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名校联考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_第1页
湖南省名校联考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_第2页
湖南省名校联考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_第3页
湖南省名校联考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_第4页
湖南省名校联考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南省名校联考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时量: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材料一:国家主席习近平强调,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推进人类各种文明交流交融、互学互鉴,是让世界变得更加美丽、各国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的必由之路。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儒家思想,对中华文明产生了深刻影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家思想同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其他思想文化一道,记载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在建设家园的奋斗中开展的精神活动、进行的理性思维、创造的文化成果,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重要滋养。中华文明,不仅对中国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而且对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我们要加强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夯实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要坚持美人之美、美美与共。每一种文明都是美的结晶,都彰显着创造之美。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是相通的。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是任何力量都无法阻挡的!各种文明本没有冲突,只是要有欣赏所有文明之美的眼睛。我们既要让本国文明充满勃勃生机,又要为他国文明发展创造条件,让世界文明百花园群芳竞艳。中华文明是在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中形成的开放体系。从历史上的佛教东传、“伊儒会通”,到近代以来的“西学东渐”、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传入中国,再到改革开放以来全方位对外开放,中华文明始终在兼收并蓄中历久弥新。亲仁善邻、协和万邦是中华文明一贯的处世之道,惠民利民、安民富民是中华文明鲜明的价值导向,革故鼎新、与时俱进是中华文明永恒的精神气质,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是中华文明内在的生存理念。今日之中国,不仅是中国之中国,而且是亚洲之中国、世界之中国。未来之中国,必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以更有活力的文明成就贡献世界。(摘编自习近平《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推进各种文明交流交融互学互鉴》及习近平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材料二:哈佛大学研究教授杜维明称,儒家思想是一种精神性很强的人文主义,其倡导的包容、平等,正是不同文化间交流对话的基础和中介。