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2024届高考冲刺押题(最后一卷)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1页
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2024届高考冲刺押题(最后一卷)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2页
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2024届高考冲刺押题(最后一卷)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3页
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2024届高考冲刺押题(最后一卷)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4页
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2024届高考冲刺押题(最后一卷)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2024届高考冲刺押题(最后一卷)生物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下列有关“检测生物组织中的油脂、糖类和蛋白质”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制作花生种子徒手切片时,需先将花生子叶的一端切出一个平面B.检测还原糖时,用100℃比80℃的热水浴更快出现橙黄色沉淀C.检测蛋白质时,先加2ml双缩脲试剂A,再加2ml双缩脲试剂BD.活动均未设置对照组2.2019年12月开始爆发的新冠肺炎(COVID-19)是由一种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该病毒为单股正链RNA病毒,用(+)RNA表示,下图表示冠状病毒的增殖和表达过程。冠状病毒的S蛋白是入侵细胞的关键,其能与肺部等细胞表面的受体血管紧张转化素Ⅱ(ACE2)结合,让病毒与细胞相连。同时,在一些蛋白酶的作用下,S蛋白的特定位点会被切开,促进病毒包膜与细胞膜的融合,从而让病毒进入细胞。下列关于该病毒的说法错误的是()A.病毒的RNA侵入细胞后可以作为模板翻译出RNA复制酶,催化RNA的复制B.病毒包膜与细胞膜的融合表明,冠状病毒侵入细胞的过程类似于胞吞C.病毒侵入机体后,机体必须依赖细胞免疫才能彻底清除病毒D.S蛋白与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具有特异性,体现了细胞间的信息交流3.因含N、P元素污染物的流入,导致妫水河爆发水华。研究人员在妫水河投放以藻类为食的罗非鱼控制水华,实验结果如下图。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投放罗非鱼后水体中亚硝酸氮的变化投放罗非鱼后水体中磷酸根的变化A.罗非鱼等动物和蓝藻等植物共同构成生物群落B.投放罗非鱼调整了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C.投放罗非鱼加快清除妫水河中含N、P元素污染物D.妫水河爆发水华,自我调节能力没有丧失4.某小岛上生活着自然寿命为一年半左右的某种鼠,数量较多且无迁入和迁出。研究人员通过等距布放鼠笼开展每月一次、为期一年的标志重捕,进行其种群特征的研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标志重捕法可以估算该鼠的种群密度,但不能估算性别比例B.根据不同时间段标志重捕法所得的数据,可以推算种群增长率C.若资源均匀分布且有较强的种内竞争,其种群的分布型为随机分布D.只有少数鼠笼重捕到的雄鼠与上一次为同一个体,说明雄鼠具有领域5.在离体实验条件下,突触后膜受到不同刺激,膜电位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突触后膜只能是下一个神经元的胞体膜B.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与相应递质结合发挥作用后受体即被灭活C.电位2表示突触后膜受到抑制性递质的作用,可能是K+大量外流所致D.电位1表示突触后膜受到兴奋性递质的作用,是Na+大量内流导致的6.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基酶Ⅰ(PEPCKI)是参与人体内由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异生途径的一种关键性酶,其作用机理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糖异生途径最可能发生在肝细胞内,以弥补肝糖原储备的不足B.机体血糖浓度过低时,胰高血糖素可能与PEPCKI在细胞内的活性有关C.抑制PEPCKI乙酰化可为治疗和预防糖尿病提供可能D.图示调节过程有利于维持内环境中血糖浓度的相对稳定7.植物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是通过测量光合作用对不同波长光的反应(如O2的释放)来绘制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类胡萝卜素在红光区吸收的光能可用于光反应中ATP的合成B.叶绿素的吸收光谱可通过测量其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值来绘制C.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也可用CO2的吸收速率随光波长的变化来表示D.叶片在640~660nm波长光下释放O2是由叶绿素参与光合作用引起的8.(10分)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的说法叙述不正确的是()A.通过荧光标记技术,可以知道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B.预实验的目的是为了减少实验误差C.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常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D.盐酸可用于催化蛋白质、脂肪和淀粉的水解二、非选择题9.(10分)进食可刺激小肠K细胞分泌多肽GIP,GIP可作用于胰岛细胞和脂肪细胞,其作用机理如下图所示,①~⑦代表相关生理过程,甲~丁代表细胞膜上的结构。回答下列问题:(1)图示生理过程①~⑦中,能体现细胞膜具有信息交流功能的是________。进食后,GIP和胰岛素通过结构甲、乙作用于脂肪细胞,促进________,从而降低血糖浓度,由此可见,胰岛素和GIP在血糖调节中具有________作用。(2)GIP运输到靶细胞发挥作用的调节方式属于________。若给家兔口服或静脉注射适量葡萄糖,让二者血糖浓度变化相当,与注射相比,口服后家兔血浆中胰岛素水平更高,原因是________。10.(14分)图甲、乙是基因型为AaBb的雌性动物体内细胞的分裂示意图,图丙表示该动物细胞分裂时期染色体数量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1)图甲细胞处于____________分裂的_______期,此细胞中含有_______个染色体组,它发生在图丙曲线中的____________阶段(填编号)。(2)图乙细胞的名称为____________,此细胞中含有________个四分体,基因B与b的分离发生在图丙曲线中的________阶段(填编号)。若图乙细胞在进行减数第一次分裂时,③和④没有分离。减数第二次分裂正常最终形成了四个子细胞,其中一个极体的基因型为AaB,则卵细胞的基因型为_______。(3)图丙曲线中,②③阶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阶段(填编号)的细胞内不存在同源染色体。11.(14分)科学探究是研究生物学的重要方法,为了探究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指导下设计了图甲所示的装置,图乙为C装置叶片在晴朗的夏季天内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提示:B、C瓶中的液体为CO2缓冲液,NaOH溶液具有吸收CO2的作用。)(1)图甲装置处于适宜的光照强度下,C瓶叶肉细胞中线粒体可以为叶绿体提供____________。(2)图甲所示的实验设计能探究____________(任写两个)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3)D装置玻璃管中红墨水的移动方向是____________(填“向左”向右”或“不动”),请写出O2直接参与该过程的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图乙中的曲线___________可以表示C装置内叶片与D装置内叶片不同的生理活动,理由是__________。(5)对图甲C装置中的叶片进行脱水称重,欲使其质量最大,结合图乙中的曲线应选择_________点左右摘取叶片。12.下图是中心法则及其发展图解,反映了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流向,回答下列问题:(1)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能够发生的生理过程有________(填序号),④过程需要的一种特殊的酶是_______。(2)与③过程相比较,②过程特有的碱基配对方式是________。(3)若某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为“色氨酸—苯丙氨酸—……—.丝氨酸—半胱氨酸”,根据该氨基酸序列及密码子表________(填“能”或“不能”)推测出该基因的碱基序列,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A【解题分析】

