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经济学课件_第1页
发展经济学课件_第2页
发展经济学课件_第3页
发展经济学课件_第4页
发展经济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序論第一節發展經濟學的研究對象與方法

第二節西方經濟學說史上的經濟發展思想

第三節論證經濟發展的基本思路

第一節發展經濟學的研究對象與方法

一、研究對象

二、“發展中國家”的界定

三、經濟增長與經濟發展第二節一、研究對象

二戰以後,西方為爭奪發展中國家,興起了對發展中國家的發展的研究。可能說,西方主流經濟學家的研究一開始就帶有很明顯的政治目的。所以,發展經濟學實際上是研究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增長和發展問題。返回二、“發展中國家”的界定(一)發展中國家的產生(二)幾種界定的方法(三)幾種分類方法(四)發展中國家的特徵返回(一)發展中國家的產生

1、殖民主義和獨立

2、發展中國家發展的選擇

3、發展中國家發展的結果

返回1、殖民主義和獨立亞洲、非洲和拉美等殖民地和附屬國紛紛獨立,並選擇不同道路謀求經濟快速發展,這些國家被稱為發展中國家(DevelopingCountries),或者欠發達國家(LessDevelopedCountries,DCs)或者第三世界國家。發展中國家主要指其產生的歷史相同。返回2、發展中國家發展的選擇(1)不同制度。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2)不同條件。自然條件、地理位置條件,如沿海和內陸,港口和偏遠地區。(3)不同發展思路。依賴他國的臺灣、韓國,獨立發展的中國。返回3、發展中國家發展的結果(1)初步實現工業化的國家,或新興工業化國家,如新加坡、韓國。(2)工業化進程中的國家,菲律賓、印尼、秘魯。(3)開始進入工業化的國家,如中國、印度、洪都拉斯。(4)極其落後國家,如朝鮮,蒙古,越南。返回(二)幾種界定的方法:

1、劉易斯方法:人均產出低於1980年美元價格2000元的國家就屬於發展中國家。

2、世界銀行方法:分為低收入、中收入國家兩類。1986年人均GNP在425美元及以下為低收入國家,426美元以上的為中收入國家,對象就區別於發達國家和高收入的石油國家。3、托達羅方法:托達羅定義的意義在於他提出了發展中國家的一些“典型化事實”,為經濟學家所注意。托達羅界定的發展中國家滿足一組經濟特徵:

a.低下的生活水準,GNP增長緩慢,收入分配高度不平等。

b.低下的生產率(資本、勞動的要素收益率非常低)。

c.高的人口增長率和高的贍養率,發展中國家人口增長率達2.1%,發達國家只有0.7%,發展中國家的贍養率是50%,發達國家只有其的1/3。d.勞動力嚴重就業不足和公開失業,這個比率在發

展中國家是30%,發達國家則把6%視為危險點。

e.對農產品及其他初級產品的高度依賴。-產值結構:農業占的比重是平均30%,發達國家只有8%。-就業結構:亞非國家農業人口分別達到70%、

54%,北美只5%。-出口結構:初級產品是外貿收入的主要來源。

f.在國際交往中處於受支配、依附的地位。

返回(三)幾種分類方法

1、級別分類

2、地理位置分類

3、絕對(現實)收入分類

4、相對(理論)收入分類

返回1、級別分類(1)第一世界是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西歐、北美和太平洋沿岸工業國。(2)第二世界,蘇聯和東歐的前中央計劃經濟國家。(3)第三世界,非洲、中東、和日本之外的亞洲國家。返回目錄2、地理位置分類(1)南方國家,緯度上處於南方的發展中國家。(2)北方國家,緯度上處於北方的第一和第二世界國家。返回目錄3、絕對(現實)收入分類按照1992年匯率折算成美元的人均收入水準:(1)低收入國家,675美元以下。印度,孟加拉,中國,大多數非洲國家。(2)中低收入國家,675—2700美元。巴基斯坦,菲律賓,印尼,埃及。(3)中高收入國家,2700—8000美元。巴西,韓國,匈牙利,阿根廷,墨西哥,馬來西亞(4)高收入國家,英國,美國,日本。(5)高收入的中東石油5國,沙特,科威特。(6)特殊的以色列,新加坡,香港。(7)過渡狀態的蘇東國家。返回目錄4、相對(理論)收入分類按照美元計算的購買力平價人均收入水準:(1)低收入國家,低於2000美元。(2)中低收入國家,2000—5000美元。(3)中高收入,5000—10000美元。(4)高收入國家,10000美元以上。返回目錄(四)發展中國家的特徵1、生活水準低下、貧富差距大。2、勞動生產率低下,經濟增長緩慢。3、人口增長率高、平均壽命低。4、失業嚴重。5、對初級產品高度依賴。6、社會經濟呈現二元結構。

返回三、經濟增長與經濟發展1、概念的區分2、增長與發展的測度3、經濟學家的幾種方法返回1、概念的區分(一)經濟增長

EconomicGrowth:國民收入和國民生產總值的總量或者人均量的增加。衡量指標:GNP總量或人均收入。(二)經濟發展

EconomicDevelopment:除了人均收入的增加外,還有經濟結構的根本變化,首先表現為農業份額不斷下降。經濟增長是手段和基礎,經濟發展是目的和結果。(1)經濟增長。經濟增長意味著更多的產出,指:

一個國家或地區在一定時期(如1季度、1年、3年、5年、10年)內的產品和勞務數量的增加,或按人口平均的實際產出的增加。通常以:國民生產總值(GNP)、國內生產總值(GDP)國民收入(NI),及其人均數值來表示。(2)經濟發展經濟發展,除了增長外,還伴隨著經濟結構、社會和政治體制變革。即不僅意味著產出的增長,還意味著隨著產出的增加而出現的經濟、社會和政治結構的變化,這些變化包括投入產出結構、產業比重、分配狀況、消費模式、社會福利、文教衛生、人民參與等在內的所有的變化。

經濟發展要表現在國內生產總值中農業比重的下降,製造業、公用事業、貿易金融、建築和政府管理機構的比重相應增加,伴隨著結構的變化,必須帶來勞動力就業結構的變化,勞動力教育程度、素質水準的提高,職業類型及其地理分佈的變化。

(3)增長是發展的基礎經濟發展的內涵較廣,是一個既包含數量增長又包含品質變化的概念,突出體現在結構的變化。要實現持續的經濟發展,經濟必須得到全面的增長。但有經濟增長不一定有經濟發展。

經濟增長是經濟發展的基礎,經濟發展是經濟增長的結果。經濟增長是手段,經濟發展是目的。一般而言,沒有經濟增長是不可能有經濟發展的,經濟增長是經濟發展的前提和基礎,是一切社會進步的首要條件。在極少的情況下,如經過某種急劇的變革,收入分配轉化為比較平等,也有可能出現無增長卻有發展的情況,但這只能是短期的、局部的,不可能是持續的、全面的。

