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化工常州学院催化新材料领域项目介绍_第1页
石油化工常州学院催化新材料领域项目介绍_第2页
石油化工常州学院催化新材料领域项目介绍_第3页
石油化工常州学院催化新材料领域项目介绍_第4页
石油化工常州学院催化新材料领域项目介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化工催化新材料领域项目介绍SchoolofPetrochemicalEngineeringSchoolofFoodScienceandTechnology2019.042021.05常州大学石油化工学院汇报人:钱俊峰石油化工学院食品学院成果简介一:苯酚烷基化清洁催化技术项目负责人:陈群研究员,常州大学党委书记,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中国化工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教育协会常务理事、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理事、全国教育系统先进教育工作者、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江苏省科技创新团队带头人,兼任南京大学国家有机毒物治理与资源化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南京大学兼职研究员,南京理工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项目成员:何明阳教授,张致慧教授,钱俊峰副研究员,陈圣春副研究员,孙中华高级工程师,周维友副教授,以及具有中级职称的教师共计11人,在读硕士、博士研究生五十多人石油化工学院食品学院成果简介一:苯酚烷基化清洁催化技术

双酚A是制造聚碳酸酯、环氧树脂、表面活性剂的重要原料,以硫酸、氯化氢、氟化氢为催化剂的苯酚、丙酮缩合技术三废多、难处理,设备腐蚀严重,产品档次低,不宜规模化生产。改性阳离子树脂催化苯酚、丙酮缩合技术是大规模、高品质双酚A清洁化生产技术

解决了双酚A技术攻关中的核心催化剂技术难题,打破国外公司对国内的技术封锁,建成国内最大的双酚A生产装置

开发了可转化多烷基的壬基酚生产工艺,实现三废零排放,建成国内最大的壬基酚生产装置;开发了适合等温反应器、绝热反应器等不同催化工艺的酚酮缩合催化剂与技术该技术已在蓝星南通星辰合成材料有限公司、江苏凌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成功应用。蓝星南通星辰合成材料有限公司国内最大15万吨/年BPA装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石油化工学院食品学院成果简介一:苯酚烷基化清洁催化技术实现了15万吨/年BPA-10万吨/年EP的协同生产,实现传统产业升级在南通建成了国际唯一、拥有二十六项专利,单体双酚A规模国际最大的协同生产环氧树脂装置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015年获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实现年平均节能3.2万吨标煤,年平均减排危险废弃物6000吨、CO2

