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页/共4页常州市联盟校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学情调研高三年级历史试卷2023年12月(考试时间:75分钟试卷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1.殷商后期,各部落侯国向王室交纳的贡品数量增多,种类增加。有牲畜、野兽、货币、谷物、奴隶、占卜用的龟甲、兽骨等;商王每日必定占卜,以人作为祭品,敬酬鬼神。上述这些现象体现出商朝A.分封制度的推行 B.皇权和神权的密切结合C.国家王权的加强 D.对方国的控制日趋严密2.在服饰问题上,儒家提倡“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道家主张“被褐(粗布衣服)怀玉”;墨家主张“节用”;阴阳家认为衣服的颜色与四时、方位必须对应。他们的服饰观()A.反映为政以德的重要性 B.源于宗法制的彻底瓦解C.契合了各自的思想宗旨 D.表明民生问题受到重视3.《北史·苏琼传》记载,北齐“旧制以淮禁不听商贩辄度淮南岁俭,启听淮北取余。后淮北人饥,(苏琼)复请通余淮南,遂得商贾往还,彼此兼济,水陆之利,通于河北”。由此可见,当时()A.赈济贸易南北互补 B.传统经济政策瓦解C.区域长途贩运兴盛 D.政府垄断边境互市4.比较下面两个表格,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洪武到正德年间白银开采数额纪年开采数额洪武75070永乐5062230正统333707正德526720明后期从国外流入中国的白银数额简表流出国别流入中国的白银额西班牙87750000日本200000000葡萄牙42762750总计330512750(超过三亿两)A.明朝白银开采数额逐年增加 B.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外贸易C.西、葡通过海外贸易完成社会转型 D.明朝后期中国商品具有国际竞争力5.1876年李圭作为中国工商界的代表,到美国费城参加世界博览会,环行地球一周后写了《环游地球新录》,李鸿章还为之作了篇序,士大夫争相购买,坊间也相率翻版。这一现象说明A.国人认识世界有了新的途径 B.向西方学习思潮蔚然成风C.洋务运动推动了出版业发展 D.李鸿章的社会影响力强大6.京师大学堂创办于1898年7月3日,是清末戊戌变法的“新政”之一。京师大学堂还成立了足球队,如图为足球队员合影。据此可知,戊戌变法()A.开启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 B.文化教育措施被完整保留C将强身健体列入改革内容 D.对社会进步产生积极影响7.如图为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财政状收支状况示意图,这种状况()A.保障了国内政局的稳定 B.不利于经济发展环境的改善C.有力抵制了日本的侵略 D.推动了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8.某时期,广东、江西、湖南等南方多省的工会数量大量增加,工会领导者积极组织工人群体参与“减时加薪”斗争。此间,不少工人逐渐意识到争取“八小时工作和工人自由权”是“打倒帝国主义、军阀、中外资产阶级和解放工人阶级的唯一方法”。这()A.标志着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B.有力配合了北伐战争的顺利进行C.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准备了条件 D.缘于“工农武装割据”局面的形成9.那时候,中国的奇迹有很多,林县的红旗渠,南京长江大桥、八万座大中型水库,大江大河的治理;成渝铁路、成昆铁路、三线建设、两弹一星、首都十大建筑、许多重大科技突破、建立中国工业的基本构架……奇迹数也数不清。这些奇迹()A.得益于人民长期凝聚形成的巨大力量 B.大多数都诞生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C.有力推动新中国产业结构的合理布局 D.为恢复国民经济提供了基础设施保障10观察以下三幅图,三幅图可以说明新中国农村土地改革中
农民纷纷申请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
安徽小岗村尝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三权分置
A.农民积极性的变化 B.改革实质的变化C.土地经营权的变化 D.土地所有制的变化11.巴比伦城是两河流域最为世入所熟知的古城。《圣经:启示录》中曾说:“大巴比伦,世上的淫妇和一切可憎之物的母。”这一评价曾一度主导着西方对巴比伦的看法。19世纪以后,现代考古学的发展令人亲眼目睹了来自古巴比伦城的遗存;内容完备的《汉谟拉比法典》,高达15米的伊什塔尔门,巨幅釉砖画上的神兽图案……这说明()A.欧洲中心论来源于基督教思想 B.历史研究须精通自然科学理论C.巴比伦城受到基督教恶毒诅咒 D.考古学发展利于修正历史认知12.“特别是法国人,急切地渴望激进的变化:‘人类将不会自由,除非最后一个国王被最后一个神父的肠子绞死。’……在18世纪,神圣权利和皇位继承的不变法则受到普遍怀疑:废黜永久的‘固定的’君王有时带来积极的结果,而非灾难。‘固定的物种’的进化也许是有益的。”对以上历史叙述解读正确的是()A.法国的启蒙思想家都主张废除君主制 B.启蒙运动已把人文主义发展到新高度C.欧洲民众开始打破对罗马教会的迷信 D.