(4)增長不是發展的充分條件在經濟增長過程中,如果生產方式和生產技術仍然是以傳統為主;如果產業結構沒有什麼變化,仍然以傳統農業為主,二元結構明顯,城市化和工業化嚴重不平衡;

如果生產出來的產品大量積壓,缺乏需求;如果一國政府把收入增長的大部分用於建造豪華宮殿,維持龐大的軍隊和官僚機構,致使普通人民的收入和生活水準長期得不到改善;如果生活環境遭到破壞,污染嚴重,導致生活品質下降和健康受損;如果收入和財富分配越來越兩極分化,貧困人口沒有減少,甚至還在增加等等。有增長而無發展,是“沒有發展的增長”。返回

2、增長與發展的測度

1)經濟增長的測量以GNP為測量標準,但這種測量的品質是可疑的。優點:

它能夠將國民經濟的全部活動概括在一個指標數字之中,因此,簡單明瞭,通用性強,易於收集和整理比較,例如使用實際GNP的增長率表示經濟增長率。正因為這樣,國際組織經常把它作為劃分國家類別的基本依據。

缺陷:

a.由於缺乏數據處理方面的專門人才,加上人為的弄虛作假,數據缺乏可靠性。

b.各國的GNP一般分以其貨幣按匯率用美元來計算,結果是匯率在很多國家是固定匯率。根據是一種判斷,判斷往往偏高(因為政治原因,如果用流動匯率同樣存在不穩的問題)(也有偏低)。低估卻是有利的,利於出口。

c.即使前兩個問題都不存在,每個國家相對的物價結構,用美元結算的GNP在各國的購買力也不一樣,很難反映這個國家的實際購買力。

2)經濟發展的測量

A.基本必需品的消費量

B.收入和分配的均等程度,勞倫斯曲線

C.識字率

D.健康水準

E.就業狀況

返回

3)經濟學家的幾種方法

A.哈根,聯合國社會發展研究所提出以上五個方面的方法。

B.阿德爾曼和C·T·莫裏斯方法,包含41個變數體系。特點是在以上指標中加上社會、政治狀況的指標。

C.M·D·莫裏斯提出“實際生活品質指數便於操作。識字率、預期壽命、嬰兒死亡率,他是以福利國家瑞典的實際指數作基準將其他國家與瑞典比較。返回第二節西方經濟學說史上的經濟發展思想

一、亞當·斯密以前的經濟發展思想

二、亞當·斯密

三、李嘉圖

四、熊彼特返回

一、亞當·斯密以前的經濟發展思想

重商主義財富觀就是金銀等於財富,所以當然重視外貿,這樣才能增加本國的財富,經濟增長就把重點放在外貿。返回

二、亞當·斯密1、經濟增長的含意2、經濟增長的長期性質

3、收益遞增(或規模收益遞增)4、資本積累5、對外貿易6、“自由放任”返回

三、李嘉圖

1、“兩部門模型的假定”

2、模型3、啟示

1、“兩部門模型的假定”其一,土地供給是固定的,人們按優質地到劣質地的順序依次投入使用,所以完全符合規模遞減規律的。其二,製造業由於存在技術進步和不受固定要素的影響,因而服從規模遞增規律。其三,工人的工資在長期範圍內是由生活必需品的價格決定的。其四,假定不存在政府干預,市場競爭是完全自由的。

2、模型

隨著人口的增加,劣質地不斷被投入使用,結果導致農業生產率的降低,單位產品消耗的成本決定了產品價格。成本必然越來越高,價格也會增高,但價格又要統一,優質地的成本低,就可以得到地租,地租的量比例會越來越大。另外,劣地多投入使用,成本升高,價格必需上升,必需品價格就上升,工資也必須升高。所以,結果是地租上升,實際工資上升,利潤則必然下降。利潤給資本積累提供刺激。

3、啟示

A.在一個經濟的增長當中,作為城市農產品供應來源和工業品市場的農業佔據著極為重要的地位。一個技術進步緩慢,規模遞減的農業將成為一個國家經濟增長的瓶頸。

B.資本積累是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與此相聯一個有利於刺激資本積累的收入分配格局對經濟增長是絕對必要的。返回

四、熊彼特(Schumpter,J.A.)

(1883~1950)美籍經濟學家。出生於奧匈帝國,早年肄業於維也納大學,攻讀法律和經濟,1906年獲法學博士學位,隨後遊學倫敦,求教於A.馬歇爾。一戰前後,曾在奧國的幾所大學任教,1913~1914年,受聘為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客座教授,並被該校授以榮譽博士學位。1918年,曾一度出任由K.考茨基、R.希法亭等人領導的德國社會民主黨“社會化委員會”的顧問。

1932年遷居美國,任哈佛大學經濟學教授,直到逝世。1948~1949年任“美國經濟學協會”會長。

他研究的對象是發達國家,他認為經濟發展是對現存經濟關係格局的突破(靜態的迴圈周轉為經濟格局,同於新古典的靜態均衡),增長是從一個靜態迴圈周轉躍向另一個,而這之動力在於企業家的創新(創新就是生產要素的重新組合)。他認為正是創新西方就迅速發展,創新會引來模仿,以至出現大批模仿者,形成競爭,增加投資。“創新”實際上是市場動態過程當中的內在特點。因此企業家形成條件的強調成為發展經濟學的一個重要思想。

熊彼特將技術進步劃分為3個階段。發明創新源泉,是技術進步的保證

擴散對發明在生產上的首次應用

創新對創新的模仿或推廣應用

對於發展中國家,沒有發明的技術進步,只能依賴於模仿和加速擴散,這樣可以緊隨發達國家,不至太過落後。

1.影響技術創新的因素

(1)競爭程度。有競爭,才有技術創新的必要性;競爭越是激烈,技術創新就越必要和緊迫。如果普遍存在壟斷,僅僅依靠生產經營主體的自覺性,技術創新的進展會非常緩慢。(2)企業規模。沒有一定規模,技術創新的效果難以迅速表達出來,對生產經營主體的誘惑力可能不夠大。企業的規模大,廣闊的獲利前景能產生足夠刺激。

(3)資訊傳播速度。資訊傳播越快,創新越容易被模仿,創新能夠帶來的超額利潤維持的越短。要想保持一定的競爭力,必須不斷在更高層次上進行創新。(4)企業家群體。受到過良好訓練的企業家越多,創新的可能性越大。沒有受到過良好訓練,僅僅依靠冒險,如利用投機、黑社會等非法手段起家的企業家,往往限制競爭破壞創新環境。(5)信貸支持。發明要進入生產和市場,必須有資金支持。發明者對於自己的發明最為中意,但是要通過申請專利等方式賣掉發明,存在時間差距和認識差距。如果發明者自己能夠支配一定的資金或生產要素,就會非常迅速地將發明轉化為創新。

