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标准及问题表现_第1页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标准及问题表现_第2页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标准及问题表现_第3页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标准及问题表现_第4页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标准及问题表现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标准及问题表现一、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咨询与心理健康标准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咨询,就是由具有丰富的心理学、教育学专业知识的人员,对中小学生和他们的家长在学习、生活以及人际关系方面出现的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给予协助或指导,使他们能顺利地消除心理困惑,健康地成长。其咨询内容例如:向中小学生提供相关的心理知识;青春期心理困惑;学习困难,如考试焦虑与紧张,学习方法与态度,如何解决学习中的注意力问题,提升记忆的效果;思维与创新;情绪困扰,如焦虑、抑郁、厌烦;性格及行为偏差等问题;如何解决在集体中的人际关系,如缺少知心朋友,感到在集体中有些压抑感;因个性的缺点和弱点而缺乏自信;如何实行心理调整,保持心理平衡等等。一般来说,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在期末考试、期中考试、高考、周围环境的重大变化(如父母关系发生突变,家庭成员或经济状况发生意外变化)或人际变化等情况表现得更为集中和突出。一旦得不到即时的指导,很容易被心理阴影笼罩而不能自拔,尤其是对那些性格内向、心理承受力较弱而自尊心极强的青少年,各种刺激一起袭来,假如没有教师或其他人员(家长、心理工作者)即时对症下药地实行认知上的调整,给以消极情绪的疏导,形成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便很难避免严重后果的发生。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标准能够参照以下四个方面:⑴学习适合性。一个心理健康的中小学生,通常有比较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学习目的明确,学习目标具体、切合实际;学习的自觉性高;擅长制定学习计划,并在执行计划的过程中表现出意志力强、学习信心足的特点。在对待考试问题上,他们沉着冷静,灵活应对。⑵人际关系的和谐水准。人际关系指的是人与人之间心理上的直接关系或心理上的距离。一个心理健康的中小学生,一般与同学、老师、父母、朋友等关系处理得比较融洽,很少发生冲突。他们乐于与人交往,具有同情心,待人热情、宽容、真诚,而不是胆小、怕羞、不合群、表情冷淡或忸怩作态。⑶自我认知与现实感。自我认知指对自己的心理过程与特征及其表现的认知,而现实感则指个人对自己同现实之间关系的认知。心理健康的中小学生往往有较强的自我认知水平,他们能够准确地理解自己,自我评价恰当。在对现实的感知水平上,他们能够客观地理解现实,并根据对现实的理解来给自己作出恰当的人生发展定位,有与现实联系紧密的自我价值体系。⑷个性发展的良好性。个性是指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的总和,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结构。人的个性结构主要由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组成。其中个性倾向性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等,个性心理特征包括水平、气质和性格等。心理健康的中小学生,在个性发展上,应表现出良好的态势,即作为心理动力系统的个性倾向性各成分之间的关系和谐,个性心理特征上的一些成分则表现出良好的社会适合性,如情绪控制水平强、善良、自律等。按照上述标准,生活中很难找到一个心理完全健康的人。一个人在人生的某个时期或某个阶段,都可能出现心理健康水平下降的情况,都可能偶尔出现一些不健康的心态或行为,这并不意味着心理不健康。我们评价一个人心理健康与否,要看“不健康”的心态或行为出现的频率和强度,同时是否对一个人的学习、生活、劳动等带来不良影响,自我感觉是否痛苦,是否影响个体的发展。二、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根源处于青春发育时期的中小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期,心理困扰十分明显,心理矛盾很突出,从近年来我们在咨询活动中理解到的情况看,产生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类。.学习类问题。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围绕着学习产生的问题占中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局部,其反映有二。⑴当前,父母和社会的期望值过高,使得学生精神压力越来越大,很多学生有苦闷、烦恼、忧愁、焦躁、无奈等情绪,看见书就又恨又怕,真想把它扔出去。⑵厌学是当前学习活动中比较突出的问题,不但是学习差的同学不愿学习,就连成绩很好的同学也有这种倾向,这种现象非常值得我们深思。.