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最新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单元达标检测试题及答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达标测试卷
时间:12分钟满分:150分
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高邈(miao)酝酿(niang)竦峙(zhi)黄晕(yun)
B.皤形(zhuI)森雪(b6)血转(wan)唱而(he)
C.吝番(se)发善(ji)弹心(chan)莅临(wei)
D.挑摸(fu)花看(bao)赤沥(xI)屋箱(yan)
2.下列词语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哄托陶冶束手无策呼朋引伴
B.潦亮窠巢花枝招展抖擞精神
C.和谐荟萃名副其实咄咄逼人
D.水藻朦胧繁花嫩叶迫不急待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他犹豫了许久,终于鼓足勇气向老师承认了错误。
B.“一年之计在于春”,十几岁的,年纪,正是人生的,春
天,不要辜负大家的,期望,行动起来,播种梦想吧!
C.朱自清宁可饿死也不领美援面粉,彰显了中华民族“贫贱
不能移”的,气节。
D.他对自己已取得的,那些成就总是津津有味。
1
4.“读书的,时候要随处存疑。”该句放入下面语段中最恰
当的,一处是()(3分)
(A)我们读书,是要借了书本上的,记载寻出一条求知的,路,
并不是要请书本来管束我们的,思想。(B)换句话说,要随处用自己
的,思想去批评它。(C)我们只要敢于批评,就可分析出它的,哪一
句话是对的,,哪一句话是错的,,哪一句话是可以留待商量的,。
(D)这些意思可以写在书上,或者写在笔记本上。
5.根据语境,续写两个分句,使之构成一个语意相关的,排比句。
(4分)
美是游荡在蓝天上的,几缕白云,美是依偎在山冈上的,几点残
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
6.阅读《朝花夕拾》中的,两个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8
分)
【甲】他眼睛还是那样,然而奇怪,只这几年,头上却有了白发
了,但也许本来就有,我先前没有留心到。他穿着很旧的,布马褂,
破布鞋,显得很寒素。谈起自己的,经历来,他说他后来没有了学费,
不能再留学,便回来了。
【乙】“我的,讲义,你能抄下来么?”他问。“可以抄
一点。”“拿来我看!"我交出所抄的,讲义去,他收下了,第
二三天便还我,并且说,此后每一星期要送给他看一回。我拿下来打
开看时,很吃了一惊,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
(1)【甲】文中的,“他”是;【乙】文中的,
“他”是o(4分)
(2)【甲】【乙】两文中的,人物经历不同,作者对他们的,情
感态度也有所不同。请选择其中一个人物,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作者对“他”的,情感。(4分)
7.综合性学习。(6分)
学校决定以“书香满校园,共享读书乐”为主题开展一次读
书活动。请你随我们到下列站点参加活动。
2
(1)请收集一个“名人读书故事”,并简述故事情节。(2
分)
(2)假若你的,妈妈平时反对你阅读课外书籍,请你写几句话劝
说你妈妈。(不超过100字)(2分)
(3)请写一句关于读书的,名言作为自己的,座右铭。(2分)
如: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分)
(一)8.古诗文积累填空。(共10分,每空1分)
(1),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
净沙•秋思》)
(2),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
下》)
(3)东临碣石,o(曹操《观沧
海》)
(4),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
王昌龄士迁龙标遥有此寄》)
(5)客路青山外,o(王湾《次北
固山下》)
(6),影入平羌江水流。(李白《峨眉山
月歌》)
(7)《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运用拟人手法表达对朋友
深切关心的,诗句是:,
(8)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写自己思念故乡的,句子是:
?O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15分)
咏雪
3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日:
“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
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弈女,左将
军王凝之妻也。
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⑵俄而雪骤()
⑶公欣然曰()
(4)撒盐空中差可拟()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撒盐空中差可拟。
(2)未若柳絮因风起。
1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3分)
A.文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营造
了和谐、温暖、其乐融融的,家庭氛围。
B.谢太傅对兄女的,答案更满意。
C.“公大笑”中的,“笑”有讽刺兄子胡儿“撒盐空
中差可拟”不恰当的,意味。
D.“柳絮”一喻给人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正如英国诗人
雪莱的,“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有深刻的,意蕴。
12.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说说文末为什么要强调谢道镉的,身
份。(4分)
链接材料:咏絮当年,娴花映水初惊艳;清心何处,山月当空雪
照明。
注:谢道银小时候有“未若柳絮因风起”句,被叔父谢安赞
赏,成为名句。
三、现代文阅读(40分)
4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20分)
报秋
宗璞
①似乎刚过完了春节,什么都还来不及干呢,已是长夏天气,让
人懒洋洋的,像只猫。一家人夏衣尚未打点好,猛然却见玉簪花那雪
白的,圆鼓鼓的,棒槌,从拥挤着的,宽大的,绿叶中探出头来。我
先是一惊,随即怅然。这花一开,没几天便是立秋。以后便是处暑便
是秋分便是寒露,过了霜降,便立冬了。真真的,怎么得了!