2.企業家的作用熊彼特強調創新的力量來自企業家的創新活動。企業家處於經濟發展的中心地位,經濟發展的主體是企業家,動力是個別企業對壟斷利潤的追逐和企業家精神。企業家能夠對生產要素進行新的組合,比原有技術更有效率,帶來更多的利潤。驅動企業家去從事創新活動除了追逐超額利潤外,還有三種力量:★發現一個私人商業王國的願望;★征服困難和表明自己出類拔萃的意志;★創造和發揮自己才能帶來的快樂。在這三種力量的聯合推動下,企業家具有一種戰鬥的衝動,一種非物質的精神力量,即企業家精神。返回第三節論證經濟發展的

基本思路

發展經濟學並無完整成熟的體系,只是一些流派的集合。

一種是新古典的思路

一種是結構主義

一種是激進主義,又稱馬克思主義

一種是新制度學派的思路復習思考題返回

第一種:新古典主義思路(NeoclassicalApproach)特點:他們承認以稀缺、配置、效率為範式的新古典主義同樣適合於發展中國家。

代表人物:

英.鮑爾(PeterBauer)、瓦伊納(懷納)、哈伯勒、舒爾茲(傳統農業的轉型)、明特(HlaMyint)、巴拉沙(BelaBalassa)研究的重點開始轉向東亞地區。

1、新古典的基本假定及其方法2、對經濟發展的看法3、對經濟發展機制的看法4、對國際貿易的看法

1、新古典的基本假定及其方法第一,經濟主體的資源稟賦(endowment)是穩定的。第二,行為主體的行為準則是理性的。(理性在經濟學中是最大化原則)第三,市場競爭是完全而充分的。根據這三個假定,推出一般均衡體系。即阿羅—德布魯理倫,形成新古典的核心。但這裏的本質特點是靜態配置,他們不研究過程,只研究實現目標需要什麼條件。研究方法就是均衡方法。

2、對經濟發展的看法這裏是指發展過程

a.發展是一個連續漸進的過程。

b.發展是和諧和互惠的過程。

c.經濟發展的前景是樂觀的。

3、對經濟發展機制的看法市場機制的3個優點:

a.有助於有效的配置資源,並提供對經濟增長刺激。

b.市場是一種有效的管理工具。市場既可實現政府的目標,又可避免政府干預的低效率和腐化。

c.它可以提供廣泛的資訊而又花費最小的資訊成本。

4、對國際貿易的看法

“來自交換的收益”(gainsfromtrade)。在國內交換是如此,國際交換當然也如此,交換由估價不同而形成。這個思想已經形成一種完整的理論。“赫克歇爾—俄林”理論,也叫“要素賦與理論”。他們也提出要保護幼稚工業(infantindustry)。為此設置關稅也是應該的。但總的趨勢在他們是肯定自由貿易的。“自由貿易和誠實無欺一樣是一種最好的政策。”

返回

第二種:結構主義的思路

(StructuralismApproach)

結構主義使用的核心要領和方法大都來自新、舊古典主義。不同的是這些核心要領在這裏只占次要或邊緣部位。他們推翻的是新古典主義的結論而不是全部,錢納裏認為區別體現在全部假設上而不體現在任何其他方面。代表人物:阿瑟·劉易斯、羅森斯坦·羅丹、納克斯、繆西達爾。劉易斯的“二元結構模型”、拉尼斯等“二元結構模型”的修正、錢納裏的“發展格局”經驗分析產業、地區。返回

第三種:新制度經濟學關於經濟發展的看法

新古典思路之外,在當代一個新興的學派有獨到的見解,並且對發展中國家有針對性,這就是新制度學派的理論。這個理論的分析框架所依憑的是新古典的基本假定,即理性行為假定,所使用的規範和方法也是新古典的,但其結論卻是:對經濟增長起決定性作用的不是技術因素,而是制度因素。返回

◆1、諾斯的產權理論與國家理論◆

2、奧爾森的利益集團作用理論◆

3、林毅夫的比較優勢發展戰略理論

1、諾斯的產權理論與國家理論

制度經濟學的根本特徵是強調制度安排在經濟運行中的關鍵性作用。一般而言,在現代經濟學研究經濟增長時,是把制度因素排除在外的。其中往往把經濟增長率中不能解釋的“餘值”歸用於技術創新。丹尼森在研究增長率時,把西方九國的國民收入增長率進行因素分析,結果把應計算的因素都計算後,(即各自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增長率中仍有“餘值”。於是人們把它歸於技術創新,(這較普遍),舒爾茲把它歸於“人力資本”,而新制度經濟學將它歸為制度創新和制度安排。

2、奧爾森的利益集團作用理論奧爾森以一個全新的角度,以利益集團的形成和發展及其影響為契機,分析了戰後很多國家的興衰。其基本思想是:利益集團的發展和強大會增加社會交易成本,降低社會經濟效益,成為經濟增長的阻礙。反之,利益集團的削弱和重組則會促進經濟增長。奧爾森的理論實際講的是經濟運行中的不平等現象的消極作用,本質上這是一個制度安排的問題,反思中國這個理論同樣是非常有意義。如國有企業,企業的壟斷,特殊利益等。缺陷是利益集團在形成之初亦可能產生積極作用,如中國非國有利益集團。

3、林毅夫的比較優勢發展戰略理論

該理論強調的是在一個漸進改革的發展中國家關鍵在改變原有的發展戰略,而重新選擇比較優勢發展戰略並作出相應的制度安排,是發展必由之路。其特色是重視政府政策方向的選擇及宏觀的把握。這一點也許更符合中國這些年來的經濟發展的典型化事實。返回

復習思考題:

1.發展中國家有哪些共同特徵?2.簡要評價亞當·斯密的經濟發展思想3.經濟發展的含義是什麼?經濟發展與經濟增長是什麼關係?4.概述發展經濟學形成和發展的基本流派與觀點。埃塞俄比亞某廣場紀念碑返回中華人民共和國首都北京-天安門返回亞當·斯密(AdamSmith)

(1723-1790)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體系的建立者。代表英國工廠手工業已高度發展、產業革命開始時期資產階級的利益。在愛丁堡大學和格拉斯哥大學講授文學、邏輯學、道德哲學。一度遊法,結識魁奈和杜爾哥等。1776年發表其代表作《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簡稱《國富論》)。從人類利己心出發,以經濟自由為中心思想,以國民財富為研究對象,第一次系統地論述了政治經濟學的主要內容。相當正確地表示出資本主義經濟體系的內在關聯,但又把它的外表現象庸俗地加以敘述。認為勞動是財富的源泉和價值的尺度,是他的一大功績;但又說價值由工資、利潤和地租所構成,則為庸俗的生產費用說開其端。在分配論上,科學的成分和錯誤的見解亦同時並存,既說利潤是勞動者所創造的價值的一部分,又說利潤是企業主服務或資本職能的報酬。主張自由競爭,抨擊重商主義,對英國經濟政策曾起過重大作用。另一重要著作是《道德情操論》。(引自《辭海》P2204頁)返回

