任何运动都有自己的载体)②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离开物质谈运动唯心主义会导致反对的错误倾向:
《坛经》记载:时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幡动,议论不一。慧能进日:“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思考:慧能在物质和运动关系上犯了什么样的错误?离开物质谈运动,是唯心主义的错误要用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①反对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观点②反对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2、物质与运动的辩证关系原理原理
方法论①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②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原理总结:——慧能大师“心动”——刻舟求剑欧布里德向朋友借钱后,一直拖着不还,朋友只好前去讨债,没想到欧布里德却说:“一切皆流,一切皆变,借钱的我是过去的我,你要讨债就向过去的我讨吧!”朋友被他的诡辩激怒了,便狠狠地揍了他。欧布里德要去告他,朋友笑言:“打你的我是彼时的我,彼时的我非此时的我。你要告,就去告彼时的我吧!”欧布里德为什么会如此荒唐?只看到绝对运动,而否认了相对静止。他一刻也没有停止过运动变化的过程,但他依然还是他!一个人独有的特质在一定时间内不会发生改变!
特点: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拓展:
静止的哲学概念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它主要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说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其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性质基本不变)二是说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系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或者说物体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没有进行某种特殊的运动。(位置相对不变)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赫拉克利特
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克拉底鲁
运动的特点: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
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旧教材】正确的,承认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错误的,否认了相对静止的存在。橘子洲,洲旁舟,舟行洲不行天心阁,阁中鸽,鸽飞阁不飞对对联上联下联谁动了,谁又没动?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中,没有不运动的物质。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反对两种错误倾向:①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
——②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
——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材料一:古希腊哲学家芝诺提出“飞失不动”说。材料二:克拉底鲁说:“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
一条河流”运动与静止的关系(物质的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关系)知识拓展:区别联系含义特点运动静止宇宙中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包括空间位置和根本性质暂时未变这样两种运动的特殊状态。无条件的永恒的绝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运动与静止是相互依赖的。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绝对静止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达尔文是英国伟大的科学家,他的《物种起源》、《人类起源及性的选择》,科学地揭示了生物进化的规律,为生物学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达尔文的表弟高尔登,在他的影响下,揭示了人类的生育规律,创立了优生学。达尔文从理论上认同优生学,但他自己却犯了一个无法挽回的错误——同表姐埃玛近亲结婚!
生物学家达尔文的悔恨思考: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那么物质的运动是杂乱无章的还是有规律的?合作探