启蒙思想家从根本上挑战神学世界观13.苏联“白海—波罗的海”运河建于1930—1933年,只花了二十个月的时间,提前四个月完工。全长227公里,内有37公里人工水道,有5座堤坝和19道船闸,使列宁格勒(圣彼得堡)至阿尔汉格尔斯克的航程缩短4000公里。“白海—波罗的海”运河建设的历史背景是,苏联()A.新经济政策实施 B.农业集体化的完成C.工业化建设的开展 D.斯大林模式的确立14.二战后,北欧地区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区安全体系:瑞典坚持武装中立奉行不结盟政策;其西侧的挪威、丹麦、冰岛三个国家加入了北约;东侧的芬兰则奉行对苏和睦友好,并不介入大国纠纷的和平中立政策。这一体系A.有利于地区和平与安全 B.促进了世界多极化进程C.反映了国家利益的冲突 D.加剧了两极格局的对峙15.据下表可知,古巴等国的做法()11959年9月,在第14届联合国大会上,古巴外交大臣劳尔·罗亚发表讲话,宣布古巴今后将奉行独立的外交政策,既不倾向共产主义阵营,也不倾向资本主义阵营,将古巴定位为不结盟国家21961年6月5-12日,不结盟运动筹备会议在埃及首都开罗举行。古巴作为拉美国家的唯一代表参与会议31961年9月1-6日,第一次不结盟运动首脑会议在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召开。古巴作为不结盟运动正式成员参加了会议A.有利于国际关系民主化进程 B.推动了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C.壮大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 D.动摇了美国主导的世界霸权力量16.下表所示为关贸总协定各轮多边贸易谈判的主要议题。据表可知,关贸总协定()谈判回合谈判时间主要议题前五轮1947~1960年关税肯尼迪回合1964~1967年关税、非关税壁垒、欠发达国家参与和特殊经济体参与东京回合1973~1979年关税、非关税、多边保障体系、农产品、热带产品和GATT(关税及贸易总协定)框架乌拉圭回合1986~1994年关税、非关税、自然资源产品、纺织品与服装、农产品、热带产品、GATT(关税及贸易总协定)条款、反倾销、补贴和反补贴措施A.现有机制体制存在不足 B.积极推动全球化均衡发展C.实现了国际贸易自由化 D.致力于规范全球贸易秩序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商代就有关于勤俭节用思想出现。春秋战国时期,虽学派林立,百家争鸣,但勤俭节用思想则是各学派共有的伦理主张,儒家奠基人孔子提出“温、良、恭、俭、让”五大德目;墨子则把俭约和淫奢提升到关乎国家存亡的高度上去认识。在古代自然经济条件下,生产工具简陋,生产力水平低下,社会物质财富匮乏,提倡俭约,有利于缓解社会消费需求和物资短缺的矛盾,可保证社会安定和发展,荀子曾提出“强本而节用”的主张。——摘编自张元凯《关于中国古代的勤俭节用思想及其现实价值》材料二到了近代,中国传统的消费习俗在城市社会生活中逐渐出现奢侈豪华的趋向。从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长远方面看,崇俭戒奢的传统观念未必是十全十美的观念和习俗。消费需求的扩大,是刺激工商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但近代某些奢侈消费也并非是一种完全正常的消费行为。特别是富商的豪华排场,实际上仍带有一些为了摆脱出身寒微而自我炫耀的成分,许多人还盲目崇拜和模仿西方的生活方式,大肆挥霍。——摘编自朱英《近代中国奢侈消费面面观》(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社会“勤俭节用”消费观念形成的原因。(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消费观念的变化,并予以简要评价。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漕运始于先秦,最初规模有限,主要为军事行动服务。先秦时期,各诸侯国纷纷开挖运河,如吴国开凿的堰渎、胥浦和邗沟,魏国开凿的鸿沟,齐国开凿的淄济运河等。唐宋以后中央集权的运行体系日趋完善,北宋的汁梁、南宋的临安、元朝的大都、明清时期的北京都是重要的人口聚居区。经济重心南移后,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出现分离的趋势,为保证京师的供给,需要源源不断从南方调运粮食,这项任务逐渐成为漕运最重要的职能。——摘编自陈忠海《古代漕运与“河海之争”》材料二由于沟通南北的大运河因河政废弛年久失修而到处淤滞,清政府于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在部分地区实行海运,并取得了成绩。但由于南方粮食生产的相对衰落,以及漕粮“改折”收银在南方地区的广泛推行,清政府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颁布了停漕令。沿袭千年的漕运,到此终结。漕运既停,因征运漕粮而设置的各衙门、卫所等机构逐渐停革,其中的积弊亦不复存在。——摘编自江太新、苏金玉《漕运史话》(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漕运的变化并分析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政府废止漕运的原因。