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衰老死亡与癌变_第1页
细胞衰老死亡与癌变_第2页
细胞衰老死亡与癌变_第3页
细胞衰老死亡与癌变_第4页
细胞衰老死亡与癌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四章:细胞衰老、死亡与癌变1整理ppt14.细胞衰老、死亡与癌变14.1细胞衰老(cellularaging,cellsenescence)在生物机体内大多数细胞都要经历未分化到分化、分化到衰老、衰老至死亡的历程。因此,细胞总体的衰老反响了机体的衰老,而机体的衰老是以总体细胞的衰老为根底的。

14.1.1衰老的概念●衰老是机体在退化时期生理功能下降和紊乱的综合表现,是不可逆的生命过程。人体是由细胞组织起来的,组成细胞的化学物质在运动中不断受到内外环境的影响而发生损伤,造成功能退行性下降而老化。细胞的衰老与死亡是新陈代谢的自然现象。●细胞衰老是客观存在的。同新陈代谢一样,细胞衰老是细胞生命活动的客观规律。2整理ppt14.1.2细胞的寿限细胞也同生物体一样,有一定的寿命,体内总有细胞不断地衰老与死亡,同时又有细胞的增殖与新生进行补充。■Hayflick界限(Hayflicklifespan)●1961年,LeonardHayflick首次报道了体外培养的人的成纤维细胞(humanfibroblasts)具有增殖分裂的极限。他利用来自胚胎和成体的成纤维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发现:胚胎的成纤维细胞分裂传代50次后开始衰退和死亡〔图14-1〕,相反,来自成年组织的成纤维细胞只能培养15~30代就开始死亡。左边是只分裂了几代的年轻成纤维细胞,呈现薄层、细长的形态;右边是别离了50次的老的成纤维细胞,开始衰退,并很快死亡。图14-1体外培养的年轻和老的人成纤维细胞的显微形态3整理ppt●Hayflick等发现,动物体细胞在体外可传代的次数,与物种的寿命有关。例如,Galápagos龟的最高寿命是175岁,它的细胞在体外培养时能分裂100次。而小鼠的寿命只有几年,所以从小鼠别离的细胞在体外分裂的次数不超过30次〔图〕。图14-2物种的寿命与体外培养时细胞传代次数的关系长寿物种的细胞体外培养的代数比短寿物种的细胞代数多,说明细胞的衰老是由生物本身的程序决定的。灰色局部表示生物的寿命,白色局部部份表示体外培养传代的次数。4整理ppt■细胞的寿限●各类细胞本身的寿命很不一样,一般说来,能够保持持续分裂能力的细胞是不容易衰老的。分化程度高又不分裂的细胞寿命却是有限的。表14-1列出了成年小鼠各类细胞的寿命。●表14-1根据细胞寿命情况将细胞分为三类:第一类细胞的寿命接近于动物的整体寿命,如神经元,脂肪细胞,肌细胞等。第二类是缓慢更新的细胞,其寿命比机体的寿命短,如肝细胞,胃壁细胞等。第三类是快速更新的细胞,如皮肤的表皮细胞,红细胞和白细胞等,它们在正常情况下终生保持分裂能力。举例说明三类不同寿命的细胞各有什么特点?接近或等于动物自身寿命的细胞缓慢更新(长于30天,短于动物的平均寿命)的细胞快速更新(少于30天)的细胞神经元肾上腺皮质细胞皮肤表皮细胞肾上腺髓质细胞肾皮质细胞口腔和胃肠道上皮细胞胞骨细胞唾液腺细胞红细胞和白细胞肌细胞胰脏腺泡细胞及胰岛细胞角膜上皮细胞胃酶原细胞胃壁细胞

脂肪细胞肝细胞

肾髓质细胞

表14-1成年小鼠各类细胞的寿命5整理ppt14.1.3细胞衰老的特征■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内水分减少的原因可能是由于构成蛋白质亲水胶体系统的胶粒受时间或其他因素的影响,逐渐失去电荷而相互聚集,胶体失水,胶粒的分散度降低,不溶性蛋白质增多,导致细胞硬度增加,代谢速度减慢而趋于老化。■色素生成和色素颗粒沉积〔即461页致密体〕许多细胞内色素的生成,随着衰老而增加。脂褐素也称老年色素,首先在衰老个体的神经元的胞浆中被发现,它在分裂指数低或不分裂的细胞,如肝细胞、肌细胞和神经细胞中的积聚尤为明显。在人和大鼠的脑皮层和海马中脂褐素的积累是衰老的常见形态特征之一。■衰老过程中细胞质膜的变化细胞质膜的流动性降低:随年龄的增大,膜结构中的磷脂含量逐渐下降,使质膜中胆固醇与磷脂的比值升高;但磷脂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及卵磷脂与鞘磷脂的比值却随年龄的增高而下降,使得细胞质膜的粘性增加,流动性降低。再加上质膜发生脂质过氧化反响,使细胞的兴奋性降低,离子转运的效率下降以及对内源性和外源性刺激的反响性也随之降低。6整理ppt■衰老过程中线粒体的变化有人认为线粒体是细胞衰老的生物钟。研究结果说明,细胞中线粒体的数量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减少,而其体积那么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增大。与衰老关系紧密的是线粒体DNA(mtDNA)突变。不少学者发现体细胞中mtDNA突变随年龄而增加存在着与衰老直接正相关性。■细胞核的变化核膜内折。染色质固缩化。染色体端粒的缩短。