究赋得草原送别(节选)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唐.白居易请大家谈谈对上面这首古诗的理解,有何哲理?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3.物质运动的规律(1)含义: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不是主观臆造的或是上帝创造不是偶然的不是易变的本质的≠现象的一、规律的客观性注意:通过感官直接感知到的是现象。现象看起来再有“规律”,仍然是现象。规律隐藏在事物之中,需要运用抽象思维才能把握。正确理解判断规律规律的特征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解析指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自身所具有的联系,这种联系不是神灵赋予的,也不是人类强加的指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本质上的联系,而不是现象上的联系。这种本质上的联系是在分析现象的基础上,再通过人的抽象思维总结、提炼、归纳而得出来的指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必然发生、确定不移的联系,而不是偶然出现的联系指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稳定的联系,而不是多变的联系不是臆造的现象的偶然的异变的举例:喜鹊叫喜苹果落地守株待兔价格升降规律是联系,但并非所有的联系都是规律,只有同时满足四个条件的联系才是规律。特别注意规律与规律性现象区别“太阳东升西落”“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水往低处流”等是体现规律的现象。判断:下列哪些是规律1、喜鹊叫喜,乌鸦叫丧2、新陈代谢3、价值规律4、慧星、地震预示国家衰败5、苹果落地6、万有引力定律7、守株待兔8、“4”代表死9、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10、红灯停,绿灯行11、大雁冬天南飞12、阶级斗争规律
13、四季更替、昼夜交替14、种瓜的瓜、种豆得豆结论:规律不是主观臆造的联系,而是事物固有的联系。第一组:1.逢八必发,逢六必顺2.喜鹊叫喜,乌鸦叫丧第二组:1.太阳东升西落2.水往低处流3.万有引力
结论:规律不是现象、外在的的联系,而是本质的联系。第三组:1.守株待兔2.酸儿辣女
结论:规律不是偶然的联系,而是必然的联系。
结论:规律不是多变的联系,而是稳定的联系。判断:下列内容是不是规律?现象:是规律的外在表现形式,人们能够通过感官直接感知得到的。规律:是稳定的、深刻的、隐藏在事物的内部的联系,只有借助抽象思维才能认识。注意:规律
≠
现象
≠
规则
≠
联系现象联系规律(本质联系)
苹果落地,水往低处流
商品价格上下波动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万有引力规律价值规律遗传规律规则:是主观的。(不是固有的,是人为制定)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不为人之恶寒也缀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
——荀子①规律是客观的:它的存在与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a.不管人们是否承认它、喜欢它,它都客观地存在着;b.规律起不起作用,关键在于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是否存在着,而不在于人的喜恶。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也无法被人改造、改变。注意:发明、创造、消灭、改造、改变规律的说法都是错误的!Attention:思考:荀子的话说明了什么?(2)规律的特征自然界的运动都是有规律的人类社会的运动都是有规律的人的思维的运动也是有规律的(2)规律的特征②规律是普遍的:一切事物的运动都是有规律的,规律具有普遍性。荀子说:“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人类社会的发展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资本主义社会封建社会奴隶社会原始社会高低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规律曲线表明了遗忘发展的一条规律:“先快后慢”。
自然界的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人类社会的发展运动是有规律的。人的思维的发展运动是有规律的。思考:由下列内容你得出什么结论?拔苗助长,事与愿违庖丁解牛,事半功倍①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一旦违背规律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3)规律普遍性与客观性的方法论思考:以上寓言故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违背客观规律,必然受到规律的惩罚认识了水的流动规律,变害为利(如:三峡大坝)掌握了化学规律,能制造各种化工产品(如:晶体胰岛素)认识了引力规律,克服地球引力,发射火箭、卫星、飞船为人类服务(如:卫星上天)探究:在客观规律面前,人是不是无能为力的吗?②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人可以在认识规律的基础上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原理方法论规律的普遍性、客观性原理原理总结:规律具有客观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规律具有普遍性,一切事物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都有其固有的规律。课堂练习1.随着中央惠农政策的贯彻落实,科技种植在农村广泛推广。大棚种植在农村得到广泛应用。大棚种植消除了传统种植方式的不利因素,蔬菜四季栽种,季季都能高产。这说明(
)A.人们可以改造和利用规律,造福人类B.科学越发达,规律客观性的决定作用越弱C.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谋福利D.科学技术可以改变规律的决定作用答案:C1.下面漫西《姜太公钓鱼新编》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①尊重规律,自觉按规律办事②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③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新的规律④要改造规律,创造新的钓鱼方法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A第二目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合作探究(1)为什么说最蹩脚的建筑师也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2)马克思的这段话说明了什么?