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年份省份19211922192319241925总计百分比江苏313555292317318.52浙江111725136727.71广东82111422667.07安徽79664323.43江西313652293.10直隶314532272.89——摘编自孙璐《民国初年中国留学生群体考析》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后“留苏热”再度兴起。1950年教育部规定,留学生直接归所在国中国大使馆领导,要定期汇报学习成绩及生活情况。从1950年到1966年,新中国派往苏联、东欧各国的留学生约一万余人,其中80%是留苏生。“文化大革命”十年间,出国留学人数急剧下降。1978年,随着50名留美学者的启程,出国留学逐渐回暖,留学人数逐年递增。至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出国留学生遍及世界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达到二十多万人。至2004年更达70万人,除公派之外,自费留学占很大比重。1992年国家出台“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的留学政策,从而给予了留学生以更大的自由度和施展自己才华的空间。——据李喜所《百年留学潮与中国现代化》(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20年代中国赴美留学学生群体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时期留学热潮的主要变化并分析其影响。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801-1850年,英国城市住房压力巨大。一幢房屋两家十几个人合住是普遍现象,甚至地下室也挤满了人。1844年,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说:“每一个大城市都有一个或几个挤满了工人阶级的贫民窟……19世纪50年代开始,政府决定通过立法进行干预,制定住房标准,改善居民的住房条件。城市则市政机关直接介入,参与住房建设和经营。同时继续鼓励由资本家和房地产商实行营利经营。通过住房市场化,满足不同人群的住房需求。从1860年开始,全国主要大城市市政府利用市有地产建造住宅,市政府成为了一个大房产主。1909年,英国议会通过《住房与城市规划法》等一系列法律,禁止居住地下室,贫民窟也被清理,英国城市居民的住房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摘编自任其怿《从住房和卫生条件的改善看近代英国的城市治理》材料二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纷纷制定并实施了住房保障制度,其中各国廉租房建设的资金主要是政府的财政支持。在住房保障方面,英国政府通过设立专门机构,对资金运营、住房建设进行管理,保障低收入居民能租到房屋;法国、德国、日本等国家则采取政府提供优惠贷款,实行贷款利息补贴的办法,支持非营利机构发展低租金、低成本住房;在住房补贴方面,美国一方面直接对低收入家庭提供低租金的公共住房,另一方面向低收入家庭提供房屋租金补贴。——摘编自陈小春、杨鹏《廉租房制度的国际比较》(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政府解决住房问题所采取措施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廉租房制度形成的背景。(3)根据材料一、二谈谈上述举措对我国改善居民住房问题的启示。
常州市联盟校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学情调研高三年级历史试卷2023年12月(考试时间:75分钟试卷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1.殷商后期,各部落侯国向王室交纳的贡品数量增多,种类增加。有牲畜、野兽、货币、谷物、奴隶、占卜用的龟甲、兽骨等;商王每日必定占卜,以人作为祭品,敬酬鬼神。上述这些现象体现出商朝A.分封制度的推行 B.皇权和神权的密切结合C.国家王权的加强 D.对方国的控制日趋严密【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所学,贡品为古代臣民或属国向帝王进献的物品;依据材料,各部落向王室缴纳的贡品呈现增多趋势,体现出各方部落对殷商王室的畏惧;商王占卜也是神化王权的体现,C项正确;分封制度的大规模推行是在西周,材料没有体现,排除A项;B项的“皇权”表述错误,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对方国的控制情况,D项与材料的后半部分不相吻合,排除D项。故选C项。2.在服饰问题上,儒家提倡“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道家主张“被褐(粗布衣服)怀玉”;墨家主张“节用”;阴阳家认为衣服的颜色与四时、方位必须对应。他们的服饰观()A.反映为政以德的重要性 B.源于宗法制的彻底瓦解C.契合了各自的思想宗旨 D.表明民生问题受到重视【答案】C【解析】【详解】从材料的信息可以看出,儒家、道家、法家等学派对服饰的要求都不一样,他们各自遵循了自身的思想特色而提出了相应的主张,说明他们契合了各自的思想宗旨,C项正确;德是儒家的主张,排除A项;宗法制当时仍然存在,没有彻底瓦解,排除B项;服饰并不代表民生问题,排除D项。故选C项。3.