6万吨、SO2

195吨和氮氧化物170吨。实现销售收入57亿石油化工学院食品学院拟合作设想未来将要开发的产品路线双酚A为环境雌激素物质、具有生物累积性、对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产生影响氢化双酚A的应用:医药、材料等精细化学中间体,制造环氧树脂、不饱和树脂、聚碳酸酯、聚丙烯酸树脂等氢化双酚A的优点:毒性更小,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及耐候性更强采用自主研发催化剂用于双酚A催化加氢,在4MPa、180℃、4h,转化率达到99.0%、选择性99.0%以上期望采用该技术与中石油合作,开展苯酚烷基化、烷基酚加氢、双酚A加氢制备各种高附加值精细化学品石油化工学院食品学院成果简介二:乙二醇液相加氢提高产品质量技术乙二醇产品质量标准的提高以及乙烯氧化生产环氧乙烷银催化剂使用后期选择性下降,导致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醛、酮等杂质增加,使乙二醇产品不达标或者出现卡边现象装置乙二醇与环氧乙烷联产,两者产量可以根据市场情况进行调节。在乙二醇亏损情况下提高环氧产量是装置必然的选择。提高环氧产量,降低乙二醇产量后,单位乙二醇产品中杂质含量增多,出现了UV值(紫外透光率)下降,达不到纤维级指标,制约了装置进一步提高环氧产量,对装置经济效益影响较大目前装置使用脱醛树脂脱醛:主要是使醛转化为缩醛类化合物而降低产品的醛含量,缩醛是醛的一种形式,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缩醛会重新转化为醛,从而使醛含量上升目前国内乙烯法生产乙二醇大部分装置生产过程中会产生部分废醇,其主要成份为乙二醇(含量70-80%)、水(10-20%)、盐(1-2%)、二乙二醇、三乙二醇等,目前直接焚烧处理,处理费用高,而且造成效益流失,而回收后的乙二醇产品质量不达标影响乙二醇醛含量以及紫外透过率因素羧酸:甲酸、乙酸等,这些杂质在水合后脱水的过程中,还会与醇反应生成酯,这些化合物通常对波长为220nm的紫外光吸收较大。醛类:除了甲醛、乙醛、羟基乙醛外,还可能生成丙烯醛、丙酮醛、巴豆醛等共轭的醛,这些共轭的醛也主要影响波长为220nm的紫外光的透过率。含羰基的化合物:羰基是比较活泼的官能团,在特定条件下可以发生氧化、还原、缩合等反应影响乙二醇产品紫外透过率的原因是产品中存在含羰基的杂质,羧酸和酯主要影响220nm的紫外光的透过率;有机醛酮羰基化合物等微量杂质影响对275nm紫外光透过率石油化工学院食品学院成果简介二:乙二醇液相加氢提高产品质量技术研究思路及解决方法-乙二醇液相加氢技术乙二醇液相加氢技术是在催化剂作用下,使乙二醇中微量的对紫外有吸收的不饱和键-C=C-、-C=O、-C=C-C=O与H2发生加成反应,转变为对紫外无吸收的饱和键,从源头上去除影响乙二醇紫外透过率的含羰基化合物的杂质石油化工学院食品学院成果简介二:乙二醇液相加氢提高产品质量技术石油化工学院食品学院成果简介二:乙二醇液相加氢提高产品质量技术扬子石化工业化应用试验结果加氢后的物料醛含量明显降低,侧线产品醛含量小,优于国标石油化工学院食品学院成果简介二:乙二醇液相加氢提高产品质量技术利华益煤制乙二醇液相加氢项目该乙二醇液相加氢单元于2019年07月10日上午10:00系统进氢气置换,12:00正式投料开车。乙二醇精馏单元即刻不外采工业级乙二醇,100%采出聚酯级乙二醇液相加氢技术可以解决如下问题:可以降低醛含量和提高乙二醇优等品率,将优等品率从90%提高到100%解决乙二醇精馏单元的长周期运行问题,乙二醇精馏单元的洗塔周期从2个月提高到6个月以上,极大的降低操作成本侧采乙二醇产品指标提高,延长脱醛树脂使用寿命,降低操作成本石油化工学院食品学院拟合作设想2012年开发了用于提高乙二醇UV值的新型加氢催化剂,在扬子石化通过工业化试验,鉴定专家认为,该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希望应用于中石油的吉林石化、独山子、辽阳石化、抚顺石化乙二醇装置陈海群团队及平台:江苏省高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江苏省绿色催化材料重点实验室、江苏省精细石油化工重点实验室;个人情况:江苏高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江苏高校“青蓝工程”学术带头人、江苏省精细石油化工重点实验室主任、常州市石墨烯环境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主任;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其他项目(江苏省、中石化等)共30多项,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其中SCI、EI收录期刊论文77篇,总影响因子超过200,多篇论文为ESI高被引论文,单篇引用高达1980余次,授权发明专利32项,出版专著6部;承担项目:所获荣誉:(1)石墨烯基纳米催化剂的构建及其可见光降解和绿色催化性能研究,江苏省教育厅,江苏高校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奖(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016年(2)氧化石墨的杂化及其在能源中的应用,江苏省人民政府,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15年(1)石墨烯限域表面单原子催化剂的生长机理及其催化氧化性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负责人(2)

