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导游基础知识》期末试卷2及答案_第1页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期末试卷2及答案_第2页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期末试卷2及答案_第3页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期末试卷2及答案_第4页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期末试卷2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期末试卷2及答案《全国导游基础学问》(下)期末试卷2及答案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成果_________

一、推断题(正确的请标注“A”,错误的请标注“B”)(每题1分,共15分)

01.在文字产生之前人们为了关心记忆、沟通思想、传递信息,采纳的最原始的记事方法为结绳记事和契刻记事。()

02.甲骨文就是用写或刻的方式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主要用来占卜,也有的用来记事。()

03.汉字进展的总趋势是越来越简化,越来越符号化,越来越规范化、标准化。()

04.楹联俗称对联或对子,是从律诗的对偶句中演化出来的,是中国一种独特的文学样式,也是中华民族

的文化珍宝。()

05.“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是毛泽东《忆秦娥·娄山关》中的句子。()

06.“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是李白《登金陵凤凰台》中的名句。()

07.“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是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中的诗句。()

08.“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宋代诗人陆游《游山西村》中的诗句。()

09.“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凄凄鹦鹉洲”是崔颢《黄鹤楼》一诗中的名句。()

10.“两京锁月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是描写嘉峪关的对联。()

11.说天寿山是清末闻名思想家、文学家龚自珍游北京昌平天寿山所写游记。()

12.李健吾的《雨中登泰山》不仅描述了雨中泰山的独特风姿,更记录了雨中登山的独特情趣。()

13.张岱的游记《西湖七月半》依据杭州旧习,人们于这天晚上倾城出游西湖。七月半,农历七月十五日,

俗称中元节,又名鬼节。()

14.徐霞客的《黄果树瀑布记》简要叙述了黄果树瀑布所处特定的自然环境,具体地描绘了黄果树瀑布“万

练飞空”的壮丽景象。()

15.“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是李白《望九华赠青阳韦仲堪》中的诗句。()

二、单选题(每题2分,共60分)

01.汉字属于()文字系统

A.表形

B.表音

C.形音

D.表意

02.甲骨文是被()发觉的

A.王国维

B.王懿荣

C.罗振玉

D.孙诒让

03.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鉴于各国文字差异,文化阻隔,实行“书同文”的政策,推行()为标准

字体。

A.石鼓文

B.大篆

C.小篆

D.隶书

04.我国对联史上的第一幅对联是()所撰的

A.王安石

B.孟昶

C.苏轼

D.应劭

05.对联最大的特点是()

A.平仄协调

B.节奏变化

C.押韵

D.对仗

06.“四周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这幅对联写的是()

A.北京颐和园昆明湖

B.温州文信国祠

C.济南大明湖小沧浪园

D.杭州西湖孤山寺07.我国最早的诗歌,是()中所收录的诗歌

A.《诗经》

B.《楚辞》

C.《文选》

D.《尚书》

08.()在古代诗歌中,是形式最活泼、体裁最多样、句法和韵脚的处理最自由,而且抒情叙事最富

有表现力的一种形式。

A.四言诗

B.五言诗

C.七言古诗

D.杂言诗

09.李白《登金陵凤凰台》中的颈联“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属于()

A.工对

B.宽对

C.流水对

D.借对

10.()是宋代词人中成就最高的真正的集大成者。

A.苏轼

B.周邦彦

C.辛弃疾

D.李清照

11.()可以说是中国最早的山水旅游词

A.《短歌行》

B.《观沧海》

C.《游斜川》

D.《登池上楼》

12.“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是()中的名句

A.柳永的《望海潮》

B.姜夔的《扬州慢》

C.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D.白居易的《春题湖上》

1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的名句。

A.苏轼

B.陆游

C.杨万里

D.范成大

14.“一楼萃三楚精神云鹤俱空横笛在,二水汇百川支派古今无尽大江流”,题写的是()

A.湖北黄鹤楼

B.江西滕王阁

C.宁夏六盘山萧关城楼

D.湖南岳阳楼

15.“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出自()的《登高》。

A.李白

B.杜甫

C.王维

D.白居易

16.“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属于对仗中的()

A.工对

B.邻对

C.宽对

D.借对

17.“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出自杜甫的()

A.《春望》

B.《曲江》

C.《绝句》

D.《书愤》

18.至今保留着乾隆御笔赐金匾“东南第一山”的是()

