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第二部分专题五古代诗歌阅读精准突破四评价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_第1页
2024届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第二部分专题五古代诗歌阅读精准突破四评价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_第2页
2024届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第二部分专题五古代诗歌阅读精准突破四评价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_第3页
2024届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第二部分专题五古代诗歌阅读精准突破四评价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_第4页
2024届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第二部分专题五古代诗歌阅读精准突破四评价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准突破四评价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思想情感类型思想情感详解+典例忧国伤时①讽刺统治者的昏庸无道,如杜牧《泊秦淮》;②反映国家离乱、山河沦丧,如杜甫《春望》;③同情人民的疾苦,如白居易《卖炭翁》;④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如杜甫《登楼》;⑤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如杜甫《兵车行》建功报国①建功立业的渴望,如陆游《书愤》;②保家卫国的雄心壮志,如王昌龄《从军行》;③报国无门的悲愤,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④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⑤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如屈原《涉江》思乡怀人①羁旅愁思,如温庭筠《商山早行》;②思亲念友,如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③边关思乡,如范仲淹《渔家傲·秋思》;④闺中怀人,如王昌龄《闺怨》生活杂感①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如王维《山居秋暝》;②昔盛今衰的感慨,如刘禹锡《乌衣巷》;③借古讽今的情怀,如李商隐《贾生》);④青春易逝的伤感,如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⑤仕途失意的苦闷,如白居易《琵琶行并序》;⑥告慰平生的喜悦,如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⑦品格气节的自白,如于谦《石灰吟》别离愁绪①依依不舍的留念,如柳永《雨霖铃》;②情深意长的勉励,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③坦陈心志的告白,如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贬谪失意①遭贬后郁闷、惆怅、失意的心情,如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②遭贬后仍不忘为国效力、关注黎民,但又无用武之地的矛盾心理,如屈原《离骚》③寄情山水,以求解脱的心态,如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1.分析思想感情“8角度”角度解说题材诗歌的思想感情与诗歌的题材有着紧密联系,同一题材的诗歌作品往往抒发着相似的情感。因此,可以利用诗歌的题材指向初步把握诗歌的情感题目题目蕴含着诸多信息,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以及作者的心情、诗歌的意境、诗歌的题材等作者作品是作者思想情感的具体化,所以,要准确理解诗词,把握作品情感,就不能脱离作者。作者的生平、创作风格、思想、政治抱负等,都影响着作品的思想感情时代把握时代风貌特征,把诗歌放在时代背景下评析,才能准确领悟其思想感情意象诗歌的创作讲究含蓄凝练,作者往往不是直接表露情感,而是借助意象等的弦外之音、言外之意来抒情关键词句(1)抓住诗歌中的情语:①显性情语:分析诗歌的思想感情,要关注诗歌中直接表明情感的词语。②隐性情语:间接、含蓄地表达思想感情的词语,如诗歌中的“客”字,多含羁旅之愁、思乡之切。(2)抓住诗歌中的景语:①抓住诗歌中的写景句,揣摩景物的特点,把握情感。要注意以乐景衬哀情等特殊手法。②要重视用来修饰景物的词语,把握景物特征;同时关注景语前后的动词或形容词,以捕捉其背后所流露的情感典故作者常在诗歌中援引史实,使用典故,借以表达某种特定的意思,以抒发某种思想与情感注释注释对我们理解诗歌有帮助,要认真阅读注释2.概括分析情感“3步骤”3.把握诗人的情感变化题的解答步骤4.评价观点态度“3步骤”(2021·天津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念奴娇用傅安道和朱希真梅词韵朱熹临风一笑,问群芳、谁是真香纯白?独立无朋,算只有、姑射①山头仙客。绝艳谁怜,真心自保,邈与尘缘隔。天然殊胜,不关风露冰雪。应笑俗李粗桃,无言翻引得、狂蜂轻蝶。争似黄昏闲弄影,清浅一溪霜月。画角吹残,瑶台梦断,直下成休歇。绿阴青子,莫教容易披折。[注]①姑射:神话中的山名,神仙所居之处。1.请指出词人借梅花寄托了怎样的理想人格。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①“谁是真香纯白?独立无朋,算只有、姑射山头仙客”,描写梅花在群芳中保持“真香纯白”,只有姑射山头的仙人能与之为伍,写出梅花的天性高洁。②“真心自保,邈与尘缘隔”,写梅花为了保持自己的高洁本心,宁可远离尘世,写梅花保持本心,坚持自我。③“应笑俗李粗桃,无言翻引得、狂蜂轻蝶”写那些俗艳的花朵争奇斗艳,招蜂引蝶;俗李粗桃衬托梅花的高洁,表明梅花矢志不渝,不同流俗。答案:天性高洁,保护本心,特立独行,不同流俗。(2022·浙江卷)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楼前[中唐]王建天宝年前勤政楼,每年三日作千秋①。飞龙老马曾教舞,闻着音声总举头。过勤政楼[晚唐]杜牧千秋佳节名空在,承露丝囊世已无。惟有紫苔偏称意,年年因雨上金铺②。[注]①千秋节:唐开元十七年八月,丞相表请每年八月五日(玄宗生日)为千秋节。此后,玄宗每年在勤政楼庆生,赏百匹飞龙舞马。飞龙,马厩名。士庶间互赠承露丝囊。②金铺:钉在门上的兽面形的门环底座。2.分析两首诗后两句在情感、写法上的不同。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情感不同:①王诗追忆飞龙舞马,表达对昔日盛世的怀念,感慨玄宗的骄奢淫乐,言外自见;②杜诗借眼前金铺上的紫苔,抒发昔盛今衰的悲叹之情。写法不同:①王诗运用细节描写,写出老马“总举头”这一习惯性动作,生动传神;②杜诗运用拟人手法写紫苔“偏称意”,突出其任情滋蔓,寓情于景,营造荒凉氛围。(2023·安徽六校)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送李载之殿丞赴海州榷务梅尧臣瓜蔓水①生风雨多,吴船发棹唱吴歌。槎从秋汉下应快,人忆故园归奈何。世事静思同转毂②,物华催老剧飞梭。茶官③到有清闲味,海月团团入酒蠃④。[注]①瓜蔓水:指农历五月黄河水汛。②转毂:飞转的车轮。③茶官:梅尧臣一生嗜茶。他做地方官时曾深入茶区考察茶叶的生产,自称“采茶官”。④酒蠃:用螺壳做成的酒杯,后亦泛指酒杯。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首联点明了送别时正值五月黄河汛期,友人乘船从吴地前往海州赴任。B.诗人料想友人的船行进速度很快,如果忆念故园,想要回归又能怎么办呢?C.颈联兼用比喻、夸张两种修辞手法,李煜《虞美人》一词中也有这种兼用。D.尾联感慨自己过着一种清闲无聊的生活,只能引月光入酒消愁,真情流露。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D项,“感慨”“清闲无聊”“只能引月光入酒消愁”错误,诗人是在一种淡泊从容的心境下饮酒,并非为了消愁。答案:D4.钱锺书评价宋诗“多以筋骨思理见胜”,梅尧臣的送别诗中情感含而不露,显示出一种理性的风范。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首先,明确“多以筋骨思理见胜”的内涵,即梅尧臣的送别诗中情感含而不露,显示出一种理性的风范。其次,概括梳理诗作内容。根据“人忆故园归奈何”可知,诗人未显露因友人赴任离开的不舍伤感,而是陷入理性的思考;根据颈联“世事静思同转毂,物华催老剧飞梭”可知,诗人在静思中生发对世事变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