面向选择性氧化反应的石墨烯/铁酸盐晶体光催化材料的结构设计与性能调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负责人石油化工学院食品学院成果简介三:碳基材料限域过渡金属单原子催化剂研究领域选择性氧化光催化降解/还原有机物单原子催化剂成果简介三:碳基材料限域过渡金属单原子催化剂石油化工学院食品学院选择性氧化采用简单的一步水热/溶剂法制备具有高催化活性的石墨烯催化剂;由于优异的协同效应,少量RGO(还原氧化石墨烯)负载量可显著增强催化剂的选择性氧化的性能;石墨烯催化材料可有效用于其他苯系物的选择性氧化,如苯酚选择性氧化、苯催化氧化制苯酚等。体系性能成果尖晶石/RGO10%的RGO负载量,可选择性催化氧化环己烷为环己酮,转化率高达95.8%,选择性为78.1%ChemistrySelect,2017,2,10941-1094560℃下,25min内可选择性氧化苯酚为对苯二酚和间苯二酚,转化率为51.1%,选择性高达96.5%Appl.Surf.Sci.,2016,389,840-84810mg催化剂可在50℃下30min内选择性氧化苯酚为苯二酚,转化率为35.5%,选择性高达95.2%Ind.Eng.Chem.Res.,2014,53,12566-12574金属/RGO30mg催化剂可催化苯乙烯环氧化,转化率为95.1%,选择性为73.9%,收率为70.2%Inorg.Chem.Commun.,2019,104,219-222有效地将苯氧化成苯酚,选择性高达92.9%Curr.Org.Chem.,2014,18,3136-3140石油化工学院食品学院成果简介三:碳基材料限域过渡金属单原子催化剂光催化降解/还原有机物石墨烯异质结光催化剂可显著促进光生载流子的分离;RGO修饰有效抑制催化剂的团聚,提供多纳米通道分离光生电子-空穴对;可广泛用于各种环境污染物降解与还原,如MB、RhB、CIP、TC和Cr(VI)等。体系性能成果RGO三元复合物120min降解90%的CIP,60min完全还原Cr(VI),且可降解多种抗生素与染料,具有普适性J.ColloidInterf.Sci.,2021,594,621-634CIP的降解效率为91.5%,光降解速率常数为0.0496 min−1,5圈循环后效率降解保持在81.5%J.Alloy.Compd.,2021,869,159305可见光下,60min下CIP的降解效率为91%,5圈循环后CIP降解效率保持在95%J.Mater.Sci.,2020,55,6065-60772D材料/RGO可见光下CIP的降解效率为94%,循环后CIP降解效率保持在84%J.Environ.Chem.Eng.,2021,9,105405120min内CIP的降解效率为93%,光降解速率常数为0.0182 min−1J.ColloidInterf.Sci.,2019,540,237-246CIP的降解效率为90.58%,速率常数为0.01893min−1,光电流明显增强Appl.Surf.Sci.,2018,441,599-606CIP降解效率为91.36%,速率常数为0.0235min−1,循环后CIP降解效率为88.1%Phys.Chem.Chem.Phys.,

2018,20,414-42190min下CIP的降解效率为95%Appl.Surf.Sci.,2018,434,456-463石油化工学院食品学院成果简介三:碳基材料限域过渡金属单原子催化剂创新性利用石墨烯空间缺陷和限域表面构建非贵金属单原子催化体系,实现高选择性催化氧化;室温下具有较高的催化氧化苯制苯酚的选择性,可有效解决苯、甲苯等在常温、常压下难氧化的瓶颈问题。石油化工学院食品学院成果简介三:碳基材料限域过渡金属单原子催化剂单原子催化剂研究设想1常温下石墨烯限域单原子催化剂的高选择性催化氧化苯制苯酚研究以提高国内苯酚的绿色制备方法的竞争力,减少国外苯酚依赖程度为目的,设计构建具备流程短、原子利用率高、成本低等优点,并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的催化反应体系;充分利用氧化石墨烯丰富官能团、表面缺陷等优势,以氧气/双氧水等绿色氧化剂直接氧化苯制备苯酚,重点开发常温常压下能快速活化苯环C-H的石墨烯限域过渡金属单原子催化剂。SA-Cu/N-RGO石油化工学院食品学院拟合作设想研究设想2多孔碳材料限域单原子催化剂的CO2电还原性能研究以国家碳达峰、碳中和发展目标为出发点,以节能减排为着力点,推进绿色催化、CO2的资源化利用;针对CO2电还原反应中存在过电位高、转化效率低和选择性难以控制等问题,利用多孔材料的限域功能实现过渡金属单原子催化剂的制备,提高单原子催化剂的选择性和转化率。石油化工学院食品学院拟合作设想石油化工学院食品学院成果简介四:长链烷烃加氢异构化Ni@ZSM-22-NA催化剂项目负责人:唐天地,男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沸石材料合成和催化反应研究。主持并完成国家基金项目6项,其中石油化工联合基金重点项目1项。申请专利20余件,发表论文40余篇研究领域:

加氢精制催化剂、精细化学品的非均相催化合成主要方向:

沸石分子筛催化材料的合成及其在石油化工、精细化学品合成中的催化应用代表专家:

申宝剑、肖丰收、鲍晓军、田志坚等最新研究:

长链烷烃加氢异构化催化剂、苯与CO2反应制备高附加值精细化学品期望与中石油在前沿技术探索设想:(1)非贵金属加氢异构催化剂的开发

(2)苯与CO2反应制备苯甲酸苯酯及其下游产品技术的开发石油化工学院食品学院成果简介四:长链烷烃加氢异构化Ni@ZSM-22-NA催化剂传统ZSM-22沸石负载Pt加氢异构化催化剂存在的问题棒状形貌、长径比大(15/1)解决问题的策略是:

合成长径比小的纳米ZSM-22沸石,暴露更多的端面、创造表面缺陷,增加十元环孔口数量加氢异构反应主要发生在沸石棒两端的十元环孔口但是沸石棒过长的长径比使得可利用的十元环孔口数量极少端面的十元环孔口:4.4×5.5Å传统的ZSM-22沸石(001)晶面石油化工学院食品学院Pt/ZSM-22-NA催化剂对十二烷加氢异构性能(1)Pt/ZSM-22-NA催化剂在低温度280

oC,就可以实现十二烷的高转化率90.3%(2)在280

oC异构十二烷的收率为84.4%,高于传统Pt/ZSM-22催化剂在300oC的选择性72.2%(3)在Pt/ZSM-22-NA催化剂上裂化产物选择性低3.8%,在传统的Pt/ZSM-22上高,为10.0%成果简介四:长链烷烃加氢异构化Ni@ZSM-22-NA催化剂石油化工学院食品学院期望实现对贵金属Pt的替代或与Pt基催化剂进行级配该项目的相关前期研究内容已经与中石油大庆化工研究中心立项(金属磷化物催化剂小试开发研究,合同编号:DQZX-KY-21-023)采用该技术想继续与中石油大庆研究中心合作,开展石蜡油加氢降凝合成润滑油方面的合作以Ni/ZSM-22-NA替代Pt/ZSM-22-NA,大大降低催化剂成本Ni/ZSM-22-NA有与Pt/ZSM-22-NA相当的活性和异构产物收率!拟合作设想石油化工学院食品学院成果简介五:苯和甲苯开发利用的新途径工业上的三苯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其中苯和二甲苯主要转化为对苯二甲酸制造聚酯、合成纤维等,但最近几年产能已近饱和我国炼油产能过剩,未来将带来三苯下游产品的开发利用问题三苯也是合成各种精细化学品中间体的原料。其中,苯甲酸苯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它经弗里斯重排可得到羟基二苯甲酮类化合物,该类化合物是重要的化工试剂和医药中间体,可用来合成药物、高分子材料等目前工业上苯甲酸苯酯是通过如下工艺合成:石油化工学院食品学院苯磺化法异丙苯氯化法氯苯水解法苯,甲苯氧化法+苯甲酸光气法苯甲酸-三氯化磷甲苯氯化-水解法传统路径高选择性高选择性130-150oC130-150oC新路径即成果简介五:苯和甲苯开发利用的新途径石油化工学院食品学院纯度高、成本低、无污染工业上:新途径:副产等分子氢盐酸苯甲酸苯酯成果简介五:苯和甲苯开发利用的新途径2mL苯+100

mL溶剂+0.6g催化剂,充入1atm的CO2。苯完全转化为苯甲酸苯酯,没有副产物生成。石油化工学院食品学院甲苯与CO2反应制备甲基苯甲酸甲基苯酯:希望得到的(对位活化)目前得到的(临位活化)成果简介五:苯和甲苯开发利用的新途径2mL苯+100

mL溶剂+0.6g催化剂,充入1atm的CO2。甲苯完全转化为临甲基苯甲酸临甲基苯酯,没有副产物生成。石油化工学院食品学院以苯甲酸苯酯为原料,通过酯交换制备香料和苯酚选择性:100%成果简介五:苯和甲苯开发利用的新途径石油化工学院食品学院未来将要开发的产品路线期望采用该技术与中石油北京化工研究院合作,开展芳烃与二氧化碳反应制备各种高附加值精细化学品拟合作设想石油化工学院食品学院成果简介六:乙烯环氧化碳化硅基催化剂的研究项目负责人郭向云,1967年出生,教授,博士生导师1986-1990年,北京大学化学系本科,获学士学位1990-1996年,中科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研究生,获博士学位1998-2000年,德国汉堡工业大学洪堡学者,法国奥尔良大学博士后2001-2018年,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中科院山西煤化所研究员,博导2018-