《北史·苏琼传》记载,北齐“旧制以淮禁不听商贩辄度。淮南岁俭,启听淮北取余。后淮北人饥,(苏琼)复请通余淮南,遂得商贾往还,彼此兼济,水陆之利,通于河北”。由此可见,当时()A.赈济贸易南北互补 B.传统经济政策瓦解C.区域长途贩运兴盛 D.政府垄断边境互市【答案】A【解析】【详解】据材料可知,北齐时期,淮河南北因互相赈济,商贸得到发展,A项正确;南北朝时期政府依然坚持重农抑商政策,排除B项;区域长途贩运兴盛是在明清时期,排除C项;材料无法体现政府垄断边境互市,排除D项。故选A项。4.比较下面两个表格,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洪武到正德年间白银开采数额纪年开采数额洪武75070永乐5062230正统333707正德526720明后期从国外流入中国的白银数额简表流出国别流入中国的白银额西班牙87750000日本200000000葡萄牙42762750总计330512750(超过三亿两)A明朝白银开采数额逐年增加 B.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外贸易C.西、葡通过海外贸易完成社会转型 D.明朝后期中国商品具有国际竞争力【答案】D【解析】【详解】从材料可以看出,明后期从国外流入中国的白银数不断增加,数量巨大,说明当时中国的商品有一定的竞争力,使白银大量流入到中国,D项正确;逐年增加从数据中看不出来,排除A项;郑和下西洋只是朝贡贸易,对中外贸易影响不大,排除B项;从材料中看不出他们完成了转型,排除C项。故选D项。5.1876年李圭作为中国工商界的代表,到美国费城参加世界博览会,环行地球一周后写了《环游地球新录》,李鸿章还为之作了篇序,士大夫争相购买,坊间也相率翻版。这一现象说明A.国人认识世界有了新的途径 B.向西方学习思潮蔚然成风C.洋务运动推动了出版业发展 D.李鸿章的社会影响力强大【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到美国费城参加世界博览会,环行地球一周后写了《环游地球新录》”“士大夫争相购买,坊间也相率翻版”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中后期,人们通过翻阅商人撰写环球记录来认识世界,说明这时期商人环球记录也是人们认识世界的新途径,故A选项正确;材料仅能代表部分士大夫群体的做法,不能代表整个社会向西方学习思潮蔚然成风,故B选项错误;根据材料内容可知,材料内容主要强调的是当时人们可以通过翻阅商人撰写的书籍来认识世界,没有体现洋务运动相关的内容,故C选项错误;根据材料“李鸿章还为之作了篇序”可知,仅凭这一句无法得出李鸿章的社会影响力强大,体现了李圭写的《环游地球新录》有一定的影响,故D选项错误。6.京师大学堂创办于1898年7月3日,是清末戊戌变法的“新政”之一。京师大学堂还成立了足球队,如图为足球队员合影。据此可知,戊戌变法()A.开启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 B.文化教育措施被完整保留C.将强身健体列入改革内容 D.对社会进步产生积极影响【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98年(中国)。据材料可知,戊戌变法创办了京师大学堂,该学堂还创办了足球队,足球队的成立推动了近代体育事业在中国的发展,这体现出戊戌变法对中国社会进步的积极影响,D项正确;开启中国教育近代化的是洋务运动,排除A项;B项错在“完整保留”,排除B项;材料只能证明京师大学堂出现了足球队,但是并不能说明戊戌变法将强身健体列入改革内容,排除C项。故选D项。7.如图为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财政状收支状况示意图,这种状况()A.保障了国内政局的稳定 B.不利于经济发展环境的改善C.有力抵制了日本侵略 D.推动了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选项用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时空范围为1927年至1936年(中国)。根据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财政状收支状况示意图可以看出,南京国民政府岁入总额在不断增加,但是其中的军务费、债务费也在快速上升,这意味着当时国民政府的开支很大一部分投入到了军事活动中,这显然不利于经济发展环境的改善,B项正确;军务费用快速上升,意味着国内政局并不稳定,排除A项;这一时期国民政府对于日本侵略的态度实行的是“不抵抗”,排除C项;国民政府的债务费用在快速上升,这意味着其对外债的依赖程度在提升,这不利于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排除D项。故选B项。8.某时期,广东、江西、湖南等南方多省的工会数量大量增加,工会领导者积极组织工人群体参与“减时加薪”斗争。此间,不少工人逐渐意识到争取“八小时工作和工人自由权”是“打倒帝国主义、军阀、中外资产阶级和解放工人阶级的唯一方法”。这()A.标志着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B.有力配合了北伐战争的顺利进行C.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准备了条件 D.