他认为儒家的金科玉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同于西方文明中“你想人家怎样待你,你也要怎样待人”的为人准则。前者以对等精神作为交流的前提条件,抱着开放和接受的态度去听取别的声音。而后者坚持自己认为好的东西一定对别人也好。自信加上自我正确的心理,常易成为人类沟通的抑制性因素。“如果被注入劝导、说服甚至转化别人的热情,就会产生相反效果,使对话变成一场灾难。”杜维明阐释说,儒家的价值导向是专注于现世,倡导敬畏上天的创造力和无穷的宇宙改造力,同时也倡导人的主观作用,因为“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作为宇宙改造的参与者和进化过程的共同创造者,儒家文化认为人有义务去实现上天在人间的创造力。儒家文化认为,对他人持开放态度,是人类互动的思想方法基础。没有宽容,便不会有对话。宽容要求有谨严的自我意识,别人的存在不是威胁而是机会。人们需要积极承认他人的存在体现了内在价值,即他或她的独立、自主、完全。尊严是既有现实,不可能被否认、拒绝或因主观愿望而消亡。持这种认识,才能从内心深处产生出尊重感。(摘编自邹瑞玥《儒学家杜维明:儒学传统是文明对话的中介》)材料三:从世界观的层面看,“文明冲突论”错误的根源是用西方排他性、对抗性、集团性的思维方式来看当代世界,这就使亨廷顿看不到后冷战时代建构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结伴不结盟的新型国际关系的历史大势。全球化时代,任何一场国际冲突都将是世界的灾难。因此,时代赋予理论家的使命应该是化解冲突,而不是建构更大的冲突,只有这样才能发挥“行其德而四方得遂长焉”的作用。在西方历史上,曾多次出现以认同为基础的国际冲突。亨廷顿认为,后冷战时代各国都面临着“找到敌人”的任务,因为“如果没有真正的敌人,也就没有真正的朋友。除非我们憎恨非我族类,我们便不可能爱我族类”。这种对抗性的思维方式与新时代中国外交所承袭的“中国智慧”是格格不入的。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的“天下观”与西方一神教的世界观是截然不同的。“如果找不到异已或者敌人,西方政治就好像失去了风向标,甚至失去了激情和动力。”后冷战时代,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已成大势所趋。对习惯其霸权地位的西方国家而言这肯定是需要适应和习惯的变化。亨廷顿看到世界“正在跨入一个多种文明相互影响、相互竞争、和平共处、相互适应的时代”,但“西方衰落”和“非西方文化的复兴”还是引起他的焦虑,进而担心没有西方“主导”的世界会陷入更大规模的冲突。但是,从目前的发展状况看,恰恰是某些西方国家继续用这种对抗性的世界观来看待新的世界,才让自己和别人在后冷战时代付出更大的代价。也许,这才是亨廷顿捉出“文明冲突论”的深层原因和真实代价。(摘编自田德文《“文明冲突论”错在哪里》)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们要想在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做好今天的事业,离不开继承包括儒家学说在内的中国历史文化。B.我们如果用发现美的眼睛去看待各种文明,而不是用对抗性和排他性的思维方式去看待,那么文明的冲突就可能避免。C.儒家“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一主张,坚持自己认为好的东西一定对别人也好,强化了推己及人的内省精神。D.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传入中国并生根发芽,说明中华文明在兼收并蓄中历久弥新,具有开放性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对他人持开放态度,是人类互动的思想方法基础,只有意识到其他人的存在不是威胁而是机会,才能让对话成为可能。B.杜维明认为儒家主张“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是源于儒家的价值导向是专注于现世,倡导人的主观作用。C.亨廷顿因“西方衰落”和“非西方文化的复兴”而内心焦虑,他没有看到各种文明可以美美与共、和平共处。D.亨廷顿提出“文明冲突论”的深层原因可能和某些西方国家继续用对抗性的世界观来看待新的世界有关。3.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一切文明均有其价值,没有高下、低劣之分,只有特色、地域之别,都应该被尊重。B.