■细胞骨架体系的变化细胞骨架被认为是细胞代谢功能的调节者,尤其是微丝系统与细胞增殖和细胞分化的调节直接相关。细胞骨架的改变包括微丝系统的结构和成分发生变化和核骨架的变化。■蛋白质合成的变化在细胞衰老过程中蛋白质合成速度降低,原因是由于核糖体的效率和准确性降低及蛋白质合成延伸因子的数量和活性降低所致。7整理ppt14.1.4细胞衰老的理论●半个世纪以来,科学家们致力于分析衰老发生的原因及导致衰老变化的机制,提出很多种有关衰老起因的观点或学说。如遗传程序说、体细胞突变论、错误成灾说、自由基理论、线粒体损伤论等,近几年,又有衰老基因和衰老相关基因的研究报道。●由于衰老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生命现象,又受到多种因素包括环境因素和体内因素的影响,任一角度的阐述都难以使衰老机理得到圆满解释,因而目前仍未形成较为一致的论点。●虽然衰老的理论很多,但归纳起来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遗传程序论,另一类是损伤积累论。8整理ppt■衰老的遗传程序论(geneticprogramtheory)衰老的遗传程序论认为衰老是遗传上的程序化过程,衰老是受特定基因控制的。一切生理功能的启动和关闭都是按照一定程序进行的。这一理论有三方面的证据的支持:①Hayflick的细胞培养实验;②发现人从30岁开始,人体各种器官的功能有1%的减退;③衰老基因控制的早老综合症〔symptomsofearlyaging,〔图14-3〕。左边是一个正常健康的9岁儿童,右边是一个患早老症的8岁儿童什么是衰老的遗传程序论(geneticprogramtheory)?图14-3早老症儿童与正常儿童的比较9整理ppt■衰老的损伤积累论衰老的损伤积累理论认为,由于修复和维持总是少于无限存活的需求而出现的损伤积累。损伤的积累可以通过细胞成分的磨损和撕裂的方式或合成错误的方式出现。这些错误包括DNA复制错误、蛋白质合成错误。最有代表性的理论是错误成灾理论。它是指细胞大分子合成错误成灾。意思说,细胞里的核酸和蛋白质在生物合成中如果由于某些原因发生过失,当变质的非功能蛋白到达一定水平时,出现完全丧失功能的“错误灾难〞。

■细胞衰老的端粒假说(mitochondrialtelomeretheory)Harley于1990年提出细胞衰老端粒假说。人类染色体末端普遍存在端粒结构,但各类细胞端粒长度各有差异,一般体细胞的端粒比生殖细胞短。人类染色体端粒是由250~1500个进化上高度保守的TTAGGG重复顺序组成,是由端粒酶催化合成的。Harley等发现人体内成纤维细胞端粒每年约缩短14~18bp,而外周血淋巴细胞那么每年缩短33bp。正常人二倍体成纤维细胞在体外培养时随代数的增加,细胞中的端粒以一定速率缩短,DNA每复制一次,端粒就缩短一段。人体血细胞与皮肤细胞端粒长度也随增龄而相应缩短。因此,端粒记录着细胞的年龄并预示它死亡的时限。何谓衰老的端粒假说?依据是什么?10整理ppt■细胞衰老的线粒体损伤论Cortopassi和Amteim用聚合酶链式反响(PCR)法检查发现,成人心脏、肌肉和脑的线粒体有DNA片段低水平的丧失,胎脑和胎心那么无此现象。目前,美、加、日等国多个实验室相继报道,衰老期间人体线粒体DNA出现异常,而且阿尔采默(Alzheimer)病脑组织线粒体中DNA损伤甚为多见。此外,老年糖尿病亦与线粒体DNA的损伤有关等。研究发现老龄人各种mtDNA缺失突变存在突变“热点〞,即缺失突变的缺失片段5'和3'端断裂位点的侧翼具有4~13bp同向重复序列,如5kb常见缺失的侧翼为13pb的5'ACCTCCCTCACCA重复顺序。动物实验也证实线粒体DNA有随年龄增加,其丧失频率升高现象。11整理ppt■自由基理论(freeradicaltheory)●自由基及其性质:自由基是指那些在原子核外层轨道上具有不成对电子的分子或原子基团。所谓未成对电子,就是指那些在原子或分子轨道中未与其它电子配对而独占一个轨道的电子。如AB两个原子各提供一个电子通过共价键形成一个分子A∶B,这两个电子是配对的。如果在化学反响中发生了均裂,A和B各带走一个电子,它们就是未成对电子。A∶B→A·+·BA·和·B就称为自由基。在正常条件下,自由基是在机体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此外,空气污染,辐射,某些化学物质等都可影响自由基的产生。具有自由基的是一类高度活化的分子。当这种分子与其他物质反响时,力图得到电子,而对细胞及组织产生十分有害的生物效应。●自由基对生物大分子的损伤:自由基由于活性强,容易与细胞内的生物大分子发生反响。过多的自由基会对许多细胞组分造成损伤。它们能使质膜中的不饱和脂肪酸氧化,从而使膜内酶活性破坏、膜蛋白变性、膜脆性增加、膜结构发生改变,因而膜的运输功能紊乱以至丧失;它们还能将蛋白质中的巯基氧化而造成蛋白质发生交联、变性,使酶失活;另外它们还能使DNA链断裂、交联、碱基羟基化、碱基切除等,从而对DNA造成损伤。有人认为在衰老的原因中,99%是由自由基造成的。12整理ppt5.自由基如何对细胞产生伤害?答:细胞内自由基的浓度过高时,常与生物大分子发生反响,破坏了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从而伤害了细胞,这些反响包括:〔1〕自由基与核酸分子中的碱基发生加成反响,OH·等加到碱基(胸腺嘧啶C6或C5,腺嘌呤C8)的双链上,破坏碱基可产生基因突变。〔2〕自由基可加成到膜脂及其他脂类不饱和脂肪酸的双链中,引起脂质过氧化,并可产生新的自由基。如脂质过氧化可使线粒体损伤,导致能量代谢障碍;微粒体损伤,使多聚核糖体解聚,抑制蛋白质合成;溶酶体损伤可使溶酶体膜通透性改变,使机体受到更大损伤。