建筑师在建造房屋之前,就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房屋设计出来了,建筑师建造房屋的过程,也是实现自己目的的过程,充分说明人的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的特点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意识活动具有能动创造性二、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1、意识的能动作用它不仅可以认识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深藏于事物内部的本质和规律。世界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侧重怎么想、解释世界畅想大学生活:未来的大学生活你想怎么度过?A.大学就是放松的,玩玩就好B.多上图书馆,多看书C.约上朋友一起开黑D.追剧追星E.多参加活动,广交朋友F.谈一场记忆深刻的恋爱
人们在反映客观世界的时候,总是抱有一定的目的,在行动前还要确定目标、行动方式和行动步骤等。而动物的活动是无目的的、本能的活动。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
关键词:——行动前(三思而后行)目的、动机、蓝图、目标、行动步骤、规划等
你第一眼从这幅图片里看到了什么?为什么每个人第一眼看到的事物是不一样的?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而有选择的
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并不是客观世界有什么就反映什么,而是依据人自己生活或社会实践的需要有所选择。
②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不同于动物的适应性活动)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③意识活动具有能动创造性A.反映程度: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不仅仅局限于客观事物的表面现象,还能够创造性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B.时间跨度:追溯过去,推测未来,能够创造一个理想的或幻想的世界。富兰克林研究闪电发现电荷守恒定律牛顿通过苹果落地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当堂演练袁隆平院士一生追梦的过程,体现出人的意识活动有哪些特点?将农业视为终身奋斗方向,一生追求着禾下乘凉梦和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主动从红薯育种转向研究当时国家最需要的水稻育种研究。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从天然杂交稻中汲取灵感经过多年研究探索出杂交水稻育种规律(由现象把握本质/规律),获得多项研究成果。意识活动具有能动创造性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世界未解之谜“随着人类科技的不断进步,一个又一个未解之谜被我们解开。但这不是终点,恰恰是起点,因为又会有新的未解之谜等着我们去解开”由此你怎样看待人类的认识能力?●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可知论)●认识是有限和无限的统一。合作探究现实神话实践思考:中国人的飞天梦想是如何实现的?意识中的理念现实的东西把变成意识人的行为人的实践指导(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不仅能够能动地反映客观世界,而且可以能动地指导人们改造客观世界,即通过实践把观念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创造出符合人的目的的客观事物。意识人的行为人的实践意识中的理念现实的东西指导把变成→侧重怎么做、行动书房
卧室(明亮色调)
主卧室
(淡雅色调)卫生间卫生间客厅厨房餐厅实践人们在自然界中认识了鸟终于,人们的愿望实现了于是幻想自己也能像鸟一样飞上高空思考:意识有没有直接现实性?注意:(1)意识不具有直接现实性,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即意识不能直接引起客观事物的变化,而是通过指导人们实践才能引起物质形态的变化。(2)意识的指导作用创造的是物质的具体形态
,意识不能创造物质。人的主观能动性【原理】【原理内容】①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②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方法论】重视意识的能动作用,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VS袁院士的“禾下乘凉梦”大跃进时的“亩产万斤梦”思考:从意识的指导作用角度分析,哪个“梦”能照进现实?3.意识的能动作用是有条件的意识的指导作用具有双重性。但不管是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都能够指导人们改造世界。①只有符合客观规律的正确意识,才能效发挥能动作用,正确指导人们的实践,实现改造世界的预期目标;②违背客观规律的错误意识,会导致实践的失败,对事物的发展产生阻碍作用。
(1)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条件
(2)意识的能动性受到客观规律的制约【原理】【原理内容】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1)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条件,意识的能动性受到客观规律的制约;(2)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符合客观规律的正确意识,可以正确指导实践,实现改造世界的预期目标;反之,错误意识则会导致实践失败,阻碍事物的发展。【方法论】
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知识总结二、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意识能动性的表现意识能动性的条件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的能动性受到客观规律的制约。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条件。第三目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议学情境议学情境我国没有走航天飞机这条路线而选择了载人飞船议学问题
结合议学情境和教材内容分析我国为什么没有走航天飞机这条路线而选择了载人飞船?议学提示议学提示我国的技术基础不支持我们走航天飞机这条路线美国搞航天飞机没有达到降低成本,重复使用的目的,实际上航天飞机比载人飞船的成本要高很多,而且航天飞机还无法救生。我们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既尊重客观规律,又发挥主观能动性,将主客观相结合。1、含义(是什么)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指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固有的规律,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侧重于主观与客观相符合,反对主观主义侧重于按客观规律办事,反对违背客观规律
实事求是:实事——客观事物;求——探索认识;是——规律。实事求是,一方面强调了从实际出发,尊重规律的客观性,另一方面强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发现和认识规律。三、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人脑对物质世界的反映②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普遍的一切从实际出发(侧重于主观与客观相符合,反对主观主义)实事求是(侧重于按客观规律办事,反对违背客观规律)2、哲学依据(为什么)现实意义:这是我们做好各种事情的基本要求,也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和依据。理论依据(世界观的依据):