②一朵花苞钻出来,一个柄上的,好几朵都跟上。花苞很有精神,
越长越长,成为玉簪模样。开放都在晚间,一朵能持续开一昼夜。六
片清雅修长的,花瓣围着花蕊,当中的,一株顶着一点嫩黄,颤颤地
望着自己雪白的,小窝。
③这花的,生命力极强,随便种种,总会活的,。不挑地方,不
拣土壤,而且特别喜欢背阴处,把阳光让给别人,很是谦让。据说花
瓣可以入药。还有人来讨那叶子,要捣烂了治脚气。我说它是生活上
向下比,工作上向上比,算是一种玉簪花精神罢。
④我喜欢花,却没有侍弄花的,闲情。因有自知之明,不敢邀名
花居留,只有时要点草花种种。有一种太阳花又名死不了,开时五彩
缤纷,杂在草间很好看。种了几次,都不成功。“连死不了都种死
了。"我常这样自嘲。
⑤玉簪花却不同,从不要人照料,只管自己蓬勃生长。往后院月
洞门小径的,两旁,随便移栽了几个嫩芽,次年便有绿叶白花,点缀
着夏末秋初的,景致。我的,房门外有一小块地,原有两行花,现已
形成一片,绿油油的,,完全遮住了地面。在晨光熹微或暮色朦胧中,
一柄柄白花擎起,隐约如绿波上的,白帆,不知驶向何方。有些植物
的,繁茂枝叶中,会藏着一些小活物,吓人一跳。玉簪花下却总是干
净的,。可能因气味的,缘故,不容虫为近身。
⑥花开有十几朵,满院便飘着芳香。不是丁香的,幽香,不是桂
花的,甜香,也不是荷花的,那种清香。它的,香比较强,似乎有点
醒脑的,作用。采几朵放在养石子的,水盆中,房间里便也飘散着香
气,让人减少几分懒洋洋,让人心里警惕着:秋来了。
5
⑦秋是收获的,季节,我却两手空空。一年,两年过去了,总是
在不安和焦虑中。怪谁呢,很难回答。
⑧久居异乡的,兄长,业余喜好诗词。前天寄来南宋词人朱敦儒
的,那首《西江月》:日日深杯酒满,朝朝小圃花开,自歌自舞自开
怀,无拘无束无碍。青史几番春梦,红尘多少奇才,不须计较与安排,
领取而今现在。
⑨我把“领取而今现在”一句反复吟诵,觉得这是一种悠然
自得的,境界。其实不必深杯酒满,不必小圃花开,只在心中领取,
使得逍遥。
⑩领取自己那一份,也有品味、把玩、获得的,意思。那么,领
取秋,领取冬,领取四季,领取生活罢。
⑪那第一朵出现已一周,凋谢了。可是别的,会一朵一朵再接上
来。圆鼓鼓的,花苞,盛开了的,花朵,由一个个柄擎着,在绿波上
漂浮。
13.本文是作者见报秋,生发感慨而写的,一
篇抒情散文。(2分)
14.作者在第①自然段中写看到玉簪花开,“先是一惊,随即
怅然”。作者吃惊是因为,联系全
文,作者怅然是因为
o(每空不超过10
个字)(4分)
15.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三项是()(4
分)
A.玉簪花的,芳香似乎有点醒脑的,作用,可以提醒人们秋的,
到来,让人们减少一些惰性。
B.本文的,主旨主要是赞美那种“生活上向下比,工作上向上
比”的,玉簪花精神。
C.作者对“领取而今现在"一句的,吟诵让人体味到一种悠
然自得、淡然面对现实的,人生态度。
6
D.“领取自己那一份”,是劝慰人们要及时把握自己应得的,
那一份,而不要有非分之想。
E.作者借助比较的,手法,巧妙地写出了玉簪花所散发出的,与
其他几种花不同的,芳香。
F.作者把玉簪花的,绿叶描写为“绿波”,使人联想到生活
的,长河,有广阔的,空间感和深邃的,时间感。
16.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6分)
(1)当中的,一株顶着一点嫩黄,颤颤地望着自己雪白的,小窝。
(2)在晨光熹微或暮色朦胧中,一柄柄白花擎起,隐约如绿波上
的,白帆,不知驶向何方。
17.第⑥自然段画波浪线的,句子采用了什么写法?其用意是
什么?(4分)
(二)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8-21题。(20分)
【材料一】文字记载表明,我国在三千多年前已经开始栽培茶
树。商朝以前,茶因珍贵而被当作祭品。商朝以后,茶发展成为贡品。
春秋时期人们用茶树鲜叶做菜。西汉时期茶已成为当时的,一种重要
商品。进入唐代以后,饮茶渐成风气,并形成了中国的,茶文化。因
为茶有着生津止渴、清心提神、清热解毒的,养生及药用价值,再加
上中国茶文化的,独特魅力,中国茶很早就在世界得以广泛传播。日
本、朝鲜、蒙古、伊朗、土耳其等亚洲国家“茶”的,读音均来
自中国,这就是很好的,证明。
中国茶向世界的,传播依托了多种方式:唐朝时,日本派出大批