缘于“工农武装割据”局面的形成【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推断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据本题材料“广东、江西、湖南等南方多省的工会数量大量增加,工会领导者积极组织工人群体参与‘减时加薪’斗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北伐战争涉及范围从珠江流域到长江流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人运动也随之扩大,因此出现广东、江西、湖南等南方多省的工会数量大量增加,有力配合了北伐战争的顺利进行,B项正确;五四运动标志着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但材料信息与五四运动无关,排除A项;根据材料可知,此时处于国共合作北伐的时期,此时中国共产党已经成立,排除C项;“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形成于国共对峙时期,而材料背景尚处于国共合作阶段,排除D项。故选B项。9.那时候,中国的奇迹有很多,林县的红旗渠,南京长江大桥、八万座大中型水库,大江大河的治理;成渝铁路、成昆铁路、三线建设、两弹一星、首都十大建筑、许多重大科技突破、建立中国工业的基本构架……奇迹数也数不清。这些奇迹()A.得益于人民长期凝聚形成的巨大力量 B.大多数都诞生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C.有力推动新中国产业结构的合理布局 D.为恢复国民经济提供了基础设施保障【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56-1976年(中国)。材料所列举的是六七十年代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这一时期能创造众多奇迹,得益于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下长期凝聚形成的巨大力量,A项正确;材料所列举的是六七十年代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时间不符合,排除B项;有力推动新中国产业结构的合理布局只与上述奇迹中的部分内容有关,不能全面反映材料,排除C项;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材料中的史实不符合时间,排除D项。故选A项。10.观察以下三幅图,三幅图可以说明新中国农村土地改革中
农民纷纷申请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
安徽小岗村尝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三权分置
A.农民积极性的变化 B.改革实质的变化C.土地经营权的变化 D.土地所有制的变化【答案】C【解析】【详解】由材料“农民申请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安徽小岗村尝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三权分置”可知分别反映了建国初期的农业生产合作社、改革开放时期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新时期的土地流转政策,都是关于土地生产关系的变革,说明随着经济的发展土地经营权的发展变化,故选C项;三次变革都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排除A项;改革只是调整了生产关系,改变了土地的经营方式,不是实质上的变革,排除B项;改革并未改变土地所有制,依然是土地国有制,排除D项。故选C项。11.巴比伦城是两河流域最为世入所熟知的古城。《圣经:启示录》中曾说:“大巴比伦,世上的淫妇和一切可憎之物的母。”这一评价曾一度主导着西方对巴比伦的看法。19世纪以后,现代考古学的发展令人亲眼目睹了来自古巴比伦城的遗存;内容完备的《汉谟拉比法典》,高达15米的伊什塔尔门,巨幅釉砖画上的神兽图案……这说明()A.欧洲中心论来源于基督教思想 B.历史研究须精通自然科学理论C.巴比伦城受到基督教恶毒诅咒 D.考古学发展利于修正历史认知【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19世纪以后,现代考古学的发展令人亲眼目睹了来自古巴比伦城的遗存;内容完备的《汉谟拉比法典》,高达15米的伊什塔尔门,巨幅釉砖画上的神兽图案……”可得出考古的发现使人们对历史的认识更加客观,有利于修正历史认识,D项正确;材料与欧洲中心论无关,排除A项;历史研究并不一定要精通自然科学理论,排除B项;C项不是主旨,排除C项。故选D项。12.“特别是法国人,急切地渴望激进的变化:‘人类将不会自由,除非最后一个国王被最后一个神父的肠子绞死。’……在18世纪,神圣权利和皇位继承的不变法则受到普遍怀疑:废黜永久的‘固定的’君王有时带来积极的结果,而非灾难。‘固定的物种’的进化也许是有益的。”对以上历史叙述解读正确的是()A.法国的启蒙思想家都主张废除君主制 B.启蒙运动已把人文主义发展到新高度C.欧洲民众开始打破对罗马教会的迷信 D.启蒙思想家从根本上挑战神学世界观【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世纪(欧洲)。据本题材料信息可知,启蒙运动把批判的矛头指向封建君主专制和教会,说明启蒙运动把人文主义发展到理性的新高度,B项正确;“都主张废除君主制”表述过于绝对,排除A项;宗教改革时期就已经打破对罗马教会的迷信,排除C项;“神学世界观”是神学对世界的看法和认识,据材料“神圣权利和皇位继承的不变法则受到普遍怀疑”可知,主要体现了启蒙思想家对君主专制的思考,把人文主义发展到理性,未涉及神学世界观,排除D项。