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专版第17课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1页
浙江专版第17课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2页
浙江专版第17课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3页
浙江专版第17课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4页
浙江专版第17课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7课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课前·基础认知课堂·重难突破素养·目标定位素养•目标定位目标素养1.识记我国古代户籍制度演变的相关史实,明确实行户籍制度的目的,通过阅读材料加深对古代户籍制度的理解,培养历史解释的素养2.运用相关材料分析我国古代基层组织和社会治理的相关内容,明确历代统治者设置不同基层组织的目的及影响,培养史料实证的素养3.掌握古代中国进行社会救济和社会优抚的主要措施,通过阅读相关材料分析其产生的影响,培养家国情怀知识概览课前·基础认知一、历代户籍制度演变

微归纳

宋朝的户籍制度宋朝时,户籍已不再区分良民、贱民,而是根据居住在城市或乡村,将居民划分为坊郭户与乡村户。这是中国最早的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宋朝还根据居民有无不动产,将居民划分为主户与客户;根据财产多寡,将主户划分为不同等级。宋朝立国之始便承认土地私有,允许产权流动,通过辛勤劳作、积累田产后升为上等户也是有可能的。二、历代基层组织与社会治理1.基层组织2.社会治理

明洪武河南卫辉府汲县迁民碑微思考1此碑碑文记述了一百一十户农民集体迁往卫辉府汲县双兰池村居住生产的史事,刻有一百一十户农民及里长、甲首的姓名。从上述信息能够看出明朝实行什么样的基层管理制度?试分析该制度产生的影响。提示:制度:里甲制度。影响:保证了国家的财政收入,可以有效地控制和管理基层人口,促进了社会稳定,巩固了统治基础;里甲制度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社会的转型。三、历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1.社会救济(1)作用:

社会救济

为民众提供一定的生活保障,以保证人口繁衍和正常生产活动的进行,有利于维护统治。

(2)主体:历代社会救济的主体是掌握大量资源的政府,民间组织处于辅助地位。(3)举措:①汉朝建立常平仓制度,积谷备仓,调节粮价。②隋唐时期,政府既重视

官方储备

,也大力提倡民间积储。③从唐朝开始,政府设有收容贫老、孤儿和乞讨流浪人员的专门机构。④宋朝以后,宗族内部的救助活动逐渐兴起。宗族通过设立义田、

义学

、义宅、义冢等族产,在衣食、住行、婚娶、蒙养、丧葬等方面资助族中贫困者。

⑤明清时期,慈善组织开始兴起,出现了善堂、善会等慈善机构。⑥在古代社会,政府救济的重点在救灾,核心在于保证粮食供应,或直接实施赈济,或鼓励各地余粮向灾区流通,同时还会疏导和安置流民,鼓励民间富户救济灾民。社会力量的救济活动侧重于日常生活中的

赈济

2.优抚政策秦汉时期,皇帝有时会赐给高龄老人手杖——

鸠杖

,以示尊重。明初朝廷令各地有司优抚高年平民,八十岁以上月给米五斗、酒三斗、肉五斤。

微思考2《礼记·王制》论国家备荒的必要性时说:国无九年之蓄,曰不足;无六年之蓄,曰急;无三年之蓄,曰国非其国也。《周礼·地官·遗人》中有各级机构储蓄和备荒的设计:遗人掌邦之委积,以待施惠;乡里之委积,以恤民之艰厄;门关之委积,以养老孤;郊里之委积,以待宾客;野鄙之委积,以待羁旅;县都之委积,以待凶荒。你如何认识商周时期的救济设想?提示:认识:古代社会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而且天灾人祸不断,人们的自救能力差,这就需要政府和社会的救助,因此政府必须做到未雨绸缪,事先作好各项准备,保证粮食和各种物资的充足。材料所反映的古人备荒的意识和各级机构储蓄和备荒的设计,对今日的救灾工作有一定的启示意义。课堂·重难突破【材料】