〔3〕自由基常攻击肽链上的脯氨酸残基,引入羰基而生成α-吡咯烷酮,经水解与其相邻氨基酸断开,造成蛋白质断裂。此外自由基还引起蛋白质交联、蛋白质残基侧链基发生改变、破坏蛋白质高级结构等。〔4〕自由基的氧化损伤涉及到细胞骨架蛋白。如肌动蛋白是构成微丝的主要蛋白质。用肌动蛋白做实验,发现它的4个一SH为氧化过程的靶子,肌动蛋白与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之间形成二硫键可导致分子外表电荷的改变;在老化的红细胞中也可检测出类似的修饰物,用醌处理的细胞中也发现不同肌动蛋白分子或肌动蛋白与其他蛋白质之间形成二硫键〔图14Q-1〕,这种氧化性蛋白质交联引起大分子的聚结。图14Q-1细胞骨架肌动蛋白中巯基氧化的机理13整理ppt●衰老的自由基学说衰老的自由基学说是美国科学家Harman1955年在美国的原子能委员会提出的,题目是“衰老:根据自由基和放射化学提出的理论〞。这一学说是建立在实验研究的根底上的,核心内容有三条:(1)衰老是由自由基对细胞成分的有害进攻造成的。(2)这里所说的自由基,主要就是氧自由基,因此衰老的自由基理论,其实质就是衰老的氧自由基理论。〔3〕维持体内适当水平的抗氧化剂和自由基去除剂水平可以延长寿命和推迟衰老。老年人皮肤上的老年斑〔agespots〕就是自由基对细胞破坏的见证〔图14-4〕。图14-4老人斑:自由基攻击细胞的见证14整理ppt机体如何防止自由基的伤害机体内存在着自由基去除系统,其可以最大限度地防御自由基的损伤。自由基去除系统包括酶促反响和非酶促反响两局部。酶促反响所需酶有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dismutase,SOD)、过氧化物酶(POP)及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非酶促反响的作用物质主要为一些低分子的化合物,是一些抗氧化作用的物质,统称抗氧化剂(antioxidant),主要有谷胱甘肽(GSH)、维生素C、β-胡萝卜素、维生素E、半胱氨酸、硒化物、巯基乙醇等。此外,细胞内部形成的自然隔离,也能使自由基局限在特定部位,如氧化反响产生的自由基主要在线粒体内,线粒体作为独立的细胞器可很大限度地阻止自由基的扩散。15整理ppt14.2细胞死亡(celldeath)●细胞死亡的一般定义是细胞生命现象不可逆的停止。细胞死亡有两种形式:一种为坏死性死亡,是由外部的化学、物理或生物因素的侵袭而造成的细胞崩溃裂解;另一种为程序性死亡,是细胞在一定的生理或病理条件下按照自身的程序结束其生存。多细胞生物随时都在进行着有规律的程序化细胞死亡,如人类的淋巴细胞系统、神经系统等。如何判断细胞的死亡?16整理ppt14.2.1多细胞有机体中细胞数量和质量的控制在多细胞生物体中,细胞分化发育到一定的阶段,细胞的数量要控制在一定的水平,不能让其无限的分裂和增殖。不同的生物控制的细胞数量水平是不同的,如一个受精的老鼠卵细胞和一个受精的人卵细胞在体积上大小相似,但是成年的老鼠比成年的人要小得多,这主要是细胞数量的差异。那么是什么原因控制着这种数量的差异?这主要是细胞的增殖、细胞的存活寿命和细胞的死亡这三者间有着严格的调控机制。■信号控制细胞的增殖单细胞的生物如细菌和酵母都是尽可能快地生长和分裂,它们的增殖速率依周围环境中的营养而定。而多细胞的生物体中的细胞是高度组织化的,细胞的增殖必须靠指令行事,需要补充细胞数量时,由特定的组织发出指令。因此,对于动物细胞的增殖仅有营养是不够的,还必须有指令,这种指令通常来自邻近细胞。由指令决定细胞是进行增殖还是停止进入细胞周期。Rb蛋白参与的细胞周期的调控就是信号控制细胞增殖的典型例子。Rb蛋白如何依赖信号控制细胞的增殖?17整理ppt9.Rb蛋白如何依赖信号控制细胞的增殖?答:Rb蛋白是成视网膜细胞瘤蛋白。在脊椎动物的细胞核中Rb蛋白很丰富,它通过与特定的基因调节蛋白相结合,以阻止与增殖有关基因的转录。一些细胞外的刺激细胞增殖的信号如生长因子能够导致G1周期蛋白-Cdk复合物的激活。Rb蛋白的磷酸化改变Rb蛋白的构型从而释放它所结合的与细胞增殖有关的调节蛋白〔E2F〕,启动相应基因的表达,从而使细胞进入S期(图14Q-2)。该途径中,第一个被鉴定的信号分子是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growthfactor,PDGE),它通过与细胞质膜中的受体结合,激活细胞内的信号传导途径。该信号途径引起的细胞增殖主要是通过细胞分裂进行伤口的愈合,用新生成的细胞取代坏死的细胞。其机理是:当形成血块时,血块中血小板被触发释放PDGE,释放出的PDGE与伤口处的活细胞质膜中酪氨酸蛋白激酶受体结合,引起细胞的增殖分裂,对伤口进行愈合。图14Q-2Rb蛋白对细胞增殖的控制18整理ppt体外培养的大多数动物细胞都需要一些特别的生长因子促使细胞的分裂和增殖。这些生长因子主要是选择性的调控某些与分裂增殖有关基因的表达,进行细胞分裂的控制。表14-2列出一些常见的生长因子以及它们的作用。※:表中除红细胞生成素外,其它生长因子都能激活多种类型细胞的增殖。生长因子功能※血小板生长因子(PDGF)激活结缔组织细胞增殖表皮生长因子(EGF)激活皮肤组织细胞增殖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激活成纤维细胞增殖肝细胞生长因子(HGF)激活肝细胞增殖红细胞生成素(EPO)激活红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发育表14.2某些生长因子和它们的作用19整理ppt■Cdk抑制蛋白控制细胞增殖的质量细胞有严格的自我调节机制,控制着细胞增殖的质量。