本尼迪特试剂是由甲液(质量浓度为0.1g/mL氢氧化钠溶液)和乙液(质量浓度为0.05g/mL硫酸铜溶液)组成,用于鉴定还原糖,使用时要将甲液和乙液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含样品的试管中,且需水浴加热;双缩脲试剂由A液(质量浓度为0.1g/mL氢氧化钠溶液)和B液(质量浓度为0.01g/mL硫酸铜溶液)组成,用于鉴定蛋白质,使用时要先加A液后再加入B液。【题目详解】A、在制作花生种子徒手切片时,为便于后续的操作,需先将花生子叶的一端切出一个平面,A正确;B、本尼迪试剂在水浴条件下与还原糖产生红黄色沉淀,B错误;C、检测蛋白质时,应取2mL样本上清液加入2mL双缩脲试剂A,振荡试管,使样本与试剂A混合均匀,再加入5滴双缩脲试剂B,C错误;D、活动中实验前后的现象形成了前后(自身)对照,D错误。故选A。【题目点拨】本题考查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使用方法、实验现象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2、D【解题分析】

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只有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不能独立的生活和繁殖,只有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才能生活和繁殖,一旦离开了活细胞,病毒就无法进行生命活动。【题目详解】A、由图中信息可知,病毒的RNA可以直接作为翻译的模板,翻译出的酶催化RNA的复制,A正确;B、病毒侵入细胞的过程有“病毒包膜与细胞膜的融合”,这和胞吞过程膜的融合类似,B正确;C、病毒侵入细胞后,必须由细胞免疫裂解靶细胞释放出病毒后,机体才能彻底清除病毒,C正确;D、S蛋白与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具有特异性,但是病毒不是细胞结构的生物,没有体现细胞间的信息交流,D错误。故选D。【题目点拨】本题需要考生结合图中病毒的基因表达的过程,进行解答,易错点是D选项中,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一定是发生在细胞与细胞之间的。3、A【解题分析】

生物群落是指相同时间聚集在同一区域或环境内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包括食物链和食物网。【题目详解】A、生物群落是指相同时间聚集在同一区域或环境内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除动植物之外还包括微生物等其他生物,A错误;B、投放罗非鱼增加了生物的捕食链(罗非鱼捕食藻类),调整了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B正确;C、题图曲线显示投放罗非鱼后,与对照相比,妫水河中含N、P元素污染物浓度清除时间变短,C正确;D、水华发生之后,一般不会导致生态系统的崩溃,可在一定时间内恢复正常,这是由于生态系统仍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D正确。故选A。【题目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群落的定义及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内涵。4、B【解题分析】