李嘉圖(DavidRicardo)1772-1823英國經濟學家,資產階級古典政治經濟學的完成者。曾從事證券交易活動,後參加當時經濟問題爭論,代表產業資產階級利益,反對英格蘭銀行發行不兌現的銀行券,要求穩定通貨;反對穀物法,和代表地主階級利益的馬爾薩斯相對立。在經濟理論上,制定了在資產階級眼界內所能達到的最徹底的勞動價值論;並以此為基礎,說明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內部聯繫,指出資本主義社會階級利益的衝突,對經濟學科的發展有很大影響。但他還不明確勞動的二重性和價值與交換價值的內在聯繫,混淆了價值和生產價格等,因而未能解決勞動價值論、剩餘價值論、平均利潤論等所存在的矛盾。1819年曾被選為下院議員,極力主張議會改革,鼓吹自由貿易。主要著作有《政治經濟學及賦稅原理》(引自《辭海》P1534)返回第二章現代經濟增長(一):總量方面第一節引言第二節哈羅德--多馬模型第三節新古典主義增長模型第四節經濟增長和“無知的測度”第一節引言一、西方經濟增長的“典型化”事實("標準化")二、穩定狀態(TheSteadyState)方法。三、基本假定第二節一、西方經濟增長的“典型化”事實

◆第一、人均實際產出在相當長時間內以大體不變的比例增長。

◆第二、實際資本存量(真實資本)(以實物來衡量的,剔出物價的增長)以大際穩定的比例增長。

◆第三、實際產出率與資本存量增長率大致一致,因此資本產出率是穩定的。第四、資本利潤率占資本存量的比例在相當長的時間內是比較穩定,這個事實與資本產出率的穩定相結合,意味著在總產出當中工資和利潤的分配份額之比在長時間內是高度穩定的。第五、不同國家的人均產出增長率可能有很大的差別。第六、利潤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越高的話,意味著這個國家的投資占產出的比例一般也越高。返回2、穩定狀態(TheSteadyState)方法。運用穩態均衡的方法來衡量對象。所謂穩態均衡→∪,而非∩。這個概念來自標準化事實產出與資本存量的相同而且固定的比例增長,資本產出率保持不變。這就是典型化事實的核心。把這種核心抽象化為所謂的“穩定狀態”。這種狀態就成為對經濟的衡量標準。但可以提出一個問題“穩態均衡”並不一定能在每個國家真正出現。李嘉圖說:“我們是在講一個簡化的故事,或者說是在講一個寓言”。既然如此,人們就關心的是能否從這個寓言當中領悟,概括出什麼,而不是關心寓言本身是否真實。這是一種理想狀態,不一定與現實一一對應,但他可以大致上把握現象,這是理論的價值。返回3、基本假定第一、勞動力的增長通常假定是外部給定的。任何模型都要區分內部變數和外部參數。勞動力的增長是外部參數,可以不予考慮。同時是假定總人口=總勞動力,這是隱含在這個假定之中的。

Lt=L0ent

L

每一時刻勞動力的數量

t

時間

L0

初始量

n

勞動力增長量

第二、假定存在著一個總量生產函數,同時假定:產出量→Qt=F(Kt,Lt)

一個國家是生產一種產品。一次齊次二階可導。這對映經濟學上的固定規模收益。可以把這個式子改動一下:令

人均產出量是資本

產出量的函數第三、意願投資等於意願儲蓄.

即意為一國的儲蓄可以全部轉化為投資返回第二節哈羅德--多馬模型

20世紀40年代,英國經濟學家哈羅德(HarrodR.F.)和美國經濟學家多馬(DomarE.D.)根據凱恩斯的收入決定論的思想,將凱恩斯理論動態化、長期化,幾乎同時推演出極為相似的長期經濟增長理論,即第一個廣為流行的經濟增長模型。合稱為哈羅德—多馬模型(Harrod-DomarGrowthModel)。

一、固定係數的生產函數

二、有保證的增長率

三、哈羅--多馬條件和“刀刃”問題返回一、固定係數的生產函數◆生產單位總產出量所需的資本量、勞動量是固定的。

◆總量◆假定生產單位產出的需要資本量是

K/Q=V,需勞動力L/Q=α,這個比例是固定的,意味著這兩種要素是完全替代的。那麼等產量線就是這樣的。圖示:K0αVQ0=1Q1V/αL返回二、有保證的增長率儲蓄率=投資率

投資增加導致儲蓄以數倍的速度增加。投資增加後,一國家的資本存量也增加,在總供給方面產生影響。

增加產出量一筆投資投入就引起總需求、總供給的增加,這個增量必須相等,才能是均衡增長。

投資額與儲蓄額相等。

產增長比例等於儲蓄增長率產出增長率比例必須等於s/v,這就是有保證的增長率。

凱恩斯注意的是投資對總需求的影響。哈羅德則認為凱的分析是一個靜態、短期的,因為他假定資本存量不變。哈氏認為投資有一種雙重效應,一方面的數倍增加一國的總需求,另一方面必須帶來資本存量的變化,從而加大潛在的總需求。這就引起一個問題,本期增加一個投資,化為生產能力,在下一期就不能增加了生產能力。要保證下一期生產能力充分使用的話,就必須使下一期的投資或總需求進一步增加,才能吸收,這樣就必須保證投資不斷增加,才能不斷吸收增加的生產能力。以上的推薦是雙重效應為基礎的。只有S/V的比例去增加投資,增長才能保證。滿足一個國家投資增長率的條件是什麼?這是哈羅德研究的對象。另一問題是勞動力怎麼辦,能否被充分利用。投資增長率投資、勞動、產出三者保持一致才能保證增長,沒有任何閒置。(n是勞動的增長率)返回

三、哈羅德——多馬條件和“刀刃”問題哈多條件即s/v=n三者的比例是內部給定的,而不是經濟系統內部提供的,這就有一個問題,這種條件的滿足完全是偶然的。在多數情況下,三者是不會相等的,s/v>n,資本增長率大於勞動增長率,資本閒置,經濟內部無法自我調節。也可能是s/v<n,這兩種可能應該說比相等大的多。這種現象被稱之為經濟增長的“刀刃”問題,即不穩定增長的形象表述(在“刀刃”上進行)。返回第三節新古典主義增長模型提出者:RobeatSolow索洛Swan斯旺。

1、固定規模收益的生產涵數

2、新古典中的模型中的均衡增長Q=F(k,L)第二節第四節1、固定規模收益的生產涵數

Q=F(k,l)

(q是人均產量、資本量)資本和勞動同時按一個比例增長的話,人均產出是固定不變的,f(k)>0,f〃(k)<0,它一階係數大於需,二階係數<0,邊際增加量是遞減的,人均產出的圖示:

線上任何一個點都能決定資本的產出率。隨著人均資本量的增加,資本產出率是不斷增加的。或隨經濟增長資本(V)是可變的。V成為一個變數,而在哈多德的是不變的、是外部給定的,資本產出比是可變的情況下,是否可以發明一種相應的理論來滿足這種情況。返回哈多德的不穩定增長模型,說明均衡的結果依賴於初始狀態,一開始條件沒有滿足,將無法穩定新古典模型去解決這個問題,就必然要說明經濟增長不管初始條件,不管起點在哪里,都會向均衡這個點上收斂,才能擊破哈多德模型。k的初始狀態不管怎樣,而能夠證明k值會向一個既定的值收斂。說明從k0會向k收斂,那麼問題就解決了。2、新古典中的模型中的均衡增長人均產出的圖示:Oq1q0k0k1kA.均衡的資本——勞動比率這幾個變數都是時間的函數。均衡概念是當借求達到平衡時,雙方就不再改變。按此,k=0時這k點就等於0(變動率就等於零)