人员渡海前来学习中国文化,茶树的,种植和饮茶的,方法也由此传
到日本。公元1618年,明万历皇帝派出公使将茶作为贵重的,外交
礼品,馈赠给俄国沙皇。茶还作为重要的,商品被输送到多个国家。
兴于唐宋盛于明清的,茶马古道就是一条以马帮运输茶、盐等物资的,
国际商贸通道,这条商路一直延伸到了西非红海海岸。十七世纪,航
海业发达的,一些欧洲国家,开始大量地从中国贩运茶叶至欧洲各国。
7
I朝鲜I日本欧洲各国美洲和大洋洲
海路公元公元公元公元
II四世九世十七十八,-------
I传播I纪果纪世纪世纪遍布
公元"全世界
陆路公元
II七世十八
I传播I纪世纪初
中亚、西亚俄国
中国茶传播示意图
【材料二】中国茶文化具有高雅的,艺术性,其中茶道艺术还
蕴含着中华传统礼仪。唐代陆羽在他撰写的,《茶经》中创制了茶道
二十四器,标志着唐人饮茶已开始注重品饮艺术。现代中国的,茶道
艺术更为典雅精致,包括洗茶、冲泡、封壶、分壶、奉茶、闻香、品
茗等一整套程序。其中奉茶环节,首敬在座长者,充分体现了中国
“尊老敬上”的,传统。
中国茶文化推动了更多的,国家和地区引进饮茶风俗,引入茶文
化。法国大文豪巴尔扎克曾盛赞饮茶能体现文人的,高雅,并经常在
家举办茶会,以茶会友。英国查理二世的,王后凯瑟琳认为饮茶比饮
酒更加文明,在她饮茶嗜好的,影响下,王室贵族也逐渐形成了饮茶
风尚。
【材料三】“一带一路”是新时期我国政府提出的,重大
构想,而茶将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沿线各国通过各类茶事活动,以
茶为媒,化解隔阂,进行贸易交流,实现共同发展。2015年,中国
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茶叶8.2万吨,同比增长15.2%o
随着“一带一路”构想的,推进,中国茶文化将发挥更大的,价
值。
在茶迎来新的,发展机遇的,同时,我们也必须要面对一些不容
回避的,问题。虽然现在我国茶叶输出量位居世界第一,但人均消费
量仅为世界第六,30岁以下的,消费群体往往首选碳酸饮料、咖啡、
果汁等时尚饮品。
18.根据以上三则材料,请你简要概括中国茶及茶文化的,重要价
值。(6分)
8
19.阅读【材料一】,请简要说明中国茶传播至荷兰和日本的,情
况。(4分)
(1)中国茶传播到荷兰的,时间和方式:
(2)中国茶传播到日本的,时间和方式:
20.中国茶在世界得以广泛传播的,依据是什么?(4分)
21.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针对【材料三】提到的,问题,请你
提炼出“吴裕泰”解决这类问题的,经验。(6分)
链接材料:具有120余年历史的,茶业老字号“吴裕泰”
在进一步传承和弘扬中国茶文化上做出了积极的,尝试。北京裕泰东
方前门店推出茶生活体验馆,消费者能够在抹茶体验区,亲身体验制
作抹茶的,过程,品尝自己制作的,传统抹茶;在茶点体验区,可以
品尝到包括抹茶、焙茶等口味的,拿铁和布丁。“吴裕泰”还推
出了花茶冰淇淋、茉香奶茶等新产品,这些产品深受青年消费者的,
喜爱。
四、作文(55分)
22.以下两题选做一题。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诗歌除外,文体不限;
③不少于500字;④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
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⑤不得抄袭。
(1)从记事开始,我们已经走过了十几个年头的,路程,感受过
十几度春花秋月。这其中有春花般美丽的,记忆,也有刻骨铭心的,
难忘经历,它们装点着我们的,生活,成为我们生命中最值得珍惜的,
阳光。
请以《珍惜》为题,写一篇作文。
(2)阅读下面的,材料,任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由蝌蚪到青蛙,褪掉尾巴,才能长大。
从蝌蚪到青蛙,可能转身并不需要华丽,但一定需要彻底。
9
即使能生活在岸上,也不要永远留在岸上;即使能生活在水里,
也不要永远留在水里。
冬天来了,它也需要蜷伏一个冬季;但春天来了,它一定会发出
自己的,声音。
第一单元达标测试卷
一、1.A点拨:B.“薄”应读“bdo”;C.
