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测试题_第1页
高二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测试题_第2页
高二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测试题_第3页
高二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测试题_第4页
高二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测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下载后可编辑高二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测试题高二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2×32=64分)

1.孔子是儒家思想的创始人,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创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思想体系。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2分]

A.克己复礼

B.宽刑薄赋

D.民贵君轻

2.下列对孔子“仁”的学说理解正确的是①主张强调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②具有古典人道主义的性质③主张以德治民④反对任何社会变革[2分]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③④

3.有一家父母得知其小孩在外偷了东西,如果他们相信荀子的理论,可能对小孩采取的态度是[2分]

A.认为孩子的本性是恶的,但只要好好教育,孩子会改正错误

B.认为孩子的本性是善的,他犯错误是一时糊涂

C.认为孩子的本性是恶的,必须严厉地惩罚他,使他害怕,以防再犯

D.认为孩子犯错本性造成,而是环境不好,应择善而居

4.下列哪一事件为“百家争鸣”局面结束的标志[2分]

A.秦统一六国

B.焚书坑儒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佛教传入

5.为中国传统文化体系奠定基础的是[2分]

A.孔子创立儒学

B.“百家争鸣”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理学的出现

6.在战国时期显赫一时的法家后来衰败下去,主要是因为法家的理论[2分]

A.不利于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B.不利于缓和社会矛盾

C.没有反映地主阶段的利益

D.不借鉴古代统治方式

7.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的下列言论中哪一项不利于新兴地主阶级的发展。[2分]

A.“道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

B.“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

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D.“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8.秦始皇“焚书坑儒”摧残了先秦文化,钳制了思想。他的这一作为主要是针对[2分]

A.儒学的独尊地位

B.主张分封的思想

C.妄议朝政的儒生

D.企图判乱的六国旧贵族

9.儒家学说到汉代被注入新的血液,是指[2分]

A.提出了“人定胜天”观点

B.取得了独尊地位

C.提出了“大一统”主张

D.吸收了道教思想

10.汉武帝之所以采纳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是因为①儒家理论有助于维护政治统一②儒家思想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③儒家理论使皇权得以神化[2分]

A.①②

B.②③

D.①②③

11.从“焚书坑儒”到“独尊儒术”的变化,反映了秦汉时期:[2分]

A.封建制度建立并日趋完善

B.儒法两派之争已有分晓

C.“仁政”最终取代“法治”

D.封建统治思想日趋成熟

12.被董仲舒发挥了的儒学的大一统思想,能被汉武帝采纳,实际上是因为它吸收了下列哪位思想家的思想[2分]

A.孔子的思想

B.荀子的思想

C.韩非子的思想

D.墨子的思想

13.理学对儒学的发展表现在[2分]

A.重视个人的道德素养

B.探讨宇宙自然的规律

C.认识道德价值的内涵

D.研究儒家学说的经典

14.无论“焚书坑儒”,还是“罢黜百家,表章‘六经’”,其本质都是[2分]

A.为加强中央集权制造舆论

B.剔除不适应当时社会需要的思想

C.为削弱诸侯(王国)势力提供理论依据

D.加强对人民的思想控制

15.关于“罢黜百家,表章‘六经’”与“大一统”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2分]

A.思想上的统一巩固政治上的统一

B.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

C.政治上的统一确保思想上的统一

D.适应中央集权的需要

16.从春秋战国时期到汉代,中国思想界逐渐由“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其所反映的根本性问题是[2分]

A.中国思想文化出现倒退

B.中国由分裂走向统一

C.商品经济发展受到限制

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加强

17.宋代理学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由此导致的社会行为现象是()[2分]

A.知识分子埋头科举不问政事

B.封建的伦理道德行为规范形成

C.早期民主启蒙思想在潜滋暗长

D.农民起义受到社会的广泛谴责

18.下列关于宋明理学的评述,正确的是()①理学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的②南宋的朱熹是理学发展的集大成者③王阳明创立“心学”使理学由客观唯心主义向主观唯心主义演变④理学和心学成为明清两代的官方哲学[2分]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19.儒家思想开始受到近代社会思潮的批判,始于()[2分]

A.明朝后期

B.鸦片战争时期

C.维新运动时

D.新文化运动时期

20.下列所提到的历史现象或事件中,李贽应该会持反对意见的是[2分]

A.花木兰替父从军

B.梁祝化蝶相随

C.商鞅变法

D.神化孔子和儒家思想

21.明清之际,出现了一些早期民主启蒙思想家,他们思想的共同特点是[2分]