儒家思想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在杜维明看来,其是不同文化间交流对话的基础和中介。C.儒家文化认为,要让人从内心深处产生出尊重感,人们需要宽容与对话,并积极承认他人的存在体现了内在价值。D.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加强交流合作,深化互学互鉴,这样才能让世界变得更美丽、更和平4.结合材料一的内容指出作者在阐述中华文明时所用的手法,并给中华文明下定义。5.如果你在国际交流的场合,遇到一名外国学生,他说随着中国的日益强大,中国必然要和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形成对抗,请你结合上述材料进行驳斥。(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等了一整天海明威我们还睡在床上的时候,他走进屋来关上窗户,我就看出他像是病了。他浑身哆嗦,脸色煞白,走起路来慢吞吞,似乎动一动都痛。“怎么啦,沙茨?”“我头痛。”“你最好回到床上去。”“不,没事儿。”“你回床上去。等我穿好衣服就来看你。”可是等我下楼来,他已经穿好衣服,坐在火炉边,一看就是个病得不轻,可怜巴巴的九岁男孩。我把手搁在他脑门上,就知道他在发烧。“你上楼去睡觉吧,”我说,“你病了。”“我没事儿。”他说。医生来了,他给孩子量了量体温。“几度?”我问他。“一百零二度①。”在楼下,医生留下三种药,是三种不同颜色的药丸,还吩咐了服用方法。一种是退热的,另一种是泻药,第三种是控制酸的。他解释说,流感的病菌只能存在于酸性状态中。他似乎对流感无所不知,还说只要体温不高过一百零四度就不用担心。这是轻度流感,假如不并发肺炎就没有危险。回屋后我把孩子的体温记下来,还记下吃各种药丸的时间。“你要我念书给你听吗?”“好吧,你要念就念吧。”孩子说。他脸色煞白,眼睛下面有黑圈。他躺在床上一动也不动,以乎超然物外。我大声念着霍华德·派尔②的《海盗集》。但我看得出他不在听我念书。“你感觉怎么样,沙茨?”我问他。“到目前为止,还是老样子。”他说。我坐在他床脚边看书,等着到时候给他吃另一种药。本来他睡觉是轻而易举的,但我抬眼一看,只见他正望着床脚,神情十分古怪。“你干吗不想法睡一会儿?要吃药我会叫醒你的。”“我情愿醒着。”过了一会儿,他对我说:“要是你心烦就不用在这儿陪我,爸爸。”“我没心烦。”“不,我是说,如果这事会给您带来烦恼的话,您就不用待在这里了。”我以为他也许有点头晕,到了十一点我给他吃了医生开的药丸后就到外面去了一会儿。那天天气晴朗寒冷,地面上盖着一层雨夹雪,都结成冰了,因此看上去所有光秃秃的树木,灌木,修剪过的灌木,全部草地和空地上面都涂上了层冰。我带了一条爱尔兰长毛小猎狗顺着那条路,沿着一条结冰的小溪散散步,但在光滑的路面上站也好,走也好,都不容易,那条红毛狗跳一下滑倒了,我也重重摔了两跤,有一次我的枪都掉下来,在冰上滑了出去。一群鹌鹑躲在悬垂着灌木的高高土堤下,被我们惊起了,它们从土堤顶上飞开时我打死了两只。有些鹌鹑栖息在树上,但大多数都分散在一丛丛灌木林间,必须在长着灌木丛那结冰的土墩上蹦几下,它们才会惊起呢。你还在覆盖着冰的、富有弹性的灌木丛中东倒西歪,想保持身体重心时,它们就飞出来了,这时要打可真不容易,我打中了两只,五只没打中,动身回来时,发现靠近屋子的地方也有一群鹌鹑,心里很高兴,开心的是第二天还可以找到好多呢。到家后,家里人说孩子不让任何人上他屋里去。“你们不能进来,”他说,“千万不要被我传染。”我上楼去看他,发现他还是我离开他时那个姿势,脸色煞白,不过由于发烧脸蛋绯红,像先前那样怔怔望着床脚。我给他量体温。“几度?”“好像是一百度。”我说。其实是一百零二度四分。“是一百零二度。”他说。“谁说的?”“医生说的。”“你的体温还好,”我说,“没什么好担心的。”“我不担心,”他说,“不过我没法不想。”“别想了,”我说,“别急。”“我不急。”他说着一直朝前看。显然他心里藏着什么事情。“把这药和水一起吞下去。”“你看吃了有什么用吗?”“当然有啦。”我坐下,打开那本《海盗集》,开始念了,但我看得出他没在听,所以我就不念了。“你看我几时会死?”他问。“什么?”“我还能活多久才死?”“你不会死的。你怎么啦?”“哦,是的,我要死了。我听见他说一百零二度的。”“发烧到一百零二度可死不了。你这么说可真傻。”“我知道会死的。在法国学校时同学告诉过我,到了四十四度你就活不成了。可我已经一百零二度了。”原来从早上九点钟起,他就一直在等死,都等了一整天了。“可怜的沙茨,”我说,“可怜的沙茨宝贝儿,这好比英里和公里。你不会死的。那是两种体温表啊。那种表上三十七度算正常。这种表要九十八度才算正常。”“这话当真?”“绝对错不了,”我说,“好比英里和公里。你知道我们开车时车速七十英里合多少公里吗?”“哦!”他说。