“莅”应读“1i”;D.“抚”应读“fd”o
2.C点拨:A.“哄托”应为“烘托”;B.”潦
亮”应为“嚓亮”;D.“迫不急待”应为“迫不及
待”。
3.D点拨:津津有味:兴趣浓厚的,样子,指吃得很有味道
或很有兴趣。用在此处不恰当。
4.B点拨:注意文本内在的,逻辑联系。
5.示例:美是回荡在密林中的,几声鸟鸣美是跳跃在海面上的,
一抹斜阳
6.(1)范爱农藤野先生
(2)示例一:范爱农:作者在文中追叙了在日本留学和回国后与
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描述了范爱农在革命前不满社会黑暗,
追求革命,辛亥革命后又备受打击迫害的,遭遇。作者对这位正直倔
强的,爱国者充满同情和悼念。
示例二藤野先生:藤野先生对事认真负责、严格要求,热情恳切,
治学严谨,生活朴素,对弱国学生没有民族偏见,对鲁迅更是充满关
怀,常常给予他鼓励。作者对藤野先生充满感激和怀念之情。
7.(1)示例:韦编三绝:孔丘第一遍读《周易》,基本上了解了
它的,内容。不久又读第二遍,掌握了它的,要点。接着,他又读第
三遍,对其中的,精神、实质有了透彻的,理解。这样读来读去把穿
连竹简的,牛皮带子也给磨断了好几次,不得不多次换上新的,再使
用。(囊萤映雪、凿壁偷光、悬梁刺股等故事也可,“鲁迅嚼辣椒
驱寒”“董仲舒三年不窥园”等故事也可)
10
(2)示例:妈妈,您一直担心我读课外书籍浪费时间,会影响我
的,学习,我记得杜甫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多
读书可以增长我们的,知识,对写作有很大帮助。今后您还是让我多
读点课外书籍吧。
(3)示例:书到用时方恨少。少年不知勤学苦,老来方悔读书
迟。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二、(-)8.(1)夕阳西下⑵海日生残夜⑶以观沧
海
(4)杨花落尽子规啼(5)行舟绿水前
(6)峨眉山月半轮秋(7)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8)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9.(1)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
(2)急。(3)高兴的,样子。(4)相比。
10.(1)在空中撒盐大体可以相比。
(2)不如比作柳絮乘风飞舞。
11.C点拨:公的,大笑是善意的,,不是“讽刺”,
此文表现的,是和谐快乐的,家庭气氛。
12.强调谢道福的,身份是一个暗示,表明作者对谢道镉才华的,
赞赏与肯定。
三、(—)13.玉簪花
14.没几天便是立秋收获的,季节却两手空空点拨:第一问
很简单,第二问要注意题目中“联系全文”,从后文找到“秋
是收获的,季节,我却是两手空空”一句,加以概括即可。
15.BDF点拨: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要点和中心思想的,分
析归纳,对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概括以及对文章表达技巧的,
鉴赏。本题中,B项讲本文的,主旨主要是赞美玉簪花精神,有一定
迷惑性。作者在文中讲玉簪花精神只是顺便提及,并不是本文的,主
11
旨,把主旨说成主要是赞美玉簪花精神就更无根据了,因此B是错误
项。D项“劝慰人们要及时把握自己应得的,那一份”,意思不
错,但“不要有非分之想”则说得过了,根据不足。因此D是错
误项。F项讲“绿波”能使人联想到生活的,长河,多少还有可
能性,而“有广阔的,空间感和深邃的,时间感”则夸大过分,
有牵强附会之嫌,缺乏根据,因此F是错误项。
16.(1)这句话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地写出了玉簪花开
放时美艳娇羞的,情态,表达了作者对玉簪花的,喜爱之情。
(2)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白色玉簪
花在绿叶衬托下好似白帆荡漾的,情态,突出作者对玉簪花积极乐观
生活态度的,赞美。
17.对比。写出了玉簪花香气的,与众不同,突出玉簪花的,香气
有让人警醒的,作用。
(二)18.示例:养生及药用价值;高雅的,艺术价值与蕴含的,
中华传统礼仪价值;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共同发展的,时
代价值。
19.(1)公元十七世纪,从海路被贩运到荷兰。
(2)公元九世纪,被派遣到中国学习文化的,遣唐使带回日本。
20.因为茶有着生津止渴、清心提神、清热解毒的,养生及药用价
值,中国茶文化有着独特魅力。
21.示例:设置茶生活体验馆,让消费者体验、制作、品尝抹茶;
推出茶类新产品,满足青年消费者的,需要。
点拨:本题考查依据材料内容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三表
现出“30岁以下的,消费群体”对中国茶的,忽视,仔细阅读所
给的,链接材料,可以归纳出茶业老字号“吴裕泰”的,解决方
法,即:“亲身体验制作抹茶的,过程,品尝自己制作的,传统抹
茶”;“推出了花茶冰淇淋、茉香奶茶等新产品,这些产品深受
青年消费者的,喜爱”。
四、22.思路点拨:(1)“珍惜”就是珍视、爱惜,这是人
类抽象的,情感,写作的,关键在于要把抽象的,情感表现具体。我
12
们不妨做以下推论:珍惜什么?怎样珍惜?珍惜的,结果怎样?经过
这番推论,可以帮助我们迅速确定写作内容,从而有效避免跑题或偏
题。
(2)写作前需读懂材料,全面把握材料的,中心内涵。从“由
蝌蚪到青蛙,褪掉尾巴,才能长大”可以归纳出“不断自我改正,
才能进步”。从“转身”归纳出“改变”:勇于改变自己,