3、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1)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尊重客观)(2)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发挥主观)(3)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主客观结合)(4)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两个反对)例:佛系、躺平、空等机会取得成功的前提条件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例:巧妇能为无米之炊三、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反对“唯意志论”自然界是物质的,要尊重自然规律,研究自然界的客观情况,以此作为我们处理与自然关系的依据。要反对片面强调人的主观意识,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从人的主观喜好、愿望、立场出发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反对“宿命论”人的意识具有能动性,我们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认识自然界的产生、发展,去探求自然的本质和规律,去指导实践活动,从而科学地利用、改造自然。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受客观规律制约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含义、依据、要求规律是客观的运动的含义物质与运动的关系规律的含义与普遍性、客观性课堂小结本课原理: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综合一、二框内容】人能够能动地认识和改造世界。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世界的本质是物质意识的能动作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是物质的人的意识根源于物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探究世界的本质方法论方法论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②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方法论】①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使主观符合客观,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②树立正确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关键词】物质决定意识根据(依据、依照、按照)……情况,针对……特点,根据……形势,从……实际出发,立足……基础提出xx计划、方案、战略;从……中总结教训、取得经验、修订法律、调整政策、调查研究。意识能动作用
在……理论、思想、方针、政策、精神的指导下,实施……战略、计划、方案;强调各种精神意识的重要性(如民族精神、创新意识、诚信意识、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生态价值观)等等。运动的规律性客观规律人的主观能动性运动与物质客观性普遍性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原理(1)物质与运动的关系原理(2)规律客观性、普遍性原理(3)人的主观能动性原理(4)客观规律和人的主观能动性原理(5)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方法论【原理总结】易错混淆:1.物质和意识相互依赖,不可分割。解析:×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是可以与意识分离而独立存在的;但是意识不能独立产生,不能脱离物质而存在。2.运动是物质唯一特性。解析:×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3、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办事情就能取得成功。解析:×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
4.人在客观规律面前无能为力。解析:×规律是客观的,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们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发现、认识和利用规律,但人们不能发明、改造、创造、改变、消灭规律。5.意识能直接引起客观事物的变化。解析:×意识不能直接引起客观事物的变化。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通过实践才能把观念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6.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解析:×意识有正确和错误之分,正确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具有阻碍作用。7.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和基础。解析:×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条件。8.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做到客观与主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解析:×物质决定意识,客观决定主观,所以,一切从实际出发,是要做到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而不是要做到客观与主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课堂练习1.习近平指出:实现“双碳”目标,必须立足国情,坚持稳中求进、逐步实现,不能脱离实际、急于求成,搞运动式“降碳”、踩“急刹车”。不能把手里吃饭的家伙先扔了,结果新的吃饭家伙还没拿到手,这不行。这一论述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①坚持适度原则防止事物变化②赢得主动、形成发展优势要善于抓住机遇③事物的发展需要经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④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D2.漫画(作者:王家春)意在告诉我们(
)①情绪所表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云南职教高考医学类专业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5年毕节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语文2018-2024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武汉工贸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语文2018-2024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4喜剧综艺年度报告
- 2025春季新学期,中小学校长在全体教师大会上发言:从电影《熊出没重启未来》破局解锁新学期教育密码
- 10kV配电站房工程的电气设计方案与性能分析
- 幼儿园组织活动设计策划方案五篇
- 商业街店面租赁合同范本
- 幼儿园中班冬季教育活动策划方案五篇
- 2024年绿色能源产业投资合作合同
- 2025-2030年中国纳米氧化铝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新版
- 2025年度正规离婚协议书电子版下载服务
- 2025年贵州蔬菜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光伏组件清洗合同
- 电力电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2024年网格员考试题库完美版
- 《建筑与市政工程防水规范》解读
- 2024年重庆市中考数学试题B卷含答案
- 医生给病人免责协议书(2篇)
- 人教版(2024年新教材)七年级上册英语Unit 7 Happy Birthday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5课时)
- 口腔粘膜常见疾病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