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外国语学校2024届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1页
重庆外国语学校2024届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2页
重庆外国语学校2024届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3页
重庆外国语学校2024届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4页
重庆外国语学校2024届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庆外国语学校2024届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生物试卷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某种植物的花色同时受A、a与B、b两对基因控制,基因型为A_bb的植株开蓝花,基因型为aaB的植株开黄花。将蓝花植株(♀)与黄花植株(♂)杂交,取F1红花植株白交得F2。F2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红花:黄花:蓝花:白花=7:3:1:1.则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A.F2中基因型为Aa的杂合子致死B.F1产生的配子中某种雌雄配子同时致死C.亲本蓝花植株和F1蓝花植株的基因型一定为AAbbD.F1产生的配子中Ab雌配子或Ab雄配子致死2.皮肤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的兴奋沿反射弧的传入神经纤维传导,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兴奋在传入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B.兴奋部位膜内侧的Na+浓度低于膜外侧C.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化学信号的形式传导D.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不消耗能量3.下列关于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使用生长素类似物可以补救大豆未授粉造成的减产B.使用赤霉素处理玉米可以获得抗倒伏的矮壮植株C.使用细胞分裂素可用于收获后农产品的储存保鲜D.温室种植的番茄开花后喷洒乙烯可促进果实的形成4.研究发现人体的生物钟机理如图所示,下丘脑SCN细胞中,基因表达产物PER蛋白的浓度呈周期性变化,振荡周期为24h,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核糖体在图中的移动方向是从右向左B.图中过程③体现了负反馈调节机制C.per基因只在下丘脑SCN细胞中复制与表达D.一条mRNA上,可同时结合多个核糖体翻译出多条相同肽链5.某地区人群中某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发病率为19%,一对夫妇中妻子患病,丈夫正常,他们所生的子女患该病的概率是()A.1/19 B.9/19 C.10/19 D.1/26.下列关于人体内神经系统及相关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体中,腹部在大脑皮层体觉区和运动区的代表区均在中央后回的中部B.神经元、骨骼肌都是可兴奋细胞,在受刺激后能迅速发生反应C.同侧屈反射的中间神经元兴奋后,将对传出神经元起抑制作用D.当神经纤维某部位处于外负内正状态时,说明该部位正处于反极化过程7.2019年12月1日是第32个“世界艾滋病日”,我国宣传活动主题是“社区动员同防艾,健康中国我行动”(英文主题为“Communitiesmakethedifference”)。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HIV病毒是能够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因此属于抗原B.HIV病毒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因此艾滋病患者体内检测不到抗体C.HIV病毒首次侵入人体后,只发生特异性免疫,而不发生非特异性免疫D.当HIV感染后,人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均下降8.(10分)真核细胞内囊泡的运输说明生物膜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有着密切的联系,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囊泡膜和靶膜上存在起识别作用的糖蛋白B.囊泡膜和靶膜融合时不需要消耗能量C.高尔基体形成的囊泡只能移动到细胞膜D.囊泡内运输的物质都是生物大分子二、非选择题9.(10分)图甲表示由磷脂分子合成的人工膜的结构示意图,图乙表示人的红细胞膜的结构示意图及葡萄糖和乳酸的跨膜运输情况,图丙中A为物质的量浓度1mol/L的葡萄糖溶液,B为物质的量浓度1mol/L的乳酸溶液,图丁是信号分子作用于靶细胞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某些药物大分子不容易被细胞吸收,但如果用图甲所示人工膜包裹后再注射则更容易进入细胞,此实例可说明细胞膜具有______性。(2)图乙中,葡萄糖和乳酸跨膜运输的共同点是都需_____________。如果将图乙所示细胞放在无氧环境中,图中________________(填“葡萄糖”、“乳酸”或“葡萄糖和乳酸”)的跨膜运输不会受到影响。(3)如果用图甲所示人工膜作为图丙中的半透膜,则液面不再变化时,左侧液面_______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右侧液面;如果在图甲所示人工膜上贯穿上图乙的蛋白质①,再用作图丙的半透膜,则液面不再变化时,左侧液面_________右侧液面;如果此时用图乙的蛋白质②替换蛋白质①,再进行实验,则液面不再变化时,左侧液面__________右侧液面。(4)图丁中①为信号分子,与靶细胞细胞膜上的________________结合,结构②的组成成分是_________。(5)图甲示人工膜两侧的离子存在浓度差,离子不能通过该膜。在人工膜中加入少量缬氨霉素,K+即可从高浓度一侧通过该膜到达低浓度一侧,其他离子不能通过,则K+通过该膜的方式______,缬氨霉素的化学本质是______。10.(14分)人和动物体内,温度、pH、血糖的含量、水和无机盐含量等都处于相对稳定状态,而这种相对稳定是通过复杂的调节实现的。回答下列问题:(1)在炎热的夏季,当人走进空调房间时,房间内的冷空气会刺激冷觉感受器,受刺激部位的细胞膜对________________的通透性增加,使兴奋部位膜内侧阳离子浓度____________(填“高于”或“低于”)膜外侧。所产生的兴奋会沿传入神经传到_______________形成冷觉。(2)正常人饭后,胰静脉血液中明显增多的激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该激素的分泌一方面是因血糖浓度升高直接刺激胰岛B细胞的分泌活动,另一方面是下丘脑可通过神经系统分泌________________来控制胰岛B细胞的分泌活动。(3)已知导致糖尿病的病因有多种,下图表示糖尿病患者出现的一种机制,图中R为抗体、T为靶细胞膜上S的受体。当T与S特异性结合时,能促进________,从而降低血糖浓度,而该患者体内的______产生的R也能与T结合,导致靶细胞膜上与S结合的T的数量大大减少,甚至没有T与S结合,由此可推断该种糖尿病还是一种____________病。11.(14分)现代人类在预防与诊疗传染性疾病过程中,经常使用疫苗和抗体。已知某传染性疾病的病原体为RNA病毒,该病毒表面的A蛋白为主要抗原,其疫苗生产和抗体制备的流程之一如下图:(1)过程①代表的是_____________,过程②所需的酶为__________________,其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过程⑦采用的实验技术是_________,获得的X是___________。(3)若将含有A基因的受体细胞在体外培养时,必须满足无菌无毒的环境、营养、___________、气体环境等条件,才能使细胞大量增殖,其中培养环境中的空气必须加5%的CO2,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4)对健康人进行该传染病免疫预防时,可选用图中基因工程生产的____________制成的疫苗。12.下图是探究光合作用历程中科学家恩格尔曼和鲁宾。卡门做的相关实验。请用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1)实验一的过程中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隔绝空气。若某人用另一种细菌做该实验,却发现细菌在叶绿体的受光部位分布最少,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2)实验二通过同位素标记的方法探究光合作用中释放的氧气的来源,图中X、Y物质分别为_______,A、B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的比值为______________。(3)光合作用过程中,Rubisco酶可催化C5+CO3——C3的反应。在强光条件下,当O2/CO2的值较高时,该酶还能催化C3与O2反应,经一系列变化后到线粒体中生成CO2。这种植物在光下吸收O2产生CO2的现象称为光呼吸。①光呼吸与光合作用都利用了________为原料,且光合作用在暗反应的_________阶段实现了该物质的再生。②夏季中午,小麦、水稻会出现明显的光呼吸现象,请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D【解题分析】