如DNA因某种原因造成损伤后,细胞被阻止在S期,G2期就不能进行。在这一调控过程中,Cdk抑制蛋白(Cdkinhibitorproteins)起重要作用,这些抑制蛋白可以阻止Cdk的装配或抑制Cdk的活性。例如当DNA在S期受到损伤时可使抑癌基因P53的产物P53蛋白浓度升高,P53蛋白进一步激活编码Cdk抑制蛋白P21基因的转录和表达,合成的P21蛋白抑制S-期周期蛋白-Cdk复合物的活性,一直等待受损伤的DNA修复和正确复制之后才进入G2期(图14-5)。当DNA受到损伤时,P53蛋白合成增加,并被激活;激活的P53促进编码Cdk抑制蛋白P21的基因转录。P21蛋白与S期周期蛋白-Cdk复合物结合,并使它们失活,因此,细胞被阻止在G1期。图14-5P53将细胞阻止在G1期的机理20整理ppt14.2.2程序性细胞死亡(programmedcelldeath,PCD)的根本特性又称为细胞凋亡(apoptosis)。程序性细胞死亡是指为维持内环境稳定,由基因控制的细胞自主的有序性的死亡,它涉及一系列基因的激活、表达以及调控等的作用,因而是具有生理性和选择性的。Apoptosis的概念来自于希腊语,原意是指树叶或花的自然凋落,而细胞发生程序性死亡时,就像树叶或花的自然凋落一样,凋亡的细胞散在于正常组织细胞中,无炎症反响,不遗留瘢痕。死亡的细胞碎片很快被巨噬细胞或邻近细胞去除,不影响其他细胞的正常功能。21整理ppt■细胞坏死与编程细胞死亡细胞坏死(necrosis)与细胞程序死亡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过程和生物学现象,在形态学、生化代谢改变、分子机制、细胞的结局和意义等方面都有本质的区别〔图14-6〕。什么是程序性细胞死亡?与细胞坏死有什么不同?图14-6细胞的两种死亡方式及其比较22整理ppt■编程性细胞死亡的特征●程序化细胞死亡具有明显的形态学特征,包括细胞变圆,染色质聚集、分块,胞质皱缩(图14-7)。图14-7正常的细胞与编程性死亡细胞形态比较a.扫描电镜观察的正常T-细胞;b.扫描电镜观察的编程死亡的T-细胞的形态,外表可见许多芽;c.用抑制剂处理的正处于膜起泡阶段(membraneblebbingstage)的编程死亡细胞的透射电镜照片。23整理ppt●编程性死亡细胞的核DNA在核小体连接处断裂成核小体片段,并向核膜下或中央异染色质区聚集形成浓缩的染色质块,随着染色质不断聚集,核纤层断裂消失,核膜在核孔处断裂,形成核碎片。然后整个细胞通过发芽(bybudding)、起泡(byzelosls)等方式形成凋亡小体(apoptoticbody),或通过分隔机制:在凋亡细胞内由内质网分隔成大小不等的分隔区,靠近细胞膜端的分隔膜与细胞核融合并脱落形成凋亡小体。最后,凋亡小体被周围细胞或单核细胞吞噬〔图14-8〕。图14-8程序性死亡细胞的形态结构变化24整理ppt●程序化细胞死亡最突出的生化特征是染色质DNA的有控裂解,并且是由于内源性内切核酸酶基因的活化和表达而造成的结果。这种由内源性内切核酸酶切割的染色质DNA断片大小是有规律的,即都为200bp的倍数。因此,抽提其中的DNA,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时,或进行氯化铯溴化乙锭超速离心时,呈现出梯状(1adder)谱型(图4-9),可作为鉴别是否发生程序化细胞死亡的一个重要的生化标志。图14-9编程死亡细胞的DNA梯状谱型25整理ppt表14-3程序性细胞死亡与细胞坏死的比较●程序性细胞死亡与细胞坏死在形态学、生化反响的改变、分子机制、细胞结局等方面都有本质的区别〔表14-3〕比较内容程序性细胞死亡细胞坏死质膜不破裂发生破裂细胞核固缩,DNA片段化弥漫性降解细胞质由质膜包围形成凋亡小体溢出,细胞破裂成碎片细胞质生化改变溶酶体的酶增多溶酶体解体蛋白质合成有无基因活动由基因调控无基因调控自吞噬常见缺少线粒体自身吞噬肿胀诱发因素生理性信号强烈刺激信号对个体影响生长、发育、生存所必需引起炎症26整理ppt14.2.3程序性细胞死亡的机理程序性细胞死亡是基因调控作用的结果。有很多基因参与调控程序化细胞死亡过程,调控环节包括信号转导、基因表达、蛋白质生物合成和代谢过程等。这些基因也叫程序化细胞死亡相关基因。■程序性细胞死亡的过程●程序性细胞死亡分为两个阶段:一是死亡激活期(activationphase),此阶段主要是接受来自内部或外部的死亡信号(deathsignals)并做出反响,即接受指令并决定死亡。第二阶段是死亡执行期〔executionphase〕,即执行一套死亡程序,包括发生染色质凝缩,并逐步分布在核膜周围;接着发生细胞质浓缩,此时桥粒和中间纤维的连接被破坏,膜泡形成凋亡小体,最后被吞噬细胞吞噬和降解等。●程序性死亡的细胞之所以能够被吞噬细胞识别和吞噬,是因为这些细胞的外表具有“将我吃掉〞的信号,这种信号在正常细胞的外表是不存在的。研究得最清楚的被吞噬信号是存在于程序化死亡细胞质膜脂双层外叶的磷脂酰丝氨酸(phosphatidylserine)分子,它一般存在于正常细胞质膜脂双层的内叶。27整理ppt■秀丽隐杆线虫中参与程序性细胞死亡控制的基因●关于程序性细胞死亡的分子根底研究最初是在秀丽隐杆线虫(Caenorhabditiselegans,CE)中获得突破。在胚胎发育期间,秀丽隐杆线虫有1090个体细胞,但在发育过程中有131个细胞死亡。因此,一个成熟的秀丽隐杆线虫有959个体细胞和约1000~2000个性细胞。