故选B项。13.苏联“白海—波罗的海”运河建于1930—1933年,只花了二十个月的时间,提前四个月完工。全长227公里,内有37公里人工水道,有5座堤坝和19道船闸,使列宁格勒(圣彼得堡)至阿尔汉格尔斯克的航程缩短4000公里。“白海—波罗的海”运河建设的历史背景是,苏联()A.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B.农业集体化的完成C.工业化建设的开展 D.斯大林模式的确立【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时空是1930年至1933年的苏联。根据材料“苏联‘白海—波罗的海’运河建于1930—1933年,只花了二十个月的时间,提前四个月完工。”及所学可知,苏联“白海一波罗的海”运河建设的时代背景是苏联工业化战略的实施,C项正确;新经济政策在1928年已经停止,排除A项;苏联农业集体化宣告完成是在1936年以后,选项表述与题干及史实不符,排除B项;斯大林模式形成的标志为苏联1936年宪法的通过,排除D项。故选C项。14.二战后,北欧地区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区安全体系:瑞典坚持武装中立奉行不结盟政策;其西侧的挪威、丹麦、冰岛三个国家加入了北约;东侧的芬兰则奉行对苏和睦友好,并不介入大国纠纷的和平中立政策。这一体系A.有利于地区和平与安全 B.促进了世界多极化进程C.反映了国家利益的冲突 D.加剧了两极格局的对峙【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材料“瑞典坚持武装中立奉行不结盟政策;其西侧的挪威、丹麦、冰岛三个国家加入了北约;东侧的芬兰则奉行对苏和睦友好,并不介入大国纠纷的和平中立政策”可知,二战后北欧地区的地区安全体系强调中立自保的外交政策。结合所学可知,这一体系有利于在美苏两极格局下形成北欧平衡的安全格局,有利于地区和平与安全,A项正确;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在19世纪60、70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材料中这一体系主要是受美苏冷战的影响,而非国家利益的冲突,排除C项;二战后北欧地区的地区安全体系强调中立自保的外交政策,并不会加剧两极格局的对峙,排除D项。故选A项。15.据下表可知,古巴等国的做法()11959年9月,在第14届联合国大会上,古巴外交大臣劳尔·罗亚发表讲话,宣布古巴今后将奉行独立的外交政策,既不倾向共产主义阵营,也不倾向资本主义阵营,将古巴定位为不结盟国家21961年6月5-12日,不结盟运动筹备会议在埃及首都开罗举行。古巴作为拉美国家的唯一代表参与会议31961年9月1-6日,第一次不结盟运动首脑会议在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召开。古巴作为不结盟运动正式成员参加了会议A.有利于国际关系民主化进程 B.推动了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C.壮大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 D.动摇了美国主导的世界霸权力量【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范围为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世界)。材料描述了古巴加入不结盟运动,这反映了当时亚非拉国家在国际舞台上逐渐成为独立的政治力量,有利于国际关系民主化进程,A项正确;世界民族解放运动兴起时间早于20世纪,排除B项;不结盟运动主张不加入美苏为代表的任何一方,因此古巴加入不结盟并不会壮大社会主义阵营力量,排除C项;这一时期处于冷战时期,美苏对峙,不结盟运动并不能动摇美国的地位,排除D项。故选A项。16.下表所示为关贸总协定各轮多边贸易谈判的主要议题。据表可知,关贸总协定()谈判回合谈判时间主要议题前五轮1947~1960年关税肯尼迪回合1964~1967年关税、非关税壁垒、欠发达国家参与和特殊经济体参与东京回合1973~1979年关税、非关税、多边保障体系、农产品、热带产品和GATT(关税及贸易总协定)框架乌拉圭回合1986~1994年关税、非关税、自然资源产品、纺织品与服装、农产品、热带产品、GATT(关税及贸易总协定)条款、反倾销、补贴和反补贴措施A.现有机制体制存在不足 B.积极推动全球化均衡发展C.实现了国际贸易自由化 D.致力于规范全球贸易秩序【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和本质题。时空是现代史(世界)。据表格信息可以看出,关贸总协定的主要议题,从单一的关税逐步扩展到关税、非关税、自然资源产品、纺织品与服装、农产品、热带产品等领域,说明其致力于规范全球贸易秩序,D项正确;仅从表格,无法得出现有体制的问题,排除A项;“均衡发展”,表述绝对,排除B项;“实现了”,表述夸大,并没有实现贸易自由化,排除C项。故选D项。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商代就有关于勤俭节用思想出现。春秋战国时期,虽学派林立,百家争鸣,但勤俭节用思想则是各学派共有的伦理主张,儒家奠基人孔子提出“温、良、恭、俭、让”五大德目;墨子则把俭约和淫奢提升到关乎国家存亡的高度上去认识。