不断实践,努力进取。从“即使能生活在岸上,也不要永远留在岸
上;即使能生活在水里,也不要永远留在水里”可以归纳出“创
造新的,天地,迎接挑战”。从“冬天来了,它也需要蜷伏一个
冬季;但春天来了,它一定会发出自己的,声音”可以归纳出
“成功属于有准备的,人”。
例文略。
第二单元达标测试卷
时间:12分钟满分:150分
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0分)
1.下列加点字词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侍弄(shi)瘫痪(tdn)熬夜(ao)沉寂(ji)
B.粼粼(1In)诀别(ju6)姊妹(Z1)高洁(ji6)
C.霎时(ch4)匿笑(ni)沐浴(mu)脸颊(xid)
D.锤打(chu1)菌药(hdndan)徘徊(hu1)絮叨
(xu)
2.下列词语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3分)
A.暴怒淡雅捶打憔悴心绪
B,折散嫩芽蹲下分岐荫蔽
C.信服诀别央求并蒂嗅到
D.祷告流转花瓣哽咽仿膳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13
A.你的,数学基础好,参加数学竞赛,我喜欢物理,参加物理竞
赛,咱们各得其所。
B.冬去春来,夏隐秋至,一年四季,变化无常。
C.小张今天下午收到了期盼已久的,足球票,真叫他喜出望外。
D.每当我看电视的,时候妈妈就会坐在我身旁,让我少看点电视,
多看看书,絮絮叨叨个没完。
4.将下列句子依次填入文段的,横线上,正确的,顺序是
()(3分)
时间飞了,;皱纹深了,;
泪水干了,;太阳落了,—O
①每一个泪痕生动起来②梦的,脚印留了下来
③月亮的,笑容浮现出来④躺在里面的,故事丰盈起来
A.②④①③B.①②③④
C.④③②①D,③④①②
5.请在横线上补写句子,使之与前后的,语句构成语意连贯的,
排比句。(4分)
亲情是一股涓涓的,细流,给心灵带来甜甜的,滋养;亲情是一
缕轻柔的,阳光,让冰冻的,心灵无声融解;
0亲情是雨,带走烦躁,留下清凉;亲情
是风,吹走忧虑,留下高兴;,
6.名著阅读。(8分)
(1)读了《朝花夕拾》,我们了解到鲁迅小时候最喜欢在
一(地点)玩耍,在迎神赛会上他最喜欢看的,是
(人物)。童年时的,鲁迅有两个爱好,一是
,二是描绣像。他的,第一本个人专属图书是
14
,他曾经渴慕、最终得到并引发了他更大的,收集图
书兴趣的,图书是o(5分)
(2)这部作品中的,人物你最喜欢谁?请说明理由。(3分)
7.综合性学习。(6分)
爱是一种博大而深厚的,情怀,生活的,每一时刻、每一空间都
有爱的,存在。为疲惫的,父亲捧上一杯热茶,为风雨中的,清洁工
递上一把雨伞,为偏远山区的,儿童献上一份爱心……,而尊老爱
老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重阳节到来之际,某班将组织开展
“孝亲敬老”主题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活动设计】请你仿照示例为本次活动拟写两个活动形式。
(2分)
示例:“孝亲敬老”社区行
①②
(2)【交流表达】李奶奶是孤寡老人,同学们经常去帮助她。最
近李奶奶生病了,同学们自愿捐款,买了营养品前去探望。如果你是
班长,见到李奶奶你会怎么说?(4分)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分)
(一)8.古诗文积累填空。(共10分,每空1分)
(1),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
南逢李龟年》)
(2)夜发清溪向三峡,(李白《峨
眉山月歌》)
(3)树木丛生,o(曹操《观沧海》)
(4),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
下》)
(5),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
沙•布思》)
15
(6)强欲登高去,o(岑参《行军九日思长
安故园》)
(7)《〈论语〉十二章》中反复强调复习的,重要性的,句子是:
(8)《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融情入景,含有飘零之感、
离别之恨的,诗句是:,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15分)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
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日:“待
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日:“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
去。”元方日:“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
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9.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4分)
(1)期日中(2)相委而去
(3)尊君在不(4)元方入门不顾
10.翻译句子。(4分)
(1)待君久不至,已去。
(2)友人惭,下车引之。
11.这则故事写了陈太丘、友人和陈元方三个人的,活动,重点写
的,是哪两个人的,活动?这两个人各有什么特点?(3分)
12.读下面的,材料,说说两文表现的,共同主题是什么。读后你
最大的,感受是什么?(4分)