线虫的成虫分雌雄同体和雄性两种性别,雌雄同体相当于雌性〔图14-10〕。虫体透明,有6对染色体,约3000个基因。图14-10雌雄同体的秀丽隐杆线虫28整理ppt●秀丽隐杆线虫的细胞死亡是一种典型的程序性细胞死亡。15个基因〔大致可分为4组〕分别在不同程度上与CE的PCD有关(图14-11)。简述参与秀丽隐杆线虫的细胞程序性死亡基因的分组及相关作用图14-11秀丽隐杆线虫程序性细胞死亡途径及相关基因29整理ppt●ced-3(celldeathabnormal)、ced-4、ced-9和egl-1四个基因构成了线虫执行死亡的“死亡机器〞(deathmachinery)。遗传学研究发现ced-3和ced-4是细胞杀手,在ced-3或ced-4突变体中,雌雄同体发育中应该死去的131个细胞都活下来了;ced-9可抵消ced-3和ced-4的作用,防止细胞被杀死,因此是存活因子,在ced-3和ced-4的杀死细胞作用中起负调控。●进一步的研究发现真正的细胞杀手是ced-3而不是ced-4。ced-3编码的蛋白与哺乳动物中的白细胞介素转换酶(interleukin-1β〔IL-1β〕-covertingenzyme,ICE)号码相类似。ICE属于日益扩大的半胱氨酸蛋白酶家族,该家族至少有30个成员,统称为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Ced-4的作用是转换器〔adapter〕,对ced-3引起的程序性细胞死亡起促进作用。30整理ppt动物细胞中蛋白酶解级联系统对程序性细胞死亡的介导所有的动物细胞都有一种相类似的控制程序性细胞死亡的机制,即通过一个自杀性蛋白酶家族的介导,这种蛋白酶在诱导程序化死亡信号的作用下通过自我切割而激活。激活的自杀性蛋白酶又可激活家族中的其他成员,引起蛋白质酶解的级联反响。在该反响系统中,上一级的信号激活下一级的一个关键蛋白,并快速将其水解,从而使信号得以放大〔图14-12〕。最后,被激活的蛋白酶切割了细胞与程序性细胞死亡相关的关键蛋白,如核纤层蛋白,从而快速引起有控制的细胞死亡。图14-12蛋白酶解级联反响介导的程序性细胞死亡〔a〕每一个自杀性的蛋白酶以非活性的形式存在,它可以被同一蛋白酶家族中的另一个成员裂解切割而自我激活。(b)每一被激活的蛋白酶分子能够切割许多蛋白酶分子,并将它们激活。以这种方式,开始激活的少量蛋白酶通过激活的级联反响,激活大量的蛋白酶。某些被激活的蛋白酶能够切割细胞内一些关键的蛋白,如核纤层蛋白,导致细胞的有控制的死亡。31整理ppt■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cysteine-containingaspartate-specificproteases)级联反响中的自杀性蛋白水解酶就是caspase。由于caspase家族的成员较多,它们作用时分成一些亚组被激活,每一组caspase对应不同的激活信号。如caspase-3、–6、-7和-8在FAS/TNF介导的程序性细胞死亡途径中起作用;而caspase-9和-3一起参与线粒体中Apaf-I、细胞色素c介导的程序性细胞死亡。有两类caspase,一类是起始者〔initiators〕,另一类是执行者〔executioners〕。起始caspase在外来蛋白信号的作用下被切割激活,进而对执行者caspase进行切割并使之激活,后者对caspase靶蛋白的水解,导致程序性细胞死亡。一种caspase激活的级联反响导致执行者caspase的激活。非活性的执行者caspase(酶原)被激活的caspase切割,形成几种蛋白片段。其中两个大片段作为执行者caspase的两个亚基相互结合形成有活性的执行者caspase,然后通过对一系列靶蛋白的切割(均在天冬氨酸残基caspase位点),导致细胞的程序性死亡。图14-13执行者caspase在程序性细胞死亡中的作用32整理ppt●研究说明,能够被caspase切割的靶蛋白包括以下几类:〔1〕蛋白激酶:caspase能够切割十多种蛋白激酶,如粘着斑激酶(focaladhesionkinase,FAK);PKB,PKC,以及Raf1。如果粘着斑激酶被破坏了,即破坏了细胞的粘着,使得细胞与相邻细胞失去粘着而导致程序性死亡。〔2〕核纤层蛋白:是位于细胞核内膜下的一层纤维结构,对内膜具有支撑作用。核纤层蛋白被切割,导致核纤层解体、核被膜浓缩。〔3〕细胞结构蛋白:一些维持细胞结构必需的蛋白质,如中间纤维、肌动蛋白和凝溶解胶蛋白(gelsolin)等被caspase切割后导致细胞形态的改变。〔4〕与DNA修复相关的酶类遭caspase切割后失活。由于DNA的修复是维持细胞内环境稳定的主要因素,这一因素遭到破坏,合成的DNA难以保证正确,因而导致程序性细胞死亡。〔5〕caspase激活的DNase(CAD)抑制蛋白:caspase能够将caspase激活的DNase(CAD)抑制蛋白水解,导致这种酶被激活。该酶是一种内切核酸酶,被激活后从细胞质转移到细胞核,与核DNA结合并将DNA切割成片段。33整理ppt■细胞外信号对程序性细胞死亡的激发如果细胞外的信号促进程序性细胞死亡,那么属于死亡的正控制。假设细胞外信号抑制细胞的程序性死亡,那么是死亡的负控制,将这种信号称为存活因子(survivalfactors)。目前对存活因子是如何作用的,根本不了解。促进程序性细胞死亡的例子很多,也研究得较为清楚。图14-14显示了细胞外信号——肿瘤坏死因子〔tumornecrosisfactor,TNF〕激发细胞的程序性死亡的过程。