可他紧盯着床脚的目光渐渐轻松了一些,一直绷着的那股劲儿也终于缓了下来。第二天,他轻松极了,为了一点儿无关紧要的小事儿就大哭大叫起来。(有改动)[注]①一百零二度:这里指华氏度,约38.9°C。②霍华德·派尔(1853-1911):美国作家、画家,作品大多取材于美国殖民地时期及内战时期的史实及传说,除撰文外,还作画。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中沙茨脸色煞白,不愿睡去,长久地不愿提起死亡,总怔怔地望着床脚等细节刻画了他等待死亡时的紧张与恐惧。B.小说中“不用在这儿陪我”等语言表现了九岁男孩沙茨面对死亡时的绝望与孤独,镇定与勇气。C.“如果这事会给您带来烦恼话,您就不用待在这里了。”沙茨说的“这事”指的是“面对死亡”。D.小说结尾小沙茨“为了一点儿无关紧要的小事儿就大哭大叫起来”,表明他经此打击已变得敏感而脆弱。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开头的对话,中间省去了人物,使得对话非常流畅,一气呵成,也更加真实而贴近现实生活。B.小说中“我”找鹌鹑这一场景时的悠闲和沙茨的绝望形成对比,突出了“我”对孩子的误解。C.该小说故事情节简洁明快,看似平淡无奇,实则颇费作者匠心,如在楼下医生开药的解释就很好地为下文父子误解做了铺垫。D.海明威选择第一人称角度,以孩子父亲“我”的身份来叙述,让读者感到自然逼真,故事中“我”直以一种成人的心态平静地对待孩子的病情。8.沙茨是作者着力刻画形象,请结合文本分析这个人物形象的特点。9.海明威说:“冰山运动之雄伟壮观,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上。”其小说的深邃思想往往寄寓在简明形象的文字当中,请结合文本说说这篇小说主题是怎样的。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材料一: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子罕》)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罕》)颜渊问仁。子曰:“克已复礼为仁。一日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颜渊》)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阳货》)(节选自《<论语>十二章》)材料二: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字仲尼。孔子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孔子母死,乃殡五父之衢,盖其慎也。陬人挽父之母诲孔子父墓,然后往合葬于防焉。孔子年十七,鲁大夫孟釐子病且死,诚其嗣懿子曰:“孔丘,圣人之后。吾闻圣人之后,必有达者。今孔丘年少好礼,其达者欤?吾即没,若必师之。”及釐子卒,懿子与鲁人南宫敬叔往学礼焉。孔子年三十五,季平子得罪鲁昭公,昭公率师击平子,平子与孟氏、叔孙氏三家共攻昭公,昭公师败,鲁乱。孔子适齐,为高昭子家臣,欲以通乎景公。孔子年四十二,鲁昭公卒于乾侯,定公立。定公立五年,夏,季平子卒,桓子嗣立。桓子嬖臣曰仲梁怀,与阳虎有隙。阳虎欲逐怀,公山不狃止之。其秋,怀益骄,阳虎执怀。桓子怒阳虎因囚桓子与盟而释之阳虎由此益轻季氏。季氏亦僭于公室,陪臣执国政,是以鲁自大夫以下皆僭离于正道。故孔子不仕,退而修诗书礼乐,弟子弥众,至自远方,莫不受业焉。孔子之去鲁凡十四岁而反乎鲁。鲁哀公问政,对曰:“政在选臣。”季康子问政,曰:“举直错①诸枉,则枉者直。”康子患盗,孔子曰:“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因史记作《春秋》,约其文辞而指博。孔子在位听讼,文辞有可与人共者,弗独有也。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孔子年七十三,以鲁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卒。孔子葬鲁城北泗上,弟子皆服三年。三年心丧毕,相诀而去,则哭,各复尽哀;或复留。弟子及鲁人往从家而家者百有余室,因命曰孔里。鲁世世相传以岁时奉祠孔子冢,而诸儒亦讲礼于孔子冢。高皇帝过鲁,以太牢祠焉。诸侯卿相至,常先谒然后从政。(节选自《史记·孔子世家》,有删改)[注]①错,同“措”,矫治。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桓子怒A阳虎B因囚桓子C与盟D而释之E阳虎F由此益G轻季氏。11.