在古代自然经济条件下,生产工具简陋,生产力水平低下,社会物质财富匮乏,提倡俭约,有利于缓解社会消费需求和物资短缺的矛盾,可保证社会安定和发展,荀子曾提出“强本而节用”的主张。——摘编自张元凯《关于中国古代的勤俭节用思想及其现实价值》材料二到了近代,中国传统的消费习俗在城市社会生活中逐渐出现奢侈豪华的趋向。从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长远方面看,崇俭戒奢的传统观念未必是十全十美的观念和习俗。消费需求的扩大,是刺激工商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但近代某些奢侈消费也并非是一种完全正常的消费行为。特别是富商的豪华排场,实际上仍带有一些为了摆脱出身寒微而自我炫耀的成分,许多人还盲目崇拜和模仿西方的生活方式,大肆挥霍。——摘编自朱英《近代中国奢侈消费面面观》(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社会“勤俭节用”消费观念形成的原因。(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消费观念的变化,并予以简要评价。【答案】(1)统治阶级的倡导;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民众相对贫困;传统“节俭”思想影响;“重农抑商”政策影响;维护社会安定的需要。(2)变化:城市出现奢侈趋向。评价:刺激了消费,顺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冲击了传统的思想观念;形成重利轻义、追求奢侈、崇洋媚外等不良社会风气。【解析】【小问1详解】根据材料一“商代就有关于勤俭节用思想出现”“勤俭节用思想则是各学派共有的伦理主张”可得出,传统“节俭”思想影响;根据材料一“墨子则把俭约和淫奢提升到关乎国家存亡的高度上去认识”可得出,统治阶级的倡导;根据材料一“在古代自然经济条件下,生产工具简陋,生产力水平低下,社会物质财富匮乏,提倡俭约,有利于缓解社会消费需求和物资短缺的矛盾,可保证社会安定和发展,荀子曾提出‘强本而节用’的主张。”和所学知识可从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民众相对贫困;“重农抑商”政策影响;维护社会安定的需要等方面回答。【小问2详解】变化:根据材料二“到了近代,中国传统的消费习俗在城市社会生活中逐渐出现奢侈豪华的趋向”可得出,城市出现奢侈趋向。评价:根据材料二“消费需求的扩大,是刺激工商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可得出,刺激了消费,顺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根据材料二“但近代某些奢侈消费也并非是一种完全正常的消费行为。特别是富商的豪华排场,实际上仍带有一些为了摆脱出身寒微而自我炫耀的成分,许多人还盲目崇拜和模防西方的生活方式,大肆挥霍”可得出,冲击了传统的思想观念;形成重利轻义、追求奢侈、崇洋媚外等不良社会风气。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漕运始于先秦,最初规模有限,主要为军事行动服务。先秦时期,各诸侯国纷纷开挖运河,如吴国开凿的堰渎、胥浦和邗沟,魏国开凿的鸿沟,齐国开凿的淄济运河等。唐宋以后中央集权的运行体系日趋完善,北宋的汁梁、南宋的临安、元朝的大都、明清时期的北京都是重要的人口聚居区。经济重心南移后,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出现分离的趋势,为保证京师的供给,需要源源不断从南方调运粮食,这项任务逐渐成为漕运最重要的职能。——摘编自陈忠海《古代漕运与“河海之争”》材料二由于沟通南北的大运河因河政废弛年久失修而到处淤滞,清政府于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在部分地区实行海运,并取得了成绩。但由于南方粮食生产的相对衰落,以及漕粮“改折”收银在南方地区的广泛推行,清政府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颁布了停漕令。沿袭千年的漕运,到此终结。漕运既停,因征运漕粮而设置的各衙门、卫所等机构逐渐停革,其中的积弊亦不复存在。——摘编自江太新、苏金玉《漕运史话》(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漕运的变化并分析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政府废止漕运的原因。【答案】18.变化:由服务军事行动转向保障京师粮食供应;由区域短途运输变为南北长途转运。原因: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经济中心与政治中心的分离;经济重心的南移。19.原因:河道淤塞;太平天国运动对南方农业生产的破坏;南方农业商品化程度提高,广泛种植经济作物;漕粮改折收银更为便捷;商品经济的发展及交通工具的进步,京师商品粮供应充足;为了节省开支,增加收入。【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对比类、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中国。第一小问变化:根据材料“最初规模有限,主要为军事行动服务”“为保证京师的供给,需要源源不断从南方调运粮食,这项任务逐渐成为漕运最重要的职能”得出由服务军事行动转向保障京师粮食供应;由区域短途运输变为南北长途转运。