标志重捕法是指的是在一定范围内,对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较大的动物种群进行粗略估算的一种生物统计方法。注意事项:1、选择的区域必须随机,不能有太多的主观选择;2、对生物的标记不能对其正常生命活动及其行为产生任何干扰;3、标记不会在短时间内损坏,也不会对此生物再次被捕捉产生任何影响。【题目详解】A、标志重捕法可以估算该鼠的种群密度,根据种群密度的变化可以估算种群的性别比例,A错误;B、根据不同时间段标志重捕法所得的数据,可以推算种群增长率,B正确;C、在环境资源分布均匀,种群内个体间没有彼此吸引或排斥的情况下,才易产生随机分布,C错误;D、标志重捕法操作中是完全随机选择一定空间进行捕捉,如果鼠笼重捕到的雄鼠与上一次为同一个体,不能说明雄鼠具有领域,D错误。故选B。【题目点拨】种群的空间特征包括均匀分布、随机型分布、集群分布,随机型分布是指中每一个体在种群领域中各个点上出现的机会是相等的,并且某一个体的存在不影响其他个体的分布。5、D【解题分析】

据图分析:电位1突触后膜电位增加逐渐变成正值,然后恢复静息电位,此时突触后膜兴奋;电位2突触后膜电位进一步降低,然后又恢复静息电位,此时突触后膜抑制。【题目详解】A、突触后膜可能是下一神经元的胞体膜或树突膜,A错误;B、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发挥作用后立刻被灭活,而不是受体被灭活,B错误;C、发生电位2很可能是突触后膜接受抑制性神经递质后引起阴离子内流的结果,可能是Cl-大量内流所致,C错误;D、电位1为动作电位,是突触后膜受体接受兴奋性神经递质后,引起膜上Na+通道开放,Na+大量内流导致的,D正确。故选D。【题目点拨】本题重点是理解兴奋性递质和抑制性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后所发生的生理变化过程。6、C【解题分析】

据图分析:通过促使PEPCKI酶活性的降低即促进PEPCKI乙酰化,从而加速PEPCKI的水解,使糖异生途径受阻,可以达到治疗和预防糖尿病的目的。【题目详解】A、据图可推测糖异生途径发生的场所主要在肝细胞内,以弥补肝糖原储备不足,A正确;B、胰高血糖素能使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而PEPCKI能使糖异生为葡萄糖,因此机体血糖浓度过低时,胰高血糖素可能与PEPCKI在细胞内的活性表达有关,B正确;C、促进PEPCKI乙酰化可为治疗和预防糖尿病提供可能,C错误;D、血糖浓度升高后通过促进PEPCKI乙酰化从而抑制糖异生作用,该过程属于负反馈调节,有利于维持内环境中血糖浓度的相对稳定,D正确。故选C。【题目点拨】本题主要考查血糖平衡的调节,意在强化学生识图判断与分析作答能力,关键是掌握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利用及生理作用。7、A【解题分析】

叶绿体中的色素主要有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叶绿体又分为叶绿素a和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又分为胡萝卜素和叶黄素。光合作用中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题目详解】A、类胡萝卜素只吸收蓝紫光,基本不吸收红光,所以不能利用红光的能量合成ATP,A错误;B、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其吸收光谱可通过测量其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值来绘制,B正确;C、由于光反应产生的[H]和ATP能用于暗反应,暗反应要吸收CO2,所以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也可用CO2的吸收速率随光波长的变化来表示,C正确;D、根据吸收光谱可知,叶片在640~660nm波长(红光区域)光下释放O2是由叶绿素参与光合作用引起的,D正确。故选A。【题目点拨】本题考查叶绿体色素种类和作用、光合作用的相关知识,识记光反应的过程和各种色素对不同光的吸收是解答该题的关键。8、B【解题分析】

盐酸既能催化蛋白质水解,也能催化脂肪和淀粉分解;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调查常用取样器取样法进行采集。对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个体调查种群密度时适宜用标志重捕法,而一般植物和个体小、活动能力小的动物以及虫卵等种群密度的调查方式常用的是样方法。【题目详解】A、通过荧光标记技术,可以判断基因与染色体的位置关系,A正确;B、预实验的目的是为进一步实验摸索条件,不是为了减少实验误差,B错误;C、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常用取样器取样法,C正确;D、盐酸既能催化蛋白质水解,也能催化脂肪和淀粉分解,D正确。故选B。二、非选择题9、④⑤⑥⑦葡萄糖进入细胞并转化为脂肪协同体液调节口服葡萄糖能刺激小肠K细胞分泌GIP,GIP能促进胰岛素的分泌【解题分析】