链接材料:魏文侯与虞人①期猎。是日,饮酒乐,天雨。文侯
将出,左右日:“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②?”文侯
16
日:“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乃往,身自
罢之。(司马光《资治通鉴•魏文侯书》)
【注释】①虞(yu)人:侍卫。②焉之:到哪里。
三、现代文阅读(40分)
(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3-17题。(20分)
单车岁月
①那辆失去主人擦拭照拂的,永久牌单车,也日渐失去了往昔的,
锂亮光泽,被搁停在锈迹斑斑的,岁月一隅。
②我的,单车情结,大概是受了父亲的,影响。改革开放不久,
父亲就成了我们村第一个拥有单车的,人,当年他凭着外汇券(身在
台湾的,爷爷所寄)从武汉购买并亲自骑回一辆上海产的,永久牌单
车,霎时点亮了灰暗的,乡村。
③村人用惊羡的,目光看着那辆每天被父亲擦得通明锂亮的,单
车,父亲荣耀得就像一个凯旋的,将军。那时人们出村大多徒步,蜿
蜒小路洒满汗水,少有人能像父亲那样双轮滚滚,铃铛悠悠,来去如
风。
④那辆单车是我们全家的,骄傲,父亲对它珍爱如命,偶有村民
来借,父亲掏出车钥匙后总是千叮咛万嘱咐,车被借走后,父亲就跟
丢了魂似的,。那辆单车也是我们全家的,福星,过年过节走亲戚它
就成了绝对的,功臣,父亲骑着它把母亲、妹妹、弟弟和我,往返辗
转地载到大山里的,姥姥家。山路崎岖不平,坎坎坷坷,父亲的,单
车如同摇篮,坐在单车后座上的,我昏昏欲睡,沿路看到的,河流与
村庄如同一场梦。
⑤我第一次学骑单车骑的,就是父亲的,永久牌单车。那时感觉
车座比我的,头还要高,现在我都不能想象当时是怎样驾驭它的,,
那种双手紧抓龙头、右脚斜穿过黑色大三角架吃力蹬车的,姿势,跟
舞台上的,滑稽小丑无二。学骑之初,父亲为了避免我摔毁单车,天
才般地在后座上横绑了一根粗木棍,摔倒后单车才免于噩运。
⑥刚刚学会骑单车的,那阵子,车瘾大得出奇,村头的,水泥禾
场就成了我们放学后的,练车场。多少个风霜雨雪的,日子,水泥禾
17
场上,我和小伙伴们斜扭腰肢、猛蹬踏板,踩着单车兜圈追逐的,欢
乐身影,成了村里一道鲜活特异的,风景。疯踩踏板,车轮飞转,耳
畔风声呼呼,大树房屋极速飞旋,蓝天白云美得像首诗……渐渐地,
我们的,心不愿再囿于禾场了。
⑦我头一回右脚跨过三角架坐上车座的,时候都已经11岁了,
那辆已经衰老得不成形状的,“永久”,在我上下起优的,蹬踏
中歪歪斜斜地朝向那个季节的,黄昏行进。那一天,我一鼓作气骑了
很远,第一次尝到了一个人在路上的,兴奋感觉,也第一次模糊地意
识到了远方这样一个让人激动的,概念。我骑了很远很远,渠道边的,
田度骑完了,池塘边的,碎石子路骑完了,栅栏沿途的,泥路骑完
了……我在一个长年枯竭的,小河边停了下来,悠然地回望夜色下
的,村庄,天黑如锅底,连父亲也看不到,但是一点恐惧都没有,一
点孤独都没有。
⑧我倔强地推着单车原路返回,那晚的,星星特别明亮,几乎是
我这一生看到过的,最明亮的,一回。
⑨我开始到镇上读书,七八公里,一周一来回,单车是唯一的,
交通工具,也是展示本领的,道具。在女孩子面前双手脱把;把双脚
搁到龙头上;或者把屁股坐到后座上去,像只大蛤蟆;或者在脱把的,
时候,撮着嘴巴悠闲地吹口哨,吹《其实你不懂我的,心》《月亮代
表我的,心》《花心》……来回的,路上,我们还是像以前一样骑
着单车。
⑩岁月轮转,回望旧时月色,那时我们的,心清澈如水,没有混
浊不堪的,世俗。我们经常骑车滞留在路过的,仙鹤桥上,各自把单
车往桥栏杆上一靠,就凭栏观看河岸戴着斗笠专心垂钓的,人们,那
种悠然,那种心安理得,令人心生无限神往。也许半天并没有鱼儿咬
钩,也许一个下午钓不到几条小鱼,但他们依然握着鱼竿,不急不躁,
静心垂钓。我常常会被垂钓人的,那种坦然感染,我感觉到他们钓的,
其实就是一种心平气和。
⑪到县城上高中后我开始住读,少有机会骑单车;父亲罹患心脏
病以后,不敢骑也骑不动单车了。那辆失去主人擦拭照拂的,永久牌
单车,也日渐失去了往昔的,程亮光泽,被搁停在锈迹斑斑的,岁月
一隅。
18
(毛本栋《人民周刊》2017年第11期)
13.岁月轮转,那辆日渐失去了往昔锂亮光泽的,永久牌单车曾经
发挥了怎样的,作用?(4分)
14.理解下列加点词的,语境义。(4分)
(1)霎时点亮了灰暗的,乡村。
(2)被搁停在锈迹斑斑的,岁月一隅。
15.试对“摇篮”作简要赏析。(4分)
(1)山路崎岖不平,坎坎坷坷,父亲的,单车如同摇篮,坐在
单车后座上的,我昏昏欲睡,沿路看到的,河流与村庄如同一场梦。
(2)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
里,他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老舍《济南的,冬天》)
16.请简要说说作者在本文中寄寓了哪些情感。(4分)
17.明亮而寂静的,夜晚,“我”和杜小康都觉得自己“突
然地长大了,坚强了"。在人生的,旅途上,每个人都要长大。根
据下面两段话,用简练的,语言分别说说什么是“长大”。(4
分)
【甲】那一天,我一鼓作气骑了很远,第一次尝到了一个人在路
上的,兴奋感觉,也第一次模糊地意识到了远方这样一个让人激动的,
概念……悠然地回望夜色下的,村庄,天黑如锅底,连父亲也看不
到,但是一点恐惧都没有,一点孤独都没有。我倔强地推着单车原路
返回,那晚的,星星特别明亮,几乎是我这一生看到过的,最明亮的,
一回。
【乙】雨后天晴,天空比任何一个夜晚都要明亮。杜小康长这么
大,还从未见过蓝成这样的,天空,而月亮又是那么的,明亮……
望着异乡的,天空,心中不免又想起母亲,想起许多油麻地的,孩子。
但他没有哭。他觉得自己突然地长大了,坚强了。(曹文轩《孤独之
旅》)
(二)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8-22题。(20分)