第二小问原因:根据材料“唐宋以后中央集权的运行体系日趋完善,北宋的汁梁、南宋的临安、元朝的大都、明清时期的北京都是重要的人口聚居区。”可得出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根据材料“经济重心南移后,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出现分离的趋势,为保证京师的供给,需要源源不断从南方调运粮食,这项任务逐渐成为漕运最重要的职能。”可得出经济中心与政治中心的分离;经济重心的南移。【小问2详解】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晚清时期。根据材料“由于沟通南北的大运河因河政废弛年久失修而到处淤滞,清政府于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在部分地区实行海运,并取得了成绩。”可得出河道淤塞;根据材料“但由于南方粮食生产的相对衰落,以及漕粮‘改折’收银在南方地区的广泛推行”及所学可得出南方农业商品化程度提高,广泛种植经济作物;漕粮改折收银更为便捷;结合所学可知,晚清政府废止漕运的原因还包括:太平天国运动对南方农业生产的破坏;商品经济的发展及交通工具的进步,京师商品粮供应充足;为了节省开支,增加收入。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年份省份19211922192319241925总计百分比江苏313555292317318.52浙江111725136727.71广东82111422667.07安徽79664323.43江西313652293.10直隶314532272.89——摘编自孙璐《民国初年中国留学生群体考析》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后“留苏热”再度兴起。1950年教育部规定,留学生直接归所在国中国大使馆领导,要定期汇报学习成绩及生活情况。从1950年到1966年,新中国派往苏联、东欧各国的留学生约一万余人,其中80%是留苏生。“文化大革命”十年间,出国留学人数急剧下降。1978年,随着50名留美学者的启程,出国留学逐渐回暖,留学人数逐年递增。至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出国留学生遍及世界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达到二十多万人。至2004年更达70万人,除公派之外,自费留学占很大比重。1992年国家出台“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的留学政策,从而给予了留学生以更大的自由度和施展自己才华的空间。——据李喜所《百年留学潮与中国现代化》(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20年代中国赴美留学学生群体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时期留学热潮的主要变化并分析其影响。【答案】19.特点:具有地域不平衡性;受国内政治气候变化的影响;留学生数量与当地经济发展程度和对外开放程度密切相关。20.变化:规模越来越大;留学目的地更加广泛;自费留学比重增加;个人的自主性增强。影响:培养了大量人才;促进了中外交流;推动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项事业的发展。【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20世纪20年代中国。据材料一表格中的各省份的留学人数可知具有地域不平衡性;据材料一中的表格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年代民主革命形势发展,所以受国内政治气候变化的影响;据材料一表格中的江苏、浙江、广东的留学人数以及比重较大,安徽、江西、直隶比重较小可知,留学生数量与当地经济发展程度和对外开放程度密切相关。【小问2详解】本题是对比类和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新时期的中国。第一小问变化,据材料二“出国留学逐渐回暖,留学人数逐年递增。至20世纪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个人用水协议书
- 2024版水电清工承包合同范本
- 农学研究之路
- 牛奶盛宴模板
- 2024年生态环保型绿化苗木种植承包合同3篇
- 碳金融风险管理合同
- 装饰材料采购合同范本
- 2024标准动力煤销售协议样式版B版
- 2024年股东权益分配协议:公司内部股东分红规定
- 2《我向国旗敬个礼》(说课稿)-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
- 中煤电力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4
- (必练)广东省生态环境监测专业技术人员大比武理论试题库(含答案)
- 四年级数学脱式计算练习题100道
- GB/T 18029.1-2024轮椅车第1部分:静态稳定性的测定
- 自适应噪声抵消技术的研究
- 湖南省建筑工程定额
- DIALux-4.7软件使用培训
- JJG 512-2021 白度计行业标准
- (2024年)《处方管理办法》培训课件
- 我国乡镇小学高年级学生课外阅读现状调查与研究
- 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