常州大学石油化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获奖励情况1996年,中国科学院院长奖学金,特别奖1997年,德国洪堡基金会研究奖学金1998年,山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第2获奖人)2002年,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2007年,山西省科学技术二等奖(第1获奖人)主要从事高比表面积碳化硅制备与催化应用方面的研究与开发工作,在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50多篇,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20多件,出版专著《高比表面积碳化硅》(化工出版社,2020)1部石油化工学院食品学院成果简介六:乙烯环氧化碳化硅基催化剂的研究甲烷部分氧化Ni/SiCAppl.Catal.B(2008)甲烷/CO2重整Ni/SiCCatal.Commu.(2010)甲烷氧化偶联WMnOx/SiC(2008)烷烃脱氢制烯烃MoO3/SiC(1997,1999)合成气甲烷化Ni/SiCFuelProcessTech.(2008)甲烷催化燃烧Pd/SiCJ.Phys.Chem.C(2011)费托合成Ru/SiCCatal.Sci.Tech.(2019)甲醇转化ZSM-5/SiC(2012)呋喃加氢Pd/SiCCatal.Sci.Tech.(2014)肉桂醛加氢Au/SiCJ.Am.Chem.Soc.(2016)乳酸加氢 Ir/SiCCatal.Commu.(2020)苯甲腈加氢 Pd/SiCCatal.Sci.Tech.(2019)高温反应强放热反应精细化工碳化硅载体在上面反应中均表现出了突出的优点载体导热性好催化剂稳定石油化工学院食品学院成果简介六:乙烯环氧化碳化硅基催化剂的研究J.Mater.Chem.A2015,3:3082Ru/SiCPt/SiCSiC载体Pd/SiC长期从事高比表面积SiC研究,处于国际先进水平石油化工学院食品学院成果简介六:乙烯环氧化碳化硅基催化剂的研究发明了碳热还原干凝胶制备高比表面积SiC方法,中试产品比表面积>50m2/g,高于国际上SICAT公司的SiC(比表面积~30m2/g)目前正在和企业合作建连续化生产线,发明了多种SiC基催化剂,获国家授权专利20件石油化工学院食品学院成果简介六:乙烯环氧化碳化硅基催化剂的研究乙烯环氧化,目前用Ag催化剂(~10%),载体为a-Al2O3,存在主要问题:a-Al2O3比表面积低(<2m2/g),暴露的Ag表面积小,催化效率低Al2O3是热绝缘体,而反应强放热,催化剂温度升高,导致选择性变差乙烯环氧化会产生水,由于Al2O3表面的亲水性,使得水难以离开催化剂,从而影响乙烯转化率的提高SiC载体:比表面积高(50m2/g),Ag的颗粒可以控制几个纳米,金属表面积增大载体导热性好,可将反应热扩散开,避免催化剂局部“飞温”表面疏水,乙烯转化率高石油化工学院食品学院拟合作设想Ag/SiC催化剂的制备方法研究,Ag颗粒大小与负载量的关系,Ag-SiC间电子转移行为。球形SiC颗粒的制备,粘结剂,烧结工艺参数等。Ag/SiC催化剂稳定性考察,固定床反应器。Ag/SiC催化剂失活机理研究,催化剂再生或循环利用研究目标:10毫升催化剂,连续反应3000小时,选择性大于90%,反应温度低于245oC开发全新一代乙烯环氧化催化剂:Ag/SiC石油化工学院食品学院成果简介七:耐溶剂型聚酰亚胺分离膜的研究钟璟团队及平台:江苏省绿色催化材料重点实验室、江苏省精细石油化工重点实验室个人情况:石油化工学院,教授、《高校化学工程学报》编辑部编委、江苏省化学化工学会理事江苏高校“青蓝工程”学术带头人近五年发表论文61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1件;出版学术专著1部。承担项目:所获荣誉:荣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2019)、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技术发明一等奖(2018)、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创新成果一等奖(2018)、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17)。(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杂原子调控渗透汽化分子筛膜选择性渗透规律的研究结题,主持(2)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油气吸附分离用ZIFs材料的筛选及吸附机理研究,结题,主持(3)中国石化集团扬子石化分公司技术开发项目,石化废水回用中双膜污染成因及防控研究,结题,主持(4)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科技项目,非极性质子溶剂分离用PI渗透汽化膜的开发,结题,主持(5)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科技项目,高性能纳滤膜、离子交换膜的制备及分离膜材料研究,在研,主持(6)江苏省高等学校自然科学研究重大项目,有机无机杂化微孔硅反渗透膜的结构调控与制备研究,在研,主持石油化工学院食品学院用于有机混合物的分离的耐溶剂纳滤(SRNF)的主要问题:大多是采用相转化制备的整体皮层非对称结构膜,分离层较厚,通量和选择性较低用于商业应用的SRNF膜有限的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也限制了其应用成果简介七:耐溶剂型聚酰亚胺纳滤膜的研究存在问题一般的高分子膜在DMF、DMAc等酰胺溶剂中易溶胀甚至溶解关键寻找并制备耐DMF、DMAc等酰胺溶剂的分离膜材料聚酰亚胺(PI)良好耐溶剂、耐热性能良好机械稳定性石油化工学院食品学院成果简介七:耐溶剂型聚酰亚胺分离膜的研究PImembrane通量:78g/m2•h分离因子:90~120分离层厚低通量稳定性不佳90wt%DMAc/H2O温度:50℃BTDA-BZDPImembraneJ.Membr.Sci,2019,584,216石油化工学院食品学院成果简介七:耐溶剂型聚酰亚胺分离膜的研究测试时间对渗透汽化性能的影响稳定性测试5wt%二胺with0.5wt%BTAC反应时间120s