说明肿瘤坏死因子在细胞程序性死亡中的正控作用。图14-14受体介导的程序性细胞死亡途径34整理ppt■细胞内信号对程序性细胞死亡的激发除了外部信号激发程序性细胞死亡外,细胞内源信号也会激发细胞的程序性死亡,包括:DNA损伤、细胞质中Ca2+浓度过高、极度氧胁迫〔产生大量的自由基〕等。在内源信号中有些是促进细胞死亡的正控制信号,如细胞色素c,凋亡蛋白酶激活因子〔apoptoticprotease-activatingfactor,Apaf〕。内源信号中也有抑制细胞死亡的负控制信号,如哺乳动物中的Bcl-2蛋白(Bcl-2protein)和Bcl-x蛋白。图14-15是细胞内源信号激发细胞程序性死亡的过程。图14-15线粒体介导的细胞凋亡途径35整理ppt14.2.4程序性细胞死亡的生物学意义在健康的成年人体的骨髓和肠组织中每小时大约有十亿个细胞死亡。动物机体靠对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的正负控制以及对编程性细胞死亡的正负控制来维持细胞总数的平衡和机体的生命活力〔图14-16〕。图14-16动物机体的细胞数量控制的途径36整理ppt■在形态建成中编程死亡起重要作用。如手指和脚趾在发育的早期是连在一起的,通过编程死亡使一局部细胞进入自杀途径才将单个指加以分开(图14-17)。图14-17编程死亡在小鼠足趾形成中的作用〔a〕开始时足趾是相连在一起的;〔b〕经编程死亡足趾分开。37整理ppt■另外,对于生物发育成熟后一些不再需要的结构通过程序性细胞死亡加以消除。例如蝌蚪的尾巴就是靠程序性细胞死亡消除的(图14-18)。当蝌蚪变成蛙时,尾巴经编程死亡而消除。主要是血液中甲状腺激素的增加诱导细胞的编程死亡。图14-18在蝌蚪向蛙发育中的变态反响中的编程死亡的作用38整理ppt■细胞的程序性死亡不仅参与形态建成,而且能够调节细胞的数量和质量。例如在神经系统的发育过程中,神经细胞必需通过“竞争上岗〞获得生存的时机。在胚胎中产生的神经细胞一般是过量的,然后通过竞争数量有限的从靶细胞分泌出来的生存因子,只有那些获得足够生存因子的神经细胞才能生存下去,而其他的神经细胞将会通过程序性死亡而消失(图14-19)。图14-19程序性细胞死亡对发育中神经细胞数量的调节生成的神经细胞多于能够支持它们生存的生存因子的数量,这些生存因子是由靶细胞释放出来的。某些得不到生存因子的神经细胞那么通过编程死亡而消失。39整理ppt14.3癌细胞所谓癌细胞实际上是一种突变的体细胞,这种突变体脱离了细胞社会关于增殖和存活的控制,因此可以无限制的增殖产生肿瘤。14.3.1癌生物学“Cancer〞一词源于拉丁语“crab〞,是用于描述一种由于体内组织的无限生长,最后夺去生命的疾病。癌细胞与正常的细胞有很大的不同,有许多特有的生物学特征。■癌的类群根据癌变涉及的细胞类型的不同,癌分为三个类群:①癌(carcinomas),是最常见的一种类型,主要是从组织的外外表和内外表生长的癌。如肺癌、乳腺癌和结肠癌等。②瘤(sarcomas),主要是源于中胚层形成的支持组织〔骨、软骨、脂肪、结缔组织和肌组织等〕中形成的癌。③淋巴瘤(lymphomas)和白血病(leukemias),是由淋巴和血液产生的癌。白血病主要是指癌细胞已经大量进入血液中。根据癌变涉及的细胞,将癌分为几个类型?40整理ppt■体外培养的癌细胞生长特性无论是活体内的癌细胞还是体外培养的癌细胞,它们最重要的特性是失去了生长的控制。正常细胞在体外培养时,细胞通过分裂增殖并铺满培养器皿的外表形成单层(monolayer)后即停止分裂(图4-20a,b),这种现象称作接触抑制(contactinhibition)。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的恶性细胞(malignantcells)对密度依赖性生长抑制失去敏感性,因而不会在形成单层时停止生长,而是相互堆积形成多层生长的聚集体(图14-20c,d)。正常细胞体外培养时,在培养器皿外表形成单层即停止生长(a,b);而由病毒转化的或由致癌化学物质诱导的恶性细胞会成堆生长〔c,d〕。图14-20正常细胞与癌细胞生长特性比较41整理ppt■癌细胞转移(metastasis)恶性肿瘤细胞能够突破其所在环境的束缚,进入淋巴管或血管在体内转移,在新的部位产生致死性的二级肿瘤〔图14-21〕。肿瘤是一种基因病,它与先天性遗传病有何不同?在肿瘤组织中只有极少数的肿瘤细胞能够进行转移:①肿瘤细胞侵袭周围的组织和血管,②肿瘤细胞经由循环系统进行转移;③在新的部位生长形成肿瘤。图14-21肿瘤转移的过程42整理ppt■癌细胞的某些特性●癌细胞的染色体的变化正常细胞在生长和分裂时能够维持二倍体的完整性,而癌细胞常常出现染色体异常,主要是非整倍性〔aneuploidy〕,有染色体的缺失或增加。一般来说,正常细胞中染色体整倍性的破坏,会激活导致细胞程序性死亡的信号,引起细胞的程序性死亡。但是癌细胞染色体整倍性的破坏,不会进入程序性死亡,因这种细胞对程序性死亡的信号已不再敏感了。这也是癌细胞区别于正常细胞的一个重要指标。●细胞骨架的变化正常细胞的细胞质中有高度组织化的细胞骨架网络结果,而癌细胞中的细胞骨架不仅少而且杂乱无章(图14-22)。图14-22正常和癌细胞微管骨架的比较用微管蛋白抗体制备的细胞微管骨架的免疫荧光照片。(a).用温度敏感的肿瘤病毒感染并在高温下培养的成纤维细胞,由于在高温下温度敏感病毒在转化细胞中不起作用,所以细胞骨架是正常的。(b).同样转化的细胞在低温下培养,表现出转化的表型,细胞骨架的组织遭到破坏。43整理pptMetastasis.