明初,战乱、灾荒和繁赋重役是促使明朝流民问题日益严重的重要诱因。明朝的自然灾害十分频繁,百姓背井离乡,严重地破坏了生产力的发展,导致经济发展迟缓、国力下降。更有甚者,流民积聚为乱,愈演愈烈,成为威胁国家统治的重要力量,造成巨大的社会动荡。洪武十四年(1381年),明朝统治者“诏天下府、州、县编赋役黄册”,推行户籍黄册制度。由各户真实详细填写人丁和田产状况,经里、县、府、布政司,自下而上层层造册,最后报送户部。因为册子以黄纸一明朝户籍制度作为封面,所以被称为“黄册”。明朝统治者为了进一步加强对户籍的管控,还在刑律中明确规定:“若官吏里甲通同人户隐瞒作弊,及将原报在官田地,不行明白推行过割,一概影射减除余粮者,一体处死。隐瞒人户,家长处死,人口迁发化外。”凭借刑罚巨大的威慑力,户籍黄册制度得以有效地推行。——摘编自戚阳阳《明代户籍法律制度与社会流动》问题探究: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明朝初期推行的户籍制度作出合理解释。提示:背景:战乱、灾荒和繁赋重役导致流民问题严重;百姓流离破坏了经济的发展;流民聚集威胁到国家的统治,造成巨大的社会动荡。目的:通过加强户籍管控,巩固统治。影响:有利于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有利于政府征调赋役;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封建政权的巩固。对人口流动的严格控制,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素养阐释材料表明明朝初期流民问题严重,经济遭到重大破坏。为了加强对全国人口的管理,明朝实行黄册制度,对明朝的社会统治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应该根据材料从背景、目的、影响等多个角度进行合理的解释。考查历史解释的素养。核心归纳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特征1.地域性。因为人口与赋役之间密不可分,所以封建统治者千方百计地将人口控制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限制其流动,甚至把任意离开户口所在地视为一种犯罪行为而加以惩处。2.等级性。中国传统社会曾出现过特权户种、民籍户种和贱籍户种等类别,其户籍地位逐级降低,界限分明。3.世袭性。不同等级、职业间的流动受到制约,户籍是世袭的。如军户、匠户和杂户就具有非常突出的世袭性特点。4.被赋予社会治安职能。在古代中国,政府通过户口管理对人口活动进行控制和制约。学以致用洪武十四年(1381年)明朝统治者推行黄册制度,黄册以人户为母,田土为子,备载各户的户主姓名、乡贯、役籍以及户下的人丁事产,并且规定,财产的买卖和产权的转移等须登录在册。黄册制度(

)A.防止了土地兼并

B.强化了租佃关系C.便利了赋役征收 D.促进了人口增长答案:C解析:通过黄册,明朝政府掌握了全国的人口总数和分布情况,掌握了土地的占有情况,便可依据黄册征收劳役,故C项正确;土地兼并的根源是封建土地私有制,黄册制度没有废除封建土地私有制,排除A项;题干材料与租佃关系无关,排除B项;黄册制度不能促进人口增长,排除D项。【材料一】

在对各种天灾人祸的处理过程中,社会救济毋庸置疑地成为解决政府和民众之间问题的纽带,这也是历代进行社会救济的主要背景和因素。……宋朝的社会救济思想主要体现在政府、社会精英以及广大社会民众三个方面。危机出现,正是统治者发挥“仁政”思想的最佳时机。……宋朝建立了较为完备的仓储备荒体系,制定了较为完善的赈灾救荒法规,创立了功能较为齐备的济贫恤穷设施等。——摘编自张南《简论宋代的社会救济》二中国古代的社会救济【材料二】

宋朝建立了一整套的国家福利救济体系,在对象上包括了儿童、孕妇、老人、乞丐、鳏寡孤独者等,在内容上基本涵盖了国民的“生老病死”。元明清三朝虽然也继承了宋朝的很多做法,但总体上国家福利救济是收缩的。当然,宋朝的福利救济制度也存在很多问题,不仅有着“财政支撑不足”的压力,还存在着许多被人诟病的“养懒汉”和“福利腐败”问题。——摘编自罗开元、罗霜《宋代社会救济制度及其弊端》问题探究: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朝推行国家福利救济的社会条件和特点。提示:社会条件:经济方面,农耕文明的发展,商品经济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政治方面,中央集权加强;文化方面,儒学的复兴(理学的兴起),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发挥“仁政”思想(先秦儒家的民本观念);社会方面,人民群众的斗争(解决政府和民众的矛盾)。特点:体系化(仓储备荒体系);立法保障(赈灾救荒法规);设施齐备(齐备的济贫恤穷设施);全民保障(保障对象广泛);内容全面(涵盖生老病死)。核心归纳中国传统社会福利体系的特征1.以低级福利为救助实态,呈现出制度保障的局限性。传统的慈善救济不仅在救助水平上呈现出低级性,而且还具有选择性和区别对待的特征。2.以传统文化为思想基础,呈现出制度文化的民本性。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传统文化不仅博大精深,而且以仁义、民本为特征。3.以问题解决为救助形式,呈现出制度结构的剩余性。剩余性的社会福利模式是相对于普惠性的社会福利模式而言的,它主要表现为出现天灾人祸后政府采取有选择性的临时救济措施来安抚灾民。4.以宗族保障为社区单元,呈现出制度运作的家族性。5.以官民结合为实践特色,呈现出制度运行的协同性。学以致用1050年,两浙路发生灾荒,当时担任杭州知州的范仲淹,兼负责浙西一带的赈灾。他除了给饥民“发粟”之外,还号召杭州“诸佛寺主首”雇用许多工人,大兴土木。杭州地方官府也大举兴建“新敖仓吏舍,日役千夫”。这些举措(

)A.反映了南宋商品经济的繁荣

B.形成较为系统的赈灾制度C.不恤百姓而且损耗民力

D.充分运用市场机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