90wt%DMAc进料温度30℃渗透通量和渗透侧水含量基本不变,表明HMD-PI膜在DMAc中具有良好的稳定性石油化工学院食品学院拟合作设想采用界面聚合法制备PI/无机粒子复合膜,分析测试PI复合膜的结构特征耐溶剂性能。制备不同基团无机粒子(包括碳氮基材料、共价多孔有机骨架材料等),分析不同功能化无机粒子对PI复合膜分离性能的影响。研究有机-无机杂化SRNF膜的杂化机理,研究杂化材料与聚合物分子链的相容性和分子键合作用对膜结构及分离性能的影响。目标:1)膜的截留分子量分别控制在小于500Da;2)渗透通量高于25L/m-2h-2;3)小分子染料的截留率高于95%。开发一种高性能有机-无机杂化耐溶剂型PI复合纳滤膜石油化工学院食品学院项目负责人王龙耀,工学博士,教授,常州大学石油化工学院副院长。王岚,工学博士,副教授赵宇培,理学博士,助理研究员王鹏,理学博士,助理研究员张烨,工学博士,讲师项目团队成员

近年来,团队成员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江苏省重大科技支撑与自主创新项目等纵向项目10余项,企业横向项目40余项。其中横向项目均已得到工业化应用实施,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发表研究论文7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40余件(授权18件),先后培养研究生30余名。成果简介八:可生物降解材料PLA关键制备技术开发石油化工学院食品学院Cat.Cat.路线短,收率高高沸杂质,分子量增长有瓶颈

前期工作--一步法合成PLA(直接缩聚)成果简介八:可生物降解材料PLA关键制备技术开发石油化工学院食品学院Part11

缩聚Cat.Part1开环聚合Part1解聚2

缩聚催化剂:无机化合物(氧化锌,锡类化合物等),有机化合物(胍类等)交酯开环聚合催化剂:开环聚合催化剂有铝类化合物,锡类化合物等。解聚制备交酯是目前未解决的卡脖子环节,关键技术亟待突破。Cat.Cat.3

项目研究--两步法合成PLA成果简介八:可生物降解材料PLA关键制备技术开发石油化工学院食品学院项目研究—交酯开环聚合第一级连续反应器:融化混合交酯和催化剂,控温反应,转料;第二级连续反应器:调控反应至目标分子量,挤出造粒。成果简介八:可生物降解材料PLA关键制备技术开发石油化工学院食品学院(1)

低聚物解聚制备交酯,突破当前行业难题,形成核心技术。(2)交酯制备中试,解决从小试到工业化放大的工程化问题。(3)交酯开环聚合,开发分子量可调控的PLA连续制备工艺。拟合作设想拟合作设想石油化工学院食品学院成果简介九:粘土基催化剂在石化VOCs净化中的应用

项目负责人:姚超,男,博士,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江苏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二层次;江苏省高等学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带头人;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创新人才团队带头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学技术奖一等奖3项,省级科学技术二等奖2项。参与制订行业标准1项。主持相关领域研究课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