A.黄山

B.九华山

C.雁荡山

D.武夷山

19.李白的名句“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描写的是()的景象

A.九寨沟

B.九曲溪

C.九华山

D.九龙山

20.“武夷三十六雄峰,九曲清溪境不同。”出自()《游武夷》

A.郭沫若

B.艾青

C.徐霞客

D.郁达夫

21.唐代的文学家、哲学家,有“诗嚎”之称的是()

A.刘禹锡

B.李白

C.王维

D.白居易

22.韩愈的“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极为形象地写出了()的特点,是千古脍炙人口之佳句。

A.长江三峡

B.九曲风光

C.桂林山水

D.富春江畔

23.世界上最大的石刻佛像(),人称其“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

A.乐山大佛

B.新昌大佛

C.天坛大佛

D.灵山大佛

24.“青冢有情犹识路;平沙无处可招魂”出自()

A.岳王墓联

B.昭君墓联

C.于谦墓联

D.苏小小墓联

25.“郑胜利纪念馆联”由()撰写

A.孙中山

B.鲁迅

C.郭沫若

D.龚自珍

26.“岳麓山爱晚亭联”生动形象地描绘出爱晚亭在()季节的漂亮景象。

A.初春

B.入夏

C.深秋

D.暮冬

27.享有“诗城”之美誉的是()

A.凤凰古城

B.平遥古城

C.大理古城

D.白帝城

28.“天涯晴雪天山出,不断风云地极来”是描写的()

A.玉门关

B.嘉峪关

C.函谷关

D.雁门关

29.《游桂林诸山记》的是()

A.徐渭

B.徐霞客

C.龚自珍

D.袁枚

30.峨眉山以云海、日出、佛光、佛灯为金顶四大奇观,其中尤以()最奇,且成为山中的主要景观。

A.云海

B.日出

C.佛光

D.佛灯

三、多选题(每题2分,共20分)

01.以下关于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说法正确的是()

A苏轼所写的黄冈赤壁并不是赤壁之战发生的地方;

B描写了赤壁四周雄奇壮阔的景观,用语凌厉,气概磅礴;

C感慨人生如同梦境,凸显出面对现实的无奈;

D表达了词人关注民生的悲悯情怀;

E全词写得波澜壮阔,气概雄浑。

02.以下属于徐宏祖的游记作品的是()

A《虎丘记》B《游黄山记》C《恒山记》D《黄果树瀑布记》E《登泰山记》

03.汉字的演化规律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

A笔画的线条化B字形的符号化C结构的规范化D字集的标准化E结构的简单化

04.出自李白《登金陵凤凰台》的诗句有()

A三山半落青天外B一水中分白鹭洲C总为浮云能蔽日D长安不见使人愁

E出塞山川作势雄F吴宫花草埋幽径

05.庐山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美誉,与()并称四大避暑胜地。

A鸡公山B雁荡山C黄山D北戴河E莫干山

06.《黄鹤楼》之所以成为千古传颂的名篇佳作,主要还在于诗歌本身具有()的美学意蕴。

A意境美B绘画美C音乐美D建筑美E季节美

07.瞿塘峡为三峡中最短最窄之峡,以()著称,且名胜古迹多而集中,是世界最闻名的峡谷景区之一。

A幽B秀C雄D奇E险

08.“世界三大奇塔”指的是()

A应县木塔B意大利比萨斜塔C巴黎埃菲尔铁塔D西安大雁塔E苏州虎丘塔09.下列关于“孔府大门联”相关内容描述正确的是()

A由纪晓岚撰写B此联是赞颂孔府及孔氏家族的C上联赞扬了孔府的神圣地位,与国家同享吉庆

D下联歌颂孔氏家族的品德修养源远流长且长盛不衰E孔府全称衍圣公府,位于曲阜城内孔庙西侧10.“九寨水清鱼读月,黄龙山静鸟谈天”联语运用()手法,生动逼真地再现了九寨沟、黄龙山景色的清、静、美,读后特别耐人寻味。

A拟人B拟物C反衬D夸张E反语

四、问答题(5分)

默写(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的内容

参考答案

一、推断题

01A02A03A04A05A06A07A08A09A10B11A12A13A14A15A

二、单选题

01.D02.B03.C04.B05.D06.C07.A08.C09.B10.C11.B12.A13.B14.A15.B

16.A17.A18.B19.C20.D21.A22.C23.A24.B25.C26.C27.D28.A29.D30.C

三、多选题

01.ABCE02.BD03.ABCD04.ABCD05.ADE06.A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