44整理ppt●对生长因子的依赖性体外培养的正常细胞通常对血清有依赖性,即在培养基中补充一定浓度的血清,而血清的作用是提供生长因子,如表皮生长因子、胰岛素等。而癌细胞由于它的生长周期已不受信号的控制,所以对血清就失去依赖性〔图14-23〕。培养基中有没有血清,对癌细胞的生长影响不大,但没有血清时,正常细胞根本停止生长。图14-23血清对正常细胞和癌细胞生长的影响45整理ppt●细胞外表变化肿瘤细胞的外表常常出现一些变化,包括增加了一些新合成的特殊成份、消失了某些原有的成份。某些癌细胞能够合成一些新的外表蛋白,由于这些新出现的蛋白具有抗原性,所以常称为肿瘤相关抗原〔tumor-associatedantigens〕。癌细胞外表另一种重要的变化是间隙连接减少,如将荧光染料注入正常的细胞后,染料很快向周围细胞扩散,但是将荧光染料注入癌细胞,那么只停留在被注射的细胞内,这一实验说明癌细胞之间的通讯连接有了缺陷。●蛋白质合成的变化一些恶性肿瘤常常会合成和分泌一些蛋白酶。分泌的蛋白酶能够降解细胞的某些外表结构,降低了细胞粘着。正因为癌细胞失去了粘着特性,使得癌细胞具有在体内转移的能力。46整理ppt14.3.2癌的起因:物理和化学致癌物引起癌细胞的原因很多,大致分为四种类型:化学因素、辐射、病毒和遗传。化学因素主要是各种化学致癌物;物理因素主要是紫外光等的辐射作用。病毒和遗传那么是指病毒癌基因和细胞癌基因。■化学致癌物英国伦敦医生JohnHill在1761年首次提出化学致癌观点,1775年,另一位英国外科医生PercivalPott获得环境因子与癌发生的相关证据。他发现一些男性烟囱清洁工人的鼻腔和阴囊皮肤等是癌的高发部位,原因是过渡与煤烟接触有关。在过去几十年内,经动物实验,已经从煤烟中别离出几百种致癌化学物质。后来发现煤炭工业、印染工业中的某些化学物质也具有致癌性。表14-4列出了一些常见的化学致癌物质。化学致癌物诱发癌的部位丙稀腈结肠,肺4-氨基二苯膀胱苯胺衍生物膀胱砷化合物肺,皮肤石棉肺,间皮苯白血病镉盐前裂腺,肺四氯化碳肝铬与铬酸盐肺,鼻窦二乙基乙烯雌酚子宫,阴道铅肾芥子气肺,喉α-萘胺膀胱镍肺,鼻有机氯杀虫剂肝聚氯联苯肝氡肺煤烟和焦油皮肤,肺和膀胱乙烯氯肝,肺和脑吸烟肺,口腔,胃,喉,食管,胰47整理ppt■辐射对癌的诱发人类在自然环境中受到的辐射主要来自太阳的紫外线、外层空间的宇宙射线(cosmicrays)以及自然发生的放射性元素的放射性(emissions)。另外,还受到来自医疗、工业和军事活动中人为产生的高能辐射,这些辐射主要是X-射线和放射活性。关于化学致致癌物和辐射等因素对癌的诱发机理目前很不清楚,通过对一些特别致癌物的分析,发现与DNA突变有关。图14-24是几种致癌物对DNA的诱变作用。虽然勿庸置疑食物和环境中的诱变剂是致癌的因素,但大多数致癌的突变主要来自正常代谢过程中的DNA损伤。图14-24化学和UV致癌物的作用机制图中随机挑选了p53基因中7个密码子,这些密码在人的癌症病人中有50%会发生缺失或突变。图中显示了几种不同致癌物,包括苯并芘(Benzo[a]pyrene),它是在香烟的烟雾中发现的、黄曲霉毒素B1、阳光中的紫外光等作用于该序列引起突变的机理。每一种致癌物都引起一种不同的碱基置换。图中也显示了由于内源代谢引起的脱氨作用,也会导致C→T突变。48整理ppt14.3.3肿瘤发生(tumorigenesis)的遗传学虽然癌是一种非常之常见的疾病,但是从细胞水平上看,癌的发生又是极偶然的事件。从遗传上看,癌都是由一个细胞开展而来,由一个失去了增殖控制的细胞开展而来。人体有百万兆的细胞,每天都有几十亿个细胞进行分裂,理论上几乎任何一个细胞都有可能由遗传成份的改变而癌变,但实际上并非如此。■肿瘤发生的进程〔progression〕●为什么大多数细胞都不会发生癌变?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细胞的恶性转化需要发生多个遗传改变,即一个细胞发生屡次遗传突变。因此肿瘤发生是一个渐进式的过程,涉及多级反响和突变的积累。关于肿瘤发生的渐进性,有两个研究得较深入的例子,即结肠癌(colon)和星形细胞瘤(astrocytoma,一种脑瘤),它们的癌变过程是先后发生几种突变并积累的过程〔图14-25〕。图14-25结肠癌和脑瘤恶性转变的多步开展过程图中的组织学照片揭示结肠癌和脑瘤由正常细胞→转变成良性肿瘤→转变成恶性肿瘤的开展过程中几个明显可分的阶段。a.结肠癌在癌变程中顺序突变事件,注意结肠癌在癌变过程中组织结构由有序向无序的变化。b.星形细胞瘤癌变过程中顺序突变及形态变化,具有与结肠癌发生过程不同的特征。49整理ppt●某些恶性肿瘤发生的第一步是形成良性肿瘤(begigntumor),良性肿瘤的增殖也不受正常调控作用的控制,但不会侵染其它组织,不能进行远距离转移。●根据对结肠癌发生过程的形态变化及突变分析,提出了关于结肠癌发生的遗传渐进模型(图14-26)。在癌开展过程的不同阶段发生不同的基因突变,如APC基因〔adenomatouspolyposiscolon〕是结肠癌发生过程中第一个发生突变的基因。而p53基因那么是结肠癌开展过程的后期发生突变的基因。