這是一個函數關係,等號兩端的兩個函數。oqf(k)k存在一個均衡的k*,即存在一個均衡的人均產出量。均衡值的大小決定於n、s、f、k,決定於k*的大小,引出一個問題是k*是不是穩定的?如果k0<k*,則f(k)>

,0—k*之間的任何一點都會出現這種情況。kt>0。隨時間k是在增加的。反過來,k’0>k*的話,一切關係就顛過來。但都會向k*收斂。

圖示:kK>0K<0k*按新古典假定,資本勞動可以替代,邊際生產率是遞減,經濟是完全競爭的。根據資本、勞動價格來選擇資源配置S/V>n(哈多德認為會無法解決)的話,資本與勞動的稀缺關係會變化,資本困置,導致利息的下降,工資上升,勞動力變得即貴,資本就會來替代勞動,其結果,在生產當中新消耗的資本量會越來越多(單位生產當中)(K/Q會上升)單位生產的資本產出則下降了(Q/K下降),資本產出率的變化可以用邊際生產率遞減去理解。這時v是在漸漸上升,s則下降,v、s、n之間的關係距離就縮小了。一直到恢復到合適的比例關係,才會停止。比例關係平衡了,實現哈多德模型的條件。k與v是對應的,說明了k就證明了v。只要滿足前三個假定,經濟增長多是不穩定的,v會不斷協調這種比例關係,這是一種市場內部修復,調整機制,使經濟始終會向到均衡增長的穩態增長。B.均衡的資本產出比和儲蓄率的作用把上面的推導結果變一下就是:,v的均衡值收斂,結論就解決了。哈多德的“刀刃”問題。經濟增長的過程是市場調節的過程,新古典把最多問題簡化了。s的作用,按哈多德,s提高了,n=s/v,就不存在了。經濟就被推出均衡軌道(國家如果不干預的)。按新古典,s提高了,n>s/v*,結果則與哈多德不一樣。

圖示:Oqf(k)k由圖示:s提高了的會出現收斂現象,n、v,變化作用於資本產出比增加等變化,

從一個均衡值走上另一個均衡狀態。這是所謂的移動均衡。但s增加了並不導致增長速度增加,人均產量增加,但會很快回到原點上。另外,有個問題就是這裏沒有考慮技術進步的因素。因此,模型還存在著缺陷。技術進步在索羅這是把它完全看作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從而彌補了這個缺陷。另一方面,他提出和豐富了勞動力的概念,即有效勞動力。這個概念包含的內容就是技術進步因素。技術進步提高了勞動力的增長速度,即有效勞動增加了,實現了穩定增長。由此,技術進步是增長的一個重要因素。

返回第四節經濟增長和“無知的測度”一、增長的公式二、技術進步條件下的新古典

增長模型三、經濟增長來源的實證分析第三節復習思考題

用投入的增長去解釋產出增長,但理論公式帶入數據,結果,美國的增長是3.5%,而公式測算的結果則是2%,這1.5%就被稱為“無知的測度”,無法解釋的,又稱為“剩餘的增長”。這剩餘量究竟是什麼決定的。一、增長的公式

Q=ηlk(資本增長率)+ηl·L返回二、技術進步條件下的新古典增長模型Qt=F(Kt,Lt)Qt=At·F(Kt,Lt)Q=AtηkK+ηl·LA

技術生產的速率這就是引入技術進步後的新古典的增長公式。小結:第一,新古典增長模型通過資本產出率可變不僅在理論上克服了哈多德——多馬模型的“刀刃”問題,而接近於西方國家的典型化事實。第二,模型強調了市場機制對經濟增長的調節作用。第三,新古典增長模型突破了經濟理論當中長期占統治地位的理論。經濟增長依賴於資本增長。第一次提出了技術進步對經濟增長的重大貢獻。第四,對發展經濟學的演變也產生很大影響。恢復新古典在發展經濟學中的地位,這個模型也被用於測算非發達國家的經濟增長的源泉,發展了發展經濟學。返回三、經濟增長來源的實證分析

1、肯德裏克經濟來源分析

2、丹尼森經濟來源分析

3、經濟增長因素分析的貢獻

返回20世紀50年代至60年代,西方經濟學關於經濟增長理論的研究向更深入、更實證化方向發展,即由一般的經濟增長理論或模式研究轉向具體的國別分類研究、詳細的因素分析以及經驗統計的論證分析。經濟增長因素分析是研究影響經濟增長的源泉、因素,並度量它們所起的作用的大小,以尋求促進經濟加速增長的途徑與方法的一種理論。其中比較重要的有肯德裏克(Kendrick,J.W.)、丹尼森(Denison,E.)等人的理論。1、肯德裏克經濟來源分析A.全部要素生產率B.計算方法C.結論A.全部要素生產率肯德裏克(Kendrick,J.W.)首先加以分析。認為投入要素勞動資本包括土地生產性服務的報酬工資利潤利息地租產量與部分要素(如勞動投入量)之比稱為部分要素生產率。定義技術進步創新的擴散程度資源配置的改善規模經濟實質就是技術進步全部投入要素產量=要素生產率B.計算方法

Q0=W0L0+i0k0Q代表一國一年的產量或GNTL代表勞動力,K代表資本、角標。是機器。用報告期,W每小時的真實工資率,i每小時的報酬率(資本報酬包括利息、利潤、地地租)在報告期,勞動、資本增加了,如何計算要素的提高Qt/W0Lt+i0Kt=T(全部要素生產率的提高計算方式)C.結論計算美國1889—1957國民收入,結果是發現美國內私營經濟全部要素生產率平均每年增長率是1.7%,而實際產值平均每年增長3.5%。1958—1966年,美國實際淨產值是4%,其中勞動要素生產率的增長2.5%,實際資本要素投入是1.5%。60年代美國經濟增長實際上是技術進步的增長,占了50%以上,而實際要素投入占份額越來越少。返回2、丹尼森經濟來源分析A.因素分類B.計算結果C.丹尼森經濟增長的國際比較D丹尼森的結論A.因素分類