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按照自由组合定律,基因型为AaBb个体产生的配子类型及比例是AB:Ab:aB:ab=1:1:1:1,自交后代A_B_:A_bb:aaB_:aabb=9:3:3:1。【题目详解】A、由于子二代A_B_:aaB_:A_bb:aabb=7:3:1:1,与9:3:3:1相比,A_B_少了2,A_bb少了2,如果是Aa__的杂合子致死,则A_B_致死的个体应该是2AaBB、4AaBb,A_B_应该少6,A错误;B、如果子一代产生的某种基因型的雌配子、雄配子都致死,则后代的杂交组合是9种,而实际上子二代的杂交组合是12种,B错误;CD、由于子二代A_B_:aaB_:A_bb:aabb=7:3:1:1,与9:3:3:1相比,A_B_少了2,A_bb少了2,最可能的原因是Ab的雄配子或雌配子致死,因此不存在AAbb的纯合体,亲本蓝花植株和F2蓝花植株的基因型一定为Aabb,C错误,D正确。故选D。2、B【解题分析】

神经冲动的产生:静息时,神经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钾离子大量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受到刺激后,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钠离子内流,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兴奋部位和非兴奋部位形成电位差,产生局部电流,兴奋传导的方向与膜内电流方向一致。

2、兴奋在神经元之间需要通过突触结构进行传递,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其具体的传递过程为:兴奋以电流的形式传导到轴突末梢时,突触小泡释放递质(化学信号),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产生膜电位(电信号),从而将兴奋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题目详解】A、在生物体内,机体感受器产生的兴奋沿反射弧传导,即: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单向的,所以在传入神经上也是单向传导的,A错误;B、神经纤维静息时,膜外Na+浓度高于膜内,K+浓度膜内高于膜外,兴奋时,膜上的Na+通道开放,Na+内流,形成动作电位,此时膜外Na+浓度仍高于膜内,B正确;C、神经纤维兴奋部位与未兴奋部位之间形成了电势差,兴奋以局部电流的方式沿神经纤维传导,C错误;D、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需要消耗能量,D错误。故选B。【题目点拨】本题考查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要求考生识记神经冲动的产生过程,掌握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过程及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3、C【解题分析】