图14-26结肠癌发生过程中可能涉及的基因突变及顺序50整理ppt■抑癌基因、癌基因与原癌基因●癌的发生涉及两类基因∶抑癌基因(Tumorsuppressorgene)与癌基因(oncogene)。在正常的二倍体细胞中,每一种抑癌基因都有两个拷贝,只有当两个拷贝都丧失了或两个拷贝都失活了才会使细胞失去增殖的控制,只要有一个拷贝是正常的,就能够正常调节细胞的周期〔图14-27a〕。癌基因是细胞加速器,它们编码的蛋白使细胞生长不受控制,并促进细胞癌变〔图14-27b〕。大多数癌基因都是由与细胞生长和分裂有关的正常基因(原癌基因)突变而来。图14-27抑癌基因与原癌基因突变对细胞的影响a.抑癌基因突变对细胞的影响;b.原癌基因突变对细胞的影响51整理ppt●原癌基因〔proto-oncogene〕,原本是细胞的正常基因,它们编码的蛋白质在正常细胞中通常参与细胞的生长与增殖的调节。但突变后成为促癌的癌基因(cancer-promotingoncogene),导致细胞癌变。原癌基因突变成癌基因,称为原癌基因的激活。有几种可能的机制使原癌基因激活〔图14-28〕。什么是原癌基因?为什么突变后会导致细胞癌变?图14-28原癌基因激活成癌基因a.原癌基因编码区突变;b.调节区突变;c.DNA发生重排52整理ppt■病毒癌基因与癌的诱发就癌基因的来源分为两类,一类是细胞癌基因(cellularoncogene,c-onc),由细胞原癌基因突变而来;另一类是病毒癌基因(viraloncogene,v-onc)。大约已经鉴定了100多种不同的癌基因,它们中的大多数属于RNA肿瘤病毒基因组中的基因。鸡肉瘤病毒(roussarcomavirus,RSV)是一种RNA病毒,可使鸡产生肉瘤。第一个病毒癌基因就是在RSV中发现并鉴定的,即src基因。近几年的研究说明,许多致癌病毒中的癌基因不仅与致癌密切相关,而且与正常细胞中的某些DNA顺序同源,从而推测病毒癌基因起源于细胞的原癌基因〔图14-29〕。图14-29RNA肿瘤病毒癌基因起源的模型53整理ppt除了RNA病毒引起细胞癌变外,某些DNA病毒也能引起细胞癌变。表14-5列出了局部与肿瘤有关的DNA病毒和RNA病毒。病毒诱导的肿瘤生物DNA病毒:吕克氏病毒肾腺癌蛙非洲淋巴瘤病毒(EBV)非洲淋巴瘤;鼻咽癌人禽麻痹病病毒淋巴瘤鸡兔乳头瘤病毒乳头瘤兔SV-40皮下、肾和肺肉瘤人多瘤病毒肝、肾、肺、骨、血管、神经组织、结缔组织多形瘤鼠人乳头瘤病毒宫颈癌人人的腺病毒皮下、腹膜内、颅内腺瘤仓鼠RNA病毒劳氏肉瘤病毒肉瘤鸟,哺乳动物鼠白血病病毒白血病鼠人T—细胞白血病病毒白血病/淋巴瘤人禽类白血病病毒白血病鸡猫肉瘤病毒肉瘤猫表14-5局部DNA和RNA肿瘤病毒54整理ppt2.由于肿瘤病毒的感染可引起正常细胞癌变,如何证明非病毒的癌基因也能诱发细胞癌变?答:由于肿瘤病毒的感染会诱发被感染生物的细胞癌变,从癌细胞中别离的DNA是否也具有诱发细胞癌变的能力?在20世纪80年代早期,RobertWeinberg和GeoffreyCooper通过基因转移实验证明非病毒的癌基因也能诱发细胞癌变〔图14E-1〕。图14E-1DNA转移对癌的诱导从人的癌细胞中别离DNA,然后将别离的癌细胞DNA导入培养的正常鼠的成纤维细胞,某些鼠的成纤维细胞进行了恶性转化。将转化的癌细胞注入正常小鼠体内,正常小鼠长出了瘤。55整理ppt■原癌基因与癌变●细胞增殖受一系列基因表达产物蛋白质的控制,将参与细胞增殖控制的蛋白质分为7种类型〔图14-30〕。根据蛋白质在细胞增殖中的作用,可分为几种类型?它们的编码基因发生突变后对细胞的增殖有什么影响?图14-30参与细胞生长控制的7种类型的蛋白质56整理ppt●这7种类型的蛋白质中,有些是原癌基因的编码产物,它们突变后会导致细胞癌变。表14-6列出了局部人体原癌基因和它们突变后引起的癌症。原癌基因突变肿瘤abl易位慢性髓细胞性白细胞bcl-2易位B-细胞淋巴瘤CYCD1易位乳腺癌Cdk-4扩增肉瘤erbB扩增鳞状细胞癌;星形细胞瘤neu/HER2扩增乳腺腺癌;卵巢腺癌;胃腺癌gip点突变卵巢癌;肾上腺癌gsp点突变垂体腺瘤;甲状腺瘤myc易位非洲淋巴瘤

扩增肺癌;乳腺癌;子宫茎癌L-myc扩增肺癌N-myc扩增成神经细胞瘤,肺小细胞癌H-ras点突变结肠癌;肺癌;腺癌;黑素瘤K-ras点突变极性髓样和成淋巴细胞白血病;甲状腺;黑素瘤N-ras点突变生殖泌尿和甲状腺癌;黑素瘤retDNA重排甲状腺癌trkDNA重排甲状腺癌表14-6原癌基因与人类肿瘤57整理ppt根据Pro在细胞增殖中的作用,可分为几种类型?其编码基因突变后对细胞增殖有何影响?细胞增殖受一系列基因表达蛋白质的控制,将参与细胞增殖控制的蛋白质分为7种类型:Ⅰ.生长因子(growthfactor);Ⅱ.生长因子受体(growth-factorreceptor);Ⅲ.信号转导蛋白〔signaltransductionprotein〕;Ⅳ.转录因子〔transcriptionfactor〕;Ⅴ.抗编程死亡蛋白(anti-apototicprotein);Ⅵ.细胞周期控制蛋白〔cell-cyclecontrolprotein〕;Ⅶ.DNA修复蛋白〔DNA-repairprotein〕。这7种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