1、投量:a.就業人數、年齡、性格、構成b.包括非合同工作的工人的工時數c.就業人員的教育年限d.資本存量的變化

2、生產率的變化:a.規模經濟:市場範圍的擴大來衡量b.資源再配置,低效率的勞動力的減少,也即從低效部門向高效的部門轉移。B.計算結果1929~1969年間美國國民收入年均增長率為3.33%,其中:由要素投入總量增加帶來的增長率為1.81%,占總增長率的54.4%;由單位投入量的產出量增加帶來的增長率為1.52%,占總增長率的45.6%。資源配置改善因素是0.29%,占總增長率的8.7%,規模經濟因素是0.36%,占總增長率10.8%,知識進步因素是0.92%,占總增長率27.6%。1948~1969年,知識進步因素對總增長率的貢獻又上升到30.9%。1983年,他又對美國1948~1981年的經濟增長作了分析,發現:這期間年增長率是3.2%,其中要素投入增長為1.1%,貢獻是34%;全部要素生產率的增長率為2.1%,貢獻是66%。在這中間教育因素的貢獻占19%,知識進步因素的貢獻占47%。C.丹尼森經濟增長的國際比較

美國與西歐比較要素投入與提高的比例60:40美國1950—1962

40:60西歐原因一是出現了共同市場,減少了成員國的關稅壁壘,市場範圍擴大了。二是收入彈性,耐用消費的收入彈性很高,有些銷售量的增長要大於收入的增長。

日本:持續部分:對經濟上的貢獻占3.26%1961—1971增長9.56%過渡部分:(資源再分配、結構變化),過渡部分占6.32%。日本農業的就業量占總就業量的26.1%,下降到14.6%。D、丹尼森的結論影響經濟增長的因素主要有要素投入量和要素生產率兩大類。在兩大類因素中,要素生產率的提高對總增長率的貢獻已大大超過要素投入量增加所作的貢獻;而在7類因素中,知識進步因素的貢獻最大、自身增長最快,其次是教育因素。因此,要促進經濟高速增長,必須大力發展教育,開發新技術,提高管理水準。返回3.經濟增長因素分析的貢獻(1)突破了“資本積累是經濟增長的關鍵因素”這一長期在經濟增長理論中占統治地位的觀點,把技術進步因素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2)分析了影響經濟增長的各種因素及其作用大小,使經濟增長理論更加實證化、數據化,為各國政府分析經濟增長問題、制定促進經濟增長的戰略與政策提供了依據和方法。(3)其基本原理和方法可以運用於發展經濟學,幫助人們分析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增長因素。返回復習思考題1、概述主要增長模型及其揭示的基本理論觀點。2、簡述哈羅德-多馬模型中影響經濟增長的因素。約翰·梅納德·凱恩斯

(JohnMaynardKeynes,1883-1946年)

20世紀最有影響的經濟學家之一,現代宏觀經濟學的奠基人。少年時代就讀於伊頓公學。1902年進入劍橋大學專攻數學,1905年獲數學學士學位。畢業後留校任教,留校期間向馬歇爾(A.Marshall)和庇古(A.C.Pigou)學習經濟學。1906年底參加文官考試,被分配到財政部印度事務處工作。兩年後經馬歇爾的推薦,返回劍橋大學並講授金融學。1909年以一篇概率論的論文獲得劍橋大學國王學院的院士資格。1913年出版第一部專著《印度的通貨與財政》。由於此書的影響,1913--1914年期間他被任命為皇家委員會調查印度通貨和財政的委員,並於1915--1919年調任財政部擔任顧問。1919年以英國財政部首席代表的身份出席巴黎和會。會後,他寫成了《和約的經濟後果》一書,強烈反對向戰敗國的德國索取過多的賠償,認為讓德國支付巨額賠款不利於歐洲經濟的恢復。此書使他成為國際社會上頗有影響的政治經濟問題評論家。此後,他一方面執教和著書立說,出版了《貨幣改革論》(1923)、《貨幣論》(1930)和《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1936)等一系列著作;另一方面,參與各種社會經濟活動。1941年出任英格蘭銀行董事;1942年被封為勳爵,隨即被選為上議院議員;1944年以英國代表團團長的身份出席佈雷頓森林會議,積極參與建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工作。

凱恩斯並未受過系統的經濟學正規訓練,然而,對現實問題的關心使他逐漸對經濟學問題的探索發生興趣。他早期的著作都是探討從實踐中的政策問題所產生的各種主題:德國戰敗賠款和支付問題,英國恢復金本位以及貨幣改革等問題。直到1930年所發表的《貨幣論》中,他才開始力圖把其經濟思想納入一個理論體系中。並且,直到在1936年所發表的經典著作《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中,他才最終創造出了一個新的理論結構,第一次以系統的形式闡述自己的經濟學說。他一反新古典學派的競爭均衡、邊際生產力、貨幣中性論等理論傳統,提出了總需求不足、非充分就業均衡、不確定性、流動性偏好陷阱等新的理論概念,著重於對經濟總量的分析,用以說明經濟危機、長期蕭條和失業的現象,並且,進而一反新古典經濟學的自由放任傳統,提出了一套政府干預的經濟政策主張。這些均被視為是對傳統理論的重大突破和劃時代的貢獻,被後人譽為“凱恩斯革命”。(引自:《政治經濟學大辭典》/張卓元主編;經濟科學出版社,1998.12第875頁)

返回第三章現代經濟增長(二):結構方面第一節

庫茲涅茨關於發達國家結構變動趨勢的研究第二節錢納裏關於發展中國家增長與結構轉變的研究第三節羅斯托經濟增長階段理論第一節庫茲涅茨關於發達國家結構變動趨勢的研究一、發達國家產業結構變遷的一般趨勢二、總量增長與產業結構變動的關係三、現代經濟增長過程中收入分配的長期趨勢返回

一、發達國家產業結構變遷的一般趨勢

庫茲涅茨的產業結構定義:A部門:農業、漁業、林業、狩獵等相關的部門。I部門:礦業、製造業、建築業、電力、煤氣和水、運輸、包儲及通訊。S部門:商業、金融、保險、房地產、住房業及各種教育和政府服務。1、部門產值結構的變化2、部門勞動力結構變動3、按勞動力平均的相對產值的變動返回1、部門產值結構的變化特點:

A部門的份額顯著下降,從40%下降到10%(60年代)以下。

I部門份額顯著上升,從22%—25%上升到40—50%。

S部門的份額不穩定,上升不明顯,有些國家明顯,有些不明顯。返回2、部門勞動力結構變動A部門勞動力急劇下降,

50—60%下降10—20%。I部門勞動力結構,

20%—40%上升到440%以上。S部門勞動份額顯著上升。返回3、按勞動力平均的相對產值的變動相對產值如果大於1的話,說明這個部門大於平均生產率。從縱向看,A部門的勞動力平均產值明顯低於1。而I、S部門以及I+S/A,遠遠高於1,A部門勞均的產值增長速度很小,I+S部門的人均勞動增長速度高(以上都是指60年代以前)從橫向看(截面),將不同國家比較,當人均收入較低的國家轉向人均國民收入較高的國家,勞均產值的部門間差距,明顯縮小,比例也縮小下降,說明農業A部門生產率水準是不斷上升的。(高速國家)返回二、總量增長與產業結構變動的關係

庫茲涅茨提出三種解釋:

-需求結構方面解釋

-比較優勢方面解釋

-技術革新方面的解釋

返回1、需求結構方面解釋以恩格爾法則為基礎:即隨人均收入增加,人們用於支付非食品的消費會越來越高,而食品消費支付比重則會逐漸下降。將其廣義化,就可以稱為是描述基本品和奢侈品的關係。人的需求結構有不同層次而其展開是隨收入變動而進行的。返回2、比較優勢方面每個國家在現代增長階段的時間不同,資源賦予條件、結構也不同,每個國家肯定有自身的比較優勢。如果沒有國際貿易及交通、運輸費用的下降的話,那麼各種結構不會有明顯變動,大而全、小而全。反之,國際市場不斷擴大,各國可以充分利用本國的比較優勢,市場範圍決定了分工的程度。返回3、技術創新方面產業發展快都與技術創新有密切關係。技術創新的中心是不斷轉移的,從而導致產業結構的變化,技術創新轉移的機制是什麼,為什麼?庫氏認為,假定一個部門出現了技術創新,其效果是帶來部門成本的大幅度下降,價格也當然下降,利潤率上升,吸引其他部門的資本和勞動力,引起這個部門的迅猛發展。價格的下降使奢侈品變為必需的。必需品的特點是價格彈性較低,這導致生產部門的增長潛力下降,企業要失去興趣,轉向一個新的部門。返回三、現代經濟增長過程中收入分配的長期趨勢

A、在GNP當中,以資本消耗、間接稅減補貼以及稅前支付個人收入之後的公司收入形式直接流向非個人組織,流向政府公共以及私人公司,非個人組織的收入上升,而居民要素收入的份額有所下降,下降是從19世紀的中葉的85—90%—本世紀60年代的75%,這個分配趨勢說明政府、公司、組織在經濟生活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

B、國民收入中財產收入的比例(是包括個體業主的收入)經過很長時間的穩定和微弱的上升,在本世紀初已經下降,更顯而易見的是資本收入份額的下降。

C、與要素收入中資本份額的下降相對應勞動份額的上升已經非常明顯,這主要歸結為勞動者培訓和教育投資的增加,實際生活費用的增加,勞動生產率的提高等原因。

D、個人和系統之間不同水準的收入分配差距。返回第二節錢納裏關於發展中國家增長與結構轉變的研究一、發達與欠發達國家增長因素的差別二、發展中國家工業化的多國模型三、工業化過程中的收入分配變動返回一、發達與欠發達國家增長因素的差別選擇39個國家和地區(發達、欠發達)在50、60—70年代中增長的比較,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採取新古典均衡增長模型。第二階段在新古典模型當中加入一些對發展中的國家至關重要的結構變數。第一個階段結果是:從年均水準看:

發達國家增長的因素特點是勞動投入是低速增長(1.1%),資本是高速增長(5.2%),產出中速增長(5.4%),全要素生產率對總增長的貢獻(50%)。發展中國家,勞動投入是高速增長(3.3%),全要素投入的增長快(4.3%),全要素生產率對總增長的貢獻少於30%。發展中國家增長主要靠勞動、資本的投入。第二階段加入結構變數來修正變數包括勞動和資本再分配,出口增長,資本流入(進口減出口)、發展水準。因此,在幾乎所有發展中國家中,關於他們增長率區別的說明顯著地改變,說明結構變數加入更科學、更細緻。但對發達國家,這種引入幾乎沒有作用。這也反映,結構變化對經濟增長的作用,在發達國家和欠發達國家是大不一樣的。結果:a.資本的增長依然是最重要的單個因素,但它對經濟增長相對的貢獻的份額卻減少了。從新古典模型的50%,降到了結構模型30—40%。b.勞動力增長的重要性也相應的減少了,而且在一些發展中國家,勞動力的增長不再具有統計意義。c.資源再分配(資本勞動)對整個平均增長的貢獻達到20%。d.1964—1973年所有發展中國家的出口增長都對經濟增長作出了貢獻。60年前則不明顯。e.資本流入除影響投資出口外,對增長也有影響。結論:結構變化對總量的增長率有不可忽略的影響。但結構變化的重要性不隨發展水準的變動而變動,隨人增收入的提高,結構變化對增長的作用先是上升,然後逐漸下降,結構因素對發展中國家重要的多,而勞動力的增長對發達國家的效果更為明顯。資本增長是對兩類國家都重要的唯一因素。

返回二、發展中國家工業化的多國模型標準模式,是試圖模擬發展過程,得到一個平均的結果。用基準的人均的國民收入來區分不同階段,劃分為六個階段、時期,每階段都由相繼的基準人均國民收入來表示。以1970年美元的價值,分為6段:$140、280、560、1120、2100、3360、5040元如:140—280第一階段,280—560為二段

新模式有如下特點:當人均收入從140——2000美元時,由農業部門提供的國民收入雖然提高了2.5倍,但在整個人均國民收入構成中貢獻的比重都由37%下降6%,而工業製造業提供的人均國民收入在整個國民收入中的比重由13%上升到36%。1)需求結構分解2)比較優勢3)資本和勞動的再分配呈現出來的特徵。1)需求結構分解A、中間需求(投資)無論對於最終需求還是總產出的關係都發生了重大變化,中間需求由50上升82%,與最終需求相比較,而與總產值相比較則上升33%—35%。這表明生產過程中資本投入、專業化加深在起作用。B、最終需求當中,消費需求比重下降了,投資需求比重上升了。2)比較優勢通過進口替代,發展中國家已改變了專門生產初級產品的特徵,最重要的基礎是生產的供給條件發生了變化(包括勞動技能和實物的聯繫、中間投入使用量的增加以及以製成品市場擴大為基礎的規模經濟的出現)。

3)資本和勞動的再分配呈現出來的特徵從就業模式來看,在結構轉變的大部分時期,農業勞動力的轉移都存在滯後的現象。與此相適應的,農業勞動增長速度比較緩慢。只有隨著剩餘勞力的吸收,到工業化的末期才會有大的逆轉。此外,他發現工業就業的增加,遠遠低於農業就業的減少。因此,勞動力的轉移主要發生在農業、服務業之間。返回三、工業化過程中的收入分配變動

工業化過程中,收入差距懸殊,二元結構導致收入懸殊,收入差距並會不斷進一步擴大,推進工業化是以農業為代價的。隨工業化的進一步推進,二元結構的結構已趨於消失,勞動力開始大規模向工業轉移,農業部門也開始得到工業的支援,傳統農業的特徵已不存在了,轉移的勞動力轉向了較高收入部門。社會收入的差距趨於縮小,收入差距的縮小來自於政府收入均等化的社會福利措施。另外職業培訓加強了,人力投資可以增加收入。返回第三節羅斯托經濟增長階段理論