19
【材料一】菲尔普斯肩膀处的,黑紫色印记一一拔火罐之后留
下的,痕迹,伴随着“飞鱼”的,奥运纪录一起走红。一夜之间,
火罐真的,“火”了。国外各大媒体也将目光聚焦到了这个伴随
着菲尔普斯的,中国元素上。
其实,拔罐,并非中国独有。拔罐疗法在欧洲医学发展史上曾经
长期占据着重要地位。
欧洲最早有关拔罐疗法的,记载出自希腊。据希腊历史学家希罗
多德记载,在大约公元前400年时,放血和拔罐已被埃及人广泛使用,
医生们在划破患者身体后,利用罐的,吸拔来放血,或者单独采用拔
罐的,方式治病。那时,拔罐被用来缓解头痛,恢复食欲并促进消化。
中世纪的,阿拉伯医生十分①(推崇推举)拔罐疗法,
后来拔罐疗法又传到了意大利。前了文艺蓑兴时期,这种疗法最终传
遍了整个欧洲。19世纪初,各种各样制作精巧的,改良玻璃罐应运
而生,更多人有机会接触拔罐并亲身体验它的,功效。
拔罐疗法在现代西方医学中属于补充替代疗法的,一种。近年来,
越来越多的,传统医学专家和主流医学界的,医师们发表文章关注罐
疗。随着学科的,交叉渗透,更有一些其他专业领域的,研究者从自
己专业的,视角来探讨和研究拔罐,这是十分可喜的,,也是非常具
有创新意义的,。
【材料二】拔罐疗法,古称“角法”,在我国历史悠久。
早在原始社会时期,人们就利用牲畜的,角(如牛角、羊角等)
磨成有孔的,筒状,刺破痈疽后,以角吸出脓血,这便是最早的,拔
罐疗法。其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我国现在最古的,医方书《五十二
病方》中。史料记载,汉代已应用火罐治病。公元281至361年间,
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中,有以制成罐状的,兽角拔脓血治疗疮疡
的,记载。至唐代,又有用“竹罐”治疗疾病的,记载。至宋代,
《苏沈良方》记载了用火筒法治疗久咳的,方法。明代《济急仙方》
《外科正宗》等书均有角法的,记载。到了清代,拔罐疗法已相当普
及,治疗范围得到进一步扩大且疗效显著。
今天,拔罐疗法得到不断改进与提高,光拔罐疗法的,罐具种类
就②(眼花缭乱多种多样),磁疗罐、红外线罐、激
光罐等现代装置应运而生;操作方式由单纯的,拔罐,发展为走罐、
20
闪罐、按摩拔罐;罐型、排气方法也从单一拔罐法发展到与其他疗法
配合应用;在临床应用方面,更由单纯的,吸脓排血,发展为治疗包
括妇科、儿科、骨伤科、皮肤科、五官科等医学学科的,上百种疾病,
成为临床治疗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18.【材料一】的,①处和【材料二】的,②处,应填写的,
词语分别是和o(4分)
19.【材料一】和【材料二】共同说明的,内容有哪些?(3分)
20.根据材料说明拔罐有哪些作用。(4分)
21.请依据下面的,链接材料,对【材料二】中与“链接材料”
相关的,内容进行具体说明。(6分)
链接材料:今江右及闽中皆有火罐,系窑户烧售。小如人大指,
腹大,两头微狭,使促口以受火气,凡患一切风寒,皆用此罐。以小
纸烧见焰,投入罐中,即将罐合于患处,或头痛,则合在太阳、脑户
或巅顶,腹痛,则合在脐上。罐得火气合于肉,即牢不可脱,须待其
自落。患者但觉有一股暖气从毛孔透入,少顷,火力尽则自落,肉上
起红晕,罐中有水汽出。风寒尽出,不必服药。治风寒、头痛及眩晕、
风痹、腹痛等症。(选自清代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
22.王阿姨最近感到胃胀难受,想用家里常备的,火罐给足三里穴
拔拔罐。根据《天星十二穴治杂病歌》中记载:“三里膝眼下,三
寸两筋间。能通心腹胀,善治胃中寒,肠鸣并泄泻,腿肿膝脂酸。”
王阿姨在拔罐时应该把火罐放在图中所示的,位置。(3
分)
甲乙丙
21
四、作文(55分)
23.以下两题选做一题。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不少于500字;④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
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⑤不得抄袭。
(1)礼物,多美好的,一个词。仰望星空,地球是宇宙给人类的,
礼物;低头凝望,一花一叶是大自然给世界的,礼物。孩子是给父母
的,礼物;朋友是陪伴的,礼物;回忆是时间的,礼物。
请你以《礼物》为题,写一篇文章。
(2)同学们,你也曾有过下面材料中这样的,经历和感受吧?请
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
恋。”这是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中的,诗句。诗人告诉我
们:生活不可能一帆风顺,当越过坎坷,蓦然回首时,你往往会发现,
那些过去了的,都已成为人生宝贵的,财富,成为你“亲切的,怀
恋”。
第二单元达标测试卷
一、1.A点拨:B.“姊”应读“zi”;C.
“霎”应读"shd”,“颊”应读“jid”;D.
“徊”应读“hudi”。
2.B点拨:“折散”应为“拆散”,“分岐”
应为“分歧”。
3.B点拨:变化无常:指事物经常变化,没有规律性。用在
此处不恰当。
4.A点拨:“泪水干了”后面紧接的,应是“每一个
泪痕生动起来”(①),排除B、C项;“太阳落了”之后
应是“月亮的,笑容浮现出来”(③),排除D项。
5.示例:亲情是一个静静的,港湾让远航的,疲乏烟消云散
22
亲情是太阳带走黑暗,留下光亮
6.(1)百草园无常收集图书《二十四孝图》《山海经》
(2)略。
7.示例:(1)“孝亲敬老”主题班会“孝亲敬老”演
讲比赛“孝亲敬老”图片展
(2)李奶奶您好,我们又来看您了,听说您生病了,现在好些了
吗?我们买了一些营养品,给您补补身体,祝您早日康复!