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人工合成的具有与植物激素相类似的生理作用的化学物质。赤霉素的作用是促进生长,解除休眠。生长素的作用是促进细胞生长,促进枝条生根,促进果实发育等。细胞分裂素的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和组织分化。【题目详解】A、生长素类似物可促进未受粉的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大豆收获的是种子,未授粉时胚珠不能发育成种子,所以使用生长素类似物不能补救大豆未授粉造成的减产,A错误;B、赤霉素可促进茎秆伸长,使植株增高,使用赤霉素处理玉米不能获得抗倒伏的矮壮植株,B错误;C、细胞分裂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的分裂,延缓衰老,常用于蔬菜、水果等保鲜储存,C正确;D、乙烯可促进果实的成熟,不能促进果实的形成,D错误。故选C。4、C【解题分析】

细胞的全能性是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原因是细胞包含有该物种所特有的全套遗传物质,都有发育成为完整个体所必需的全部基因。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中①为转录过程,②为翻译过程,③过程表示PER蛋白能进入细胞核,调节per基因的转录过程。【题目详解】A、根据多肽链的长短,可判断核糖体在图中移动的方向是从右向左,A正确;B、过程③体现了负反馈调节机制,B正确;C、per基因只在下丘脑SCN细胞中表达,而由于各个细胞都含有该基因,所以随着其他细胞的复制而复制,C错误;D、一条mRNA链上,可同时结合多个核糖体翻译出多个相同的肽链,D正确。故选C。5、C【解题分析】

设控制该病的基因是A、a,则正常个体的基因型为aa,占1-19%=81%。【题目详解】由题意可知,aa%=1-19%=81%,a%=0.9,A%=0.1,则AA%=0.1×0.1=1%,Aa%=2×0.1×0.9=18%。患病个体中携带者的概率是:18%÷(18%+1%)=18/19,该夫妇中妻子的基因型及概率为:1/19AA,18/19Aa,丈夫的基因型是aa,则后代正常aa的概率是18/19×1/2=9/19,则患病的概率是1-9/19=10/19。综上所述,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6、B【解题分析】

神经元是一种可兴奋细胞。可兴奋细胞的特性就是在受到刺激后能迅速发生反应。神经元的基本特性是受到刺激后会产生神经冲动并沿轴突传送出去。中央前回旁边的中央后回是躯体感觉区,用电流刺激体觉区顶部引起对侧下肢电麻样感觉;刺激体觉区底部引起唇、舌、咽电麻样感觉(图2-12A)。主要的视区在大脑皮层枕叶的后部。主要的听区在颞叶的上部。【题目详解】A、腹内在体觉区的代表区在底部,在运动区没有代表区,A错误;B、神经元、骨骼肌都是可兴奋细胞,在受刺激后能迅速产生兴奋,发生反应,B正确;C、同侧屈反射的中间神经元分泌兴奋性递质,C错误;D、神经纤维某部位处于外负内正状态时,可能处于反极化过程或复极化过程,D错误。故选B。7、D【解题分析】

(1)病原体是指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2)免疫分为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3)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性传播、静脉注射吸毒(与他人共用被感染者使用过的、未经消毒的注射工具,是一种非常重要的HIV传播途径)、母婴传播(在怀孕、生产和母乳喂养过程中,感染HIV的母亲可能会传播给胎儿及婴儿)、血液及血制品传播(输入被HIV污染的血液及其血液制品)等。【题目详解】A、HIV病毒是能够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生物,属于病原体,A错误;B、感染HIV病毒也能发生体液免疫,故艾滋病患者体内能检测到抗体,B错误;C、HIV病毒首次侵入人体后,即发生特异性免疫,也发生非特异性免疫,C错误;D、当HIV感染后,T细胞受损,人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均下降,D正确。故选D。8、A【解题分析】

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肽链→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整个过程还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题目详解】A、囊泡膜和靶膜相互识别,依靠膜表面的糖蛋白,A正确;B、囊泡膜和靶膜融合依靠细胞膜的流动性,需要消耗能量,B错误;C、高尔基体还可以产生含多种水解酶的囊泡,形成溶酶体,C错误;D、神经递质也是囊泡运输,但是神经递质不是大分子,D错误。故选A。【题目点拨】本题考查分泌蛋白的合成、分泌过程中,囊泡的形成和作用,意在考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非选择题9、一定的流动性载体蛋白葡萄糖和乳酸等于低于低于受体糖蛋白协助扩散蛋白质【解题分析】