下列对两则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克已复礼为仁”与“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老子>四章》)中的两个“复”字意思相同。B.“请事斯语矣”与“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中的两个“事”意思不同。C.《春秋》本是周王朝和各诸侯国编年史的通称,后特指经过孔子修订的鲁国编年史。孔子修订《春秋》,一字寓褒贬,后世称用笔曲折而意含褒贬的写作手法为“春秋笔法”。D.太牢,即古代帝王祭祀社稷时,牛、羊、豕三牲全备为“太牢”。用羊、豕做祭品,叫“少牢”。天子祭祀社稷用太牢,诸侯祭祀用少牢。12.下列对两则材料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孔子尊崇礼仪。儿童时代,他就经常演习一些礼仪动作;母亲去世,他在得知父亲的墓址后,才将母亲灵柩与之合葬。B.孔子秉持正道。季桓子执政鲁国时,阳虎轻视他,季桓子僭越礼法。鲁国从大夫以下皆不守礼分,违背常道,孔子因此不愿意做官。C.孔子传承文化。他隐退时整理《诗》《书》《礼》《乐》,教授弟子;他力排众议,根据史官的记载资料删定《春秋》。D.孔子指出文学作品的社会功能,认为《诗经》,可以激发情志,可以观察社会,可以交往朋友,可以怨刺不平,近可以侍奉父母,远可以侍奉君王。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2)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14.在治国理政方面孔子有怎样的见解?请结合材料二简要说明。(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风入松·福清道中作①刘克庄归鞍尚欲小徘徊,逆境难排。人言酒是消忧物,奈病余孤负金罍②。萧瑟捣衣时候,凄凉鼓缶③情怀。远林摇落晚风哀,野店犹开。多情惟是灯前影,伴此翁同去同来。逆旅主人相问,今回老似前回。【注】①此词作于刘克庄从建阳罢官归莆田,途经福清之际。②金罍(léi):饰金的大型酒器。③鼓缶:《庄子·至乐》:“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成玄英注:“盆,瓦缶也。”15.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孤负金罍”四字,写的是作者因病而不能饮酒消愁,委婉地表达了作者对妻子的思念之情。B.“萧瑟捣衣时候”运典写景,兼点时令。抓住富有特征的细节,勾起对往日的回忆,抒发了悼念之情。C.“多情”一句是说自己于旅店住宿,虽然孤独寂寞,但有店主守灯陪伴,勉强可以得到安慰。D.本词情景交融,词中处处洋溢着作者对妻子的深情厚意,读来自然真切,让人深感凄美悲痛。16.苏轼在《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写道:“夜来幽梦忽还乡。”同是悼念亡妻,苏轼在梦中都想回到千里之外的故乡,而现实中的刘克庄“归鞍”却“徘徊”,请结合诗句分析刘克庄“归鞍”却“徘徊”的原因。(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我们常说要防患于未然,要未雨绸缪,在《<老子>四章》里也表达了同样的意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春江花月夜》中写出江水、天空成一色,没有些微灰尘,只有明亮的一轮孤月高悬空中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将进酒》借曹植痛饮为例,呼应只有饮者留其名,表现自我忧愤不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海浪蕴藏着巨大的能量,它能把码头破坏,使船只沉没,甚至改变海岸的面貌,海岸的变化之大,可谓沧海桑田。虽然用科学仪器记录的海浪高度不超过20米左右,但海浪冲击海岸却能触发六七十米高的浪花。斯里兰卡海岸上一个60米高处的灯塔曾被海浪打碎过;法国的契波格海港,拍岸浪曾把三吨半重物抛过6米的高墙;苏格兰威克地方,巨浪把1350吨的庞然大物移动了10米。海洋里为什么会有波浪呢?“无风不起浪”,这是大家耳热能详的词语,它说明,①。风一吹过水面,空气便对水施加压力,水面起了皱纹,变得凹凸不平,②。因为这种波浪是风直接吹起来的,所以叫作“风浪”。风逐渐增大,③。三四级风的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