调节血糖的激素:(1)胰岛素:降血糖。分泌部位:胰岛B细胞.作用机理:①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并在组织细胞内氧化分解、合成糖元、转变成脂肪酸等非糖物质。②抑制肝糖元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抑制2个来源,促进3个去路)。(2)胰高血糖素:升血糖。分泌部位:胰岛A细胞。作用机理: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促进2个来源)。血糖调节(1)血糖来源:食物中糖类的消化吸收;肝糖原分解;脂肪等非糖类物质转化;(2)血糖去向:氧化分解;合成糖原;转化为脂肪、某些氨基酸等;【题目详解】(1)图示④⑤⑥⑦四个生理过程,都是信号分子与受体结合后传递信息,都能体现细胞膜具有信息交流的功能。进食后,GIP和胰岛素通过结构甲、乙作用于脂肪细胞,促进葡萄糖进入细胞并转化为脂肪,从而降低血糖浓度。胰岛素和GIP在血糖调节中具有协同作用。(2)GIP由体液运输到靶细胞发挥作用的调节方式属于体液调节。由于口服葡萄糖能刺激小肠K细胞分泌GIP,GIP也能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因此给家兔口服葡萄糖后,家兔血浆中胰岛素水平比注射葡萄糖时更高。【题目点拨】此题考查动物生命活动调节,考查理解能力和筛选信息的能力。10、有丝后4⑥初级卵母细胞2①АаB或b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②③④【解题分析】

1、有丝分裂、减数分裂不同分裂时期的特点比较:分裂时期有丝分裂减Ⅰ分裂减Ⅱ分裂.前期有同源染色体,无联会,不形成四分体,有染色单体,染色体随机分布有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有染色单体,四分体随机分布无同源染色体,无联会,不形成四分体,有染色单体,染色体随机分布中期有同源染色体,有染色单体,染色体在赤道板上排成一行有同源染色体,有染色单体,染色体在赤道板处排成两行无同源染色体,有染色单体,染色体在赤道板上排成一行后期有同源染色体(看一极),无染色单体,着丝点分裂,染色体移向两极有同源染色体(二极间),有染色单体,同源染色体分离,染色体移向两极无同源染色体,无染色单体,着丝粒分裂,染色体移向两极末期有同源染色体(看一极),无同源染色体,染色体均分两极,在每极随机分布有同源染色体(二极间),有染色单体,染色体均分两极,在每极随机分布无同源染色体,无染色单体,染色体均分两极,在每极随机分布2、分析题图分析甲图:甲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

分析乙图:乙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正在联会,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分析丙图:①②③段染色体数目减半,表示减数分裂;④段染色体恢复,表示受精作用;⑤⑥⑦段表示有丝分裂。【题目详解】(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甲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此细胞中含有4个染色体组,对应于丙图中的⑥。

(2)根据分析已知,乙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因此雌性动物体内的乙细胞为初级卵母细胞,细胞中含有2个四分体;B与b位于同源染色体上,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分离,对应于图丙中的①。根据题意分析,减数第一次分裂时③和④没有分离,减数第二次分裂正常,产生了AaB的极体,则卵细胞的基因型可能是AaB,也可能是b。

(3)图丙中,曲线②③阶段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曲线②③④阶段的细胞内不存在同源染色体。【题目点拨】结合有丝分裂、减数分裂不同时期染色体的行为分析题图是关键。11、CO2和H2O水、光照、二氧化碳向左ⅠD装置内叶片只有呼吸作用,而C装置内叶片还有光合作用图乙中曲线有为0的时间段,由于无光条件下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故曲线1表示的光合作用与D装置内叶片的生理活动不同(或曲线Ⅰ主要在有光时才有相关生理活动进行,故曲线Ⅰ表示的光合作用,与之不同)(或曲Ⅱ在0—24点都能进行,曲线Ⅱ表示呼吸作用,故曲线Ⅰ表示的光合作用,与之不同)18【解题分析】

1、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①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水的光解产生[H]与氧气,以及ATP的形成;②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基质中):CO2被C5固定形成C3,C3在光反应提供的ATP和[H]的作用下还原生成糖类等有机物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2、有氧呼吸的第一、二、三阶段的场所依次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有氧呼吸第一阶段是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H],合成少量ATP,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H],合成少量ATP,第三阶段是氧气和[H]反应生成水,合成大量ATP。3、无氧呼吸第一阶段与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完全相同,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在不同酶的催化作用下,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或者转化为乳酸,其场所是细胞质基质。【题目详解】(1)线粒体可以将丙酮酸彻底氧化分解生成CO2,并在有氧呼吸第三阶段产生H2O,H2O可以参与光合作用光反应,CO2可以参与光合作用暗反应。(2)图甲中,A叶片割断主叶脉,导管被切断,这样A叶片的前端部分就得不到从根运输来的水分,因此,A叶片割断处的前端和后端部分就形成以水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