据图分析,甲表示磷脂双分子层;乙图中葡萄糖的运输方式是协助扩散,运输方向是高浓度运输到低浓度,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乳酸的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载体和能量;图丙代表渗透作用的装置,水分的运输方向是低浓度运输到高浓度,由于两侧浓度相同,所以液面不发生变化;在图甲所示人工膜上贯穿上图乙的蛋白质①,葡萄糖可通过膜结构,右侧浓度高,左侧液面下降。【题目详解】(1)人工膜包裹的药物通过与细胞膜融合使药物被细胞吸收,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一定流动性的结构特点。(2)图乙中,葡萄糖以协助扩散形式跨膜运输,乳酸以主动运输形式跨膜运输,两者共同特点是都需要载体蛋白协助。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只能进行无氧呼吸,因此当细胞处在无氧环境时,细胞产生的能量没有变化,而协助扩散不需要能量,所以葡萄糖和乳酸的运输都不受影响。(3)在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的葡萄糖溶液和1mol/L的乳酸溶液中,溶质分子数相等,水分子数也相等,葡萄糖分子和乳酸分子都不能通过以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的半透膜,因此如果用图甲所示人工膜作为图丙中的半透膜,则液面不再变化时,左侧液面等于右侧液面。图乙中的蛋白质①是运输葡萄糖的载体,如果在图甲所示人工膜上贯穿上图乙的蛋白质①,再用作图丙的半透膜,则A侧溶液浓度下降,B侧溶液浓度上升,则水分从左侧运输到右侧,则左侧液面将低于右侧液面。如果用图乙的蛋白质②是运输乳酸的载体,再进行试验,由于缺少能量,左侧液面还是低于右侧液面。(4)分析图丁,该图是细胞膜的信息传递功能,①为信号分子,与靶细胞细胞膜上的②受体结合,从而对靶细胞的代谢进行调节;②能识别信息分子,其本质是糖蛋白。(5)K+在缬氨霉素的协助下,可从高浓度一侧通过该膜到达低浓度一侧,在这过程中K+通过该膜的方式是协助扩散,缬氨霉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题目点拨】本题主要考查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10、Na+高于大脑皮层胰岛素神经递质靶细胞对血糖的利用等浆细胞自身免疫【解题分析】

1、静息时,K+外流,造成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受刺激后,Na+内流,造成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

2、寒冷时,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促进代谢增加产热。当甲状腺激素含量过多时,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这叫做负反馈调节。

3、下丘脑中有渗透压感受器,是体温调节、水平衡调节、血糖调节的中枢,还与生物节律等的控制有关。大脑皮层是感觉中枢。

4、自身免疫病:自身免疫反应对自身的组织和器官造成了损伤并出现了症状,例如风湿性心脏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题目详解】(1)当低温刺激体表的冷觉感受器时,受刺激部位的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增加,Na+内流,使兴奋部位膜内侧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外侧。所产生的兴奋会沿传入神经传到大脑皮层形成冷觉。(2)正常人饭后,血糖浓度升高,促进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进而降低血糖。对这一过程的调节通常有两条途径,由下丘脑通过传出神经分泌神经递质来促进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是其中一条途径。(3)根据图示分析,S来自胰岛B细胞,判断其为胰岛素,它能促进靶细胞加速利用血糖等。抗体是由浆细胞合成和分泌的。由于抗体也可以与T结合,从而占据了S的结合部位,降低了靶细胞对血糖的利用,由此判断该种糖尿病是一种自身免疫病。【题目点拨】本题主要考查体温调节、血糖调节和神经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难度不大。11、逆转录限制酶识别双链DNA分子的特定核苷酸序列,并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开动物细胞融合杂交瘤细胞(适宜的)温度和pH维持培养液的pHA蛋白【解题分析】

图示为疫苗生产和抗体制备的流程,其中①表示逆转录过程;②是获取目的基因(A基因)的过程;③是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过程;④是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的过程;⑤是从小鼠皮下获取已经免疫的B细胞的过程;⑥表示B细胞的增殖和分化过程;⑦是细胞融合过程;X为杂交瘤细胞。【题目详解】(1)过程①代表的是病毒RNA逆转录产生病毒DNA的过程,过程②需要对应的限制酶将所需的目的基因从病毒DNA中剪切下来,其特点是识别双链DNA分子的特定核苷酸序列,并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开。(2)过程⑦是采用动物细胞融合技术将浆细胞和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的过程,,获得的X是同时具备抗体分泌功能和保持细胞无限增殖两种特征的杂交瘤细胞。(3)若将含有A基因的受体细胞在体外培养时,必须满足无菌无毒的环境、营养、适宜的温度和pH、气体环境等条件,才能使细胞大量增殖,为了维持培养液的pH,在培养环境中的空气必须加5%的CO2。(4)分析题图可知向小鼠皮下注射从受体细胞中提取分离的A蛋白可使小鼠产生相应的浆细胞,因此可选用图中基因工程生产的A蛋白制成的疫苗对健康人进行该传染病免疫预防。【题目点拨】本题综合考察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及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