二、(-)8.(1)正是江南好风景(2)思君不见下渝州
(3)百草丰茂(4)潮平两岸阔
(5)枯藤老树昏鸦
(6)无人送酒来
(7)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8)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9.(1)约定。(2)舍弃。
(3)同“否”。⑷回头看。
10.(1)等了您很久(您)都没到,已经离开了。
(2)友人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
11.陈元方、友人。陈元方:不卑不亢、年少知礼;友人:误时无
礼、错而能改。
12.为人一定要讲诚信。感受略。
三、(一)13.①载全家走亲戚;②学会了骑车,在骑车中
长大;③上学的,唯一交通工具;④骑车赏景的,伴侣。
14.(1)旧时乡村偏僻、落后,物质匮乏,生活色彩单一,所以
“灰暗”。
(2)既实指自行车的,锈迹斑斑,也是指当年的,车、旧时的,
事都已经随时光的,流逝而不再那么新鲜、令人激动了。
23
15.(1)比喻的,说法,用戏谑的,口吻,写出了单车在崎岖山
路上的,颠簸和难受。
(2)老舍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济南周边
的,环境特点,充满温暖,充满爱意。
16.作者在文中寄寓的,情感,有对家乡亲人(父亲)的,怀念;
对单车陪伴的,那段时光的,难忘;对时代已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单车的,那种快乐一去不复返的,叹息。作者还了悟,不管什么样的,
时光都能给人相应的,成长和收获。
17.【甲】“长大”是“我”有了独自探索远方的,冲动,
有了独自面对黑暗(困难)的,勇气。
【乙】“长大”是杜小康在窘境中学会了面对,开始了思考,
不再懦弱。
(二)18.推崇多种多样
19.示例:拔罐疗法历史悠久,功效显著,且不断得到发展创新。
20.①利用罐的,吸拔来放血,或者单独采用拔罐的,方式治病。
②拔罐可用来缓解头痛。③可用来恢复食欲并促进消化。④治疗
久咳。
21.示例:清代江西和福建地区家家都有火罐,而且有专门的,窑
来烧制火罐,有商家销售火罐,说明清代拔罐疗法已相当普及;风寒、
头痛及眩晕、风痹、腹痛等,均可用拔罐治疗,说明当时拔罐治疗的,
范围得到进一步扩大;拔罐之后,风寒尽出,不用服药,说明拔罐疗
效显著。
22.甲点拨:题干中“三里膝眼下”,指的,是膝下三寸,
所以大概位置在膝盖以下。
四、23.思路点拨:(1)礼物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
的,,它可以是物质上的,,也可以是精神上的,;它可以是具体的,
东西,也可以是一种行为,一种方式。我们在审题立意时应拓宽思路,
不要落入俗套,力求做到独特创新,力求透过“礼物”能看到一
种品质,一种精神,一种人性美。
24
(2)这是一篇材料作文。从普希金的,“一切都将会过去;而
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看,要抓住“一切都将
会过去”和“成为亲切的,怀恋”两句分析。"一切都将会
过去”里有两个关键词:“一切”和“过去”o也就是说
生活里的,一切不如意都会过去的,。”成为亲切的,怀恋”是
说那些过去了的,都已成为人生宝贵的,财富。写作时,要根据材料
的,提示,按相应的,思路来写。可写人,可写事,也可以写事物。
要把“成为亲切的,怀恋”的,原因写出来。
例文略。
第三单元达标测试卷
时间:12分钟满分:150分
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确凿(zdo)皂荚(jid)桑棋(shen)油蛉(1ing)
B.斑螫(mdo)珊瑚(shan)争执(zhi)收敛(lion)
C.枇谷(bi)蝉蜕(tui)锡箔(b6)黑痣(zhi)
D.贪婪(1dn)尴尬(gd)感慨(gdi)踉跄(liang)
2.下面各项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云宵感慨人声鼎沸花团锦簇
B.严厉驾驶截然不同全神贯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互联网平台运营合作协议
- 沥青路面摊铺施工合同
- 检修承包合同
- 冀教版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二画大熊猫》教学设计
- 房屋NFT数字产权绑定协议
- 福建加强型贝雷片施工方案
- 地下石油库工程施工方案
- 14《小蜗牛》(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一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
- 第12课《桥》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五四学制)六年级上册
- 商品房预制楼板施工方案
- 2025年春新人教PEP版英语三年级下册课件 Unit 1 Part C 第8课时 Reading time
- 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版)要点解读
- Unit 1 Nice boys and girls【知识精研】-一年级英语下学期(人教PEP版一起)
- 《口腔科学绪论》课件
- 《消防检查指导手册》(2024版)
- 2024年萍乡卫生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标准卷
- 2025年重庆三峰环境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管理品牌资产》戴维·阿克著
- 粤教粤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课时练(同步练习)
- 电网数字化项目工作量度量规范应用指南(2020版)
- 小学开学第一课禁毒安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