A.以“异端”自居

B.具有朴素的唯物思想

C.主张发展商品经济

D.批判君主专制制度

22.明末清初,顾炎武强调做学问要“经世致用”,这主要是基于()[2分]

A.八股取士使得知识分子不讲求解决实际问题的学问

B.清朝大兴文字狱使知识分子不敢过问政事

C.君主专制日益强盛

D.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需要

23.明末清初产生民主思想的根本原因是[2分]

A.抗清斗争的高涨

B.对文字狱的抗争

C.西方民主思想的传入

D.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封建制度的日益腐朽

24.韩非子主张实行君主专制,黄宗羲抨击君主专制,依据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正确的评价是[2分]

A.都是进步思想

B.前者反动后者进步

C.都具有民主色彩

D.都有利于专制主义统治

25.今天我党大力倡导“以德治国”,对此,我们可以继承发扬儒家学说中的[2分]

A.“和为贵”和“仁”的思想

B.农本思想

C.有教无类思想

D.民为贵,君为轻思想

26.我国古代天文学的成就突出,主要是因为[2分]

A.农业发展的需要

B.手工业发展的需要

C.我国古代人民的聪明才智

D.是在封建迷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27.《齐民要术•序》中说到:“舍本逐末,贤者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此段话表明[2分]

A.目的是发展商品经济

B.反映出重农抑商的思想

C.告诫统治者应舍本逐末

D.《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

28.与贾思勰的《齐民要术》相比,徐光启的《农政全书》最能体现首开风气的一点是[2分]

A.介绍并传播西方农学知识

B.我国古代农业的百科全书

C.被译为多种外文影响广泛

D.提出了有价值的农学理论

29.《齐民要术》与《农政全书》[2分]

A.都记载了少数民族的畜牧业生活;

B.都介绍了西方先进的水利技术

C.都对传统农学进行了总结

D.都形成了完整的农学体系

30.传统中医学的成就主要是下列哪三项①经络学说②四诊法③吃药输液法④针灸疗法。[2分]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31.下列关于四大发明的评述,正确的是:[2分]

A.造纸术发明于东汉;

B.现存最早有明确时间记载的印刷作品是唐朝的《金刚经》;

C.雕版印刷术省时省物,效率很高;

D.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属于木活字。

32.2022年是伟大的航海家郑和首次下西洋600周年,下图是他当时下西洋时的雄伟壮阔的情景。他之所以能完成这样的壮举,离不开下面哪些条件①明朝初年中国国力强盛②庞大而坚固的海船③有罗盘针辨方向④有牵星术辨位置[2分]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二、材料分析题:(共27分)

3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韩非子•有度》载:“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朝夕,指东西方向)《鬼谷子•谋》称:“郑(国)人之取玉也,载司南之车,为其不惑也。”(惑,指迷失方向)材料二:据《萍洲可谈》载,北宋时有人在广州看到“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材料三:马克思在《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中说:“——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材料四:鲁迅在《电的利弊》中说:“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拿来当饭吃。”回答:(1)材料说明司南至迟发明于何时?司南和指南针在哪些方面发挥了辨别方向的功能(4分)(2)应如何理解材料三的内容?(3分)(3)材料四中鲁迅揭露了当时中国社会的什么问题?(3分)(4)指南针在近代西欧和中国的不同用途说明了什么?(2分)[13分]

34.阅读材料材料一战国后期,诸子已开始尝试以自己的学说统一思想。……《吕氏春秋•不二》篇宣称:“听众人议以治国,国危无日矣。”“故一则治,异则乱。一则安,异则危。”思想大一统被提到了十分醒目的位置。——摘自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材料二(李斯上秦,建议秦始皇采取强硬措施)“非秦纪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架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也,医乐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从而造成了中国文化史上的一次空前浩劫。战国时代蓬蓬勃勃的自由学术空气被窒息,广袤的思想原野上,万马齐喑。——摘自张贷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材料三“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古之王者明于此,是故南面而治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立大学以教于国,设庠序以化于邑,渐民以仁,摩民以谊,节民以礼,故其刑罚轻而禁不犯者,教化行而习俗美也。”——引自《汉书•董仲舒传》回答:(1)三则材料反映了当时思想界怎样的发展趋势?原因何在?(3分)(2)材料表明,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自战国到西汉先后进行了哪些努力?如何评价?(6分)(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