人际关系问题。这也是学生中反映最多的问题之一,主要包括三方面。⑴与教师的关系问题。主要集中在因为教师对学生的不理解,过多干涉学生的业余生活和正常交往而引起的困惑和烦恼。还有一些其它想法,诸如:认为老师嫌贫爱富,认为老师处事不公正,认为老师轻视自己等等,都反映出学校中师生关系的问题。⑵与同学的关系问题。主要集中在交友方面,因处理不好朋友之间的关系而苦恼。有位学生讲到,他的一位好朋友总是对他不信任,怀疑他对朋友的友谊,认为他为朋友的付出不够多,使他十分苦恼,不知怎样做才能消除朋友的怀疑,内心十分孤独,寂寞,想恢复与朋友的关系又不知该怎样去做。⑶与父母关系的问题。主要是因父母与子女之间缺乏相互理解和沟通,或家庭关系不和学生造成的心灵伤害。例如,有位学生谈到经常和妈妈闹矛盾,听到她的骂声就心烦,有时真想一走了之再也不回来了。.情感类问题。青年时期是花的季节,在这个阶段人的第二性征逐步发育,性意识也慢慢成熟。此时,情绪较为敏感,易冲动,对异性充满了好奇与向往,当然也会伴随着出现很多情感的困惑,如初恋的兴奋、失恋的沮丧、单恋的烦恼等等。三、中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表现.一般心理与行为问题。⑴偏执。思想固执,行动偏激,不接受意见,自我评价过高,一意孤行。⑵暴躁。易被激怒,沉不住气,听到一些不顺耳的话,往往就火冒三丈,甚至唇枪舌剑,拳脚相加,缺乏自我克制的水平。⑶孤僻。孤独,胆怯,冷漠,不合群,总是喜欢独来独往,脾气古怪,敏感多疑。⑷自卑。常对自己的智力、水平等作出过低的评价,认为自己不如别人,易生烦恼,悲观失望,缺乏自我表现的勇气,脆弱,依赖,缺乏自信心,不善交往。⑸嫉妒。把他人在才能、地位、境遇或相貌等方面的优越之处视为对自己的威胁,因而感到忧虑、愤怒和怨恨。有时甚至采用贬低、打击他人的手段来维护自己的虚荣心,以求得心理上的平衡。⑹行为问题。指反复而持久的反社会性、攻击性或对立性品行。但发展到极端时,这种行为可严重违反相对应年龄的社会规范,较之儿童普通的调皮捣蛋或少年的逆反行为更严重。如过度好斗或霸道;残忍地对待动物或他人;严重破坏财物;纵火;偷窃;反复说谎;逃学或离家出走;过度频繁地大发雷霆;对抗性挑衅行为;长期的严重违拗。⑺人际关系问题。与老师、同学不能友好相处,不能共同协作完成任务,对别人指责多,不能容忍别人的行为等。⑻注意力不能集中,记忆力下降。很难持续集中注意力一段时间。特别表现在上课不能集中注意力,记忆困难。⑼依赖。长期生活在父母和他人的关心和保护下,所以形成较强的依赖心理,首先表现为对环境的依赖,如天气的变化不能适合,不知道增减衣服,需要老师或家长的提醒才行,否则很容易感冒。⑽意志薄弱。缺乏行动的目的性和一致性。做事容易半途而废,容易上当受骗,爱说谎话,不能经受学校和生活带来的正常竞争,不能准确地面对挫折,行动放任自流,意志力非常薄弱。当他们面对困难和挫折的时候无所适从,甚至采取消极的逃避方式。.心理障碍。⑴焦虑。焦虑是一种类似担忧的反应,或者是对当前或预计可能对自尊心有潜在威胁的任何情景,具有一种担忧的反应倾向。主要有三种表现。①内心体验为害怕、担忧、提心吊胆、忐忑不安,甚至极端惊恐或恐怖。②精神运动性不安、来回走动、坐立不安,也可表现为发抖或震颤。③伴有身体不适感的植物神经功能障碍,如出汗、口干、嗓子发堵、胸闷气短、呼吸困难、心慌、脸色发红发白、恶心呕吐、头晕、尿频等等。⑵抑郁。自己感觉到容易疲劳,精力明显缺乏,心情压抑,悲观失望,快乐不起来,苦闷的感情与心境,学习兴趣的减退,缺乏活动愿望,丧失活动力,学习不能胜任。以及与抑郁相联系的其它感知和躯体方面的感受,如身体多处不适感,头痛,身体酸胀感,记忆力明显下降,饮食不香等。⑶情绪不稳定。烦躁易怒,易激惹,容易为一点小事和家人、同学发生矛盾与争执。⑷强迫症状。主要指那些明知没有必要,但又无法摆脱的无意义思想、冲动和行动,有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两种主要表现。其特点是:有“强迫感”,明知不对,仍无法控制,多次重复地、反反复复地想个不停,如反复洗手、整理书包,题目做好以后总是不放心,担心有错误,要反复检查,或者对书写的内容重复描写,已经写好的数字要反复描几次,浪费了大量的时间。⑸恐怖症状。恐怖的对象比较广泛,如:空旷场地,人群,或公共场所和交通工具。此外,较为多见的是考试恐怖、社交恐怖等。是指对某些特殊处境、物体、情景或与人交往时产生异乎寻常的恐惧与不安的内心体验,因而出现回避反应。即使明知恐惧对象对自己并无真正威胁,这种恐惧极不合理,但在相同场合均反复出现,难以控制而影响正常生活。四、防治对策1.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协助学生理解心理科学知识,掌握一定的心理调节技术。能够分为两局部。一局部为知识理论课,如心理卫生常识讲座,心理调节问题答疑,焦点问题讨论等,在心理知识的学习中明确理解、矫正观点,以积极的态度去对待自己的心理冲突。另一局部为活动训练课,这是对中学生展开心理健康教育最为有效的方法。活动内容包括:小品表演,角色模拟游戏,互访互问,以及其它活动形式,在活动中学生不但能够学习介绍自己、理解别人和与人交往的社交技能,还能够掌握一些诸如转移情绪、宣泄痛苦、发泄愤怒的心理调节手段,防患于未然。2在常规的教育活动中渗入心理辅导的内容。实际上各科教学本身都包括心理教育的内容,只要备课时加入心理教育的导向,就能够使授课内容深入一层,如语文课就包含有很多情感教育的因素;劳动课、体育课又可安排挫折教育,增强学生的耐挫水平,锻炼意志力。最正确的做法是在各门学科的教学目的中加入心理教育的分节目标,使教育模式由知识教育向包括心理教育在内的素质教育转化。.在中小学建立心理访谈室,除了一般的咨询谈心外,还可采用一些心理治疗的简易方法对症下药。如大考之前,总会有一些学生产生考试焦虑,表现出紧张、失眠等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