一、羅斯托理論的方法論特徵

二、“起飛”理論

三、評論返回復習參考題羅斯托對經濟增長階段的劃分

(從經濟增長的角度)第一階段:傳統社會第二階段:為起飛創造前提的階段第三階段:起飛階段第四階段:成熟階段第五階段:高額大眾消費階段第六階段:追求生活品質階段一、羅斯托理論的方法論特徵其一,把“作為有機體的社會”作為他研究的框架,是他本人非常看重的一個根本特點。其二,他強調工業化過程中現代化初期政治的關鍵作用,政府發揮關鍵性作用。其三,他發展了一種“動態法”,即“動態的非總量的部門分析方法”。返回二、"起飛"理論1、經濟起飛的內涵2、起飛的條件3、起飛階段的主要特徵4、促進起飛所面臨的環境5、經濟增長的源泉和動力返回1、經濟起飛的內涵起飛:在工業化初期的較短時間內實現基本經濟和生產方法上的劇烈轉變,是突破不發達經濟的停滯狀態,擺脫貧困境地,向增長發達過渡的重要轉捩點。他把這一過程比作飛機擺脫地球引力和空氣阻力的起飛過程。大約需要20~30年。他認為,一個國家最重要的階段就是起飛階段,經濟發展過程中最困難的也是起飛,它是一個社會歷史中具有決定意義的時期,是近代社會生活的大分水嶺。一個國家一旦超越了傳統社會起飛,經濟就可以持續增長了。判斷經濟是否起飛的主要標誌,是技術的創新和應用程度。重要特徵是一個國家開始實行工業化發展戰略,走上了工業化的道路。返回2、經濟起飛的條件(1)要有較高的資本積累率。經濟起飛需要大量的資本投資,必須大規模地增加儲蓄,提高資本積累率和生產性投資率,使資本積累率要達到10%以上,以便為經濟增長創造必要的物質基礎。這是經濟起飛和成長的必要條件。(2)要建立起能帶動整個經濟增長的主導部門。在起飛階段由於需要投資的產業很多,而資金又十分有限,要實現經濟起飛,就要將有限的資金用於發展具有聯繫效應的產業,建立起主導產業部門。(3)要進行制度的、社會的、政治的變革。經濟起飛要有與之相適應的經濟制度(體制)、社會結構、政治法律制度及意識形態,因此必須進行這方面的變革,使之能適應經濟起飛的要求並促進起飛順利實現。返回

3、起飛階段的主要特徵起飛階段相當於工業化初期,是具有決定意義的轉變時期。時期並不很長,通常是20、30年,基本的結構,生產方法的轉變是劇烈的,不僅僅表現在經濟增長,最根本的還是經濟結構本身所經歷的變化,歸根結底又表現在技術的吸收和擴散。只有當工業部門引用新技術,大大降低成本,從而引起的工業產量的上升和增長,才是起飛的標誌,這一點突出了他非總量的部門分析方法,從部門的角度。

返回4.促進起飛所面臨的環境羅斯托認為,發展中國家的起飛同工業先進國家歷史上實現起飛相比有些條件不同,既有困難也有優勢。困難主要有2個人口增長率高;由國內政治動盪引起的人才和資金外流。有利條件也有2個:現成的技術可以利用;國際援助可以加快起飛的進程。返回5、經濟增長的源泉和動力一方面是各部門率先吸收新的技術,大規模降低了成本,提高利潤,擴大規模,又獲得規模經濟(效應),此為主導部門發展迅速的重要原因,這是它通常比其他部門快的原因。二方面是主導部門對其他部門有關聯效應(擴散效應)這其中又包括:a.後向關聯,主導部門本身的發展會帶動為其提供投入來源的基礎工業部門的發展。b.前向關聯,主導部門的發展,導致市場的擴大,貿易的發展。c.旁側效應。主導部門的發展引起所在地區或鄰近地區的發展。返回三、評論1、羅斯托將經濟增長理解為基本經濟結構的有序變動,把增長的源泉,歸結為新技術的不斷創新和擴散,是對新古典均衡靜態理論的一個重要突破。2、由於起飛之後的持續增長,完全依賴於企業家技術創新的條件和效果,因而羅氏特別突出地強調了市場動態過程中企業家的極端重要性。3、羅斯托的增長階段理論是對發達國家工業化的理論總結。4、他的貢獻在於他肯定了主導部門的先導條件。返回復習思考題1、簡述庫茲涅茨提出關於總量增長與產業結構變動關係的三種解釋。2、在羅斯托的起飛理論中,實現經濟起飛需要具備哪些條件?

第四章資本形成理論第一節引言第二節解釋貧困的資本形成理論第三節促進資本形成的戰略第一節引言古典經濟學家當時面臨的問題和今天的發展經濟學家有些相似,他們也發現有許多非生產性勞動、資本家有許多過剩勞動力(勞動生產率不高,或邊際生產力)。根據他們的看法,要發展必須要城市化,城市化則需要擴大工業生產規模,吸引轉移農村勞動力,劉易斯說:“經濟發展的中心事實是迅速的資本積累,當然也包括知識的運用。如果不能解釋儲蓄相對增加的話就不能解釋工業革命。”

資本形成的過程由自然經濟向商品經濟過渡時的主要障礙可能不是缺乏儲蓄,而是制度中存在的某些環節,或者不容許進行投資,或者投資風險太大等。資本形成不願投資:文化傳統(如輕視經商)對投資風險的估計投資的意願和能力必要條件儲蓄生產剩餘不能投資:投資環境缺乏為某種有利可圖的資本形成所必需的生產要素的供應。資本形成的3個階段儲蓄儲蓄集中投資將資金貸給廠商,用以購置機器設備、建設廠房、基礎設施等,以增加資本存量通過使零星的儲蓄彙集起來把產出的一部分節省下來,不用於消費金融機構真正形成資本返回第二節解釋貧困的資本形成理論一、納克斯的“貧困的惡性循環理論"二、納爾遜“低水準均衡陷阱”理論返回一、納克斯的"貧困的惡性循環理論"(ViciousCircleOfPoverty)[美國(Nurkse,R.)]發展中國家的長期貧困,不是因為國內資源不足,而是存在著一個使貧困國家貧困的多種力量的迴圈集。其中最重要的是低水準資本積累的迴圈集,發展中國家資本缺乏,資本形成不足。發展中國家形成貧困惡性循環的原因是人均收入低,人均收入低的原因是資本稀缺,而資本稀缺的根源又在於人均收入低。納克斯的理論最核心的就是資本形成,於是他得出一個重要命題:一個國家之所以窮就是因為它窮。

y=f(k,y)y增長k投資雙重惡性循環及其突破兩個惡性循環:從供給方面看:“低收入——低儲蓄——低資本形成——低生產規模——低收入”。從需求方面看:“低收入——低購買力——

投資誘致不足——低資本形成——低收入”。打破惡性循環,必須採取平衡增長方式,增加儲蓄、擴大投資,在許多行業同時大規模的投資,形成各行業之間的相互需求,擴大市場容量,以保證投資成功。西方的某些批評:

一是認為存在國家富與個人低儲蓄並存在的可能性。人均收入低就一定導致國家儲蓄率低嗎?如中國、蘇聯當年的工業化過程對農村的壓榨。日本明治維新以後,也靠對地主重租、重稅、沒收地產等方式積累資本,推動工業化。二是納克斯討論的主要是個人儲蓄,那麼個人儲蓄是否一個國家的唯一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